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清查的最新方法及其结果处理
财产清查的内容和方法小结

财产清查的内容和方法小结
1.库存现金清查的方法是实地盘点法,实地盘点法也可用于实物财产的清查,实物财产的
清查也可用技术推算法,一般用于大量成堆且难以逐一清点其存数,如:煤。
2.银行存款的清查是用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提供对账单相核对,若不符,则可能存在未
达账项,可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予以调节,注意:它只起到对账作用,不能作为调节账面余额的原始凭证,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必须用原始凭证。
3.库存现金盘点结束后,应填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是调节账面重要的原始凭证。
4.实物财产清查后,应填写“盘存单”,是反映实物财产实有数额的原始凭证,若账实不
符,应根据“盘存单”和有关账簿记录,填制“实存账存对比表”是记录财产清查的原始凭证,是进行账务处理的重要依据。
财产清查的方法及其结果处理

银行存款日记账
银行对账单
2004年
月日
51
3
5 图中 11 ①② ③④ 20 标号 23 为未 达账 31 项。
2010年2月
账号:14679
凭 摘 借方 证要
贷方 余额
2004年 月日
略略
10000 5 1
20000
3
52000 ①
6
10000
11
30000②
20
2000
25
40000
31
企业记 增加
财产清查的种类财产清查
按对象、范围
按清查时间
按清查执行单位
全面 清查
局部 清查
定期 清查
不定期 清查
内部 清查
外部 清查
第一节 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
类
二、种类(重点3) P205
1.财产清查按清查的对象和范围,分为全面清查 和局部清查 (1)全面清查,是对全部财产进行盘点和核对。 全面清查的对象包括的内容: ①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 ②固定资产、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及其他物资 ③ 在途材料,在途商品及其他在途物资 ④ 各项债权、债务等结算款项; ⑤各项由其他单位加工或保管的材料、商品及物资 等。
=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企业已 付银行未付款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09年12月31日
项目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 账余额
加:a银行已收, 企业未收
减:b银行已付, 企业未付 调节后存款余额
金额
项目 银行对账单余额
加:c企业已收, 银行未收
减:d企业已付, 银行未付 调节后存款余额
金额
调节后的余额相等
如果经核对数字不相符,对方应在回联单 上注明情况,或另抄对账单退回本单位, 进一步查明原因,再行核对,直到相符为 止。
财产清查的种类方法与结果处理

财产清查的种类方法与结果处理引言财产清查是指对个人或组织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和清理的工作。
财产清查的目的是确保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防止财务欺诈行为的发生,并提供合理的财务数据供决策参考。
本文将介绍财产清查的种类方法和结果处理方法。
财产清查的种类方法1. 文件审核文件审核是财产清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仔细审核财务文件,包括银行对账单、收据、发票等,对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核实。
文件审核需要特别关注财务记录的录入准确性、文件编号完整性以及与实际交易情况的一致性。
2. 物资盘点对于一些依赖库存物资的企业或组织,物资盘点是一种重要的财产清查方法。
通过比对实际库存和账面库存,可以查明物资的流失、盗窃或错误录入等情况。
物资盘点通常需要周期性进行,以确保库存的准确性。
3. 资产评估资产评估是一种确定资产价值的方法。
通过对企业或组织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评估,可以了解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损耗、报废或估值不准确等。
资产评估可以通过专业机构或内部人员进行,确保评估过程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 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对企业或组织生产成本进行核实和计算的方法。
通过分析和核对原始凭证、生产数据以及人力资源等信息,可以确定产品的实际成本。
成本核算有助于揭示企业或组织的成本结构,帮助管理者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和决策。
结果处理方法1. 纠正错误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财务记录的错误。
针对这些错误,首先需要对其进行纠正。
纠正错误的方法包括更正财务记录、调整账户余额等。
纠正错误是确保财务记录准确性的基础,也是后续处理的前提。
2. 防止再次发生财产清查的结果应该反思并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以便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例如,如果发现了物资盗窃问题,可以加强库存管理和安保措施;如果发现了财务记录错误,可以加强财务培训和审查机制。
通过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预防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 跟踪处理结果为了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跟踪处理结果是必要的。
财产清查的基本方法与结果处理

财产清查的基本方法与结果处理概述财产清查是对某个组织或个人的财产进行全面梳理、统计和核实的过程。
财产清查可以帮助组织或个人了解他们拥有的财产情况,有效管理和保护财产。
本文将介绍财产清查的基本方法和结果处理。
1. 财产清查的基本方法1.1 制定清查计划在进行财产清查之前,需要制定清查计划。
清查计划应包括清查的范围、目标、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内容。
制定清查计划的目的是确保清查工作的有序进行。
1.2 收集财产信息财产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包括账户对账单、财产证书、资产清单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收集,可以全面了解财产的种类、数量和价值。
1.3 调查核实在收集财产信息的基础上,需要进行调查核实。
调查核实可以通过与相关人员沟通、查阅相关文件和资料等方式进行。
通过调查核实可以帮助排除财产信息中的错误和矛盾。
1.4 统计核算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需要进行财产的统计核算。
统计核算可以将所有财产按照不同的分类进行归纳,了解财产的总体价值和结构。
2. 结果处理2.1 发现问题在财产清查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例如财产信息不准确、丢失财产等。
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记录和报告。
2.2 分析原因发现问题后,需要进行问题的分析。
分析问题的原因有助于找出问题的根源,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分析原因可以通过与相关人员交流、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进行。
2.3 提出解决方案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需要提出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应该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并考虑到可行性和效果。
解决方案可以包括调整管理流程、增加监管措施等。
2.4 实施解决方案提出解决方案后,需要进行实施。
实施解决方案可以通过调整管理制度、加强监管措施等方式进行。
在实施解决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跟踪和监督,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5 定期检查解决问题后,需要进行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可以帮助了解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如果发现问题仍然存在或者新的问题出现,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步骤与方法

董樱
财产物资 库存现金 货币资金 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 实物资产
方法 实地盘点法
注意内容 清查时:出纳必须在场;每日清查
结束时:编制“实存账存对比表”
与银行对账单 存在未达账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核对 不是原始凭证 实地盘点法
准确可靠,工作量大
适用容易清点或计量的 适用量大成堆、价值不高、难以清点的
对于收不回的应收账款以及没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在批准前不需要调整账簿记录,直接等到批准后再做处理。
审批前
1. 根据“清查结果报告表”、“实存账存对比表”填制记账凭证,并计入账簿
2. 根据企业管理权限,将财产清查结果以及处理建议 报送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 同时对发生的财产损失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备案确认
存货
应收、应付账款 预收、预付账款
技术推算法
清查时:实物保管员必须在场
结束时:编制“实存账存对比表”或“清查报告单”
往来款项
发函询证法
结束时:编制“实存账存对比表”或“清查报告单”
审批前
审批
审批后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审批前
审批
审批后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审批前
1. 根据“清查结果报告表”、“实存账存对比表”填制记账凭证,并计入账簿
若经过批准后的余额与之前已处理的余额不一致
则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核对数字簿
批准后
做账务处理
财产清查结果处理步骤
审批前
审批
审批后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审批后
企业清查的各种财产物资的损溢,应在期末之前查明原因,
并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
财产清查结果处理

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第一篇:财产清查结果处理财产清查后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实存数与账存数一致;二是实存数与账存数存在差异。
对于前者即账实相符,自然不必进行账务处理;如果实存数与账存数存在差异,则会出现如下情况:(1)实存数大于账存数,即盘盈。
(2)实存数小于账存数,即盘亏。
(3)实存数等于账存数,账实相符。
(4)毁损,即虽然实存数等于账存数,但是实存的财产物资,由于某种原因,如质量问题等,不能达到标准,无法正常使用等。
对于财产清查的结果,只要存在差异,不论是盘盈、盘亏和毁损,都要进行账务处理,调整实存数与账存数以期二者相等。
具体地讲,盘盈时,调整账存数增加,使其与实存数一致;盘亏或毁损时,调减账存数使其与实存数一致。
账实不符说明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
一、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程序1.认真分析、查明账实不符的原因和性质,按规定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通过清查发现的账实不符的差异,需查明原因,明确经济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其中,因个人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应由个人负责赔偿;应计入管理费用;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可列入营业外支出。
2.积极处理积压物资和清理长期不清的债权债务对清查过程中发现的超储积压物资,除本单位内部设法利用、改制、代用外,应积极组织推销,做到物尽其用,以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和财产物资的使用的效率。
不清的债权、债务,指定专人负责,限时清偿。
3.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财产管理制度财产清查以后,针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加以总结、分析,并查明原因,确定经济责任,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健全相应的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度。
4.根据清查结果,调整账薄记录,保证账实相符对于财产清查中发现的盘盈与盘亏,应及时上报并进行账务处理,调整账面记录,做到账实相符。
二、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为了对财产清查结果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应设置和运用账户专门核算已经发生须待批准转销的财产物资的损益。
方登记待处理的盘亏或毁损的财产物资金额;据管理机构批准意见结转时,盘亏或毁损金额从账户货方转销,转销;期末转销完毕无余额。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举例
例5.14:金科公司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账
外机器设备一台,其全新市场价值为50000元,八成
新。
发现盘盈时:
借:固定资产
40000(50000×8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0000
举例
例5.15:金科公司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盘 亏设备一台,其原价为10000元,已提折旧1500元。
发现盘亏时:
造成的损失。
发现盘亏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5850
贷:原材料——丙材料
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50
举例
批准处理时:
3.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处理方法
在固定资产清查过程中,如果发现盘盈,作为 前期差错,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盘亏现象, 应查明原因,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才能作为营业外 支出。
(1)明细账设置 “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可按盘盈、盘亏的资产种类和项目 进行明细核算。
(2)处理方法 各项财产物资的损溢,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并根据所在 单位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 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如清查的各种 财产物资的损溢,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的,在对外提供 财务会计报告时先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 中作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 致的,再按批准数进行调整,并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
会计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一)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步骤
1.核准数字,查明各种差异的性质和原因 确定处理方法
2.调整账簿记录,做到账实相符
3.编制记账凭证,据以登记入账,予以核 销
(二)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财产清查的方法及其处理

财产清查的方法及其处理概述财产清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
通过财产清查,可以全面了解财产的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权益,为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介绍财产清查的方法和处理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财产清查工作。
方法1.确定财产范围在进行财产清查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财产的范围。
财产的范围可以根据个人或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现金和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股权和债权•其他财务资产和负债确定财产范围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财产清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收集相关资料在进行财产清查时,需要充分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折•证券账户对账单•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购买和维护记录•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账单和合同•股权和债权的协议和合同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的目的是为了准确记录财产的变动和流转情况。
3.进行财产盘点在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之后,可以进行财产盘点工作。
财产盘点的目的是为了核实财产的实际情况和数额。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财产盘点:1.按照财产范围逐项盘点,记录每一项财产的名称、数量和价值。
2.对于现金和银行存款,可以进行现金盘点和银行对账单的核对。
3.对于证券投资,可以核对证券账户对账单和证券持仓情况。
4.对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可以核对购买和维护记录。
5.对于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可以核对账单和合同。
6.对于股权和债权,可以核对协议和合同。
4.处理财产清查结果在完成财产盘点之后,需要对财产清查结果进行处理。
处理财产清查结果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反映财产的状况和价值。
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财产总额:统计所有财产的价值总和,得出财产的总额。
•负债总额:统计所有负债的价值总和,得出负债的总额。
•资产净值:用财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得出资产的净值。
•资产分布:按照财产范围和类别分别统计财产的分布情况。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 3—
(1)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一、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要求
企业会计科目按照经济内容可以分为六大类,即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
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
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具体要求如下:
1)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处理建议。 2)积极处理多余积压财产,清理往来款项。 3)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4)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保证账实相符。
任务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四)结算往来款项盘存的账务处理
— 16 —
三、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例8-6】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有一笔5 000元的应付 款项因债权单位已不存在而无法支付,按规定予以转销。
【解析】根据有关审批手续,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单位
5 000
贷:营业外收入
5 000
1.存货盘盈的账务处理 存货盘盈时,应及时办理存货入账手续,调整存货账簿的实存数。盘盈的存货应 按其重置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账户,贷记“待处理财产 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账户。
对于盘盈的存货,应及时查明原因,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冲减管理费用, 即按其入账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 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账户,贷记 “管理费用”账户。
任务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三)存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 14 —
三、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例8-5】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乙材料已霉烂变质,数量为10千克,单价
60元,共计600元。经批准,对乙材料进行处理,材料保管员张青赔偿200元,其
余作管理不善损失。(不考虑增值税。)
【解析】
(1)审批前,根据“盘存单”和“存货实存账存对比表”,调减乙材料的账面
开展财产清查—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会计基础课件)

一、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步骤
(1)核准数字,查明各种差异的性质和原因,确定 处理方法 (2)调整账簿记录,做到账实相符 (3)编制记账凭证,据以登记入账,予以核销
一、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步骤
(1)核准数字,查明各种差异的性质和原因,确定 处理方法 (2)调整账簿记录,做到账实相符 (3)编制记账凭证,据以登记入账,予以核销
累计折旧
2 000
贷:固定资产
2 500
【例7-7】经查核实【例7-6】中设备盘亏属于意外损 失。
批准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
5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00
[例7-2]某企业某月在现金清查中,发现长款50元经反复核 查,未查明原因,报经批准作营业外收入处理。
发现长款:
借:库存现金
5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50
批准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
50 50
[例7-3]某企业某月在现金清查中,发现短款200元经反复核 查,其中100元是出纳员责任造成;另外100元无法查明原因, 转作期间费用。
发现短款: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
贷:库存现金
200
批准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钱某
100
管理费用
1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200
[例7-3]某企业某月在现金清查中,发现短款200元经反复核 查,其中100元是出纳员责任造成;另外100元无法查明原因, 转作期间费用。
1、存货盘盈、盘亏的处理 • 盘亏的存货由过失人赔偿的,记入“其他应 收款”,自然损耗记入“管理费用”,意外损失记入
会计实务财产清查有哪些方法

会计实务财产清查有哪些方法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
财产清查是一种运用检查手段,对财产及财产权证书进行全面、完整地清查、核实的过程。
它既是会计实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专业活动的重要环节,是会计实务程序中不可替代的环节。
财产清查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会计报告中,会计人员通过财产清查对财产既有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确定财产真实价值,确定会计报表中确切的账面价值信息,进而使会计报告具有可靠性,及时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
二、财产清查的方法
(1)财产清查方法
1、物证清查
2、单证清查
3、计量清查
计量清查是对有计量要求的财产进行实物清查的同时,对其计量器具系统进行检查和核实,以确认计量准确性。
4、余动清查
余动清查是指经过实物清查、单证清查、计量清查等现场清查。
财产清查的方法及其结果处理

第八章财产清查第一节财产清查概述一、财产清查的概念财产清查是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盘点和核对,查明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结算款项的实有数额,确定其账面结存数额和实际结存数额是否一致,以保证账实相符的一种会计专门方法。
财产清查是内部牵制制度的一个部分,其目的在于定期确定内部牵制制度执行是否有效。
在企业日常工作中,在考虑成本、效益的前提下,可选择范围大小适宜、时机恰当的财产清查。
也就是说,可按照财产清查实施的范围、时间间隔等把财产清查适当地进行分类。
财产清查,是通过实地盘点、核对、查询,确定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的实际结存数,并与账存数核对,以保证账实相符的一种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实物、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往来账款的核对,来确定各财产物资和往来账项的实有数,并查明账存数和实有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造成账实不符的主要原因(1)自然因素(2)人为因素造成账实不符的正常原因有:财产在保管过程中,由于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引起财产物资在数量上的自然损耗、自然溢余或质量上的变化;因于企业和银行对收付款项入账时间不同形成未达账项而引起的银行存款数额不符。
造成账实不符的非正常原因有:在收发财产时,由于计量、检验不准,造成品种、数量或质量上的差误;在核算和管理方面,由于手续不健全和制度不严密而发生的错收错付;因管理不善或责任者的过失而发生的财产毁损、变质或短缺;因不法分子的营私舞弊、贪污盗窃等非法行为而产生的财产损失。
二、财产清查的作用、意义(一)作用1.财产清查是检查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正常与否的有效保证会计以凭证形式输入资金运动发出的初始信息,经过确认、分类、记录、整理和汇总,最后以财务报表为载体输出供决策之用的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中,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最为重要。
为避免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主客观因素干扰而失真,复式簿记系统本身就有一定的内部控制机制发挥前馈控制作用。
财产清查结果和处理步骤

财产清查结果和处理步骤一、财产清查的结果有三种情况:⒈、实存数大于账存数,即盘盈;⒉、实存数小于账存数,即盘亏;⒊、实存数等于账存数,账实相符。
二、财产清查一般包括三个步骤:⒈、清查组财产清查前成立清查组,负责财产清查的组织和管理。
其主要职责是,实施清查以前,合理安排清查工作;清查过程中,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清查结束后,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⒉、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由清查小组负责安排主要包括:会计部门提供的完整、正确会计记录,财产管理部门将各种手续办理齐全、将实物整理整齐,并准备有关的衡量器具及清查所需的登记表。
⒊、进行清查清查人员按清查组的计划和要求,进行清查。
在清查财产物资时,应有财产物资的保管员在场,并登记盘点表;清查现金,应有出纳人员在场,并登记现金盘点报告表;清查银行存款,应将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核对,并记录“未达账项登记表”,必要时还可以到银行查证;清查债权债务,可通过询证、函证进行核实,并登记“结算款项核对登记表”。
扩展资料财产清查的各种具体方法。
(一)实地盘点法实地盘点法就是对财产在存放地点采用点数、量尺、过磅计量其数量的方法。
此种方法适用于能直接查清数量的财产。
如对库存现金的清点,对机器设备的清查等。
(二)抽样盘点法抽样盘点法就是对某些价值小、数量多、不便逐一点数的财产,采取从其总体或总量中抽取少量样品,确定其样品的数量,然后再计算其总体数量的方法。
抽样盘点法又分为随机抽样、机械抽样、分层抽样等具体方法。
随机抽样就是从样本总体单位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盘点,以其结果推算总体的有关指标的一种抽样方法。
机械抽样也称系统抽样,就是总体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根据总体单位数和样本单位数,算出抽取间隔,再按此间隔抽取样本单位的抽样方法。
分层抽样也称类型抽样,就是总体中各单位按某一标志分成若干类,从各类抽取若干清查单位的抽样方法。
(三)测量计算法测量计算法是对某些储存量大、存放比较有规则但不便逐一点数的财产物资采用的一种清查方法。
财产清查结果具体步骤有哪些?财产清查结果如何处理

财产清查结果具体步骤有哪些?财产清查结果如何处理财产清查的结果,必须按国家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严肃认真地给予处理。
财产清查中发现的盘盈、盘亏、毁损和变质或超储、积压等问题,应认真核对数字,按规定的程序上报批准后再⾏处理。
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对于长期不清或有争执的债权、债务,也应核准数额上报,待批准后处理。
其具体步骤如下:1.核准数字,查明原因。
根据清查情况,编制全部清查结果的"实存账存对⽐表"(亦称"财产盈亏报告单"),对各项差异产⽣的原因进⾏分析,明确经济责任,据实提出处理意见,呈报有关领导和部门批准。
对于债权债务在核对过程中出现的争议问题,应及时组织清理;对于超储积压物资应及时提出处理⽅案。
2.调整账簿,做到账实相符。
在核准数字,查明原因的基础上,根据"财产盈亏报告单"编制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账簿,使各项财产物资做到账实相符。
在做好以上调整账簿⼯作后,即可将所编制的"财产盈亏报告单"和所撰写的⽂字说明,⼀并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批准。
3.经批准,进⾏账务处理。
当有关领导部门对所呈报的财产清查结果提出处理意见后,应严格按批复意见进⾏账务处理,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并追回由于责任者个⼈原因造成的损失。
为了反映和监督各单位在财产清查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的盘盈、盘亏和毁损情况,企业应当如何设置科⽬?"待处理财产损溢"科⽬。
各项待处理财产物资的盘盈净值,在批准前记⼊该科⽬的贷⽅,批准后结转已批准处理财产物资的盘盈数登记在该科⽬的借⽅,该科⽬的贷⽅余额表⽰尚待批准处理的财产物资的盘盈数;各项待处理财产物资的盘亏及毁损净值,在批准前记⼈该科⽬的借⽅,批准后结转已批准处理财产物资的盘亏及毁损数并登记在该科⽬的贷⽅,该科⽬的借⽅余额表⽰尚待批准处理的财产物资的盘亏及毁损。
为分别反映和监督企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盈亏情况,应开设"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和"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两个⼆级明细分类科⽬进⾏核算。
财产清查的方法及其结果处理

第八章财产清查的方法及其结果处理第一节财富清查概述一、财富清查的概念财富清查是对各项财富、物资停止实地清点和核对,查明财富物资、货币资金和结算款项的实有数额,确定其账面结存数额和实践结存数额能否分歧,以保证账实相符的一种会计专门方法。
财富清查是外部牵制制度的一个局部,其目的在于活期确定外部牵制制度执行能否有效。
在企业日常任务中,在思索本钱、效益的前提下,可选择范围大小适宜、机遇恰当的财富清查。
也就是说,可依照财富清查实施的范围、时间距离等把财富清查适外地停止分类。
财富清查,是经过实地清点、核对、查询,确定各项财富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的实践结存数,并与账存数核对,以保证账实相符的一种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
财富清查是指经过对实物、现金的实地清点和对银行存款、往来账款的核对,来确定各财富物资和往来账项的实有数,并查明账存数和实有数能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形成账实不符的主要缘由〔1〕自然要素〔2〕人为要素形成账实不符的正常缘由有:财富在保管进程中,由于发作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惹起财富物资在数量上的自然损耗、自然溢余或质量上的变化;因于企业和银行对收付款项入账时间不同构成未达账项而惹起的银行存款数额不符。
形成账实不符的非正常缘由有:在收发财富时,由于计量、检验不准,形成种类、数量或质量上的差误;在核算和管理方面,由于手续不健全和制度不严密而发作的错收错付;因管理不善或责任者的过失而发作的财富毁损、蜕变或充足;因不法分子的营私作弊、贪污偷盗等合法行为而发生的财富损失。
二、财富清查的作用、意义〔一〕作用1.财富清查是反省会计信息系统运转正常与否的有效保证会计以凭证方式输入资金运动收回的初始信息,经过确认、分类、记载、整理和汇总,最后以财务报表为载体输入供决策之用的真实牢靠的财务信息。
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中,财务报表信息的牢靠性最为重要。
为防止信息在传输进程中受主客观要素搅扰而失真,复式簿记系统自身就有一定的外部控制机制发扬前馈控制造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财产清查第一节财产清查概述一、财产清查的概念财产清查是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盘点和核对,查明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结算款项的实有数额,确定其账面结存数额和实际结存数额是否一致,以保证账实相符的一种会计专门方法。
财产清查是内部牵制制度的一个部分,其目的在于定期确定内部牵制制度执行是否有效。
在企业日常工作中,在考虑成本、效益的前提下,可选择范围大小适宜、时机恰当的财产清查。
也就是说,可按照财产清查实施的范围、时间间隔等把财产清查适当地进行分类。
财产清查,是通过实地盘点、核对、查询,确定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的实际结存数,并与账存数核对,以保证账实相符的一种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实物、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往来账款的核对,来确定各财产物资和往来账项的实有数,并查明账存数和实有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造成账实不符的主要原因(1)自然因素(2)人为因素造成账实不符的正常原因有:财产在保管过程中,由于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引起财产物资在数量上的自然损耗、自然溢余或质量上的变化;因于企业和银行对收付款项入账时间不同形成未达账项而引起的银行存款数额不符。
造成账实不符的非正常原因有:在收发财产时,由于计量、检验不准,造成品种、数量或质量上的差误;在核算和管理方面,由于手续不健全和制度不严密而发生的错收错付;因管理不善或责任者的过失而发生的财产毁损、变质或短缺;因不法分子的营私舞弊、贪污盗窃等非法行为而产生的财产损失。
二、财产清查的作用、意义(一)作用1.财产清查是检查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正常与否的有效保证会计以凭证形式输入资金运动发出的初始信息,经过确认、分类、记录、整理和汇总,最后以财务报表为载体输出供决策之用的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中,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最为重要。
为避免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主客观因素干扰而失真,复式簿记系统本身就有一定的内部控制机制发挥前馈控制作用。
为了进一步核实日常核算信息(主要是簿记信息)是否如实反映情况,在编制财务报表前还要进行财产清查。
如总分类账与总分类账间要遵循复式记账原理进行复式记账,结果凡是各账户借贷两方面的金额都应保持发生额合计和余额合计的平衡;总分类账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间要实行平行登记原则,结果是同一项经济业务的数据通过两个通道传输和记录,以便于相互核对等。
通过财产清查,可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实际结存数,并与账簿记录相核对,以发现记账中的错误,确定账实是否相符。
若不相符,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并按规定的手续及时调整账面数字,直至账实相符。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根据账簿信息编制的财务报表真实可靠,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2.财产清查是检查是否有效的控制措施建立合适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特别是其中的内部牵制制度的目的之一是健全财产物资的管理制度,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提高经营效率。
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否执行、有效与否,又可通过财产清查这一方法来检查。
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保管情况,如是否完整,有无毁损、变质、被非法挪用、贪污、盗窃等;还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储备和利用情况,如有无储备不足,有无超储、积压、呆滞现象等;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堵塞漏洞,加强管理,建立建全有关内部牵制制度。
3.财产清查可促进资金加速周转通过财产清查,特别是对债权债务的清查,可以促进其及时结算,及时发现坏账并予以处理。
同时,可以及时发现企业财产物资超储积压、占用不合理等情况,以尽早采取措施利用或处理,促进企业合理占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
(二)意义(1)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
(2)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3)促进财产物资的有效使用。
(4)确保财经纪律的贯彻执行。
三、财产清查的种类1.按清查的对象和范围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两种。
全面清查,是指对全部财产进行盘点和核对。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需进行全面清查:(1)年终决算前,为了确保年终决算会计资料真实、正确,需进行一次全面清查;(2)单位撤销、分立、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需进行全面清查;(3)中外合资、国内联营,需进行全面清查;(4)开展清产核资,需要进行全面清查;(5)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需要进行全面清查。
局部清查,是指根据需要对一部分财产物资进行的清查,其清查的主要对象是流动性较大的财产,如现金、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
局部清查范围小,内容少,涉及的人也少,但专业性较强。
一般有:(1)对于现金应由出纳员在每日业务终了时清点,做到日清月结;(2)对于银行存款和银行借款,应由出纳员每月同银行核对一次;(3)对于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除年度清查外,应有计划地每月重点抽查,对于贵重的财产物资,应每月清查盘点一次;(4)对于债权债务,应在年度内至少核对一至二次,有问题应及时核对,及时解决。
2.按照财产清查的时间划分,有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两种。
定期清查,是指根据管理制度的规定或预先计划安排的时间对财产所进行的清查。
这种清查的对象不定,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一般是在年末、季末、或月度末结账时进行。
不定期清查,是指根据需要所进行的临时清查。
其清查对象是局部清查,如更换出纳员时对现金、银行存款所进行的清查;更换仓库保管员时对其所保管的财产物资进行的清查等等。
其目的在于查明情况,分清责任。
四、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一)组织准备——组建清查领导组织制定清查计划检查督促清查工作作出清查工作总结(二)业务准备会计部门的账簿资料准备物资保管部门的物资整理准备清查人员的清查量具、表格准备五、财产清查的程序1.建立组织2.学习规定3.确定对象、范围,明确任务4.制定方案5.先清查数量,后认定质量6.填制盘存单7.填制清查报告表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一)实物财产的清查方法清查方法:实地盘点法技术推算法抽样盘存法函证核对法清查手续:应填写“盘存单”和“实存账存对比表”。
(※重要的原始凭证)(二)应收、应付款的清查清查方法:询证核对法清查手续:应填写“往来款项对账单”。
(三)货币资金的清查1.库存现金的清查清查方法——实地盘点法。
清查手续——填写“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2.银行存款的清查清查方法——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清查手续——若存在“未达账项”,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一、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一)永续盘存制账面盘存制——是指通过设置各种财产物资品种明细账,平时对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入和发出逐笔逐日连续登记,并随时结出账面结存数的核算方法。
账面盘存制——是指通过设置各种财产物资品种明细账,平时对各项财产物资的收入和发出逐笔逐日连续登记,并随时结出账面结存数的核算方法。
永续盘存制下期末存货数量、成本及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的计算期末存货结存成本的确定,如果各批存货价格一致:期末存货结存成本的确定,如果各批存货价格不一致(二)实地盘存制企业平时对实物资产只登记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期末结账时,通过实地盘存,确定财产物资的实存数,再倒挤推算出实物资产的减少数,并据以登记入账的方法。
两种盘存制度之比较二、各种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一) 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货币现金的清查:包括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各种有价证券的清查。
这里讲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清查。
1.库存现金的清查:(1)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
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再与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核对,以查明盈亏情况。
(2)清查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
(3)不能用不具法律效力的借条、收据充抵库存现金。
不能用白条抵库(4)现金盘点后,应根据盘点的结果及现金日记账核对的情况,填制“现金盘点报告表”。
“现金盘点报告表”是重要的原始凭证,它既起确定实有数的作用,又起实有数与账面数对比的作用。
“现金盘点报告表”应由盘点人和出纳员共同签章方能生效。
2、银行存款的清查:(1)对账单法银行存款的清查与库存现金的清查方法不同,不是采用实地盘点法,而是采用对账单法。
对账单法,是将自身的账簿记录与对方开给的对账单进行核对,或根据账簿记录给对方开出对账单,提供给对方进行核对的财产清查方法。
适用于银行存款和往来款项的清查银行存款清查的对账单法,是指存款单位将其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送给该存款单位的对账单进行逐笔核对,以查明有无未达账项及其具体情况的财产清查方法。
(2)未达账项实际工作中,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对账单的余额往往不一致,原因有二:一是企业与银行双方或一方记账有错误;二是存在未达账项。
所谓未达账项是指由于存款单位与银行之间对于同一项业务,由于取得凭证的时间不同,导致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取得结算凭证而登记入账,但另一方由于尚未取得结算凭证而尚未入账的款项。
未达账项有以下四种: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
(企收银未收)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企付银未付)3.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
(银收企未收)4.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
(银付企未付)“企收银未收”、“银付企未付”两种未达账项使“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大于“对账单的余额”;“企付银未付”、“银收企未收”两种未达账项使“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小于“对账单的余额”(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在与银行对账时,应首先查明有无未达账项,如果有未达账项就应采取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方式,对企业和开户银行双方的银行存款账面余额进行调整,以消除未达账项的存在对“本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和“银行对账单余额”的影响。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为了核对企业与其开户银行双方记录的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而编制的,列示有双方未达账项的一种表格。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是原始凭证,只是在对账时为了消除未达账项的影响而编制的,企业无需据此编制会计分录、调整账户记录。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调节思路为: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收企未收-银付企未付=调节后存款余额对账单的余额+企收银未收-企付银未付=调节后存款余额“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首先,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中的业务逐日逐笔核对,同一笔业务双方都有记录的,在金额旁边用铅笔划上“√”符号。
其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将在银行存款日记账中未划“√”符号的未达账项,及银行对账单中未划“√”符号的未达账项都填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
计算出调整后企业账面余额和调整后银行对账单余额,两者相等,说明银行存款日记账准确无误。
该调整表不能作为调整“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的依据。
调节后的存款余额是企业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的最高额度【例】假定光大公司2008年10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为17040元,开户银行对账单的存款余额为17340元。
经核对,有下列几项未达账项:(1)公司开出现金支票320元,并已做减少银行存款入账,但持票人尚未去银行提取,银行尚未入账。
(2)公司委托开户银行代收款960元,银行已收到并入账,公司尚未接到收款通知,尚未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