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致肝损保肝药物选择.

合集下载

异甘草酸镁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辅助化疗时的保肝作用

异甘草酸镁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辅助化疗时的保肝作用

异甘草酸镁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辅助化疗时的保肝作用摘要】目的防治化疗药物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肝脏损害,为提高化疗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与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0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包括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术后首次化疗患者总计120例。

完全随机均分为两组,术后首日开始对照组每日予GIK液,治疗组每日予异甘草酸镁保肝治疗。

化疗开始首日起2周后观察: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浆白蛋白(ALB)的变化。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

结果经统计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各检测指标在治疗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化疗后复查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检测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0.048)。

结论异甘草酸镁能有效减轻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化疗引起的肝损害,减低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药物性肝损害异甘草酸镁胃肠道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危害国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临床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首选手术,但对于年龄大、体质差、晚期患者多不能耐受手术,而且胃肠道恶性肿瘤普遍对放疗效果较差,故对于此类患者多采用化疗;可以耐受手术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多辅以化疗,因此化疗是胃肠道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但大量的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会对肝细胞有毒性作用,可引起肝细胞损伤、变性,甚至坏死及胆汁淤积等。

因此减轻化疗药物性肝损害对于需要长期化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9月~200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包括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术后首次化疗患者总计135例。

双环醇片防治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

双环醇片防治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

3 华碧春, 卢榜 华 . 中草 药 的 药 物 性 肝 损 害 . 建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00 福 20 ,
1( )3 . 0 2 :0
( 稿 日期 :0 70 —0 收 2 0 —7 3 )
双 环醇 片 防治 化疗 药 物 性 肝损 害 的研 究
周 建凤 陈书长 白春梅 王毓 洲 李孝远 宁晓 红
例, 占误 诊 病 例 的 3 5 。 因 此 , 床 医 生 应 合 理 用 药 , 到 任 .% 临 遇
何肝病时都要考虑药 源性肝 损害 的可能 性 , 细 询问 服药史 , 详 配合辅助检查 , 对药 物 性 肝 炎 的早 期 诊 断 与 治疗 大 有 帮 助 。 参 考 文 献
1 李健 , 香 晋 , 静 , .6例 药 物 性 肝 病 的 临 床 分 析 . 程 崔 等 3 胃肠 病 学 和 肝
病 学 杂 志 ,00 9 3 :1—2 . 20 ,( )2620 2 陈成 伟 . 物 性 肝 损 害 的 诊 断 . 脏 ,0 16 1 :9 药 肝 20 ,( )4 .
如下 。
期 。 比较 双 环 醇 片 治 疗 前 后 肝 功 能 变 化 、 纯 化 疗 与 化 疗 加 双 单
环 醇 片 这 两 种 治 疗 方 式 对 肝 功 能 的影 响 。
三 、 疗 方 案 和 剂 量 化 化 疗 用 药 剂 量 如 下 : 铂 7 gm , 3周 1 或 分 为 2 顺 5m / 2 每 次 ~ 3 ; 次 卡铂 按 A c , 3周 1次 ; 酸 铂 10m / 2 每 3周 1 u =6 每 草 3 gm , 次 , 8 gm , 2 1 ; 磷 酰胺 70m / 每 3 1 ; 或 5m / 每 周 次 环 5 gm , 周 次

2023化疗靶向治疗相关肝损伤的诊治

2023化疗靶向治疗相关肝损伤的诊治

2023化疗靶向治疗相关肝损伤的诊治近几十年来,随着肿瘤内科理论及药物治疗的进展,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及生存期得到明显改善,但抗肿瘤药物导致的肝损伤不容忽视。

在抗肿瘤化疗药物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耐受性降低所导致的肝脏损伤称为药物性肝损伤(DILI)o一.控瘤药物相关性肝损伤流行病学及危害1 .概述近期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中国DILI发病率约为23.8/10万,远高于其他国家。

我国45%的DlLI患者是由中药导致,55%是由西药导致。

从导致DILI的药物种类来看,抗肿瘤药占比6.3%。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患者生存期逐渐延长,因此抗肿瘤药物导致的DILl也呈增多趋势。

所有控瘤药物包括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ls)、中草药均可导致肝损伤。

欧美抗肿瘤药物导致肝损伤占比介于5%-8%o在亚洲,日本和我国的数据显示抗肿瘤药物导致肝损伤占比分别为10%和8.34%0由于ICIs引起的肝损伤机制、治疗措施与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及中草药有所不同,故CACA指南分开阐述。

2 .常见化疗药物导致肝损伤发生情况常用化疗药物的肝毒性较为常见(表1),如果联合化疗,肝毒性会显著增加。

氟尿喘陡及伊立替康是两种常用的化疗药物,主要造成肝脏线粒体损害,从而导致肝脏脂肪变性。

表1.常用化疗药物的肝毒性频率四肝毒性群(%)阿糖胞苗44-1∞氟尿昔42-100更谢好高达80CMR环蟠集.W巨蝶岭÷5-氟杲啕电高达77亚硝基盼15-67紫杉界,氟尿超凌,伊立普康高达47舌妥单抗31甲疯蝶聆10-30喷司他丁19高达153 .靶向药物导致的肝损伤根据FDA的药品说明书,35种靶向药物因为在临床试验中发现肝损伤而被认为具有肝毒性,并建议在治疗前和治疗期间进行肝功能检查。

其中7种药物对肝毒性进行了最高级别的黑框警告,分别是拉帕替尼、瑞戈非尼、艾德拉尼、帕嘤帕尼、帕西替尼、普拉替尼和舒尼替尼。

化疗肝损伤

化疗肝损伤
直接损失肝细胞 加重肝脏基础疾病 改变药物代谢
机理-直接损伤肝细胞
肝脏基础病,会增加化疗药肝损伤的可能。
机理-加重肝脏基础疾病
机理-改变药物代谢
肝损伤分级
1
2
3
4
5
ALT >ULN~2.5×ULN >2.5~5.0×ULN >5~20×ULN >20×ULN 死亡
AST >ULN~2.5×ULN >2.5~5.0×ULN >5~20×ULN >20×ULN 死亡
4
ALT:特异性高,肝细胞内浓度最高,只 有1%的肝细胞坏死,便可使血中酶活性 升高1倍。 AST: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肝脏、骨骼 肌和肾脏组织中,临床作为心梗、心肌炎 辅助检查指标。
当AST/ALT大于1时,提示肝实质广泛损 害,预后不良,小于1,肝正常或者轻度损 伤。
ALP(碱性磷酸酶):广泛存在肝脏、骨 骼、肠、肾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 种酶,其升高肝胆疾病,主要见于胆汁淤 积型肝损害
化疗后肝损伤的处理
出现2级以上肝毒性时暂停化疗,直 到肝毒性恢复至1级以内,然后减少 用药剂量的25%; 如果第二次出现2级以上的肝毒性, 则暂停化疗药,直到毒性恢复到1级 以内,然后减少药物剂量的50%; 如果第三次出现了2级以上的肝毒性, 则考虑停用此化疗药物。
治疗-保肝药物的分类
治疗-保肝药物的分类
保肝药物的联合
轻至中度肝细胞损伤型和混合型 DILI, 可试用双环醇、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 制剂、还原型谷胱甘肽、细胞膜保护剂如 多烯磷脂酰胆碱等; 胆汁淤积型 DILI 可选用熊去氧胆酸、腺 苷蛋氨酸等。
预防用药
一般不建议常规应用抗炎保肝药物来预防 DILI 的发生。 但对于大概率风险出现 DILI,或既往出现某种药物引起的DILI 而又需要再次应用同种或同类药物治疗时, 可酌情选用1 种抗炎保肝药物进行预防性 治疗。

异甘草酸镁治疗乳腺癌化疗致中重度肝损害的效果分析

异甘草酸镁治疗乳腺癌化疗致中重度肝损害的效果分析

异甘草酸镁治疗乳腺癌化疗致中重度肝损害的效果分析朱景凤(都昌县人民医院,江西都昌332600)【摘要】目的分析异甘草酸镁治疗乳腺癌化疗致中重度肝损害的效果。

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还原型谷胱甘肽保肝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异甘草酸镁治疗。

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ALT、AST、TBiL 水平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乳腺癌化疗导致中重度肝损害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安全可靠。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中重度肝损害异甘草酸镁疗效DOI:10.19435/j.1672-1721.2019.16.043乳腺癌为一种常见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严重威胁女性患者生命健康,临床主要采用化疗治疗,但化疗用药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加重肝脏负担,损伤肝功能,严重时导致患者死亡[1]。

探讨一种有效的减轻化疗导致肝脏损伤的药物,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

本次研究分析了异甘草酸镁治疗乳腺癌化疗致中重度肝损害的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均经病理确诊,2个月内未接受其他可能会加重肾损伤药物,无长期饮酒史,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30例,年龄32岁~72岁,平均年龄(47.2±10.1)岁,体重41~ 76kg,平均(59.2±5.2)kg;观察组30例,年龄35岁~75岁,平均年龄(47.0±10.3)岁,体重40~77kg,平均(59.0±4.9)kg。

2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患者出现中重度肝损伤后,停止应用化疗药物。

对照组常规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保肝治疗,还原型谷胱甘肽1.2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1天1次,治疗2周。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预防化疗后肝损伤的临床研究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预防化疗后肝损伤的临床研究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预防化疗后肝损伤的临床研究陈丹红;徐伟【期刊名称】《海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21)007【摘要】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预防化疗后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恶性肿瘤患者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从每周期化疗首日使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预防性保肝治疗,对照组不预防应用保肝药物.观察第1周期化疗后血清各肝功能指标变化,化疗期间肝功能异常、肝损伤发生率及化疗药物减量、推迟情况.结果:第1周期化疗后观察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及谷氨酰转肽酶(GG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整个化疗期间观察组肝功能异常、肝损伤发生率,因肝损伤致化疗减量、推迟情况均有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化疗时预防性应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有效减轻化疗性肝功能异常,降低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减少化疗延迟或化疗药物减量等情况的发生.【总页数】3页(P971-973)【作者】陈丹红;徐伟【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第五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江阴214415;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无锡21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相关文献】1.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临床研究 [J], 郭新枝;陈裕;程俊伟;陈永芳;张晓慧;王志刚;刘宝琴2.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预防抗肿瘤化疗相关性急性肝损伤的随机对照、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 [J], MAGIC-临床研究协作组3.异甘草酸镁和硫普罗宁治疗化疗后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J], 齐锦宏;程敏4.异甘草酸镁与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化疗后肝损伤治疗的效果比较 [J], 王凌凌;王皓;武振明;齐秀恒;郭茜5.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预防血液肿瘤化疗相关肝损伤多中心临床协作研究 [J], 李国辉;田培军;张福林;贺鹏程;葛繁梅;王一;宋艳萍;耿惠;王存邦;王景昌;刘利;陈任安;王文清;秦炜炜;赵万红;姚亚洲;张启科;张亚莉;黄国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甘草酸镁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肝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

异甘草酸镁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肝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

异甘草酸镁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肝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异甘草酸镁(glycyrrhizic acid magnesium)是一种来源于甘草的天然药物,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近年来,研究发现异甘草酸镁对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一、异甘草酸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异甘草酸镁是一种复杂的三萜甘草皂苷,其主要成分是异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

异甘草酸在体内可被肠道细菌水解为甘草次酸,进一步经胃肠道酶水解为甘草酸,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研究发现,异甘草酸镁具有抗病毒、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等多种效应,有助于改善化疗引起的肝损伤。

二、异甘草酸镁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肝损伤的机制恶性肿瘤化疗药物对肝脏具有一定的毒性。

异甘草酸镁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肝损伤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炎作用: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肝损伤常伴随着炎症反应的发生,而异甘草酸镁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从而保护肝细胞免受进一步损伤。

2. 活性氧清除作用:异甘草酸镁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活性氧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肝细胞的损伤。

3. 肝细胞保护作用:异甘草酸镁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与修复,并抑制肝细胞凋亡,改善化疗药物对肝脏的损伤。

三、临床研究及疗效评价为了评估异甘草酸镁在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肝损伤中的疗效,许多临床研究纳入了大量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

这些研究表明,异甘草酸镁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肝损伤的总有效率在80%以上,且安全性良好。

以一项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患者进行的临床研究为例,研究结果显示,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的患者,在化疗后的肝脏功能恢复方面优于对照组,并且肝损伤程度较轻。

同时,异甘草酸镁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针对不同类型恶性肿瘤患者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表明异甘草酸镁可以有效改善化疗药物所致的肝损伤。

四、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尽管异甘草酸镁在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肝损伤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但仍需注意其不良反应和适用范围。

黄芪注射液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肝损伤23例

黄芪注射液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肝损伤23例

黄芪注射液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肝损伤23例
吴继萍;杨晓红
【期刊名称】《云南医药》
【年(卷),期】1998(019)005
【摘要】临床上常用化疗治疗恶性肿瘤,但由于抗癌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正常的组织细胞,而抗癌药主要排泄器官是肝脏,化学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引起肝功能的损伤,甚至出现严重的肝昏迷。

保护和恢复肝功能是配合化疗的重要支持疗法。

笔者应用黄芪注射液以...
【总页数】1页(P389)
【作者】吴继萍;杨晓红
【作者单位】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
【相关文献】
1.皮肤科易致肝损伤药物及其所致肝损伤的中西药治疗 [J], 孙云芸;杨雪源
2.黄芪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30例 [J], 黄智芬;刘俊波;黄常江;黎汉忠;谭志强;张作军
3.黄芪注射液对D-半乳糖胺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赵丽娟;李红;杨世杰
4.坐珠达西配合黄芪注射液以及小半夏丸治疗消化道肿瘤化疗后呕吐的临床观察[J], 胡文玉
5.坐珠达西配合黄芪注射液以及小半夏丸治疗消化道肿瘤化疗后呕吐的临床观察[J], 胡文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化疗性肝损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关于化疗性肝损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由治疗剂量的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直接损伤肝细胞或由药物诱发过敏反应所引起的肝脏损伤,其中90%以上为急性DILI,多发生在药物应用后5~90天。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DILI已经上升为全球肝病死亡原因的第五位。

在我国,DILI占住院肝病患者的1%~5%,占急性肝炎患者的10%,暴发性肝炎患者的12.2%。

随着全球肿瘤发病率的不断上升,肿瘤相关性药物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直接和间接引起肝损伤的危害引起了国内外肿瘤学界的高度关注。

肿瘤治疗相关性药物包括细胞毒药物、激素类药物、分子靶向药物、生物反应调节剂以及中草药等,一项回顾分析1994~2011年我国DILI发病的文献综述表明,最常引起DILI的药物以抗结核药、中草药、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肿瘤药物、抗精神病药为主,其中抗肿瘤药物居第五位,所占比例为4.7%。

发现因DILI 引起的急性肝衰竭中,抗肿瘤药物位居第 2 ,占 11.9%,成关于化疗性肝损伤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周克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消化科)42为肿瘤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化疗性相关肝损伤高危人群与健康人群相比,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使用抗肿瘤药物更易发生DILI,且发生暴发性肝炎的风险较高,但肿瘤患者不接受抗肿瘤治疗显然不切实际,共识建议此类患者使用抗肿瘤药物应适当减量,化疗时尽量避免两种以上CYP450抑制剂合并使用。

以下六类人群应用抗肿瘤药物时应高度警惕DILI的发生:1、老人、幼儿和女性,既往有药物不良反应和肝功能损害者。

2、存在肝脏基础疾病者:病毒性肝炎、化学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血吸虫性肝病、肝硬化、肝纤维化、原发性或继发性肝肿瘤等。

3、合并其他疾病:尚未控制的活动性感染如结核病和艾滋病等、肾脏病、风湿病、糖尿病、器官移植、脂代谢紊乱、长期大量饮酒、肥胖、营养不良以及妊娠期妇女等。

4、合用其他肝毒性药物:抗结核药物、抗生素、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降血糖药、降血脂药、肿瘤内分泌治疗药物、中草药等。

化疗药物相关性肝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化疗药物相关性肝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甘草酸制剂 抗炎、保护肝 细胞膜及改善 肝功能
保肝药物
舒肝宁
舒肝宁 清热解毒,利湿 退黄,益气扶正, 保肝护肝
多烯磷脂酰胆碱 膜保护,调节肝脏能 量平衡,促进肝组织 再生
化疗药物相关性肝损伤的治疗
❧药物治疗 保肝药物
复方二氯醋酸二 异丙胺 消耗肝脂肪,转 运肝脂肪,改善 肝细胞能量代谢 硫普罗宁
丁二磺酸腺苷 蛋氨酸 防止肝内胆汁 淤积
速恢复。如能给予护肝药物,大多仍可继续接受 治疗
正常 正常
<1.5×N ≤2.5×N
1.5-3.0×N
2.6-5.0×N
3.0-10.0×N
5.1-20.0×N
>10.0×N
>20.0×N
正常
≤2.5×N
2.6-5.0×N
5.1-20.0×N 肝性昏迷前 状态
>20.0×N 肝性昏迷
与化疗前比 无变化
-
化疗药物相关性肝损伤的治疗
❧药物治疗
还原型谷胱甘肽 抗氧化,保护肝 脏的合成、解毒、 灭活激素等功能
化疗药物相关性肝损伤的鉴别诊断
❧药物性肝损伤要与病毒性肝病相鉴别
病毒感染性肝病除有流行病学史和血清肝炎病毒感染标志阳性外,临床症状好转较慢, 且易转为慢性化。药物性肝损伤有明确用药史,停药后肝损伤可很快好转,血清学检查肝 炎病毒感染标志阴性。鉴别有困难时,肝穿刺活检可明确诊断。
❧药物性肝损伤尚需排除其他疾病
⑤依托泊苷
当胆红素在50-80ummo/L时,药物剂量调整到原来剂量的75%, 胆红素超过80ummo/L,则停用该药。
小结
肝功能不全者慎用或减量使用抗肿瘤药物 化疗期间定期查肝功能,包括AKP, γ-GT等酶学
测定,需与转移性肝癌或肝浸润以及病毒性肝炎 等鉴别

肿瘤化疗相关性肝损伤诊治现状(保肝治疗)

肿瘤化疗相关性肝损伤诊治现状(保肝治疗)
• Step1.最初的细胞损伤:直接细 胞应激、线粒体抑制或代谢异 常、特异免疫反应 导致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
• Step2.线粒体功能损伤 • Step3.细胞凋亡及细胞坏死
[1] Russmann S, et al. Curr Med Chem. 2009; 16(23): 3041-133053. [2] Dahab A A, et al. Anal Methods. 2012; 4: 1887-1902.
常规剂量、肝 毒性小药物或 未达到停药标 准
透析#
2.使用抗炎、保肝、解毒
药物
病情进展
3.积极治疗肝脏基础疾病
1.适当使用糖皮
质激素
2.请肝病科医师
会诊
1.减量使用可疑药物 2.同时使用抗炎、保 肝、解毒药物*
肝生化指标进行 性上升或出现阻 黄症状
3.必要时人工肝 /肝移植治疗
炎症的循环级联放大反应
• DILI激活的免疫细胞/反应产生炎症介质导致肝细胞死亡 • 坏死的肝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发生炎症反应,循环作用刺激DILI Step1~3,
对肝细胞死亡通路进一步发挥促进、调节作用
[1] Holt M P, et al. The AAPS Journal. 2006; 8 (1) Article 6.14 [2] Russmann S, et al. Curr Med Chem. 2009; 16(23): 3041-3053.
[1] Ostapowicz G,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2; 137(12):9647–54. [2] Petronijevic M, et al. J Clin Pharmacol. 2013; 53(4):435-43.

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化疗所致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疗效观察

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化疗所致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疗效观察

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化疗所致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疗效观察杨全良;周彤;陆宏俊;盛桂凤;凌扬【期刊名称】《蚌埠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5(030)005【摘要】目的:观察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化疗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方法:化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甘草酸二胺组45例,给予甘草酸二胺3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甘草酸单胺组43例给予甘草酸单胺6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分别在治疗5天和10天后进行疗效评定,对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5天甘草酸二胺组有效率55.56%,甘草酸单胺组30.23%(P<0.05),治疗后10天甘草酸二胺组有效率88.89%,甘草酸单胺组55.81%(P<0.01),各项肝功指标对比提示甘草酸二胺的降酶作用显著.结论:甘草酸二胺注射液治疗化疗后所致药物性肝损害经济安全有效.【总页数】2页(P433-434)【作者】杨全良;周彤;陆宏俊;盛桂凤;凌扬【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213001;江苏省常州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213001;江苏省常州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213001;江苏省常州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213001;江苏省常州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21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3;R575【相关文献】1.大剂量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中度肝损害临床疗效观察 [J], 胡启江;汪慧兰;李敏;张春雷2.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中度肝损害临床疗效观察[J], 胡启江;朱绍咏;李敏;汪慧兰3.硫普罗宁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中度肝损害临床疗效观察 [J], 于水莲;董秀丽4.阿拓莫兰为主治疗化疗所致药物性肝损害20例报告 [J], 刘衍平;刘翠玲5.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化疗所致药物性肝损害21例疗效观察 [J], 赵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异甘草酸镁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疗效

异甘草酸镁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疗效

异甘草酸镁治疗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疗效摘要】目的:探析异甘草酸镁对于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疗效。

方法:从本院2014年07月~2015年07月化疗后出现肝损害的血液肿瘤病例中选择7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异甘草酸镁与硫普罗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TBIL、AST与ALT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依次为(12.65?4.69)?mol/L、(30.37?14.39)IU/L、ALT(36.01?14.47)IU/L、 91.89%,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血液肿瘤患者,异甘草酸镁在其化疗后肝损害上的疗效性较高,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异甘草酸镁;硫普罗宁;血液肿瘤;化疗后肝损害血液肿瘤治疗多以化疗手段为主,伴随化疗药剂在使用上的不断深入,该病症治愈与缓解比率均不断增加,令患者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然而化疗药物皆含带毒副反应,在所引起的诸多不良反应中,以肝肾功能损害及骨髓抑制两种最常见[1],不利于化疗药效的顺利发挥,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如何治疗化疗后肝损伤成为当下主要研究课题之一。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本院2014年07月~2015年07月化疗后出现肝损害的血液肿瘤病例中选择7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41例;年龄21~70岁,均值(44.8?8.9)岁;急性白血病16例,多发骨髓瘤11例,高危MDS7例,NHL43例。

随机分作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资料经比较,均有P?0.05,可对比。

1.2 纳入标准经由骨髓细胞学诊断、病理学诊断与免疫流式诊断等被确诊为血液肿瘤同时接受化疗者;同肝脏药物损害相关诊断标准相符合者;机体KPS评分不低于70分者。

1.3 排除标准化疗前肝功能既已受损者;知情同意书不予签署者。

1.4 治疗方法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异甘草酸镁与硫普罗宁治疗。

双环醇片防治肿瘤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

双环醇片防治肿瘤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

双环醇片防治肿瘤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目的:评价双环醇片对肿瘤化疗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方法:随机选取62例初次肿瘤化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开始口服双环醇片50 mg 每日3次。

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再次按照原方案化疗时,继续口服双环醇片50 mg 每日3次,持续14 d,前后进行自身对照。

观察口服双环醇片对肿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所致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的影响。

同时,观察口服双环醇片治疗肿瘤化疗药物所致肝损害恢复正常后,化疗同时联合双环醇片预防性保肝治疗,比较该次与单纯化疗前后的ALT、AST、TBiL差值。

结果:口服双环醇片治疗化疗后肝损害,肝功能ALT、AST 等指标明显降低,在中位时间8.5 d恢复正常。

在预防化疗所致肝损害上,化疗与双环醇片联合治疗前后的ALT、AST差值明显减小,与单纯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双环醇片可以有效治疗和预防化疗药物对肝脏的损害。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bicyclol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epatic damage caused by chemotherapeutic drugs.Methods: Sixty-twopatients with hepatic damage caused by chemotherapy were randomly chosen to receive bicyclol 50 mg tid orally after they were found hepatic damage caused by chemotherapeutic drugs.The influence of Bicyclol to ALT, AST, TBiL of cancer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fter liver damage induced by Chemotherapy.After the recovery of the liver damage of these patients, the prophylactically protective effects of bicyclol to liver damage were also studied by combination cure of bicyclol and chemotherapy. Results: Bicyclol could obviously reduce the elevated ALT and AST level caused by chemotherapy. When used as a preventive medicine,combination cure of Bicyclol and Chemotherapy had protective effect to liver damage compared with Chemotherapy without Bicyclol(P<0.01). Conclusion: Bicyclol can effectively treat and protect the liver damage caused by Chemotherapy.[Key words] Bicyclol; Chemotherapy; Prevention and cure; Hepatic damage全身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

硫普罗宁对血液病患者化疗所致肝损伤的防治探讨

硫普罗宁对血液病患者化疗所致肝损伤的防治探讨
罗宁; 硫 血液 病 ; 损 伤 肝 中图 分类 号 : 7 1 + R 8.2 6 文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0 6 0 7 ( 0 12 — 0 3 0 10 — 9 9 2 1 ) 0 0 8 — 2
我 科使 用 硫普 罗 宁对 血 液病 患 者 化 疗所 致 肝 损伤 进 行预 防 1 治 疗方 法 : 防组 白化 疗第 1 . 2 预 天起 予硫 普 罗 宁针 ( 品名 : 商 凯 和 治疗 , 得 了较好 效果 , 取 现将 情 况报 道 如下 。 西莱 , 南 省新谊 药 业股 份 有 限公 司 )0 m 加入 5 河 20 g %葡萄糖 溶液 2 0 l 滴 , 0 d 连 续给 药 1 d 5m , 静 lr , Y 4 。对 照组单 纯化疗 , 出现 肝损 对 1 资料 与方 法 方法 同预 防组 。 1 一般资 料 : 自我科 2 1 年 5 ~ 0 1 4 住 院患 者共 9 伤的 患者加 用硫 普罗 宁 保肝 治疗 , . 1 选 00 月 2 1年 月 O _ 3观察 指标 : 每组 患者 于化 疗前 后检 查 肝功能 指标 : 氨酸 氨基 丙 例, 4例, 4 男 8 女 2例 , 均年 龄 5(2 7 平 2 1~4岁 ) 。 合文献 岁 符 1 的诊 1
善 , 征 消失 或 减轻 , 体 肝功 能 恢 复正 常 ; 效 : 有 治疗 结束 时临 床症 状 好 转 ,体 征不 变 ,肝功 能异 常指 标较 治疗 前下 降 5 %以上 ; 0 无 效: 治疗结 束时 达不 到上 述 标准 或病 情恶 化者 。 1 . 5统计 学 处 理 :统 计分 析 采 用 SS 1 P S1. 0软件 ,计量 资料 以均
进路手 术 : 择耳 内切 口, 切 口向耳后 上延 长 约 3 4 米 , 选 将 ~ 厘 按乳 突进 路 面神 经 减 压手 术 式 , 开 面 神 经 的 水 平 段 、 曲段 、 直 找 锥 垂 段 , 颧 弓根 向后沿 颞 线上 方找 开骨 窗 约 4 4厘米 , 出骨 片 , 于 x 取 暴 露颅 中窝底 , 找到脑膜 中动脉 , 弓状 隆起 和岩浅 大神 经夹角 内磨 在 开 内听 道 , 暴露 面 神经迷 路 段 、 浅 大 神 经 , 开 鼓 室 天盖 , 状 岩 找 膝 神 经节 与 面神 经水 平段 已清 楚暴 露 , 面神 经 减 压后 , 小 肌瓣 填 用 塞 封闭 内听道 , 防止脑 脊 液漏 , 细止 血 , 窗 用微 钛板 固定复 原 仔 骨 面 神经 隐窝径 路 : 除听 骨链 分离 和鼓 膜大 穿孔 者操 作时不 便 利外 , 乳 突腔 外伤 后 反应 性 黏膜 增厚 和 积液 较重尤 佳 。本组 4 对 例均 先乳 突 轮廓化 , 确保 乳 突 引流和 干耳 。 同时也适 应 于轻度脑 脊液 耳漏 修补 。该 术式 术后 外耳 道形 态完 好美 观 , 突 引流该术 乳 式术 后为最 佳 。 路段 减压 操作 时 , 空 间与视 角相 对较好 。 迷 其 我们 只对锤 砧关 节分 离 , 将锤 、 骨推 向 中鼓 室 , 砧 解除 听骨 对视野 的影 响 , 后锤 砧 关 节 的复 原 较砧 蹬 关 节 容易 、 术 可靠 。锤砧 关节 连接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防治化疗药物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临床观察_张学苗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防治化疗药物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临床观察_张学苗

药物性肝损伤是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 9%[1],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前 3 位药物依次为中草药、抗肿瘤 药、抗细菌药[2],因此抗肿瘤药导致的急性肝损伤是肿瘤科当 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临床上常用的保肝方式为在肝功能 损伤后给予对症保肝治疗,常因此导致患者延迟化疗时间,影 响抗肿瘤治疗效果。我科对于前次化疗后出现药物性肝损伤 的恶性肿瘤患者,在进行第 2 周期化疗的同时,应用异甘草酸 镁注射液预防性保肝治疗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采用 Excel 2003 建立数据库,所有数据录入电脑;采用 SPSS11.5 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示差异极有统计 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的有效率 治疗后,2 组有效率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1。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injection preventing acute liver damage induced by chemotherapy drugs. METHODS:94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suffered from Ⅱ degree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after first chemotherapy cycle then were cured after liver protection treatment.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injection 150 mg(47 cases)and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duced glutathione injection 1.2 g(47 cases)once a day for 2 weeks during the second chemotherapy cycle. The treatment which was lower than Ⅱ degree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was effective. 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effective rates were 80.9% for treatment group and 55.3% for control group(P<0.01), and the contents of ALT were(20.8±9.4)U·L-1 and(35.4±7.1)U·L-1 respectively(P<0.05). CONCLUSION: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injection can prevent acute liver injury induced by chemotherapy drugs effectively. KEY WORDS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Chemotherapy drugs;Acute liver injury;Preventive;Liver protection treatment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化疗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中的作用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化疗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中的作用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化疗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中的作用李菲;朱海燕;董雪茹;于力【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1(8)15【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demetionine 1,4-butanedisulfonate on liver injury induced by chemotherapeuticagents.Methods: 60 patients of blood diseases with chemotherap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30) and control group(n=30).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ademetionine 1,4-butanedisulfonate during the chemotherapy,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other conventional protect liver drugs i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The changes of ALT, AST and Bilirubin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all patients.Results: The efficient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transaminase and Bilirubin were 90.00%and 93.33%, respectively, while the efficient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ransaminase and Bilirubin were 66.67% and 60.00%,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ademetionine 1,4-bu-tanedisulfonate on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is better than other conventional liver drugs.%目的: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血液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试验组化疗期间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照组则应用其他常规保肝药物进行预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胆红素变化.结果:试验组转氨酶和胆红素的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93.33%,对照组转氨酶和胆红素的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60.00%,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中效果优于其他常规保肝药物.【总页数】2页(P85-86)【作者】李菲;朱海燕;董雪茹;于力【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北京,1008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5.3【相关文献】1.水飞蓟宾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探索 [J], 杨俭2.卡巴胆碱对大鼠脓毒症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 [J], 胡森;白慧颖;张立俭3.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化疗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防治作用 [J], 王朝霞4.复方甘草酸苷对EB病毒感染所致肝功能损害患儿的EB病毒载量、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J], 王红5.肝得健加甘利欣预防肿瘤化疗药物性肝功能损害对照研究 [J], 殷铁军;胡长耀;刘菁菁;刘承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种保肝药物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三种保肝药物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具 经济性 。
【 关键词 】 药物性 肝损害 ; 化疗 ; 联苯 双酯; 还原 型谷胱甘肽 ; 多烯磷脂 酰胆碱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4 9 8 5 . 2 0 1 3 . 1 0 . 0 9 1
肝脏是药物代谢 、转化 的主要脏器 , 又是机体代 谢 、免
[ 3 】 李慧 民,李 莉 ,张晓慧 ,等 . 农村艾 滋病医护人员工作压力 源及 对心理健康 的影 响 [ J 】 . 现代预防医学 ,2 0 1 0 ,3 7( 2 1 ) : 4 2 — 4 5 . [ 4 ] 王姣婷 ,栾 淑荣 ,王庆华 ,等 . 急诊科 护士工作压力源 与离 职意 向的相关研究 『 J 】 . 齐鲁护理杂志 ,2 0 0 9 ,1 5( 1 7 ) : 6 4 — 6 6 .
疫 的重 要器 官 。随着药 物 的广泛应 用 、新 药 的不断 涌现 和
注【 2 】 。 在 当前医疗资源相对匮乏 的情况下 , 如何为患者选择“ 性
价 比”高的治疗药物或方案是 医务人员必须 思考 的问题 ,本 联 合用药的增多 , 药源性肝 损害 ( d r u g — i n d u c e d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 文就化疗药物肝损害 的治疗 ,对联苯双酯滴 丸、还原 型谷胱 D I L D)已成为国内外常见且较严重的药源性疾病 】 。在恶性 甘 肽和多烯磷 脂酰胆碱进行 了药物经济学分析 ,现报道如下。 肿 瘤的治疗 中化疗 占有重要地位 ,但抗肿瘤药物 引起 的不 良 1 资 料 与方 法
学杂志 ,2 0 1 2 ,3 3( 2 ) : 8 9 — 9 1 . [ 2 】 叶丽丹 ,陈丽芳 ,林岩龄 . 急诊科 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特别注 意职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对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防治作用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对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的防治作用
疗组 l. 、 中肺癌 4 ,鼻咽 癌 3例 ,肠癌 5例 , 胃癌 3 5例,其 例 .
铡 : 防组 4 ,其中大肠癌 l 例 。 鼻咽癌’ 预 2例 6 、 8例,肺癌、2 l 例 ,卵巢癌 6例。对照组 _ 例 , 4 1 其中非何杰金! 巴瘤 9 。 氏淋 | 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②兰= t 组化疗前后肝功瞎 指标比较 下衰 色 表 j 兰组化疗前辟功能} E 曩 l f : _
文章编号 :1 74 O 6 2 5
2 0 。q3 7 0 6 8 6-2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是中药甘草提取物 具有保护肝细胞
总胆红素( i) b . l 临床疗效 断标准 显效; 咱觉症状消失, 肝功能恢复正常;有效 自 . 觉症状改善 A .s j T下降超避 A 治疗前的 5t 0 :无效:治疗后症状 体征及肝功能无好转 ’
功能 括丙氨酸 氨基转移酶 ( T 灵 冬氨酸转移酶 cs> 咆 A ) L AT 、
成 治疗组、预防组、对照组 ,前两组化疗前 ‘ 子复方 砖草酸苷{ 夭_ 给 %葡萄糖 2 0 静滴 ,至化 疗结束后 1周。对 5ml 照组不 用保肝治疗。结果 治疗组 1 5例化 疗前肝功 能均异常 ,经复方甘草酸苷保肝 治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肝功能恢复正常 1 ,转氨酶下 0例
降 >5%共 4 ,有效率达 9 . 0 例 33 %。化疗后 1 周预防组 AL " S T i明显低于对照组,尸<0 5 l 、A T Bl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结 0
- 一 .
。 、
治疗组和预防组于化疗前 3天给予复方甘草酸苷 注射液 ( 美能) 0 l 6m 加入 5 葡萄糖 2 0 1中静滴 , % 5m 至化疗 结束后 l 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赵林,陈书长.抗肿瘤药物的肝脏毒性作用及治疗策略[J].癌症进展杂志,2009,7(1):7-11.
8
化疗药物肝损害的治疗原则[3]

一旦出现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治疗上应注意:

主要是停药或减量,大多数患者停药后肝功能可恢复正常。此外要根 据肝损害的程度决定下一步的治疗策略; 对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目前尚缺乏特异性药物,可考虑应用保肝 类药物。 选择保肝药物可根据保肝药物的作用机理和抗肿瘤药物的药理作用进 行选择。 在使用保肝药物治疗中,首先应去除病因,然后再进行保肝药物治疗, 方能奏效。

通过诱导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提高肝解毒能力; 通过抑制自由基的形成或清除自由基; 通过抗脂质过氧化反应维持细胞膜的流动性、保护肝细胞膜; 其他: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细胞因子、免疫调节类药等。
改善肝功能药物
联苯 双酯
抗自由 基药物
水飞 蓟素
免疫调 节类药
细胞 因子
钙离子通 道阻滞剂
15
肝细胞损伤型保肝药物的用法用量

在肝炎发病率较高的中国,对于抗肿瘤药物的肝脏毒性及具有肝脏基 础病的肿瘤患者的治疗策略更值得关注。
[1]赵林,陈书长.抗肿瘤药物的肝脏毒性作用及治疗策略[J].癌症进展杂志,2009,7(1):7-11. [2] Hussaini SH, O'Brien CS, Despott EJ, et al. Antibiotic therapy: a major cause of drug-induced jaundice in southwest England[J].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7, 19(1): 15-20.
化疗药物引起肝损害保肝药物的选择
1
肿瘤化疗药物导致肝损害

肝脏是许多抗肿瘤药代谢的重要器官 抗肿瘤药物可能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引起肝损害:①直接损害肝 细胞;②使肝脏基础病加重,特别是病毒性肝炎;③由于潜在的肝 脏疾病改变抗肿瘤药物的代谢和分泌,使药物在体内作用时间延长, 增加化疗毒性[1]。
药物性肝损害是肿瘤化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2]。
2
肿瘤治疗过程导致肝损害调查分析
3
易引起肝损害的化疗药物初步研究
4
肿瘤化疗常规选择用药初步研究
5
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过程
6
易引起肝损害的化疗药物



烷化剂:以环磷酰胺和异环磷酰胺为主,其进入体内被肝脏或肿瘤内存 在的过量的磷酰胺酶或磷酸酶水解,在肝脏中代谢为活性产物,易导致 肝损害;其他烷化剂肝毒副作用罕见 ,有肝脏基础病时一般也无需减量; 亚硝脲类:可减少肝脏谷胱甘肽储备,增加肝脏的氧化损伤风险,如卡 氮芥 、链脲霉素等。 作用于微管的抗肿瘤药: 紫杉类 :通过肝细胞色素 P450代谢 ,胆汁排泄。转氨酶、ALP的 轻度升高 ,会降低紫杉醇的清除,增加药物毒副作用,肝功能异常 时需减量。 长春碱类及依托泊甙:主要在肝脏代谢 ,通过胆汁排 泄 ,肝功能不 全时需减少剂量;



[3] Lee WM.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 [J].N Engl J Med, 1995,333:1118.
9
保肝药物的概念
保肝药是指具有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 脏解毒功能等作用的药物。
10
保肝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解毒类药物:葡醛内酯、谷胱甘肽、硫普罗宁等。 促肝细胞再生类药物:促肝细胞生长素、多烯磷脂胆碱等。 利胆类药物: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等。 促进能量代谢类药物 维生素类:VitC、VitE、复合VitB、VitK等; 辅酶类:肌酐、ATP、FDP; 其他:门冬氨酸钾镁、复方二氯酸二异丙胺等。 促进蛋白质合成类药物:人血白蛋白、支链氨基酸、复方氨基酸胶囊等。 中药制剂(抗炎类,降酶类) 抗炎类:甘草酸二胺、甘草酸单铵等甘草甜素制剂; 降酶类:联苯双酯、双环醇片等; 其他中草药:五味子、茵陈、垂盆草等。
11
保肝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4]

提供巯基,直接捕获未成对电子,起抗氧化的作用; 补充细胞内源性 GSH,增强细胞解毒功能; 改善线粒体三羧酸循环 ,改善肝细胞的功能; 抑制自由基和过氧化脂质的产生; 抗炎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 清除肝内胆汁淤积; 抗凋亡作用。
[4]陈予.保肝药物的合理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7):90-91.
12
化疗药物导致肝损害的临床类型

临床类型:肝细胞型、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
13
化疗药物导致肝细胞损伤型的机制
化学性肝损伤
免疫性肝损伤
化学毒物和药物
细胞 因子
细胞钙 超载
Hale Waihona Puke 炎性 介质补体 系统
肝细胞 凋亡
氧自由基 大量产生
抗氧化体系 不足或耗竭
14
肝细胞损伤型保肝药物的选择

改善肝功能药物机制


联苯双酯 滴丸:每粒含1.5mg,每日3次,每次5丸,必要时可增至6-10丸,连用3 个月,S-GPT下降至正常后改为每日2次,每次5丸,再用3个月; 片剂:每片含25mg,每日3次,每次1-2片,6个月为一疗程。 水飞蓟素:口服成人每次70-140mg,每日3次。症状改善后用维持量每次3570mg,3个月1个疗程。 乙酰半胱氨酸 喷雾:临用前,用氯化钠注射液使溶解成 10%溶液,喷雾吸入,一次 1~3ml,一日 2~3次。用于非紧急情况。 气管滴入:急救时用5%溶液,经气管或直接滴入气管内,每次1~2ml,1 日2~6次。 片剂:将片剂或袋装内容物均置于玻璃容器中,加少量的水溶解,混匀 (如果需要可借助匙子),就可获得可口的溶液,可直接饮用。
7
易引起肝损害的化疗药物[1]



铂类:主要经肾排泄。严重肝功能异常时,奥沙利铂无需减量。标准剂量 顺铂,可引起转氨酶的轻度升高,偶引起脂肪变性和胆汁淤积 。 抗代谢类:主要在肝脏代谢 ,肝损害表现复杂多样,肝功能异常时通常需 减量如阿糖胞苷、氟尿嘧啶、卡培他滨 、脱氧氟脲苷、吉西他滨、甲氨喋 呤等。 抗肿瘤抗生素 蒽环类抗生素 :代表药物为阿霉素,在肝脏代谢 ,80%经胆汁排泄。 胆汁淤积会延迟阿霉素及其代谢产物的清除,使毒副作用增加; 氮烯咪胺:在肝微粒体代谢,肝功能异常会增加肝血管毒副作用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