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师德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探析现代网络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

探析现代网络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

探析现代网络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现代网络文化给高校教师提供了自由的网络平台,促进了其文化生活,但是现代网络也给高校师德建设带来了一下消极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并且也阐述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现代网络文化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一、现代网络对高校师德建设的影响1.现代网络对高校师德建设的积极影响(1)现代网络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共享平台现代互联网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历程,经过远程终端联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和信息高速公路四个阶段的不断发展和推进,现在已经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

互联网用户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各种超越时空的信息的查找和使用。

现代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资源共享性,以及共享资源信息的交互性、国际性和便捷性。

因而,互联网给高校师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共享平台。

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共享网络资源来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以优秀的师德资源来影响自己,改正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

(2)现代网络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和文化由于现代网络的资源共享性和文化无界性,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多元化的文化和多元化的信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各种道德标准、思维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也日益多样化,各种道德观念也越来越多元化。

而通过现代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和快速性,高校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当今世界道德标准的多元化,了解到思维、世界观的多元化,从而避免自己落后于师德建设队伍。

并且,道德标准的多元化给高校师德建设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因此,通过网络高校教师可以掌握到师德的最新动态,从而根据自己的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改正。

(3)现代网络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自由平等张扬个性的场所现代网络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交流的平台,也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一个平等、自由、张扬个性的场所。

现代网络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了情感与心理的满足感。

通过网络机制可以形成一定的激励机制,加强对高校师德建设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从而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促进高校师德建设。

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研究

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研究

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研究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进。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孩子们多样化的需求,班主任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德育工作方法。

一、强化在线教育
网络时代,班主任应该更多地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在线教育,使学生能够在网络上接受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

这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增长知识,拓宽眼界,还可以通过网络上的互动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二、借助社交媒体
班主任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情况,为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方案提供依据。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借助社交媒体组织一些社交活动,如兴趣小组、文学读书会等等,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

三、定期开展主题班会
班主任还应定期组织主题班会,让学生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通过讨论的方式,加深对社会热点话题的了解,并提升他们的思辨和分析能力。

四、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进步,孩子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班主任应当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健康对于生命意义的重要性,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五、加强安全教育
网络时代,学生接触互联网的机会越来越多。

班主任应当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指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正确使用网络。

六、做好个性化辅导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和需求。

班主任应当按照孩子的特点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方案。

此外,班主任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辅导和指导,提供帮助。

新媒体时代高校师德建设论文

新媒体时代高校师德建设论文

新媒体时代高校师德建设论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进步,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各个领域均在积极探索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国高校也不例外。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意义更加深远且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新媒体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问题。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师德建设亟待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新媒体时代,我们不仅面临着老师教学内容产生的泛滥、学风不正、违规违纪等问题,还面临着信息技术带来的诸如“虚假新闻”、“抄袭论文”、“网络暴力”等新问题新挑战。

这些问题的出现,危及着高校师生的利益,同时也影响着高校的形象和声誉。

因此,新媒体时代高校师德建设亟待加强。

二、如何加强新媒体时代高校师德建设(一)提高师德教育的覆盖率:通过开展各类师德教育活动,增强教师的师德意识和道德素养,引导教师正确认识网络世界,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增加道德阳光。

(二)积极探索师德建设的新途径:如借助发展良好的新媒体平台,宣传和推广道德理念、传扬先进师德事迹等,紧密结合新媒体特性和师德建设课程内容,激发教师责任心和使命感,注重培养新时代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教师师德师风的整体素质。

(三)加强对高校师生用药行为与教学不端行为的规范与管理:设置严格的药物管理制度和教学规则,建立管理机制,落实责任,严格监管和审核用药和学术论文的活动中心和平台,以及有关行为的查询、规范和惩处。

同时要通过例子的力量,把道德教育融入具体的学科知识中,让学生更好地吸收道德规范和教育。

三、结论在新媒体时代中,高校师德建设关乎高校的形象和声誉,更关乎广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加强该领域中,我们需要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监管体系,同时也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努力,加强师德建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建和谐校园。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前沿问题和研究方向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前沿问题和研究方向

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前沿问题和研究方向在现代社会,师德师风建设对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师德和师风不仅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积极影响,也对教育体制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然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着一些前沿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重点探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前沿问题和研究方向。

一、师德师风建设的前沿问题1.多元化社会背景下的师德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群体的多样化和家庭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师德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

教师在应对不同背景的学生时,需要具备更加广泛的知识和全面的素质,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2.信息化时代的师风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师风建设也需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学习并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将信息化教育与师风建设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3.教师职业发展与师德建设教师职业发展与师德建设是密不可分的。

教师在职业发展中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也需要不断反思和完善自身的师德修养。

因此,研究教师职业发展与师德建设之间的关系,探索有效的培养机制和路径,是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前沿问题之一。

二、研究方向1.构建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师风评价体系,是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基础。

如何从多维度、多角度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评价,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记录、案例分析等方法,探索有效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2.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是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和师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研究如何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提高教师对于师德师风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可以通过制定培训计划、组织研讨会、开展案例教学等方式,为教师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3.加强师德师风研究与倡导加强对于师德师风的研究和倡导,是推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手段。

互联网背景下的师德教育

互联网背景下的师德教育

互联网背景下的师德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背景下的师德教育不仅需要传统教育的基础,还需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以应对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师德教育的重要性、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加强师德教育。

互联网背景下的师德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他们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多样化。

师德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信息,提高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

其次,互联网时代教育变得更加开放和自主,学生参与教育的主体性增强,需要有良好的师德作为榜样和引导。

再次,互联网时代的师德教育要求教师具备更多的教育技能和信息素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教育环境并更好地指导学生。

最后,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共享更为便捷,师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还需要家庭、社会等多方合力,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互联网背景下的师德教育也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给师德教育带来了风险。

举个例子,教师在互联网上应该规避言论的极端和不当,避免利用互联网传播错误信息。

其次,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且信息真伪难辨,教师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真实性和有效性的能力,以避免传递错误的信息给学生。

再次,互联网给学生的社交行为带来了新的挑战,师德教育要防范学生沉迷网络社交、游戏等,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社交习惯。

最后,互联网给师生关系带来新的定义和特点,如何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一个挑战。

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师德教育面临的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师德教育。

首先,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和教育技能。

其次,建立健全师德评价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师德行为中的问题。

同时,建立家校合作的机制,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加强师德教育。

此外,互联网企业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强互联网内容审核,防止虚假信息传播对师德教育的影响。

互联网背景下,师德师风的突围与创新

互联网背景下,师德师风的突围与创新

《互联网背景下,师德师风的突围与创新》范文1:在互联网如洪流般奔涌的时代,教育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信息的快速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一背景下,师德师风的建设也亟待突围与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互联网的普及,使教育的边界不断拓展。

线上教学平台、教育类APP等新兴教育手段层出不穷,知识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然而,实际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

部分教师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迷失了教育的方向,过度依赖网络资源,忽视了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有的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甚至还有个别教师利用互联网的隐蔽性,做出违背师德师风的行为。

面对这些问题,师德师风如何实现突围?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互联网虽然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教育的本质始终是育人,是培养学生的品德、思维和能力。

教师不能被网络的表面繁华所迷惑,而应坚守教育的初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当明白知识的传授只是教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信息,避免被不良信息误导。

创新是师德师风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的关键。

教师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的厚重;利用在线互动平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交流与合作中共同进步。

同时,教师还应在评价方式上进行创新,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注重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比如,通过学生在网络讨论中的表现、项目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得到了认可。

互联网背景下,良好的师德师风还体现在教师对网络信息的甄别和引导能力上。

网络世界信息繁杂,良莠不齐。

网络环境下师德建设浅探

网络环境下师德建设浅探

网络环境下师德建设浅探前言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使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教师的师德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师德建设,为教师提出一些有效的师德建设方法和途径。

网络环境带来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对其带来的挑战和风险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首先,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教育和学习带来了许多机会和便利,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学生沉迷网络、网络违规行为等。

其次,学校在开展师德建设时,往往更多地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而忽视网络作为另一种场景带来的挑战。

第三,师德建设在实践中需要考虑到网络的普及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师德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难点。

如何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师德建设1. 加强对网络环境下师德建设的认识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到网络环境下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要清楚了解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场景给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和挑战,要认真思考网络所带来的理念、习惯、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师德建设工作。

2. 探索新的师德建设途径在网络时代,开展师德建设需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适合这个时代的新方式、新途径。

可以开展线上师德建设课程,建立师德建设社区,目的是通过交流、学习、互动,提高教师们的师德素养;还可以通过开展师德竞赛、红榜评选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对师德建设的关注和认知度。

这些新途径、新方式能够有效地推动师德建设的深化和提高。

3. 重视网络作为教育的新场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场景之一。

教育者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加强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

特别是在开展线上教学、网络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负责、严谨管理,让网络成为促进师德建设的又一利器。

网络时代教师师德建设思考

网络时代教师师德建设思考

网络时代教师师德建设思考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时代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与机遇。

然而,对于教师来说,网络时代的到来也同样对其师德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就网络时代下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进行探讨。

一、提升专业素养,做教育的引领者在网络时代,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不断适应新技术的运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网络时代下的教育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因此,作为教育引领者的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关注教育前沿,提高自己的学科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倡导网络文明,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在网络时代,学生离不开互联网,网络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教育他们关注网络文明,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教师要进行课堂教育,让学生明白网络并不是法外之地,要遵循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隐私和肖像权,不传播或制作违法、有害的信息。

三、加强信息素养培养,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时代下,信息安全成为了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教师要在课程中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教育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教师要告诉学生要格外小心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避免陷入网络诈骗等危险当中。

只有通过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才能更好地维护网络安全。

四、增强教师的网络素养,拓宽教学方式网络时代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教师应该增强自己的网络素养,灵活运用网络技术来拓宽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寻找和利用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在线交流和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注重道德教育,以身作则影响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要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师德建设。

网络时代虽然提供了许多方便和便利,但也存在一些不良信息和不良行为。

教师要坚守教育的底线,坚守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大力推广,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尤其是在高校大规模采用网络教学、在线评测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情况下,教师职业道德的维护和提升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

本文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提升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准则,涉及到教师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教学方法、诚信守信等方面。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诚信问题紧密关联。

互联网时代信息流动快速,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轻松获得大量的信息和学习资料,但也容易受到信息和作业抄袭、答案泄露等问题的困扰。

如果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无法保护学生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也无法有效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就会严重损害教育的公正性和教育质量。

第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人际交往问题密不可分。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线上沟通、互动越来越频繁,互联网使得教师的服务范围扩大,但同时也面临身份模糊、职责不清的挑战。

如果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不能够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不能够妥善处理教育纠纷,就会对人际关系和教育安全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学效果密不可分。

互联网时代课堂变得更加开放、传授的内容更加多元化,也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

但是,如果教师的职业道德不规范,不能把握课堂纪律、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缺乏个性化的学生管理,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成长。

二、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措施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强调教师专业素养和自我管理。

高校教师要牢记自己是教育者的身份,高度重视职业道德准则,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注意自我管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教育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

网络时代下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课题——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探析

网络时代下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课题——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探析

网络时代下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课题——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探析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探析一下“网络时代下教师师德师风的新课题——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探析”。

一、网络时代下教师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教育行业而言,网络也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

然而,一些教师在网络时代下存在一定的师德师风问题。

具体表现在:1. 过度沉迷网络,忽视工作有些教师在使用网络时,由于沉迷其中,导致无法专注于工作,不能精心备课和处理学生问题,从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2. 容易被网络信息干扰网络上的负面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一些教师的情绪和思想,尤其是那些对网络信息的认识不够深刻的教师。

这也会存在一定的师德师风问题。

3. 部分教师迷信网络教师是社会的精英,是学生的楷模,他们的言行很可能被学生学习和模仿。

然而,一些教师因为太过于迷信网络,认为网络是万能的,从而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甚至无法与学进行良好互动和交流。

以上三点反映出网络时代对于教师师德师风带来的影响,同时也给我们教育行业敲响了警钟。

二、如何提高教师师德师风水平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教师工作带来便利,也可能成为负面因素影响教师师德师风。

因此,教师应当在正确使用网络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1. 坚定正确的职业理念教师应当始终保持敬业爱岗、有责任感的职业理念,坚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应对网络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挑战。

2. 合理安排时间,减少不必要的上网时间教师应当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避免沉迷于网络之中。

可以采用时间管理的方法,将日常工作和上网时间分配好,从而更好地保持精力和热情。

3. 建立风清气正的师生关系教师的师德师风不仅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中,也体现在与学生的关系中。

教师应当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同时也要坚守原则,严格要求学生。

新媒体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新媒体时代以其便捷、快速、广泛传播的特点,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新媒体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构建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传播更加便捷,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可以更加广泛地传播和宣传。

利用新媒体平台,高校可以通过发布师德师风宣传片、发布师德建设相关活动等方式,提高师生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视程度,增强师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同时,新媒体的互动性也可以让师生之间更加方便地进行交流和互动,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有利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开展。

然而,新媒体时代也给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新媒体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一些师生在网络空间上表现出了一些不良言行,甚至出现师生之间的网络暴力行为。

这给师德师风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其次,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消息传播范围广,一些不实信息可能会对师德师风建设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新媒体时代的信息过载也使师生很难准确获取有效信息,这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宣传和传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构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新媒体的引导和管理,建立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师德师风宣传平台,加强与新媒体企业的合作,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的评价和监督机制等。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1. 引言1.1 现代互联网时代的兴起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

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为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在这个“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新的职业道德挑战和压力。

现代互联网时代的兴起,使得信息获取和传播变得更加便捷和快捷。

高校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资源共享、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互联网也为高校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助于促进学术研究和学术合作。

互联网的普及也带来了信息泛滥、虚假信息、安全风险等问题,这些挑战着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底线。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适应信息化教学的要求,维护教学秩序和学术诚信,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只有这样,高校教师才能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

1.2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在现代互联网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大学教育的主要传播者和实践者,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传播知识、引导学生的重要使命。

而职业道德则是保障教师履行这一使命的重要基石,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准则和规范。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术发展。

一个道德高尚的教师能够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高校教师应当遵循学术规范,保持学术诚信,不做造假、剽窃等不端行为,维护学术界的公平、公正,推动学术进步。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职业道德不仅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中,更体现在教态、教风、教风中,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水平。

网络视域下高校师德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高校师德建设研究
教 书育人 水平 ; 正教风 , 端 严谨 治学 , 坚决抵 制 学术失 范和 学术 不端行 为 ; 改进 和 完善 师德 考核评 价机 制 , 格 考核 管 严 理 ; 强制度 建设 , 建科 学有效 的师德 建设 工作监 督评 估体 系。 加 构
关 键 词 : 络 视 域 ; 师 德 建 设 ; 着 力 点 网
高 等 教 育
网络视域下高校师德建设研究
赵 玉 言
( 岛科 技 大学 自动化 与 电子工程 学 院 , 东 青岛 2 6 4 ) 青 山 6 0 2
摘 要 i 强 网络 视域 下 高校 师德 建设 , 一项 不容 忽视 的 重要任 务 。其 着 力点 是 : 立 终 身 学 习观 念 , 断提 高 加 是 树 不
胡 锦 涛 在 庆 祝 清 华 大 学 建 校 10周 年 大 会 上 的 讲 话 中 0
活动 中 , 表现在 教 书育人 和为 人 师表 等 方 面 , 表 现 在科 学 还 研 究 和学术 活动 中 。 目前 , 别 是在 网络 视 域 的新 形 势 下 , 特 在 科学 研究 和学术 活 动 中抵 制 学术 腐 败 则是 教 师 教 风 的重
英 语 这 种 强 大 的 文 化 优 势 , 到 控 制 和 征 服 世 界 的 目 的 。 由 达 ”
科研 的压 力 , 秉承 “ 下 文章 一 大抄 ” 天 的观 点 , 利用 网络 提供
的便 利条件 , 很方便 地 就能搜 索到 自己研 究课题 所 需要 的学 术界 现有 的系统 研究成 果 , 然后 简单 拼凑 而成 。有 些教 师则 热衷 于名利 , 了晋升 职 称 、 升 级别 、 高 职位 、 得 荣誉 为 提 提 获
要 表现 形式 之一 。
要 求广 大高 校教 师要切 实肩 负起立 德树 人 、 书育 人 的光荣 教 职责 ,以高 尚师德 、 格魅 力 、 “ 人 学识 风范 教育 感染 学 生 , 学 做

“互联网+”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策略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策略研究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的教学工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他影响着高校的教学风气。

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促进高校的进步与发展。

研究结果显示,职校老教师的建议、学校的新鲜血液注入对青年教师的成长都有影响,学校的发展可以培养青年教师的道德品质、良好人格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互联网+”;青年教师;师德师风[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23-0232-02“互联网+”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策略研究张翠红(兰州现代职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00)当前,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就教育而言,这是件好事,为完成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树立道德规范,提高政治文化水平。

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学方法的调整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教师师德师风的现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大多数教师在职业教育中取得了证书。

高校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但由于社会的变化,教师职业道德与师风建设相对教育改革而言比较慢,下文对目前教师师德师风的现状进行简单分析。

(一)与学生的交流趋于形式化学校教师或兼职教师大多都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与学生交流,由于教师经验的局限性,很难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

目前,由于环境的影响,教师往往无法到每个学生的家中进行家访。

因此,大多数都是通过电话或互联网进行交流,利用互联网可以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缺乏自律性教师的自我要求不够严格,许多教师上课迟到早退,上课时接听电话。

这些都被学生深深记住,影响了教师的形象。

而且,在实际的上课时间,可能有教师在教室里抽烟或嚼口香糖,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

(三)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现阶段,社会和时代在不断发生变化,年轻教师的专业知识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教育实践的水平还远远不够。

一些年轻教师上课时可能会分心,表达方式不灵活,最终影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

互联网时代的师德师风 教与学的新维度

互联网时代的师德师风  教与学的新维度

互联网时代的师德师风教与学的新维度互联网时代的师德师风:教与学的新维度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和获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对于教育领域而言,互联网的发展为师德师风的传承和教与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和学生的角度分别探讨互联网时代的师德师风对教育的影响和其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新维度。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时代的师德师风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专业素养,还要适应并掌握互联网所带来的教育创新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首先,教师需要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优势和劣势,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并避免过度依赖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次,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熟练运用互联网平台和工具,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学习环境。

同时,教师还要时刻保持师德师风的高尚风范,做到言行一致,严守教育伦理和职业道德准则,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避免沉迷于虚拟世界而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时代的师德师风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学习资源。

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料和教育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培养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师德师风也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网络素养和信息管理能力,学会正确使用互联网资源,避免陷入信息过载和网络谣言的误导。

同时,学生还应时刻理解并尊重教师的教育教学权威,虚心向教师请教和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

在互联网时代,师德师风的建设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个体的责任,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共同参与。

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的监督和引导,制定相应的师德师风评价指标和考核体系,建立起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

与此同时,家长和社会应加强对互联网教育的监督和引导,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师德师风对教育的影响和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新维度是显而易见的。

“互联网+”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研究:问题破解与构建

“互联网+”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研究:问题破解与构建

“互联网+”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研究:问题破解与构建【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互联网+”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通过对当前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诸多挑战与问题。

在需求分析中,突出了中小学教师对信息化教育的需求和期望。

研究还探讨了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的路径和模式,并提出了问题解决和构建策略。

结论部分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了相关实践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推动教育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互联网+、现状分析、需求分析、路径探索、模式研究、问题破解、构建策略、结论总结、研究展望、建议实践。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师德问题直接关系到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质量,因此备受关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深入到中小学师德教育的方方面面。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的需求日益凸显。

探讨“互联网+”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不仅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当前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的现状和需求,还可以为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互联网+”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的问题,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为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教师师德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中小学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其师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成长和学校教育质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以“互联网+”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如何通过互联网技术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师德教育水平,对于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具有积极的意义。

“互联网+”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研究:问题破解与构建

“互联网+”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研究:问题破解与构建

“互联网+”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研究:问题破解与构建【摘要】本文围绕“互联网+”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当前师德教育所面临的挑战,指出信息化带来的问题。

随后探讨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提出了构建“互联网+”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模式的思路,并通过案例分析加以论证。

文章最后对研究进行结论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促进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挑战、问题、破解策略、模式、案例分析、结论、未来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教育领域也逐渐迎来了“互联网+”时代。

在这一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师德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情操的基础。

传统的师德教育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师德教育信息化的探索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中小学教师在信息化时代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有效传播师德教育理念?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师生沟通与互动效果?如何防范网络环境下的师德道德风险?这些问题摆在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面前,亟待研究者对师德教育信息化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开展关于“互联网+”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研究,旨在找到有效的问题破解策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师德教育信息化模式,为中小学教师提供更好的专业发展支持,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中小学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师德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互联网+”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互联网+”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问题破解的策略,并尝试构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信息化模式。

互联网+对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影响

互联网+对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影响

互联网+对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其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也日益显现。

特岗教师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于培养学生成才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带来了诸多新的影响和挑战。

本文将从互联网+对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影响角度进行探讨和分析。

当前,特岗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师德师风建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特岗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受到了互联网+时代的冲击。

特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着与学生互动不足、师生之间关系淡薄等问题,师德师风建设亟需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创新和拓展。

特岗教师在互联网+时代中,面临着新的师德师风风险,信息泄露、网络言行不当等问题影响了特岗教师的师德师风形象。

互联网+时代给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积极应对挑战的特岗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互联网+为特岗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师德师风建设平台,可以通过建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师德师风教育平台,推广各类优秀师德师风案例、推进师德师风理念的传播和倡导。

互联网+时代为特岗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特岗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共享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教学成果,提升师德师风水平。

特岗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师生跨时空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促进师徒关系的建立和加强。

四、互联网+时代下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互联网+时代下,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特岗教师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中坚力量,其师德师风建设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全面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下,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更需要注重互联网师德师风建设平台的搭建和应用,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特岗教师自身的师德师风水平,增强特岗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下,特岗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也需要关注网络时代下特岗教师师德师风的风险管理和规范引导,遏制特岗教师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师德师风风险,保障特岗教师的师德师风形象。

信息化时代教师师德构建

信息化时代教师师德构建

信息化时代教师师德构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我们正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教育领域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信息化时代教师应该如何构建师德?本文将从教师师德的重要性、信息化时代教师师德需要具备的素养以及构建教师师德的策略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师师德的重要性教师师德是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规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为准则。

教师师德的发展与提高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的提升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教师师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因此,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应该重视师德的构建。

二、信息化时代教师师德需要具备的素养1.信息素养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够灵活运用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教学工具,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需要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信息检索能力,能够准确获取并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2.职业道德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坚守教育伦理,秉持教育的公正、真实、客观的原则。

教师应该坚守教育职业的底线,不以金钱、权力等个人私利为导向,不搞地位、利益的权谋,真实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3.专业发展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应该积极参与专业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教师需要关注学科前沿的动态发展,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应对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挑战。

三、构建教师师德的策略1.加强师德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师德构建需要从师德教育入手。

学校应该制定完善的师德教育计划,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和评价体系中,形成长效机制。

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心理辅导等形式,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道德观念。

2.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学校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提供良好的教学资源和设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考核,建立科学公正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进取、敢于创新。

3.加强教师交流与合作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师德构建需要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网络师德师风学习研修总结范文

网络师德师风学习研修总结范文

网络师德师风学习研修总结范文网络师德师风学习研修总结一、学习研修活动的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

网络的快速发展给教育领域带来了许多机会和挑战。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网络时代对我们的师德师风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提高教师在网络时代的师德师风素质,我校组织了一次网络师德师风学习研修活动。

本次学习研修活动的目的是: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在网络环境中的职业素养,增强师生之间的互信和相互尊重,促进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二、学习研修内容和方式学习研修活动中,我们以“弘扬师德师风,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线上学习。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观看师德师风故事视频、参与网络讨论等方式,全体教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深对师德师风的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深入学习了新时代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了解了网络时代教师如何处理网上舆论、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等问题,提高了自身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

第二阶段是线下研修。

我们组织了专题研讨会、座谈交流活动等形式,让教师们互相分享网络师德师风建设的心得体会。

同时,我们请来了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引领教师深入思考网络时代的师德师风建设问题。

在研修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掌握了一些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巧的方法。

三、学习研修的效果和体会通过学习研修活动,我们收获了以下几点:首先,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师德师风对于教师的重要性。

教师身为社会的知识分子,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职业品德。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其次,我们了解到网络时代给师德师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需要注意网络舆论的引导和自我约束,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网络,积极传播正能量,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习如何处理网上舆论对教师名誉的影响,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最后,我们认识到师生之间的互信和关系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时代的师德建设研究
作者:陈岚梁晓天
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17期
摘要:网络时代的来临给高校师德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网络教学特点与教师定位的分析,总结出了网络时代师德建设的新内涵,笔者认为正确的育人观、先进的教育理念、超强的学习能力、责任心与奉献精神、网络道德等都是网络时代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网络教学师德建设内涵
21世纪,以信息高速公路的使用为基础、以因特网的家庭普及为标志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

网络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网络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

1.网络时代的校园环境
在学校教学方面,以计算机(演示型)辅助教学为先导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正渐渐地改变着校园的教学格局,电教室已经成为最为紧俏的教学资源。

但是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育是遵循了行为主义的理论模式,其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呈现教学内容,学生被动或机械练习,个性化和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够理想。

网络环境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

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固疾[1]。

是适应新世纪教育的需要,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大意义,将会成为未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

在学校管理方面,高校教学管理的网络化已经日趋成熟,从学生选课、教学任务的下达、成绩的提交和查询等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实施。

在图书资料的获得方面,你不再需要亲自到图书馆去,坐在家中或是宿舍里便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你想要的图书资料。

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师德建设是否依然重要?师德的建设内容需不需要改变?这是本文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2.网络时代的师德内涵
2.1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什么是教育?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20世纪30年代,教育家竺可桢也说过:“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

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教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
来博学敦行的学者”。

这些名言不仅道出了教师在学校中的作用,同时也说出了师德的重要性。

这是比较传统的师德认识,那么在网络时代,我们推崇的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的地位和师德也同样重要吗?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网络环境中教师的角色的定位来进行分析。

2.2网络环境中教师的角色的定位
网络教学要求学生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1教师的主要职责由原来的“传授”改变为“指导”
网络时代,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独有者,学生可以通过各种信息途径获取更多、更精确的知识。

因此,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他的任务更多的体现在“指导”,即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个体需要的学习目标,设置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动机,发展学生认知、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2.2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传统的三尺讲台和教室的概念已然被打破,课堂的概念更宽泛了,全球化的课堂,地理上分离的学校皆成为可能。

课堂中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并讨论问题,合作研究某个课题。

所谓的师道尊严不复存在,双方的尊重与信任才是合作的基础,所以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关系更加开放了。

2.2.3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是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的重要途径
在网络上教学中,学生必须自主选择学习的进度和难度,这对学习者的自觉性要求较高,学生在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组织、辅导,帮助学生克服惰性,确保各个阶段的基本发展要求达标。

2.2.4教师要成为一名积极学习者
网络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教师们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成为一名积极的终身学习者,并以这种态度来影响学生,教师不仅要关注所教学科方面的知识,还要注意获取一些其他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动态[1]。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新兴的网络教学模式中,虽然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从教师转向了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没以前明显了,但教师的影响力并没有下降,只是作用的的时段不一样,作用的方式也改变了。

所以在新兴的网络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同样重要;对教师应该具备师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网络时代的师德内涵
2.3.1提高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教学活动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传授给年轻一代的过程。

任何学科知识的传授都是教师在对学科知识重新梳理、研究基础上的表述,教师自身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会不自觉地影响到他们对讲授内容的阐释,进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中国的今天,师德建设应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内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元”引领教师自我价值观的“多元”是现阶段师德建设的当务之急。

2.3.2具备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在网络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每个受教育者都掌握了做人、生存、求知、适应、创造的技能,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才是成功的教育。

事实证明,传统的教育方式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育思想,用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我们的头脑,充分吸取建构主义等各种新的教育思想的精华,给网络教学等新兴的教学模式,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3.3练就超强的学习能力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的功能也日趋强大,要能熟练驾驭它就必须不断的学习,并以此来更新我们的教学手段,使网络教学不断完善。

另外,网络世界的多元化,也要求教师具备较宽的知识面,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专业技能是塑造教师人格魅力的有力保障。

如今网络信息的发布缺乏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各种不良和无用的信息大量充斥在网络上,给用户选择、利用网络信息带来了障碍,所以对网上信息进行鉴别分析非常必要。

我们不但可以从权威性、时效性、适用性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还可以从内容、网页设计、访问次数等方面进行评价。

最终掌握一定的信息分辨能力。

2.3.4富有责任心与奉献精神
现代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张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辩证统一[2]。

特别是在网络教学中,教师似乎退居到了幕后,这时教师要想对学生施加影响,难度较大,这需要高超的技巧和极强的责任心。

当你进入教师行业的那一天起,便肩负有这样的责任,既对受育者合理的共同利益的谋求、对教师责任与义务之毫不推卸的遵循、对受教育者人格尊重和对受教育者发展负有高度责任的认同。

这就是师德的核心,因为教师对社会、国家、民族以及对生命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责任上。

“平凡、平静、平常” 是教师的职业特点,默默奉献、甘为人梯,这是师德中最值得提倡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深厚感情,胸怀一颗大爱之心的人,才能与学生建立起
一种民主、平等的合作关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这样的师生关系是网络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人际基础。

2.3.5网络道德
网络就是一个虚拟社会,在这里活动的人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这个社会才会秩序井然,运转顺畅。

目前提倡的网络伦理规范是:①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②不得用网络从事有损于社会和他人的活动;③尊重稳私权;④不利用网络攻击、伤害他人,不发布虚假和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信息,不发布有损他人利益的信息;⑤不利用网络谋取不正当的商业利益[3]。

任何科学技术都是双刃剑,网络在提供给人类极大实惠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一些过激的网络行为,甚至是网络犯罪也成为了困扰人们的新问题。

高校教师也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不但在现实生活中要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在网络的虚拟社会中也同样要言行谨慎、进退有度,做一个表里如一的文明人。

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品格高尚的教师可以感染学生。

使学生“亲其师”达到“信其道”。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之深刻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可以延续到他们的一生,所以良好师德的建设和形成对教育的成败至关重要。

网络时代给我们的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在思想品格上不断加强修养,才能做一个真正合格的大学教师。

参考文献:
[1]张培峰.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变化[EB/OL].[2011-08-11]
/showSingleArticle.action?artId=2690393
[2] 王宏刚,马露.如何提升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师德建设的调研与反思[J].小作家选刊,2011,(2)
[3] 陈岚,王凤翠.数字信息检索方法与实践(社科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301
作者简介:
陈岚(1968-),女,广西柳城人,广西工学院图书馆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信息教育方面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