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课文朗读

合集下载

《井底之蛙》读后感15篇

《井底之蛙》读后感15篇

《井底之蛙》15篇《井底之蛙》15篇《井底之蛙》1 今天,我朗读了一个小故事《井底之蛙》。

这个故事描写的是一只骄傲的小青蛙,整天自满的呆在一口废弃的浅水井里,却不去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

这个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假如你天天呆在一个小天地里,是永远开阔不了视野的,是永远不会进步的。

所以,我们不要得到一点小小的成绩,就骄傲自满,如今的成绩不能代表永远。

我们一定要学无止境,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

《井底之蛙》2 今天我们学习了《井底之蛙》,课文说的是一只小青蛙住在井里,一只憋住在东海,青蛙说“我住在这里真快活,你何不进来跟我一起分享这些快乐呢?”憋承受了青蛙的邀请,准备下井去看看;但是他左脚还没有进去,右脚已经被绊住了,于是,他只好退了回来,向青蛙讲起了大海的景观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千仞之高,缺乏以形容海的深度。

这也可以说是生活在大海的大快了吧。

井底之蛙听了这些话,觉得自己非常渺小。

从这篇短文里文学到了什么东西不要把它看得很高。

《井底之蛙》3 今天我读了《井底之蛙》这一篇故事,故事讲的是在一口废弃不用的水井里,住着一只青蛙。

他从来不知道,也无法想象外面世界的辽阔与美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目光短浅的人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是对的,不相信别人,永远走不出自己的小世界,永远见识不到事物的本质!《井底之蛙》4 《井底之蛙》这那么故事使我受益终生,故事中的情节也是很有意思。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一只青蛙住在井底,它认为只有井底才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有一天,东海之鳖到青蛙家来做客,东海之鳖刚入井底,就被淤泥粘住了脚,东海之鳖不得不回到岸上,回到岸上以后,东海之鳖就回到岸上给青蛙讲起东海之美,听的青蛙是羡慕不已,青蛙认识到了自己见识上的缺乏,和自己以前对井底的吹捧,深深感到惭愧。

这那么寓言同时也给一些人的启发和开导,让我们深深地感到内疚,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缺乏。

这那么故事写得生动、详细,同时,也帮助我们走出了错误的阴影。

井底之蛙的故事原文

井底之蛙的故事原文

井底之蛙的故事原文从前有一只蛙,它住在一个深井里。

这口井非常深,蛙儿觉得这是整个世界的全部,因为它从来没有离开过这口井。

蛙儿每天都在井底的水里游来游去,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因为它从来没有见过比这口井更大更广阔的水域。

有一天,一只海鸥飞过这口井,它告诉蛙儿关于大海的故事,说大海是如此的广阔,水域是如此的壮丽,而蛙儿所在的井只是大海的一滴水。

蛙儿听了之后,非常不屑地说,“你在说谎,这个井是我一直以来生活的地方,我知道这里的一切,你怎么能告诉我这些胡言乱语呢?”。

海鸥无奈地飞走了,蛙儿却仍然自以为是地生活在自己的井里。

不久,一只老乌龟爬到井口,它告诉蛙儿关于大陆的故事,说大陆是如此的广袤,山川是如此的壮丽,而蛙儿所在的井只是大陆的一块土地。

蛙儿听了之后,还是不屑地说,“你也在说谎,这个井是我一直以来生活的地方,我知道这里的一切,你怎么能告诉我这些胡言乱语呢?”。

老乌龟也只好离开了,蛙儿仍然自以为是地生活在自己的井里。

直到有一天,一场大雨使得井水涨满了整个井口,蛙儿被冲到了井口外的大地上。

它看到了广袤的大海和壮丽的大陆,才明白自己原来一直生活在一个狭小的井里,而世界才是如此的广阔。

蛙儿终于明白了,它原来一直是井底之蛙,因为它只看到了自己狭小的世界,而没有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从此以后,蛙儿放下了傲慢和自负,开始踏上了探索世界的旅程,它明白了要想真正了解世界,就要敞开心扉,放下成见,勇敢地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成为井底之蛙,要敢于拓展自己的视野,勇敢地去探索世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世界,才能不被局限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

让我们放下成见,敞开心扉,迎接更广阔的天地吧!。

自评《井底之蛙》

自评《井底之蛙》

自评《井底之蛙》一课
我在教学《井底之蛙》一课时,正确处理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树立了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思想。

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自读、自悟、自学的过程,老师采用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启发点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深入诱导;学生分析讲解,教师适时点拨;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及时指导的方法。

这样,我将语文课上成了读书课,对学生进行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训练。

我在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年龄特点,恰当地进行了分层次达标的说话训练,使学生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学生语言不丰富,独立的表达能力未形成的情况下,指导学生运用书上的大部分语言进行故事的扩展,使学生有话可说,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想象,增加了学生充分的今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的活泼主动,圆满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1:重视朗读、背诵指导。

教学时我留足时间让学生多读,通过练读去体会课文的内容。

尤其是井底之蛙自吹自擂一节,老师注意重点指导了学生读好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井底之蛙的目光短浅,盲目自大,使学生在读中深刻领悟。

2、鼓励学生演一演,在表演中体会寓言蕴涵的深刻含义。

老师让学生扮演井底之蛙和海鳖先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口语表达能力。

我的这节课上的也有不足的地方,如:部分内容没有处理完。

最新井底之蛙原文及翻译10篇

最新井底之蛙原文及翻译10篇

井底之蛙原文及翻译10篇井底之蛙原文及翻译10篇井底之蛙原文及翻译(1)《井底之蛙》教案与反思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感受井底之蛙见识浅陋,目光短小,孤陋寡闻,只见一井之水,不知沧海之大。

知道成语“井底之蛙”比喻目光短浅、见识浅薄的人。

2、认字8个,写字7个。

继续练习通过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3、理解“夸耀、尽情、安然、舒适、分享、瞠目结舌、渺小”等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

体会“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渺小”。

2、懂得“井底之蛙”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感受井底之蛙见识浅陋,目光短小,孤陋寡闻,只见一井之水,不知沧海之大。

知道成语“井底之蛙”比喻目光短浅、见识浅薄的人。

2、理解“夸耀、尽情、安然、舒适、分享、瞠目结舌、渺小”等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

体会“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的含义。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回顾引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指)——井底之蛙(读课题)我们读过许多寓言,知道寓言就是借助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这节课我们将用心品读《井底之蛙》这篇课文,深入领悟包含的寓意。

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个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则寓言故事。

二、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段(1)找重点词句生活在浅井中的小青蛙是怎样对来自东海的鳖述说它的快乐的?“夸耀”是什么意思?(“显示”、“炫耀”的意思。

)(读小青蛙的话)用“——”画出中心句。

“这里”指的是——井里,再来读一读“我生活在井里真快活!”生活在井里还能这么自信地说快活呀,默读课文的第一段,边读边勾画,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青蛙的真快活?(生读勾,师巡视,动笔勾画、批注。

)“高兴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多舒适呀,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可以随心所欲地玩呢?——尽情,什么是“尽情”,读出你的感受,这样体会一下“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高兴时……”“疲倦了……”可以在井壁窟窿里面安然休息,从这个句子你感到了什么?——青蛙的满足与陶醉(我看到你还加入了自己的神态了呢,不错)。

井底之蛙的故事原文

井底之蛙的故事原文

井底之蛙的故事原文从前,有一只蛙住在一个深井里。

这只蛙一直生活在这口井里,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它以为这口井就是整个世界,因为它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地方。

蛙对自己的生活感到非常满意,觉得自己住在一个最好的地方。

有一天,一只海鸥飞过这口井,看到了蛙。

海鸥问蛙,“你为什么不离开这个井,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蛙回答说,“这个井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我不需要去其他地方。

”。

海鸥听了,感到非常惊讶。

它对蛙说,“你真的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广阔吗?有大海、河流、湖泊,还有无数的其他生物和美丽的景色。

你只待在这口井里,怎么能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呢?”。

蛙听了海鸥的话,开始思考起来。

它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想法,也开始渴望离开这口井,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于是,蛙决定爬出井口,去探索外面的世界。

蛙爬出井口后,它看到了广阔的天空和远处的山峦,还有清澈的湖水和绿油油的草地。

蛙感到非常震撼,它从未想到外面的世界会如此美丽。

它开始在湖水里游泳,在草地上跳跃,享受着自由自在的感觉。

蛙对海鸥说,“谢谢你告诉我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美好,如果不是你,我可能一辈子都待在井底,永远也看不到这些美景。

”。

海鸥笑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井底,只有不断去探索,才能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你现在明白了吗?”。

蛙点了点头,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喜悦。

它决定永远不再回到那口井里,而是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发现更多的美好。

故事结束了,但是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不要成为井底之蛙,要勇敢地去探索、去发现,才能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愿我们都能像蛙一样,不断前行,不断成长。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井底之蛙》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井底之蛙》

因小失大、大惊小怪、 大材小用、大街小巷、 大同小异、小题大做、 贪小失大、大呼小叫、 小不忍则乱大谋
大海是一片辽阔的天地, 生活在这里有无穷的乐趣, 这就是鳖所谓的大快乐吧 !
海面有2458925645564万亿千米长 海的面积占有陆地面积的71%, 并且乘船可以环绕地球 因此, 地球周长有多长,海洋就有深
太平洋 平均深度为4028米,最大深度为马里 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是目前已 知世界海洋的最深点 大西洋 平均深度为3627米。最深处达9212 米在波多黎各岛北方的波多黎各海 沟中。 印度洋 平均深度为3897米,最大深度为爪 哇海沟,达7450米。 北冰洋 平均深度约1200米,南森海盆最深 处达5449米,是北冰洋最深点。
朗读课文
1、听课件朗读,仔细跟读。再有感情的自读课文。
想一想
1、青蛙先生住在哪里呢? 2、青蛙遇见了谁? 3、青蛙对它说了什么?你觉得青蛙先生
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4、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用横线画出来。
“我生活在这里
真快活!”
• 高兴时,我跃出井外,攀缘栏杆 尽情 地蹦跳。(蹦跳之乐) , • 疲倦了,我回到井中,躲在井壁 安然休息。(休息之乐 窟窿里, ) • 跳进井水中,井水刚刚浸没我的 两腋,托住下巴;稀泥没过我的 双脚, 绵软舒适 。(玩水之乐)
大海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不因为水增多减少
而或进或退,这也可以说是生活在东海的大快乐吧。
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千仞 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 千里的距离,也不能形容海的辽阔,千 仞的高度,也无法形容海的深度。
例1:我生活在这里也快活!海鸥齐鸣,海 鸟欢叫。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为我做伴, 陪我嬉戏;波涛汹涌的海水给我挠痒痒, 爽呆了! 例2:我生活在这里也快活!清晨,伴着 朝阳我练习仰泳;傍晚沐浴着夕阳,在 海滩上缓缓漫步,惬(qiè)意极了!

北师大小学语文四上《11.2井底之蛙》[牛建宏]【市一等奖】优质课

北师大小学语文四上《11.2井底之蛙》[牛建宏]【市一等奖】优质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抓词析句、对比阅读体会井底之蛙由“夸耀自己”到“觉得自己很渺小”的认识变化过程,进而感知寓言所揭示的道理。

3. 理解文中人物话语的内涵,并在感悟语言表达形式的同时尝试运用。

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语言文字等阅读感知的基本能力。

了解故事内容,从寓言中粗知道理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学生的理解往往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不知其内涵;对寓言揭示的道理只是初浅地认识,而不明其意。

再者课文第二自然段语言文白相杂、多用典故,学生阅读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本文沿用古文的结构,语言简明、整饬,前后文呈现出鲜明的对比特点。

因此紧紧围绕文本特点进行教学,是本课教学设计的根本,也是打开学生学路的关键。

所执教的教学班学生思维活跃,表达能力较强。

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自读感悟,注重学法、读法、写法的指导,努力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明晓道理。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抓词析句、对比阅读体会井底之蛙由“夸耀自己”到“觉得自己很渺小”的认识变化过程,进而感知寓言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难点:领会寓言所揭示的道理以及文章中人物语言的表达形式。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名字叫做《井底之蛙》(出示课题)。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同学们对这篇课文中的字词掌握的情况如何。

出示:窟窿(lonɡ)倚井栏栏杆(1)读(2)关注“窟窿”单字中读“窿”,词语中读轻声。

(3)自己读(4)齐读出示:夸耀疲倦渺小瞠目结舌(1)指名读(2)指导书写“耀”字,按结构强调出示:增多减少十年九涝八年七旱(1)师:这两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2)指导,十年九涝八年七旱应当怎样读。

4、师问:文中还有一个角色是(东海之鳖)5、出示东海之鳖图片师:这里“鳖”指的不是乌龟,而是海龟。

四年级语文上册《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井底之蛙》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井底之蛙》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疲倦、邀请、瞠目结舌、渺小”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为什么觉得自己很渺小。

3、对照课文,注意朗读古文的语调,领悟寓意。

重难点、关键: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为什么觉得自己的很渺小。

教具准备: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有关大海的录像片段。

教学设计:一、汇报预习,导入新课1、由学生汇报课前预习——所搜集的寓言故事概要及其寓意。

2、教师小结:寓言是借助一则故事来揭示较为深刻的道理。

3、引入新课:出示挂图(一只坐于井底的青蛙),板书课题:井底之蛙。

师引导:今天学习《井底之蛙》来看看这则寓言有什么寓意,要告知我们。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生字卡片抽读、正音。

2、自由读文,画出不理解字词,同桌合作互释对方不懂字词的意思。

3、全班交流:提出同桌合作仍无法理解的字词意思,全班讨论解决。

4、指名分节读文,师点拨。

三、再读课文,感悟大意。

1、默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内容?2、课堂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疏理。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节1、师导:青蛙生活在井底有什么快乐之处?用“_______”画出。

2、齐读青蛙之乐的`名字“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算是到了极点。

”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青蛙之乐(独占水井、进退自如、生活舒适……)4、指导朗读第一节,要求读出夸耀的语气,注意抑扬顿挫的节奏。

师指导。

(二)学习第二节1、师导:海鳖生活在大海快乐何在?用“”画出。

2、指读海鳖之乐的语句,“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这也可以说生活在东海的大快乐吧!”3、出示古文片段,自由读一读,注意古文语调节奏,师指导读。

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加损。

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坐井观天》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坐井观天》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坐井观天》原文及教案【原文】青蛙坐在井里。

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根据《庄子·秋水》改写。

【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

会用“一……就……”造句。

2、懂得故事内容。

3、学习全面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难点:弄懂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幻灯或多媒体、小黑板2、青蛙与小鸟的头饰若干。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指导朗读、理解课文一、学生瞬息万变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课文大意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师:同学们通过自己读书都知道了这个故事,谁能说说“坐井观天”的“观”是什么意思。

谁坐井观天。

2、再读读这个故事,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读音是否正确。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1)从学生中选出一个“小老师”,负责正音。

(2)开火车读生字卡,谁的读音不准,由“小老师”纠正。

(注意“弄”的声母是“n”,“错”的声母是平舌音)学生没准的字音教师指导。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

2、和同桌讨论一下,把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那两个词语(无边无际、井口那么大)找出来作上记号,再读一读。

3、教师在黑板上简笔画小鸟和青蛙。

4、请同学把课文中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词语告诉大家。

5、教师板书。

6、教师指黑板引读。

(1)小鸟说:“天无边无际。

部编版《12.井底之蛙》教学设计二上

部编版《12.井底之蛙》教学设计二上

教学内容:第12课《坐井观天》课型:精读课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我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我能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1.规范书写8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时间教学方法、策略一、导入新课1、出示谜语: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

(青蛙)2、自由交流: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只青蛙?我们再来听一支儿歌。

(歌曲欣赏:井底之蛙)3、小结:这么勤劳能干的小青蛙怎么成了井底之蛙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坐井观天》(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看看青蛙眼中的天是怎样的?小鸟眼中的天是怎样的?3谜语导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学习。

二、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我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我能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21、学生读目标(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等)。

2、教师解读目标(板书目标关键词)。

三、预习检测听写、小组展示等,形式要多样化。

四、夯实基础一、初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30当堂理解重点生字。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2)朗读课文。

①教师播放范读,提醒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②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要注意字音准确、语言顺畅。

4、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自由说,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出示会写的字的谜语,让学生猜)。

小学四年级语文《井底之蛙》原文及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井底之蛙》原文及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井底之蛙》原文及教案教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打算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案以打算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四年级语文《井底之蛙》原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援助。

《井底之蛙》原文每回闻到巷子里飘来烤山薯的香味,我就会想起几十年前家乡那位卖烤山薯的老人;想起他一双黑漆漆的手,和手心里两枚亮晶晶的铜钱。

那时,我大约十岁左右吧。

有一天,在院子里踢毽子,卖烤山薯的来了。

闻到那股子香喷喷的味道,好想吃啊!身边没有钱,却伸着肚子问:“老伯伯,几个铜板一个?”(那个时代,还用铜板呢,一枚银角子换三个铜板,一块银元换三百个铜板。

)老人一声不响,却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里一放说:“给你吃。

”我极其感谢,就渐渐地剥开了皮,万分珍惜地吃起来。

隔壁的二婶走过来了,她挑了几个大的烤山薯,称一称正好要十个铜板。

二婶说:“算九个铜板吧,我手里只有九个。

”老人说:“不行啊,我要亏本啦。

”二婶说:“下回补你就是了。

”她就捧着山薯进去了。

老人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门;我呢,愣愣地望着老人。

他满脸的皱纹很深很深,很不幸福的样子,我心里说不出的悲伤,只想代二婶给他一个铜板,但是身边真的没有钱。

看看手里吃了一半的烤山薯,结结巴巴地说:“老伯伯,我也没给钱呢。

”老人笑了,他说:“小孩子嘛,送给你吃的。

”我越发觉得心里不安,忽然想起毽子里面有两个铜钱儿。

只是两个铜钱呀,怎么抵得过一个铜板呢?但我还是急匆忙忙撕开毽子的包布,挖出两枚亮晶晶崭新的铜钱,递到老人手心里说:“老伯伯,给您。

”他好半天才明白我的意思,马上把铜钱放回我的口袋里,摸摸我的头说:“小姑娘,我怎么会拿你的钱呢?不过你的好心肠,我永远不会遗忘的。

”他又在烘缸里取出一个小山薯给我说:“再给你一个。

”我摇摇头不肯接。

他却把烤山薯塞进我的口袋里,向我笑着摆摆手,提着烘缸走了。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井底之蛙》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井底之蛙》教案、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简答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进行写作练习。
3.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感受课文的语气和节奏。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井底之蛙的局限性、寓意以及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知识点。
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通过提问、讨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井底之蛙的视野狭窄。
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尝试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写作。此外,组织学生互相评改、交流,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4.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写作。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井底之蛙的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寓意故事对我们的启示等。
2.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形成共识。
3.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4.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和掌握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运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共鸣: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井底之蛙的心情,从而引发情感共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6.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差异: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堂上积极表现。

《井底之蛙》出处以及解析

《井底之蛙》出处以及解析

《井底之蛙》出处以及解析
《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是一则寓言故事。

这则故事通过对一只生活在井底的青蛙的描述,讽刺了那些见识短浅、盲目自信的人。

故事讲述了一只青蛙生活在井底,它认为自己的井底就是整个世界,并且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当一只海龟告诉它外面的世界很大时,青蛙并不相信,认为海龟在吹牛。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事物,而应该拓宽自己的视野,了解更广阔的世界。

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盲目自信,要保持谦虚的态度,不断学习和进步。

《井底之蛙》是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它教会了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进步,不要成为一个见识短浅、盲目自信的人。

这个故事警示我们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要敢于拓宽视野,接触和了解更多的世界。

《井底之蛙》第二课时

《井底之蛙》第二课时

《井底之蛙》(第一课时)冯庄镇中心校张堤学校孟改娣教材分析:《井底之蛙》讲的是生活在浅井里的青蛙孤陋寡闻、夜郎自大,把自己看到的一个角落当作整个世界,当它知道鳖生活的东海无限宽阔之后无地自容的故事。

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满的人。

课文内容比较简单,但蕴涵的道理也很深刻,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内容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经过预习,通过多种渠道认识生字,能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此外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所以课上采用多读自悟的方式进行,感悟语言的特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课文所阐述的的道理。

设计理念: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设计这一课时,让学生通过自主地阅读,体验青蛙的小快乐及鳖的大快乐,由浅入深地走进文本,通过自己的体验及独特的感受感悟寓意。

充分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体会主动,探究的快乐,在体验成功中不断进步!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写字表里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井底之蛙由“夸耀自己”到“觉得自己很渺小”的变化过程,进而感知寓意。

3、朗读课文,感悟语言表达的特点。

4、初步体会“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读文感悟,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

教具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一、青蛙的快乐体现在什么地方呢?1、出示视频:青蛙快乐生活的片段。

2、青蛙的快乐体现在什么地方呢?①高兴时,我跃出井外,攀缘栏杆,尽情地蹦跳。

②疲倦时,我回到井中,躲在井壁窟窿里,安然休息。

③疲倦时,我回到井中,躲在井壁窟窿里,安然休息。

④我独占一口水井,跨井栏、倚井栏的乐趣,算是到了极点。

二、青蛙原来很快活,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非常渺小”呢?出示视频①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底之蛙》课文朗读
住在江井中的一只青蛙对来自东海的鳖夸耀说:“我生活在这里真快活!高兴时,我跃出井外,攀缘栏杆,心情地蹦跳。

疲倦了,我回到井中,躲在井壁窟窿里,安然休息。

跞进井水中,井水刚刚浸没我的两腋,托住下巴;稀泥没过我的双脚,绵软舒适。

环顾那些虾、蟹、蝌蚪,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快活。

而且,我独占一口水井,跨井栏、倚井栏的乐趣,算是到了极点,你何不进来跟我一起这些快乐呢?”
鳖接受了青蛙的邀请,准备下井去看看;但是他左腿还没有迈进去,右腿已经被绊住了。

于是他只好小心地退回来,向青蛙讲起大海的景观:“用千里之遥,不能形容海的辽阔,千仞之高,不足以形容海的深度。

夏禹时代,十年九游,海面却没因此增高;商汤时代,八年七旱,海岸也没因缺雨而降低。

大海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不因为水增多减少而或进或退,这也可以说是生活在东海的大快乐吧。


浅井之蛙听了这些话,瞠目结舌,觉得自己非常渺小。

[2012-11-19]《井底之蛙》课文朗读下载
(请使用右键,目标另存为)
〖你正在浏览
《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上一则
小学语文课文朗读——《“三颗纽扣”的房子》
下一则
小学语文课文朗读——《“扫一室”与“扫天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