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格莱斯理论之列文森

合集下载

列文森话语分析理论的优缺点

列文森话语分析理论的优缺点
21 0 0年
第 3期
S IN E&T C N L G F R TON CE C E H O O YI O MA I N
0外语论坛0
科技信 息
列文森话语分析理论 的优缺点
邓 小 亚
( 武汉 交通 职业学 院 湖北 武汉
4 00) 3最常用的交流方式之一 , 同时也是 日常生活的常见现象。 有时, 言者复杂或模糊的话语会导致听者必须猜测其 意 。 文森 的 话语 分 析 的 理论 给 我 们 提供 了一 个 有 效且 详 细 的 方 法进 行 话 语 分析 。 而 , 一理 论 也 存 在 有 些 不足 之 处 。 章 阐述 了列 文 森 的 列 然 这 文
这 一理 论 . 分析 了其 优缺 点 。 并
【 键词 】 文 森 ; 语 分 析 ; 点 ; 点 关 列 话 优 缺
0 引 言
听 话 人 推 论 : 果 说 话 人 使 用 冗 长 或 有 标 记 的表 达 式 , 的 意 思 如 他 就 与他 本 来 可 以用 无 标 记 的表 达 式 所 表 达 的意 义 不 一 样 , 其 是 说话 尤
话 的 特 定语 境 无 关 . 在脱 离语 境 的情 况 下 依 然存 在 , 然 可 以 推 导 出 依 Q atyadamai fManrritpee e —l s al, n h u ni n xm o n e e e rt no c si l ad te t n r d a c y 来 。特殊 会 话 含 义 的推 导 则 依 赖语 境 。列 文森 辨 证 的 吸取 了格 莱 斯 理 mai so u l y a ec s n H m ’ te r, l k p tc” ( xm f ai , si t aei o sh oy ae e t na t 胡 Q t sh i 论 和霍 恩 理论 的精 华 部 分 , 着 重 点 同 时放 在 一 般 会 话 含 义 和 特 殊 会 将 壮麟 , 0 2 2 2。尽 管列 文森 的 理 论 更 为 精 细 和概 括 , 仍 存 在 着 一 20:71 但 话 含义 的 分 析上 :数 量 原则 和 信 息 原 则 可 以用 于 分 析 一 般 会 话 含 义 , 定 的缺 陷 。 方 式原 则 可 以用 于分 析 特 殊会 话 含 义 。 除此 之 外 , 文 森 将 每 一 原 则 列 分 为说 话 人 准则 和听 话 人 推论 . 我 们 提供 了一 个 更 好 的 分 析话 语 的 给 2 列 文 森三 原 则 会 话 分 析始 于 格莱 斯 。 在 《 他 逻辑 和 会 话 》 一书 中首 先 提 出 了会 话 方 式 。可 以说 . 文 森 在 会话 分 析 这 一 领 域 的贡 献 是 无人 能 及 的 。 列 在 美 国 学 者 G og iglyZp 提 出 的 “ 省 力 原 则 ”te ereKnse if 最 f h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列文森及其学术背景
2.互动社会语言学的概念与特点
3.列文森的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体系
4.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应用与影响
正文
列文森(Harold Garfinkel)是美国著名的社会语言学家,他的理论对于语言学和社会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列文森在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提出并研究互动社会语言学,这是一种关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语言进行互动交流的语言学理论。

互动社会语言学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首先,它强调语言的实用性,认为语言的功能在于人们在互动中表达自己,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

其次,它关注语言使用的情境性,即语言的意义和功能是受到交际场合的制约的。

再者,互动社会语言学强调语言的动态性,认为语言的意义是在交际过程中不断生成、改变和消失的。

最后,它突出了话语参与者的能动性,认为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能够根据交际目的和对话环境调整自己的话语策略。

列文森的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提出了“语境模型”,该模型认为语言的意义来自于语境,并受语境的制约。

其次,他提出了“行动顺序模型”,该模型分析了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如何通过话语来完成一系列交际行动。

再者,列文森提出了“面子”概念,认为话语交际不仅仅是信息传递,还涉及到参与者的面子问题。

最后,他提出了“脚本”概念,指的是在特定情境下,人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话语交际的过程。

列文森的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在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应用,如教育、心理咨询、商务谈判等。

此外,他的理论对于我国的语言学研究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我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实用版)目录1.列文森的背景和贡献2.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定义和特点3.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应用和影响正文1.列文森的背景和贡献列文森(Levinson, Stephen C.)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涉及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

他生于 1940 年,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高校任教,并担任过国际语言学协会副主席。

列文森对语言学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互动社会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等方面。

2.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定义和特点互动社会语言学是列文森在 20 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一种语言学理论。

它强调语言使用是在特定的社会互动情境中进行的,因此,语言的理解和使用需要考虑到社会互动的背景和语境。

互动社会语言学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重视情境:语言使用是在特定的社会互动情境中进行的,因此,理解语言需要考虑情境因素。

(2)重视参与者:语言使用是在参与者之间进行的,因此,理解语言需要考虑参与者的角色、地位、相互关系等因素。

(3)重视对话:语言使用是在对话中进行的,因此,理解语言需要考虑对话的结构、对话双方的互动关系等因素。

3.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应用和影响列文森的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自提出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这一理论不仅对语言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还影响到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

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话语分析:互动社会语言学为话语分析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使得话语分析能够更好地揭示社会互动中的语言使用规律。

(2)跨文化交际:互动社会语言学强调情境和参与者的作用,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教育研究: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对教育领域的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

论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的发展

论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的发展
关键 词 : 会 话含 义 交际 格 莱斯 语用学
列文森 ( 1987 :400) 说 自己的努力只不过是 “ 对古 典格莱斯一般会话含义理论运用的具体例释”并说 自 ,
己提 出的原 则是对格 莱斯 的各项准则作 了 “ 有点 新古
1 格 赖 斯 会话含意 理 论 的发展 1. 1古典 格 赖斯会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意 理论
大学的讲座上作了三次演讲, 在演讲中格莱斯提出, 为
了保证会话 的顺利进行 ,说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
基本原则 , 合作原则” 即“ 。具体些说 , 合作原则便是要
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 中所说 的话符合 这一次交谈 的 目标或方 向。正是交谈者 的这种合作使 他们能够持续地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但是 , 实际交 往 中人们并 不 是都严格 遵守 这些原则 。当一 方违 反 了 这些原则时 ,另一方就要迫使 自己超越对方话语 的表 面意义去设法领会说话人话语 中的深一层意义 ,寻求 说话人在什么地方体现着合作原则 , 于是就产生了“ 会
联理论对研究话语交际和人类的认识活动虽有价值 , 但用一条 “ 关联原则” 来统一格 氏的四准则 的构想在语 言学界认 同者却不众。在总结古典理论不足的基础上 , 我 国学者徐盛桓( 1993a , 1993b )提出了他 的语用推导机
制。
以上种种尝试 , 都是通过弥补 、 充实古典理论 的不 足, 以求达到完善其理论的 目的而开展的, 为古典理论 的发展作 出了一定 的贡献 。
论 新 格 莱 斯 会 话 含 义 理 论 的 发 展
冷 帆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河南 郑州 450000 )
摘 要 : 本 文从 古典格 莱斯到新 格 莱斯 关 于会 话

试论莱文森的会话含义理论

试论莱文森的会话含义理论

试论莱文森的会话含义理论作者:于磊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6年第08期【摘要】本文从莱文森会话含义理论出发,以全新的视角分析影片《重返17岁》中的人物对白,解释会话中有意识违反准则的语言现象,阐明莱文森会话含义理论对解读影视作品具有的有效性,并使人们深刻体会语言的魅力。

【关键词】会话含义莱文森《重返17岁》目前国内外对会话含义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语言学家格莱斯的相关理论展开的,对莱文森的会话含义理论研究成果不多,尤其是使之与典型影视作品相结合的研究则更少,对这部影片的分析主要以电影文学角度分析为主,没有相关语言学研究。

一、莱文森会话含义理论莱文森(1987)指出,在格莱斯的两条数量准则以及方式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三条原则:数量原则(Q-principle)、信息原则(I-principle)、方式原则(M-principle),每条原则都由“说话人准则”和“听话人准则”这两个部分构成。

1.数量原则。

(1)假若说话者断言A(W),并且(A表示一个任意句子框架,W表示较弱的信息,S 表示较强的信息,K表示知道,~表示否定符号)构成霍恩等级,则能够认为推断K~(A (S)),即说话人知道更强的陈述是假的;(2)假若说话者断言A(W),而且A(W)没有推导出被嵌入的句子Q,但比之更强的陈述A(S)却可以推导此句,除此之外,{S,W}构成对立集合(对立集合中前者的表达式是强式,后者的表达式是弱式),那么就可以预测~K(Q),也就是说话一方不知道Q成立与否。

2.信息原则。

说话人准则又称为最小化准则,话语要说得尽可能少,仅仅说出谈话目的需要的最少话语;听话人推理又叫充实规则,依靠探寻十分详尽的解释,通过这种方式拓展讲话者的说话内容。

莱文森认为人类记忆储存里,有若干个“常规关系”,这些客观世界中的现实关系,如果根植在人类意识中,则会变成一种常规关系。

因此,在话语中就不点自明,说话人可以说得尽量少,听话人力求将话语信息扩充到最大极限化。

第四章 会话含义 (2)

第四章 会话含义 (2)



A:最近好吗?(不过随便问问) B:挺好!谢谢。(其实并不好,不过应付一下) A:看起来你今天气色不错。(其实病了好几天了) B:还好,谢谢!(刚到医院打完针)


3、相关准则——在关系范畴下,只提出一个准则, 即所说的话是相关的。 交际中,谈论的话题一般应该与上文或正在发生的事 件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发话人不能说对方不感兴趣 的话题,受话人不能频繁转移对方的话题,或者避而 不答,答非所问,更不能离题万里。
第四章 会话含义
一、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
(一)什么是会话含义


用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分为两种:
一种是指说话人说出的单词和句子所表达的字面 意义——字义 另一种是指说话人通过说话所含蓄表达的意义—— 用意 “会话含义”就是指通过话语的字面意义所表达 的含蓄意义。



直说的内容——字义 含蓄的内容—— 用意

荷恩等级关系<s,w>
< all ,most , many, some , few > < hot, worm > < and, or > < excellent, good > < always, often, sometimes > < succeed in doing, try to do, want to do > < Love, like > < Must, should, may >

4、违反方式准则产生的会话含义

《红楼梦》第三十回: 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才要搭言也趁 势儿取个笑,不想靛儿因找扇子,宝钗又发了两句话,他 便改口说道:“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因见 林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态,一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 遂了他的心愿,忽又见问他这话,便笑道:“我看的是李 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 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 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做《负荆请罪》。”宝钗笑道: “原来这叫《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 ‘负荆 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 一句话还未说完,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 把脸羞红了。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摘要:一、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简介1.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概念2.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背景二、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理论1.语言作为社会行为2.语境对语言的影响3.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三、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应用1.语言教学2.跨文化交际3.社会心理分析四、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1.我国的研究现状2.面临的挑战与问题3.未来的发展趋势正文: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行为、语言学习、语言教学及跨文化交际的社会科学。

该学派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发展出的一种具有高度结构化、规则化的交流工具。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受到了20 世纪初美国社会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影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著名的社会语言学家欧内斯特·列文森。

他主张从社会互动的角度来研究语言,认为语言是社会行为的一部分,是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产生和发展的。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理论包括:语言作为社会行为、语境对语言的影响以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首先,语言被视为一种社会行为,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进行的一种交流活动。

其次,语境对语言的影响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同样的语言表达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产生不同的意义。

最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也是该学派关注的焦点,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思维则是语言的基础。

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和社会心理分析等。

在语言教学中,强调语境教学,注重培养学习者在实际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跨文化交际中,强调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意义和用法,以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

在社会心理分析中,通过分析人们的语言行为,揭示其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

近年来,列文森互动社会语言学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逐渐成为我国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然而,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理论体系的完善、研究方法的创新等。

社交网络中的语言语用分析

社交网络中的语言语用分析

社交网络中的语言语用分析社交网络中的语言语用分析陈若梦摘要:近年来,在Web3.0众多的社交网络环境下,微信因其方便、快捷等特点,迅速成为了人气最高的网络社交平台。

一些个体开始利用微信朋友圈展开营销活动。

微商营销语言作为新兴的网络语言,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

本文从女性用品微商营销语的相关语料入手,结合语用学指示语和会话含义等理论,分析女性用品微商营销语及其语用特点。

关键词:女性用品;微商营销语;语用学一、女性用品微商营销语语用分析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媒体也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

经历了“搜索,找到数据信息”的Web1.0时代,以及“真实的用户身份,真实的社交关系”的Web2.0时代,我们正处于“真实可靠的用户身份,和由此产生庞大的数据库信息”的Web3.0时代。

手机的发展创新与发展,为微信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正因如此,在朋友圈中掀起了一种基于相互信任的产品销售模式,与传统电商相比,微信营销的基础是人流和资讯流。

但是,当前对“微商”并没有统一定义,而本文主要探讨以微信为媒介,通过朋友圈进行产品营销活动的狭义的微商。

在社会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各种女性用品可谓是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微商发展初期以面膜等护肤品为主,原因在于面膜是需求量大、消耗快、低门槛、好营销的产品,库存占地小,运输携带方便,一跃成为微商渠道最热门的产品。

随着微信不断深入人心,微商售卖产品种类愈加繁多,从最初的面膜到各种护肤品、彩妆等不断扩展,各种女性用品也是接踵而至。

微商们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来宣传自己的产品,吸引消费者。

语言作为营销的主要手段之一,兼具网络语言、广告语言以及个人口语等多重属性的微商营销语言更是挑起了吸引消费者的大梁,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语用学知识,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二、女性用品微商营销语的指示语研究指示语这一术语源于希腊语,本以为“点名或指明”,“指示词语就是表示信息的词语”[1],指示语的意义只有依赖于语境才能够得到准确、合理的解释。

[讲解]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与语用推理

[讲解]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与语用推理

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语用推理徐盛桓一、格赖斯理论:从“古典”向“新”的发展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对语言学和逻辑学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就是发展了一种新的推理形式:语用推理。

现在,对会话含意的研究,已从“古典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classic Gricean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发展为“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Neo-Gricean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这对语用推理的研究是一个新的推动力。

古典格氏理论的学术价值、实践意义以及某些不足,在这里就不作讨论了,只提及一点:格氏建构“合作原则”时没有来得及提出一个运用这一原则来推导会话含意的机制。

为此,我写了“语用推理”(《外语学刊》1991,6),试图给出这一机制及有关规则。

格氏研究会话含意于60年代作了专题演讲,70年代发表文章;之后研究者蜂起,使会话含意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补“合作原则”不足方面,学者作过两方面的努力:(一)用“礼貌原则”“拯救”“合作原则”;(二)改造和重构新的会话含意原则。

对于第一个方面,我国学者已有不少文章评介;对于第二个方面,我国学者的反应目前所见仍鲜。

改造和重构会话含意的原则,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以一条单一的“关联原则”代替“合作原则”各准则,这是斯帕伯和威尔逊(Sperber and Wilson,1986)提出来的。

另一种是将各准则特别是量准则具体化,许多学者都有过建树,如盖茨达、阿特拉斯、荷恩、列文森。

其中,阿特拉斯和列文森在Atlas and Levinson,1981已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构想。

之后,列文森在Levinson,1983详细阐述了可从两个方面重构量准则:以量准则的第1次则为指引,进行等级含意和分句含意的推导;以第2次则为指引,从较少的信息得来(invite)较多的信息,并说这可以称为“信息原则”。

第四章 会话含义 (2)分析

第四章 会话含义 (2)分析


3、相关准则——在关系范畴下,只提出一个准则,即所 说的话是相关的 4、方式准则——清楚明白地说出要说的话,尤其要: (1)避免晦涩;(2)避免歧义;(3)简炼;

(4)有条理。

1、量的准则——指所提供的信息量 (1)所说的话应包含为当前交谈目的所需要的 信息; (2)所说的话不应包含多于需要的信息。
(二)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是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 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 标和方向。
合作原则及其四条准则:

1、量的准则——指所提供的信息量
(1)所说的话应包含为当前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2)所说的话不应包含多于需要的信息。

2、质的准则——所说的话力求真实,尤其是: (1)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2)不要说缺乏足够信息的话。



一条准则,同时他还想让听话人知道他违反了一条准则。

在听话人那里,有两种情况: 一是认为说话人在说谎,或者认为说话人说了些 不相干的话,总之,他可以认为说话人没有遵守 合作原则,最终导致交际中断。 另一种选择是假设说话人是遵守合作原则的,既 然他是有意合作的,那么他违反了某一准则并让 我注意到他违反了这条准则,一定是为了传递符 合合作原则的信息,并且他一定相信我是能够从 他所说的话推导出这些信息的。
第四章 会话含义
一、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
(一)什么是会话含义


用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分为两种:
一种是指说话人说出的单词和句子所表达的字面 意义——字义 另一种是指说话人通过说话所含蓄表达的意义—— 用意 “会话含义”就是指通过话语的字面意义所表达 的含蓄意义。



直说的内容——字义 含蓄的内容—— 用意

从面子观角度分析《喜福会》中会话合作原则的违反

从面子观角度分析《喜福会》中会话合作原则的违反

从面子观角度分析《喜福会》中会话合作原则的违反裴雯刘美兰(中国计量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00)摘要基于小说《喜福会》,本文从面子观角度探讨我们日常说话时违反会话合作的原因,得出四个和我们中国文化息息相关的因素——维护说话这权威;关照听话者感受;利用自谦保护面子;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关键词《喜福会》面子观会话合作原则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0引言格莱斯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包括四个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相关准则、方式准则(何兆熊,2000)。

但是我们在会话中经常违背这些准则。

小说《喜福会》讲述的是四位移民美国的母亲与她们在美国出生成长的女儿之间的故事。

“作为第一代移民的母亲们虽身在异国,却是彻头彻尾的中国女性。

”(程乃珊,2006)在日常交往会话中,她们仍然保持着深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的行事风格和说话习惯——如容易违背合作原则。

由于所具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她们和女儿、美国女婿以及周围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往中或产生一些摩擦冲突或发生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本文基于这些跨文化交际材料,通过中西说话风格对比,试从面子观角度探究人们违反会话合作原则的原因。

1合作原则与面子观格莱斯认为,在会话中,参与者首先要求乐于合作,双方才能交谈;否则,会话将无法实施。

这一规则被称为合作原则。

这是所有会话得以发生的前提。

正如格赖斯所说:“使你所说的话,在其所发生的阶段,符合你所参与谈话中的公认目标和方向。

”(Grice,1975)之前在上文提到的关于会话原则四个准则的具体内容为:“数量准则”要求所说的话提供的信息量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质量准则”要求不说自己认为不真实或没有足够证据的话;“关联准则”要求说话要相关、切题,即不要不着边际;“方式准则”要求说话避免晦涩的词语,避免歧义,要简洁而有条理,即表达清楚、明白。

合作原则一经提出就在学术界引起广泛注意:一大批学者围绕合作原则的普遍性、实用性和解释力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言语交际的礼貌原则(精选4篇)

言语交际的礼貌原则(精选4篇)

言语交际的礼貌原则(精选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言语交际的礼貌原则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言语交际的第一个原则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它的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会话含义是怎样产生的,但合作原则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会话准则以含蓄地、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为了弥补这种不足,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提出了礼貌原则以“援救”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主要包括四大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数量准则有两条要求:1)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2)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质量准则同样有两个要求:1)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关联准则则要求所说的话要有联系性。

最后一个方式准则则是尽可能追求说话的清楚明了。

这方面有四个要求:a)避免晦涩b)避免歧义c)简单明了d)井井有条格莱斯发现每当违反一项准则时就会产生会话含义。

他对准则的违反情况做了区分,概括出以下四种。

1)说话人悄悄地不加声张地违反一条准则。

在这种情况下,他有可能是欺骗对方或将对方引入歧途。

2)说话人公开声明不予合作。

如“无可奉告”、“我不想谈”便是典型的表示,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必然导致交际的中断,因此,不会产生会话含义。

3)说话人面临着准则之间的冲突,处于两难的境地。

他可能满足信息数量的准则,而违反质量准则。

这种情况可能产生会话含义。

4)说话人可以蔑视某一准则,公然不去执行。

而尽管某些准则表面上被违反,但在更深的层次上仍然起着作用。

这是一种真正通过违反准则产生会话含义的情况,也是我们讨论的中心。

格莱斯也注意到人们在实际会话中常常不遵守这些原则,有时故意违反某些原则,这就使得听话者要通过说话者话语的字面意义推测出话语的真正含义。

格莱斯提出了合作原则以及人们不遵守合作原则而产生会话隐涵,但他并没有指出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

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的语用推理研究

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的语用推理研究

ofGrice’S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of
pragmatic reasoning.Based implicature for different
பைடு நூலகம்
(一)修辞在语用推理中的作用………………………………………………29 (二)语境在语用推理中的作用………………………………………………30 三、心理认知对语用推理的影响…………………………………………………..31 (一)情绪、性格在语用推理中的作用………………………………………31 (二)文化背景在语用推理中的作用…………………………………………32 (三)人物角色在语用推理中的作用…………………………………………33 四、本章小结………………………………………………………………………..33 结 论……………………………………………………………………….………………………………………..34
Supervisor:Associate Professor Guo Mei-yun
Abstract
Grice’S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s not only

hot field of lingu istics,
but also the forefront of academic research in bgic.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roblem ofpragmatic reasoning ofthe classic and new Grice’S theory of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discussing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pragmatic reasoning. Pragmatic reasoning issue has the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From

剧作《茶馆》中曲言类修辞的会话含义推导

剧作《茶馆》中曲言类修辞的会话含义推导

剧作《茶馆》中曲言类修辞的会话含义推导李水;赵嘉琳【摘要】修辞学旨在研究交际活动中能够提高表达效果有关的语言问题.然而传统的修辞学过分强调从表达效果出发,而忽视实际言语表达的内容.修辞效果不是话语表达者操控的,而是话语接受者取得的,曲言类修辞尤其体现表达本意.本文选取老舍的经典剧作《茶馆》中曲言类修辞格与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相结合,以期更全面的分析特意使用某一言语所传达的表达效果.【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00)009【总页数】4页(P126-129)【关键词】茶馆;修辞;会话含义;格赖斯【作者】李水;赵嘉琳【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10008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韩新媒体学院,湖北武汉4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4修辞学是对日常言语现象的研究,注重语言表达的措辞效果,需要考虑表达者和接收者两方面因素。

“由于语境是动态的,因此言语的控效方式就会随着语境变化而变化”,[1]我们在修辞研究中应该动态的关注语境中话语的修辞效果,从而使修辞在言语表达中的效果不会过分空洞。

曲言类修辞属于十类修辞格中的一种,包括七小类:双关、婉曲、反语、避讳、折挠、抑扬、跳脱,其特征是蕴含表里两层意思:“表层意思,是词语和句子本身所固有的、字面意思;深层意义,是特定的上下文和交际情景所赋予的,真正含义所在。

”[2]因此,曲言类修辞更能体现会话含义理论下所表达的言外之意。

戏剧作品对白中为了特殊的会话含义的表达及艺术效果的营造,往往大量运用曲言类修辞手法。

老舍是一位“语言艺术家”,其经典剧作《茶馆》时间跨度大、时代背景强、人物形象丰满、人物语言通俗,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极富研究价值。

而口语化的对白、曲言类修辞的运用以及丰富的会话含义和弦外之音更为研究提供了一个探索的平台。

美国哲学家保尔·格赖斯[3]指出如果表达者和接收者希望顺利地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双方就必须使表达的内容符合所参与的交际公认目的或方向,因此提出了四条“合作原则”(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A.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所提供的信息量包含目前交际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不应包含多于需要的信息。

浅析会话含义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浅析会话含义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浅析会话含义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摘要:在英语的学习中,听力作为一种基本的语言技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听力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

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反映淡漠,很难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听力课堂不应该仅仅只是单一的听力训练,教师应该适当引入一些有助于提高学生听力能力的理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会话含义合作原则听力理解1 听力教学现状分析由于当今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要求的提高,教学目标就更重视以听说为主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听力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并能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概括。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忽略了与听力理解关系密切的非语言因素。

在具体的听力理解练习中,许多学生不能理解话语背后的深层含义,从而导致学生对说话者真实意图的理解产生了偏差。

因此,要想准确的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必须重视非语言因素,了解它们在话语交际中的作用,找出会话中所隐含的信息,从而领会说话者的真实意图。

本文以Grice 的会话含义理论为依据来阐释会话含义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性。

2 理论基础1967年,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首次提出了“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着重论述了“合作原则”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制约“会话含义”产生的过程。

之后列文森、利奇、徐盛桓等人又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列文森概括了这些研究成果,提出列文森会话含义“三原则”,1991年正式把列文森三原则称之为“新格赖斯语用学机制”。

后来,学者们称之为“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

从而使格赖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古典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即“会话含义理论”)发展为八十年代的“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

格赖斯认为,在所有的言语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

言语行为理论论文

言语行为理论论文

语用学中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综述摘要:20世纪初,西方传统哲学开始向语言学转向,形成了语言哲学研究的热潮。

日常分析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说,他的学生同为哲学家的塞尔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并进一步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引起了语言学界、哲学界的普遮关注.言语行为理论因此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发展。

但在发展过程中,言语行为理论也暴露了其不足与缺陷.为了进一步完善言语行为理论,这些问题还亟待语言学家、哲学家共同解决。

一、引言很久以来,哲学家(或逻辑实证主义者)所持的一种假设是:陈述之言的作用或是描述事物的状态,或是陈述某一事实,两者必居其一,别无他用,而陈述之言所作的描述或陈述只能是真实或者是谬误。

哲学家历来关心的只限于陈述的可验证性,即如何验证某一陈述是真实的或是谬误的,以及如何规定某一个真实的陈述必须满足的条件等。

语言学家奥斯汀则认为有时没有必要也无从区分语句的“真"或“假”,因为有些句子一说出来就是一种行为,而行为只有适当不适当之分,没有真假之分。

由此他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

奥斯汀的理论第一次在西方学术界把言外之意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应。

二、言语行为理论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就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语言”和“言语"。

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又进一步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

二者的理论所涉及的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无论是索绪尔还是乔姆斯基实际上都认为人类的语言活动涉及语言的体系和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但真正对语言使用进行认真研究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言语行为理论的是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约翰·兰索·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他在1962年发表的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论言有所为》)被认为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奠基著作和核论。

奥斯汀在探讨语言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时,首先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人说出话语不仅是提供信息,而且是完成许多其他行为。

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与语用推理

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与语用推理

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语用推理徐盛桓一、格赖斯理论:从“古典”向“新”的发展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对语言学和逻辑学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就是发展了一种新的推理形式:语用推理。

现在,对会话含意的研究,已从“古典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classic Gricean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发展为“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Neo-Gricean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这对语用推理的研究是一个新的推动力。

古典格氏理论的学术价值、实践意义以及某些不足,在这里就不作讨论了,只提及一点:格氏建构“合作原则”时没有来得及提出一个运用这一原则来推导会话含意的机制。

为此,我写了“语用推理”(《外语学刊》1991,6),试图给出这一机制及有关规则。

格氏研究会话含意于60年代作了专题演讲,70年代发表文章;之后研究者蜂起,使会话含意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补“合作原则”不足方面,学者作过两方面的努力:(一)用“礼貌原则”“拯救”“合作原则”;(二)改造和重构新的会话含意原则。

对于第一个方面,我国学者已有不少文章评介;对于第二个方面,我国学者的反应目前所见仍鲜。

改造和重构会话含意的原则,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以一条单一的“关联原则”代替“合作原则”各准则,这是斯帕伯和威尔逊(Sperber and Wilson,1986)提出来的。

另一种是将各准则特别是量准则具体化,许多学者都有过建树,如盖茨达、阿特拉斯、荷恩、列文森。

其中,阿特拉斯和列文森在Atlas and Levinson,1981已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构想。

之后,列文森在Levinson,1983详细阐述了可从两个方面重构量准则:以量准则的第1次则为指引,进行等级含意和分句含意的推导;以第2次则为指引,从较少的信息得来(invite)较多的信息,并说这可以称为“信息原则”。

论巴赫的会话隐性含义

论巴赫的会话隐性含义

2012-06百花园地语用学是语言学中新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它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38年美国哲学家莫里斯首先提出“语用学”这一专业术语,这是语用学研究的开端。

在1955年美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接着,美国语言学家赛尔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提出了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会话含义理论”以及“合作原则”,接着,斯波伯和D.威尔逊于1986年提出了“关联理论”,1991年,列文森发展了新格莱斯理论。

一、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格莱斯合作原则包含的四条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相关准则、方式准则。

这主要是为了说明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怎样相互合作以及如何理解表达者的话语意图。

格莱斯在1957年的《意义》一文中正式提出了“非自然意义理论”,作为一种语用推理,自然语言有时候会比逻辑语言多出一部分的“含义”,这部分“含义”不是由语义或者句法规则决定的,不是从语言系统的内部去研究语言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是由会话原则所决定并主要依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去解释说明话语的言外之意。

关于会话含义的推导,主要是从利用“量的准则”“质的准则”“相关准则”和“方式准则”四个方面来推导的。

二、新格莱斯会话含义1986年,D.斯波伯和D.威尔逊在他们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正式提出了这一理论。

他们认为,格莱斯的那些准则,包括CP本身,都可以简化成一条关联原则“每一个明示交际行动,都传递一种假定:该行动本身具备最佳关联性”,1984年由L.荷恩在他的《语用推理的新分类初探———基于Q原则和R原则的含义》中第一次提出Q原则(基于听话人),要使你的话语充分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和R原则(基于说话人),要使你的话语只是必需的。

1991年,列文森发展了“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即量原则、信息原则、方式原则。

三、巴赫的会话隐性含义格莱斯意义理论中提出的所谓意指之事的非自然意义理论的另一构成部分,即所言之事部分,及新格莱斯中Sperber和Wilson 提出的明说即是对话语的不完整逻辑形式的推理发展和暗含,即通过用于推理获得的交际假设,他的内容有时也需语用的推理,也可称为语用介入。

荷恩等级关系

荷恩等级关系

荷恩等级关系作为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的基础以及列文森语用推理机制主要契机的荷恩等级关系,具有抽象化和程序化的特征,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该理论的使用价值,影响了传播。

文章试图从荷恩等级关系的提出、应用、局限与发展等四个方面展开对荷恩等级关系的探讨。

标签:荷恩等级会话含意量原则会话含意的研究是语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甚至可以说,语用学的兴起正是从会话含意的研究开始的。

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H·P·Grice)1967年在哈佛大学作了三次讲座,在第二讲中,格赖斯提出“合作原则”及其制约“会话含意”产生的过程。

格赖斯首先提出“会话含意”的概念,会话含意理论对语言学和逻辑学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该理论的提出在语言学界和哲学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它发展了一种新的推理形式:语用推理。

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作为语用学的主要内容,对话语交际的研究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但任何理论都不会是完美的,会话含意理论自身也存在一些缺陷。

列文森(Levinson)(1987)提出了他的会话含意三原则:量原则、信息原则和方式原则,并于1991年正式将他的三原则称为“新格赖斯语用学机制”(neo-Gricean pragmatic apparatus)。

列文森三原则的形成是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诞生的标志,这一理论的产生使会话含义理论产生了质的飞跃,使会话含义的推导摆脱了主观语感臆断的方法,进入客观科学的新领域,这种飞跃的实现主要归功于荷恩等级关系(Horn Scale),列文森将荷恩等级关系作为语用推理的主要契机,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

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过于抽象化和程序化,所以掌握起来比较难,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它的使用价值,影响了它的传播性。

此理论提出之后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理论对会话含义的研究,甚至对于整个语用学的研究都是极具价值的。

支持与反对都要建立在弄清楚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故本文将对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中极为重要的荷恩等级关系进行详细的介绍与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ypes of Q-implicature
Q-scalar implicature Q-clausal implicature (p or q,p and q,since p then q,if p then q,know that,believe that) Q-alternate implicature,which come from a nonentailment semantic (contrast) set.


<succeed,try˃ In 1888,Van Gogh tried to set up an artist's studio at Arles. +˃In 1888,Van Gogh did not succeed in setting up an artist's studio at Arles. <boil,grill,stir-fry˃ Stir-fry the bean sprouts,please. +˃please,don't,for example,boil the bean spouts as well. (Yan Huang2009:44)

In Sperber and Wilson's approach and that of Horn's,it is exactly adopted what grice had anticipated--to use the principle of revelance to subsume the second maxim of Quantity.Now Levinson believes that is mistaken.In his view, maxims of Quantity have to do with the quantity of information,while the maxim of Relation is “a measure of timely helpfulness with respect to interactional goals”(p.401).and “is largely about the satisfaction of others' goals in interaction,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opical and sequencing constraints in discourse,as in the expection that answer will follow a question”(Levinson 1989:467).It is not,at least not primarily,about information.So he renames the second maxim of Quantity the Principle of Informativeness,I-principle for short;and the first maxim of Quantity the Principle of Quantity,or Q-principle.
The Levinsonian system

The original Gricean programme (the maxim of Quality apart) should be reduced to three neo-Gricean pragmatic principles: Q [uantity]-principle, I [nformativeness]-principle, M [anner]-principle. Each of the three principles has two sides: a speaker’s maxim, specifying what the principle requires the speaker to say a recipient’s corollary, dictating what it allows the addressee to infer


例二: <know,believe˃ (1)John believes that there is life on Mars. +˃John doesn know that there is life on Mars. 't (姜望琪,2000:130) (2)John knows that there is life on Mars. (1)不能推出宾语从句,(2)可以推出宾语从句。因此, 当说话人说(1)时,可以推导出:there is life on Mars or there's no life on Mars.即llary:
Take it that the speaker made the strongest statement consistent with what he knows, and therefore that: (i) if the speaker asserted A(W), where A is a sentence frame and W an informationally weaker expression than S, and the contrastive expressions <S,W> form a Horn scale (in the prototype case, such that A(S) entails A(W)), then one can infer that the speaker knows that the stronger statement A(S) (with S substituted for W) would be false (or K~ (A(S)));
examples of Q-implicature
例一:<all,some˃ 1 Some of my friends friends are linguists. +˃Not all my friends are linguists. (姜望琪,2000:130) 等级数量含义其实就是:说强蕴含弱;说弱否 定强。
The Levinsonian system
列文森在荷恩、阿特拉斯和他本人此前研究 的基础上于 1987 年发表的《语用学和前指 代语法》(pragmatics and the grammar of anaphora)的论文中提出了列文森会话含义 “三原则” 1991 年,他在一篇再论前指代规律的论文中 正式把列文森三原则称之为“新格赖斯语用 学机制”(Neo -Gricean pragmatic apparatus)
(ii) if the speaker asserted A(W) and A(W) fails to entail an embedded sentence Q, which a stronger statement A(S) would entail, and <S, W> form a contrast set, then one can infer the speaker does not know whether Q obtains or not (i.e., ~K(Q) or equally {P (Q), P~(Q)}.
(姜望琪 2000:129)
1987 Pragmatics and the Grammar of Anaphor:A Partial Pragmatic Reduction of Binding and Ctronal Phenomena
He accuses Horn of falling to draw a distinction between two kinds of minimization :a semantic minimization and expression minimization...In Levinson's view,only the first type of minimization has to do with the I-Principle,the second type,in contrast,is the domain of the principle of manner,as it concerns the form of expression,the way to express something rather than what is to be expressed. He also criticizes Horn's division of labour in this regard.“The contrast involved in the Hornian division of labour is a contrast between marked and unmarked expression,and more exactly a contast beween usual vs.unusual,or brief vs.prolix expressions.This distinction has nothing to do with quantity of information,the paired expression being assumed to be synonymous;rather it has to do with surface form,and these implicatures are thus properly attributed to the maxim of Manner” (p.409). (姜望琪,2000:134,135)
Q-principle


Speaker's maxi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