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技术》10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模拟试题及答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34分)1、对于模拟信号输出型热模式空气流量传感器来说,如果传感器电压过高,会造成混合气( )、点火正时(),造成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下降。
2、对于工作正常的氧化锆式氧传感器(O2S)来说,其电压信号从稀到浓、或从浓到稀的反应时间应小于()毫秒。
3、对于工作正常的氧化锆式氧传感器(O2S)来说,其最低电压应大约为()到( )之间,最高电压应大约为()。
4、从氧传感器送来的信号空燃比过稀信号持续时间大于规定值时,按照正常的控制程序,如果氧传感器输送给发动机控制模块的信号表明混合气偏稀,那喷油器就会在闭环控制程序的作用下()其喷油脉冲宽,以此来()混合气的浓度,如果氧传感器正常、如果发动机处于闭环控制状态,那传感器应该能检测到混合气变浓的情况,否则说明()、氧传感器与()之间的电路连接有故障、发动机控制模块()或( )。
5、从氧传感器送来的信号空燃比过浓信号持续时间大于规定值时,按照正常的控制程序,如果氧传感器输送给发动机控制模块的信号表明混合气偏浓,那喷油器就会在闭环控制程序的作用下()其喷油脉冲宽,以此来()混合气的浓度,如果氧传感器正常、如果发动机处于闭环循环控制状态,那传感器应该能检测到混合气变稀的情况,否则说明()、氧传感器与( )之间的电路连接有故障、发动机控制模块()或( ).6、在利用喷油器试验台对喷油器进行测试时,我们应重点从( )、()、( )三方面进行分析.7、氧传感器的信号波形上杂波过多的原因是:()、( )、()、( )等等。
8、次级点火的燃烧电压的大小取决于()、()、( )等等。
9、在分析汽缸压力的测试结果时,我们应重点分析()和( ).10、当某汽缸的火花塞不能点火时,汽缸中的燃烧总量将减少,因而导致CO的排放量会(),而CH化合物的排放量将( ).11、测量氧传感器工作性能是否合格的方法主要包括:( )和( )。
车辆检测技术书
车辆检测技术书引言车辆检测技术是现代交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道路上的车辆流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车辆检测技术,并探讨其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磁性车辆检测技术磁性车辆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埋设的磁性传感器来检测车辆通过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检测地下磁场的变化来实时判断车辆的存在和通过时间。
磁性车辆检测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准确度高等优点,因此在交通信号控制、路况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视频车辆检测技术视频车辆检测技术是利用摄像机拍摄道路交通情况,并通过图像处理算法来实时检测车辆的存在和行驶状态。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识别车辆的形状、颜色等特征来实现车辆检测。
视频车辆检测技术具有非接触式、适应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交通流量统计、违章监测等领域。
三、微波车辆检测技术微波车辆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微波信号来检测车辆的存在和行驶状态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微波信号的反射时间和强度来实时判断车辆的通过情况。
微波车辆检测技术具有适应性强、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智能停车场等场景。
四、红外线车辆检测技术红外线车辆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来检测车辆的存在和行驶状态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测量红外线信号的反射和吸收情况来实时判断车辆的通过情况。
红外线车辆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适应性强等特点,在智能交通系统、车辆自动驾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五、声波车辆检测技术声波车辆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声波传感器来检测车辆的存在和行驶状态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声波信号的传播时间和强度来实时判断车辆的通过情况。
声波车辆检测技术具有非接触式、精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车辆计费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等场景。
结论车辆检测技术在现代交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车辆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车辆检测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为我们的出行带来更大的便利和安全。
国开作业★汽车检测技术-第8章(10讲)作业13参考(含答案)
题目:微机控制空调系统由控制面板、配气系统和传感器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自动空调电子系统混合门按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选项A:自动空调电子系统混合门按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流电动机驱动型、步进电动机主动型、内含微芯片的伺服电动机驱动型
选项B:自动空调电子系统混合门按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交流电动机驱动型、步进电动机主动型、内含微芯片的伺服电动机驱动型
选项C:自动空调电子系统混合门按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交流电动机驱动型、步进电动机驱动型、内含微芯片的伺服电动机驱动型
选项D:自动空调电子系统混合门按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流电动机驱动型、步进电动机驱动型、内含微芯片的伺服电动机驱动型
答案:自动空调电子系统混合门按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流电动机驱动型、步进电动机驱动型、内含微芯片的伺服电动机驱动型
题目:自动空调电子控制系统的自检测包括故障码的读取、清除及
选项A:故障分析
选项B:显示故障
选项C:参数对比
选项D:执行操作
答案:执行操作
1。
汽车检测技术考试卷----含答案
汽车检测技术考试试卷一、填空题(每个空1分,共20分)1.故障码读取常用:、两种方法。
故障诊断仪可分为、两大类。
2.爆燃传感器是作为控制的修正信号。
3.自动变速器或自动变速驱动桥根据发动机的、以及汽车的和其它一些工作条件来选择传动比。
4.气缸压力表按表头的不同有、两种.锥形或阶5.电喷汽油发动机,是由电子控制器ECU控制点火系统,其点火提前角包括、、三部分。
6.测功器的主要类型有、、. 7.压敏电阻式进气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是的,电容式进气压力传感器是的。
8.电路短路故障可通过测量与车身或之间是否导通来检查。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选择万用表的量程时,最好从高到低逐级进行选择。
()2.在维修中尽量不要拔下高压线的方法进行试火或断缸实验。
( )3.制动时,制动踏板会轻微震动,这是ABS起作用的正常现象。
( )4.一般故障检测时先检测电控部分,再检测机械部分.()5.用气缸压力表测量气缸压力,必须先把火花塞全部拆下,逐个缸进行。
()6.相比之下,单点喷射系统的燃油压力比多点喷射系统的燃油压力要大很多。
()7.当诊断参数测量值处于极限值范围时,表明诊断对象技术状况变差,但还可以继续使用。
( )8.曲轴箱漏气量主要是诊断气缸活塞摩擦副的工作状况。
( )9.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过小,会造成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10.检测设备在使用前通常要进行预热.(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故障灯自诊断系统触发后,故障灯( )A、不亮B、有规律的闪烁C、长亮2.氧传感器测量排气管中缺氧时,氧传感器电压应为()A、0.1V左右B、0。
5V左右C、1V左右3.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燃油系统压力,多点喷射系统的一般为()。
A.7~103KPaB.7~690KPaC.62~69KPaD.207~275KPa4.检测电控汽车电子元件要使用数字式万用表,这是因为数字式万用表().A.具有高阻抗B.具有低阻抗C.测量精确5.转向轮某一侧的前稳定杆、下摆臂变形会造成()故障。
汽车检测技术
y = G G2G3x 1
开环式测量系统
二、闭环式测量系统y=μx/1+μβ(μ=G1G2) 闭环式测量系统y=μx/1+μβ( y= μβ 图13-8 13闭环式测量系统
返回
上页
下页
图库
图13-7 开环式测量系统
退出
图13-8 闭环式测量系统
退出
13.4
13.3.1 测量系统的构成 13.3.2 主动式测量系统与被动式测量系统 13.3.3 开环测量系统与闭环式测量系统
返回 上页 下页 图库
13.3.1 测量系统的构成
图13-4表示了测量系统的原理结构框图。 13- 表示了测量系统的原理结构框图。 它由下列功能环节组成: 它由下列功能环节组成: ①敏感元件 ②变量转换环节 ③变量控制环节 ④数据传输环节 ⑤数据显示环节 ⑥数据处理环节 图13-4 测量系统的原理结构框图 13返回 上页 下页 图库
返回
上页
下页
图库
一、误差与精确度
3.基本误差和附加误差
误差从使用角度出发可分为基本误差和附加误差
①基本误差 基本误差是指仪表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所具有的误差。 基本误差是指仪表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所具有的误差。 ②附加误差 当仪表的使用条件偏离额定条件时,就会出现附加误差, 当仪表的使用条件偏离额定条件时,就会出现附加误差, 例如,温度附加误差、频率附加误差、电源电压波动附加误 例如,温度附加误差、频率附加误差、 差倾斜放置附加误差等。 差倾斜放置附加误差等。 在使用仪表进行测量时。 在使用仪表进行测量时。应根据使用条件在基本误差上再 分别加以各项附加误差。 分别加以各项附加误差。 把基本误差和附加误差统一起来考虑, ③把基本误差和附加误差统一起来考虑,即可给出测量仪 表一个额定的工作条件范围。 表一个额定的工作条件范围。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教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概述1.1 汽车检测技术的意义和发展1.2 汽车诊断技术的原理和方法1.3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汽车维修行业中的应用第二章:汽车检测设备及使用2.1 汽车检测设备的分类和功能2.2 常用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2.3 汽车检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第三章:汽车主要部件的检测与诊断3.1 发动机的检测与诊断3.2 变速器的检测与诊断3.3 制动系统的检测与诊断3.4 转向系统的检测与诊断第四章:汽车故障诊断方法与技术4.1 故障诊断方法概述4.2 故障诊断技术的基本步骤4.3 故障诊断常用工具和设备第五章:汽车故障案例分析与诊断5.1 汽车故障案例的收集与整理5.2 汽车故障案例的分析与诊断方法5.3 汽车故障案例的解决策略与经验总结第六章:发动机检测与诊断技术6.1 发动机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6.2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诊断技术6.3 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修复第七章:变速器检测与诊断技术7.1 变速器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7.2 自动变速器诊断与修复技术7.3 手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修复第八章:制动系统检测与诊断技术8.1 制动系统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8.2 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技术8.3 制动系统安全性能的提升与维护第九章:转向系统检测与诊断技术9.1 转向系统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9.2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修复技术9.3 转向系统舒适性与稳定性的优化第十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综合训练10.1 综合训练的目的与意义10.2 综合训练的内容与方法10.3 综合训练的评估与反馈第十一章: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检测与诊断技术11.1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1.2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修复11.3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检测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第十二章:新能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12.1 新能源汽车概述及其检测需求12.2 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的检测方法12.3 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修复案例分析第十三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在维修中的应用13.1 汽车维修中检测与诊断的重要性13.2 汽车维修流程中检测与诊断的具体应用13.3 汽车维修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第十四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14.1 智能诊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4.2 数据分析在汽车检测与诊断中的应用14.3 未来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创新方向第十五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实训项目15.1 实训项目的设计与目标15.2 实训项目的实施与指导15.3 实训项目的评估与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是《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的全套教案,涵盖了从概述到实训项目的各个环节。
汽车检测技术
填空:1.悬架装置和转向装置间隙检测:汽车悬架装置和转向系统各部件间隙在使用中会逐渐增大,致使汽车行驶中出现跳动增加,横摆加剧,方向盘自由行程增大,转向轮摆头,轮胎异常磨损和各种冲击等现象,严重影响汽车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行驶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汽车悬架装置和转向系统间隙是一个综合性诊断参数,能表征悬架装置和转向系统的技术状况。
2.测量烟度的方法、原理: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管排出的可见污染物表现在排气颜色上。
有黑烟、蓝烟、白烟三种。
黑烟的发暗程度用排气烟度表示,排气烟度用烟度计检测。
烟度计可分为滤纸式、透光式或不透光式、重量式等。
自由加速实验分为不透光烟度法和滤纸烟度法。
3.检测系统的组成:对于一个有一般仪器、仪表构成的检测系统,通常由传感器、变换及测量装置、记录与显示装置、数据处理装置等组成。
4.发动机的点火波形:AB:点火线,触点打开瞬间,击穿电压;BC:二次电压骤降,放电电压;CD:高度为火花放电时的电压,宽度为火花放电时间;DE:火花在D消失,点火线圈残余能量振荡消耗完;EF:触电闭合,一次电路又有电流,二次电路负压;FA:先是闭合振荡,然后由负变回零。
A点再次断开,产生击穿电压。
5.解码器的功能、类型:功能:读码、清码、解码、读取在线数据流功能、传感器的模拟和测试功能、OBD-II接口功能、中文显示功能、提示维修方法功能和打印功能(后6个为431ME 电眼睛的附加功能)。
类型:原厂专用型和通用型。
6.气缸压缩压力、漏气率(所达的标准):缸压:在用的各缸缸压应不小于原设计规定值的85%;每缸压力与各缸平均压力差:汽油机不大于8%,柴油机不大于10%。
大修竣工的缸压应符合原设计的规定值,每缸压力与各缸平均压力差还是8%和10%。
漏气率:当漏气量检测仪测量表读数小于250kPa时,即漏气率达到30%~40%,在确认气门、缸垫、缸盖和气缸是密封的前提下,说明气缸活塞的配合副磨损已接近极限,需换环或镗缸。
汽车检测技术教案(全套)
第一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概述第一节概述一、术语解释(1)汽车技术状况—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的总和。
汽车技术状况等级划分:一级,完好车:行车行驶到第一次定额大修间隔里程的2/3 和第二次定额大修间隔里程的2/3 以前,汽车各主要总成的基础件和零部件坚固可靠,技术性能良好;发动机运转平稳,无异响,动力性能良好,燃润料消耗不超过定额指标,废气排放、噪声符合国家标准;各项装备齐全、完好,在运行中无任何保留条件。
二级,基本完好车:车辆主要技术性能和状况或行驶里程低于完好车的要求,但符合GB7258-2004 的规定,能随时参加运输。
三级,需修车:送大修前最后一次二级维护的车辆和正在大修或代更新尚在行驶的车辆。
四级,停驶车:预计在短期内不能修复或无修复价值的车辆。
(2)汽车故障—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
按丧失工作能力程度分:局部故障—汽车部分丧失工作能力,即降低了使用性能的故障。
完全故障—汽车完全丧失工作能力,不能行驶的故障(4)汽车诊断—在不解体(或仅卸下个别小件)条件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查明故障部位、原因进行的检测、分析与判断。
第二章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基础(2 )诊断参数:间接测量。
如点火、制动、侧滑、缸压、串气量等根据参数的性质分:(2)伴随过程参数定义—是伴随汽车、总成、机构工作过程的一些可测量。
可提供诊断对象的局部信息。
如振动、噪声、异响、过热等。
汽车不工作时,无法测得。
(理解)2、诊断参数的选择原则(1)灵敏性定义—是指诊断对象的技术状况从正常状态到进入故障状态之前的整个试用期内,诊断参数相对于技术状况参数的变化率。
(2)单值性定义—是指汽车技术状况参数从开始值变化到终了值的范围内,诊断参数的变化不应出现极限值。
(3)稳定性定义—是指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多次测得同一诊断参数的测量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或重复性)。
(记)(4)信息性定义—是指诊断参数对汽车技术状况具有的表征性。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教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
使学生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培养学生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1.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作用和意义。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相关问题。
1.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第二章:汽车检测设备及原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类型和功能。
使学生掌握汽车检测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培养学生对汽车检测设备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2.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设备的分类和功能。
汽车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常见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案例。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类型和功能。
采用演示法,展示汽车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分组操作汽车检测设备。
2.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检测设备的基本类型和功能的了解。
进行实践操作评估,检查学生对汽车检测设备的操作能力。
第三章:汽车故障诊断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掌握汽车故障诊断的原理和步骤。
培养学生对汽车故障诊断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3.2 教学内容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汽车故障诊断的原理和步骤。
常见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案例。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故障诊断的实际应用案例。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汽车故障诊断的相关问题。
3.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和原理的理解。
汽车检测技术-1章1概述
9
朱明工作室
zhubob@
2011-5-8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0
朱明工作室
zhubob@
2011-5-8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1
1.2.2 汽车检测的分类
朱明工作室
zhubob@
1. 汽车安全环保检测 目的:对汽车进行安全环保检测是为了确保在用汽车具有符 对汽车进行安全环保检测是为了确保在用汽车具有符 对汽车进行安全环保检测是为了确保在用汽车具有 合要求的外观及车貌、良好的安全性能 排放性能, 安全性能和 合要求的外观及车貌、良好的安全性能和排放性能,把诱 发交通事故的各种隐患减小到最低程度,使汽车在高效、 发交通事故的各种隐患减小到最低程度,使汽车在高效、 安全和环保的情况下运行。 安全和环保的情况下运行。 依据:根据《机动车管理办法》和交通法规的规定,对已领 :根据《机动车管理办法》和交通法规的规定, 有正式牌照和行驶证的机动车辆, 有正式牌照和行驶证的机动车辆,必须按规定的期限并按 照《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04)的要 的要 求参加检验,称为年度检验,简称 求参加检验,称为 ,简称年检。 。 检测内容:外观检测、车下检测、机动车安全检测线检测和 外观检测、 外观检测 车下检测、机动车安全检测线检测和 路试检测等,主要进行汽车整车、发动机、转向系、 路试检测等,主要进行汽车整车、发动机、转向系、制动 照明和信号装置、行驶系、传动系、车身、 系、照明和信号装置、行驶系、传动系、车身、安全和防 护装置等方面的检测。 护装置等方面的检测。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第2版)》习题答案 答案
参考答案课题一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测与故障诊断任务一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万用表检测1.(1)测量交、直流电压。
(2)测量电阻。
(3)测量电流。
(4)记忆最大值和最小值。
(5)模拟条显示。
(6)测量脉冲波形的频宽比和点火线圈闭合角。
(7)测量转速。
(8)输出脉冲信号。
(9)测量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频率。
(10)测量二极管的性能。
(11)测量大电流。
(12)测量温度。
2.汽车万用表主要由数字及模拟量显示屏、功能按钮、测试项目选择开关、温度测量座孔、公用座孔(用于测量电压、电阻、频率、闭合角、频宽比和转速等)、搭铁座孔、电流测量座孔等构成。
3.(1)将项目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V)挡适当的量程,两只检测表笔连接到被测量电路或元器件的两端,就可以对电压值进行测量了;(2)采用测量直流电压的方法对汽车电路上各点电压、信号电压、电源电压、电子元器件或零部件上的电压进行检测,以判断故障原因或大概部位。
4.在检测直流电压时,应先把量程选择开关拨到直流电压挡上,红表笔与被检测线路或设备电源的正极相连接,黑表笔与被检测线路或设备电源的负极相连接。
5.(1)断开点火开关,关闭车载电话以及车门灯开关等所有用电电器的开关。
(2)确认发动机舱盖下面的灯、杂物箱灯和行李舱灯处于关闭状态。
(3)先把数字式万用表的两端与蓄电池的负极极柱和负极连接电缆连接好,然后从蓄电池的负极上脱开负极电缆再进行检测。
初测时,将表的量程设定在最大,逐步设定在mA/ADC。
(4)读取车辆的静态工作电流时,如果放电电流为20~40mA,则说明静态电流基本正常;如果测得的电流很大,则说明蓄电池的放电电流很大,应查找故障原因。
(5)采用逐一断开蓄电池负载各分支电路的方法来判断问题出在哪一支路,通常可采用逐一拔下分支电路熔丝的方法来查找故障部位,当不良支路的熔丝被拔下时,电流读数会下降,由此就可以找到有问题的电路。
任务二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原理与检测诊断1.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由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和执行器组成。
汽车检测技术
第1章 汽车 检测 概论
汽车检测发展与展望
国内外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 1、国外 2、国内 汽车检测技术的展望 1、完善标准与法规 2、各种检测站并蒂发展 3、汽车检测技术高度发展
第3章 安全 性能 检测 技术
制动性能检测 续
制动检测设备及工作原理 续
平板式制动试验台 图
工作原理 图 主要特点
第3章 安全 性能 检测 技术
车速表校验
意义
速度估计试验 图
车速表失准的原因
车速表自身原因 图 轮胎方面原因
国标有关允差规定
允差范围: +20% ~ -5%
计算方法: δ v1 v2 100%
检测流程 续
第三工位
前照灯 废气 烟度
第四工位
车底检查 打印清单
检测站联网管理 图
第2章 检 站与 检测
线
综合性能检测
综合性能检测站的职能
四项职能
营运车检测 维修质量检查 技改项目检测 受托检测
检测站等级
A级 B级
第2章 检测 站与 检测 线
综合性能检测 续
电功率 发光强度 照度 图 照明视距
Emin=0.2+0.01L
第3章 安全 性能 检测 技术
前照灯检测 续
眩目问题及影响因素
眩目的产生 影响因素
国标对前照灯的要求
安装使用方面的要求 配光性能 参照ECE标准 图
明暗截止线 III区:暗区,B50L点 IV区:25-50m,任何点:>2lx I区:10-25m ,不应>20l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 汽车侧滑检测
(2)侧滑试验台指示装置 侧滑试验台指示装置 如图3-39所示。
图 侧滑试验台指示装置
4.6 汽车侧滑检测
(3)报警装置。 侧滑实验台还有单板式,尤其在欧洲很流行,测 量精度比双板式更高。其结构参见图:
4.5 汽车车速表检测
检测标准
0 V1 V2 V2 /10 4
当V1为40km/h时,V2=32.8~40km/h 当V2为40km/h时,V1=40~48km/h
4.6 汽车侧滑检测
1.侧滑检测的必要性 2.侧滑检测的国家标准 3.转向轮侧滑动态检测侧滑试验台的测量原理
转向轮侧滑,实际上就是转向轮外倾与 转向轮前束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图所示。
仪表 3—蜂鸣器 4—报警灯 5—电源指示灯
6—电源开关 7—联轴器 8—滚筒 9—举升
10—速度传感器
4.5 汽车车速表检测
驱动型车速表试验台由电动机驱动,用其滚筒拖 动被检汽车的从动轮旋转,如图3-30所示。
图 驱动型车速表试验台 1—速度传感器 2—举升器 3—滚筒 4—联轴器 5—离合器 6—电动机 7—车速指示仪表
车速表误差的形成 机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自然磨损、磁性元件
的磁性发生变化和轮胎滚动半径发生变化等原 因,都会造成车速表指示误差增大。不管是磁 感应式车速表还是电子式车速表,在本身技术 状况正常的情况下,轮胎滚动半径的变化是造 成车速表误差的主要原因。轮胎滚动半径的变 化主要是由于轮胎磨损、气压不足或气压过高 等原因造成的。
让车轮尽可能停在举升器上。 (5)降落举升器。
4.5 汽车车速表检测
(6)在不测试车轮前塞进三角木挡块,以免测试时 汽车从试验台上冲出。
(7)起动汽车,逐级换入高挡,让驱动轮在滚筒上 平稳地加速运转;当汽车车速表的指示值达到规 定的车速时,读取试验台速度表上的指示值。
(8)检测结束后,制动车辆,让滚筒停止转动。 (9)升起举升器,去掉车轮挡块,驶出车辆。 (10)若不再检测,切断试验台电源。
图3-40 单板式侧滑实验台
4.6 汽车侧滑检测
侧滑试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1)仪表调零。 2)打开试验台锁止装置,检查侧滑板是否滑动自 如,能否回位。 3)汽车以3~5km/h的速度垂直平稳通过侧滑板, 汽车通过侧滑板时不得转向和制动。 4)转向轮完全通过侧滑板后,读取仪表指示值。 5)检测结束时,锁止侧滑板,需要时切断电源。 6)记录读取数据,并判断侧滑量是否合格。
图 机械式侧滑试验台 1—左滑动板 2—导向滚轮 3—回位弹簧 4—摆臂 5—回位装置 6—框 架 7—限位开关 8—L型杠杆 9—连杆 10—刻度放大倍数调节器 11—
指示机构 12—调整弹簧 13—零位调整装置 14—支点 15—右滑动板 16—双销叉式曲柄 17—轨道 18—滚轮
4.6 汽车侧滑检测
4.6 汽车侧滑检测
由车轮前束引 起滑动板的侧滑 St= L′- L
2
4.6 汽车侧滑检测
由车轮外倾角 引起滑动板的侧 滑
Sc=
L′- L 2
4.6 汽车侧滑检测
4.侧滑试验台的构造 (1)侧滑试验台检测装置
图 双板联动 式侧滑试验台
检测装置 1—滑板 2—
锁止机构 3—指示装置
4.6 汽车侧滑检测
4.7 汽车前照灯检测
1)光的物理单位
在光的物理量中,与前照灯检测有密切关系的 是发光强度和照度。
(1)发光强度 表示光源在一定方向范围内发出的 可见光辐射强弱的物理量,单位为坎德拉,简称 “坎”,用符号cd表示。
实际使用的侧滑试验台检测装置有多种结构形式。
图 自整角电机式侧滑试 验台
1—左滑动板 2—导向滚 轮 3—回位弹簧 4—摆臂 5—回位装置 6—框架 7— 产生信号的自整角电机 8— 指示机构 9—接收信号的自 整角电机 10—齿条 11— 小齿轮 12—连杆 13—限
位开关 14—右滑动板 15—双销叉式曲柄 16—轨
4.5 汽车车速表检测
(1)速度检测装置 (2)速度指示装置 速度指示装置根据滚筒的直径及
转速,计算出滚筒表面的线速度(即车速),然后指 示出来。其面板如图所示。
图 速度指示装置面板
4.5 汽车车速表检测
(3)速度报警装置
1)用试验台报警装置指示检测车速 当汽车实际 车速达到某一规定值(如40km/h)时,报警装 置的报警灯发亮或蜂鸣器发响,提示检测员车 辆已达到检测车速,注意观察驾驶室车速表指 示值是否在合格范围内。
汽车检测技术
项目四 汽车整车性能检测
4.5 汽车车速表检测
1.车速表的检测标准 2.车速表试验台
车速表试验台主要有标准型和驱动型两种,此外 还有把车速表试验台与制动试验台等组合在一起的 综合型试验台。车速表试验台参看图。
图 车速表试验台
4.5 汽车车速表检测
图 车速表试验台单侧放大图
4.5 汽车车速表检测
4.5 汽车车速表检测
车速表指示误差的检测原理
V Ln 60 106
车速表指示误差 =(车速表指示值实际 汽车车速表检测
标准型车速表试验 台本身没有驱动装 置,滚筒由被检汽 车的驱动轮带动旋 转,如图所示。
图3-29 标准型车速表试验台 1—零点校正螺钉 2—速度指示
2)用指示仪表上涂成绿色的区域表示车速表指 示值的合格范围 试验时,汽车车速表指示值达 到某一检测车速时,同时观察试验台速度表指 示值是否在合格的绿色区域内。
3)同时具备上述两种装置的报警装置。
(4)举升装置
4.5 汽车车速表检测
1.车速表的检测 (1)在滚筒静止状态下,检查指示仪表是否在零
点。若指针不在零点,应予以调整。 (2)接通试验台的电源。 (3)升起举升器。 (4)将被检汽车与滚筒成垂直状态驶入试验台,
道 17—滚轮
4.6 汽车侧滑检测
图3-36 自整角电机的工作原理
4.6 汽车侧滑检测
图 电位计式侧滑试验台 1—滑动片 2—电位计 3—触点 4—线圈
4.6 汽车侧滑检测
图 差动变压器式侧滑试验台及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图 a)差动变压器式侧滑试验台 1—差动变压器 2—触头 b)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