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虾池塘套养翘嘴鳜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蟹虾池塘套养翘嘴鳜效果研究

摘要利用鳜鱼生物学特性在蟹虾池塘进行套养,2月17日投放规格800~1 000尾/kg越冬青虾种150 kg/hm2;3月26日投放规格160~200只/kg蟹种7 500只/hm2;6月7日7#池塘套养规格6 cm鳜鱼种225尾/hm2,8#池塘按套养规格6 cm鳜鱼种300尾/hm2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2月22日干塘收获,平均产商品蟹858.0~880.0 kg/hm2,产虾量622.5~639.0 kg/hm2、商品鳜鱼106.7~115.0 kg/hm2,投入产出比1.00∶1.41。

关键词河蟹;青虾;鳜鱼;池塘混养;产量;效益

中图分类号 s96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249-01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俗称河虾,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江河、湖泊、河沟、池塘中,为我国天然淡水虾类中的一个重要种群,也是目前我国重要名优水产品之一

[1-2];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消费者青睐。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养殖逐渐兴起并得以迅速推广,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为了探索提高淮河流域蟹虾混养池塘养殖效益途径,笔者于2011—2012年在淮南市潘集区进行蟹虾混养池塘套养鳜鱼试验,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在淮南市永侠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渔业养殖基地进行。选择试验养殖池塘2口,面积均为0.6 hm2,池塘底部较平坦,淤泥厚为10~15 cm,池深1.8 m,坡度比为1.0∶2.5,离埂脚3.0 m挖环沟,沟宽1.0~1.5 m,沟深0.5~0.6 m,环沟面积占池塘面积15%。东西走向,保水性好,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

1.2 试验方法

1.2.1 防逃设施。在池塘埂上内侧打桩,拼接的材料选择石棉瓦,围成高为60 cm的防逃墙,池塘的拐角设计成圆弧形。进、排水口的栅栏用铁丝网制作,以防止河蟹的逃逸。每口试验池塘应安装1台增氧机。

1.2.2 种草移螺。冬季干塘,池底冻晒15 d左右,用生石灰2 250 kg/hm2干法清塘消毒,消毒后施有机基肥3 000 kg/hm2, 7 d后注水20 cm深,后间隔7~10 d种植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等水草,种植水草面积约占全池面积的40%,清明前,投放螺蛳3 500 kg/hm2左右。

1.2.3 虾种苗投放。2011年2月17日投放规格为800~1 000尾/kg越冬青虾种150 kg/hm2;虾苗投放时需用10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 min。

1.2.4 蟹种投放。2011年3月26日,选择蟹种规格为160~200只/kg,共投放7 500只/hm2。选择蟹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行动敏捷、无病无伤,蟹种在投放到池塘中时应进行消毒,一般选择

5%nacl溶液浸泡5~10 min。放养时在池塘一角围出暂养区蟹种,待水的温度上升后,水草生长后再拆围,将蟹种投放到试验池塘中。

1.2.5 鱼种投放。鳙鱼种来自当地渔种场,投放鳙鱼种规格为100 g/尾,密度为150尾/hm2。鳜鱼种来自怀远县天河渔场,2011年6月7日投放翘嘴鳜鱼种规格为6 cm,7#试验塘套养密度225尾/hm2,8#试验塘套养密度300尾/hm2。投放时也应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消毒,可用5%nacl溶液浸泡8 min。

1.2.6 水质调控。养殖前期水位宜浅,池塘水深保持在0.5 m

左右,使试验池塘水温快速提升,促进河蟹蜕壳生长,至6月中旬水位稳定在1.5 m左右;高温季节每月换水2~3次,每次换20~30 cm;养殖后期每月换水1~2次,水体透明度保持30 cm左右。高温季节交替使用磷酸二氢钙、生石灰,每15~20 d施用1次,每次(平均水深1 m)可施用生石灰225 kg/hm2或磷酸二氢钙30 kg/hm2,以刺激虾蟹蜕壳生长及起到杀菌防病作用,减少发病危险。养殖中后期每月施用1~2次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在水温25 ℃以上的晴天上午施用,每次浓度为5~6 g/m3。

1.2.7 饲料投喂。整个养殖期投喂饲料的顺序应按照“精—粗—荤”的原则进行;在养殖河蟹的前期,饲料应主要为精料,一般为饵料鱼+精饲料,投喂河蟹的为全价颗粒饲料,投饵量控制在虾蟹体重的1%~3%。随着河蟹个体体重的不断生长及水体温度的不断升高,应相应增加饲料的投喂量。日常还应适当地投喂南瓜、小麦、玉米及小杂鱼等饲料,并按投放当年繁育异育银鲫小乌75万~90

万尾/hm2作为鳜鱼的饵料鱼。在6—8月的养殖中期,饲料应选择青饲料+少量精料为主,投饵量一般控制在虾蟹体重的5%,高温季节的投饵量应适当,保证2~3 h吃完为佳。在饲料的投喂过程中应保证投饵的均匀,一般每天投喂2~3次即可,上午投饵量为每天饵料总量的1/3,下午投总量的2/3。在8月底以后的养殖后期,应选择动物性饵料作为主要的饲料,其饲喂量不可低于总投饵量的60%,总的投饵量应为虾蟹体重的5%。虾蟹在脱壳前应选择专用的适口性好的或动物性饲料进行投喂,其中动物性饲料应在总投喂量中所占的比例超过2/3,以保证虾蟹有足够的营养进行脱壳;虾蟹开始脱壳时,应用生石灰112.5 kg/hm2化浆进行全池泼洒,调节水体中的ph值,增加水体中的钙含量。

1.2.8 防病措施。进入高温季节时,可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浓度15~20 g/m3;或者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消毒,使池水浓度为

0.3 g/m3。整个养殖季节禁止使用敌百虫等杀虫药物。

1.2.9 日常管理。每天坚持巡塘,主要观察虾蟹吃食及脱壳数量、病害发生、水质变化、有无偷盗、逃逸等情况,要经常对进出水口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特别在高温季节和天气突变时,更要注意虾蟹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意外发生;还要掌握池塘水草的数量,适当补充水草,保证池塘中水草的覆盖率在40%~50%[5]。

1.2.10 捕捞。青虾采取地笼轮捕方式,6月初开始轮捕,到12月中旬结束,河蟹在10—12月集中捕捞;鳜鱼12月22日采取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