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用山药探析_王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籍研读○

张锡纯用山药探析

王 建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南阳473010)

摘要:通过分析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山药的临床运用,采用以证测方以方析药的方法,剖析了张氏在治疗阴虚、肺虚、脾虚、肾虚诸证中山药的用法,并加以阐发。

关键词:张锡纯 医学衷中参西录 山药 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3649(2007)12-0039-02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茎,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性平而补虚。自仲景《金匮要略》用薯蓣丸以来,山药多以辅佐药出现在历代的方药典籍中,重用者少,以山药为君者更为鲜见,近代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开重用山药之先河,书中所载方剂用山药者几乎过半,并且常以山药为君,每起沉疴,取应手之效。细读《医学衷中参西录》可叹张锡纯实乃知山药者,有集山药应用之大成之势,其中妙处深可探究,后学者大可效法。

1 肺肾阴虚

经云:“阴虚则热。”阴虚劳热多因久病体衰,饮食少纳,或自汗、多梦或咳嗽喘促,耗伤精气所致,脉象以虚弱微细为多见,临床可见有肺阴虚者,有肾阴虚者;然都与后天之本脾脏有密切的关系,以脾之伤为病之本。山药味甘,平补之品,补肺、脾、肾三脏而无助热之虑,实为治虚劳之要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治阴虚劳热共11方,用山药者十有其九,其中一味薯蓣饮单用山药一味。张氏曾治一老翁患咳嗽痰喘30年,痼疾陡发,发热、咽干、头汗出、不纳食,证属肺气与脾阴肾阴将绝,有不可终日之势,从医束手,改用山药12g,加玄参9g,一剂见效,三剂而病愈过半。笔者在临床上凡遇到阴虚内热患者,特别是体弱病久者,常在养阴清热方剂中加入大剂山药,取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肺肾阴虚则喘息不止,肺主气司呼吸,肺阴虚则内热由生,热迫于肺则喘作;肾主纳气,肾阴虚则气不摄纳,使肺肃降之气失归纳之所而作喘,《医学衷中参西录》创薯蓣纳气汤,用山药、地黄补肾以为君,山萸肉、龙骨为佐使,治老年喘息,呼多吸少之症俱获良效。因山药补肾兼能补肺,并有收敛之力,在此治喘之力雄,所以定名薯蓣纳气汤。张氏在治疗肺阴虚喘咳劳嗽时,阴虚劳热诸方皆可选用,可倍山药用量,加牛蒡子。山药滋脾肺之阴以滋其本,牛蒡子体滑气香,清润肺脏以治其标。二者合用有相得益彰之妙。笔者曾治一老翁李某,素有喘证,发则呼多吸少不能平卧,咽干口燥,喜多饮,夜小便频数,证属阴虚作喘,常服多种药物不效。投薯蓣纳气汤,一剂而喘止,夜间小便次数亦减,深信张氏之说不虚。

张氏在治疗血淋、膏淋、劳淋、寒淋及尿浊诸证中,皆以山药为君药,同道多无此法,问山药之性何以与他药之性相合,张锡纯答曰:“阴虚小便不利者,服山药可补,滋阴利小便;气虚小便不摄者,服山药可补气摄小便;盖山药为滋阴固肾之良药,以治淋证之淋涩频数,诚为有一无二之佳品,再因证加他药辅佐之,所以投之辄效也。”

2 脾虚吐泻

《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呕吐方载薯蓣半夏粥,用于胃气上逆,冲上作呕,闻药味则呕吐益甚,诸药皆不能下咽者,凡呕吐者正值胃气上逆之时,骤进汤剂则一服即吐,止呕药又难奏止呕之效,张锡纯以半夏和胃降逆治其本,山药粘稠不致药物呕出急治其标,同时山药又有健脾以助胃受纳之功,故山药有治呕吐之效。

张锡纯在治疗泄泻的方剂中,多不离山药,凡泄泻日久,多脾脏气阴两虚兼湿邪留恋,山药双补气阴又有健脾利湿之功,治疗泄泻最为切用,尤其在夏秋季节,小儿贪凉饮冷,感受湿邪,伤及脾胃,随之滑泻,久则气阴亏耗而湿邪不去,单用滋补或渗利均是不妥,唯用山药补而不腻,补中有消,可以放心使用,笔者在临床上常用止泻散治疗小儿腹泻,方中主药就是山药,每用必取应手之效。确为儿科之妙品,老年体弱滑泄日久,体倦乏力,口干不喜饮,小便不利者,必用山药,多能取效,较之温润淡渗之药确有独到之力。

张氏治痢亦喜用山药。久痢滑脱,气阴耗伤,当补脾健胃厚肠,行扶正祛邪之意,在通变白头翁汤中因为有山药顾脾,阻止了痢后转泻,体现了张氏知常达变之功力,张锡纯认为山药之补不同于参芪,其力饶而性略纯。况此药用于寒凉通利药之后,使邪先去而后发从容之补性,乃万全之策,决无留邪之虞。

3 阴虚消渴

消渴一证分上、中、下三消,因于肺脾肾三脏阴亏,是目前人的生活水平提高后的主要代谢性疾病之一,上中下三脏阴亏,火旺灼津;或因肺燥,津液布施不周,肾乏滋助,则肾阴亏虚,津液不得上承肺胃,精微转而下注,口渴、多饮、多尿,发

·

39

·

2007年第25卷第12期Vol.25,No.12,2007

四 川 中 医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浅谈《伤寒论》口渴证治

臧海洋 指导:赵云芳

河南中医学院2006级研究生(河南郑州450008)

摘要:口渴一症在临床辨证中具有重要意义,《伤寒论》中提及口渴症的条文有四十处之多,本文结合《伤寒论》原文,探讨张仲景对口渴的辨证治疗。

关键词:伤寒论 口渴 证治

中图分类号:R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49(2007)12-0040-02

口渴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在《伤寒论》中提及口渴症的条文有四十处之多,有以主症出现,有以或然症出现,然描述口渴之状有烦渴、消渴、燥渴、大渴、大烦渴、欲饮水、口燥等各异,其产生的病变机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故采取了不同的治法。现结合《伤寒论》加以浅析,以飨同道。1 温邪伤津之口渴证治

邪热犯卫,津液受伤,治以辛凉疏卫,泄热止渴法。《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温病为外感热病的一大类,属广义伤寒范畴,初起邪在卫分,亦可出现类似太阳病的特点。由于温邪最易伤津故见口渴,而太阳病因风寒初至,尚未化热伤津,一般无口渴。可见口渴与否是狭义伤寒与温病的鉴别要点之一。在此仲景实为警示后世伤寒初期与温病之鉴别重要性,未及方药,随着后世医家的不断补充和完善,提出辛凉疏卫,泄热止渴法,方宜银翘散。

2 水饮内停之口渴证治

(1)风寒束表,水饮内停,治以辛温解表,化饮止渴法。《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小青龙汤主之”。太阳伤寒,外有表寒,里有水饮,饮停不化,津不上滋则见口渴,但多为渴喜热饮。故用辛温解表,化饮止渴法,方宜小青龙汤。方中麻、桂辛温解表;干姜、细辛、五味、半夏等温肺化饮止咳,诸药合用表解饮化,则口渴自除。(2)水蓄膀胱,气化不利,治以通阳化气,利水止渴法。《伤寒论》第71条“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第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五苓散主之。”太阳表邪未解随经入腑,阻碍膀胱气化功能,气化不利,水道失调,水蓄于内,阳气不能化气升津故见口渴。此口渴并非体内津液亏损,而是水饮内阻津不上承所致。若蓄水过多,水邪自下上逆于胃,胃失和降,水入即吐,仲景称之“水逆”。故用通阳化气,利水止渴法,方宜五苓散。方中桂枝通阳化气;猪苓、茯苓、泽泻通利小便;白术健脾运湿,诸药合用阳通水利津液上承则口渴解。

3 热盛津伤之口渴证治

(1)阳明热盛,气阴两伤,治以辛寒清热,益气生津止渴法。《伤寒论》第168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第169条“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外邪由太阳或少阳传入阳明,或外邪直中阳明,热盛伤津则见口渴。渴以饮水自救,故有大渴、大烦渴、燥渴之特征。故用辛寒清热,益气生津止渴法。方宜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清热生津,并加人参益气,以助生津,热清津生则口渴自愈。(2)邪犯少阳,或见津伤,治以和解少阳,生津止渴法:《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小柴胡汤主之”。少阳受邪枢机不利,正邪分争,故寒热往来。由于少阳病势不定,变化多端,邪热伤律,或见口渴之症。故用和解少阳,生津止渴之法,方宜小柴胡汤加减。小柴胡汤方后注明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方中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清泄邪热;栝蒌根清热生津止渴;人参、生姜、大枣、甘草益气和中,诸药合用,枢机和津液生,则口渴自愈。《伤寒论》第147条“伤寒四五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 

为消渴;或因过食肥甘,脾胃积热,胃热炽盛,消谷善饥,胃阴为之耗竭,亦发为消渴。根据病机,消渴之治当以理肺、脾、肾三脏为要,山药善滋阴液而入肺、脾、肾三经,用于消渴正合其性,《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消渴方皆用山药,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现代医学研究,山药具有强健消化系统的作用,降血糖的作用,抗衰老作用,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用山药处颇多,山药之功发挥无余,主要是因其平补气阴,扶脾益气,护阴而不助湿,既具有生津养液之力,又不乏利尿祛湿之功,喜用此药缘于有效,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归脾,液浓益肾,能滋润血脉,固中气强体魄,能滋能利,能涩能收,所以可补肺、补肾兼补脾胃,确为补药中之上品,一切虚证皆可用之,当以生用为佳。

参考文献

[1]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5、55

[2]程志清.中医十大名方———六味地黄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8

(收稿日期 2007-08-29)

·40·

四 川 中 医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

2007年第25卷第12期

Vol.25,No.12,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