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北大清华不能当作孩子成才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上北大清华不能当作孩子成才标准

教育话题

11-13 08:49

“狼爸”“鹰爸”频现,使得“不打不成才”的“棍棒式”家庭教育观念再度被关注。将子女教育成什么样才算成才?怎样才能让子女成才?这些问题成为当下中国家长的集体困扰。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10日表示,不能把上北大清华作为教育成功的标志。他认为,教育最成功的标志应该是让孩子真正成为他自己,真正让他有幸福的生活和人生。

2012年11月10日,由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的“第五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举

办,此次论坛主题为“中国家庭教育的实践与创新”,专家学者集中对中国当下的家庭教育困境问诊把脉。

近年来,“棍棒教育”理念再度受捧,多少是因为个别棍棒教育“成功”案例带来的示范效应。去年,“狼爸”萧百佑和他“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现身说法,就在社会集中讨论“家法”与“北大”的关系。

日前公布的《重庆市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发展报告》显示,在如何看待家长打孩子现象这一问题上,42.4%的家长认为是轻微的处罚、吓唬一下有必要,21.7%的家长认为该打时就打、让孩子长记性,认为教育孩子不能采取打的方式的只有36.2%。

“在当下,这些都是传统的、封建的教育方式,父母是作为权威性的人物,完全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对于部分中国家长奉行的“棍棒教育”,出席论坛的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惩罚、体罚都是教育无能的表现,“这些是实在找不到其它办法才会用的办法”。

有教育专家分析认为,“虎妈”、“狼爸”、“鹰爸”的集中出现,在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父母在家庭教育常抱的急功近利心态。“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海无涯苦作舟”、“树不修不成材”这些教育观点的广泛流行,导致了很多家长只问孩子分数,在功利化的教育观中,把自己的意志硬性强加给孩子,为了所谓的“成功”去抹杀孩子的个性和尊严。

对于怎样的家庭教育才算“成功”,朱永新表示,不能把上北大清华作为教育成功的标志。“教育最成功的标志应该是让孩子真正成为他自己,真正让他有幸福的生活和人生,这是最关键的,上北大清华作为教育成功的标志,就偏颇了。”

出席论坛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也表示,“棍棒教育”不值得推广,“也许有个别的现象,孩子成才了,但不具有普遍的规律。

“一个孩子,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考上了北大清华,当然北大清华考上了也是成功的一种体现。我们更多的孩子,更多的人,还是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本身自己的优势特点来寻求自己的成功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