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 25 1006-2005塔的配管设计规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置。单溢流塔板回流管口方位见图 2.3.3-1,双溢流塔板见图 2.3.3-2。回流液要求
进入受液槽内。
平面图
管口方位的范围 平面图
管口方位的范围
剖视图 (a)有内管时
剖视图 (b)无内管时
图 2.3.3-1 单溢流回流管口方位示意
T/ES 25 1006-2005
第5页
共 12 页
(a)
(b)
(c)
2.4.8 塔上的管道与管廊相接时,其水平管道标高可高出管廊 0.6~1.0m 或低于管
廊 0.6~1.0m,穿越管廊与管廊上的总管相接或与其它设备相接,并且其水平段管
道应集中排成一排。
2.5 塔的平台
2.5.1 塔上平台是为人孔、阀门、液面计等的操作、维修而设置的。平台设在操作 区内。
2.5.2 平台面距人孔中心线一般在 750~1200mm 范围内,最佳距离为 900mm。 2.5.3 最上层平台可围绕整个塔设置一周,有利于安全操作。 2.5.4 当两个平台的间距超过 8m 时应考虑再设一个中间平台。 2.5.5 平台的宽度由塔径和操作所需面积决定,一般为 1.0~1.5m。如果有管道穿
T/ES 25 1006-2005
第3页
共 12 页
管道和大管径的管道和自流管道的走向,在这个基础上布置压力管道和一般管道,
然后考虑塔底管道和小直径的管道。
考虑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附塔管线按照其走向在满足管道的热补偿下应尽可能短。
附塔管线尽量沿塔体布置,并且还应注意美观。
2.3 塔的管口方位
2.3.1 为确定塔的管口方位,需根据塔的布置,将塔周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操作 区,另一个是配管区(管廊侧)见图 2.3.1。
2.3.8 塔顶气相管口:塔顶气相管口一般设在塔顶中间,见图 2.3.8(a)。直径小
的也可按图 2.3.8(b)型式从塔侧面接出,其管口方位要与其它附塔管道布置综合
考 虑 ,但 由 于 塔 顶 气 相 管 道 温 度 较 高 ,管 径 较 大 ,是 附 塔 管 道 布 置 中 优 先 要 考 虑 的 。
图 2.3.7-1 液面计管口方位示意
2.3.7.2 温度计、压力计管口:压力表应装在奇数塔板下面的气相区,而温度计则 应装在偶数塔板的液相区——降液管下部受液盘上,见图 2.3.7-2。
T/ES 25 1006-2005
第7页
共 12 页
平面图
剖视图“X—X”
图 2.3.7-2 温度计、压力计管口方位示意
2.5.9 最下面的平台梯子宜靠近管廊一侧,可以利用梯子对下面的阀或仪表进行操
作。
2.5.10 相邻的塔平台可以连在一起,当操作工况不同时,两平台之间采用铰链连
接,见图 2.5.10。
图 2.5.10 塔联合平台 2.5.11 塔与框架靠近布置时,最好在塔平台和框架之间设通道,为考虑热膨胀问 题,通道一端作成活动结构。
1.3 引用标准
使用本规定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SH 3012 《石油化工管道布置设计通则》
GB 50316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2 塔的配管
2.1 塔的配管分类 塔的管道一般分为塔顶管道、塔体侧面管道和塔底管道。 塔顶管道可包括塔顶气相管线、安全阀进出口管道、气相放空管道等。 塔体侧面管道可包括回流管道、进料管道、侧线抽出管道、汽提蒸汽管道、再
这时塔在不同的工况下所引起的热膨胀不会影响再沸器,但预先应向设备提条件
( 偏 心 荷 重 等 )。
2.4.6 塔底配管:由于塔釜温度较高,去泵的塔底出料管道应考虑热应力问题,同
时还要注意阻力降。如管下需通行,则此管的净空高度至少为 2.2m。
2.4.7 塔上公用工程软管站配管参见公用工程软管站配管规定
决定管口方位的顺序是:首先决定人孔方位,然后确定奇数塔板或偶数塔板降 液管的位置与塔板的关系( 一般的奇数板为基准)。确定塔板位置后,可从塔顶依 次向下确定各管口的方位。
T/ES 25 1006-2005
第4页
共 12 页
(a) 单溢流塔板
(b) 双溢流塔板
图 2.3.2 人孔方位示意
2.3.3 回流管口:回流管口与塔内件型式有关,应将管口设在距离降液管最远的位
(a) 温度高时支管配置
(b) 温度不高时支管配置
图 2.4.4 进料支管配置示意
2.4.5 再沸器的配管
从塔到再沸器和由再沸器返回塔的管道温度较高、管径大、流速高,配管时要
考虑热应力问题,同时又要按工艺要求的阻力降配管。在热应力允许范围内配管形
状尽量简单。
如 果 再 沸 器 较 小 ( 立 式 ), 布 置 时 已 与 塔 体 连 在 一 起 , 且 支 架 直 接 焊 在 塔 体 上 ,
沸器入口和返回管线等。 塔体管道可包括塔底抽出管道和塔底排液管道等。 上 述 管 道 都 与 塔 体 上 的 开 口 相 连 接 ,这 些 管 线 一 般 又 都 是 沿 塔 体 的 周 围 上 下 来
布置的。 2.2 沿塔管道布置设计
满足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要求。 管 道 布 置 应 从 塔 的 顶 部 顺 序 地 走 到 塔 底 自 上 而 下 地 规 划 ,并 且 应 首 先 考 虑 塔 顶
中间进,两边降液
两边进,中间降液
中间进,中央降液
图 2.3.3-2 双溢流回流管口方位示意
2.3.4 进料管口:进料管口应设在远离降液管的地方,见图 2.3.4。
(a) 单溢流板进料管口
(b) 双溢流塔进料管在
(c) 双溢流塔 90 进料在
两侧降液板上面
中央降液板上面
图 2.3.4 近料管口方位示意
T/ES 25 1006-2005
第6页
共 12 页
溢流塔板,则由再沸器返回塔的管口应位于降液管一侧,即与塔底再沸器的液相管
同侧,最好平行于挡板,见图 2.3.6(a),图 2.3.6(b)为双溢流塔与再沸器连接
的进出管口方位示意。Ø>2000 的大塔,往往设有两个再沸器,两个再沸器返回塔
的管口应对称布置。
图 2.3.1 塔周区域划分 操 作 区 原 则 上 是 为 操 作 、维 修 设 置 的 ,包 括 梯 子 、平 台 、人 孔 、安 全 阀 及 其 它 阀 门 、 仪表和吊柱等。配管区是作为连接管廊、泵和冷换设备等管道的区域。 2.3.2 人孔:人孔是为检修和安装塔内件而设置的。人孔布置原则如下: 2.3.2.1 人孔应布置在操作区内进出塔比较方便、安全、合理的位置。 2.3.2.2 当一个塔有几个人孔时,上、下人孔应在一条直线位置上。 2.3.2.3 人孔方位不得开在降液管或受液槽区域内,见图 2.3.2。
(a) 塔顶部出口
(b) 塔侧面出口
图 2.3.8 塔顶气相管口示意
2.3.9 塔底出料管口:塔底管口应引出塔裙外,其管口方位应根据塔底泵或与其相
连的设备布置而定。
2.4 塔上主要管道的安装
2.4.1 塔配管的一般原则 2.4.1.1 与塔壁管口相连的管道应以管件直接同管口相接,在法兰与弯头之间尽量 不设直管段。对塔顶的垂直管口的连接管道,尽量从靠近管口处开始拐弯。
2.4.1.2 附塔管道应在塔的配管区沿塔壁垂直布置,其主管中心与塔外壁之间的径 间距可按表 2.4.1 设计。
T/ES 25 1006-2005
表 2.4.1
第8页
共 12 页
管道公称直径 DN(mm) 15~ 150~ 350 400 450 500 600 750 900 100 300
塔 壁 与 管 中 心 径 向 间 距 350 460 480 510 530 560 610 680 760 (mm) 对于保温层特别厚的塔及管道,两者保温后的最小净空为 100mm。
目次 1总则 1.1 目的 1.2 范围 1.3 引用标准 2 塔的配管 2.1 塔的配管分类 2.2 沿塔管道布置设计 2.3 塔的管口方位 2.4 塔上主要管道的安装 2.5 塔的平台 2.6 塔管道的支架 附图 1 塔的典型配管
T/ES 25 1006-2005
第2页
共 12 页
1 总则
1.1 目的
2.4.1.3 用框架支承塔时,配管应支承在框架上。水平管走平台下面,垂直管走框 架外侧。
2.4.2 塔顶气相配管 2.4.2.1 塔顶气相管道介质温度较高,要考虑热补偿。一般用“L”型配管的水平段作 为热补偿,水平段要有足够长。
2.4.2.2 管道形状不应有袋状,以防止积液。
2.4.2.3 当塔顶气相采用空冷器冷凝时,对空冷器的配管要对称布置,使其阻力降 相同。
T/ES 25 1006-2005
第 10 页
共 12 页
过平台时,要预先确定管道穿过方位,以便布置平台的支承件。
2.5.6 人孔距塔平台边缘最小距离为 700mm,否则人孔盖不能完全打开。
2.5.7 管口法兰距平台面最小净空为 150mm 否则不好拧法兰螺栓。
2.5.8 上下平台间设置爬梯,每层梯子换一个角度。
2.4.3 安全阀排放管的配管参见气体排放管道的配管设计规定
图 2.4.3 安全阀排放管示意 2.4.4 回流管和液体进料管:这两条管道的温度都比塔内温度低些。管道沿塔壁垂 直 布 置 都 比 较 长 ,应 考 虑 温 度 差 产 生 的 应 力 。一 般 将 塔 下 部 的 配 管 布 置 成 “ L”型 ,利 用其水平段吸收立管热膨胀产生的位移。
为了统一设计文件形式、内容,提高配管专业设计水平和工作效率,特制订 本规定。
1.2 范围
1.2.1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公司管道布置设计。 1.2.2 本规定不适用于非金属管道、有色金属管道、地下给排水管道、消防水管道、 采暖通风管道的布置设计。 1.2.3 执行本规定时,尚应遵循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2.3.5 抽出管口:对于需中间侧线轴出物料的塔,侧线抽出管口除了降液管的位置 外 ,可 以 设 在 塔 四 周 所 有 的 位 置 上 。最 好 设 在 液 流 均 匀 的 地 方 。不 要 太 靠 近 降 液 管 , 见图 2.3.5。
图 2.3.5 抽出管口方位示意 2.3.6 连接再沸器的进出管口:与再沸器连接的进出管口方位应根据塔板的结构型 式和再沸器的布置来决定。要特别注意如果塔釜设有挡板,且挡板上没有开孔的单
进料管如需分几个支管分别送到几块塔板上,则切断阀应直接与塔的管口连 接。当物料温度高时应考虑配管的形状,使其能吸收塔和管道之间由温差引起的热 应力,见图 2.4.4。
T/ES 25 1006-2005
第9页
共 12 页
当进料管在塔内有内件时,要考虑从管口抽出内件的必要距离;在平台上要留
出操作空间。
2.6 塔管道的支架(参见管道支吊架的布置规定)
T/ES 25 1006-2005
第 11 页
共 12 页
附图 1 塔的典型配管
T/ES 25 1006-2005
第 12 页
共 12 页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公司工艺安装室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工艺安装室起草 本标准由公司工艺安装室负责解释
(a) 单溢流塔板
(b) 双溢流塔板
图 2.3.6 连接再沸器的进出管口方位示意
2.3.7 塔上仪表管口:塔上仪表管口有液面计、温度计、压力表等,这些仪表管口 应设在操作区内平台上或梯子旁边,便于观察、操作和检修的地方。 2.3.7.1 液面计、液面调节器管口:为使液面计指示准确,此类管口应避开再沸器 返回管口正面 60°角范围内,见图 2.3.7-1。除非在接口处设有挡板,则可不受上述 范围限制。此外,液面计不应安装在塔平台入口处,以免堵塞通道,最好位于平台 端部。
标准
T/ES 25 1006-2005
塔的配管规定
0
新编制
修改 标记
简要说明
2005-12-15 发布
全部
修改 页码
编制
校核
审核
审定
日期
2006-01-01 实施
Fra Baidu bibliotek
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塔的配管规定
设计工作规定 T/ES 25 1006-2005 第 1 页 共 12 页 实施日期:2006-0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