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 第九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由前述可知,国内生产总值是用货币来衡量的,它是 由价格乘以生产数量所得到的数值,因此,所生产的 产品和劳务数量和价格均会影响一国GDP的变动。为 弄清该变动是由产量还是由价格变动引起的,需要区 分名义GDP和实际GDP。 •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某一年国内生产总值,称为名义 GDP;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某一年国内生产总值,称为 实际GDP。不变价格是指统计时确定的某一年(称为 基年)的价格。由于实际GDP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只反映生产的产量变动,反映了经济满足人们需要与 欲望的能力,因此在衡量经济福利时,实际GDP是比 名义GDP更好的一个指标。当讨论一国经济增长时, 往往是用该国实际的GDP的变动百分比来衡量增长率。
• (三)部门法 • 部门法又称生产法。它是按生产物质产品 和提供劳务的所有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 生产总值的方法。这种计算方法反映了国 内生产总值的来源,所以又称生产法。 • 以上三种方法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 计算国民收入的,一般来说统计的结果是 一样的。若得出的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一 般以支出法统计的结果为标准,利用统计 误差来调整收入法和部门法所得的数值, 使之达到一致。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 关系
• 总支出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而总收 入和总产量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供给。因 此,从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 恒等式: • 总需求≡总供给 •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商品、劳务、货币要连续不 断地循环流动,好像“水”在环型管道里流动一 样,为测量国民收入等变量的大小及其变动,可 以建立宏观经济循环模型,即国民经济收入流量 循环模型,并用来分析这个恒等式。
三、四部门经济中收入流量循环 模型与恒等关系
• 模型中,国外部门购买厂商和家庭的商品与劳务, 向政府纳关税,构成总需求中的出口(X),政府、 厂商和家庭购买国外部门的商品与劳务,构成总 供给中的进口(M)。于是,社会总需求Y=C+I+ G+X,社会总供给Y=C+S+T+M。达到均衡 时,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就是: • AD≡AS 或者 • C+I+G+X≡C+S+T+M,即I+G+X≡S+T +M • 移项后(S-I)+(T-G)=X-M。用NX表示净出 口(即X-M),净出口为正表示存在贸易盈余,净 出口为负表示存在贸易赤字。
(二)GDP指标的意义与局限性
• 1.GDP指标的意义 • GDP指标有助于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GDP指标 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GDP指标在一国 对外关系中有重要意义。 • 2.GDP指标的局限性 • GDP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存在一定 的局限性。 • 用GDP衡量一国的经济福利水平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 题: • GDP忽视了非市场经济活动;GDP计入了不增加社 会福利的活动创造的价值;GDP不能准确反映一个国 家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两国GDP指标难以进行精 确比较;人均GDP并不能反映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分 配情况。
四、人均、人时国民收入的计算
•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状况,可以通过各年度国民 收入总量的纵向比较加以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但是在 横向比较各个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生活水平和状 况时,必须计算人均产量,如人均GDP、人均GNP、 人均国民收入等: • 人均GDP=当年GDP/当年人口数 • 人均GNP=当年GNP/当年人口数 • 人均国民收入=当年国民收入/当年人口数 • 当年人口数是指当年7月1日零时的人口数,或当年 年初人口数和年末人口数的平均数字,即: • 当年人口数=(当年年初人口数+当年年末人口数)/2
三、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有不同的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 方法,其中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 • (一)支出法 • 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产品支出法或产品流动法。 它是从产品的使用去向出发,把一年内购买最终产品 和劳务所支出的货币加总起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 法。 • 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有许多困难。 在计算时,应注意避免重复计算,只能统计最终产品 而不能统计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法由此得名。为了避 免对各个生产阶段上的产品重复计算,可以用“增值 法”,即只计算生产各阶段上新增的价值总和。
二、三部门经济中收入流量循环 模型与恒等关系
• 在模型的社会总需求项下增加一个政府需 求(即购买)G,则Y=C+I+G。社会总供给 项下增加一个政府税收(T),则Y=C+S+T。 均衡时,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恒等就是: • AD≡AS 或者 • C+I+G≡C+S+T,即 I+G≡S+T • 上式移项后I-S=T-G,T-G是政府 财政收支差额,差额为正表示有财政盈余, 差额为负表示存在财政赤字。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 一、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基本总量
•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除了国内生产总 值外,还包括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 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共5个基本总量。 • 1.国内生产净值 • 2.国民收入 • 3.个人收入 • 4.个人可支配收入
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 生产总值
一、国民收入的含义
• 国民收入在西方经济学中是一个概略的名词,它代表 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的物品和劳务 的流动总量。 • 国民收入是衡量一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尺度,通常 用货币来计算并表示。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国民 收入核算理论中,国民收入的涵义是广义的。广义的 国民收入是指衡量一个经济整体状况的总量指标体系, 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或称国内总产值(GDP)、国民生产 净值或称国民净产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 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PDI)5个总量,在这个总量 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狭义的 国民收入仅指这5个总量中的国民收入(NI)。
三、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 国民生产总值或称国民总产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 年)本国国民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总和。 •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对应 的一个国民产值概念。它与后者的惟一区别是核算的 范围有所不同,GNP核算的是本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 在国内、国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货币价 值;GDP是按国土原则计算本国境内包括本国和外国 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货币价值。所以, GNP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 GNP = GDP -外国国民在本国境内生产的产值+ 本国国民在国外生产的产值
• (二)收入法 • 收入法又称要素收入法、所得法、要素支 付法或本法。它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 参与生产产品与提供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 (土地、劳动、资本、与企业家才能等)所获 得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的方法。如果从生产角度看,包括对各种 生产要素的支付,它构成产品和劳务的成 本,所以这种方法也叫成本法。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一)理解GDP含义应注意的问题 • (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一年) 内所生产的一切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额, 因此,在计算时不应该包括以前所生产的产品的 价值。 • (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总额。 • (3)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 (4)国内生产总值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 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 (5)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或劳务不仅包括有 形的产品,而且包括无形的产品,因而要把旅游、 服务、卫生、教育等行业提供的劳务,按其所获 得的报酬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
西 方 经 济 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九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 【学习目标】 • 1.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中 五个基本总量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 2.理解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与联系。 • 3.熟悉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 4.了解国内生产净值、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等的含义及其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 • 【技能要求】 • 能够运用国民收入核算的总量指标和基本理论,分析 宏观经济的简单总体变化趋势,能够运用国民收入核 算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 宏观经济学是把整个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通 过对国民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以达到 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外汇平衡,以 及实现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的。要想从总体上 把握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就必须有一套定义和计 量总产出或总收入的方法,这套方法即是通常所 说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经济学已经建立了一整 套相对科学、系统和合理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均采用1993年经联合国 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一、两部门经济中收入流量循环 模型与恒等关系
• 两部门经济假定在社会经济中只有家庭和厂商两 个部门。家庭又称居民户,是消费者和生产要素 的所有者;厂商也称企业,是生产者和生产要素 的使用者。 • 模型中的社会总需求(即总支出、总产出)用Y表示, 由消费需求(C)和投资需求(I )构成。社会总供给 (即总收入、总成本)也用Y代表,是工资、地租、 利息、利润的加总,可用于消费(C)和储蓄(S)两 部分,即Y=C+S。均衡时,总需求与总供给的 恒等就是: • AD≡AS 或者 • C+I≡C+S,即 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