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非洲文化对我的启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非洲文化对我的启发
——或曰我对一种生活的臆想非洲,在我们的想象中一如多少年来它留给我们的印象,炎热,贫瘠,黑皮肤。但那些古老的图腾以及种种又给非洲那块太阳直射的光明的地方蒙上了一层曼妙的面纱。
在老师的课上,我听到非洲的面貌,非洲的文学,非洲的巫术等等它千百年来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产生的一些东西。我由此引发了一些思考,又加上最近看的一些书,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想要用我的词句赞美非洲的生活或者说非洲代表的一种生活方式。
对非洲的了解开始于小时候看新闻看到的中非之间的交往和国际上对非洲的援助。那时候对非洲的印象就是贫穷。后来喜欢看人与自然、动物世界,又觉得非洲是一个人烟稀少,散布着土著居民的茫茫大草原,狮子斑马驰骋其上。那水丰草茂的雨季,整个非洲都是绿色的吧,那炎热的旱季,所有的动物都在迁徙吧。于是非洲在我心中成了一个自然之地。
大学,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多,更多的看书看电影,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非洲。在上这学期的非洲文化课之前,我看了一个关于非洲的电影系列,轻松搞笑,也是跟非洲人民悠闲快乐的生活有关的,《上帝也疯狂》。电影分上下两部,两部电影都有两条主线,一条主线叙述一个落后的非洲部落快乐的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关于现代文明对其产生的冲击,另一条主线描述美国人放弃忙碌压抑的城市生活来到非洲碰撞出的爱情故事。两部电影或许导演都并没有在其中加入很深刻的思考,但我却因其发出了深深的感叹。
或许我并不了解,在非洲现在有着怎样的生活,但凭借老师的介绍,和非洲几千年来呈现给世人的样子(我想短暂的城市文明是不会轻易撼动适合非洲大陆的那种生活方式的),那片热土一定是荡漾着欢歌笑语,和明媚的情绪的啊。
听非洲的音乐(我接触到的),简单(填词而言)而没有什么太多的修饰,但那是最接近人类的真实情感抒发的,明快的节奏,就像是人心跳的拍子。歌曲,向来是人类情感抒发最直接的途径,我们伤心的时候哼伤心的调子,快乐的时候唱高兴的曲子,不管词是什么,总是借着音乐唱出我们的心情。那个大草原上朴实粗莽的音乐,荡漾的是看到每天的日出的欢欣,凝视孩子的喜悦,打猎归来的满足,节日庆祝的色彩!不管现如今音乐有多华丽,也不管歌手是如何在秀,但看那些不管是非洲还是遍及世界的各地的民乐,总能找到人类最快乐的情感。非洲的舞蹈也几乎是同理。
看非洲人民(这里主要指南非之外,因为南非已经是非常发达而像是欧美的一个延伸),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或许我们是认为这一切都是经济不发达导致的,但是那种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糊口而每天劳作,但是非洲人民享受其中的日子,相比当下大城市的快节
奏重压力少快乐,孰好孰坏呢。我虽不了解道家,但是站在它的边缘也非常向往它所描述的一种生活。假设人类过着小国寡民的日子(类似于非洲的部落),交往较少,能力有限,能够繁衍生息,但不至于导致别的物种的灭亡,那人类的日子会不会好过许多?这只是一个疑问。
纵观人类历史文明科技的发展,非洲好像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同样不包括那些沿海地带、南非),但是你走进草原深处,那些没有被人类先进的技术、工业化大机器伤害到的地方,人类凭借自己自身的力量以及少量的工具利用自然的资源并快乐地存在着。也许工具的使用是潘多拉盒子,带给人类的后果仍未揭晓。
站在对比的角度上,非洲那些古老的部落是与我们所谓的文明平起平坐的,人类之于世界,之于地球,也不过是一种生物,归根结底,人类发展下去,其实是生存下去。反观现在发达地区的文明,例如《寂静的春天》,这是人类生存的怎样的显示呢?随着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密切,非洲的一些国家也开始强调经济发展却用了近乎残暴的方式。猎杀动物砍伐树木。这种野蛮的掠夺方式像极了人类刚刚懂得利用工具索取时的欲望膨胀。可是在动荡的岁月里,恶劣的环境下,当天谴降至造成生存重压时我们才明白,自己破坏了与自然的和谐,妄自尊大的角色认识只会让我们灭绝的很快。没了人类地球照样转动。
在非洲古老的部落里,他们的生活就是生存,但是他们比我们快乐(当然这种快乐也是建立在充足的食物等等上的)。我们的欲望太多了,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要掌握的东西太多了,要使用的工具太多了,要让自己处于统治地位的冲动太多了。但是世界很大,生存的确是第一要义,但我们要懂得谦卑。非洲人民的文化在我们看来的确是发展迟缓,带有迷信色彩,但这种敬畏与渐渐接近真理的科学带给人们的人生态度是一样的——好好生存下去,尊重自然,快乐生活。
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也已经适应了这种时间长度。好好生存下去,为了本身就深植于我们潜意识中的繁衍生息,为了达到一种环境友好型的伟大的人类。地球、自然本身就是一个慈爱的母亲,自然选择也从来是用温和的方式淘汰掉落在后面的孩子。非洲、中华大地,那些我们遭受过的天谴,也不过是母亲轻轻抽打孩子的屁股以示警告,远比不上每年人类自己发明的汽车造成的伤亡多。
向往非洲清心寡欲的生存型生活方式。我想在掌握了自己想要掌握的事实(或许只是接近事实)后,我能更坦然的面对自然,思考、存在。
120154090
赵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