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莫高窟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莫高窟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莫高窟》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莫高窟》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1八、莫高窟教学目标:知识能力一、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二、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进程方式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情感态度明白得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活着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一、明白得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有情感地朗诵、背诵。

二、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式。

教学时刻:三课时。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二、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要紧内容,理清层次。

4、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彩塑的特点。

教学进程:一、谈话导入,揭露课题。

同窗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闻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

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凿窟造像。

经历隋唐以至元朝,均有修建。

今天,咱们来一路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想一想课文要紧写了什么?二、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成效。

(1)生字词正音。

(2)指名读课文中自己以为最难读的部份。

(3)提问:课文描述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师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4、给课文分段。

(1)提问: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别离讲了什么?哪些自然段能够归并为一段?(2)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3)找出各末节的中心句三、读通、读顺课文一、指名分节读二、分组读四、指导书写一、温习生字、词二、重点指导“殿、腐、录”五、作业一、读熟课文,抄写词语;二、搜集描述人物神态、外貌的词语。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莫高窟》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1八、莫高窟教学目标:知识能力一、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莫高窟》教案

《莫高窟》教案

《莫高窟》教案篇一:苏教版五年级《莫高窟》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8 莫高窟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中介绍的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经洞,引导学生与祖国的历史、祖国的文化艺术史对话。

难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和所搜集的课外资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评价:1.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别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朗读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不同的方式去朗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

3.架设课内外的联系,引导学生上网搜集、阅读、欣赏有关莫高窟的文字、图片资料,扩大知识面,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1.教师收集莫高窟的资料,制作。

2.引导学生收集和阅读一些介绍莫高窟的资料。

初步感受莫高窟的魅力。

3.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总体把握,调动兴趣。

1、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

让我们一起走进莫高窟——课件播放莫高窟视频,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

2、通过看视频,莫高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齐读。

苏教版《莫高窟》教学设计

苏教版《莫高窟》教学设计

苏教版《莫高窟》教学设计《苏教版《莫高窟》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描述:在本课的教学中,大量的图片、视频内容冲击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对不太了解的敦煌莫高窟艺术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这样读课文时也就不至于那么枯燥无味。

有了这样直观的认识之后,学生读出的文字背后的东西也就越多,课堂上生成的东西也就越多。

学习内容分析:《莫高窟》是苏教国标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18课的内容。

课文生动介绍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藏有数万件珍贵文物的藏经洞,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示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本课教学内容为第二课时,主要学习壁画和藏经洞两个方面。

教学重点:1、能用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2、体会艺术宝库莫高窟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的地位,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难点:1、能用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的意思,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2、体会艺术宝库莫高窟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的地位,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生学情分析《莫高窟》一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

课前调查发现,课文中所介绍的敦煌艺术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差距比较大,因此教学过程中大量运用网络,让学生对莫高窟有直观的了解,为指导学生读书做准备,从而引导学生与祖国的历史、祖国的文化艺术史对话。

这种对话不仅是解读文本,而且是要实现学生知识的自我构建,让学生逐渐学会学习。

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环节:一、激发自豪,导入新授。

1、昨天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莫高窟》,看这些词语,能读正确吗?出示: 神态各异威风凛凛惟妙惟肖啧啧赞叹精妙绝伦宏伟瑰丽丰富多彩漫天遨游指名读前四个指名读后四个2、词语读得很好。

你能从中选用一两个词语说说你脑海中的莫高窟吗?二、走近“壁画”,领略魅力。

1、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5-18)莫高窟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5-18)莫高窟教学设计

18 莫高窟一课时备课时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自学生字词,学会“煌、尊、录”等 7个生字,认识绿线内“敦、凛”等4个生字,理解“威风凛凛、惟妙惟肖”等词语。

3、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解题谈话,导入新课1学生观察莫高窟图片,同学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莫高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2师生共同板书课题揭示题目“窟”是什么意思?(洞穴)为什么叫莫高窟?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莫高窟修造在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周围是大沙漠,其地形比敦煌绿洲高近百米,所以在沙漠高处开凿的石窟便叫漠高窟,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

另外一种说法是没有比它高的洞窟,也就是最高的洞窟。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学生朗读。

(1)多音或容易混淆字词:(2)出示词语2、交流疑难词语。

惟妙惟肖精妙绝伦引人注目举世闻名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比赛读课文,优秀学生帮助正音,及时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莫高窟?(1)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

(2)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小节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貌。

第二部分(2-4)小节具体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

第三部分(5)小节赞美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3课文结构(总分总:一颗明珠——彩塑、壁画、藏经洞——艺术宝库)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说说哪些字比较难写,应注意什么?2、重点指导“煌”左窄右宽“尊”寸的第一笔横要长,整个字的左右臂要伸展开。

“腐”半包围里面的“付”要写紧凑。

3.学生练习描红。

仿写,师巡视指导。

六、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8 莫高窟二课时备课时间2013.9.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二、三、四自然段。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案设计
(二)展现交流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五段。
2、围绕文章结构特点,组织交流。
五、达标检测
1、课后第2题(描红)
2、学习手册第一、二题。
六、总结提升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最大的收成是什么(引导:课文内容,学习方法等)?还有哪些问题或者困惑?
教师关心学生明白得词语的含义。
让学生通过朗读初步感受莫高窟的宏伟漂亮,充分激发起学生对莫高窟的向往。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读课文,理清课文脉落:
学习引导:
1、默读课文,摸索: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敦煌莫高窟?(注意课文第2、3、4自然段第一句话)你能分别用书中的一个词概括它们的特点吗?
2、作者是如何样评判莫高窟的?画出课文相关语句读一读。
3、这篇课文生动地介绍了敦煌莫高窟,把莫高窟这一文明遐迩的艺术宝库展现在我们面前。读完课文后,你能说出课文的要紧内容吗?给课文分段,试编写段落提纲。
尝试编写课文段落提纲,训练了学生总结课文,归纳段意的能力。
教学反思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案设计
18、莫高窟
总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学会本文生字,明白得词语的含义。
2、了解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本课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重点
正确
多媒体
难点
了解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学习引导:
1、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学生字词,注意“尊、弦、佛”的读音。用自己的方法明白得下列词语的含义。
精妙绝伦断崖绝壁腐败无能活灵活现
漫天漫游威风凛凛轻拨银弦宏伟漂亮

莫高窟1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莫高窟1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壁画来自哪里吗?”引导学生猜测并回答。
3.教师揭示答案:“这些壁画来自我国著名的莫高窟。”进而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莫高窟的知识。”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艺术价值等,帮助学生建立对莫高窟的整体认识。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课文,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内容,理解莫高窟壁画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日渐成熟。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莫高窟这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主题充满好奇。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在对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等方面可能缺乏深入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莫高窟的基本认知:大部分学生可能只知道莫高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对于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他们的学习兴趣。
2.请同学们尝试绘制一幅莫高窟壁画的简笔画,要求构图合理,能体现出莫高窟壁画的艺术风格。
3.家长协助孩子一起查阅资料,了解莫高窟的历史故事,选择一个有趣的故事进行讲述,并记录下来,与同学们分享。
4.结合课堂所学,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莫高窟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它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用文字或口头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莫高窟1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莫高窟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历史背景、艺术价值等,能从地理、历史、文化等多角度认识莫高窟。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窟”、“绚烂”等,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概括出莫高窟壁画的特点。
4.学会通过观察、想象、分析等方法,欣赏莫高窟壁画的艺术美,提高审美能力。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莫高窟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莫高窟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莫高窟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能够认知了解莫高窟发掘的背景和历程;•能够阅读理解莫高窟的壁画,并了解壁画的意义与价值;•能够使用母语进行合作交流,共同学习、感悟莫高窟壁画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1.2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与同学合作,调研、收集、整理资料,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学生能够使用母语进行有效的交流、表达并倾听他人的意见;•学生能够进行判断、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莫高窟壁画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学生能够对艺术作品产生感知、观察、鉴赏、欣赏和创造的能力。

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莫高窟壁画的含义及其价值;•如何欣赏壁画并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2.2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如何进行合作探究,共同掌握知识点,并能够展示自己的成果。

3. 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1.教师介绍莫高窟发掘历程;2.展示莫高窟一些代表性的壁画,让学生进行自由欣赏;3.引导学生思考壁画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并找出关键词。

3.2 模块1:莫高窟的背景和历程1.教师通过PPT、图片和视频等形式,简要介绍莫高窟发掘的背景和历程;2.学生进行资料整理和分享,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3.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3.3 模块2:莫高窟的壁画与文化内涵1.分组合作,每组选择一幅莫高窟的壁画,对其进行分析;2.学生在组内集思广益,提出看法和疑问,并进行母语交流;3.各组展示成果并互评。

3.4 模块3:莫高窟的意义与价值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莫高窟壁画的意义和价值;2.分组讨论,学生展示的同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3.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完成全班总结。

4.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探究性强、生动有趣、互动性好,学生在不断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收获颇丰。

其中所涉及的合作探究、信息整理和分享等方面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学生也得以通过这个过程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和艺术,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莫高窟2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莫高窟2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2.教学过程设计:
a.导入:通过
b.新课内容:以课文为主线,讲解莫高窟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等,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c.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d.课堂展示: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补充,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4.课堂互动: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5.课后拓展:布置相关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研究,巩固所学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1.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激发他们对文化遗产的兴趣。
2.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分析能力。
3.针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发展,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学会表达和评价美,从而提高审美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难点
1.对莫高窟艺术价值的深入理解,尤其是对其壁画、雕塑等方面的鉴赏。
2.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协调,达成共识。
3.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2.判断题,考查学生对莫高窟艺术特点的理解。
3.问答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高思维品质。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我将对答案进行讲解,确保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莫高窟》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莫高窟》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莫高窟》教案三篇1、使用已有的经验学会本课生字,注意辨认“绣”“锈”字形的异同,读准文中的多音字“佛”。

在语境中理解并积累“威风凛凛”、“惟妙惟肖”、“精妙绝伦”等四字词语。

2、抓住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提炼关键词,给文章编写段落提纲。

3、品味用词,注重句段特点,感受莫高窟彩塑的精妙绝伦、壁画的宏伟瑰丽、藏经洞的藏品丰富,产生民族自豪感,并据此背诵相关段落。

4、尝试学习使用本文过渡自然、用词精妙、排比丰富等写法,将景物写具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前置性作业: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搜集七彩词语:威风凛凛慈眉善目惟妙惟肖精妙绝伦举世闻名漫天遨游啧啧赞叹宏伟瑰丽断崖绝壁*无能3、理清文章脉络,试着给文章列提纲。

第一课时第一板块:读通课文: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新的课文:莫高窟(齐读课题),(看录像)同学们,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进莫高窟,了解莫高窟。

2、首先,来读一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开火车读)3、攻下词语关后,我们一起来看看《莫高窟》这篇说明性的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文章中有三句关键的句子告诉了我们。

快速浏览课文,把这三句话画出来。

动画:找找画画6、找到了吗?谁来能把这三句话响亮地读一遍:(课件出示三句话)●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

●莫高窟不但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

动画:读一读7、找到关键句,就能协助我们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不难看出,这篇文章就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藏经洞。

(板书)第二板块:了解彩塑:1、我们首先来欣赏莫高窟的彩塑。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

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老师这儿有三张莫高窟彩塑的图片,他们中有力士,有菩萨,有天王。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莫高窟教案

《莫高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七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

背诵二、三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确立小组的问题。

3、情感态度目标: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引领学生走进敦煌莫高窟这一艺术宝库,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导理研赏拓”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茫茫的戈壁沙漠,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莫高窟,它闪烁着绚丽夺目的光彩,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

今天我们就走进莫高窟这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近距离地欣赏敦煌莫高窟。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

并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莫高窟的?(生答,师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合作探究,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欣赏彩塑1、谁愿意起来朗读感受莫高窟的彩塑,听后想想莫高窟的彩塑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彩塑的特点:个性鲜明,神态各异)2、欣赏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莫高窟的彩塑。

(放幻灯片)3、品味体验:欣赏了彩塑,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把他读给大家听。

4,(小游戏)根据课文给出的信息判断彩塑的名称。

5.为了突出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特点,作者先写彩塑的全貌后又重点写了卧佛,谁来读课文中卧佛的描写? 并想一想,作者传达给我们卧佛的哪些信息?生:写了卧佛的长度、姿势和神态。

描写得很传神。

生:写卧佛长达 16 米,流出具体数字,给我们以直观的印象。

5、想象说话: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莫高窟》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莫高窟》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莫高窟》教案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莫高窟》的基本情节和文化内涵•学习《莫高窟》中生词和词语的意思和用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教学内容课文概述《莫高窟》是一篇通过描写莫高窟的壁画来展现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文章。

文章主要分为“莫高窟的发现和保护”、“莫高窟内部”、“壁画和故事”、“莫高窟的特点与意义”四个部分。

基本知识点学习1.生词:莫高窟、惊异、寂静、伫立、扫视、熙攘、开拓、尘封、珍贵、刻苦、洞窟、景区等2.词语:阳关道、水族、优美动人、艺术瑰宝、雕刻细腻、辉煌灿烂、文化遗产等阅读理解1.通过阅读和理解《莫高窟》,让学生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等内容。

2.通过分析文章的内容和结构,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3.通过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策略1.听读导入:播放一些与莫高窟相关的音乐或讲述莫高窟的历史故事,让学生进入教学状态。

2.讲授生词和词语:通过课堂讲解和举例,让学生了解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和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并整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要点,然后通过课堂展示的形式,让不同小组分享彼此的成果。

4.阅读理解:逐段阅读文章,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总结,回答相关问题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5.朗读演绎:让学生朗读文章,模仿壁画中的形象和场景,体验文化历史的魅力。

教学评估•设计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我测试,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课堂讨论和展示的方式,考察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监听学生朗读和演绎情况,评估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对《莫高窟》的学习与讨论,学生们了解了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发展历程,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小组讨论、阅读理解、朗读演绎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互动和合作。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莫高窟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莫高窟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莫高窟一、教学目标1.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背景,了解其中的艺术价值。

2.掌握《莫高窟》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关注和尊重文化多样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莫高窟的历史和背景、《莫高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如何培养他们的文化保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材《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莫高窟》阅读材料、笔记本电脑等。

2.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电脑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1.教师介绍莫高窟的背景和历史,让学生了解其中的艺术价值。

2.学生观看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了解莫高窟的景象和文化底蕴。

2. 阅读1.让学生阅读《莫高窟》,教师依据课件幻灯片的形式展示文章。

2.教师提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意义,并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师在课件中标出难点并进行解释,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

3. 思考1.学生进行语文互动学习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培养他们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4. 课堂反思1.教师向学生讲解莫高窟的保护现状,让学生了解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和重要性。

2.学生在笔记本电脑上撰写课堂反思,写下今天所学内容,并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莫高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之间进行了多次互动和交流,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同时通过教学反思,学生们也认识到自己还需不断地努力学习,才能更好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增长阅读能力。

第18课《莫高窟》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第18课《莫高窟》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4.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讨论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感受莫高窟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和课文复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关注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适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2.学生在艺术欣赏方面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和感受,引导他们学会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
3.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4.学生在写作和表达方面的能力,关注他们的创意和构思,指导他们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创作。
教师简要介绍莫高窟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和艺术价值,为学生搭建起对莫高窟的初步认识。随后,教师导入课文《莫高窟》,告知学生本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这篇课文,深入了解莫高窟的艺术魅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同时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教师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艺术表现。
4.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艺术活动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莫高窟的艺术魅力,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综合素质。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优秀教案(详案)(精品)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优秀教案(详案)(精品)

小学语文莫高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在三危山和鸣沙山之间,有一方圣地,流淌着前人不老的艺术灵感——那就是敦煌莫高窟。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让我们继续品读课文,再次走进(幻灯)——莫高窟!2、首先,检查一下大家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出示词语,你能读准这些词语吗?3、词语掌握得不错,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地浏览课文,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一颗明珠艺术宝库4、是呀,这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是艺术的宝库和殿堂,那你知道莫高窟中都有哪些艺术吗?二、走近彩塑(2)1、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近彩塑,出示课件,合作学习第二自然段再观看图片,师述:看,这是一尊菩萨,看他眼睛微闭,眉宇之间透露出慈祥与善良,这就是——慈眉善目(读好词语)瞧,这是一尊天王,瞧他左手紧紧握拳,右手叉腰,统领着大军冲锋陷阵,瞪大了眼睛怒视前方,让敌人不寒而栗,真是——威风凛凛呀!(读好词语)再看,这是一个力士,看他满身的肌肉,粗壮的四肢,充满了力量,看他愤怒的眼神,好像刚刚击败了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似的,真是——强壮勇猛呀!(读好词语)】(读句子: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从这个句子中,你看到了一尊怎样的卧佛呢?a、长达16米:一层教学楼大概4米高,16米的卧佛竖过来相当于4层楼这么高,长不长?(长)请你读好这个词语:长达16米b、神态安详:你从哪里看出他很安详?(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是呀,这尊卧佛侧着身子躺在那,眼睛微微闭合着,似睡非睡的样子,好像任何人、任何事都没有惊扰到他,他依然那样静静地躺着,多安详的样子呀!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指名读、齐读)】2、播放4幅图,边放边说:同学们,菩萨有菩萨的特点,天王有天王的气魄,力士有力士的个性,卧佛有卧佛的姿态,这些彩塑真是——(个性鲜明、姿态各异)呀!他们的样子十分逼真,就像活生生的一样。

真是(惟妙惟肖)呀!3、文中只是列举了其中的一部分彩塑,其实莫高窟的彩塑还有很多呢?想看看吗?(想)好,同学们坐端正了,我们就一起去目睹莫高窟那精妙绝伦的彩塑吧!看视频/图片幻灯片(学生有的赞叹“哇”,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连连点头)4、老师刚刚看到同学们看得都很入神,有的由衷赞叹,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连连点头……这就叫做“啧啧赞叹”。

莫高窟6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莫高窟6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
4.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小导游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学生通过了解莫高窟的艺术成就,激发对美的追求和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3.学生在学习莫高窟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树立文物保护意识,增强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珍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学生对莫高窟艺术特点的理解,以及对课文中描述方法的分析和运用。如何引导学生从文字中感受莫高窟的艺术魅力,学会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表达,是教学的关键。
2.过程与方法方面:难点在于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提高思维品质,掌握课文内容。
五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前四个年级的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莫高窟》这篇课文的学习,既有挑战性,也有趣味性。学生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一定了解,但对于莫高窟这一特定文化现象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在词汇方面,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词汇,如“藻井”、“壁画”等,可能存在理解困难,需要教师耐心解释和引导。
3.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学习语文的意义,激发学生对下一节课的期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成长和进步。
五、作业布置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并尝试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莫高窟》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莫高窟》教学设计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资料和自己的语言,向他人介绍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莫高窟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莫高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课文生字词,如“窟”、“绚”、“斑斓”等,并理解其词义,能正确运用到日常生活及写作中;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文章脉络,了解莫高窟的历史、艺术价值及其在我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修辞手法教学: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通过实例讲解、练习巩固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合作探究,讨论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历史价值等。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情感教育,渗透价值观: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同时,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关注历史、关注文化,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1.教师出示一幅莫高窟壁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描绘的是什么地方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及艺术价值,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3.揭示课题:《莫高窟》。
(二)讲授新知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哪些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高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七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

背诵二、三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确立小组的问题。

3、情感态度目标: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引领学生走进敦煌莫高窟这一艺术宝库,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导理研赏拓”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茫茫的戈壁沙漠,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莫高窟,它闪烁着绚丽夺目的光彩,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

今天我们就走进莫高窟这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近距离地欣赏敦煌莫高窟。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

并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莫高窟的?(生答,师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合作探究,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欣赏彩塑
1、谁愿意起来朗读感受莫高窟的彩塑,听后想想莫高窟的彩塑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彩塑的特点: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2、欣赏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莫高窟的彩塑。

(放幻灯片)
3、品味体验:欣赏了彩塑,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把他读给大家听。

4,(小游戏)根据课文给出的信息判断彩塑的名称。

5.为了突出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特点,作者先写彩塑的全貌后又重点写了卧佛,谁来读课文中卧佛的描写? 并想一想,作者传达给我们卧佛的哪些信
息?生:写了卧佛的长度、姿势和神态。

描写得很传神。

生:写卧佛长达 16 米,流出具体数字,给我们以直观的印象。

5、想象说话: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如果你就是游客,站在这些彩塑面前,你会怎样啧啧称赞?师:当看到游客们惊诧兴奋的神情,当听到他们发自肺腑的赞叹,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谁我们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读这一自然段。

(二)欣赏壁画
师:莫高窟里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许多精美的壁画,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节,思考
1.“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1)、这句话在文中还起了什么作用?生:这句话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生:这是个过渡句,这句话不仅概括了本自然段的意思,还把前后两个自然段很自然地连了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生:这个过渡句承上的部分是——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

可见,课文前面部分写的就是彩塑。

启下的部分是——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接下来课文要写的一定是壁画,壁画的特点是宏伟瑰丽。

(板书:宏伟瑰丽)
2、那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壁画的宏伟瑰丽。

这个过渡句中写出壁画的什么特点?(“宏伟” )“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到底有多大,让我们来算一算。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上课的我们教室,这个教室大概不足 50 平方米,算一下“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教室(900 个)想象一下,宏伟瑰丽的壁画,相当于 900 多个这样大的教室一字排开,多么宏伟啊!
3.壁画的宏伟瑰丽还表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齐读第三节后回答?(内容丰富)
4.敦煌壁画的绘画时间前后长达一千多年,它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内容非常丰富,西方学者把敦煌壁画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

课文中这样写到——指名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一句。

这是一个什么句式?让我们一起读
读这个排比句。

(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有有有间生活的,还有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还有
5.谁能用有……有……有……还有……试着说一段话生:学生练习说话
6.丰富多彩的壁画内容中飞天是最有引人注目的,你了解飞天吗?让我们一起去瞧瞧这神奇瑰丽的飞天吧。

(课件演示)
⑴学生自由读。

⑵女生读。

教师指导。

⑷准备好了吗?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用心去想象画面,用心去欣赏画面。

读得怎么样?掌声送给他。

谢谢你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⑸真是妩媚动人,姿态万千。

难怪人们把飞天说成是莫高窟的名片,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

壁画上的飞天各有各的姿势,各有各的美,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把你想象到的飞天姿态写一写,你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两句,三句。

指名说一说。

生仿写句子师提示:一切的想象都来源于生活,艺术家们也是依据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形象创作出飞天形象的。

同学们要联系生活,大胆想象。

(三)自学“藏经洞”。

自学“藏经洞”
1.每一个到莫高窟的人,参观了精妙绝伦的彩塑,欣赏了宏伟瑰丽的壁画,一定还要去看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

其实,现在的藏经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洞,里面黑黑的,什么都没有,人们为什么还一定要到藏经洞去看一看呢?看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节,你能从中找到答案吗?
2.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3.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个句子,(“洞里曾藏有……”一句)你能从中读出什么?(板书:藏品丰富)请大家注意一下“曾”字,你从“曾”字读出了什么?生:⑴藏经洞里曾经藏有丰富的藏品,封存着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

现在没有了。

⑵帝国主义分子的野蛮与无耻。

⑶自己的无奈与遗憾。

⑷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落后就要挨打。

落后就要倍受欺凌。

4.藏经洞一经发现,帝国主义探险家闻风而至,洞内大批文物被掠走,石窟石壁遭破坏。

于是,日本的东京,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等,都有了中国敦煌莫高窟的文物。

如果你现在到大英博物馆去,你会发现里面有一幅名为《引路观音》的画,它就是来自于中国的敦煌。

同学们,如果藏经洞现在才被发现,才被打开,这些文物的命运又将会怎样?此刻,你想说什么?生:我们多么希望历史能够被改写,但历史毕竟已经成为现实。

藏经洞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懦弱和沧桑,也激发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动力。

师:让我们带这份激荡的情感,再读第四节。

(齐读。


(四)小结师:大量珍贵的敦煌文物让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的伟大魅力。

所以我们说——(出示,齐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得不自豪地说——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是不愧是我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板书:智慧的结晶)。

三、我当小导游!我当小导游!今天我们走进了莫高窟,欣赏到了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以及藏有大量珍贵文物的藏经洞,让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敦煌莫高窟不愧为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不愧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四、布置作业:如果,你是这的一名小导游,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到这里观光游览,你要怎样向这些游客介绍莫高窟呢?
【板书】
18 莫高窟
彩塑精妙绝伦
莫高窟壁画宏伟瑰丽艺术宝库
藏经洞珍贵文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