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3)识字2 传统节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3)识字2 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4d1a9ec4cc7931b764ce153d.png)
《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本节课从整体感知课文入手,抓住学生不太理解的问题,进行质疑,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
在学生充分理解不明白的问题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进行自主识字,然后再进行合作探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进行了朗读方法和识字方法指导,写字教学中,抓住学生容易出错的和不易记住的字进行重点指导,让学生学习起来更能够抓住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就是没能充分的给学生拓展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这些方面,还仍需多加努力。
(赠品)小学生经典美文阅读篇一:收藏阳光阳光可以给我们温暖,照亮我们的心房,对于同学之间,我们应该收藏阳光,这样我们就能时刻拥有灿烂的笑容,但是今天我跟同桌吵架了,我们吵得很凶,最后谁也不理谁了。
晚上躺在床上久久难以入眠,冰凉的雨点重重的砸在玻璃上,马路上,屋顶上…想着今天我和他吵的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
父母不在身边的他会不会有困难可他总喜欢逞强。
这么冷他不会病了吧。
想着已前我们整天在一起嬉闹也没红过脸,而这次却为什么非要这样。
以前我们吃饭总是两份相同的饭菜并排放在一起。
现在已经两顿饭没在一起吃了,连自己吃了什么都忘记了。
我们总是不分彼此,同甘共苦。
这时一丝丝悔意从心头涌出来…第二天天一亮,我就去他家找他了,想跟他道歉,当我走出门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他在我家门口等我,这个时候阳光已经出来了,照的他金灿灿的,我们都会心的笑了,让我们一起收藏阳光吧。
篇二:珍惜拥有我们往往有这样的感触,就是曾经拥有的东西不知道珍惜,等到失去后才懂得了它的可贵,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在拥有的时候珍惜它呢,曾经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个孩子,在出生那天妈妈就永远的离开了他,每当他看见别的孩子接受妈妈的礼物时,他只能无声的叹息与哭泣。
有一天,当他泪眼朦胧的在街头徘徊时遇到了一个老者,于是老人就告诉他了一个道理:从你出生时,你的妈妈就把整个世界作为礼物送给了你,给了你一切,难道这还不够吗记住,珍惜你拥有的一切就是对你妈妈做好的报答。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参考3)识字2 传统节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参考3)识字2 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712d0c70f78a6529657d5354.png)
《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整体感知课文入手,抓住学生不太理解的问题,进行质疑,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
在学生充分理解不明白的问题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进行自主识字,然后再进行合作探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进行了朗读方法和识字方法指导,写字教学中,抓住学生容易出错的和不易记住的字进行重点指导,让学生学习起来更能够抓住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就是没能充分的给学生拓展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这些方面,还仍需多加努力。
《识字传统节日》教学反思
![《识字传统节日》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068c14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e.png)
04
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目标达成度
01
教学目标明确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汉字,理解传统节日
的文化内涵,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
02 03
达成度较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讲解、示范、游戏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 与课堂活动,学生对汉字的掌握程度较高,能够正确书写和认读,同时 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评估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和协作学习能力,以及他们是否能自主探索和总结识字 规律。
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教学方法是否具有新颖性
01
对比其他传统的教学方法,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创新
之处。
教学方是否能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发现问题,以
评估教学方法是否能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需求,如听觉、视觉、动手实践等学习风 格。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和资源
考虑教学设施、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等因素,评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可行性。
03
学生反馈与表现
学生参与度
总结词:整体较高
详细描述:在《识字传统节日》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整体较高,大部分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改革
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 结合,同时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及他们是否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03
评估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是否能主动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以及
他们是否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的适应性
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通用8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11382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68.png)
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通用8篇)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通用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篇1《传统节日》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全文共有8句话,前7句话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7个一年中重要的传统佳节和相关习俗。
第八句和第一句话相呼应,表示新春佳节转眼又至,全文语言平实,句式整齐,易读易记。
上课伊始,我借春节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使课堂一开始就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在本课教学中,我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教学。
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分别提到了哪些传统节日,然后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逐句讲解,让学生在认识8个传统节日的同时了解各个节日的习俗。
本课内容较为简单,所以在教学中我还进行了拓展,学生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对此较为感兴趣。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增加了一个讲故事的环节,让学生在课上讲讲有关传统节日的神话故事,在这一环节,部分学生准备充分,所以表现很好。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学生字词,然后指导学生读文,随文识字,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含义,突破识字教学的重点。
接着让学生自主学习,圈画课文中所写到的传统节日及节日习俗,并在评论区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再连线全班汇报交流,加深对韵文的理解。
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除文中所讲到的习俗外,自己还知道的其他习俗,并通过播放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拓展延伸到民族传统节日,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传统节日及民族习俗。
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篇2前两天录制《传统节日》,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
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通用8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5345e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a.png)
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通用8篇)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通用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篇1《传统节日》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全文共有8句话,前7句话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7个一年中重要的传统佳节和相关习俗。
第八句和第一句话相呼应,表示新春佳节转眼又至,全文语言平实,句式整齐,易读易记。
上课伊始,我借春节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使课堂一开始就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在本课教学中,我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教学。
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分别提到了哪些传统节日,然后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逐句讲解,让学生在认识8个传统节日的同时了解各个节日的习俗。
本课内容较为简单,所以在教学中我还进行了拓展,学生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对此较为感兴趣。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增加了一个讲故事的环节,让学生在课上讲讲有关传统节日的神话故事,在这一环节,部分学生准备充分,所以表现很好。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自学生字词,然后指导学生读文,随文识字,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含义,突破识字教学的重点。
接着让学生自主学习,圈画课文中所写到的传统节日及节日习俗,并在评论区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再连线全班汇报交流,加深对韵文的理解。
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除文中所讲到的习俗外,自己还知道的其他习俗,并通过播放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拓展延伸到民族传统节日,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传统节日及民族习俗。
二年级语文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篇2前两天录制《传统节日》,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
部编(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3套(精品)
![部编(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3套(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6e55f46b4431b90d6c85c7cf.png)
《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1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
过节,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
但是,本课所涉及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和春节恰恰是孩子们需要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因此让学生了解每个节日的内涵,感受节日的欢庆与幸福,并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的目标,这也正是教材选编此内容的目的。
本节课我感到较为成功的地方是:1、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
学生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2、注重了学法指导。
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要想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些节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师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
令我没想到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强,三个节日的汇报分别采用了介绍资料、演一演、做表格的方式。
3、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究教法和学法,努力做到"六让":目标--让学生明确;过程--让学生参与;新知--让学生发现;资料--让学生收集;内容--让学生自选;结论--让学生归纳,而且在学法基础上,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了质的飞跃。
4、在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以及赛龙舟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快乐气氛,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不足之处在于:二年级的孩子对于搜集到的资料应该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而不是念。
我想这需要平日里扎扎实实地练习,今后我会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2《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使学生获取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2fee5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6e.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第1篇】本单元是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四篇课文,本文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
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化。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抓住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下说我的教学设计理念:在学习本文之前,我想通过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形象地去感知传统节日的热闹、喜庆。
从而,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的时间、习俗活动,再去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底蕴,懂得要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本课的导入语是:“同学们呀,刚才老师从教室门口就看到你们脸上洋溢着微笑,你们此时的心情愉快极了,现在呢,老师想让同学们带着这份愉快的心情来倾听一首儿歌,我们开始吧!”以儿歌的形式,让学生从歌声中探索听到了什么,说一说?能知道它是什么节日时唱的吗?从而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我认为我在导入语的运用上,缺乏衔接语。
并在多媒体出现故障时,缺乏教育机智,这是我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学会预设可能发生的事情的解决措施。
在“我会认生字”教学方面,我应该多方面、全方位地去让学生练读,并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认读生字,从而促进学生的认读能力。
在读词这一环节,我应该先让学生齐读这样有利于优等生带动后进生的学习。
以后,我会注意对生字加强练读的多样化学习。
在进入课文品读环节,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课文中提到的几种节日,并用横线画出来。
接着,我让学生观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猜测描述的是哪个节日,然后让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最后老师出示课文内容,并齐读,从中你知道节日的习俗活动有哪些?这个节日是在哪一天?以这样的设计,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对节日的了解程度。
最后,提示学生看最后一句和开头,说说有什么新的发现和联系,引起共鸣。
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我通过问题让学生巩固课文:说说本文所介绍的这些节日有哪些民俗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本课重点的掌握和吸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传统节日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传统节日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6169808770bf78a64295423.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材料《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
过节,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
但是,本课所涉及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和春节恰恰是孩子们需要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因此让学生了解每个节日的内涵,感受节日的欢庆与幸福,并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的目标,这也正是教材选编此内容的目的。
本节课我感到较为成功的地方是:1、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
学生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2、注重了学法指导。
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要想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些节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师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
令我没想到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强,三个节日的汇报分别采用了介绍资料、演一演、做表格的方式。
3、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究教法和学法,努力做到"六让":目标--让学生明确;过程--让学生参与;新知--让学生发现;资料--让学生收集;内容--让学生自选;结论--让学生归纳,而且在学法基础上,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了质的飞跃。
4、在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以及赛龙舟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快乐气氛,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不足之处在于:二年级的孩子对于搜集到的资料应该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而不是念。
我想这需要平日里扎扎实实地练习,今后我会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附赠材料怎样掌控你的课堂如果你现在走进教室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的老师平时般都站在哪儿?”他们能回答出来吗?是不是有些班级的学生,他们可以精确地指出自己的老师平时所在的位置?回想一下,每次参加会议时,你是不是都习惯坐在同样的地方呢?也许你喜欢坐在后排靠近过道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房间里靠近正中的位置;也许你喜欢坐在前排。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6fef2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f.png)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传统节日》教学反思(一)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
过节,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
但是,本课所涉及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和春节恰恰是孩子们需要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因此让学生了解每个节日的内涵,感受节日的欢庆与幸福,并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的目标,这也正是教材选编此内容的目的。
成功的地方是:1.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
学生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2.注重了学法指导。
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要想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些节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师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
令我没想到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强,三个节日的汇报分别采用了介绍资料、演一演、做表格的方式。
3.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究教法和学法,努力做到“六让”:目标——让学生明确;过程——让学生参与;新知——让学生发现;资料——让学生收集;内容——让学生自选;结论——让学生归纳,而且在学法基础上,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了质的飞跃。
4.在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以及赛龙舟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快乐气氛,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不足之处:二年级的孩子对于搜集到的资料应该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而不是念。
我想这需要平日里扎扎实实地练习,今后我会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2传统节日》教学反思(二)《传统节日》是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童谣,介绍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和节日的习俗。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4b445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e.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第【1】篇〗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它和中秋节,春节并列为*的三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到了,碧绿,有着清香的竹叶;用水浸泡过的糯米看上去晶莹剔透;用调料腌制过的五花肉;毛竽,豆腐,青豆,板栗,蜜枣,豆沙,红枣……它们显得美味又诱人。
妈妈用灵巧的双手把粽叶左折右叠,再用绳子层层缠绕,一会儿,一个个精致小巧的粽子就包好了。
不一会儿,满屋飘香,把我馋的直流口水。
我连忙打开一个粽子,迫不及待的往嘴里送。
“宝贝,别光顾着吃,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妈妈问道。
“当然是因为纪念屈原。
他是一个爱国诗人,看见秦军攻破楚国国都时,就满怀悲愤地投江自尽了。
”妈妈带我穿越了时空,来到了烽火四起的楚国,看见了屈原跳江时脸上绝望的神情。
老百姓把粽子丢到江里,希望能喂饱鱼虾,不让他们夺食屈原的尸体。
我喜欢过端午节,它不仅能让我吃到香香的粽子,还能让我了解*的历史。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第【2】篇〗本文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
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化。
配合韵文内容,安排了贴窗花、赛龙舟两幅插图,体现了传统佳节的热闹、喜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直观地了解节日习俗。
一、帮学助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日期和活动形式。
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我发现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活动形式有一定的感知,但对传统节日的日期不太了解。
因此,在备课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日期,作为自己的教学重点之一。
在课堂中,学生通过读文和观察插图,充分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
对于节日日期,我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的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具体时间。
比如:在学习“元宵节”时,一个学生说元宵节就在开学报名的前一天。
另一个学生马上说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
对于清明节,学生了解的很少,着重由自己告诉学生清明节的日期和活动形式,从而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意义。
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 教学反思 识字2 传统节日
![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 教学反思 识字2 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8cb55942580216fc700afda8.png)
《识字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一)过节,对于每一位中国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
中国传统节日留存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悠久的文化,体现了亲情、团聚,以及伟大的民族精神,良好的民族礼仪等。
例如:吃粽子会让我们想到屈原和他的爱国思想;中秋节大家在吃月饼之余还传达着爱家的信息;重阳节是尊老爱老的节日等等。
但现在的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和记忆相对较少,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也在逐渐淡漠。
尽管学生在课前已经搜集到一些相关资料,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和资料有限,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为什么呢?因为春节贴春联、放烟花;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赏月亮吃月饼,这些内容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民风民俗,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教者让学生课前自主收集资料,课中合作交流信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共同探究多种传统节日的来历,以及有关的美丽传说和神秘故事中的文化内涵,教者适时引出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各省贺岁对联和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以丰富活动内容。
在引导学生认识那些充满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的同时,体验节日文化的乐趣,感悟民风民俗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大团结意识,激发爱国热情,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二)《传统节日》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在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以及赛龙舟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快乐气氛,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2.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
学生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3.注重了学法指导。
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要想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些节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师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
【精品整理】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
![【精品整理】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acecd041711cc7930b71650.png)
《识字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一)过节,对于每一位中国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
中国传统节日留存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悠久的文化,体现了亲情、团聚,以及伟大的民族精神,良好的民族礼仪等。
例如:吃粽子会让我们想到屈原和他的爱国思想;中秋节大家在吃月饼之余还传达着爱家的信息;重阳节是尊老爱老的节日等等。
但现在的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和记忆相对较少,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也在逐渐淡漠。
尽管学生在课前已经搜集到一些相关资料,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和资料有限,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为什么呢?因为春节贴春联、放烟花;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赏月亮吃月饼,这些内容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民风民俗,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教者让学生课前自主收集资料,课中合作交流信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共同探究多种传统节日的来历,以及有关的美丽传说和神秘故事中的文化内涵,教者适时引出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各省贺岁对联和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以丰富活动内容。
在引导学生认识那些充满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的同时,体验节日文化的乐趣,感悟民风民俗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大团结意识,激发爱国热情,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二)《传统节日》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在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以及赛龙舟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快乐气氛,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2.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
学生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3.注重了学法指导。
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要想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些节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师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
语文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三篇
![语文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f7c6396edb6f1aff001ff4.png)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三篇篇一本节课我感到较为成功的地方是:1、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
学生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2、注重了学法指导。
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要想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些节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师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
令我没想到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强,三个节日的汇报分别采用了介绍资料、演一演、做表格的方式。
3、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究教法和学法,努力做到“六让”:目标——让学生明确;过程——让学生参与;新知——让学生发现;资料——让学生收集;内容——让学生自选;结论——让学生归纳,而且在学法基础上,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了质的飞跃。
4、在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以及赛龙舟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快乐气氛,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不足之处在于:二年级的孩子对于搜集到的资料应该用自己的话说,而不是念。
我想这需要平日里扎扎实实地练习,今后我会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以上是自己的个人体会,有不当之处,敬请同仁批评指正。
篇二上课伊始,我借春节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课堂一开始就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我还设置师生互动环节,师生分享搜集到的资料,将常见的传统节日进行详细介绍,学生在交流中理解了其中丰富的内涵。
这一环节搭建了一个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分享的平台,体现了真正的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读、议、评来掌握节日的时间及风俗习惯,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堂中“背书小冠军”及“书写小达人”的评选,激励着学生参与其中,轻松学习,学有成效。
识字2 传统节日 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下 二年级下册
![识字2 传统节日 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下 二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05fe99fba1aa8114531d91b.png)
《识字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一)过节,对于每一位中国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
中国传统节日留存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悠久的文化,体现了亲情、团聚,以及伟大的民族精神,良好的民族礼仪等。
例如:吃粽子会让我们想到屈原和他的爱国思想;中秋节大家在吃月饼之余还传达着爱家的信息;重阳节是尊老爱老的节日等等。
但现在的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和记忆相对较少,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也在逐渐淡漠。
尽管学生在课前已经搜集到一些相关资料,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和资料有限,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为什么呢?因为春节贴春联、放烟花;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赏月亮吃月饼,这些内容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民风民俗,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教者让学生课前自主收集资料,课中合作交流信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共同探究多种传统节日的来历,以及有关的美丽传说和神秘故事中的文化内涵,教者适时引出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各省贺岁对联和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以丰富活动内容。
在引导学生认识那些充满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的同时,体验节日文化的乐趣,感悟民风民俗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大团结意识,激发爱国热情,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二)《传统节日》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
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在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以及赛龙舟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快乐气氛,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2.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
学生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3.注重了学法指导。
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要想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些节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师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60a25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67.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第1篇】春节在*是一年中最热闹,最喜庆的节日。
也是一最重要的节日,即使在很远的外地工作,也会抽出时间回家过年。
在除夕,大家通常吃饺子。
传说,饺子有这么一段来历:很久以前,有一村子的人,在寒冷的冬天里把耳朵冻坏了。
请来了一位医生,医生听后,仿照耳朵的形状做出了饺子。
饺子吃起来热乎乎的,那村子人的人吃后感觉没那么冷了。
于是,饺子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春节时,还要贴春联。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
刚开始的春联是题写在桃木板上的,后来改为写在纸上了。
它们的颜色是红色的,有吉祥,辟邪的意思。
因此春*多数都是用红纸书写的。
每到除夕,人们就把早已准备好的春联贴在大门上。
大人会给孩子准备压岁钱,用红包装好,交给孩子。
压岁钱意义压住邪祟,蕴含着长辈对小辈的爱与希望,也是长辈富足的象征。
春节还有一些禁忌,如:不说不吉利话,不文明的话,不要给没起床的人拜年,不要去讨债等等等等。
在不同的地方,春节还有许多不同的风俗,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继续探索噢。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第2篇】本单元是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四篇课文,本文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
传统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连接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化。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抓住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以下说我的教学设计理念:在学习本文之前,我想通过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形象地去感知传统节日的热闹、喜庆。
从而,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的时间、习俗活动,再去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底蕴,懂得要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本课的导入语是:“同学们呀,刚才老师从教室门口就看到你们脸上洋溢着微笑,你们此时的心情愉快极了,现在呢,老师想让同学们带着这份愉快的心情来倾听一首儿歌,我们开始吧!”以儿歌的形式,让学生从歌声中探索听到了什么,说一说?能知道它是什么节日时唱的吗?从而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31fa2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6.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
过节,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
本节课我感到较为成功的地方是:1.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读一读、说一说中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学生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在小组中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2.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究教法和学法,努力做到“四让”:目标——让学生明确;过程——让学生参与;新知——让学生发现;内容——让学生自选。
在学法基础上,我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了质的飞跃。
3.在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大量的,以及赛龙舟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快乐气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第2篇】中国传统节日积淀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然而,如今过洋节日的现象愈发严重,传统节日反而没有那么火。
身为教师,我们应该顺应党的号召,积极在自身的岗位上为中华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节课我感到较为成功的地方是: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了解了传统文化知识,感受到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注重了学法指导,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识字方法,猜字谜,加一加等。
另外课堂氛围较为活跃。
不足之处在于:二年级的孩子对于书上的信息应该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而不是念,我想这需要平日里扎扎实实地练习,今后我会在这方面下功夫。
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急待提高。
其次,孩子们对多音字的掌握有些不尽人意。
课前搜集的资料在课堂上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和应用。
农村孩子的性格习惯导致他们“茶壶里煮饺子”今后我应该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们动起来,说起来,唱起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第3篇】《端午节》是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的一课,它属于设计。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参考3)识字2传统节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参考3)识字2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2614a9e46edb6f1afe001f19.png)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参考3)识字2传统节日
《识字 2 传统节日》教课反省
本节课从整体感知课文下手,抓住学生不太理解的问题,进行怀疑,而后带着问题去学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供给学习的思路。
在学生充足理解不理解的问题基础上,
教师再让学生进行自主识字,而后再进行合作研究,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学习过程中,
联合低年级学生的特色,教师进行了朗诵方法和识字方法指导,写字教课中,抓住学生简单犯错的和不易记着的字进行要点指导,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可以抓住要点、难点。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就是没能充足的给学生拓展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的视线,给学生供给更为
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这些方面,还仍需多加努力。
1。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参考2)识字2传统节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参考2)识字2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f96bc00cfab069dc502201fe.png)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参考2)识字2传统节日
《识字 2 传统节日》教课反省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议:改变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研究,使学生
获得研究的乐趣,进而培育学生主动研究的意识。
要充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从
知识的论述者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引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去设计教课。
《传统节日》这篇识字课文,是以“三字经”的形式体现的。
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
口。
诗歌主要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七夕、中秋节、重阳节来睁开。
我预期的假想感觉春节、中秋节这两个节日,同学们学起来应当是很轻松的,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倒是残忍的。
就如:春节,关于这个节日的日期知道的孩子寥寥可数,风俗更不
用说了,此刻每个地方的风俗已经变了好多,因此连春节要干些什么都不知道,就算出示贴春联
的图片,孩子们仍是不知道,独一知道的就是放爆竹,这些是什么原由呢?关于春节的知识孩子
们都是茫然,更别说其余的节日了。
我们国家每个节日都要放假,目的就是让人民不要忘掉自己母国的重要日子。
但是,现在有一种广泛现象,城市里的节日气氛比农村还要盛大,节日滋味更浓,那么在这些偏僻地
区的孩子,他们不行能随时进城去过节啊,怎么办呢?只好玩着玩着就过了,比方端午,大
人们都处于忙碌的季节,能弄几个粽子吃一下就不错,其余的在电视上看看或许玩累了睡了
想都没想过,又何来知道风俗呢?
想到这儿忽然感觉心酸,他们大部分的知识就靠老师补给,老师说了,证明他们听过了,
回去能够看看电视,翻翻课外书,就这样而已。
1。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参考2)识字2 传统节日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参考2)识字2 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687d49273b3567ec102d8ab6.png)
《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使学生获取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从知识的阐述者变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
《传统节日》这篇识字课文,是以“三字经”的形式呈现的。
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
诗歌主要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七夕、中秋节、重阳节来展开。
我预期的设想觉得春节、中秋节这两个节日,同学们学起来应该是很轻松的,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就如:春节,对于这个节日的日期知道的孩子寥寥无几,习俗更不用说了,现在每个地方的习俗已经变了很多,所以连春节要干些什么都不知道,就算出示贴对联的图片,孩子们还是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放鞭炮,这些是什么原因呢?对于春节的知识孩子们都是茫然,更别说其他的节日了。
我们国家每个节日都要放假,目的就是让人民不要忘记自己母国的重要日子。
可是,现在有一种普遍现象,城市里的节日氛围比乡村还要隆重,节日味道更浓,那么在这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他们不可能随时进城去过节啊,怎么办呢?只能玩着玩着就过了,比如端午,大人们都处于繁忙的季节,能弄几个粽子吃一下就不错,其他的在电视上看看或者玩累了睡了想都没想过,又何来知道习俗呢?
想到这儿突然觉得心酸,他们大多数的知识就靠老师补给,老师说了,证明他们听过了,回去可以看看电视,翻翻课外书,就这样而已。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识字2 传统节日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识字2 传统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c02144008e9951e79b8927cd.png)
《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反思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
过节,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
但是,本课所涉及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和春节恰恰是孩子们需要了解的中国传统节日,因此让学生了解每个节日的内涵,感受节日的欢庆与幸福,并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的目标,这也正是教材选编此内容的目的。
本节课我感到较为成功的地方是:1、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
学生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2、注重了学法指导。
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要想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些节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师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
令我没想到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强,三个节日的汇报分别采用了介绍资料、演一演、做表格的方式。
3、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究教法和学法,努力做到"六让":目标--让学生明确;过程--让学生参与;新知--让学生发现;资料--让学生收集;内容--让学生自选;结论--让学生归纳,而且在学法基础上,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了质的飞跃。
4、在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以及赛龙舟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快乐气氛,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不足之处在于:二年级的孩子对于搜集到的资料应该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而不是念。
我想这需要平日里扎扎实实地练习,今后我会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识字2 传统节日教学反
思
《识字二:传统节日》教学反思
(一)
过节,对于每一位中国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
中国传统节日留存着历史的记忆,传承着悠久的文化,体现了亲情、团聚,以及伟大的民族精神,良好的民族礼仪等。
例如:吃粽子会让我们想到屈原和他的爱国思想;中秋节大家在吃月饼之余还传达着爱家的信息;重阳节是尊老爱老的节日等等。
但现在的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受和记忆相对较少,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也在逐渐淡漠。
尽管学生在课前已经搜集到一些相关资料,但由于课堂时间限制和资料有限,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为什么呢?因为春节贴春联、放烟花;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赏月亮吃月饼,这些内容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民风民俗,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教者让学生课前自主收集资料,课中合作交流信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共同探究多种传统节日的来历,以及有关的美丽传说和神秘故事中的文化内涵,教者适时引出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各省贺岁对联和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以丰富活动内容。
在引导学生认识那些充满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的同时,体验节日文化的乐趣,感悟民风民俗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大团结意识,激发爱国热情,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二)
《传统节日》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在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大量的图片,以及赛龙舟的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快乐气氛,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2.教师发挥主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
学生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3.注重了学法指导。
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要想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些节
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师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
令我没想到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强,三个节日的汇报分别采用了介绍资料、演一演、做表格的方式。
二、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我积极探究教法和学法,努力做到“六让”:目标——让学生明确;过程——让学生参与;新知——让学生发现;资料——让学生收集;内容——让学生自选;结论——让学生归纳,而且在学法基础上,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达到了质的飞跃。
三、不足之处
我也感觉有些欠缺:二年级的孩子对于搜集到的资料应该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而不是念。
我想这需要平日里扎扎实实地练习,今后我会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在“我会认生字”教学方面,我应该多方面、全方位地去让学生练读,并采取多样化形式,从而促进学生的读认能力。
在读组词这一环节,我应该先让学生齐读而不是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领读,这样有利于优等生带动后进生的学习。
以后,我会注意对生字加强练读的多样化学习。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学生自学生字词,通过查字典、当小老师、同桌互读等形式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
然后引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初步读懂课文,接着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逐步引导步步深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三)
《传统节日》这篇识字课文,是以“三字经”的形式呈现的。
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
诗歌主要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七夕、中秋节、重阳节来展开。
一、教学效果:在进入课文品读环节,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从而找出课文中提到的几种节日,并用横线画出来。
接着,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猜测描述的是哪个节日,然后让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最后老师出示课文内容,并齐读,从中你知道节日的习俗活动有哪些?这个节日是在哪一天?以这样的设计,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对节日有了多少的了解。
最后,提示学生看最后一句和开头有什么新的发现和联系,引起共鸣。
接
下来的教学环节,我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巩固课文:说说本文所介绍的这些节日有哪些民俗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本课重点的掌握和吸收。
让学生齐读,老师出示带节奏的课文,一起练习。
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我通过设计三个问题,从易到难,从浅入深进行解决,我还让学生说一说除了本课学习的传统节日外,你了解的我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还有哪些?抓住要点,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从而,抓住本课教学的难点,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乐趣。
在最后的学写生字环节,我让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占位,分析字的框架,需要注意的笔顺写法,并让学生在书本上描红练习,使学生牢记生字的正确书写。
二、成功之处:1.学习本课,要以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为核心,可以以小题目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确定研究小主题,在活动中采用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动手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亲身体验、展示与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传统节日这个窗口,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拉近学生与传统节日文化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民族人文素养。
2.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经验,自学生字,做到看清形,读准音。
图文对照,形成联系。
指导学生将词语跟插图比照,建立词语跟具体形象的联系,初步形成概念。
词串的生命在于“串”,即是一个有一定情境的整体。
教学中不能囿于单个词语的识读,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词串整体的情味、意趣、形象,努力建立起立体多维的“内心视象”,既是情境识字,又是注音识字、集中识字,还是韵语识字,很容易激起儿童学习的兴趣。
三、不足之处:课文讲授学习效果都很好,但基础练写被忽略。
四、改进措施:识字是终身的。
早识字,早阅读;多识字,多阅读,其作用和意义不可低估。
从引导学生识字开始,逐步达到学生主动识字,自主识字,使识字成为他们的需要,从而促进他们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