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矿地质学实训三地层对比报告

合集下载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_拓展总结报告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_拓展总结报告

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_拓展总结报告一、实习单位概况在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我有幸在某某地质勘探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八周的地质学实习。

该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矿产勘察、地质勘探和岩土工程勘察的企业。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勘探队伍和丰富的勘探经验,为各类矿产的勘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在实习期间,我得以全面了解了公司的组织机构和主要业务,并参与了一些实际的勘探工作,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与收获1.地质调查与勘探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公司在某某地区的地质调查与勘探工作。

在带领下,我学习了如何进行地质调查,了解了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矿产赋存等基本内容。

通过实地考察和勘探工作,我逐渐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仪器、进行地质剖面测绘、采取地层样品等基本技能,对于地质调查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2.图解技能提升在实习期间,我发现自己在地质地图的解析和绘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便向老师请教,向同事请教,在他们的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如何对地质地图进行解析和绘制,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3.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地质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是至关重要的。

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并且实践中又会遇到很多理论无法解释的情况,需要不断地总结和提高。

这也让我对地质学这个学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团队合作在公司的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地质勘探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团队成员的通力合作,只有团结一致,协作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勘探任务。

在与同事的合作中,我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协调,更好地完成工作。

三、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地质学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深刻体会到了地质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实习还让我结识了一批地质学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的教诲和指导对我个人和专业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将实习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为地质学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油矿地质大作业总结报告(正式版)

油矿地质大作业总结报告(正式版)
先将各储层大致分为8个小层,并将各小层砂体分 布的具体层位(顶深、底深)标记出来,再根据测 井曲线的具体特征判断出单层的含油气水情况。将 各小层,单层的顶底深度、砂体厚度、有效厚度、 含油级别等相关信息制成表格,并将2小层和8小层 的砂体厚度,顶面深度、有效厚度等数据提取出来 列在各井分布的图上,利用三角网法画出等值线图。
2 砂体分布特征:
根据所提供的习家口油田油层对比典型曲线与习一 区x6-6、x7-5、x7-6、x8-4、x8-6、x9-3、x9-4、 x9-5、x10-2、x10-3、x10-4、x11-1、x11-2、x8井, 共14口井的测井成果图进行对比:用自然点位曲 线、微电阻率测井曲线等测井曲线综合判断砂层、 含油层、含水层。
油矿地质大作业总结报告
油层评 价
油层对 比
油田地 质研究
构造解 释
储量计 算
油砂体 分布
一、研究成果
油层对比
14口井小层数据表
油砂体分布 砂体厚度等值线图
构造解释
油藏剖面图;2、8小层顶面构造图
储量计算
有效厚度平面分布图;容积法储量计 算结果
1 油层精细对比与砂体分布特征
1.1 油层对比方法:
3 小层构造特征:
4 油水分布特征:
将14口井中的6-6、7-5、9-4、10-3、 11-2井选出来根据第一步油层对比出来 的数据,将2小层和8小层的油层地面 的深度和水层顶面的深度读出来列出表 格,通过作图可以看出油层和水层的分 布情况,从而在油层和水层之间画出一 道直线将两者分开,而此道直线的深度 即可以看做是油水边界,2小层的油水 界面约为-1207m,8小层的油水界面约 为-1257m。
Thank you!
6 油层评价:

(优选)地质学实习报告三篇

(优选)地质学实习报告三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三篇地质学实习报告篇1一.序言⑴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1.目的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探究性很强的自然科学。

认识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习相关地质基础知识之后,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地质现象,理论联系实习,增强感性认识,巩固基础理论知识。

同时,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任务①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③进行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描述记录等内容。

④通过实习,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地质作用规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求①实习前学生应认真学习实习知道书,以明确实习目的、内容安排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②实习中学生要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的讲解。

③现场观察各种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并作好记录,还应多问、多思考,克服怕苦怕累的懒惰思想。

④每个学生应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⑵.实习的组织形式及实习过程实习的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又分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指导老师带领实习,过程由实习指导书上的日程安排:第一天昆明西山;第二天上午乘车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下午芭蕉箐采矿场、雷刚厂;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子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下午乘车由武定县至元谋县;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第六天返回昆明。

(3)实习任务完成情况通过实习我们三大类岩石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在野外认识和辨别三大类岩石,还能够在野外辨别各种地质构造。

通过在各实习点对其的观察,实地考察,我掌握了罗盘的使用,还在各实习点采集了各种相应的岩石标本。

油田开发地质学 第8章 地层对比及油层沉积相研究

油田开发地质学 第8章 地层对比及油层沉积相研究
E、基准面旋回内部相域构成的二分特征在不同沉积环 境客观存在,可以作为基本作图单元。
参见《层序地层学》 朱筱敏
第一节 区域地层对比
一、区域地层对比概述 ★ 二、区域地层对比方法
岩石地层学方法 ★ 生物地层学方法 ★ 地球物理资料对比 层序地层学方法 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
三、地层对比的步骤 ★
三、地层对比的步骤--以岩性法为例
E、准层序和准层序组概念的提出
Galloway成因层序地层学
A、沉积幕以区域海泛事件为标志,沉积层序为最大 海泛面之间的地层单元
B、建立了沉积幕形成的成因地层层序的地层构型
(退覆部分、上超海侵部分和代表最大海泛的界面)
C、强调海平面变化对地层特征的普遍控制作用
D、沉积幕和成因层序形成的三个要素:海平面升降, 沉积速率和沉积物补给
第三节 油层细分沉积相研究 ★
第一节 区域地层对比
一、区域地层对比概述 ★ 二、区域地层对比方法
岩石地层学方法 ★ 生物地层学方法 ★ 地球物理资料对比 层序地层学方法 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
三、地层对比的步骤 ★
一、区域地层对比
1、区域地层对比的概念
区域地层对比--指勘探过程中利用古生物、岩性、测井、 地震、地球化学资料和古地磁等资料,在油区范围内,进 行全井段的对比。
优点:与沉积可容空间相联系,充分考虑岩性、相变等 因素对地层对比准确性的影响。
——划分对比和分析沉积岩的一种新方法
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
A、层序为以不整合和与其对应的整合为界所限制的 一套成因上有联系的地层 B、海平面是控制层序形成和相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C、构造运动、全球海平面、沉积物供给、气候变化 为层序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D、层序内部地层的分布样式与体系域的划分

油藏地质基本技能实训报告

油藏地质基本技能实训报告

目录第一章前言 (2)1.1 工区概况 (2)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1.3 工作路线 (4)1.4主要研究内容和完成工作量 (4)第二章油层划分与对比 (6)2.1 区域地质特征 (6)2.2 划分对比的原则 (6)2.2划分对比步骤 (7)2.2.1标准层和标准井选择 (8)2.2.2小层划分对比 (10)第三章油气田精细构造研究 (16)第四章沉积微相研究 (18)4.1 相类型与相标志 (18)4.1.1 分流河道微相 (18)4.1.2天然堤微相 (19)4.1.3 决口扇微相 (19)4.1.4 分流河道间微相 (19)4.2 剖面相分析 (20)4.3平面相分析 (21)第五章储层综合评价与地质建模 (23)5.1建模方法概述 (23)5.1.1确定性建模 (23)5.1.2随机建模 (24)5.2 储层建模的流程 (25)第六章结语 (32)第一章前言1.1 工区概况研究区地理位置位于江苏省江都、高邮两市交界处,构造位置在高邮凹陷深凹带北及北斜坡汉留大断层两侧,是一个被断层和岩性复杂化了的背斜构造,其东西两侧分别与富民、联盟庄油田相邻,北接卸甲庄构造,向南伸向高邮深凹,与真武、曹庄油田相望(图1-1)。

图1-1 研究区位置示意图y7断块位于汉留大断层的下降盘,断块被区内断层呈北东东向近于平行展布的断层所夹持,呈窄条状断鼻构造(图1-2)。

y7图1-2 研究区构造示意图区块内地层发育齐全,岩性及组段与高邮凹陷其它地区相同。

自上而下地层由新到老依次为第四系东台组(Qd)、新近系盐城组(Ny)、古近系三垛组垛二段(E2s2)、垛一段(E2s1)、戴南组戴二段(E2d2)、戴一段(E2d1)、阜宁组阜四段(E1f4)、阜三段(E1f3)、阜二段(E1f2)、阜一段(E1f1)。

受吴堡运动和三垛运动影响,阜宁组顶部和三垛组顶部为两个区域不整合面。

(图1-3)图1-3 研究工区地层发育情况示意图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油藏地质学基本技能实训主要是通过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操作练习,学习油藏描述技术。

煤矿地质实习总结报告范文三篇

煤矿地质实习总结报告范文三篇

煤矿地质实习总结报告范文三篇认识报告范文| 2018 | 2018 | 4000字| 5000字实习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十字路口之一,不论你是什么专业,实习之后都要写一份实习总结报告范文。

下面是找总结网小编怎专门整理的:煤矿地质实习总结报告范文。

欢迎参阅,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找总结网实习总结报告范文栏目。

篇一:煤矿地质学实习总结报告范文一、实习的性质和任务1、性质:煤矿地质学课程的认识实习是有关地质科学的野外实习,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也是加深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这次实习时该课程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2、这次地质认识实习的任务是:1)让学生了解有关煤矿地质工作基本工作方法和特点。

2)观察和认识常见的一些岩石。

3)建立一套完整的底层层序。

4)认识常见的地质构造现象。

二、时间安排实习2周(1月15至一月25),共10天,其中井下工作2-3天,编写实习总结报告范文1-2天。

三、组织状况由地当煤矿技术部门技术员殷明光老师指导,12届煤矿工程高本班聂涛对孙家湾煤矿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了实地勘察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分类的讲解,没有缺勤人员。

四、工作量在两天的井下工作中,分别对1#、2#井,运输巷,回风巷进行了实地勘察,通过实地体验、感悟加深了对煤矿地质学习兴趣,将课本与实际结合,更好、更真切的获得知识。

五、结束语通过本次煤矿地质学的矿井地质实习,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加深了课堂所学的重要内容。

野外实习是理论教学的有力补充和继续,通过自己的实地观察与课本的联系,加深了对某些岩石的认识,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学有所用。

而对地质构造的观察,不仅更好的了解地层的形成,也将当时课堂上的立体想象给实际化,不再对某些地层感到模糊,大脑里已经有了地层的画面,这样也更好的去和课本枯燥的知识和图片相联系。

为期两天的矿井地质实习结束了,自己从中学习到的知识却是很多的。

单从这两天野外实习就发现,地质工作者是多么的不容易。

地层对比实习

地层对比实习
地层对比实习
测井曲线
相关性
优点
自然电位 渗透层,不渗透层 SP
不受泥浆冲洗带或深侵变化带 影响经常与R0.5,R2.5配合,对 比砂泥岩剖面 自然伽马 放射性与地层中泥 不受钻井液影响,可用于油基泥 GR 质含量和放射性矿 浆或盐基泥浆井眼,空气钻井井 物富集有关 孔.套管和裸眼井 短极距电 对多孔,泥浆侵入带 阻率 及致密层反应明显 R0.5 同上 深侧向 LLD 感应测井 同上 COND 多用于地层对比.与SP,GR配合
普通电阻率测井Rt
• 岩石电阻率取决于岩石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和地层水 矿化度 • 常规电阻率测井:电位电极系,梯度电极系 • 测量电极M,N;供电电极A,B • 梯度电极系为MN相距极近,地面泥浆池内置电极B,构 成一电流回路.测量MN之间的电位差,记录点O取其中 点 • 电位电极系MN相距远以非成对电极之距为其电极距 • M2.5N0.5A电极系:电极距0.5米,称为R0.5电位电极系 • A2.25M0.5:电极距(AO)取AM+(MN)/2长度,电极距 AO为2.5米,称为2.5米底部梯度电极系
• 附件: • ××油田馆上段五砂层组地质简况。
• 研究区构造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的东部,××披 覆构造带南端。该构造具有三个构造层,即下古生 界断块山组成的下构造层;中生界残丘山组成的中 构造层;及以下第三系披覆构造为主组成的上构造 层。上构造层是在中、古生界潜山背景上发育起来 的背斜构造。胜东油田即为断层复杂化了的背斜油 气田。 • 第三系在本区发育有沙河街组、东营组、馆陶组和 明化镇组。其中馆陶组为其主要含油层系。馆陶组 分为上、下二段,馆上段原油储量占全油田的80% 以上。
(电极系长度小于岩层厚度)
岩层厚度
自然伽马测井GR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优秀3篇)地质学实习报告篇一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完成普通地质室内教学之后,将进行为期三周的野外认识实习。

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

提高学生的地质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实际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初步的野外地质调查能力。

(一)实习任务1、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常见的地质现象,分析其相关的地质作用和形成机制,这是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

2、认识实习区内常见的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层、构造及矿产,分析它们形成的作用。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掌握地质罗盘和手持GPS的使用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初步掌握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记录方法;编写地质实习报告。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实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观察和分析内、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在实习中必须学习并初步掌握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

难点是有关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的因果分析。

具体内容及要求1、观察认识外力地质作用及其现象(1)xx市湖边石灰山地质观察路线通过石炭系地层剖面的参观,初步了解实习区内的主要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地层单位名称、地层厚度、主要岩性特征及构造变动。

初步掌握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的类型,沉积岩野外识别描述方法,以及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同时能初步辨认几种常见的古生物化石。

学习绘制信手剖面图。

通过参观煤矿、石灰岩矿,了解外生矿床的一般特征及沼泽的生物沉积与成矿作用。

普通地质实验室实习实习一、矿物(一)认识矿物的形态及主要物理性质,学习肉眼识别矿物物理性质的方法。

实习二、矿物(二)观察认识常见矿物的特征,初步掌握矿物的鉴定描述方法。

实习三、风化作用在校园后山观察、认识风化作用产生的地质现象,观察风化壳剖面特征并画素描图;初步掌握野外观察分析地质现象及地质素描的方法。

实习四、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通过教师提供的图片、录像,观察认识地面流水的种类及产生的地质现象;初步掌握冲沟、河谷的特征及河床、河漫滩的沉积物特征;观察分析河流阶地的形成和类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矿地质学-实训三地层对比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矿地质学-实训三地层对比

750 900 996 1126 1206 1268 1380
692 833 977 1078 1196 1240 1288 1300▽
700.5 845 910 968 1100 1190 1259 1325▽
3.地层分层对比数据表
地层
井名 平 原 组Q
广华寺组N1g
荆河镇组E3j
潜一段E2q1
W04
2.地层对比
W01
W04
E2q31
2.地层对比
W01
E2q2 W04
2.地层对比
E2q1
W01
W04
2.地层对比
W01
W03
3.地层分层对比数据表
井名
地层
W01
W02
W03
W04
W05
W06
W07
W08
W09
平 原 组Q
41.5
41
38.5
40
38.5
39
53.5
52.5
37.5
广华寺组N1g
谢谢大家!
盐构造是指由于盐岩流动引起上覆地层隆起、变形而形成的构造。其基本原理是 由于盐岩具有塑性,当一定厚度的盐岩达到一定的埋深时,在不均衡负荷作用下 ,盐岩就可以发生塑性流动,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在其流动过程中若遇到沉 积岩的薄弱带或低压区,盐岩就上侵拱起,形成构造
4.含油气特征
盐间地层是指上、下盐岩所夹持的一套地层,由泥质、硫酸盐、碳酸盐等多种成 分混杂互层组成 根据岩矿地化分析结果表明,盐间页岩中的泥质岩类和碳酸盐岩类生烃能力良好 ,它们生成的油气纵向运移的过程中,被上覆和下覆的盐层所阻挡,纵向上运移 困难;横向上可以顺层缓慢的运移,最终可以聚集成为上下盐层封隔的广泛分布 的多层状盐间页岩油。

地质学的实习报告范例3篇

地质学的实习报告范例3篇

地质学的实习报告范例地质学的实习报告范例精选3篇(一)实习报告地质学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地质勘查院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实习内容:在本次地质学实习中,我参与了XX地质勘查院的地质勘查项目,主要任务是进行地质调查、野外勘探和数据分析。

具体实习内容如下:1. 地质调查:我参与了一次地质调查任务,该任务是对某个矿产资源区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地质地貌、岩石、矿石等方面的调查。

我与同事一起前往目标地区,使用各种地质调查仪器,进行了野外采样和观察。

通过对地质样品的收集和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层结构、岩石类型和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2. 野外勘探:我参与了多次野外勘探任务,通过使用地质勘探仪器和设备,我们对目标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探和探测。

在野外勘探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地质仪器,如测深仪、测斜仪和电阻率仪等,进行地下水资源勘探和地壳构造探测。

通过实地勘探和地质勘探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地质情况,并为后续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3. 数据分析:我参与了一些地质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

通过对地质勘查和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我学会了使用地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地质数据的分析,我能够确定地质特征、地质过程和地质资源的分布情况。

这对于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实习心得:通过这次地质学实习,我对地质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到了很多实际操作的技巧。

在实习期间,我与导师和同事们密切合作,他们给予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

通过实践活动,我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地质调查和野外勘探中,我学会了使用各种地质仪器和设备,掌握了野外工作的基本技巧。

我也更加了解地质调查的各个环节,从对地质样品的采集到数据的分析,我明白了每一步的重要性。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进一步认识到数据对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性。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至关重要。

矿山地质专业实习报告范文(2)

矿山地质专业实习报告范文(2)

矿山地质专业实习报告范文(2)----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

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组很少能够全员的上山,所以工作进度难免有了些影响,但最终也能够正确地完成了任务,看到了自己的成果。

对于测量来说,确实没有一个人的英雄,只有做好合作----包括本小组内部和各小组之间,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在草原上,我们经历了阳光的暴晒,带走了黝黑的皮肤,挺过了狂风和冰雹,全部物品和人员均安然无恙。

在工程的最后一天(8月7号),我病倒了。

发烧和腹泻让我无法坚持到山上,所以只能休息。

没有善始善终,让我很是遗憾。

但就整个实习过程来说,此次外业实习的每个步骤都以了然于胸,对于书本上的知识已基本掌握,这样来讲,也就没有太多的遗憾了。

从这件事上我了解到,身体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多么的重要。

还有对数字化成图软件的使用感受。

我们所用的是南方测绘公司的CASS5.1软件。

这是一款以AutoCAD 2002为基础开发的专业测绘成图软件,使用方法简单,成图速度快,功能方面也足以满足实际需要。

但软件稳定性稍有不足,成图错误较多,可能在成图时为追求速度而简化了计算过程。

通过内业实习的数据整理和作图,将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到了一起,又一次感受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体会到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甚至还有了对建国初的测绘人员的敬畏之心。

锻炼了实际的能力,让我在未来面对选择时更有信心和勇气。

感谢**老师给了我们参与这次实际工程的机会,同时也要感谢**大学的**老师对我们组十多天的耐心指导矿山地质专业实习报告范文篇3 一、实习目的《煤矿地质学》课程的认识实习是有关地质科学的野外实习,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也是加深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这次实习是该课程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通过实习,能够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

2023地质实习报告五篇

2023地质实习报告五篇

2023地质实习报告五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序言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根据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的安排,在学完专业基础课之后,必须进行一次野外地质填图实习。

其目的在于使我们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习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培养我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要求学生学会对岩石及地层露头进行观察和描述,能够利用岩性、化石进行地层对比和划分,掌握实习区各地层的分层标志及填绘地质图的方法;学会地层剖面的测制方法,学会编制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学习观察和分析各种地质构造,掌握识别褶皱和断层的标志,了解实习区地质构造发展历史;学会利用实际资料进行室内整理和地质报告的编写方法。

实习任务:实习结束时,应提交下列成果:1.实习区地质报告一份;2.实习区地形地质图一幅(1:5000)3.实测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各一幅(1:1000)4.图切地质剖面图二幅(1:5000)5.实习区构造纲要图一幅实习过程准备:为了强化实践性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计划规定地质填图实习时间为6周,一般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实习动员和准备工作(两天)首先由地质专业的领导进行实习动员,说明地质填图实习的目的和要求,宣布实习计划。

然后由指导老师介绍实习区的地质情况,使学生基本了解实习区前人的工作成果和地质概况,同时做好物质准备。

第二阶段野外地质地质踏勘(3)天采用横向穿越和走向追索的方法,选择几条有代表性的路线,进行观察和分析,是学生对实习区内的地层和构造的整体特征有一个初步认识。

第三阶段测制地层剖面(3天)先由指导老师介绍地层剖面的测制方法,然后去野外分组实测地层剖面,主要测制长兴组和飞仙关组地层。

根据实测资料编制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

第四阶段地质填图(3周)首先由指导老师介绍地质填图方法,包括地质观察路线的布置,地质观察点的标定,地质观察和记录,地质界线的填绘等。

然后同学分组进行野外地质填图。

地质学实践教学报告(3篇)

地质学实践教学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组成、结构、演化以及地球内部和外部各种地质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自然科学。

为了更好地理解地质学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本次实践教学报告将围绕野外地质实习展开,详细记录实习过程中的观察、分析、总结以及心得体会。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15日实习地点:我国某地质公园三、实习目的1. 培养学生的野外地质观测和识别能力;2. 熟悉地质图件的制作和阅读;3. 提高学生的地质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实习内容1. 野外地质观测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实习区域进行了全面的地形地貌观测。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岩性、构造运动、地貌形态等特征。

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以下地质现象进行了详细观测:(1)地层:观察了不同地层的岩性、厚度、产状等特征,了解了地层的形成、沉积过程和演化历史。

(2)断层:观察了断层的类型、规模、性质等特征,分析了断层的成因和运动方式。

(3)褶皱:观察了褶皱的形态、规模、产状等特征,了解了褶皱的形成过程和地质意义。

(4)侵入岩和喷出岩:观察了侵入岩和喷出岩的岩性、产状、构造特征等,了解了岩浆活动的规律和地质意义。

2. 地质图件的制作和阅读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地质图件的制作和阅读方法。

通过实地测量和数据处理,我们制作了实习区域的地质图,并学会了如何从地质图上获取有用的地质信息。

3. 地质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运用所学的地质知识,对实习区域的地层、构造、岩性等进行了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

通过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地质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实习心得体会1. 实践出真知。

通过本次野外地质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才能真正掌握地质学的精髓。

2. 团队合作精神。

油矿地质现场实习报告

油矿地质现场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油矿地质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我们一行学生于2023年6月至7月参加了为期两周的油矿地质现场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油矿地质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野外勘探、采样、观测等基本技能,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实习期间,我们分别前往了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和华北油田三个实习基地,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实践活动:1. 地质观察与采样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油矿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断层等进行了实地观察。

通过地质罗盘、放大镜等工具,我们学习了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岩石和矿物,采集了岩心、矿物等样品。

2. 野外勘探与测量我们学习了钻井、录井、测井等野外勘探技术,掌握了钻井液、钻头、钻杆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地形图的使用、路线地质剖面的测量、地质点定点等测量工作。

3. 地质分析与研究通过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分析,我们了解了油矿地质条件、油气藏分布规律等。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地质构造图的绘制、油气藏评价等基本方法。

4. 油矿开发与生产在油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油田生产现场,了解了油气生产、集输、处理等环节。

通过参观油田展厅、听取专家讲座,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收获:1. 理论联系实际实习过程中,我们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加深了对油矿地质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掌握野外技能通过野外勘探、采样、观测等实践活动,我们掌握了钻井、录井、测井等野外勘探技术,提高了野外工作能力。

3. 拓宽视野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多个油田基地,了解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4. 培养团队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地质学实习报告3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3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3篇地质学实习报告篇1测量实习:主要任务是绘制实习位置的地形图。

通过实习,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熟练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

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知识去解决资源调查和矿业资源工程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实习内容:碎部测量:我们采用了全站仪和经纬仪观测,现场展点绘图。

测量中我主要负则的是观测,其他成员记录、立杆、绘图密切配合。

开始我们用的是经纬仪测量。

经纬仪测站的高程是要计算的,因此,除了操作规范外还要正确的读出水平角、竖直角、下下十字线距离和中丝读数。

因为工作比较繁锁,一天下来才得四五十个点,绘图工作也基本跟得上。

第二天我们用全站仪观测。

因为全站仪只要在站点对中整平后,对准前视点安下程序就好了,因此测得很快,一天下来就测了两三百个观测点,绘图工作就相对跟不上了。

而我们使用仪器的时间有限,因此我们就先把点位给测好,并在旁边标注点的性质,这些方面查找,又让画图者一目了然,知道该怎么画。

部分测站上观测不到的区域,我们采了用角度交汇法和钢尺量距法测出数据把图画了出来。

因为对测绘工作基本上手,所以在预定的时间内我们把测图任务完成了。

施工放样:心得体会:我们的实习正好是期末,很影响考试的心理。

同时全站仪数量太少对我们的测量不免产生了不少感叹。

要是这些方面能得到解决,我相信我们的实习会更加愉悦。

通过这次实习,我明白了组员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可贵。

这种测量是不能单靠个人能力所能完成的。

同时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细心做事反复思考的重要性。

这次实习很坚苦,天冷,而且还下着雨,给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组员们早起不午休的测绘,我明白了只要努力,完成任务不是问题。

在此过程中,老师也不分时段的来给我们耐心指导,感谢老师。

地质学实习报告篇2实地实习是很有必要的,但短暂的几天的实习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只能到此为止,我们希望学校学院能够尽量提供更多的锻炼平台,真正意义上达到更好的学习目的!一、实习目的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

油矿综合实习报告

油矿综合实习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实践教学系列之课程综合设计油矿地质综合设计实习报告姓名:***学号: **********班级: 10061321专业:资源勘查工程(能源)指导教师:***2016年7月目录1油田概况 (2)1.1区域地质概况 (2)1.2油田开发概况 (3)2地层 (3)2.1地层层序 (3)2.2小层对比 (4)3构造 (7)3.1构造解释 (7)3.2断裂系统 (8)3.3构造形态 (8)4储层 (8)4.1岩石学特征 (8)4.2沉积相研究 (9)4.3储层分布 (12)4.4储层物性参数解释 (13)4.5储层非均质性 (14)5油藏 (15)5.1油气水分布 (15)5.2流体性质及油藏压力和温度系统 (16)5.3油藏类型 (17)6地质储量评价 (17)6.1储量计算方法及参数确定 (17)6.2储量计算结果及分析 (19)6.3储量评价 (20)7参考文献 (21)1油田概况1.1区域地质概况西江30-2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北部Ⅰ坳陷惠西半地堑南缘,中央隆起带东沙隆起西北部,距香港东南约130km,油田所在的海域水深约100m(图1-1 A)。

图1-1A 西江30-2油田所在位置示意图西江30-2油田具有一个简单完整的滚动背斜构造,在油田范围内基本无断层发育,背斜构造长轴呈东西向,四翼伸展平缓(图1-1 B)。

图1-1B 西江30-2油田H3A顶面构造1.2油田开发概况西江30-2油田于1990年6月发现,发现井为XJ30-2-1X,又于1990年6月钻评价井XJ30-2-2X井,该井通过DST测试获高产油流,单井日产量2067.5m3,从而进一步证实该油田为高产油田。

1995年10月,西江30-2油田采用边完钻边投产的方式分批投入开发,共钻生产井14口,至1996年7月23日,全部投入生产。

其生产高峰期是1997年,年产油331.75×104t。

地质学实习报告(最新5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最新5篇)

地质学实习报告(最新5篇)地质实习报告篇一一、引言1、实习时间:20xx年5月30日星期天2、实习地点:北京市昌平区虎峪村的虎峪风景区3、组成人员:老师带领下的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的0、1班同学及2、3班部分同学七十人左右。

4、实习目的:通过本学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我们已经建立了系统的关于地球科学知识的理论认识。

此次虎峪的实习是我们的第一次野外实习,通过本次的实习,我们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在巩固完善课堂上所讲地球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使我们初步掌握了野外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技能。

另外,我们对野外基本的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有更深刻的认识。

更进一步地分析三大类岩石,地质地貌,形成环境等。

初步接触罗盘,了解罗盘的使用方法及使用目的。

秉承地大优良传统: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培养我们热爱地质工作。

为以后的北戴河实习和周口店实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以后更好地从事地质事业而服务。

5、地理位置: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虎峪村6、虎峪概况:虎峪地带处于华北平原与燕山山脉的交接处。

风景区内山峦起伏交错,山谷曲折幽深,最高峰磨盘山海拔1060米。

虎峪自然风景区是京郊最具野趣的景区,其中黑龙潭白龙潭羊尾巴湖百仙神洞良心池天桥石洞通天池等36处极具特色的自然景点让您流连忘返,虎峪金辉更是古燕京八景之一。

虎峪景区是集旅游、娱乐、康体、商务、度假于一体的国家A级景区。

7、实习路线: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从学校到虎峪旅游景点,然后进行我们的野外实习。

第一个观测点距离大门50米处,北纬40°16′16.2″ 东经116°8′39.1″;第二个观测点北纬40°16′一qi.8″ 东经116°8′40.5″;第三个观测点北纬东经;第四个观测点北纬40°16′19.5″ 东经116°8′42.8″;第五个观测点北纬东经;第六个观测点北纬40°16′23.4″ 东经116°8′42.7″;第七个观测点北纬40°16′25.8″ 东经116°8′44.0″;第八个观测点北纬40°16′36.1″ 东经116°8′44.5″;第九个观测点北纬40°16′37.6″ 东经116°8′44.4″。

油田矿场实训报告井下部分

油田矿场实训报告井下部分

一、引言为了更好地了解油田矿场的工作环境,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油田矿场实训。

在实训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井下作业,对井下环境、作业流程以及安全规范有了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井下部分的实训报告。

二、井下环境与设施1. 井下环境井下环境复杂多变,主要包括以下特点:(1)温度:井下温度较高,一般在30℃以上,湿度较大,空气流通不畅。

(2)噪音:井下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音较大,对人体听力有一定影响。

(3)光线:井下光线昏暗,能见度低,给作业带来一定难度。

(4)有害气体:井下存在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有危害。

2. 井下设施井下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通风设施:用于保证井下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2)照明设施:用于保障井下作业人员视线清晰。

(3)通讯设施:用于井下作业人员与地面人员保持联系。

(4)安全设施:包括安全帽、安全带、防尘口罩等,用于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三、井下作业流程1. 准备阶段(1)检查井下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了解井下作业情况,包括作业地点、作业内容、作业时间等。

(3)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2. 作业阶段(1)按照作业计划,进行井下作业。

(2)密切观察井下作业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确保作业人员安全,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收尾阶段(1)检查井下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清理井下作业现场,保持环境整洁。

(3)整理作业资料,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四、安全规范1. 井下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2. 严禁酒后进入井下作业。

3. 严禁在井下吸烟、使用明火。

4. 严禁随意触摸井下设备。

5. 严禁擅自离开作业岗位。

6. 严禁在井下打闹、嬉戏。

五、实训体会1. 通过井下实训,我深刻认识到井下作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更加珍惜生命,注重安全。

2. 井下作业要求作业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身体素质,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汉盆地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在扬子准地台的基础上发育起来的白垩系— —古近系断陷盆地,也是我国陆相盆地中典型的含盐含油气盆地。盆地的东北部 发育云梦凹陷,西北部自北向南分别为江汉凹陷、荆门凹陷、远安凹陷和河溶凹 陷,西南部自西向东发育枝江凹陷、江陵凹陷各陈沱口凹陷,东部为沔阳凹陷, 中部为潜江凹陷、小板凹陷。
图 9 W01 井潜四段上部测井曲线特征
(2)骨干剖面的选择及其地层对比 由于已给定 W01、W04、W07、W10、W16 为未钻遇断层的井,故将此五口井作
为骨干剖面分别于 W01 井先进行地层对比。 W01 与 W04 对比:潜四段中部(E2q42)的标志层是如图 9 红色方框内的砂泥岩互 层,故 W04 井潜四段中部(E2q42)底界为 1275m; 潜四段上部(E2q41)的标志层 是如图 8 红色方框内的薄层泥岩夹盐岩层, 故 W04 井潜四段上部(E2q41)底界为 1201m; 潜三段下部(E2q32)以如图 7 红色方框内的砂泥岩互层夹薄层的盐岩层 为标志层,故 W04 井潜三段下部(E2q32)底界为 1125m; 潜三段上部(E2q31)以 如图 6 红色方框内的砂泥岩互层为标志层,故 W04 井潜三段上部(E2q31)底界为 992m; 潜二段(E2q2)的标志层为图 5 红色圆圈内盐岩和泥岩的互层,故 W04 井 潜二段(E2q2)底界为 895m; 潜一段(E2q1)的标志层为图 3 红色圆圈内的盐岩 薄层,故 W04 井潜一段(E2q1)底界为 753m。 W01 与 W07 对比:潜四段中部(E2q42)的标志层是如图 9 红色方框内的砂泥岩互 层,故 W07 井潜四段中部(E2q42)底界为 1268m; 潜四段上部(E2q41)的标志层 是如图 8 红色方框内的薄层泥岩夹盐岩层, 故 W07 井潜四段上部(E2q41)底界为 1206m; 潜三段下部(E2q32)以如图 7 红色方框内的砂泥岩互层夹薄层的盐岩层 为标志层,故 W07 井潜三段下部(E2q32)底界为 1126m; 潜三段上部(E2q31)以 如图 6 红色方框内的砂泥岩互层为标志层,故 W07 井潜三段上部(E2q31)底界为 996m; 潜二段(E2q2)的标志层为图 5 红色圆圈内盐岩和泥岩的互层,故 W07 井 潜二段(E2q2)底界为 900m; 潜一段(E2q1)的标志层为图 3 红色圆圈内的盐岩 薄层,故 W07 井潜一段(E2q1)底界为 750m。 W01 与 W10 对比:潜四段中部(E2q42)的标志层是如图 9 红色方框内的砂泥岩互 层,故 W10 井潜四段中部(E2q42)底界为 1264m; 潜四段上部(E2q41)的标志层 是如图 8 红色方框内的薄层泥岩夹盐岩层, 故 W10 井潜四段上部(E2q41)底界为 1197m; 潜三段下部(E2q32)以如图 7 红色方框内的砂泥岩互层夹薄层的盐岩层 为标志层,故 W10 井潜三段下部(E2q32)底界为 1125m; 潜三段上部(E2q31)以 如图 6 红色方框内的砂泥岩互层为标志层,故 W10 井潜三段上部(E2q31)底界为 998m; 潜二段(E2q2)的标志层为图 5 红色圆圈内盐岩和泥岩的互层,故 W10 井 潜二段(E2q2)底界为 890m; 潜一段(E2q1)的标志层为图 3 红色圆圈内的盐岩 薄层,故 W10 井潜一段(E2q1)底界为 760m。
图 1 潜江凹陷区域构造位置示意图
(2)地层特征 江汉盆地的主要地层包括上白垩统渔阳组(K2y)、古近系沙市组(E1s)、新
沟嘴组(E2x)、荆沙组(E2j)、潜江组(E2q)、荆河镇组(E3j),新近系广华寺组 (N1g),第四系(Q)。古近系与白垩系、新近系与古近系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关系,第四系和新近系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表 1)。
一、目的 (1)熟悉地层对比的基本步骤和地层对比的数据。 (2)掌握地层对比和断点识别的基本方法。 二、基础资料 (1)某开发区块区域地质概况。 (2)某开发区块 18 口井的标准测井图(1:500),其中已经给出 W01 井的地层分 层数据,并且已知 W01、W04、W07、W10、W16 为未钻遇断层的井。 (3)某开发区块 18 口井的补心海拔数据及井位图(见附图 1)。 三、完成的工作量 (1)研究区 18 口井标准测井图的地层对比结果 (2)研究区 18 口井地层分层对比数据表 (3)关于研究区地层对比结果报告一份 (4)关于研究区地层对比结果汇报 PPT 一份 四、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1)区域概况
标志层:潜三段下部以如图 7 红色方框 内的砂泥岩互层夹薄层的盐岩层为标 志层,在 18 口井中有 15 口井具有这一 电侧响应特征,故将此层定为潜三段下 部的标志层。 (1.5)潜四段上部(E2q41)电测响应 特征及标志层 电测响应特征:以标准井 W01 井潜四段 上部测井曲线为例(图 8),潜四段上 部的 SP 曲线在上端具有明显的高低起 伏特征,下端接近泥岩基线,并且电阻 率曲线在上端平直,下端异常凸起,故 潜四段上部是上端发育大套的砂泥岩 互层,在下端主要是以泥岩和盐岩互层 为主 标志层:潜四段上部的标志层是如图 8 红色方框内的薄层泥岩夹盐岩层,在 18 口井中有 16 口井具有这一电侧响应 特征,故将此层定为潜四段上部的标志 层。
表 1 江汉盆地地层简表
潜江四陷白垩一新近系沉积地层自下而上分为白至系渔洋组、古近系古新统 沙市组、下始新统新沟嘴组、中始新统荆沙组、上始新统一下渐新统潜江组、中 上渐新统荆河镇组及新近系广华寺组[2]。总体表现为两大沉积旋回、两红两灰地 层组合,第一套为红色渔洋组一灰色新沟嘴组地层,第二套为红色荆沙组一灰色 潜江组地层[3]。潜江组是在干湿频繁交替的古气候条件下,在高盐度、强蒸发、 还原一强还原水体中,由北部单向碎屑物源及四陷周缘齒水和盐源补给形成的盐 系沉积地层,总体表现为北厚南薄、中间厚东西两侧薄的展布特征,最大厚度 6000m,是潜江凹陷主要的含油层系。
咸化-淡化-咸化是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间地层主要沉积旋回,在纵向上盐间页 岩变化频繁是由内陆盐湖特殊沉积环境决定。伴随着变化的外来水和古气候,纵 向上呈毫米级变化的相对淡化沉积的泥岩与相对浓缩沉积的盐岩,正是此种沉积 作用频繁交替,造成了粗粒盐岩与泥级白云岩或泥岩呈粗细频繁交替状的异常鲜 明的层理结构。盐岩-白云岩(灰岩)-泥岩-砂岩-泥岩-白云岩(灰岩)-盐岩也 成为其纵向自下往上的沉积序列。由古地貌、盐度中心、沉积环境和物源方向等 众多控制因数的影响,潜江组盐间地层在平面上也可明显发现其变化规律性,盐 间地层由北部物源点向凹陷中心依次是砂岩-泥岩-白云岩(灰岩),只是显示出 渐变关系与纵向变化频繁不同,相对淡化沉积期的盐间地层,分布着大面积的富 含有机质的页岩,给形成充足的盐间页岩油奠定了基础。淡化期、半咸化期、咸 化期沉积充填模式是潜江凹陷潜江组三种沉积充填模式[7](图 3)。此中淡化期盐 间层发育最好,盐间页岩储层广泛发育,并夹杂着砂岩;咸化期盐间层分布范围 较小,北部物源口见砂岩;半咸化期的盐间层分布情况处于二者之间。
(3)构造演化特征 受北东向潜北大断层及通海口大断层所控制的潜江凹陷是一双断型箕状凹
陷,同时也是江汉盆地七凹五隆中一个较大的一级构造单元,也是勘探潜力最大 的凹陷。在平面上具有北深南浅、北陡南缓的特征,这主要由于自始新世晚期到 渐新世早期,潜北大断裂活动强烈, 造成了断裂前缘快速下陷。凹陷内还可进 一步划分为 3 个断裂带:钟潭断裂带、王广浩断裂带、周矶断裂带,2 个单斜 带:张港单斜带、习家口单斜带,3 个构造带:毛场构造带、拖市构造带、老新 渔洋鼻状构造带和 3 个向斜带:蚌湖向斜带、总口向斜带、潘场向斜带,总共 11 个二级构造单元[4-5](表 2)。一系列北东向正断层的发育在凹陷内部,同时也属 于同沉积断层,落差往往较大,在数百米至数千名之间,对沉积有相对程度的控 制作用。凹陷内主要展布北西向向斜带,潜江组烃源岩发育期主要有自北向南的 周矶向斜和蚌湖向斜,这些二级构造单元使潜江凹陷潜江组属于自北向南具有断 一凹一隆特征的陆源断陷盐湖盆(图 2)。
表 2 潜江凹陷二级构造单元划分
图 2 潜江凹陷二级构造单元分布图
(4)沉积特征 潜江凹陷潜江组沉积时期的古气候以亚热带干旱为主,伴有潮湿并频繁交替。
在干旱气候条件下,主要沉积蒸发盐岩,这是因为湖盆水体的补给量小于蒸发量;
在潮湿气候环境下,主要沉积砂泥岩,这是由于湖盆水体的补给量大于蒸发量。 因此,纵向上,潜江组展现出化学蒸发沉积与陆源碎屑机械沉积交替出现的特征。 潜江组沉积发育的古近纪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是潜江盐湖茁壮发育时期,构造演 化、蒸发条件、外来物源供给以及水体盐度联合影响着潜江凹陷潜江组沉积发育, 凹陷边缘斜坡带和南部具有周期性浅水—半深水盐湖沉积特点;北部断裂带前缘 和周矶向斜、蚌湖向斜、王场向斜具有长年性深水盐湖沉积特点。砂岩与盐岩呈 此消彼长趋势,当外来物源供给较强时,三角洲砂体和滨浅湖滩坝砂体沉积在凹 陷西北,而含盐系地层广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育在凹陷南部地区;当凹陷中部发现沉积浊积相砂 体和部分前三角洲砂体,盐间白云岩面积缩小,反映了当时有较强的水动力[6]。 在长年性深水盐湖相,盐岩段由中心到边缘可出现钾盐相、钾镁盐相、盐岩相和 钙芒硝岩相;盐间段从边缘到中心呈环带状分布,分别是灰质泥岩相、泥质灰岩 相、泥质白云岩相、混合岩相、泥质钙芒硝岩相以及泥页岩相。在周期性浅水盐 湖相,盐岩段主要为石盐相和泥质膏岩相;盐间段主要为浅水泥页岩相和泥质灰 岩、泥质白云岩相、泥质膏岩相。
本次研究区位于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凹陷位于江汉盆地的中部(图 1), 面积约 2500km2 是全盆地中基底最深、沉降速度最快的凹陷,也是江汉盆地的沉 降中心、沉积中心、成盐中心,更是江汉盆地最主要的生油凹陷。北部以潜北控 凹断层为界,分别与荆门、汉水凹陷及乐乡关、永隆河隆起相邻;南以通海口断 层分界东西两侧分别与岳口低凸起和丫角新沟低凸起相接[1]。
图 5 W01 井潜二段测井曲线特征
线具有微弱的凸起,故主要为砂泥岩互层夹薄层盐岩特征,综上所述,潜三段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