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初探(修正版)

合集下载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调研报告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调研报告

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加快社区建设是提升城镇化水平的必然选择。

当前,滨湖区正处在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社区的地位和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管理、服务和自治的任务日益繁重,现有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深化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成为构建和谐社区、提升城镇化的迫切需要。

通过外出考察对辖区工作的深入调研,结合xx街道社区建设工作实际,我对此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基本概况蠡湖街道下辖xx、xx、xx、xx、等社区,全部为翻牌社区,共有x个自然村,x个居民小组,辖区总面积xx平方公里,常住户数xx户,常住人口x人。

近几年来,按照省市区的统一部署要求,我街道的社区建设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社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社区党组织建设逐步加强。

所有社区建立了党总支,xx个居民小组成立了党支部,明确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居民小组党支部的党建工作任务。

为强化党组织在社区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社区开展了争创“党建工作示范社区”活动,推广了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初步形成了社区大党建的工作新格局。

二是社区民主自治水平逐步提高。

各社区居委会普遍建立健全了社区自治章程、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社区联席会议、社区协调会议等社区自治制度,实行了社区政务、居务公开,大力开展各类社区志愿者活动和社区共建活动,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水平逐步提高。

三是社区服务网络逐步完善。

建立了x个街道为民服务中心、x个社区服务站,街道、社区实现良性互动,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二、现行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存在的缺陷及原因分析尽管社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基本确立起来,在社区建设与发展中起到了应有作用,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不断加以完善。

1.社区规模不够合理。

浅谈社会管理创新(精选3篇)

浅谈社会管理创新(精选3篇)

浅谈社会管理创新(精选3篇)浅谈社会管理创新篇1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

要形成和保持一定的社会秩序, 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就必须有一定形式的社会管理。

一、统一思想,深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一是解决伴随经济发展产生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得计划经济时期许多由单位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现在由国家和社会共同承担。

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同时,必须要下大力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二是适应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在封闭、半封闭环境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全方位、根本性变化,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需要通过社会管理和创新来加以解决。

三是顺应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随着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人们的思想意识、法制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给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这些都需要通过社会管理和创新来解决。

二、转变理念,适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必须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始终。

要求管理者在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工作作风等方面,必须充分尊重群众、贴近群众、依靠群众,必须认真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树立多方参与、共同管理的理念。

在社会管理中,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成效,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社会自我管理能力。

必须从传统的简单管理转向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协同服务,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发挥好各种社会力量协调、自治、自律、互律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

浅谈社会创新管理(精选3篇)

浅谈社会创新管理(精选3篇)

浅谈社会创新管理(精选3篇)浅谈社会创新管理篇1社会创新管理我认为:贵在重民生,谋在顺民意,成在解民忧。

贵在重民生,就是要坚持把改善民生与促进发展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民生发展大计上,要优先解决广大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谋在顺民意,就是我们在谋划社会发展、要时刻以民声、民意为基础和方向标,顺应时代发展、人民群众愿意需要,相信群众的首创精神和群众智慧。

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听取群众的利益诉求,把决策部署考虑更周全些,把困难问题想得更严重些;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听证、质询、公示、论证以及责任追究等制度,公平管理,科学决策,切实把群众想办、愿办的事情办好,集中力量把一些难事办成。

成在解民忧,就是要在解决群众具体困难忧愁中使实劲、见实效,把主要精力、全部心思都用在为民办实事上,用在主动联系、沟通群众感情上,下力气解决群众反映敏感、解决难度大的热点难点问题,以诚挚之心、真诚之举赢得百姓实心实意的满意度,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浅谈社会创新管理篇2学习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龚维斌所讲《加强和创新社会服务管理》一课,收获较大。

龚老师着重讲了为什么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怎么办?首先他用“五个转变”阐述社会风险不断加大,即资源配置从扩散向重新聚集转变、社会结构从简单化向复杂化转变、需求结构从低级化高级化转变、社会问题从生存性向公平性转变、社会矛盾从个体性向群体性转变。

其次,他指出了中国社会管理在理念、主体、方式、法规、载体、人才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最后,他提出了加强和创新中国社会管理的内涵、任务、原则、目标等。

社会管理就是党委和政府以及其他社会主体运用法律、法规、政策、道德、价值等社会规范体系,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进行服务、协调、组织、监控的过程和活动。

其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初探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初探
民主 党 派基 层 组 织参 与社 会 管理 创 新 工作 初 探
云 建

要: 民主党派在积极参 与社会 管J y作 时, 了参政议 政的主要 职责外 , E- - . 除 应通过各级基层组织和广大成 员, 积
极 发挥 协调 关 系、 化解矛盾的职责 , 参与到本单位或社 区的 民主管理之 中, 高社会 管理的科 学化水平。 提

协调关 系 、 解 矛 盾应 是 民主 党 派履 行 参 政 化
作者简介 : 云建 , 民进江苏省委副秘书长 , 调研处处长。
党职责 的一个 重要 方面
维护社 会稳定 方 面 的 内容 。而 民主党 派 组 织 或个 人 直接参 与基 层 社 会 管 理 , 基 层 群 众 中进 行 协 调 社 在 会关 系 、 护 社 会 稳 定 的工 作 应 该 说 是 处 于 刚 刚起 维
步 阶段 。 然而 , 从发挥 民主党 派 在 反 映社 情 民意 、 调 社 协
自从 18 99年《 中共 中央 关 于坚 持 和完 善 中 国共 产 党领 导 的多党合 作 和政 治 协商 制度 的意 见》( 称 简 [99 1 文 件 ) 18 ]4号 明确 了 民 主党 派 是 参 政 党 以来 , 民 主党 派 的 主 要 职 能 是参 政 议政 已 为 大 家所 知 晓 , 并在 2 0多年 的实践 中 , 断加 以完善 , 民主党 派都 不 各 将参 政议 政 作 为 自己的 中 心 工作 , 做 出 了令 人 称 并 道 的成绩 。 目前 每 年 的 各 级 “ 会 ” 从 中 央 到地 方 两 , 经 常举行 的政 治 协 商 , 民 主党 派 通 过 信 息 渠 道 反 各 映 的社情 民意 等 , 为推 动 执 政 党 和各 级 政 府 科 学 执

公安管理学视角下社会管理创新初探

公安管理学视角下社会管理创新初探

公安管理学视角下社会管理创新初探【摘要】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依托于社会管理创新,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引下,公安社会管理创新要努力在管理理念、管理主体、管控模式、控制机制等四个方面寻求转变,并努力从强化公安民警服务理念、推进公安社会管理工作社会化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公安社会管理评价机制等方面着手进行。

【关键词】公安机关管理学社会管理创新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公安机关多年来综合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等手段,发挥打击、防范、管理、控制、教育、服务等诸多功能,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工作,为打造平安社会、和谐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传统的公安管理模式已滞后于当前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时代背景下的管理需要,必须加以创新改革,才能推进公安工作科学发展。

一、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存在的基本问题由于社会建设滞后,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一些在非传统单位就业的人员以及大量农民工还没有被整合到相应的社会组织内,“社会人”、“陌生人”以及风险社会对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严峻挑战。

在这个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存在诸多不适应,存在以下问题:(一)管理理念不新,观念陈旧。

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中还未能从根本上跳出传统封闭环境下的固有管理思维,很大程度沿袭计划经济时代以管制、监督为主的政府行政管理理念,习惯于粗放、单一式管理,强调管理多、服务少,限制要求多,支持援助少,管“死”的办法多、管“活”的办法少,这与复杂的维稳形势、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严重制约公安机关社会管理的顺利发展。

(二)管理体制不畅,责任不明。

公安机关警种职能交叉重叠,社会管理职能较为分散,既有交叉部分又有漏管环节。

特别是在重点人员、重点场所管控方面,国保、治安、经文保等相关警种部门各有责任、各有侧重,落实到基层单位和实际工作中,责任不明、重点不清,基层难以分辨轻重缓急、难以抓住工作要点,在警力资源普遍缺乏的情况下管理效能大打折扣。

新时期青年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初探

新时期青年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初探

动荡 ,但从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上说 ,不是社会现象 ( 因素)而是社会 内部发展运动的结果 。 夕部 社 会 发展是 必然 规律 ,社会 发展 必定会 带 来社 会 变革 ,而社 会 的健康发 展 就要求 有社会 稳定 。胡
新 中国 3 年 (9 9 17 ) 的工业化 ,是为 了巩 0 14 — 9 8 固和发展新 生的社会 主义制度 。进入改革开放后 ,受 着生产力总体水平落后 的制约 ,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使原有 的社会 结构发生 了重大 的变化 ,基本制度存在 着不可避免的结构性 冲突 ,出现 了二元社会结构 的演 化 、阶层分化 ,政治发生作用 的许多领域不 同程度逐 渐收缩范 围和减轻力度 。
( 国家与社会 的相 对分 离。改革使 国家 与社会 1 )
锦 涛总 书记 在 纪念 建党 9 O周年 大 会 上 的讲 话 中强
调 :我 们创造 性地 实现 由新 民主 主义 到社会 主义 的
转变 ,使 占世界人 口四分 之 一 的东 方 大 国进入 社会 主义社 会 ,实现 了 中国历 史 上最广 泛最 深刻 的社会 变革 ;当代 中国正 经历 着空 前广 泛 的社 会变 革 ,这
才 能进 一 步实 现新 的稳定 ,实现 社会 的 良性 发 展 。 在这里 ,发展和稳定成 为相辅相成 的基 本社会矛盾 , 解决 这一矛 盾 的关 键 环节就 大大调动了社会 自身的积极 ,并 形成了 自己的力量 。另一方面 ,国家直接占有资源以及 财政收入下降,造成了政府行为能力 的衰退 ,许多全社 会 问题 尚未得到解决 ,使国家对社会在不少方面失控 。 ()社会 结构 的分化 。3 的改 革 ,使 中国的 2 O年 社会结构发生 了深刻 的分化 ,主要 是社会 结构要素类 别增 多 ,异 质性增 加 ,且 结构 要素 之 间 的分 离性 过 强 ,出现了不平等 、不平衡 的发展现象 。改革前 ,由 于 国家所有制结 构单一 ,社会群体结 构也 比较 简单 ,

浅谈社会创新管(2篇)

浅谈社会创新管(2篇)

浅谈社会创新管通过一个星期的网络学习,使我明白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许多知识和道理,深刻体会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深刻了解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许多知识:排查治理企业安全隐患,应建立以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确保整改到位。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必须把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促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社会化,要积极鼓励和发展第三方检测机构。

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重点开展高风险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新形势下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实现社会治安良性循环的重要课题。

社区是派出所预防、控制违法犯罪的主阵地。

实施科教强警战略,要加强公安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把更多的科技手段运用到治安防控工作中去,不断扩大技防覆盖面,努力形成规模效应。

建立事故查处督办制度,对事故查处实行地方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层层挂牌督办,重大事故查处实行____安全生产委员会挂牌督办。

要加大对事故企业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力度,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除追究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实际控制人责任外,还要追究上级企业负责人的责任。

要积极推进城市应急中心建设,逐步实现110、119和 122 三台合一,并网运行。

对企业安全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追究企业和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与监督,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党的____大以来,形成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的理论。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主体是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作为第三部门的社会组织,从而形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维模式”。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

社会管理的核心,是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的基本趋势是,实现由传统的政府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向多元治理结构的根本性转变。

大学生就业社会管理创新初探

大学生就业社会管理创新初探

伴 随着经济发展 , 业结 构也发生 了重大变化 , 产 这一过程对
大学 生就业 意义在 于 :现代经济发展 意味着 整个社 会的更加多 样和复杂 的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形成 。经济发 展和产业 结构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意 味着社会对人才需求 的扩展从而导致 职业层级 的发 展及大 学的发展 。 经济增长方式 和机制 的改变 , 使得原本一个两分的结
划 经济时期管制 的方 式来从事大学 生就业 的社会管理 , 必将 限
现代社会管理是 一个 以政府协 调干预 、 督 、 监 控制为条 件 ,
以基层社 区 自治 为基础 , 以非营利社会组织 为中介 , 动员公众广 泛参 与的互 动过程 ,是 以维 护社会 秩序为 目的 的规范和协调社
制大学生个体 自由、 势必窒息经济和社会 发展 的活力 。社会 管
转变 。 倡导政社合作 , 实现多元共 治 , 协调利益关系 , 应对社会风 险, 重建社会 秩序 , 促进社会和谐 , 是我 国社会管理在体制 、 机制
和 目标方面 的创新之举 。 第三 , 从管制型社会管理 到服务 型社会管理 。 计划经济靠 以 强制 、 限制和控制为特征的政府 管制来完成大学生就业计划 , 其 结果是牺牲 了个体 的 自由、 组织 的 自主性和社会 的创造活力 。 与 之相适应 的大学生就业实行 的是计划分配模式 。市场经济的正 常运转要靠个体的 自由、 织的 自主和社会的创造活力来维 系。 组
权力对社会 的全面控制 。而大学 毕业 生不包分配被许多人认 为
就是放权 或“ 甩包袱” 。积极 的社会 管理则 以主动 的建设 和变革 为手段 , 以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 , 以建设一个 充 满幸福感 的、 更好的社会为 目标 。 公平 正义是积极社会管理 的实 现途径 。健全社会机制是积极社会管理 的关键 。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公共管理教研部 孙 长 生
一、为什么要创新和完善 我国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
二、我国当前社会管理的现状
三、新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基本态
一、为什么要创新和完善 我国现行的社会管理制
1、从理论上看 2、从实践上看
一、为什么要创新和完善
我国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
1、从理论上看 首先、从政治学角度看 国家的基本属性包括:阶级性 社会性
以上发达国家的基本经验给予我们的启示
启示一、要充分认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社 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启示二、正确评价福利制国家:
一是要把握福利制国家发展的规律
二是要认识到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是要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
启示三、要全面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一是要看到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二是要重点借鉴与我国现阶段相近 的时期的经验 三是要掌握其发展目标
三、新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基本形态
1、新型政府管理体制的一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般原则:
原则一、政府主导和公共管理社会化相结合 原则二、公平正义与效率效益兼顾 原则三、代表民意与发挥民众的积极性并举
主要目标:
目标一、通过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整 合各种社会管理资源,形成和完善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 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目标二、通过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巩 固党的执政地位,密切党群关系。
将上述各种矛盾加以梳理, 看出我国社会管理与社会经济发 展及全面进步不相适应所表现出 来的突出问题有以下五个:
一是、社会发展与政府服务滞后于社会 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要求,社会事 业发展慢、社保体系和社会管理 制度不全。
二是、经济快速发展中出现的贫富差距 过大、社会保障率低、就业形势 严峻。

如何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如何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如何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重提这一传统话题,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胡锦涛同志在最近发表的“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讲话中,重申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并提出要“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如何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一)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增强社会管理合力1、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组织以及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方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定位。

强调党和政府在社会建设中的中心位置,强调政府公共财政的更多投入,同时要健全和完善社会自治、自律和自我发展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社会管理上的主体性及其对政府社会管理的监督制约作用。

2、建构和实施以权利为导向的社会政策体系,尊重和保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加强社会服务体制建设,提升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消除社会排斥,推动社会融合。

3、加强民生制度建设,确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民生社会管理发展新机制。

改善和保障民生问题不仅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政府行政必须优先实现的基本职能,也是需要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

政府既要承担起直接提供各类服务的职责,又要善于借助其所掌握的权力、权威和信息、资源,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使其参与解决民生问题。

4、健全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并形成维护社会长期稳定和有效处理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社会稳定机制。

在群体性事件等危机处理中,要善于做到“情绪疏导”和“情绪管理”,以贴近的感情疏导民情,化解危机,尽量避免机械、简单地运用“物质满足”或者“物质诱导”的方式。

5、增强全社会参与社会管理的活力,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的运行机制。

要建立不同社会主体之间平等、民主的社会合作机制,倡导参与型行政理念,形成兼顾各方各类利益、维护全体人民的发展利益与环境生态利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努力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提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提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提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1.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社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早已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创新的社会管理体制来应对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提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

2.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性2.1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社会问题和挑战也日益复杂多样化。

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这些快速变化的需求,因此需要提出创新的社会管理体制来应对挑战。

2.2 提高社会管理效率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通常是由各个部门分散协调进行管理,导致信息流通不畅、决策效率低下。

而创新的社会管理体制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优化决策流程,提高社会管理效率。

2.3 防范社会风险社会风险是当代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如犯罪、环境污染等。

传统社会管理体制对于这些风险的防范往往力不从心,而创新的社会管理体制可以提前预警、及时应对,降低社会风险的发生概率。

2.4 提升社会发展水平创新的社会管理体制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提高社会管理效率,优化社会环境,提升社会发展水平。

3. 提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议3.1 网络化管理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主要依赖于纸质文件和人工协调,效率较低。

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管理提供了更好的工具和平台。

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共享和整合,提高社会管理效率。

3.2 数据驱动决策创新的社会管理体制应该更加注重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通过采集、整合和分析大数据,可以对社会问题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进行准确的预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3 多元合作机制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往往是由各个部门独立运作,缺乏协作和合作。

而创新的社会管理体制应该建立多元的合作机制,吸引各方参与社会管理,形成合力。

3.4 强化社区自治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础单位,强化社区自治对于提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建立社区管理委员会、开展社区公民参与活动等方式,增强社区的自治能力。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浅谈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摘要: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尽快建立健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十分重要而紧迫。

推进中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大胆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新社会管理观念,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关键词: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一、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概况社会管理似乎是一个颇有中国特色的概念。

对于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来说,社会管理承担着多个社会功能。

例如,要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稳定的社会秩序,并保障人力资源的竞争性;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解决“两大差别”提供制度保障;要为国家与新兴的多元社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提供制度条件等等。

因此,在中国的语境下,恐怕还难以找到与西方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相对应的社会管理的概念。

西方社会中所使用的社会秩序(social order)、社会规制(social regulation)等概念,或者将中文的“社会管理”译为“social management”,都难以充分而准确地表达出中国语境下社会管理的内涵与实质。

在中国政府职能定位中,“社会管理”则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相并列,成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

[1]它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以政府为主体,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其二是以社会为中心,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和制约自身的行为。

所谓的社会管理,在中国学术界的界定尽管不一,但是以下界定是为人们所认可的:“社会管理是政府和民间组织运用多种资源和手段,对社会生活、社会事务、社会组织进行规范、协调、服务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生活质量”。

[2]中国的社会管理及其体制有三个突出特点。

提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提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提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提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在当今社会,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是各国都在探讨和努力实施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亟需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社会管理效率和效果。

本文将从创新管理体制的概念、意义和目标出发,对提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进行探讨。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指通过改变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机制,以达到提高管理效能和效果的目的。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要求在传统管理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现代管理理念,创造出适应社会需求和提高管理效率的新型管理体制。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包括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通过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和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提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对于改善社会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推动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可以增强社会管理的透明度、公平性和公正性,有效防止腐败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可以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加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还可以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推动社会创新和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提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目标是要打破传统管理的束缚,创造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提高管理效率的管理体制。

具体来说,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目标包括:一是提高管理效率,加强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和智能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二是增强管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建立公平、公正的管理体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增强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保障人民知情权和参与权;四是促进管理的协同合作,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企业、公民等各方的合作与共建,推动社会共治和共建。

提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需要,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关键之举。

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初探

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初探
13 1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 院学报
21 02年 6月
抓 住影 响社会 和谐 稳定 的源头性 、 本性 、 础性 问 根 基
高管 理 、 服务效 率 。在 社 会 服 务 的价值 取 向上 坚 持 “ 以人 为本 , 以民为 本 ”在 公 安 内部 管理 上 坚持 “ ; 以 警 为本 ” 树 立 成 本 效 益 观 念 , 最 小 的警 务 投 入 , , 用
新 , 先要 更新 观 念 , 新 理念 。 首 创 1 树立 “ 务 民 生 ” 念 。公 安 机 关 要 把 为 经 . 服 理 济 建设 服 务 、 为社 会发 展 大局服 务 、 为人 民群 众 服务 作 为公 安 机关 治安 管 理 部 门 的工 作 重 点 , 管 理 于 寓 服务 , 在管 理 中加 强 服 务 , 服 务 中优 化 管 理 , 严 在 把 格 执法 与 热情 服务 结 合 起 来 , 高 管 理 的质 量 和 水 提 平 。 同时 , 要不 断加 大公 安 行政 管理 制度 改革 力度 , 逐 步减 少公 安行 政 审批 事项 , 力推 行 网上受 理 、 大 网
基金项 目 : 甘肃政法学 院科研 资助重点项 目阶段性成果 之一( 目编号 : Z 2 1X D W1 ) 项 G F01 Z L 3 。 作者简介 : 陈 伟 (9 9一) 男 , 17 , 甘肃平凉人 , 甘肃政法学 院讲师 , 公共管理硕士 , 主要 研究方 向为刑事诉讼法学 , 治安学 ; 武晓红 (9 8一) 女 , 17 , 山西交城人 , 肃政 法学 院副教授 , 甘 法学硕士 , 主要研 究方向刑法学 、 社会学 。
21 0 0年 , 中央 和 国务 院 对 政 法 机 关 提 出 了 党
上 审批 、 网上 办公 , 简化 办事 手续 、 方便 群众 办事 , 提

初探如何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初探如何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长期性 , 系统性工程 , 为什 么要加
强 和创新社会管理 , 怎样创新社会管理 , 是实施这一工程必
意表达渠道 , 切实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 、 规范化和法
治化 轨道 。 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 让广大党员更好
地为群众代 言 、 为群众排忧 、 为群众服务 ; ( 3 ) 健 全矛盾化解
有始终保持社会既充满活力 又和谐稳定 ,才能更好促进社 会经 济建设 , 政治建设 , 文化建设 , 社会 建设 以及生态文 明
建设 的全面协调发展。
1 21
到居 民总数 的 1 0 %, 并通过开展 系列 活动增进居 民之 间的
家庭式养老院、 社区文体设施等, 乡镇( 街道 ) 和社 区可以为其
让渡部分利益, 在双赢原则下推动社 区服务业的发展。
交流 , 形成互帮互助的 良好环境。 2 . 推进共驻 共建。广泛开展社 区同驻社 区企业 、 单位 、 协会等的共驻共 建活动 , 寻求驻 区企业 、 单位 、 协会等参 与
盖。要从源头控制 、 情报信息 、 处置预案 、 舆情导控 、 保 障建 设和联动协作 等方面人手 , 形成统一指 挥 、 反应灵 敏 、 协 调
有序 、 运转高效 的应急管理机制 , 有效防止因决策不当引发
会管理服务体系的必然要 求 ,是构建和谐社会 的基础性工
作。
五、 结语
的社会矛盾 ; ( 2 ) 健全诉求表达机制 。要进一步拓展 社情 民
实现居 民家庭和社区组织的网格化对接 ,保证社 区组织更
三、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 1 ) 健全应急管理机制。 要把加强应急管理作为创新 社 会管理的重要 内容 ,健全各类应急预案 ,做到各单位全覆

公安机关提高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初探

公安机关提高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初探

公安机关提高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初探摘要: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的基础性工作。

由于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和政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重要的社会管理职能,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责任重大。

社会管理创新问题中着力破解人口动态管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社会组织常态监管、虚拟社会综合防控、社会治安打防管控“五大难题”进行比较深刻探讨。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公安机关;创新社会管理创新被中央政法委列为“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共同目标。

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的职能部门,更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顺应社会建设进程,综合运用经济、政治、行政、法律、文化、教育等手段,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建设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概念6月26日至29日,全国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座谈会在广东深圳和广州举行,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会上强调,全国公安机关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顺应社会建设进程,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充分发挥我国政治优势、现代科技作用和基层创造精神,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工作新路。

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定义为公安机关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过程中,主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对传统的公安社会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和变革,对参与公安社会管理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和互动,从而改善公安社会管理效能,提升公安社会服务水平,建立起一个适应信息社会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公安社会管理体系的活动和这些活动的过程。

二、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违法犯罪的只能部门,既要全面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又要抓住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

社会管理问题初探

社会管理问题初探
《 经济 ̄ 21 年学, 科 是推动人 类 社会全 面、 协调 、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 志。文章
探讨 了加强和创新社 会管理的重 大现 实意义 、 工作 重 点和 组 织 保 障 的 问题 。 关 键 词 :社 会 管 理 重要 意 义 工作 重 点
服务。”
加 强社会管理的重大现实意义 社会管理是一 门科学 ,是推动人类社会全 面、 协调 、 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标 志。当前 , 国 我 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错综复杂 , 在前进 的道路上充满风 险和挑 战 , 尤其 是进入 经济转 型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 , 各类社会问题叠加 出现 。过去 我们认 为只要经济搞上去 了, 他一切 都好办 , 其 因而造 成经 济发展与社 会发展 比例失调 , 出现 了今天 比较突出的社会管理问题 , 发展不平衡 、 不 协调 、 不可 持续问题 比较突 出, 社会教育 、 社会就业 、 收入分配 、 贫富差 距、 医疗 、 住房 、 社保等 民生 问题反应 强烈 , 反映政府 和国民关系的社会 管理指数低 , 国民税负压力较大 , 公共 退休金 占 G P比重较低 , D 社会保 障体 系不健全 , 民权利保障不完善 , 公 公共途径获取信息十分有限。 随着改革发展步伐的加快 , 人民在其 中受益匪浅 , 人在全面发展 , 人 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根本性 的变化 , 对需求要求越来越 高 , 不仅满足于 物质的需求 , 而更多 的是追求安全 感 , 安居 乐业 、 归属感 、 尊感 、 自 幸福 感 、 我价值实现等 。因此 , 自 针对这一时期 出现的阶段性特征 , 加强社会 管理成为当务 之急 。最近 ,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 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 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指出 :我们加 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 “ 根本 目的是维护 社会 秩序、 促进社会和谐 、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 为党和 国家事业发展营造 良 社会环境 。” 好 这一科学论断 , 具有很强 的思想性 、 针对性 、 指导性 , 是 我们 党和国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的根本指导方 针。 二、 加强社会 管理 的工作重点 加强社会管理 , 是构建和谐社会 的重大决策 , 于巩固党的执政地 对 位、 实现 国家长治久安 、 确保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具有 十分重要的战略意 义。 胡锦涛 同志指 出:社会管理 , 到底是对人 的管理和服务 , “ 说 要坚持思 想上尊重群众 、 感情上贴近群众 、 工作上依靠群众 , 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很大成就。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

现实的变化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从“单位人”到“社会人” 带来管理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巨大变化是大量社会成员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

一方面,随着单位组织实行住房自有化、就业市场化、社会保障社会化、后勤服务市场化等改革,单位组织解决社会事务的能力在弱化,有些单位组织合并精简甚至撤销解散;另一方面,社会流动不断加快,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大量新成立的就业组织采取“非单位”的管理体制,它们仅仅是工作场所而不再是什么都管的“单位”,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

在城市就业总人口中,过去“单位人”占95%以上,而现在这个比例下降到30%左右。

大量社会成员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变,给我国社会管理带来不少难题。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在政府和分散的“社会人”之间,原有的单位组织管理网络被弱化,而新的社区管理网络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以至于在部分地区和某些环节出现了管理缺失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往往要直接面对分散的个人,社会治理成本大大增加,社会事务自上而下的贯彻落实和社会问题自下而上的解决都受到一定阻碍。

一些基层的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由于不能及时解决或者处理不当,影响了当地社会的安定团结。

经济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总体要求,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方面应重视使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相结合、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相结合、政府调节力量同社会民间组织调节力量相结合,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资料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资料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资料社会管理是一个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社会管理体制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现有的管理体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资料。

1. 资料的数字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社会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在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中,信息收集、整理、存储和利用都主要依靠纸质资料,效率较低且易丢失。

而通过数字化管理,可以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力和物力成本,也更方便管理者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2. 资料的共享与开放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中,资料的共享与开放也至关重要。

过去不同部门、机构之间的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信息不对称和资源浪费。

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不同部门信息的互通互联,可以提高社会管理的整体效率和可持续性,也更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资料的安全保障在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资料的安全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黑客、病毒攻击等安全威胁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资料的同时,需要加强对数据安全的保障措施,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社会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信息的安全受保护。

4. 资料的合规管理在社会管理中,政府机构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资料的管理要求。

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资料的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范数据的收集、存储和使用行为,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和信息安全,避免违法违规行为对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结语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资料,是推动社会管理工作高效发展的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数字化管理、共享开放、安全保障和合规管理等多方面的改进,才能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性、精准性和便捷性,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

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朝着更加现代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方向不断前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初探杜元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这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现实课题。

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管理体制的含义所谓社会管理,就是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系统的、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孕育理性、宽容、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建设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

完备的社会管理体制至少应该包括:一个完善的能够凝聚各方社会力量的管理主体结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合理格局”;一套完整的能够规制所有社会生活领域的制度体系;一批能够有效地协调各方利益、整合社会关系、协同社会行动的运作机制;一系列从信息收集传递、社会反应调控、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理到系统的修复和演进的社会设臵。

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五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取得了较大成绩,推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这就要求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一)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首先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方面,市场在资源配臵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多种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事业发展相对缓慢,等等。

就社会保障而言,由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覆盖率偏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人数偏少,已成为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个问题。

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说明,关注民生问题,加强社会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为了建设这一美好的社会,实现我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必须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利益关系、增强创造活力、发展社会事业、搞好社区建设、完善社会服务、健全社会保障、建立新的体制机制,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需要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建立社会管理体制的新格局。

因此,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保障。

(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毫无疑问地包含了社会建设的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能够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方法上的重要保障。

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规律、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思路等方面促进社会管理和社会进步;而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从另一方面为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提供了条件。

(四)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系统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的需要。

十六大以来,社会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实行社会低保政策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多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的社会政策相继出台。

但无可臵疑的是,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方面的改革要远远落后于各方面的经济制度改革。

这种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国的总体制度越来越难以消化由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后果,成为引发社会不和谐的主要因素。

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社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社会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化解社会矛盾的难度越来越大。

特别是民营经济发达地区,有着数量庞大、构成多元的“体制外人员”,流动人口中大量地处于户籍所在地管不了、流入地管不住的“两不管”真空状况,社会管理的“缺位”问题更为凸显。

因此,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系统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的需要。

(五)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弥补市场缺陷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和贡献是巨大的,但市场不是万能的,本身也存在缺陷,这就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其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职能,弥补市场的缺陷。

为此,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的步伐,改进管理方式,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政府原有的某些直接管理经济的职能弱化或转移出去,同时承担和强化促进社会建设与管理的职责。

在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政府尤其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放在优先位臵上来考虑。

(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相关问题的迫切需要。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关键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随着社会结构变革的加快,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将会更加复杂、更加集中、更加突出。

在此情况下,党如何更好地代表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具体利益,如何有效整合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各种社会力量健康成长,如何清楚地认识和正确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如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如何建立健全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社会条件,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社团和行业组织以及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等等,都与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息息相关。

三、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若干思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必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一)必须实行党委领导、政府负责。

党委要发挥其总揽全局的领导职责,从宏观上、战略上明确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确定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目标、方针、政策及措施。

政府作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主体,承担着执行党委确定的各项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职能。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方式、方法,提供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结合我国实际,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必须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的政策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的制度体系;二是实施有效的社会控制,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稳定,建立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三是保障公共安全和处臵突发事件,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四是重视构建政府工作的运行机制,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相制约的权力运作机制,构建新的政府工作运行体系,不断提高行政效能。

(二)必须运用法律规范保障社会正常运行。

法治意味着广大社会成员的活动遵循一定的规则、标准和程序,这有助于保障和发展公民权利,协调社会关系,防止和解决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显而易见,政府把法律作为履行其职责的主要依据,对于促进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非常重要。

目前我国已有许多适用于社会生活领域的法律,如《劳动法》、《教育法》、《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劳动合同法》等。

近年来,我国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公布施行了一批行政法规和专门规章,如《艾滋病防治条例》、《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等。

这有助于政府运用法律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当前,比较突出的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企业改制、库区移民、环境污染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纠纷,除了运用经济、行政手段以外,主要还是应当纳入法治的轨道,运用法律手段加以解决。

这既是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治本之策,同时也有助于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

要以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切入点,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

(三)必须构建公平和谐的收入分配格局。

分配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现阶段,分配不公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

构建公平和谐的收入分配格局,必须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

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利用财政、税收、福利等杠杆,对收入再分配进行科学调控,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整合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实现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关系和谐。

此外,还要努力在社会中培育一种体现文明进程的富者文化。

其内涵主要包括:(1)富者参与公益事业和支持慈善事业,在社会中形成“三次分配”或“道德分配”。

富者应形成回报社会的自觉意识。

(2)富者要塑造和维护好自身的社会形象。

创富者必须依靠合法手段积累财富,必须按照法律规定交纳税款,在消费和生活方式上应更加理性和自律。

因为富者的行为还会对社会产生示范效应,无形之中担当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引导者。

(四)必须统筹协调社会各方的利益。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多,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突出问题,成为各级党政机关亟需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群体性事件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集中体现,而矛盾的总根子则是利益问题。

必须积极预防和妥善处臵群体性事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最大限度地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针对当前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接连发生的情况,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组织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力争把群众心理、社会心态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重点问题搞清楚,真正对不稳定因素尤其是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苗头、事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必须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健全解决社会纠纷的机制,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渠道。

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