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学案
初中化学有机合成教案
初中化学有机合成教案
教学内容:有机合成
教学目标:
1.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
3.了解有机合成在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
教学难点:
1.了解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概念和方法
2.掌握有机合成中常见的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
教学准备:
1.教材:有机化学教材
2.教具:投影仪、幻灯片
3.实验器材:反应瓶、溶剂、试剂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利用幻灯片简要介绍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对有机合成产生初步的理解和兴趣。
二、讲解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5分钟)
1.有机合成的定义和概念
2.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
3.有机合成的分类
三、介绍有机合成的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20分钟)
1.取代反应
2.加成反应
3.消除反应
4.氧化还原反应
四、讲解有机合成的应用(10分钟)
1.有机合成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2.有机合成在科研中的应用
五、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2.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馈:
1.听取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
2.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以上为初中化学有机合成教案内容,希朅对您有所帮助。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有机合成教学设计2. 适用年级:高中化学3. 课时安排:每章2课时(共10课时)4. 教学目标:a. 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意义b. 掌握有机合成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步骤c. 能够分析有机合成反应的类型和特点d. 能够设计简单的有机合成实验方案二、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章:有机合成概述1. 有机合成的概念2. 有机合成的重要性3. 有机合成的方法第二章:有机合成反应原理1. 碳碳键的形成与断裂2. 有机合成反应类型3. 有机合成反应条件第三章:有机合成实验操作1. 有机合成实验基本操作2. 有机合成实验常用仪器3. 有机合成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第四章:有机合成实例分析1. 实例一:乙酸乙酯的合成2. 实例二:苯的硝化反应3. 实例三:醇的氧化反应第五章:有机合成实验设计1. 实验设计基本步骤2. 实验设计注意事项3. 实验评价与反思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反应类型2. 演示法:展示有机合成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3. 实践法:学生动手进行有机合成实验4.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有机合成实例和实验结果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有机合成基本概念的理解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有机合成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有机合成知识的掌握程度五、教学资源1. 教材:《有机化学》2.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滴定管等3. 教学课件:有机合成基本概念、原理和实例分析4. 网络资源:有机合成相关的研究论文和实验方法六、有机合成策略与规划1. 有机合成策略的选择2. 合成路径的优化3. 有机合成规划实例七、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剂与催化反应1. 催化剂的作用原理2. 常见有机合成催化剂3. 催化反应条件的选择八、现代有机合成技术1. 绿色有机合成技术2. 微波辅助有机合成3. 有机合成技术的发展趋势九、有机合成实验技能提升1. 有机合成实验技巧2. 有机合成实验中问题的解决3. 有机合成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十、有机合成的应用与案例分析1. 药物合成中的应用2. 材料合成中的应用3. 有机合成案例分析与讨论十一、有机合成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1. 实验方案设计的要求和步骤2. 实验方案的评价指标3. 实验方案设计的案例分析十二、有机合成的放大与工业生产1. 有机合成放大的原则和方法2. 有机合成工业生产的技术和设备3. 有机合成工业生产的案例分析十三、有机合成安全与环保1. 有机合成中的安全问题2.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处理3. 有机合成与环境保护十四、有机合成实验的数字化教学1.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2. 虚拟实验室的应用3. 在线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十五、有机合成实验课程教学反思与改进1. 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思2. 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3. 课程持续改进的计划与实施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详细地设计了有机合成教学的整个课程,从基本概念、原理、实验操作到策略规划、催化反应、现代技术应用,再到实验方案设计、放大生产、安全环保,到数字化教学和课程反思,形成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教学体系。
有机合成 教师学案
一、有机合成的过程1、有机合成的概念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2、有机合成的任务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二、有机合成的方法1、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1)官能团的引入①引入双键(C=C或C=O)1)某些醇的消去引入C=C2)卤代烃的消去引入C=C3)炔烃加成引入C=C4)醇的氧化引入C=O2CH3CH2OH+O2催化剂△2CH3CHO+2H2O②引入卤原子(—X)1)烃与X2取代2)不饱和烃与HX或X2加成CH2= CH2+Br2 CH2BrCH2Br3)醇与HX取代CH3CH2 OH浓硫酸170℃CH2= CH2↑+H2O醇△CH2=CH2↑+ NaBr+ H2O CH3CH2BrCH≡CH + HBr催化剂△CH4 +Cl2CH3Cl+ HCl光C2H5OH + HBr C2H5Br△③引入羟基(—OH ) 1)烯烃与水的加成CH2= CH2 +H2O 催化剂加热加压CH3CH2OH 2)醛(酮)与氢气加成CH3CHO +H2 催化剂Δ CH3CH2OH 3)卤代烃的水解(碱性)4)酯的水解CH3COOC2H5 + H2O 稀H2SO4 △ CH3COOC2H5 + H2O 4、在碳链上引入醛基和羧基的方法有 醛基:(1) R —CH2OH 氧化 (2) 乙炔和水加成(3) RCH=CHR‘ 适度氧化 (4) RCHX2水解等 羧基:(1) R —CHO 氧化 (2) 酯水解(3) RCH=CHR' 适度氧化 (4) RCX3水解等 (2)官能团的消除①通过加成消除不饱和键②通过消去或氧化或酯化或取代等消除羟基 ③通过加成或氧化消除醛基④通过消去反应或水解反应可消除卤原子 (3)官能团的衍变2、正向合成分析法此法采用正向思维方法,从已知原料入手,找出合成所需要的直接可间接的中间产物,逐步推向目标合成有机物。
C 2H 5Br +NaOH C 2H 5OH + NaBr水△3、逆向合成分析法是将目标化合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应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同辅助原料反应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三章学案 3.5 有机合成第1课时 有机合成的主要任务 学案
第三章第五节有机合成第1课时有机合成的主要任务学案及课堂检测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通过碳骨架的构建、官能团的转化,体会有机合成基本任务,掌握有机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官能团引入、转化或消除的方法。
2.体会有机合成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及对健康、环境造成的影响,能用“绿色化学”的理念指导合成路线的选择。
知识梳理一、有机合成1.有机合成的概念有机合成指利用相对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化学反应来构建碳骨架和引入官能团,由此合成出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质的目标分子的过程方法。
2.有机合成的任务和过程3.有机合成的原则(1)起始原料要廉价、易得、低毒、低污染。
(2)尽量选择步骤最少的合成路线,使得反应过程中副反应少、产率高。
(3)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易实现、原料利用率高、污染少,尽量实现零排放。
(4)按照一定的反应顺序和规律引入官能团,不能臆造不存在的反应事实。
二、有机合成中的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 1.构建碳骨架 (1)增长碳链①卤代烃与NaCN 的反应CH 3CH 2Cl +NaCN ―→CH 3CH 2CN(丙腈)+NaCl ;CH 3CH 2CN ―――→H 2O 、H +CH 3CH 2COOH 。
②醛、酮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CH 3CHO +HCN ―→;―――→H 2O 、H +。
③卤代烃与炔钠的反应2CH 3C≡CH+2Na ――→液氨2CH 3C≡CNa+H 2; CH 3C≡CNa+CH 3CH 2Cl ―→CH 3C≡CCH 2CH 3+NaCl 。
④羟醛缩合反应CH 3CHO +――→OH -。
(2)缩短碳链 ①脱羧反应R —COONa +NaOH ――→CaO △R —H +Na 2CO 3。
②氧化反应―――――――→KMnO 4(H +,aq );R —CH==CH 2―――――――→KMnO 4(H +,aq )RCOOH +CO 2↑。
有机合成学案
《有机合成》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初步运用逆合成分析法,通过简单化合物的逆合成分析,巩固烃、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和转化。
会组合多个化合物的有机化学反应,合成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
2、培养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的迁移能力。
3、培养严密的思维方式。
二、学习重点:掌握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反应类型、相互转化的基础上,初步学习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
三、学习难点:初步学习逆合成法的思维方法。
四、基础知识导学
有机合成的任务:和
有机合成的原则:1.条件合适、操作方便;2.原理正确、步骤简单(产率高);
3.原料简单、易得,价格低廉;
4.产物纯净、污染物少(易分离)
①引入羟基(-OH):
(
)
写出流程图:
和其他无机物合成
,写出流程图。
请按要求回答:
【学习材料】
现代有机合成之父伍德沃德伍德沃德(Robert Burns Wood Ward,1917-1979),出生于美
国波士顿,16岁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20岁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执教,196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伍德沃德示有机化学界公认的天才、当代最著名的有机合
成大师,1944年,年仅27岁的伍德沃德合成了治疗疟疾的重
要生物碱奎宁令化学界权威人士刮目相看,随后又用人工方法
合成了胆固醇、叶绿素、土霉素、四环素、头孢等,并在获得
诺贝尔化学奖之后,组织14个国家110为化学家合成了维生素
B12。
伍德沃德致力于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将合成复杂
天然物的工作提升到了艺术的层次,他的研究成果代表着有机
合成的最高水平和成就。
有机合成 教师学案
一、有机合成的过程1、有机合成的概念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2、有机合成的任务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二、有机合成的方法1、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1)官能团的引入①引入双键(C=C或C=O)1)某些醇的消去引入C=C2)卤代烃的消去引入C=C3)炔烃加成引入C=C4)醇的氧化引入C=O2CH3CH2OH+O2催化剂△2CH3CHO+2H2O②引入卤原子(—X)1)烃与X2取代2)不饱和烃与HX或X2加成CH2= CH2+Br2 CH2BrCH2Br3)醇与HX取代CH3CH2 OH浓硫酸170℃CH2= CH2↑+H2O醇△CH2=CH2↑+ NaBr+ H2O CH3CH2BrCH≡CH + HBr催化剂△CH4 +Cl2CH3Cl+ HCl光C2H5OH + HBr C2H5Br△③引入羟基(—OH ) 1)烯烃与水的加成CH2= CH2 +H2O 催化剂加热加压CH3CH2OH 2)醛(酮)与氢气加成CH3CHO +H2 催化剂Δ CH3CH2OH 3)卤代烃的水解(碱性)4)酯的水解CH3COOC2H5 + H2O 稀H2SO4 △ CH3COOC2H5 + H2O 4、在碳链上引入醛基和羧基的方法有 醛基:(1) R —CH2OH 氧化 (2) 乙炔和水加成(3) RCH=CHR‘ 适度氧化 (4) RCHX2水解等 羧基:(1) R —CHO 氧化 (2) 酯水解(3) RCH=CHR' 适度氧化 (4) RCX3水解等 (2)官能团的消除①通过加成消除不饱和键②通过消去或氧化或酯化或取代等消除羟基 ③通过加成或氧化消除醛基④通过消去反应或水解反应可消除卤原子 (3)官能团的衍变2、正向合成分析法此法采用正向思维方法,从已知原料入手,找出合成所需要的直接可间接的中间产物,逐步推向目标合成有机物。
C 2H 5Br +NaOH C 2H 5OH + NaBr水△3、逆向合成分析法是将目标化合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应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同辅助原料反应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
有机合成教学教案
衍生物命名法:从对应的酸开始,将酸根作为母体,其他 部分作为取代基。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
亲核反应:进攻试剂进攻中心原子,使其变为较为稳定的中间体 亲电反应:中心原子吸引进攻试剂的正电部分,使其变为较为稳定的中间体 自由基反应:通过共价键均裂产生自由基,再由自由基与其他分子反应形成产物 协同反应:通过分子内各组分的协同作用,一步完成整个反应历程
官能团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如碳碳双键、羧基等。
有机化合物分类:按照官能团的不同,将有机化合物分为脂肪族、芳香族和杂环化合 物等。
分类依据:根据有机化合物中官能团的特点和性质进行分类。
分类意义:有助于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为有机合成提供基础。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 薄层色谱法或气相色 谱法对产物进行定性 和定量分析,确定反 应是否完全以及产物
的纯度。
己二酸的合成
简介:己二酸是 一种重要的有机 化合物,在塑料、 合成纤维等领域 有广泛应用。
合成方法:己二 酸可以通过多种 方法合成,如氧 化、酯化、羧基 化等。
实例解析:以氧 化法为例,通过 控制反应条件和 原料配比,可以 制备出高纯度的 己二酸。
有机合成反应类 型
烷化反应
定义:将烷基 引入有机物分 子中的碳-氢键
的过程
类型:亲核烷 化、亲电烷化
烷化剂:甲基、 乙基、丙基等
烷化反应在有机 合成中的重要性: 增加有机物的稳 定性、拓展有机 物的功能团和官
能团
酰化反应
定义:酰化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被酰基取代的反应 类型:N-酰化、O-酰化、C-酰化 特点:酰化反应通常需要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进行,常用的催化剂有硫酸、氯化氢、三氟化硼等 应用:酰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表面活性剂、药物等
有机合成学案
第四节 有机合成一、有机合成遵循的原则(1)起始原料要廉价、易得、低毒性、低污染。
通常采用四个碳以下的单官能团化合物和单取代苯。
(2)应尽量选择步骤最少的合成路线。
为减少合成步骤,应尽量选择与目标化合物结构相似的原料。
步骤越少,最后产率越高。
(3)合成路线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化合物中,达到零排放。
(4)有机合成反应要操作简单、条件温和、能耗低、易于实现。
(5)要按一定的反应顺序和规律引入官能团,不能臆造不存在的反应事实。
综合运用有机反应中官能团的衍变规律及有关的提示信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有时则要综合运用顺推或逆推的方法导出最佳的合成路线。
原料产品二、中学常用的合成路线1.烃、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关系2.一元合成路线R —CH =CH 2――→HX一定条件卤代烃―→一元醇―→一元醛―→一元羧酸―→酯 3.二元合成路线CH 2=CH 2――→X 2―→二元醇―→二元醛―→二元羧酸―→酯(链酯、环酯、聚酯)4.芳香族化合物合成路线:顺推 逆推顺推 逆推特别提醒 和Cl 2的反应,应特别注意条件的变化;光照只取代甲基上的氢,Fe 做催化剂取代苯环上的氢。
三、有机合成题的解题思路1.首先要正确判断需合成的有机物的类别,它含有哪种官能团,与哪些知识和信息有关; 2.其次是根据现有的原料、信息和有关反应规律,尽可能合理地把目标化合物分成若干片断,或寻找官能团的引入、转换、保护方法,或设法将各片段拼接衍变,尽快找出合成目标化合物的关键;3.最后将正向推导和逆向推导得出的若干个合成路线加以综合比较,选择出最佳的合成方案。
其解题思路可简要列如下表:例1 已知:请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上述给出的信息写出由乙烯制正丁醇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必写出反应条件)。
例2 碱存在下,卤代烃与醇反应生成醚(ROR′):R —X +R′OH――→KOH室温ROR′+HX 化合物A 经下列四步反应可得到常用溶剂四氢呋喃,反应框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1 mol A 和1 mol H 2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饱和一元醇Y ,Y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5%,则Y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A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合成》教案
《有机合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有机合成中常见的反应类型和机理;3.掌握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合成试剂和条件;4.能够根据给定的化合物合成路线进行合成实验。
二、教学内容:1.有机合成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有机合成中常见的反应类型和机理;3.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合成试剂和条件;4.有机合成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三、教学重点:1.有机合成中常见的反应类型和机理;2.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合成试剂和条件;3.有机合成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四、教学难点:1.有机合成中反应机理的理解和掌握;2.有机合成实验设计的能力培养。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来介绍有机合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来巩固学生对有机合成的理解和掌握;3.讨论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一个例子介绍有机合成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理论讲解:讲解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反应类型、机理以及常用的合成试剂和条件;3.实验操作:设计一些有机合成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锻炼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4.总结归纳:通过总结归纳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系统性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6.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机合成的相关作业,让学生继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
七、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表现:参与度、表现态度、回答问题的能力等;2.实验操作表现:实验操作技能、安全意识、结果分析能力等;3.作业成绩:作业的完成情况、答题正确率、出题角度等;4.综合评价:将以上几个方面的表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有机合成的概念和原理还不够清晰,对有机合成中的一些反应类型和机理理解也不够深入。
有机合成导学案
有机合成主备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复习目标:1、了解根据有机化合物结构预测其能发生的有机反应类型的一般思路。
2、了解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一般程序。
3、巩固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及衍变关系。
复习重点、难点:根据有机化合物结构预测其能发生的有机反应类型的一般思路。
课时划分:两课时一、有机化合物衍变关系不饱和烃二、常见官能团的引入(1)引入羟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引入卤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引入双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官能团的消除(1)消除不饱和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消除—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消除—CH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链接基础知识]1、烷烃、烯烃、炔烃的制法及其主要化学性质(以代表物为例)烷烃制法:CH3COONa +NaOH CH4↑ + Na2CO3的方法化学性质:CH4 + Cl2 CH3Cl + HCl(产物还有CH2Cl2、CHCl3、CCl4等,烷烃及的主要化学性质,注意反应条件为)烯烃制法:CH3CH2OH CH2=CH2↑ + H2O化学性质:CH2=CH2 + A—B→ A—B为等)nCH2=CH2(合成高聚物的方法之一)( 是往相邻碳原子上引入2个卤素(—X)原子的方法之一,而和 . 是引入1个卤素(—X)原子的方法之一,是引入一个羟基(—OH)的方法之一,是增长碳链的方法之一。
)炔烃制法:CaC2 + 2H2O → Ca(OH)2 + CH≡CH↑(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方法之一)化学性质和烯烃相似,和HX、X2、H2O、HCN等发生加成反应。
(炔烃的不完全加成也是引入C=C的一种方法,如乙炔加成HCl生成CH2=CHCl,同时引入了;CH≡CH和水加成产物为乙醛,此为引入的方法之一。
有机合成学案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四节有机合成【学习目标】1 .掌握常见官能团的引入、消除和衍变及碳骨架增减的方法。
2.掌握有机合成路线的选择和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
3.能根据有机物的化学反应及衍变关系合成指定结构的产物。
4.了解有机合成大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在掌握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反应类型、相互转化的基础上,初步学习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
【学习难点】逆向合成法的思维方法预习导引一、有机合成的过程1.有机合成是利用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
3、有机合成的思路:就是通过有机反应构建目标分子的,并。
【思考与交流1】有机合成的关键是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你能利用所学的有机反应,列出下列官能团的引入方法吗?可与同学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1、在碳链上引入C=C的三种方法:(1)___________(2) __________(3) _________。
2、在碳链上引入卤素原子(-X)的三种方法:(1)___________(2) __________(3) _________。
3、在碳链上引入羟基(-OH)的四种方法:(1)_______(2) _______(3) ______(4) ________。
4、在碳链上引入醛基(-CHO)的方法(1)___________(2) __________(3) _________5、在碳链上引入羧基(-COOH)的方法(1)________(2) _______(3) ______(4) _______。
6、在碳链上引入酯基(-COO-)的方法___________【思考与交流2】官能团的消除与转化是有机合成的重要环节,请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官能团的消除①通过消除不饱和键。
②通过_________反应或_________反应消除卤原子③通过________反应、_______反应或_____反应消除羟基④通过_________反应或_________反应消除醛基(—CHO)。
3.5有机合成学案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第五节有机合成一、有机合成的主要任务1、什么是有机合成使用相对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化学反应构建碳骨架和引入官能团,由此合成出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质的目标分子。
(一)构建碳骨架1、碳链增长(1)与HCN发生加成反应①炔烃与HCN的加成反应(引入、增长碳链)反应1:反应2:②醛与HCN的加成反应(引入、增长碳链)反应1:反应2:酮与与HCN的加成反应(引入、增长碳链)③卤代烃与HCN的加成反应(引入、增长碳链)反应1:反应2:(2)加聚反应(3)酯化反应(4)分子间脱水(5)羟醛缩合分子内含有αH 的醛,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β羟基醛,然后脱水得到 a , β不饱和醛的反应。
(6)反应1:反应2:2、碳链缩短(1)烷烃的热裂化或裂解:(2)酯的水解:(3)脱羧反应:(4)烯烃、炔烃及芳香烃的侧链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①烯烃:②炔烃:③芳香化合物的侧链:3、碳链成环(1)形成环酯a.多元醇与多元羧酸进行分子间脱水形成环酯b.羟基酸分子间脱水形成环酯c.羟基酸分子内脱水形成环酯(2)形成环醚(3)形成环酸酐(4)共轭二烯烃的加成4、开环反应:①环酯水解开环:②环烯烃氧化开环:二、官能团的引入、消除、转化和保护1、官能团的引入(1)引入碳碳双键的方法:①醇的消去:②卤代烃的消去:③炔烃的不完全加成:(2)引入碳卤键的方法:①烷烃/苯/苯的同系物的取代②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与 HX 或X2的加成:③醇、酚的取代:(3)引入羟基的方法:①烯烃与水的加成:②卤代烃的水解:③酯的水解:④醛、酮的还原:⑤酚钠盐中加HCl:(4)引入醛基或羰基的方法:①醇的催化氧化: ②烯键氧化:③炔烃的加成反应:(5)引入羧基的方法:①醛的催化氧化反应:②酯、酰胺的水解反应:③伯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反应:④羧酸盐酸化:⑤某些烯烃、炔烃、芳香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反应:2、官能团的保护含有多个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在进行反应时,非目标官能团也可能受到影响。
2024年度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教案(第1课时)
环保处理废弃物
废弃物处理需符合环保要求,如废液需经中和、稀释等处理后排 放,废气需经净化处理后排放。
减少废弃物产生
实验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如合理安排实验步骤、选 用环保型试剂等。
2024/3/24
17
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2024/3/24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现象 、分析数据等过程,培养 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 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 趣和热爱,树立科学的世 界观和价值观。
5
教材分析与处理
教材特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合成》教 材注重基础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通过实验探究和案例分析等方
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护目镜和手套等,避免发生意外事 故。
2024/3/24
21
实验后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2024/3/24
数据记录与处理
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试剂用量、反应时间、温度等关键信息 ,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结果分析与讨论
根据实验数据和相关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解释实验 现象和规律。
立即停止实验
一旦发生事故,学生应立即停 止实验,切断事故源,防止事
故扩大。
2024/3/24
报告老师或管理员
学生应立即向老师或实验室管 理员报告事故情况,以便及时 采取应急措施。
掌握基本急救技能
学生应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如止血、包扎、人工呼吸等, 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进行自救或 互救。
熟悉紧急疏散路线
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01
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熟悉并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尤
《有机合成》教案
《有机合成》教案第一章: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1.1 有机合成的定义1.2 有机合成的目的和意义1.3 有机合成的方法和分类1.4 有机合成的基本步骤第二章:有机合成的策略与设计2.1 有机合成的策略2.2 有机合成的设计原则2.3 有机合成的路线设计2.4 有机合成的优化与评价第三章:有机合成的反应类型3.1 加成反应3.2 消除反应3.3 取代反应3.4 缩合反应第四章:有机合成的常用试剂与催化剂4.1 有机合成的常用试剂4.2 有机合成的常用催化剂4.3 试剂和催化剂的选择原则4.4 试剂和催化剂的安全使用第五章:有机合成的实验操作技术5.1 有机合成的实验操作步骤5.2 有机合成的实验操作技巧5.3 有机合成的实验操作注意事项5.4 有机合成的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第六章:有机合成的实例分析6.1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实例6.2 有机合成实例的解析与评价6.3 有机合成实例的改进与优化6.4 有机合成实例的综合应用第七章:有机合成的绿色化学7.1 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7.2 绿色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7.3 绿色化学在有机合成设计的原则和方法7.4 绿色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挑战与发展第八章:有机合成的现代技术8.1 有机合成的现代技术概述8.2 有机合成的现代技术方法和原理8.3 有机合成的现代技术应用实例8.4 有机合成的现代技术发展趋势第九章:有机合成的安全与环保9.1 有机合成中的安全问题9.2 有机合成中的环保问题9.3 有机合成安全与环保的法规和标准9.4 有机合成安全与环保的实践措施10.1 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10.2 实验报告的内容与结构10.4 实验报告的案例分析与评价第十一章:有机合成的案例研究11.1 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案例11.2 有机合成案例的策略分析11.3 有机合成案例的实验操作步骤11.4 有机合成案例的研究意义与影响第十二章:有机合成的工业应用12.1 有机合成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12.2 有机合成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2.3 有机合成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2.4 有机合成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第十三章:有机合成的科研前沿13.1 有机合成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13.2 有机合成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13.3 有机合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3.4 有机合成研究的未来趋势第十四章:有机合成的教学与实践14.1 有机合成教学的内容与方法14.2 有机合成实验的教学设计14.3 有机合成教学的案例分析14.4 有机合成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第十五章:有机合成的未来发展15.1 有机合成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15.2 有机合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5.3 有机合成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5.4 有机合成的可持续发展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解析:1. 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以及方法和分类。
有机合成教案
有机合成教案第一篇:有机合成教案有机合成教案高雪梅【教学目标】1.掌握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反应类型及相互转化。
2.了解有机合成过程,把握有机合成遵循的基本原则。
3.初步学会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
【教学重点】1、复习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反应类型、相互转化关系,构建知识网2、初步学会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教学难点】逆向合成的思维方法【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探究讨论归纳小结演绎推理【教学过程】【课程导入】合成材料的出现,使人类摆脱了只能依靠天然材料的历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可以了解有机合成的一般方法和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程序,进一步掌握烃的衍生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论。
【新课】:第四节有机合成一、有机合成的过程1、有机合成定义;有机合成是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3、有机合成的思路:就是通过有机反应构建目标分子的骨架,并引入或转化所需的官能团。
4、有机合成的关键—碳骨架的构建。
二、碳链骨架的构建1、增长:有机合成题中碳链的增长,一般会以信息形式给出,常见方式为有机物与HCN的反应以及不饱和化合物间的加成、聚合等。
2、变短:如烃的劣化裂解,某些烃(如笨同系物、烯烃)的氧化、羧酸盐脱羧反应等。
3、成环:通过形成酯基成环、肽键成环、醚键成环等。
三、官能团的引入1、C=C的引入①卤代烃的消去②醇的消去③炔烃与氢气 1:1 加成2、—OH的引入①烯烃与水的加成反应;②醛(酮)与氢气的加成反应;③卤代烃的水解反应;④酯的水解反应。
3、—X的引入①烷烃或苯的同系物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②不饱和烃与HX或X2的加成反应;③醇或酚的取代反应。
拓展1:引入-CHO,某些醇氧化,烯氧化,炔水化引入-COOH,醛氧化,苯的同系物被强氧化剂氧化,羧酸盐酸化,酯酸性水解引入-COO-,酯化反应拓展2: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以及加聚反应四、有机合成遵循的原则1、起始原料要廉价、易得、低毒、低污染——通常采用4个C以下的单官能团化合物和单取代苯。
《有机合成初步》 导学案
《有机合成初步》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有机合成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学会设计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二、知识回顾1、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双键或三键两端的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消去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物脱去小分子(如H₂O、HX 等)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2、常见官能团的性质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氧化反应。
羧基:具有酸性,能发生酯化反应。
三、有机合成的概念有机合成是指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一系列有机化学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四、有机合成的任务1、目标化合物分子碳骨架的构建增长碳链:卤代烃与金属钠反应、醛或酮与氢氰酸加成等。
缩短碳链:烃的裂化或裂解、酯的水解等。
2、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引入羟基:卤代烃的水解、烯烃与水的加成等。
引入卤素原子:烃与卤素单质的取代、不饱和烃与卤素单质或卤化氢的加成等。
引入双键:醇的消去、卤代烃的消去等。
五、有机合成的思路1、正向合成分析法从已知原料入手,找出可直接合成所需产物的反应,逐步推向目标化合物。
2、逆向合成分析法从目标化合物出发,逆向推导出合成所需的原料,再设计合成路线。
六、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1、设计原则原料廉价、易得。
路线简捷,反应步骤少。
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
绿色环保,原子利用率高。
2、示例以乙烯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设计合成路线:乙烯与水加成生成乙醇,乙醇氧化生成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反应方程式:CH₂=CH₂+ H₂O → CH₃CH₂OH2CH₃CH₂OH + O₂ → 2CH₃CHO + 2H₂O2CH₃CHO + O₂ → 2CH₃COOHCH₃COOH + CH₃CH₂OH CH₃COOCH₂CH₃+ H₂O七、有机合成的应用1、合成药物许多药物都是通过有机合成得到的,如阿司匹林、青霉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有机合成
【本节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以知识网的形式构建烃及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2. 学会官能团的变化和碳链变化的方法
3.初步学会利用正向分析法和逆合成分析法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
过程与方法
归纳、总结有机合成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掌握知识的迁移,体会量变引起质变的理论
【重点难点】
逆合成分析法、合成有机物的一般方法
有机合成的过程
1.有机合成概念:
2.有机合成的任务:
3.有机合成方法:、
一、有机合成基础知识(课前完成)
1.官能团引入:
2.官能团的消除(以常见反应写出实例)
(1)通过加成反应可以消除例如:
(2)通过消去、氧化或酯化反应可消除。
例如:、
、、(3)通过加成或氧化可消除例如:、
(4)通过水解或消去反应消除例如:
3.官能团的衍变
(1)利用官能团的衍生关系进行衍变。
例如:
(2)通过某种化学途径使官能团数目发生改变。
例如:
(3)通过某种手段,改变官能团的位置等。
例如:
二、常用方法—逆合成分析法(课后完成)
有机合成的方法包括和。
三、有机合成的一般思路(课后完成)
(1)
(2)
(3)
例题与习题请课前完成1.2.3
1.请以乙炔为起始物完成下述转化的方程式
2.请设计一条合成路线以CH3CH2OH、H218O、O2等原料合成CH3CO18OCH2CH3。
3.请说出由CH3CH2Br制备下列物质的方法:C
H2
C H2Br
Br、
C
H2
C
H2
O H
O
H
4.以乙烯为原料,其它无机试剂自选,合成乙二酸乙二酯,请写出转化流程图。
5.用CH 2ClCH 2-CH 2-CH 2-OH 为原料制备某有机物,其结构简式如图,请写出原料到产物的转化关系流程路线,并注明反应物和条件。
C H 2
C
H 2C H 2
C
O
备注:
请将以上2-5题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来。
.
C
O
O
O
C H 2H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