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燃烧与燃料.doc

合集下载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4.燃料及其燃烧4.1燃烧与灭火燃烧的条件》4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4.燃料及其燃烧4.1燃烧与灭火燃烧的条件》4

第四章焚烧燃料第一节焚烧与灭火第一课时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目标1〕理解焚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认识化学与社会生活实质联系,并能以此剖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3〕能设计和达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2、过程与方法目标1〕理解科学研究的意义和根本过程,推行初步的研究活动。

2〕经过研究活动,学习对获取事实推行剖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展开擅长合作、勤于思虑、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二、学习要点:理解焚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三、学习难点:1 、焚烧条件的实验研究。

2、能用化学学科知识解说平时生活某些焚烧、爆炸的现象和原由。

四、预习导航:1、焚烧的定义:焚烧是与空气中的发生的的的反应。

2 、焚烧的三个条件:①物质拥有②可燃物与接触③温度一定3 、以下状况下所采纳的灭火方法,错误的选项是〔〕A 、电器因短路起火,用水浇灭B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盖上锅盖C 、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温布息灭D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喷大批水五、教课器械:实验仪器:酒精灯、镊子、坩埚钳、火柴、烧杯等。

实验药品:木条、玻璃棒、小煤块、蜡烛、棉手帕、水、酒精等。

其它:多媒体设施,焚烧条件模型。

六、学习过程:〔一〕创建情形,导入新课:播放大兴安岭火灾、奥运火炬、古埃及人类文明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火是一种焚烧现象。

火能造福人类,但如使用不妥,也会给人类造成灾害,为了使火能更好地造福于人类,我们有必需对焚烧与灭火推行一番研究。

〔二〕合作研究,展现沟通:学习任务一:得出焚烧的定义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议论沟通达成教材P88物质焚烧的表格。

2、每组由一人为代表,小组间互相沟通表格的内容。

3、经过沟通,你能总结什么是焚烧吗?4、阅读教材P88焚烧的观点。

并互相发问背诵。

学习任务二:研究焚烧的条件1、给学生创建篝火晚会的情境,经过篝火晚会需要燃起篝火,引出焚烧的条件。

2、以小组为单位,对焚烧的条件做出猜想。

3、各小组利用供给的仪器和药品议论、设计实验方案。

沪教2011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沪教2011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16
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泡 沫 灭 火 器 干 粉 灭 火 器 二 氧 化 碳 灭 火 器
17
1)学校的图书馆应选择哪一种灭火器? 2)学校的锅炉房用的是燃油蒸气机,你会为
锅炉房选择哪一种灭火器? 3)学生宿舍可设置哪种灭火器?
18
19
2.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禁止烟火 禁止 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吸烟
1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2
一、燃烧的条件
1、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氧气发 生的一种发光、放热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3
2、燃烧的条件
实验探究
小木条燃烧, 玻璃棒没有燃烧。 1 可燃物
2 与氧气接触 过一段时间后,被 3 温度达到着火点 烧杯罩住的蜡烛熄 灭,另一支无明显 变化。
滤纸比煤块更易 燃烧。
20
???
火场逃生
21
你知道了吗?
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叫做燃烧。
2.燃烧的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3.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4.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
4
√√ × ×√ √ ×√ ×
通常状况下一些物质的着火点
5
3、结论
6
练一练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 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 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
根据燃烧的条件填写:
曹军的木船是( )可,木燃船物燃烧的条件
是(
与氧气充分接触,且温度达
到)着。火点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4.燃料及其燃烧4.1燃烧及灭火燃烧条件》4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4.燃料及其燃烧4.1燃烧及灭火燃烧条件》4

焚烧与灭火一、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理解焚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认识研究焚烧条件的实验。

2.理解防火、灭火的举措;经过实验,让学生自主研究焚烧的条件;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说平时生活中的某些焚烧现象。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焚烧与灭火的有关问题,加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研究欲;提高学生平时生活中的防备灾祸的意识,并注意采纳安全举措,学会科学的自救方法。

二、要点和难点教课要点:理解焚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课难点:焚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

三、教教事例教课过程教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内容企图可燃【引入】焚烧在人类历史上的意义。

唤物的今日我们来学习焚烧与灭火。

学焚烧【发问】【思虑、回复】的1.请列举一些物质焚烧,以及焚烧的现象?可燃物焚烧的实质相验,对同,都是强烈的氧化反燃应。

有2.可燃物焚烧有那些共同特点?实质能否相个同?步解一、焚烧定义焚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强烈的化学反应。

通常所说的焚烧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提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强烈的氧化反应。

学概水平焚烧【发问】【议论、沟通】通的条.你以为可燃物焚烧需要那些条件?要有可燃物、要有氧对件.在现有实验器械下,如何推行实验设计?气、温度。

实强【实验】【实验】对推行实验,并得出结论,考证假定小组实验烧件理解实验【演示实验】在烧杯中放入半杯80℃左右的热铜片上白磷焚烧是激的创水,热水中放一小粒白磷;在烧杯上放一块薄铜抵达着火的温度并且又研究,新片,在铜片的两头分别放一小粒白磷和一小堆红与空气中氧气接触,而深磷,过一会儿后铜片上的白磷焚烧起来,而热水水中白磷没与氧气接理中的白磷与铜片上的红磷不焚烧。

触,铜片上红磷焚烧的燃【发问】温度可能不够。

的1.为何铜片上白磷焚烧而水中白磷和铜片上象红磷没有焚烧?实质向水下通入氧气2.如何使热水下白磷焚烧?【演示实验】对着热水下白磷慢慢通氧气,热水下白磷的焚烧。

【实验的再次改进】改进目的安在灭【发问】焚烧一定要有可燃物,要有氧【议论、沟通】加火气,要的原抵达着火点。

沪教版初中初三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化学(试用本)第四章 燃料及其燃烧 复习课件

沪教版初中初三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化学(试用本)第四章 燃料及其燃烧 复习课件
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并 分析。 • 【实验现象】 •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 色。
3、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 【化学方程式】C+2CuO 高温 2Cu+CO2↑ • 反应开始的标志: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的目的:防止已经
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 • 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的后果:石灰水倒吸入
A 釜底抽薪 隔离可燃物
(釜:指古代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
薪:指木柴)
B 杯水车薪 不能起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你选择的成语是
,其中的
化学原理是

二、碳
1、同素异形体
• “碳”和“炭”的区别:“碳”指碳元素,不是具 体指某种物质;而“炭”指具体的、由碳元素组成 的物质。
金刚 石
石墨
化学 式
颜色
形状 硬度 导电性 导热性 润滑性 熔点
用途
C
无色透明
正八面 体
最硬


划玻璃、切割金属、

钻探机钻头、制装

饰品等
深灰色、有金属 光泽、不透明
细鳞片 状
最软之 一
优良
良好
良好Βιβλιοθήκη 电极、铅笔芯、润 滑剂等•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 C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这 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
• ③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 液变红。
5、二氧化碳-用途
• 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利用 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 原因: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②一般情 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燃烧 燃料.docx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燃烧  燃料.docx

第四章燃烧燃料第1课时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1)【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燃烧是化学变化B.燃烧都是氧化反应C.燃烧一定有发光、放热的现象D.有发光、放热现象的都是燃烧2.一般情况下,要使物质燃烧,必须具备( )①较高的温度②充足的氧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④物质具有可燃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3.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无水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A.没有与氧气接触B.无水酒精是液体C.没有达到着火点D.酒精没有可燃性4.因罐装汽油泄漏引起大火时,消防人员所考虑的以下灭火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设法关闭阀门,阻止汽油继续泄漏B.设法降低汽油的着火点C.设法降低汽油的温度D.设法让汽油与空气隔绝5.根据化学实验常识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发现煤气泄露时,立即打开排风扇的电源开关6.我们依据反应事实,通过比较、推理等方法可以总结归纳出灭火的规律并加以应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A所示的“火三角”可表示燃烧的条件,图中缺少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

(2)图B所示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点燃篝火时,常将木柴架空以促进燃烧,是利用了增大_______的方法。

7.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

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______。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_______。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B.跳楼逃生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8.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火柴、蜡烛、烧杯三种实验材料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第一节燃烧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第一节燃烧

因为竖直向上放置,火焰总是向上的,火 柴梗仅处于火焰的焰心部分,其温度较低,温 度达不到火柴梗的着火点,容易熄灭。
课堂练习3:
➢为什么蜡烛火焰一吹就灭?
用嘴吹蜡烛火焰时,增加空气流通 的同时,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 以下,所以一吹就灭。
➢用扇子扇煤炉火,却越扇越旺?
用扇子扇煤炉火,温度不能降到可燃 物的着火点以下;反而增加了空气的流 通,增大了氧气的浓度,加大了反应速 率,燃烧更旺。
法熄灭蜡烛

火一
灭火事例和方法
灭火实例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熄灭酒精灯 用灯帽盖灭 隔绝空气
油锅着火 熄灭蜡烛
用锅盖盖灭 隔绝空气 嘴吹灭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纸箱着火 用水浇灭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煤气着火 关闭阀门
隔绝可燃物
森林着火 设置隔离带 清除可燃物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灭燃 和 火烧 原的 理 方条
用火不慎引起的火灾-天津港爆炸
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公司 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8人失踪,798人 受伤,304幢建筑物、12428辆商品汽车、7533个集装箱受损。截至 已核定的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
思考-灭火
用不同的水水方
大家好
“火”的古代与现代文明
火,第一次支配
了一种自然力,从
而把人从动物界分
离开来!
钻木取火
—恩格斯
火箭发射
燃烧是种常见的现象,它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火是光明的使者, 火是热量的源泉, 火花是跳动的美, 火星是流动的美,
燃烧是种常见的现象,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关于燃烧,你已经知道什么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4.燃料及其燃烧4.1燃烧及灭火灭火及防火》0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4.燃料及其燃烧4.1燃烧及灭火灭火及防火》0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实验目的;〔直接点出本节课要抵达的教课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焚烧的条件,知道灭火的方法。

水平目标:让学生亲身着手做实验,培育学生的实验操作技术。

感情目标:经过实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用化学科学知识解说平时生活中某些焚烧现象。

二、教课要点和教课方法:(抓住本节课的要点和难点及采纳的教课方法〕1、要点:经过不一样的方式研究焚烧的条件。

2、教课难点:怎样选择最好的灭火方法。

3、教课方法:情形法、察看法、直观教课法,指引教课法。

三、实验仪器:酒精灯、酒精、水、棉花球、蜡烛、烧杯、小木条、小煤块、纸币、白磷、红磷、铜片。

四、实验过程:〔一〕研究焚烧的条件导语: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见过各种各种的火,火是焚烧的一种现象,焚烧与生活亲密有关。

大家想过没有,什么样的物质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焚烧。

(经过老师的导语让学生睁开联想。

)1、观看图片〔经过投影展现:篝火晚会、煤炉煮饭、奥运圣火、火箭发射等图片,表现焚烧的情形。

2、学生疏组实验〔教师巡视,即时一定学生的正确操作,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A、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球。

B、将直立于桌面上的两支燃着的蜡烛,此中的一支罩在玻璃杯下。

C、在酒精灯上分别点燃小木条和小煤块。

D、教师演示实验:在烧杯中倒入开水,把一小块磷放入水中,在烧杯口上放一块铜片,在铜片的左端放少许红磷,右端放一小块白磷。

3、概括焚烧的条件〔各小组派学生代表报告察看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A.学生回复:实验A的现象是酒精焚烧,水不焚烧;实验B的现象是未罩玻璃杯的蜡烛一直焚烧,而罩了玻璃杯的蜡烛一会儿就熄灭;实验C的现象是木条焚烧,煤没有焚烧〔用同样的时间〕。

实验D 学生察看到的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焚烧起来,而红磷却没有焚烧,水中的白磷也没有焚烧。

B.由学生概括焚烧的条件:〔松手让学生去做。

〕、物质拥有可燃性。

、可燃物需要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需要抵达着火点〔提示学生什么叫着火点?〕(二) 研究灭火的方法教师发问:火为我们创建了美好的生活和丰富多彩的世界。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4.燃料及其燃烧 4.1燃烧与灭火 燃烧的条件》_0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4.燃料及其燃烧 4.1燃烧与灭火 燃烧的条件》_0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⑵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生对获得的事实实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学重点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理解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①是可燃物;一、物质燃烧的条件: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①可燃物与助燃物;二、理解燃烧:②现象:发光、放热;③实质:剧烈的氧化反应。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四、灭火方法和原理:②降低温度到物质着火点以下;破坏其一,燃烧熄灭③隔绝空气(或氧气)[讲述]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条件吗?[指出]氧气确实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但是只有氧气,燃烧能发生吗?大气中也含有氧气,可不见得到处在燃烧,可见氧气并不是燃烧的唯一条件,那么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要氧气一、理解燃烧的条件1、理解燃烧需要可燃物[讨论]根据你的经验和想法谈一谈燃烧除了需要氧气外还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展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判断哪些能燃烧,哪些不能?思考回答: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演示]探究实验[讨论]:1、实验中铁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2、铁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需要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那些条件?[归纳小结]1、燃烧的定义2、燃烧的条件[思考]1、如果不往煤炉里添煤,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2、炉门关得严严的,一点气也不通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3、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煤夹出来,煤能继续燃烧吗?我们应分析灭几种常见的灭1、隔绝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4.燃料及其燃烧4.1燃烧与灭火燃烧的条件》0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4.燃料及其燃烧4.1燃烧与灭火燃烧的条件》0

课题名称:焚烧和灭火年级学科九年级化学教材版本上海教育第一版社一、教课内容剖析〔简要说明课题根源、学习内容、知识构造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本节课是九年级化学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焚烧的观点、焚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本节课内容与生活息息有关,学生理解也相对简单直观。

二、教课目的〔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详细要求,目标要清晰、详细、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⑴理解焚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⑵认识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过活动与研究,学生对获取的事实推行剖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⑴经过对焚烧条件的研究,认识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进步心,让学生获取成就感教课要点环绕课题让学生经过实验研究、议论沟通得出焚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使学生感觉到化学知识根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课难点焚烧条件的研究;理解灭火的原理并应用于解决实质生活问题。

三、学习者特点剖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认识状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对焚烧的现象及灭火的方法都有直观的理解;在前面的教课中,铁的焚烧,木炭的焚烧等都做过有关实验,对本节课都有较大辅助。

四、教课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画出流程图〕①是可燃物;一、物质焚烧的条件: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同时具备,缺一不行。

③温度抵达着火点。

①可燃物与助燃物;二、理解焚烧:②现象:发光、放热;③实质:强烈的氧化反应。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①去除或隔绝可燃物;四、灭火方法和原理:②降低温度到物质着火点以下;损坏其一,焚烧熄灭③隔断空气〔或氧气〕五、教课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交融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的方式的改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交融点〕教师活动设计企图预设学生活动[录像]播放有关焚烧的镜头[引入]焚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观看录象光明和暖和,可是也会给人类带创建情境,激发学生的兴来灾害。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燃烧 燃料》单元自测( B ).doc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燃烧 燃料》单元自测( B ).doc

《第4章燃烧燃料》单元自测( B )班级学号姓名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Fe-5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受热熔化B、盐酸的挥发性C、干冰气化D、白磷的自燃2、下列过程中排放出来的气体中没有CO2的是()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B、人和动物呼吸作用C、汽车排放尾气D、煤和石油燃烧3、过氧化氢(H O22)是隐形眼镜的洗液成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它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C、它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它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4、如果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由于()A、O2不够B、在失重的情况下,空气不对流C、宇宙飞船上温度低D、达不到着火点5、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原子的()A、核内中子数B、电子层数C、质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6、R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3”价,则下列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2R+3H2SO4=R2(SO4)3+3H2↑B、4R+3O22R2O3C、R+2HCl=R2Cl2+H2↑D、2R+6HCl=2RCl3+3H2↑7、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氧元素B、氧离子C、氧原子D、氧分子8、A、B两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已知在A 2 B化合物中,A和B的质量比为7:4,则符合A与B质量比为7:12的化合物是()A、AB2B、A B23 C、AB D、A B259、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

我国在纳米碳管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在纳米碳管中碳原子按一定方式排列。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纳米材料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B、纳米碳管是用一种叫“纳米”的物质制成的材料C、纳米碳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D、纳米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10、下列符号,能表示钙离子的是()A、 CaB、Ca+2C、Ca2+D、Ca+2 2+11、用下列物质作燃料时,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是()A、原煤B、天然气C、酒精D、氢气12、据测定,某气体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两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气体一定是甲烷B、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碳、氢二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该气体一定是碳氢化合物13、有磁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3O4)2000吨,经分析知道其中含铁840吨,则磁铁矿中Fe3O4的质量分数为()A、42%B、60%C、65%D、58%二、填空题1、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2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二、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1、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完全燃 烧,燃烧的快,放出的热量多;
2、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不完 全燃烧,燃烧得慢,放出的热量 少。
使燃料完全燃烧的方法
①燃料燃烧时要有充足的空气 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试一试
白磷的着火点40摄氏度;红磷240摄氏度,观察 图有什么现象?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事例
镁条的燃烧
观察到的现象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 有白色物质生成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黑色固体
铁在氧气中的燃烧
红磷在氧气中的燃烧 发光、放热、
产生白烟
燃烧反应的特征 通常情况下:发光、发热,化学反 可归纳为: 应
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化学反 应。
一、燃烧的条件
用火柴分别点燃纸条和石块
点燃的小蜡烛,将其用烧杯罩住
将一张纸和一木条用火柴点燃 ,比较点燃的难易
[实验一]
石头 点不着
点燃了 纸条 总结: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
[实验二]
熄灭了 总结: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实验三]
纸条
木块
很快燃烧了
很久才燃烧
总结: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即可燃物的着火点)
铜片上白磷----;红磷----开水下的白磷----------。 解释及结论 来了
1).红磷没有燃烧起来,是因为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度左右,而白 磷的着火点只有40度左右,所以相 同的温度下,白磷能够燃烧起来, 如何能使 而红磷不能燃烧。故燃烧的条件之 水中的白 一为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磷在水中 2).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起来,燃烧起来? 是因为在热水中没有足量的氧气, 因此燃烧的条件之二就是要有充足 的氧气。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4.燃料及其燃烧 4.2碳 碳同素异形体》_4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4.燃料及其燃烧 4.2碳 碳同素异形体》_4

碳同素异形体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主要用途;
(2)知道同素异形现象、同素异形体概念;
(3)知道木炭、活性炭等无定形碳的吸附性与用途;
(4)理解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通过碳与氧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初步形成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科思想方法;
(2)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学习,初步理解共性、个性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金刚石、石墨、C60、木炭、活性炭的学习,体验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感悟化学的魅力;
(2)通过木炭、活性炭吸附作用的实验,体验生活与环保离不开化学,增强环保意识。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木炭(活性炭)吸附性与用途;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同素异形体概念、碳的化学性质
2CO
2. 主要板书
CO
2 2CO。

沪教版初中化学《第四章-燃烧与燃料》基本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初中化学《第四章-燃烧与燃料》基本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初中化学《第四章 燃烧与燃料》基本知识点总结1.燃烧的特点:发光、发热、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有氧气、温室达到着火点3.灭火的原理:撤离可燃物、隔绝氧气、降温到着火点以下4.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5.一氧化碳的化学物质:(1)可燃性:2CO+O 2 2CO 2 蓝色火焰 (2)毒性: 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 (3)还原性: CO+CuO Cu+CO 2黑色 红色6.碳完全与不完全燃烧C+O 2(充足) CO 22C+O 2(不足) 2CO7.爆炸的条件:可燃物极速燃烧,在有限空间气体膨胀8.手帕烧不着的原因:酒精燃烧使水蒸发,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到手帕着火点以下9.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0.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11.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有:元素种类、质量、原子种类、数目、质量。

“变”的有:物质种类、分子的种类。

“可能变的”有:分子数目12.化学方程式 4P+5O 2 P 2O 5的涵义①表示磷和氧气参加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②表示反应物中磷原子、氧分子和生成物中五氧化二磷分子的个数之比为:4:5:2 ③表示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质量比为31:40:7113.计算3g 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解:设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2Mg+O 2 2MgO28 803g xxg 80348 x=5g 答:3g 镁完全燃烧可生成5g 的氧化镁。

14.煤“工业的粮食” 石油“工业的血液”煤的干馏或炼焦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利用沸点的不同)15.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16.天燃气主要成份是甲烷CH 4点燃4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甲烷是无色无味气体ρ<ρ空难溶于水是沼气、坑气的主要成份高温17.烧煤时加水的原因: C+H2O CO+H2产生水煤气(CO+H2)燃烧更充分。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4.燃料及其燃烧4.2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1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4.燃料及其燃烧4.2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1

二氧化碳的性质一、教课方案思想本节课的内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这局部知识是九年级化学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在本章节中,此局部内容承接碳的单质内容的学习,而且是含碳化合物学习的开始,同时也为后续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推行铺垫。

在所有九年级化学内容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后续学习酸碱盐打下伏笔。

在学习本节内容以前,学生已经有系统学习物质性质的经验,初步认识了怎样下手认识一种物质,而且具备必定的着手实验水平。

尽人皆知,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仔细的察看水平是化学学习的必备,因此本节课内容将以实验为载体,要点培育学生察看水平,在此根基大将学生已有对二氧化碳的知识推行整合和概括,并学习新的内容。

二、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会描绘实验现象知道二氧化碳的用途过程与方法经过CO2性质的实验研究,提高察看、剖析、概括、表述水平经过设计CO2的性质实验方案,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应性质的化学核心思想理解事物拥有两面性,感觉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三、要点、难点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理解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应性质四、教课用品实验仪器:培育皿,集气瓶,烧杯,铁片,试管,酒精灯,坩埚钳,石棉网,镊子,试管夹;实验试剂:蜡烛,镁带,火柴,砂纸,细沙,热水,雪碧,石蕊试液,石灰水,木条。

五、教课方案教课流程引入干冰二氧化碳小结六、板书设计教案利用干冰创造舞台成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干冰的性质升华吸热干冰的用途创造舞台成效收藏食品人工降雨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实验考证查验雪碧中气体考证CO2与水反应小结二氧化碳的性质,提出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引起学生思虑2七、作业设计。

【精选】沪教版化学九年第4章《燃烧燃料》word教案-化学知识点总结

【精选】沪教版化学九年第4章《燃烧燃料》word教案-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燃烧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了解燃烧及燃烧的三个条件2.知道自燃和爆炸现象3.了解灭火的一般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分析和归纳的能力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能力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及合作精神2.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破除迷信思想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灾情所需要的机智和勇敢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施教策略:通过猜想、实验探索、观察思考、讨论归纳来加深学生的认识教学难点:灭火的方法施教策略:结合生活实例,教师启发点拨和师生共同讨论来分散难点。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演示实验、学生边学边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概括总结教学用具:酒精灯,坩锅,铁支架,酒精,棉花球,石块,纸片,小纸盒,烧杯,热水,白磷,红磷,铜片,简易灭火器。

教学程序:复习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概念。

(巩固知识、温故知新)课题引入:显示燃烧的定义引导猜想:要发生燃烧这种现象需要有哪些条件呢?(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教师引导:得出初步的结论:1. 可燃物 2. 温度 3.空气(助燃物)实验验证:第一个条件是要有可燃物,如果不是可燃物,即便有足够的温度和空气,也不会燃烧。

引导: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还会上升吗?答:“不会”提问:第三个条件是空气。

先讨论一下熄灭酒精灯火焰的最佳方法?用嘴吹,这种方法具有危险性,应该用盖上酒精灯帽的方法。

问题:白磷燃烧实验。

1. 水中的白磷为什么没有燃烧?是没有足够高的温度吗?让学生说出热水的温度已达60摄氏度,超过白磷的着火点,是水把空气与白磷隔离了。

2.红磷为什么没有燃烧?让学生说出温度没达红磷的着火点,让学生加深对燃烧的三个条件的理解。

说明:白磷放在空气中就能燃烧,我们称这种现象叫自燃。

在自然界中经常发生这类现象,如:过去人们常说的鬼火、天火,(说明一下各自的形成)其实是一种迷信说法,我们发现:科学才是战胜迷信的最好武器。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燃烧 燃料教案 沪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燃烧 燃料教案 沪教版

本章学习要求:1.掌握燃烧的概念、条件和程度以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3.知道化石燃料的种类、使用的利弊以及综合利用。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学习目标:1.认识燃烧的条件,知道灭火的简单原理和方法。

2.知道爆炸发生的原因,了解防范爆炸的措施。

3.认识使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

4.科学认识研究燃烧、灭火和爆炸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过程]<讨论交流>1.燃烧的定义及条件:(1)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物质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的原理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所以只要破坏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

(2)灭火的方法①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②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③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阅读理解>3.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1)可燃物完全燃烧(氧气充足) C + O2 CO2↑(2)可燃物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 C + O2CO↑(3)一氧化碳的性质通常情况下,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一氧化碳有毒(一氧化碳极容易跟人体内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功能,引起中毒);一氧化碳可以燃烧( CO + O2 CO2)。

4.爆炸:(1)化学上爆炸的实质是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速的燃烧,短时间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若氧气的浓度较高,或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很大,燃烧范围很广,周围的空气迅速猛烈膨胀,也会引起爆炸。

凡是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都有可能爆炸。

(2)烧水的锅炉爆炸、氢气球爆炸等是由于容器内气体压力过大,引起容器炸裂的现象,属于物理变化。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能用原子的观点来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燃烧是指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剧烈的___________反应。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燃烧的概念,适合学生预习和预习后的自我测评。

答案:可燃物氧气发光发热氧化2.灭火的原理:(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三个条件只需具备一个。

思路解析:本题依据燃烧的条件设计灭火的原理。

答案: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1)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答案:(1)Al2(SO4)3+6NaHCO3====2Al(OH)3↓+6CO2↑+3Na2SO4(2)生产运输使用贮存4.住宅或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气体思路解析:灭火通常从三个方面考虑:设法降低火焰温度,使之在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设法切断火与可燃物接触;设法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用水灭火只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不能改变它的着火点。

答案:C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灭火的主要方法有三种,下列灭火措施是利用了哪一种灭火方法?并简要说明与燃烧的哪个条件相对应。

(1)厨房油锅着火后用锅盖盖上。

(2)扑灭森林大火时设置隔离带。

(3)釜底抽薪。

(4)扑灭油井大火时用炸药在大火上方爆炸。

(5)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6)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扑灭火焰。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灭火的三种基本方法:(1)隔绝空气;(2)降低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3)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

答案:(1)隔绝空气;(2)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3)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4)隔绝空气;(5)降低温度,使之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6)隔绝空气。

2.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思路解析:火柴竖直向上,火焰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小。

燃烧不能得到充足的氧气,故易于熄灭。

答案:D3.(2010江苏南通中考)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的是()A.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C.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木砍掉思路解析: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

灭火方法的选择就是使燃烧条件缺少一项。

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具备:(1)可燃物;(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达到可燃物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由燃烧的条件选择灭火的方法是:(1)隔离法,拿走可燃物,如D;(2)窒息法,使可燃物隔绝空气,如B、C;(3)冷却法,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如A。

答案:D4.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用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厂处的火灾B.酒精灯不慎打翻失火,用湿抹布扑灭C.电器因短路失火时,用水浇灭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馆、档案馆等处火灾思路解析:A对,用泡沫灭火器可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粘附在可燃物上使之与空气隔绝,灭火;B对,用湿抹布既隔绝空气,又降温,灭火;C错,因水蒸气能导电,应关闭电路;D对,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既隔绝空气,又降温,还能保护着火物体不受损。

答案:C5.灭火时往可燃物上喷大量水的主要作用是()A.隔绝空气B.降低温度C.使水分解D.使水变成水蒸气以挥发思路解析:用水灭火,主要是水蒸发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吸收大量热量而使得火焰的温度低于着火点而使火焰熄灭。

答案:B6.冬天用煤火取暖时,容易使人中毒的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碳氢化合物思路解析:煤如果不完全燃烧,容易产生大量CO而导致煤气(CO)中毒。

答案:A7.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钻木头之所以能取火是由于________ __________,从而使木头燃烧起来。

思路解析:“取火”就是让易燃物燃烧,而燃烧必须达到木头的着火点。

故“钻木取火”就是利用与木头的摩擦产生的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而使得木头燃烧。

答案:木头与钻之间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木头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着火点。

快乐时光面包一个人外出旅游,在宾馆楼下的饮食店里,他指着刚给他端来的面包,抱怨老板说:“我昨天吃的有这个两倍大、三倍厚,为什么同样价钱今天却变得这么小?”老板解释:“因为你昨天坐在靠窗的位子,街上来往行人对你桌上的东西看得一清二楚,所以,坐那个位子的顾客,我们店总是端出用作宣传的大面包。

”30分钟训练(巩固类练习,可用于课后)1.要将桌上燃着的酒精扑灭,宜采取的措施是()A.用水泼灭B.投入冰块冷却降温C.用扇子扇灭D.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思路解析:酒精即使加入了水,仍然可以燃烧,比如日常生活中饮用的白酒含30%—65%的水分,仍能够燃烧,所以不能用水来熄灭酒精燃烧的火灾;投入冰块可以降温,但冰不是常备物品;酒精燃烧时如果用扇子扇会越烧越旺;湿布或沙子灭火则可以有效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

答案:D2.对山林发生的重大火灾,下列方法适合的是()A.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B.组织人力从山下运水到山上灭火C.用棉被等盖在大火上以隔绝空气D.打119火警电话,等待用水灭火思路解析:山林大火一般需要制造隔离带,使得大火与易燃物隔离,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答案:A3.下列因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A.可燃物本身是不是易燃B.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周围氧气的浓度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思路解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燃烧影响很小。

而不同的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燃烧速度相差很大,如油很容易燃烧而木材却相对困难;周围空气的浓度对物质的燃烧有影响,如高原上空气稀薄,燃料燃烧较平原慢;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大小,影响物质的燃烧,如煤点燃比柴草困难,速度也慢。

答案:B4.(2010吉林长春中考)盛装酒精的试剂瓶标签上印有的警示标志是()思路解析:此题为识记题,考查易燃物、易爆物与标识所表示的意义,且此题为常识性试题,平时应加以理解、记忆。

酒精为易燃物,应选C。

答案:C5.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A.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B.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关闭气源阀门D.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思路解析:石油液化气泄漏会引发火灾和爆炸,避免火灾最好的办法是关闭气源阀门,并使空气流通,降低空气中石油液化气的浓度,从而避免火灾(或爆炸)发生。

答案:C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烧都会产生热量B.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C.煤井中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思路解析:燃烧都是放热过程;化纤类衣物容易产生静电从而产生电火花而使可燃物发生火灾;煤井中存在大量瓦斯气体,浓度太高容易遇火爆炸;可燃物即使达到着火点,如果没有足够的空气,也难以燃烧。

答案:D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可燃物遇到氧气不一定燃烧B.缓慢氧化不一定能引起自燃C.自燃不一定由缓慢氧化引起D.剧烈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思路解析: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达到着火点,如果没达到着火点,即使与氧气充分接触也不能燃烧;缓慢氧化只有使热量的积累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自燃一定由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使得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导致的;剧烈燃烧比爆炸缓慢,而爆炸则在瞬间完成。

答案:C8.(2010山东青岛中考)烧柴禾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A.可以降低着火点B.散热的速率快C.木柴是可燃物D.使柴禾和空气充分接触思路解析: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三个,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二是可燃物应与氧气接触;三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自身的着火点。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才能发生燃烧。

燃烧的剧烈程度一般受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的影响。

与氧气接触越充分,燃烧越剧烈。

要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可以把可燃物粉碎或使其变为气体,也可以增加氧气的浓度,比如铝块很难燃烧,铝箔或铝粉可在空气中燃烧;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但在氧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特性,一种可燃物的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故A错;散热的速率过快反而容易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导致燃烧不能继续,如单块的煤炭不易燃烧,而多块煤炭集中在火炉中则可燃烧得很旺,故B错;架空木柴可使空气易于流通,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旺,故D正确。

答案:D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要达到着火点B.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C.自燃一定是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D.发热发光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思路解析:可燃物必须同时具备“与氧气接触”并“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才能充分燃烧;通常所说的爆炸不一定是由于放热的化学反应引起的;自燃的反应不一定剧烈,而是达到了燃烧的条件;白炽灯发光发热,但不是发生化学变化,而是物理变化。

10.在太空的国际空间站划燃火柴,火柴过一会儿会熄灭,原因是()A.氧气不够B.空间站温度太低C.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流通D.达不到着火点思路解析:太空中由于处于失重状态,空气不流通,导致火柴周围的空气中氧气耗尽后缺乏氧气而熄灭。

答案:C11.下列物质中允许旅客带上列车的是()A.酒精B.白糖C.橡胶水D.白磷思路解析:白酒、橡胶水和白磷都是易燃品,可能产生火灾而严禁带上火车;白糖则是安全的。

答案:B12.(2010吉林长春中考)对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A.家庭厨房中发现有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烟机B.当酒精洒在桌面上并着火燃烧时,立即向桌面上泼水灭火C.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用NaOH溶液处理D.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时,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思路解析:煤气泄漏后不仅有毒,而且达到一定浓度后遇到点燃条件会引起爆炸,打开排烟机就会因产生电火花造成爆燃;酒精在桌面上失火应该用湿布盖灭,泼水反而会致使火焰蔓延;浓硫酸和NaOH溶液都具有强腐蚀性,C中处理方法显然会造成腐蚀皮肤面积加大;一氧化碳使人中毒,是它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组织缺氧,立即移到通风处即氧气充足的地方,有利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