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干预效果研究
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对康复的影响

内蒙 古 中医药
脑 卒 中患者 早期 进 行 护 理 干预 对 康 复 的影 响
马 梅 林 赵 改梅 ’
关键 词 : 脑卒 中; 护 理 干预 ; 康 复
中图分类 号: R 4 7 3 .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0 9 7 9 ( 2 0 1 3 ) 2 2— 0 1 4 4— 0 2
卒 中病人 1 9 2例 , 均经 C T或 MR I 确诊 , 全部病例且符合脑血管 病诊断标准 J , 病情稳定 , 没有明显认 知障碍 。其 中干预组 1 3 0
例, 男7 2例 , 女5 8例 , 年龄 4 3— 7 7岁 , 平均 ( 5 5 . 1 6±8 . 3 5 ) 岁, 左侧偏瘫 7 2例 , 右侧偏瘫 5 8例 。对照组 6 2例 , 男3 3例 , 女2 9 例, 年龄 4 J 4 — 7 6岁 , 平均 ( 5 5 . 7 7± 9 . 4 3 ) 岁, 左侧偏瘫 3 3例 , 右 侧偏瘫 2 9例 。就诊 时间为发病后 4 8 h一1 2 0 d , 平均 2 1 d 。 1 . 2 方法 : 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 , 干预组经 过康复 医生 及
干预开始前 及此后 3 0 、 6 0 、 9 0 d分别 按照 N I HS S 、 MR S 、 S I S三个 量表评分对 病人状 况进行评定 : ( 1 ) 日常生 活活动能 力 ( A D L )
对 照组
6 2 1 4 . 6 2±3 . 1 6 8 . 9 4± 2 . 3 7 6 . 3 9± 2 . 0 3 4 . 8 6±1 . 6 4
1 3 0 1 4 . 8 7士3 . 4 2 6 . 0 2± 2 . 0 8 ★ △ 3 . 7 6±1 . 3 8 z x 2 . 5 7±1 . 0 7 △
脑卒中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论文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176-01【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早期康复训练,配合高压氧治疗及针灸、按摩等)对脑卒中后康复的影响。
方法经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后偏瘫、失语且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12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7例)和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
结果两组在干预前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较干预前显著减少(p<0.05),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
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护理influence of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s on patients after cerebral stroke lei chang ping1 wang yao hui2※【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s (including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ear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ncurrent with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acupuncture and medical massage etc) on patients after cerebral stroke. methods 127 cases of patients(hemiparalysis and aphasia with stable vital signs without severe confusion after cerebral stroke)diagnosed by ct or mri was randomly divided two groups, intervention group(67 cases) and control group(60 cases).rehabilitation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in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2 groups in the score of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and activity of daily life (p﹥0.05).in intervention group, the score of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was considerably less than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 the score of activity of daily life was considerab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p<0.05). conclusion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s can considerably increase rehabilitation effects for patients after cerebral stroke.【key words】cerebral strok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脑卒中是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均高,它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人类的三大致死病因。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2 5 便秘 的预 防 . 应在便秘发生 前做 好 预防 , 日 3次 按摩 患者 腹部 , 每 增
常被迫卧床休息 , 同时饮 水 和进食 也减 少 , 患者 胃肠 道蠕 动 减慢 , 大便干燥 导致 便秘 发生 。另 外 , 患病 后患 者 由于排便
习惯 改变 , 床上排便 姿势 不适 , 加 了排便 的难 度而 导致便 增 秘。便秘时患者如屏气用力将粪便 排 出, 可导致 腹 内压 急剧 增加 , 驱使胸腹腔静 脉血 回流心脏 增多 , 导致 血压增 高 , 心率 加快 , 心脏负荷加重 而诱发 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 4 2 心理 因素与便秘 的关 系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由于起病 突然 , 住院后治 疗环境 的影 响及担心疾病预后 , 患者常处于焦虑 、 抑郁及 恐惧状 态 , 而不
人 每 日排便 1~ 2次 , 急性 心肌 梗死 患者为 适应 疾病 的要 求
肌, 使药液在 直肠 中保 留 5~1 i 再慢 慢排便 。用 泻 药 0m n后
后 , 观察 患者 的排 便 情况 , 密切 防止 因排 便次 数增 多而 致腹 泻, 引起脱水 和电解质紊乱 , 同时肛周皮肤 变红时给予皮肤护
加腹压及 肠移 动 , 促进排便 , 同时说 明进食粗 纤维 的必要性 , 并鼓励患者适 当多 吃新鲜 蔬菜 与水 果 , 以增 加粪 便体 积 , 促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影响的研究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影响的研究脑卒中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血管病,也称为脑血管意外,脑部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硬化的动脉因有退化变脆,管壁薄弱,或因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在合并有高血压的情况下,发生破裂出血,称为脑出血。
脑血管意外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现已公认为是世界各国成人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在脑血管病生存者中,病残者高达70%~80%,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损失,生活需要照顾[1]。
脑血管病不仅仅危害患者本人,而且需要相当数量的人来照顾这些残疾者。
故给以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工作非常重要。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7月~2005年1月治疗100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都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标准[2]。
所有患者都进行了mri或ct检查以明确诊断,所有患者都有肢体功能障碍的表现。
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中20例为女性,30例为男性,平均年龄为61.5岁;36例为右侧偏瘫,14例为左侧偏瘫。
对照组中男40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62.8岁;35例为右侧,15例为左侧。
两组一般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所有患者均进行内科的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其进行康复护理。
1.2 康复训练:1.2.1 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其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等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如患者有昏迷的表现应把其头偏向一侧,做好相关的护理措施。
1.2.2 早期训练:护士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康复训练主要以被动训练为主,逐渐过渡为主动训练;床上肢位的摆放,防止肢体痉挛,避免上肢屈曲、下肢外展、外旋、足下垂以及足内翻的模式,足底部垫软枕,将足尖顶起,以免发生足下垂。
1.2.3 鼓励早期自主床上翻身训练:患者采用两手交叉,肘关节伸直上举,前屈90°。
向健侧翻身时,由双上肢左右摇摆带动躯于翻至健侧,护士给予一定的辅助之后再翻向患侧。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观察【摘要】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障碍恢复,提高吞咽障碍改善有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早期康复;疗效观察急性脑卒中是当前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是因为特殊诱因导致脑血管破裂或闭塞,进而造成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如不及时治疗会对患者大脑功能造成损害。
急性脑卒中患者有肢体突然无力、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表现。
有研究发现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科学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1.早期康复护理方法1.1予以患者遵医嘱用药、辅助检查、生命体征与病情监测、异常情况对症处理等常规护理。
1.2入院时即对患者信息进行详细采集,包括身体状况、饮食喜好、病情信息等,以此为依据为每名患者制定个性化康复护理计划,并根据患者反馈做好动态调整[1]。
1.3早期心理干预吞咽障碍情况下患者负面心理明显,影响患者的依从性。
护理人员需综合患者的心理特点,引导患者客观看待、接受疾病,稳定患者心理,建立患者治疗信心。
1.4肢体训练,鼓励患者多采取侧卧位,定时帮其更换体位,协助患者活动四肢、按摩四肢以促进血液流动,拍打患肢提供感觉刺激。
为患者制定肢体训练计划安排,注意根据患者身体实际循序渐进,督促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完成训练。
1.5吞咽训练,教会患者呼吸训练方法,用鼻深吸气,然后屏住呼吸,最后口呼气,结合身体现状,依此循环练习;对患者舌肌进行训练,用纱布裹住舌头帮助患者做拉伸训练,鼓励患者自主将舌头在口腔活动,做吐舌头、伸舌头训练,促进患者舌肌锻炼;用棉签沾冰水后刺激患者吞咽点附近,使患者多做吞咽动作,强化吞咽反射;对患者脸肌、颈部肌肉做好训练,鼓励患者做鼓腮帮、吹气等动作锻炼脸肌,让患者做抬头、伸展等动作锻炼颈部肌肉[3]。
1.6进食训练,让患者以半卧位进食,在患者进食锻炼吞咽时,要多鼓励开导,增强患者信心。
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中图分 类号 : R 4 7 3 . 5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0 9 4 7 ( 2 0 1 3 ) 0 3 — 0 1 6 3 — 0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0 9 4 7 . 2 0 1 3 . 0 . 0 0 0
i n g . Ac t i v i t i e s o f d a i l y l i v i n g( ADL)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 we r e c o mp a r e d b e t we e n t h e t WO g r o u p s b y u s i n g Ba t h e l i n d e x e s .Re s u l t s Th e B a r t h e l i n d e x e s o f t h e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g r o u p w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与康复计划

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与康复计划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早期护理干预和康复计划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早期护理干预和康复计划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有效地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健康。
一、早期护理干预早期护理干预是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损伤并促进康复。
下面将从急救、治疗和康复三个阶段介绍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
1. 急救阶段在脑卒中的急救阶段,抢救患者的生命是首要任务。
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进行以下护理干预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保持循环稳定: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率,及时处理血压过高或过低、心率异常等情况。
(3)定位卧床:将患者保持侧卧位,以减少脑水肿并避免吞咽和窒息风险。
2. 治疗阶段治疗阶段主要针对脑卒中引起的症状和并发症进行干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措施:(1)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遵医嘱给药:按照医生的嘱咐给予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以防止血栓再形成。
(3)降低压力和焦虑:提供舒适的环境,减少刺激和噪音,帮助患者放松身心。
3. 康复阶段康复阶段是脑卒中患者逐渐恢复功能的重要时期。
以下是一些在康复阶段的护理干预措施:(1)促进肢体活动:进行被动性运动,帮助患肢恢复功能。
(2)语言和吞咽训练:通过言语治疗和吞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和吞咽功能。
(3)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中的困难,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二、康复计划康复计划是为了帮助脑卒中患者尽快恢复功能而制定的详细计划。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康复计划的举例:1. 评估阶段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功能、认知功能和心理状况的评估。
评估结果将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2. 制定目标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明确的康复目标。
目标应该具体、可量化和可达到,例如恢复部分肢体功能、改善言语表达能力等。
早期护理干预对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肢体运动功能影响

早期护理干预对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对我院收住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法,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两组前后采用fugl-meyer 评价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 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adl)。
结果:经30d 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adl均有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神内的常规药物治疗及一般的护理措施。
早期护理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即在患者发病24~48h后检测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检查不再有进展时,可以开始康复治疗[3]。
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2.1 心理护理干预由于脑中风患者长期卧床,易导致肢体功能障碍,脑组织局部损伤出现认知及语言表达障碍,这时患者往往出现悲观、焦虑、抑郁、烦躁等心理障碍,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为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干预,通过安慰、支持、帮助、暗示、听音乐等方法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及疾病的预后、康复计划等,让患者对治疗该疾病有信心,让患者及家属了解中风的病因,危险因素及护理常识,使患者出院前掌握防病治病知识,减少脑中风的再发率。
1.2.2 肢体功能恢复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要鼓励其早期活动,例如:坐位、下床、站立、行走等。
有研究表明[4]早期活动是脑卒中康复训练的重要部分,安全无害,有助于减少脑卒中后抑郁。
早期站立对于肺部感染的预防、避免发生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护理人员应鼓励并协助患者早期下床站立、活动,以促进自主神经恢复。
1.2.3 语言康复训练对于有严重语言障碍的患者,鼓励其从简单的语句练起,从简单的字、词、句练起,逐步复杂,循序渐进,反复活动舌头例如嚼口香糖,增强舌头的灵活,利用强的听觉刺激、语言刺激、感觉刺激等最大限度地促进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再建和恢复,嘱咐家属和陪护多与患者讲话,以便增其自信心。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症三例 [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05,26(5):292.
异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J].实用护理杂志 ,2003,19(3):21.
齐 艳 ,刘晓红 ,沈 丽.肝 癌患 者心理状 态与个性 的评 估及 [24] 韩斌 如 ,张 琰 ,王欣然.音乐 治疗对 ICU术后患 者焦虑抑 郁
习 可能 产生 继 发性 神经 萎缩 或 形成 不正 常 的神经 突 触 。 护理人员早期给予心理 干预 ,耐心 、细致地讲解脑卒中发病原
Alberts等 认为 ,在病 情允 许 的条 件下 ,应尽 早开 始 良肢 位 因 、机理 、疾病 的预后 、康 复计划等 ,采用 个性 化的心理 护理 ,
王 玲 ,王伟智.术前访视在围手术起护 理中的应用 [J].中国 [27] 方 颖 ,魏傲蕾 ,张传英.肝移 植 患者 术后 精神 异 常的 护理
实用护理杂志 ,2004,20(4):54.
[J].中国实用医药 ,2009,12(4):207—208.
李 静 ,刘玉馥 .ICU的噪声污染与防治[J].解放军护理杂志 , [28] 徐庆祥 ,丁义涛,仇毓东 ,等.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 28例
[J].家庭护士 ,2007,5(7):54—55.
丁兰平 ,巢文 萍 ,王丽 艳.肝 移植患 者术后精神 状态 异常 的护 [26] 刘春英.肝移植术后并 发精神异 常 的原因及 护理对策 [J].中
理 [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5,3(10):948.
华护理杂志 ,2007,42(5):413—414.
(收稿 日期 :2010—09—26)
[J].护士进修杂志 ,2003,18(1):46—47.
张丽荣 ,滕丽霞.在 日活体肝移植 的系统 护理研究 [J].吉林 医 [3O] 林 晓兰 ,邱吉玲.恢复期精神病 病人 的教 育需 求[J].中华护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在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运动、认知以及情感等方面具有功能障碍,若康复时间较久,则愈后恢复较差。
早期的院内康复被认为是恢复患者功能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有利于患者感觉运动以及运动功能的恢复,且可减少患者的相关医疗费用。
本文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发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案以及早期活动、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等方面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护理进行了详细综述,旨在为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Abstract] In China,acute ischemic stroke has a high incidence rate,disability rate and mortality rate,which has a serious harm to people′s health,and have dysfunction in motion,cognition and emotion etc..If the recovery time is longer,the recovery is poor.Earl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hospital was considered to be a very important part for the patients functional recovery,which is beneficial for patients to the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 and sensory motor,and it can reduce the related medical costs.In this paper,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were reviewed in detail from epidemiological develop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early rehabilitation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program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the relevance of early activity,self-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the aim w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early acute ischemic stroke.[Key words] Acute ischemic stroke;Rehabilitation nursing;Research progress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脑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的一种疾病,具有永久性或一过性脑功能障碍的相关症状或体征,在神经内科较为常见,占所有脑卒中患者的60%~80%[1-2]。
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急性脑血栓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给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性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明显好转的人数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而无效的人数则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急性脑血栓患者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给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性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①心理康复护理:通过讲解使患者认识功能锻炼对自身基本康复的重要意义,针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安慰等心理康复措施,全面调动家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家属在患者心理康复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进一步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②语言功能康复护理: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张口、闭唇、鼓腮、伸缩舌等一系列口面部动作,从而使口面部的肌肉得以充分的运动。
此外还应进行发音训练,首先从单音开始,到短词、短句,再逐步过渡到较长甚至较复杂的句子。
1.3 评价指标。
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其中临床治疗情况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定,即基本痊愈:改善达80%以上;明显好转:改善达60%~80%;好转:改善达20%~60%;无效:改善为20%以下或无改善。
总有效率为基本治愈、明显好转、好转之和。
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即基本自理为60分以上;生活需要帮助为40~60分;基本生活完成需要帮助为40分以下。
运动功能采用fegl-mevyer积分评定:即i级50分以下;ⅱ级为50~84分;ⅲ级为85~95分;iv级为96~99分。
1.4 统计学处理。
临床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1 2组 患者治 疗前 后认 知功 能 的变 化 : . 2组 患者 治疗 前
MM E评 分 、 S WMS 分 和 C R评 分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评 D
女性 1 例 ; 7 年龄 4 ~ 6岁 , 18 平均(0 7 岁 ; 7 ± ) 病程 2 1 , — 3d 平均 ( . 1 ) ; 中类型 : 78 . d卒 +7 脑梗死 3 例 , 0 脑出血 8 。 例 2组患者性 别、 年龄 、 病程和卒 中类型等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 p
( 菊清 、 卢 沈群 芳 、 夏荷秀) 浙江省温州市 中西 医结合 医院神经 内科 ; ( 吴志鹏 )
中国药物与临床 2 1 年 1 月第 1 卷第 1 期 C i s Rm d s Cic,c br 02 0 2 0 h e e ei & li Ot e ne e ns o
00 )具有可 比性。 .5 .
1 治 疗 方 法 . 2
( > .5 。 P 00 ) 治疗 4周后 , 2组患者 MM E评分 、 S评分均较 S WM 治疗前 明显上升 , D C R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 . P 0 5或 P 0 < O0 )且观察组 上升或下 降幅度明显优 于对照组 ( < . ) .1 , P 00 。 5 .
选 择 20 0 8年 1 至 2 1 月 0 2年 2月 在 我 院 住 院 治 疗 的 脑
卒中患者 7 ,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制定 6例 的脑卒 中诊断标准[, 3 并经颅脑 C ] T或磁共振成像 ( I检查 MR ) 确诊 : 排除既往神经 、 精神病史和检查不配合者 。随机分为观
指导 。 ③康复干预 : 采用分 阶段的针对性早期康复护理措施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悲 观 等 不 良心 理 反 应 的 特 点 , 理 人 员 应 向 患 者 介 绍 脑 卒 中 护 发 病 机 制 及 诊 疗 特 点 等 相 关 知识 , 调 早 期 者 进 行 肢 体 功 能 强
锻 炼 的重 要 性 , 便 积 极 配 合 治 疗 。同 时 , 极 与 患 者 进 行 交 以 积
流 与 沟 通 , 慰 患 者 的 不 良 情 绪 , 量 满 足 其 合 理 要 求 , 建 安 尽 构
和 谐 的护 患 关 系 , 强 战 胜 疾 病 的 信 心 。 增 1 2 2 肢 体 功 能 康 复 护 理 急 性 期 症 状 明显 时 患 者 应 保 持 ..
男性 2 5例 , 性 2 女 1例 , 龄 4 ~ 7 年 6 8岁 , 均 年 龄 ( 7 3 3 平 5. ± . 2岁 , 梗死 2 ) 脑 7例 , 出 血 1 脑 9例 。对 照 组 男 性 2 6例 , 女性 2 O
例 , 龄 5~7 年 2 9岁 , 均 年 龄 ( 8 5 3 4 岁 , 梗 死 2 平 5. ± . ) 脑 4例 ,
2 1 ~ 2 1 年 间收 治 的 9 00 01 2例 脑 卒 中偏 瘫 患者 随 机 分 为 观 察 组 和 对 照 组 , 组 各 4 每 6例 , 照 组 患 者 给 对 予 常规 护 理 , 察 组 患 者在 此基 础 上 给 予 早 期 康 复 护 理 干 预 , 两 组 患 者 的 运 动 能 力 及 日常 生 活 能 力 进 观 对 行 评 价 。结 果 观 察 组 患 者 经 早 期 护 理 干 预 后 F g— Mee 及 B r e 评 分 均 高 于 对 照 组 , 间差 异 有 ul yr at l h 组 统计 学意义 ( P< 0 0 ) 表 明观 察 组 患者 的运 动功 能及 日常 生 活 能 力 优 于对 照 组 。结 论 早 期 康 复 护 .5,
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评价

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评价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早期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得出结论:早期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境障碍,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卒中心境障碍心理干预康复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躯体疾病之一,常伴有情感症状、常见焦虑和抑郁。
国内外研究证实[1],卒中后焦虑抑郁状态会对卒中预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笔者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40例住院脑卒中伴焦虑抑郁患者实施了为期4w的早期综合性心理干预,并进行了对照研究,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神经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86例,入组标准:(1)首次发生脑卒中,经临床颅脑CT/MRI证实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同时符合CCMD-3器质性抑郁和器质性焦虑发作的诊断标准;(3)所有患者躯体状况基本稳定后,病程在2w以上的恢复期患者,患者意识清晰,检查合作;(4)脑卒中后2w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障碍;(5)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2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8分。
排除标准:昏迷、失话、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病情较重不能接受访谈者,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既往有精神病病史,调查前3个月内应用抗抑郁剂及抗精神病药者。
经筛选同时符合CCMD-3抑郁和焦虑障碍诊断标准者80例。
应用随机数字表将受试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干预组(康复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
其中康复组男33例,女7例,年龄41-72岁,平均(64.3±9.1)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3例,小学~高中(中专)19例,文盲8例。
卒中类型:脑梗死26例,脑出血6例,腔隙梗死8例;对照组男32例,女8例,年龄42-71岁,平均(63.6±8.7)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1例,小学~高中(中专)20例,文盲9例。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干预

收 稿 日 期 :0 61 — 0 2 0 — 02
研究表明, 持续的中度至重度的术后疼痛本身可引起并 发症, 如增加血栓形成, 加重原有缺血性心脏病病情。 腹上 排痰, 导致低氧 血症和肺部并发症的增加, 腹部手术后的疼痛本身可引起肠
维普资讯
Pr c e i g o i i l e ii e J Fe . 0 7 Vo No 2 o e d n fCl c d cn , b 2 0 , l1 . n a M 6
质及年龄和耐受程度, 在排除特殊情况下, 逐渐增加活动量, 无 1例出现不能耐受的情况, 说明镇痛泵的应用减轻了因疼 痛造成的活动受限, 对于术后恢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麻痹。现代科技的发展已能够做到让患者无需忍受疼痛, 但
有关术后镇痛的知识与观念在患者中的普及和推广还远远 不够_ 。通过对术后患者应用镇痛泵的观察发现, 1 ] 积极的术 后镇痛可明显加速术后恢复过程, 还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应
作者简介 : 高哲 慧 (9 1 )女 , 西省 太原 市人 , 管护 师 , 要 从 事 手 术 室护 理 工 作 。 17一 , 山 主 主
治疗是脑卒中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究竟什么时候开 始才为“ 早期”认识并不完全一致。目前, , 较为一致的认识
多用患侧卧位, 减少仰卧位; 床上被动活动, 每日3 次, ~4 先
是: 脑血管病患者生命体征( 血压、 呼吸、 心率、 体温等) 稳定,
维普资讯
4 8例, 脑梗死合并出血者 1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2
各 4 例, 7 两组年龄、 病情、 病程无显著性差异( >O0 ) P .5 。
研究论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65167 临床医学论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20xx年5月至20xx 年12月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
对62例病患均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31例病患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早期康复护理,7周后运用Fugl-Meyer(FMA)评分、巴氏(Barthel)指数(BI)与总有效率评定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
结果:护理前,两组病患的FMA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周后,两组患者的FMA及BI评分均有一定程度提高,总有效率实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疗效,有效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价值。
脑卒中也称中风病,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的疾病。
据卫生部统计[1],每年新发脑卒中病患数量约150万,相当比例的发病患者生活难以自理,甚至造成身体残疾。
缺血性脑卒中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压力,因此,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尽量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广大患者的共同诉求。
本研究对收治的实验组31例病患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xx年5月至20xx年12月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1例。
所有患者均满足由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通过的诊断标准,均认知清晰且病情稳定。
已排除以下情况患者:脑两侧均发生病变;有严重脏器疾病;近期已进行过康复训练;有新出血及梗死;不能接受早期康复护理。
62例患者中男35例,女27例。
对照组31例患者,男16例,女15例,年龄49-78岁,平均(64.2±7.3)岁;实验组31例患者,男19例,女12例,年龄53-83岁,平均(66.3±6.9)岁。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展开讨论。
方法:对比分析某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192例脑卒中患者,将19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96例患者实施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实验组9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待患者的急性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以后,对其进行为期1个月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之前和护理干预进行到1个月的时候对神经功能的缺损给予评分,并评定功能独立性。
结果:经过4周的护理干预,96例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功能独立性评测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将19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6例,两组患者不存在性别、年龄和病情方面的较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96例患者实施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实验组9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待患者的急性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以后,对其进行为期1个月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之前和护理干预进行到1个月的时候对神经功能的缺损给予评分,并评定功能独立性。
1.2.1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脑卒中患者经常会因为身体功能的障碍而出现一些恐惧、孤独和焦虑的现象,为此,护理人员要耐心开导患者,消除他们的不安情绪,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使其感受到关爱,主动接受护理和治疗。
1.2.2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医务人员应组织相应的健康宣传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病发机理和预防措施,使其明白康复治疗的步骤和方法,并告诉患者一些常用的家庭护理措施[3]。
1.2.3 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护理。
让患者保持功能体位,保证上肢弯曲、下肢展开、足下垂内翻,翻身时要保持功能体位,尽可能予以帮助及指导;患者肌力超过ⅲ级时,要鼓励其进行按摩和握手以及抬脚等动作,逐步加强行走训练,鼓励患者在家人协助日常生活的同时尽量自理,语言方面,利用录音机帮助患者从对口型开始练习发音,家人协助,适当对患者进行鼓励,出院后对患者随访,指导其肢体和语言的训练[4]。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影响论文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的影响【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229-01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很多存活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笔者对7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护理训练,经观察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75例卒中患者,男39例,女36例,年龄35~78岁,平均61岁;入院时间为发病1h~10d,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均经颅脑ct 检查确诊。
在病情稳定、意识无障碍或已开始恢复时即开始主动性康复训练。
康复护理效果判定标准为:基本痊愈“恢复至brunnstrom vi级;显效:提高2级以上;有效:提高1级;无效:级数无变化。
2 康复护理与训练2.1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目标:改善运动、语言、认识和其他受损的功能,发挥患者的残余功能,防止发生并发症,减少后遗症,使患者在精神、心里和社会上再适应,恢复自主活动和人际之间的交往,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2 急性期康复护理:脑卒中发生后,应以临床抢救为主。
康复护理措施应早期介入,但应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为前提。
只要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h后即可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
为了下一步的训练做好准备,具体有以下几点:1.正确姿式的摆放是早期偏瘫康复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预防萎缩最有效的方法。
患侧卧位:此卧位可增加对患者的知觉刺激,并使整个患肢拉长,从而减轻痉挛。
具体方法:头部放于与肩同高的软枕上,稍向前屈,躯干向后旋转,背部用软枕支持,患者上肢前伸与躯干的角度> 90°,前臂后旋,腕部背伸。
健侧下肢稍后伸,屈膝,患侧上肢应支撑,肘关节>90°弯曲, 并在膝內侧至足部置一较厚软枕(厚度为13cm左右), 保持屈髋、屈膝、踝中位。
2. 挛缩的预防:有规律地运动瘫痪的关节,3~4次/d,每次每个动作10次左右,活动顺序由上而下,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幅度由小到大牵伸挛缩的肌肉肌腱及关节周围组织,多做与挛缩方向相反的运动,直到主动运动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干预效果研究
急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
早期康复护理对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对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
干预效果进行研究。
早期康复护理是指在急性脑卒中发作后的早期阶段,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护理措施和干
预手段,旨在恢复患者的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尽可能恢复到疾病前
的状态。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干预的核心是神经功能的恢复。
早期干预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生理功能恢复训练、康复训练、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和教育指导。
生理功能恢复训练是早期康复护理的基础。
通过运动训练、功能训练、神经元恢复训
练等手段,促进患者的运动能力、感觉能力和认知功能的恢复。
对于肢体瘫痪的患者,可
以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和平衡恢复训练,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康复训练是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康复训练,患者能够逐步恢复日常生活活
动能力,提高自理能力。
对于语言和吞咽障碍的患者,可以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和吞咽训练,以提高患者的交流和进食能力。
心理干预是早期康复护理的关键环节。
急性脑卒中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通过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增强对康
复的信心。
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支持和自我调节训练,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
社会支持和教育指导是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内容。
急性脑卒中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了
影响,也对其家庭和社会造成了负担。
通过提供社会支持和教育指导,可以帮助患者及其
家属应对康复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可以开展康复知识教育、生活技能培训和社会适
应训练,提高患者家庭和社会参与能力。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通过早期干预,
可以尽早地恢复患者的功能和活动能力,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残疾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早期康复护理应该成为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标准治疗措施之一。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显著。
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
尽快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早期康复护理
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