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节目分析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诚勿扰》节目制作分析
汪洋
1、节目概况:
《非诚勿扰》作为江苏卫视的新王牌节目,在2010年年初异军突起,收视率一再刷新记录,节目中引发婚恋观点激烈碰撞,从而成为全社会讨论的热点。

节目中的嘉宾特色鲜明,言语犀利大胆,极具个人观点,同时不乏具有动人情感故事的征友选手,因此在节目收视高的同时,多位嘉宾也迅速成为网络红人。

根据索福瑞34城市收视调查显示,连续三期节目收视有突破3%的表现,在4月中旬的节目收视率高达3.76%。

节目由江苏电视台主持人孟非主持,节目形式是以EFP方式在江苏电视台3千平米的剧场录制,每周六录制两档,经过编辑后于两个星期之后的周六和周日各播出一档。

每档节目的男嘉宾为5人,女嘉宾24人,还有一位节目点评人乐嘉。

(参见《非诚勿扰》节目录制现场图)
2、录制现场:
现场中的圆形平台是主持人和男嘉宾的活动区域,男嘉宾由进场电梯进入现场;24位女嘉宾分为两列从对面的进场门进入现场。

嘉宾的自我介绍之后,各位女嘉宾便会对男嘉宾进行评价或评议,各种社会婚恋交友观点的碰撞由此展开,各种社会价值观的激烈交锋,“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观点,幽默搞笑对话,再加上主持人孟飞的插科打诨、煽风点火或正面点评,点评人乐嘉的旁敲侧击等等,或许就是收视率较高的原因。

女嘉宾用亮灯或灭灯来表示接纳或不接纳男嘉宾,男嘉宾也选择心仪的女嘉宾;如果都看中了对方,男嘉宾即可牵手女嘉宾,如果没有一位女嘉宾的接纳,那么男嘉宾就会被淘汰出局,这样下一位男嘉宾即可进入现场,继续节目的进行。

舞台的正面是女嘉宾的表现场地,席位上标出女嘉宾的姓名和序号,并有一支鹅颈话筒,可随时将女嘉宾的发言经现场扩音和进入节目制作系统,便于观众和工作人员监听,便于录像机进行录制。

女嘉宾身后的大屏幕,既可以显示亮灯和灭灯的数据,也可播放嘉宾的图像资料。

观众一般不参加节目的互动,只是在必要时导播会切一些观众的反应镜头,如:嘉宾进场时的欢呼、拍手,被现场对话所感染的感情流露等等。

3、节目类型定位分析:
从节目的形式看,显然不能归属于综艺类的节目,因为从头至尾没有一个文艺类型的节目出现;说它是选秀类型的节目,也不是十分贴切;说它是访谈类节目,倒是有点相像。

一些专家认为这类节目还是具有娱乐性,应将它归于娱乐节目,但是娱乐节目这个大篮子似乎什么节目只要带有点儿娱乐性质的,都可以往里装。

如果说一个新兴节目形式的出现了,却难以将其归属于某一类型的节目类型,这还是能让人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不难给它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不过媒体还是想出了一个名词,叫做“新派婚恋交友节目”。

从节目的录制角度看,通篇是对话和讲述,没有丝毫文艺形式的表现,只有背景音乐才使节目有那么点文艺的味儿。

再说了,背景音乐只是为了烘托现场气氛,绝对没有喧宾夺主的意图。

因此本文出于EFP制作方式的要求,将它归入访谈类。

它确实也有访,也有谈,从导播和摄像师的角度,从音频、视频和灯光等工作人员的角度看,与访谈类节目的制作方式基本相同。

据参加制作过综艺选秀节目《绝对唱响》的江苏电视台工作人员称,这类节目比《绝对唱响》(综艺类选秀节目)、《名师高徒》(前者后续节目)等节目,在制作难度上要容易得多了。

不需要进行海选;
不需要对选手进行音乐、舞蹈的再培训;
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走台和彩排;
没有文艺节目对灯光、音频和视频的特殊要求;
对于导播的切换要求也相对较低,没有对音乐切换点合拍的要求;
不是进行直播,这对于主持人、嘉宾、导播和摄像师及全体参加录制的音频、视频灯光、等工作人员来说,都大大减轻了工作量。

4、摄像机机位安排:
现场制作使用8台高清摄像机,其中C1、C2和C3使用25×7箱式镜头,C1和C3多用于拍摄女嘉宾席位上的24为女嘉宾,C2主要用于拍摄点评人乐嘉;C1和游动机C6拍摄女嘉宾从进场门进入现场的镜头,C6配置了17×4.5广角镜头;C4和C5是反打摄像机,配置了22×7.6标准镜头,用于拍摄主持人孟非和男嘉宾;C8高架在广告屏幕的上方,配置了
17×4.5广角镜头,用于拍摄现场的大全景,主要用于VTR播放嘉宾的资料时,做分割画面的特技镜头;C7是大摇臂,配置了17×4.5广角镜头,用于拍摄现场的全景镜头。

导播没有文学本,只有一个流程,基本上是临场发挥。

当然,录制之前,对男女嘉宾会有一定的训练和培训,如站姿,如何对话筒讲话等,以适应节目的制作。

录制的时间为2小时,编辑后为1小时10分钟,植入广告后进行播出。

录制过程中,导播的切换也相对简单,因为节目的展开基本上是以对话形式展开,节奏也不是很快,所以导播基本上以硬切为主,加以少量的混合叠画,一般不用特技。

只是在VTR
放像介绍嘉宾时,会用C8摄像机的全景信号与VTR播放嘉宾的资料做一个分割画面的WIPE 特技,并将此画面送到现场的大屏幕上,让现场嘉宾和观众观看。

录制时,导播和摄像师(尤其是C1、C2、C3摄像机的摄像师)必须熟悉24位女嘉宾,女嘉宾说话时,摄像师应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说话人,并给出恰当的构图,便于导播迅速切换。

因女嘉宾有24位,各人说话又带有随机性,因此要迅速找到说话人,再给好构图,难度可想而知。

但可以用大摇臂C7或游动机C6先给出过渡镜头过渡一下,给C1、C2、C3摄像师一点时间找到说话人,并做好构图再切换过来;而C4、C5的工作稍轻一些,拍摄对象只有主持人孟非和男嘉宾,不会像C1、C2、C3摄像师那样用大幅度地摇动摄像机来寻找说话的女
嘉宾。

游动机C6在女嘉宾进场时,跟拍进场门前一个个佳丽经过画面的镜头,大摇臂C7
这时给出女嘉宾鱼贯走向各自的席位;C8给出大全景,这三台摄像机的镜头可以让导播从容进行切换。

而男嘉宾进场的是从女嘉宾席对面的电梯中下来,这时只要C4或C5拍摄就可以了。

据知情人说,节目刚开始制作的时候,为了使节目的气氛浓烈好看,曾使用过“托”。

没想到节目播出后越来越火,“托”也就越用越少,到了4月份就几乎不用了。

话题自然离不开男女交友、婚恋等倍受社会广泛注意的因素,在价值观和婚恋观的多元化交锋时,注重并强调价值观的正面形象,还是有教育意义的,因此才会备受人们的关注。

当然为节目的好看,可能会渲染交锋的激烈、语言的犀利、观点的极端,以及幽默搞笑的噱头。

5、有关评价:
对此节目的评价可参见下面的附录。

专家们出于对新兴节目的爱护,多从褒扬角度给予评价。

但笔者认为,由于追求节目的好看,一些嘉宾的言论企求“语不惊人死不休”,使观点过于极端,在言语来回交锋时不免流露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如:“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样的言语,虽然犀利直率,但追求金钱和享乐的直白,在略去了“取之有道”的条件,会不会使不劳而获大行其道?会不会使贬低劳动和劳动者成为社会的潜规则?会不会使爱情和婚恋成为金钱的嫁衣和附庸?在多元化价值观并存的今天,会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在世风日下的今天,会不会使世风更加日下?
附:有关对于节目的评价:
(转引自
/news/tv/2010-04-16/142158260198.html)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长周晓虹教授认为《非诚勿扰》呈现了社会的各种价值观:“《非诚勿扰》播出的社会背景面临转型,是从一个单元价值向多元价值的转型,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所以在节目中我们能看到多元价值观的现实化。

”在他看来,节目所传达出的婚恋观念能够促进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相互理解:“《非诚勿扰》向社会传递一种价值观念、婚恋观念,而这种价值观念和婚恋观念影响到年轻一代,也会影响老一代。

对于年轻人,他即便谁也没带走,也是进行了情感洗礼,比如富二代来到节目结果大家把灯都灭掉了,这就是对他人生的一种校正。

对于老人,则提供了了解年轻人的平台,我听说我们学院有几个50岁以上的教授也在看这个节目,他们在看到了80后、90后表达他们的婚恋观的时候,从中可以产生对这一代人的理解、宽容,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因为这些50后、60后,现在也都面临自己的子女要结婚、嫁人,在这样情况下,当他们通过节目熏陶以后,他们对自己的子女做出婚姻现在宽容的可能就会提高。


华南理工大学的李幸教授也赞同《非诚勿扰》是档好看又主流的真人秀,他说:“过去节目主流的没人看,好看的又不主流,但是《非诚勿扰》把两者的关系处理得很好,传递了主流的观念,又保持了可看性,夸张一点讲,这是我看到的好看的节目里面最主流的东西。

我认为这是我这十几年来看到的最好的节目之一,而且《非诚勿扰》做出了有人物性格的真人秀,以前的平民节目都是只有真人没有秀。


对主持人孟飞的评价:
《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孟非自节目开播以来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卫视频道副总监王培杰表示,当时为《非诚勿扰》选择主持人时,为了让节目更加厚重,更考虑到这个主持人要熟知人情世故,很自然想到民生新闻主持人孟非,只有这样气质的主持人,才能够让这个节目的气质和其它交友节目完全不一样。

多位专家对也《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给予了极高评价,认为他没有走娱乐节目或谈话类节目的套路,而是用健康的形象抵抗媚俗的风气。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周星教授认为:“孟非的表面谦和,但说话很有分量,很稳重地掌控大局,比一些腻腻歪歪的娱乐主持人试图屈就讨好大众更具有号召力,屈就永远抓取不了观众的心。


华南理工大学李幸教授就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主持人何炅和孟非进行对比:“从学识的角度来说孟非比何炅强,年龄低一些的孩子可能喜欢何炅,不过,孟非有‘后劲’,因为这种类型节目想要有持续性就一定要有深度。

何炅属于娱乐主持,孟非是舆论主持。

而婚恋节目的主持人现场话并不会很多,现场的表现主体要在嘉宾上,主持人的主要功能是传递,在传递中迸发智慧的闪光点。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教授表示,“在做这样一种充满人生智慧和阅历的节目,我们可以看到孟非胜出何炅。

什么原因?过去的婚恋节目很简单,而现在的婚恋节目里头经常会涉及到很多价值观分歧,涉及到很多理念,新闻主持人出身的孟非有这样的‘资本’,他的反应力也非常快。


北大艺术学院副院长俞虹也认为:“孟非之前作为新闻节目主持人最大的特点是有敏锐的捕捉能力,会将现场的情况进行分析、控制、引导。

这些和娱乐节目主持人有差别。

娱乐节主持人可以以他的灵动和机敏把现场气氛营造得非常有趣。

孟非以他的沉稳,以他像记者型这样的主持人,决定了这个节目不是简单的娱乐性的真人秀的节目。


24
24
江苏卫视的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播出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该节目通过在交友节目融入时尚、娱乐、情感因素增加看点、真人秀与现实生活良好结合等,受到了一批学者和电视节目制作人的关注。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节目嘉宾真实性饱受质疑、刻意制造话题意味浓重、多少有些女权的意味等,也影响了节目的发展。

一、《非诚勿扰》连创全国收视冠军
媒体研究人李幸说:“2010年,肯定是中国电视的相亲交友年。

”在2010年初,江苏卫视一档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引领了中国2010年婚恋节目的新浪潮。

《非诚勿扰》每一期节目有24位单身女生来审视每位上场的男嘉宾,24位单身女生根据对上场男嘉宾的印象,以亮灯和灭灯的方式来决定男嘉宾的去留。

《非诚勿扰》中男嘉宾出场迅速,如果一个男嘉宾不受现场24位女佳丽的待见,那他呆在台上的时间便不到5分钟。

可以说,《非诚勿扰》节目的互动形式完全突破了过去传统的交友方式,为广大单身男女提供新颖的婚恋交友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时代男女的婚恋观。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相亲类节目一度盛行。

比如台湾《非常男女》、湖南卫视《玫瑰之约》,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随后,《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的进一步发展,一度让选秀成为娱乐主题。

相亲节目经过再度包装,融入了新颖的娱乐化等因素,让《非诚勿扰》连续多个星期成为省级电视节目的收视冠军。

据福瑞达统计,4月18日播出的《非诚勿扰》收视率高达3.82%,连续六个星期稳居全国卫视频道收视冠军。

二、《非诚勿扰》何以热播
受国外电视节目的影响,新一轮的交友节目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作为交友节目的代表,《非诚勿扰》的存在和热播有其深刻的社会现实根源。

(一)当前社会剩男剩女现象盛行。

现在的人们,更加相信一见钟情,于是感觉良好成了人们交友的首要要求,其次才是家庭等经济基础。

随着人们对结婚对象越来越挑剔,社会上剩男剩女大量存在。

这不仅为当前社会上的婚介所提供了广泛的市场,更为以这一类
人为基础的娱乐节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通过《非诚勿扰》我们不难发现,24位佳丽对每一位到场男嘉宾的点评,展现的是每个人严格的甚至苛刻的爱情观,这从侧面反映出这个时代年轻人的爱情观。

(二)当前娱乐化社会心态普遍。

娱乐化的社会心态有广泛的受众群体,他们一方面是衣食无忧但业余生活比较匮乏的一类人,另一方面是那些工作和精神压力较大,渴望寻求释放积虑的一类人。

于是他们选择观看那些让他们放松心情的电视节目,使现在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大行其道。

比如各种选秀节目、各种情感类节目都融入娱乐因素,这不仅迎合了当前的娱乐化社会心态,也成为当前一些人普遍存在的心理诉求。

三、《非诚勿扰》价值分析
(一)交友节目融入时尚、娱乐、情感因素增加看点。

在传统的交友节目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最终能成功几对,节目节奏缓慢,时尚、娱乐性很差。

然而,在《非诚勿扰》中,现场的24位佳丽,无论穿着还是打扮,不仅展现了良好的气质,更是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节目中的歌曲选取也是极具时尚性,比如女嘉宾出场时选取的艾薇儿的歌曲《girlfriend》。

(二)戏剧冲突足够浓重。

《非诚勿扰》的成功恰恰在于戏剧化的冲突。

传统的交友类节目,大多是男女数量相等的“配对”,而《非诚勿扰》却是24个女生对1个男生,这种极度不平衡必然导致出现争抢或者共同抛弃的戏剧性效果。

加之节目中女嘉宾通过亮灯灭灯表达自己对男嘉宾的看法等环节,更使节目悬念、冲突不断,充满了喜剧效果。

(三)真人秀与现实生活的良好结合。

随着选秀节目的大行其道,真人秀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真人秀节目迎合了普通人求知欲、猎奇心、八卦、偷窥他人隐私的心理。

《非诚勿扰》是真人秀,它并不是以成功配对为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节目平台能展示当代人的爱情诉求。

连主办方也表示并不想促成任何一对男女,只想展现出现在人们对于爱情观的最真实想法。

《非诚勿扰》创办者的最精明之处就在于,将真人秀和现实生活很好的融合起来。

通过人们面对婚姻问题的真实反应,来展现面对现实生活中各种思想的碰撞。

当一个真实的男女走入节目设定的游戏规则,只要他们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展现出来,就必然会造成重重矛盾,而这恰恰也是观众最愿意看到的局面。

(四)主持人的成熟稳重为节目增添了魅力。

电视媒体发展到最后,拼的是有无雄厚的资本。

主持人恰恰是这雄厚资本中不可小视的要素。

一个好的主持人,不仅会为节目增光添彩,更会为节目增加不小的人气。

《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孟非,是江苏卫视的一哥,多年主讲时事新闻,一直是以严肃路线著称。

孟非非常严谨,主持节奏也较慢,更多的时候还以嘉宾为主角,让选手自己来充分表达,自己只是点评一两句。

与孟非搭档的是性格色彩分析师乐嘉,快人快语,言语犀利。

两人张弛有度,相得益彰。

相比较,孟非更能把握《非诚勿扰》的“度”。

有时女佳丽们对男嘉宾非常刻薄,孟非便会用调侃自己的方式对男嘉宾适当加以保护。

(五)《非诚勿扰》制作成本低,盈利性明显。

制作成本低,或许是整个真人秀节目共有的特点。

《非诚勿扰》不用出场费很高的明星们,参加节目的都是普通人,不需要支付过高的出场费。

同时,《非诚勿扰》拉长了节目的产业链,观众可以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索取女佳丽们的联系方式。

同时,节目的收视率更是为广告收益埋下了伏笔。

步步高、伊利的赞助,让《非诚勿扰》成了一本万利的盈利性节目。

四、《非诚勿扰》有待思考
(一)节目嘉宾真实性饱受质疑。

电视节目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在策划上用尽伎俩,但长此以往,就让人产生不真实的疑问。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原来能给大众提供各种知识的电视,现在需要观众们自己来判断各种真实性。

在《非诚勿扰》节目一开播,人们便对
节目的真实性进行了广泛猜测。

4月20日凌晨,网友黑刀在豆瓣发表日志《非诚勿扰》,详细记载了自己参加前日节目录制的经过。

在日志中,网友黑刀提到“……我们可爱的23号后来告诉我,她只是这个节目的托儿,参加这个节目只是她的工作,她说她很感激我在节目中选择了她,并且送上了她浓浓的祝福:你那期节目的收视率非常高。

参加完这个节目之后一定会有更多好的女孩儿跟你联系,祝你幸福。

”顿时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每一个节目为了保证其可看性和感官效果,都是需要事前策划的。

美国的《美国偶像》在节目制作之前,每个选手都是要经过训练、安排、包装的。

但是,如果因为策划影响了节目的真实性,就会得不偿失。

因而,中国的电视人是不是也应该用一种新的眼光重新定义娱乐节目,使娱乐节目更有品位、更有嚼头,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娱乐精神。

(二)多少有些女权的意味。

《非诚勿扰》中是以24个女人针对一个男嘉宾进行点评、挑剔,充分表明,女性处于绝对的强势。

而且,将女性的选择当做第一步,不仅仅是体现了尊重女性,更多体现出的是女权的意味。

虽然靓丽女嘉宾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多少给人以男女不平衡之感。

(三)刻意制造矛盾冲突之嫌。

在《非诚勿扰》中,节目组尽量选择差异大、不同类型的人来参加节目,有刻意制造话题和矛盾冲突之嫌。

在节目中,有年轻美貌的女佳丽马伊咪,有中性风潮的谢佳,有学化学32岁还未出嫁的博士。

参加节目的男嘉宾中,有衣食无忧的富二代,也有小小甜品店的老板,这种落差展现出多种多样的人生,也体现出各式各样的婚恋选择,但就是因为落差之大,才更让人产生一种刻意制造、精心策划的意味。

总之,不管怎样说,《非常勿扰》开创了中国婚恋交友节目的新天地,也让婚恋节目走出了狭窄的诉求,具有丰富厚重的意义。

同时,也为中国电视节目的制作和策划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是一个值得深研的文化现象。

似乎一夜间,《非诚勿扰》火了,“收视王牌”、“全国综艺节目冠军”、“全民‘非诚勿扰’时代”…… 2010年没有出大家意外,同质化节目在各家卫视“你剽我,我抄你”的潜规则中大行其道,形式聚集下同质节目整体进步并成为收视焦点。

今年是婚恋交友类节目第三波回潮之年,《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男生女生》等节目挂着“相亲交友”大旗集体亮相。

在欣喜江苏卫视完胜湖南卫视“登顶”之时,笔者有意探究《非诚勿扰》成功背后的秘笈。

前期造势,出奇制胜
《非诚勿扰》的栏目名称选得很成功。

时隔一年余,电影《非诚勿扰》效应过期不过时,况且今年华谊高调续拍《非诚勿扰2》引发关注。

《非诚勿扰》筹划初,围绕节目和主持人的话题一直不减,观众爱电影里的葛优,于是“葛优跨行主持电视《非诚勿扰》”的外界猜测强烈,当然江苏卫视最后还是启用“老牌一哥”孟非出马。

不论江苏台是否忽悠了我们,起码葛优还是现身于《非诚勿扰》节目宣传片,制片方借机为《非诚勿扰》吸引关注度的目的已经达到。

从“不会炒到炒”,江苏卫视对电视节目整体的策划能力已有提升,《非诚勿扰》未播先热归功于幕后的宣传策略,这种“炒法”我们先前在湖南台“超女”、“快男”身上看到过,难保《非诚勿扰》前期宣传就脱胎某位随“四小天王”一同跳槽江苏卫视的湖南资深“操手”之下。

当然,江苏卫视斥资买断“非诚勿扰”电视冠名权实属明智。

标新内容,引发热议
内容是传媒制胜之本,综艺娱乐类节目历经2008、2009两年的“盘整期”后便逐渐从内容上找到出路。

在娱乐泛滥的时代,没有人愿意花时间在一档诸如《第一次心动》的低俗“纯娱乐节目”上,于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嫁接”起复合式的新派综艺娱乐节目。

《康熙来了》是谈话+综艺+娱乐,《我爱记歌词》是唱歌+选秀+综艺+娱乐,《天天向上》是访谈+礼仪+文化+娱乐+脱口秀,江苏卫视顺应综艺娱乐节目盘整,也玩起了“混搭风”,打造“访谈+综艺+娱乐+创意+N,颠覆综艺史”的《时刻准备着》投身综艺化浪潮。

《非诚勿扰》做“婚恋+交友+娱乐+真人秀派对”的复合新锐节目,其内容出“新”是它成功的第二个秘笈。

相较以往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重“交友”而非“相亲”,重“个体”而非“形式”,它以派对的方式呈现现代生活节奏,以激烈的思想碰撞体现新时代男女的爱情观。

如节目制片人王刚所说:“虽然之前婚恋交友节目很红,但是我们现在的节目绝不是老节目的拷贝。

过去的交友节目男女数量相等且一轮轮配对,节奏很慢。

但是我们的节目是在男女人数极端不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可能是一个男生面对24个女生,那么这个里面就会有一个戏剧冲突的效果,节奏也会很快,甚至5分钟进行一轮配对,比较符合年轻人的欣赏习惯。

”可见,《非诚勿扰》绝非“旧瓶装新酒”的简单回潮。

剖析《非诚勿扰》节目内容,24位女生通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爱之终决选”三轮审核同一位男生,灭灯与否代表其对眼前男生在婚恋“面试”中的成绩,亮灯通过,灭灯淘汰。

男女权利如此不平衡的环节设置折射了当今婚恋市场上男人们的被动地位,如此戏剧般的“女权节目”为《非诚勿扰》注入收视看点,更引领着一次传统与现代婚恋观的厮杀大战。

3月14日创造收视顶峰的节目中,“富二代”刘云超嚣张跋扈,600万的个人存款换来的竟是全场灭灯败退。

刘云超的离开引来一片叫好,而他本人却直言24位女生“太虚伪”……不难发现,《非诚勿扰》期期制造着道德争端,电视下观众围绕其展开的现实讨论成为风靡一时的“《非诚勿扰》现象”。

《非诚勿扰》定位“新派交友节目”,以极具互动的方式将“情感”呈现出来:场上男女嘉宾、主持人、性格专家互动,荧幕内外“秀”的人与“看秀”的人互动,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互动……当内容成为社会情感焦点,节目怎能不火?
整体包装,立体宣传
“一包装二炒作”这句娱乐圈的制胜法则用在电视圈似乎也行得通,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的火爆就印证了这一点。

但2007年底重庆卫视《第一次心动》因“节目内容低劣”被广电总局通报叫停,总局“杀一儆百”为大陆电视台综艺娱乐类节目绑上紧箍咒。

接着受2008年雪灾、汶川地震、奥运会等大事件冲击,综艺娱乐类节目集体失语,进入“寒冬”,“一包装二炒作”成为无人敢碰的“地雷区”。

终于在2009年,综艺娱乐类节目按捺不住寂寞,借“全民K歌”的外壳卷土重来,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引领的K歌类节目大热,作为综艺娱乐类节目的延伸形式创造了“全民K歌”的不俗反响。

但不难发现,“一包装二炒作”的宣传策略已经失色,转而取代的是电视节目更注重内容创新、整体包装和立体宣传,回归到“人”的本质上来,拉近节目与观众的距离。

中国电视历经半个世纪的成长逐步从“节目化”、“栏目化”向“频道化”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