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思想政治教学论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
姓名:
单位:
专业:政治
考试科目:思想政治教学论
考试分数:
年月日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试题
一、是什简答题(10×5)
1.为什么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在教学中与学
生么关系?
答:现代课程理念中,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受传人,也是教师教育和培养的对象。
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关键的作用,学习的效果、教学的最终结果都体现在学生身上。
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现在教学中更主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独特的、独立的人,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做人的尊严与价值,学会发现其闪光点,学会赏识每一位学生。
但是,教师虽然可以做很多,但唯独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教师起的是引导、促进、帮助的作用,真正的学习主体仍然是学生,教师不能只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指导学生养成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故而教师主的是“导”,起引导、指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是平等和谐的是师生关系。
2.为什么德育课要贯彻知行统一的原则?
答:知行统一不但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出发点,而且是落脚点。
在知行关系当中,“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目的。
不“知”而“行”,会使“行”失去方向,走上违法乱纪、走上不道德的人生道路;但只“知” 不“行”,“知”也就会失去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大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不应该如何做。
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指出的:“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
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
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
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呢?就是要求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边学习思想道德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用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做到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所学理论知识相一致,真正实现知行统一。
3.学习力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它们与提高教学成绩有什么关
系?
学习力包括:(1)正确的学习理想和动机,这是学习力的内在动力,是学习者的动力源泉。
(2)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情感会激起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力量,并会对教学内容产生深刻的心理体
验,能促进人观察、记忆、思维、综合能力的提高。
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积极的情感,就会有一个积极的学习情绪。
认得学习情绪好,思维就会特别活跃,学习效果就会显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对学习的影响极大,它可以直接转化为学习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
3)持久的学习执着和意志力,学习毅力是人在学习中能否取得好成绩和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4)良好的学习实践能力(5)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学习的认知方法,也就是它吸收和加工信息的方式和方法、技巧。
选择好的学习方法,对于人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会很有帮助。
总之,要了好的学习力,就能促进教学成绩的提高。
反之,没有好的学习力,教学成绩的提高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4.你是否同意教学是一门艺术这一说法?为什么?
答:同意。
因为(一)教学具有艺术的一般特征。
1.从对象上看,教学的主体也是人,而且是思想感情富于变化的青少年一代。
2.从手段上看教学同样也运用语言、动作、线条、色彩、音响等手段。
3.从特征上看,教学也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的特征。
4.从功能上看,教育也具有认识、教育、审美三大功能。
(二)教育本身具有丰富的艺术因素1.从师生看,师生双方所从事的活动都有独特的创造性,都具有美的因素。
2.从教学内容上看,教学内容中又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
3.从教学过程看,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都注重美的教学语言、适当的教学节奏、完美的教学程序、有效地教学方法。
可以说,教学过程也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过程,是审美和美育的过程。
5.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备哪些主要素质?
答: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素质:一、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
二、广博的知识、经验,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相关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心理学知识。
三、现代化的教育能力,包括教育者智能、教学实践能力、表达能力、育人能力、交往能力、教科研能力。
四、健康的身心,包括有成熟的性格、融洽和谐的心理状态、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身体健康等。
五、外在形象,包括政治教师的风度、政治教师的仪表行为。
二、论述题(25×2)
1.论教学设计的内容?
答:教学设计是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为完成优化教学目标,运用系统方法政体组合个教学环节,为学生的学习设计的教与学的操作方案,是课堂教学进行的程序。
它的内容包括1.教材分析。
首先,要介绍教材的版本。
其次,说明本节教材内容在本节课中的地位和作用。
再次,对教学任务进行分析,了解教材的结构、知识点教育意图等。
2.学情分析。
学生是教学设计的对象,对于他们情况的了解是教学设计为了做到教学有的放矢。
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和内容的熟悉掌握情况,学生对学习该内容的态度、能力以及学生的社会心理情况、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等。
3.确定教学目标。
目标取向明确,目标确定的客观、科学、合理、准确、具体,目标具有整体性:知识、能力、情意、道德。
4.教学设计理念。
它是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教学设计所用的理念主要有课程观、教材观、知识观、学生观、教师观、质量观、人才观、现代教学观等。
5.教学资源。
如录像、模拟活动的道具、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等。
6.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就是教学过程中把握的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
教学难点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及多数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或理论问题。
7.教学方法。
设及教学主要是选好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它与教学内容相统一。
选用教学方法要从教学内容出发,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身心特点来确定,要端正教学思想。
8.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等。
9.教学效果训练。
它是教学信息反馈和为了克服遗忘、强化理解、巩固教学效果的教学环节。
10.教学资源扩展。
它是在课程进行结束后补充一些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课外资料给学生,让学生阅读学习补充的资料中有更大的收获。
11.教学媒体设计。
教学媒体设计要坚持适用性原则,要与传统教学模式互补,还要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统一、协调。
2.论评价一堂优质课的标准?
答:在新课程条件下,一节课是否是优质课,可以从理念层面、操作层面、策略层面三个层面加以判断,也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考察。
从理念层面看
(一)主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1、自主学习的程度。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去订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2、合作学习的效度。
合作学习是指共同的学习目标,采用小组或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
他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建立的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通过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习。
3、探究学习的深度。
从本质上说,探究学习是一种发现学习,具有深刻的问题性、广泛地参与性、丰富的实践性与开放性。
他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知识进能、形成感情态度价值观的探究活动。
(二)次要看教师杂课堂教学中是否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一学生发展为中心。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时时问自己:“我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有用吗?这样的方法和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吗?”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学生需要什么样的
展服务。
2、“两个基本点”之一,就是坚持依标施教。
“依标施教”就是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课堂教学活动。
这就是因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一个课程标准可以编写多套教材,我们在教学中所依据的不可能是多套教材,只能是课程标准;另外,在当前学业考试命题中,不可能是那套教科书。
所以,评价一节课,主要看它是不是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至于该节课是不是“讲通学透”了教科书,不是我们所关注的。
3、“两个基本点”之二,就是坚持体现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所谓人文性,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要求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生活化,个性化,有地方色彩等;教学形式丰富多彩。
所谓综合性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要求一节课本身应体现综合性,可以使相关知识的综合,也可以是学教目标的综合,也可以是看问题的角度综合等。
所谓开放性,就是要求教师的教学思想应是开放的,不固定在某一种思想或理论上,而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教学目标是开放的,目标设定不仅限于教学内容的完成度,而失宠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培养等多方面入手;教学内容是开放的,改变学科教学的单一性,体现社会学科、综合性;教学结尾是开放的,一节课结束时应在总结、升华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或问题产生继续学习的
所谓实践性,就是在教学中压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从操作层面看
(一)主要看学会生是否做到:联系阅读,主动问答,自助讨论,自评互判。
(二)次要看教师是否做到:引人入胜,精导妙引,结尾无穷。
从策略层面看
(一)能否做到开头引人入胜,中间高潮迭起,结尾余味无穷。
一节好课,除了开头引人入胜,结尾余味无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间要有高潮,不一定要“高潮”迭起”,但至少要有一个
“和、高潮”。
所谓高的阶段(亮点),或矛盾冲突最尖锐、最紧张的阶段(冲突点)。
教师精导抄引,用艺术性的手法掀起教学的高潮,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掀起的教学高潮,有强烈的激动功能、鲜明的愉悦功能、很强的促学功能和潜移默化的审美功能。
所以,在一节课教学中,努力掀起教学高潮。
(二)能否扬长避短,按照自己的习惯把自己的长处发挥淋漓尽致。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而且不同的人特点不同。
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是看教师是否能够扬长避短,按照自己习惯把自己的长处发挥的淋漓尽致。
别人可能会提出很多很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有的甚至是他们这些专家成功的法宝。
对这些意见或建议,教师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参考”,符合自己“习惯”的可以“吸纳”进来,但决不能“照搬”别人成功的经验。
说实话,一个比较优秀的教师,只要扬长避短,发挥出挥出自己的优势,一般都会成功的。
(三)能否做到狭路相逢是勇者,同时出奇制胜。
优质课展评,是高手如云、强手如林的情况下,要坚信“狭路相逢勇者胜”,做到在战略上藐视“敌人”。
当然,也不能有勇无谋,在战术上还是要重视“敌人”的,其中一条重要的“战术”,就是“出奇制胜”就是要在别人意想不到的
地方
“露一手”,以收“豁然开朗”或“拍案叫绝”之效。
一般来说,“出奇制胜”的“战术”往往是没有“套路”或“把式”的,因为“武功”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平淡见真气”!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贯彻落实“三讲三不讲”原则、“减少讲与听”原则和“减少无效劳动,删去无效环节”原则。
总的来说,一节优质课应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考虑:
学生方面
1.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
要求以自主学习、互助学习、讨论学习为主。
2.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比率大小。
3.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程度。
4.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刻度,解决的问题是否深刻丰富。
5.学生当堂达标率。
教师方面
1.目标设置是否合理,目标导学作用的发挥。
2.教学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是否合理。
3.创造性地应用教材内容,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4.教师帮助、指导、点拨、启迪、提升作用的发挥。
5.课堂调控作用的发挥。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