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首先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发展的、有尊严的人,在教学中,每一位学生都是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这就要求今后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课堂的导演,课堂上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允许学生对整个课堂教学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作为教师必须要采用新的手段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突出他们的主体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谈谈自己的见解:

首先,新知与问题要让学生去发现。一位美国校长曾经这样评论中国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扎实,学习特别勤奋;但是,中国学生只能回答教师的问题,而且,这些答案几乎就是教师课堂上所讲的,或者,就是课本上所写的。这样的学生是很少有创造力的。最有创造力的是那些在课堂上经常提出问题的学生,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它不可能在书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发现与提出问题,做学习的真正主人,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一条重要措施。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就像钻山洞一样,老师领着学生钻比学生自己摸索可能更快一些。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

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出了出来.它需要教师把内容问题化,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确立学习层次,以有限的知识点构建问题序列,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过程要让学生去参与。素质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内化性,内化须经过主体才能实现,因而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为此,我们的教学应从内容的知识性学习转向动态发展的过程性学习,变学生由“文化传承”的受动者为“文化再生产”的经营者、参与者。也就是说教学的着力点不再是所谓的课程内容的“精确掌握”,而是教学主体间的对话。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学好比是在高速公路上跑的汽车,而老师好比是引桥,引导学生走上高速路,不要走岔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后进生。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实际是好学生教后进学生的过程。好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后进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搞清楚,通过好学生的讲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在这里实际上运用了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后进生光靠老师一个人忙不过来,发动好学生都来帮后进生力量就大了。后进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有一种紧迫感,别人在有限的时间看完了例题能做练习题,自己不会做也丢人,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这种做法培养了后进生的自学能力,一旦自学能力形成了,他们进步的幅度就会加快,就会在较短的时间赶上班内的中游学生。另外对后进生要督促、鼓励、辅导,对好学生要不断表扬。教师在巡回辅导的过程中把学生中的疑难问题写到黑板上,并考虑如何解决。

再次、教材要让学生去讲解。课堂教学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就会束缚他们素质的发展。所以,对于一些适宜学生讲解的教材,最好采取先出示结论、再让学生探索道理,把它讲解出来的方法。在同学们各抒已见后我进行了总评,然后又在黑板上列出了本课所学知识的大致框架结构图表,并空出其中一些关键地方,分别让三个小组的同学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场友谊赛。结果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扮演了“主角”,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而且一系列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热情,增强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样一来就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种负担主要是课外作业。并且规定每堂课的作业时间不能少于20分钟。这样就逼着教师少讲。一开始学生自学中遇到问题是由老师解决,到后来则由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来解决。另外,每堂课的作业练习就是考试,这样有利于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也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课后轻松,没有作业,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培养各方面的素质。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该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不能再采用以前的“填鸭式”教法。只要我们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勇于创新,敢于探索,把课堂教学的“着力点”真正放在学生的发展上,而不是急于放在考题上,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就一定能够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