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情商之应对同事打小报告的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报告”是指一种不正当的举报行为,或是内容不正当,或是动机不正当,或是手段不正当,或者几者兼而有之。
“小报告”古已有之,不过那时还没有这个名称,人们一般习惯称之为“进谗”。所谓“馋”就是对他人的坏话,之所以称“进”,大抵因为要说别人坏话,当然有一定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个不可告人的目的,谗言就要讲给足以影响被谗者命运的人听,这种人一般不是高官便是位重。把谗言讲给这些地位高的人听,所以称之为“进”。
在同事相处中,“小报告”都是打给上级领导者听的,如果上级领导者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这种“小报告”也起不到多大作用;但如果上级领导者是一个黑白不辨、易听信他人的人,“小报告”就会对被诬陷者构成威胁。
在一个单位中工作,难免会有得罪他人之处,如果被自己得罪的人是“小人”之辈,就不得不防他向上级领导“进谗”。
(1)先发制人
一般而言,那些散步流言蜚语告“黑状”的人,为了使自己编造的“小报告”发挥陷害人的功效,总是要研究人们的心理。他们这些人在陷害人的实践中,也逐渐“摸索”到这样一个规律,即:从总体来说,人们往往对第一印象来得深刻,一经形成,常常会积淀为一种思维上的定式。
那些善于制造“小报告”的人正是抓住人们的思维和心理上的这一特点,想方设法地做到捷足先登,先发制人。而被“暗箭”伤害的人往往由于疏于防范,棋输
后手,所以大多处于辩诬的不利地位,有些人甚至连辩诬的机会都不可得,白白地被人坑了一下。
所以,对于防范和反击“小报告”的每个人来说,要做到克敌制胜,就不能总是“棋行后手”,而应该积极地行动起来,在那些打“小报告”的恶人告“黑状”之前,抢夺先机,从而击败流言蜚语对自己的造谣和污蔑。
汉景帝时,晁错为内史,很受景帝信用,提出过很多革新的建议。丞相申屠嘉因为晁错的建议触犯了他的利益,一直伺机构陷。晁错的府第在老皇帝本庙外空地上的矮墙里,出入很是不便,于是晁错在矮墙南面开了两个门。申屠嘉借此大做文章,状告晁错擅凿庙墙为门,奏请杀头。
晁错听到申屠嘉的阴谋后,赶到申屠嘉之前,将真实情况报告了景帝。所以,待到申屠嘉告状时,汉景帝之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不是庙墙,是庙外空地上的矮墙”,便否决了申屠嘉的小报告。申屠嘉回家后大发脾气,说:“我应当赶在他的前面,他赶前了,我反而被他卖了。”晁错的机警使他躲过了一次谗言的灾祸。
(2)针锋相对
采取“针锋相对”的对策防范和反击“小报告”最为关键之处是选准目标,并且针对滋事生非的奸人的逆行,采取公开论战的方法,对其所散播的流言蜚语进行大胆揭露黑坚决批驳,贬斥其所做的这种卑劣行为。这就要求:
首先主动出击,把所发生的事情的原委详细客观地公布给大家,使人们对此都有一定知晓;
其次,,与打“小报告”的奸人进行公然论战,把客观事实与那些偷偷摸摸上报的“黑材料”以及背后的各种不实之词等都摆到桌面上来;
再次,帮助和引导人们把正确的客观事实与“黑材料”相互对比、推敲,进行参照。
这样一来,那些小人所提供的“材料”、“报告”、“证明”和“肺腑之言”等的真假虚实也就昭然若揭了。
(3)利用第三者
利用第三者来对付小报告,可以给人们一种真实可靠的印象。
汉武帝是个能干的皇帝,但到晚年,也变得糊涂起来。他任用了一个名叫江充的无赖。江充为了自己的私刑,制造了一起起冤假错案,最后冤案送到了太子头上,说太子诅咒武帝,并在太子府中挖出了实现安置的木偶。太子无法变白,恼恨江充,便把江充杀了,但自己也只好逃亡在外。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时因为汉武帝疑心病极重,以为周围的人都要害他。江充利用了这一点,诬陷太子,在这种情况下,要当事人自己去辩诬,已无可能。这时,有一个叫令狐茂的山西上党人,上书汉武帝指出太子无辜,江充奸诈,并举出历史上种种事例,希望武帝不要听信谗言。这样,才使汉武帝有所觉悟,不过令人痛惜的是,那时太子已被追捕的人杀害了。
如果没有比较超脱的旁观者勇敢地介入,江充的谗言是很难被拆穿的。
(4)不给小人以把柄
奸佞之人打“小报告”、“告黑状”诬陷他人,总是想方设法抓住被侵害者身上的一点把柄,然后无限夸大,使劲攻击,这不仅使那些喜好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之辈的做法,一切坑人害命的奸邪小人都如此。
然而,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歪。如果为人办事都做到实事求是,口说老实话,身行老实事,襟怀坦荡,正直无私,做一个值得信赖、值得重用的人,那么,奸邪之人就不敢有非分之心,谗佞之徒也难以抓住打“小报告”诬陷害人的把柄,因而,也就远离了一切罪恶之源,避免了祸患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