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进化》模块教材分析
《遗传与进化》模块教材分析
《遗传与进化》模块教材分析课程教材研处所生物课程教材研尤开发中心赵占良《遗传与进化》是商中生物课程的三个必修模块之一。
正如谍程标准所常出的:"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 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
所 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 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商全休岛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0 “要搞好 木模块的教学.首先应〕勺深入理解木模块的意义和价值。
学生学习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 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对木模块的总义和价值,作了如下简明的槪括:木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生 命的建续和发展,f 解遗传和变片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经、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 研尤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第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界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 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课程标准在"内容标#tr 部分对木模块的总义和价值又作了进一步的闸述:"木模块选取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 用、DNA 分子结构及其遗传基木功能、遗传和变界的基木原理及应用等知识.主要是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 述生命的建续性:选取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等知识,主要是阐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
学习木模 块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建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 然观有重耍童义。
同时•对于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 分重要的。
”分析课程标准的上述表述,结合“具休内容标准”和教材内容可以看岀, 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教存价值C 在知识教育方面的价值 对于木模块在知识教育方面的价值,还需要将木模块与另外两个必修模块作为一个整体來考虑0必修模块“所 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 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 •这是课程标准对必修模块内容的知识教育价值所做的商度概枯.它明确指出r 在高中 生物必修诛中.学生的认知对荻是生命系统一包扌舌细胞、个体.群体、生态系统等^^^个层次:认知目标就是 理解不同层次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补组分间的相互作川.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遗传与进化教材分析与建议1
本模块的科学探究活动
实验3 实验3个、探究2个、模型建构2个、调查(课 探究2 模型建构2 调查( 外实践) 外实践 ) 2 个 、 资料分析 ( 资料搜集和分析 ) 7 个 、 资料分析(资料搜集和分析) 思考与讨论16个 技能训练5 思考与讨论16个、技能训练5个。 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 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收集和 实验操作技能、 处理信息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处理信息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本章围绕着科学家寻找基因在细胞中的 位置而展开。首先是细胞学揭示减数分裂的 过程,提出染色体的行为与基因在亲子代间 的传递行为具有惊人的一致性,进而提出了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然后,通过摩尔 根的果蝇实验得以确认这一假说。
第1节分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两个小节。
在“减数分裂”教学时要把握: 1.不仅要认识魏斯曼预言的内涵,即“在卵细胞 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 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恢复到 正常的染色体数目”;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 预言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和分析基础上的。 2.减数分裂内容出现的名词较多,要结合图形特 征,让学生观察和理解这些名词。 此外,学生要学会识别3个重要图解:“哺乳动物 精子形成过程图解”、“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图解”、“减数分裂图解”。
提高农业生产力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 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人类基因组计 划与人体健康 DNA指纹技术用于刑侦和亲子鉴定; 基因工程药物 生物进化理论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X射线晶体衍射等技术在发现DNA分 子结构中的作用;理想的“地质时钟” 物理和化学原理在生物大分子提取和 分离、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中应用 分析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性;分析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人类社会 可能产生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分析
课例分析3
问题情境的创设
(研讨重点:“问题探讨”栏目的使用)
学生感兴趣的 趣味性内容
联系现实生活 的内容
科学发现 小案例
各节开头的“问题探讨”
教材的问题驱动模式 从生活经验、科学史、生物现象等创设问题 情境。 功能是思维热身,不要求学生马上说出正确 答案。
以“问题(任务)”驱动学习,引导自主、 探究和合作,体现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期望有助于把传统的教学过程转化为更 接近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 题”的过程
建议教学流程如下:
提出问题:学生阅读,配以教师展示和讲解。学生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 杂交实验,包括实验现象和提出的问题
建立假说:教师介绍孟德尔的假说,学生讨论并提问,了解假说的内容。教师 通过边绘制边讲解遗传图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孟德尔的假说
通过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让学生加深对孟德尔假说的理解
高中生物必修 2 : 《遗传与进化》
本模块教材的知识主线
《遗传与进化》——人类对基因的本质、功能 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历程 人类怎样认识到基因的存在?基因在哪里? 基因是什么?基因怎样行使功能?基因会发生怎 样的变化?人类如何利用基因?进化过程中基因 频率是如何改变的?
人 类是怎 样认 识到 基 因的存在的?
了解
理解
概述DNA 分子的复 制
应用
总结人类 对遗传物 质的探索 过程
维度
水平
课程标准的要求
具体内容 标准举例
教学目标示例
知识 目标
了解
再认或回忆知 识;识别、辨 认事实或证据; 举出例子;描 述对象的基本 特征等
把握内在逻辑 联系;与已有 知识建立联系; 进行解释、推 断、区分、扩 展;提供证据; 收集、整理信 息等 在新的情境中 使用抽象的概 念、原则;进 行总结、推广; 建立不同情境 下的合理联系 等
高中生物单元教材分析-必修二第二单元
领略科学家严谨求证的科学态度和大胆假设、富于想像的创新思维品质。
重点、难点与关键
重点:
体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验证的科学思想方法
难点:
领略科学家严谨求证的科学态度和大胆假设
关键:
富于想像的创新思维品质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1、设置问题情境。精子形成过程的探讨、精子形成过程的讲解、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比较、巩固总结、练习。具体到每个环节:“创设问题情境”部分,先展现“问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配子细胞是如何形成的?”再通过提问“图中的配子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吗?”“有丝分裂的特征是什么?”引导学生复习细胞有丝分裂并猜想配子是经过何种分裂形成的。最后,教师可介绍减数分裂发现简史,激发学生学习减数分裂的兴趣。“精子形成过程的探讨”部分,由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给准确认知带来困难,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同时学生已学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具备学习“减数分裂”的方法。所以“模型构建”活动前移,包括对“细胞有丝分裂”的模型构建和“减数分裂”的模型构建两部分,这样利于学生比较两种分裂过程的异同
2、本单元的价值:
本单元的地位有:(1)《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隶属于人教第2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2)本章是“在第1章引导学生认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础上,继续依照科学史的顺序,寻找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因子,也就是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进行编排的;(3)本章有关减数分裂的内容与《分子与细胞》。
单元目标
揭示生命延续的细胞学基础;
第二、重视实验操作,培养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 据统计,历年高考实验题得分率均低于全卷平均分,造成低得分率的原因是学生未对实验进行实际操作或对实验的原理、方法末真正理解,实验后没有回亿过程、没有分析结果。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解读
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 过程 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活 动 建 议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收集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评 价其意义以及伦理问题
2.2 遗传的分子基础
具体内容标准
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具体内容标准
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活 动 建 议
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
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 例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
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 安全性
2. 5 人类遗传病
具体内容标准
列出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 包括单 基因病、多基因病和染色体病) 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3.学习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科学史的介绍和探究活动适当的安排, 学生可以在逻辑推理的训练(归纳、演绎、 类比);数学方法的运用;实验材料的选 择;实验数据的处理的方面较全面地提升 能力。
3.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价值:
通过对“遗传和变异、物种繁衍、生物的 遗传变异变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学习, 有助于对立统一观点的理解和建立。 通过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学习、探讨生 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等活动, 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活 动 建 议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搜集人类基因组或基因诊治方 面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
2. 6 生物的进化
具体内容标准
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 要内容 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的形成 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 想观念的影响
基因的本质教材分析
基因是什么? DNA或蛋白质? 几多实验,几多论争。 是谁将谜底揭破?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本节的“问题探讨”首先呈现了一个曾经在科学界争议了很长时间的问题:“DNA和蛋白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让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了解科学家当年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兴趣。
本节教材没有直接讲述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讲述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之前,以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逐渐来构建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的方式是以阅读故事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沃森和克里克孜孜以求的画面。编者利用这一科学界传为佳话的故事,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也很自然地构建出了 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通过对故事的旁栏导读及思考与讨论,又进一步强化了构建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意义和作用。
在构建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本节又以简洁科学的语言、图文并茂地概述了 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最后通过学生动手尝试建构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达到加深对 DNA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的目的。
第3节《DNA分子的复制》以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为题引导学生进入对复制问题的讨论。2008年奥运会是令国人瞩目的话题,对学生十分熟悉的北京奥运会会徽画面进行的讨论,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1、知识方面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进行遗传信息多样性原因的探究。 .就科学家探索基因的本质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领悟假说—演绎和模型方法在这些研究中的应用。
2、能力方面
高中生物学《遗传与进化》模块教材的三个特点
、
学 习 指 南 、 课题研究 、 边做边学 、 研究 拓展视野 、 延伸相关链接 、 评 价 指 南 、 关键词解 释 苏教版 学 习 目标 、 性学习 、 积极思维 、 继续探 知识海洋 、 放眼社会 、 近 综合评价指 和 索 引 、 走 实 关键词 究 职业 、 回眸历史 、 历史长河 南 验规则要求
版还在每一章的章引言 中加入“ 科学发展 历程” 强化 , 学生对生物学科 学性 的理解 。这些变化 可提示学习 目
标, 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 12 科 学探 究活动 教材 中科学探究活动层 次性特 .
结性评 价相结合 。其 中 , 苏教 版 的“ 评价指 南” 综 和“ 合评价指南 ” 两个栏 目中涉及评价 学生能力 与情感态 度价值 观的题 目还很少 , 其评价体 系导 向已发生转 但
遗传与进化 高中生物学 教 材研究 性, 有利于教师根据课程标准 , 在课堂教学层面落实新 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新课程的实施和新理念的提出使高 中生物学 教材
发生了新 的变化 。本 文 比较 研究 了人 民教 育 出版 社 ( 简称人教版) 、 [ 浙江 科学技 术 出版社 ( 简称北 师大 版)2、 [ 河北 少年 儿童 出版社 ( 。 简称河北 少 儿版 ) 、 【 江苏教育 出版社 ( 简称苏教 版 ) j 中国地图 出版社 【和
学核心概念的一些外延知识以各种小 资料 的形式 呈现 给学生 , 力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比如 , 苏教 版中的延伸相关链 接、 北师 大版的课外 读等 。这些 小 资料 内容丰富多彩 , 以帮助学 生更加深刻 地领悟 科 可
获得信息提供 了多样 化途径 , 比如人教 版的 网站登 录
中图版 , 其他四个版本在 每节课 之前设置 了如本节 聚 焦、 学习指南 等栏 目, 学生 了解 学 习 目标及 本节 重 让 点 , 于其调整学 习计划 , 便 提高学习有效性。河北少儿
遗传与进化教材介绍及分析
❖ 生物进化的观点 ❖ 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 科学技术价值观 ……
精选课件
32
精选课件
33
精选课件
34
四、章节简介及分析
精选课件
35
精选课件
36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以问题串驱动问题探索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53
本章的编排特点
1. 以“思考与讨论”贯穿,以期改变学生的 学习方式。
精选课件
54
2.图文结合,突破难点
精选课件
55
3.介绍更多的科学事实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
如基因、 蛋白质和 性状的关 系
精选课件
56
精选课件
57
本章的内容变化
1. 提出了密码的简并概念 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个密码子的现象
物质自我复制上的详细假说:DNA分子复制时,
DNA分子的双螺旋将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氢
键断裂,解开的两条单链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
的脱氧核苷酸依据碱基互补配结原则,通过形成
氢键,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由于新合成的
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
条链,因此,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半保留复制。
红眼(雌) x 白眼(雄) 红眼(雌、雄)
红眼(雌、雄) 3/4
白眼(雄) 1/4
精选课件
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 位基因所控制。 由于白眼的遗传和性 别相联系,而且与X染 色体的遗传相似。
24
摩尔根根据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一假说和 初步的分析作出了演绎推理:
控制白眼的基因是隐性基因,并 位于X染色体上
人教版教学课件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教材包括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与进化的关系、遗传与进化的应用等内容。
教材编写目的:帮助学生掌握遗传与进化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结构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评价方法
课堂观察:观察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教学活动、互动情况等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业质量、完成时间等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自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
遗传物质的变异和进化
基因与遗传信息的传递
基因的概念:DNA分子上的特定片段,包含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的传递:通过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实现
遗传信息的表达:通过转录和翻译实现
遗传信息的调控:通过基因表达调控实现
生物进化理论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生物进化的主要动力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生存斗争,适应环境,获得生存优势。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分析
目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wo
教材概述
Part Three
教学内容
Part Four
教学方法
Part Five
教学资源
Part Six
教学评价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ONE
教材概述
PART TWO
教材简介
教材名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边程 演绎 探究——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遗传与进化》内容解析
学 和 学 生 学 习 的重 点 和 难 点 , 新 教 材 在 编 写 过程 f 而且 2 学 资料 的 丰 富拓 宽 了学 生 的视 野 . 教
问题探讨 ”和 中这部分内 容也作了较大的变动, 故这部分内容在体 l 新教材在每节的编排上增 加了 “ “ 现高中生物教材改革趋势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l“ 节 聚焦 ”, 问题 探 讨 ”注 重从 生 活 实 际 中 引 出 与 因 本 此,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 《 遗传与进化 》 为例 , 本 节 有 关 的 一 些 问题 ,激 发学 生探 究 的欲 望 ;“ 节 本
教学 目标的达成 。
I 1 . 科学方法的渗透提 高了科 学素养 另外 , 材中一些重要的概念或结论 ( 新教 规律 )! 把科学方法 的教育渗透在 日常课堂教学 中, 也是 不仅用黑体字 突显 出来 , 而且这些结论 的表述也是依 f 新教材区别于原教材 的又一亮点 。 课标 中要求 “ 领悟
教 材 , 自然 成 为 万众 瞩 目的 焦点 。新 的 生 物教 材 以 。 也 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
高 中生物课程标 准为编写依据 ,采取模块教学 的形 J 立 地 随配 子 遗 传 给后 代 。 然 , 一 个 “ 论 ”在术 独 显 后 理 式, 对教材 内容的设计做 了很大的改变 。 l 语的表述上 比前一个要更为准确 , 而且这种 由浅入深
对教材的编写形式 以及编写理 念进行分析 , 从而为高 I 焦 ” 也 以问 题 的 形 式 提 醒 学 生本 节 应着 重 关 注 的 聚 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l 内容 , 有助于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 另外 , 科学
浙科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教案及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
10.进化机制的基本概念;
11.进化树的构建方法;
12.针对不同进化模式的研究案例分析。
2. 教学方法
13.PPT讲授法;
14.小组讨论法;
15.情景教学法。
3. 讲授步骤
教学或者场景营造氛围,把整个课程的重点以及思考方向指导学生,让学生对进化有一个初步的概念认知。
2. 教材分析
本次教学主要使用的是浙江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必修2》教材中的进化与进化机制部分。本章节旨在通过探讨如何进行新物种的产生以及进化机制的探究,让学生了解物种的多样性的产生和进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了解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机制;
2.理解物种形成的基本概念和模式;
3.理解进化树的图示意义和构建方法;
4. 科学分析能力有待加强
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过程中,学生对实验及数据结果的科学分析能力还较弱,这说明了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思维模式,更多强化学生分析和辨别问题的能力。
综合上述问题,教师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实践性应用及相关重要领域的知识。达到与当前教育需求匹配的目标意义。
四、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达到了课程设计的预期要求,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热情也较高,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
1. 缺乏批判思考
学生在观察实验数据和参与讨论的时候,较少提出质疑和不同看法。这可能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尊重教师和老师的观点而导致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倡导三人三智,表达个人的理念和观点。
(2)知识讲解
在整理好的课件中分步讲解要点,并让学生在课件的指引下对内容做笔记。
《遗传与进化》模块.总结
红眼
雌
红眼
雄
白眼
雌
白眼
雄
126
132
120
115
与理论推测一致,完全符合假说,假说完全正 确!
——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思考?
人的体细胞只有23对染色体,却有3~3.5万个基 因,基因与染色体可能有怎样的对应关系呢?
结论:
一条染色体上 有许多个基因 基因在染色体 上呈线性排列
矮茎 d P: 任务:
《遗传与进化》模块教学分析
学生 开课时间:高一下(高二上);2节/周 没有相应数学知识做基础 教学 没有相应的数学知识,如何进行遗 传规律教学,如何把握合适的教学 深度?
《遗传与进化》模块教学分析
新教材、高要求 以科学家探索遗传奥秘的历程为学习 线索;体验“假说-演绎”法
没有减数分裂知识背景,如何进行遗 传规律的教学? 没有“足够”的教学时间,如何在本 模块的教学中让学生领悟“假说-演绎” 法??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科学思维
《遗传与进化》模块教学反思
必修模块教学意义与价值
• 《分子与细胞》——像科学家一样实验 • 《遗传与进化》——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 《稳态与环境》——像科学家一样研究
《遗传与进化》模块意义和价值 :
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 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 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 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 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 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 形成生物进化观点。
?
如何解释出现的问题呢?
理论依据(已有知识):
1、基于对果蝇体 细胞染色体的认识 2、基于对萨顿 假说的认识
——基因在染色体上
《生物2(必修)遗传与进化》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
《生物2(必修)遗传与进化》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人类对遗传现象的科学解释,最早是从孟德尔对豌豆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来的。
他对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使自然科学中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遗传学。
本章的学习就是引导学生沿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来探索遗传的奥秘。
一、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阐明分离定律。
2.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形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能力方面1.领悟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思维。
2.运用假说—演绎法解释生命科学中有关的问题。
3.尝试进行生物实验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一)教学内容的结构(二)教学内容的特本章是本册书的开篇,它循着人类认识基因之路,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即从个体水平出发,来展示人类探索遗传规律的历程。
本章题图创设的画面很容易把学习者带入140多年前的意境中:在书写着孟德尔数学计算手迹的底图上,叠加着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年轻时的肖像,陈旧的淡黄底色,无形中给画面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凝重。
“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秘密。
实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数学统计揭示出遗传的规律。
”简洁的4句小诗不仅点出了本章的主要内涵,还引领着学习者“从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本章内容包括两节: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1节(包括“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和第2节均可用2课时教学。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由“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四部分内容构成。
本节开始引入的问题探讨是通过红蓝墨水混合的比喻,让学生了解融合遗传的内涵,从而为进一步理解本节所述的孟德尔颗粒遗传的观点打下伏笔。
在介绍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前,编者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生平(如进修了自然科学和数学)及孟德尔所用的实验材料豌豆的有关知识(如豌豆是自花受粉植物等),这为后面讲述孟德尔进行的豌豆杂交实验,并最终取得成功进行了必要的铺垫。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第2单元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模块《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如细胞学、染色体和有丝分裂的基础之上,并与第一章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密切相关,因此,其在模块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通过对减数分裂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分裂的方式、实质和意义产生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加深对前面所学的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积极探索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并且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以学生进行主动思维、参与并且活动、同时经历一个从具体的动手实践和不断创新到知识的归纳和升华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2.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精子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2.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四、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在学习本节时还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学生毕竟有着基础和其它方面(如空间想象及思维能力、兴趣、动机、毅力、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要进行因材施教。
从疑问的设置,到问题的回答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再到能力的培养,包括探索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等,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相应点拨。
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实验法。
《遗传与进化》模块教材分析
《遗传与进化》模块教材分析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赵占良《遗传与进化》是高中生物课程的三个必修模块之一。
正如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
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要搞好本模块的教学,首先应当深入理解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
一、学生学习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对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作了如下简明的概括:本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
”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部分对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本模块选取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NA分子结构及其遗传基本功能、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知识,主要是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选取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等知识,主要是阐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
学习本模块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于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
”分析课程标准的上述表述,结合“具体内容标准”和教材内容可以看出,本模块内容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在知识教育方面的价值对于本模块在知识教育方面的价值,还需要将本模块与另外两个必修模块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必修模块“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这是课程标准对必修模块内容的知识教育价值所做的高度概括,它明确指出了在高中生物必修课中,学生的认知对象是生命系统──包括细胞、个体、群体、生态系统等各个层次;认知目标就是理解不同层次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高中生物《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学段及学科
高中生物
教材版本
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单元名称
《遗传因子的发现》
单元教材主题内容与价值作用
本单元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模块2《遗传与进化》第1章的教学内容。
1.主题内容的特点
(1)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性与学生认知规律的统一。教材内容按照孟德尔的探索过程的顺序来构建框架体系。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地展开讨论,削枝强干,重点突出,内容简洁流畅,便于学生沿孟德尔的探索过程进行思考和从实验中领悟科学的方法。
设计二
学生在写测交实验的图解时,没有出现上述问题,但在后面写“自由组合规律”的遗传图解时,则普遍出现如下的情况:
PYYRRxyyrr
配子YRyr
F1YyYrRyRr
学生错误的认为,亲本(YYRR、yyrr)的配子各有两个(Y、R;y、r),结果导致了F1出现了4种情况,与事实不符。
在之前的学习中,教师曾有意识的训练过学生对图解的正确书写,因此学生在分析测交实验的时,没有出现上述设计一的错误;但是学生在学习完分离规律后,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单纯地认为配子中的基因只有一个,以致于出现左边图示中的错误。
3.学述问题。
问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很高,虽然耗时较多,但最后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学生对孟德尔的假说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教学设计
对后续学习的影响
原因探讨
设计一
在学习测交实验时,教师要求学生写出一个完整的遗传图解,结果学生普遍暴露出如下的问题:
F1Ddxdd
配子Dddd
遗传与进化的模块教学计划
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
2
作业批改2
7
第三章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
8
第三章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2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两个任选)
提前
9
第三章
第二三节
DNA的复制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2
作业批改3
10
期中考试
11
第四章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2
作业批改5
12
第四章
第二三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遗传与进化》的模块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高二年级目前、理科班,多数学生学习态度较好,少数学生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均较差,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甚至有极个别学生根本没有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学习探究、发展各方面的能力。所以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有分别制定不同的计划。
第二作业批改7
20
复习
21
期末考试
周次
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2
调查探究内容待定
13
第五章
第一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
14
第五章
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
2
完成实验二三
15
第五章
第三节
人类遗传病
2
绘图练习 坐标图
遗传图谱(解)
16
第六章
第一节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1
17
第六章
第二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P DD(纯种高茎)×dd(纯种矮茎)
配子 D F1
d Dd(高茎)
F1 配子
Dd(高茎) × Dd(高茎)
Dd
Dd
F2
DD Dd
Dd dd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3
:1
(3)对分离现象的验证 实验验证
副标题:演绎推理,
领悟假说演绎法采用教学方法是:
先将科学研究置于山穷水尽的窘境, 然后领入柳暗花明的佳境
——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基因在染色体上》内容为例 以“问题串形式”组织教学活动,并将科学发现的过程与科学方法 运用相结合。 ——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为例 本模块侧重物理模型的构建
运用数学方法探究生物进化
——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生物进化”内容为例
1、课程标准对本模块的价值述说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让学生讨论,可放自 由组合定律后进行
建议:模拟实验的每一环节要与实际过程一一对应
如何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节教学中体现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
也可模仿《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节 教学
“遗传与进化”模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例析
研究学科 , 关心 学科的发展。生物科 学发展的历程是在 矛盾 中前进 的。 生物科 学的很 多重要 的核心 概念和 科学理 论都 如此 , 未来也将如此 。生命科学史 的教育 神、 科学态度更是值得深入 开发的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 的教育 资源。例如 , 1 4 0多年 前 的孟德 尔 完成 了遗 传规 律 的 发现 , 虽 然, 受于 时代的限 制 , 这些重 要成 果没有 引起 当时科 学界 足够 的重视 , 但是, 孟德 尔在遗传规 律发 现过 程 中所 表现 出来 的 精神散发着永恒 的精神 魅力。 通过对科学
与价 值观 目标 的 达 成 途 径进 行深 入 分 析 。
适当的心理准备是十分 必要 的。 例如 , “ 减
上享有盛誉 ) ,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 以
关键词 : 遗 传与进化 值观 模块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
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的内容不仅可 以从生 升 华 的 同 时 还 进 一 步 认 知 到 科 学 发 展 对 命的运 动性和规 律性 的角度渗 透辩证 唯 社会发展的巨大推 动作 用。 物主义的世界观 ,而且学 生在学 习精子、
目标和能力 目标 的落实 , 三者是不可分 割
的整体。在“ 遗 传 与 进化 ” 模块教 学 中, 要
结合模块的特点 , 努力构建三位一体 的教 的落实。 例如 , 在《 人类遗 传病》 一节 中 , 知识 方面要 求学生 能举例 说 出人 类遗 传病 的 主要类型 , 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进行人 类遗
7 0簪 l i 《 l I A o x u E w E N c u I
‘ ‘ 溘伤 与 亿 ”
倩 态度 与 偷值 观 曰衍教 亏例 衍
—幅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二中学 张 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与进化》模块教材分析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赵占良《遗传与进化》是高中生物课程的三个必修模块之一。
正如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
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
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要搞好本模块的教学,首先应当深入理解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
一、学生学习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对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作了如下简明的概括:本模块“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和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
”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部分对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本模块选取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NA分子结构及其遗传基本功能、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知识,主要是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选取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等知识,主要是阐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
学习本模块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于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
”分析课程标准的上述表述,结合“具体内容标准”和教材内容可以看出,本模块内容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在知识教育方面的价值*对于本模块在知识教育方面的价值,还需要将本模块与另外两个必修模块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必修模块“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这是课程标准对必修模块内容的知识教育价值所做的高度概括,它明确指出了在高中生物必修课中,学生的认知对象是生命系统──包括细胞、个体、群体、生态系统等各个层次;认知目标就是理解不同层次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对这一认知目标的达成,三个必修模块各有其独特的作用。
就本模块来说,主要是揭示生物在代代繁衍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是如何传递和变化以及是如何起作用的,也可以说是从基因的视角来达成上述认知目标。
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价值课程标准确定的能力目标包括操作技能、信息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三个方面,尤为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领悟和运用科学方法,对于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至关重要,而不同模块在科学方法教育上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的侧重点。
下面首先分析本模块在科学方法教育方面的独特价值。
正如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本模块有助于学生“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这一表述明确指出了本模块在科学方法上的侧重点。
就思维过程的方法论而言,归纳和演绎都是重要的科学方法,前者是从特殊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后者是从一般到特殊,根据一类事物都有的一般属性、关系、本质来推断该类中的个别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关系和本质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
二者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
从近代科学到现代科学,以观察(实验)—归纳为主的方法逐渐让位给以假说—演绎为主的方法。
这是因为现代科学从总体上来说,已经不是处在经验材料的收集阶段,而是处于高度的理论概括和演绎的阶段。
由于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工具学科的发展,人们能够凭借这些工具提出假说,然后演绎出理论体系或具体推论,再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检验。
当然,在应用假说—演绎法时,仍需要以经验归纳法作补充,以一定的实验事实为根据。
假说—演绎法的内容主要安排在本模块中,特别是在教材《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两章。
在其他两个必修模块也有所涉及。
模型方法也是现代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分子与细胞》模块侧重物理模型和概念模型的构建,如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和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本模块侧重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构建,如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模型和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数学模型;《稳态与环境》模块则进一步练习各类模型的构建。
同其他两个模块一样,本模块的科学方法教育既有侧重点,又是全方位的。
通过科学史的介绍和探究活动的安排,学生可以在逻辑推理(如归纳、演绎、类比)的训练、数学方法的运用、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数据的处理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本模块安排的探究活动十分丰富,包括实验3个、探究2个、模型建构2个、调查(课外实践)2个、资料分析(资料搜集和分析)7个、思考与讨论16个、技能训练5个。
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价值@本模块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十分丰富,依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表述,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立统一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本模块有助于学生“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
遗传和变异是一对矛盾,前者是指生物在传宗接代过程中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后者是指这一过程中遗传物质和性状的变化。
遗传有利于有利变异的积累,变异则有利于生物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没有遗传就不可能形成稳定的物种,没有变异就不会出现物种的分化。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从量上比较,遗传的基因是大量的,改变的基因是少量的;少量的变异逐渐积累,量变会引起质变,形成新的物种,因此,可以说变与不变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得到统一,在对环境的适应中得到统一。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变化是相互作用的,生物所产生的可遗传的变异,能否在繁衍过程中保存下来,取决于该变异对环境的适合度;生物又不是单纯地适应环境,它们所产生的变异,可能会影响环境的变化,导致生物与环境的共同进化,这就是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
此外,本模块还涉及生物的多样性与共同性的统一。
从遗传角度看,所有的生物都共用一套遗传密码;从进化的角度看,所有生物都有着共同的起源。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形成对立统一的观点都是十分重要的。
生物进化的观点本模块对学生进一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一些生物进化的知识,但由于遗传学知识基础的限制,不可能对生物进化的原理有深入的理解,生物进化观点的建立还处于初级水平,面对进化论领域的不同观点还缺乏鉴别能力。
本模块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有关遗传学知识的基础上,较深入地介绍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巨大贡献和局限性也做了辩证的分析,这就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确立生物进化的观点,提高对进化论领域的不同观点甚至伪科学论调的鉴别能力。
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本模块教材中介绍了许多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比如孟德尔热爱科学、锲而不舍、敢于独立思考的精神,摩尔根尊重科学、勇于自我否定的精神,达尔文既能挑战传统观念,又能正视自己不足的精神,等等。
这对于学生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都有助益。
科学技术价值观课程标准指出,本模块“对于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
”为体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教材中介绍了DNA指纹技术在刑侦和亲子鉴定等方面的应用、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遗传学原理在育种上的应用、基因工程的应用等内容。
二、本模块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设计思路课程标准(特别是本模块的内容标准)是本模块教学内容设计的重要依据。
总的设计思路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根据本模块的具体内容标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本着便于教和学的原则进行设计。
主要包括编排体系的设计、知识内容深广度的把握、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途径、STS教育思想的渗透等方面。
编排体系的设计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模块应当包括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人类遗传病、生物的进化六部分内容。
然而,课程标准规定的这六部分内容,并不意味着教材一定分成这样六章。
如何确定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和深广度,还要分析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并且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
)仔细分析具体内容标准,可以看出它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知识性目标的要求大多属于理解水平按所用知识性目标动词,具体内容标准中属于了解水平的有3项(举例说出、简述、列出),属于理解水平的有14项(阐明、说明、概述、搜集、举例说明),属于应用水平的有2项(总结、分析),理解水平的条目占%以上。
可见本模块的知识性目标的基本定位是理解。
按照课程标准中的定义,理解是指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理、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和整理信息。
这既是对教材内容深广度的要求,也暗含了对教材内容编排体系的要求(如体现内在逻辑联系)。
·重视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在具体内容标准中,仅有的两项“应用”层次的条目都是关于科学的过程和方法的:一项是“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另一项是“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在课程标准本模块的前言部分,还特别指出要让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生物生殖、遗传和进化奥秘的过程”。
)可见引导学生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是本模块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确定教材编排体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在具体内容标准中,属于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范畴的内容有五项,占总条目数的%,其中一项使用知识性目标动词:“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四项使用情感性目标动词:“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如何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也是教材设计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本模块教材编排体系的设计有两点基本的考虑。
第一,要让学生理解生物的遗传和进化,教学内容应当定位在基因水平。
这是由于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遗传和进化的认识已经深入到基因水平,遗传从本质上说是基因的代代相传,可遗传的变异从本质上说是生物体基因组成的变化,进化过程中物种的形成从本质上说是种群基因频率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的定向改变。
第二,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基本按照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安排,从孟德尔到摩尔根再到沃森和克里克等,从拉马克到达尔文再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