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自然资源保护制度与政策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排污收费制度
总结词
排污收费制度是对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超 过国家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 收一定费用的制度。
详细描述
排污收费制度旨在促进企业加强污染治理和 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该制度根据排 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等因素,对企 事业单位征收相应的排污费用,从而增加其 经济成本,促使其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 放。排污收费制度对于控制环境污染、保护 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可持续利用
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配置资源,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通过技术 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实现自然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同时,应积极开展国际合 作,共同应对全球资源环境问题。
02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原则
预防为主原则是指在进行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利用时,应当以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 破坏为主要原则,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明确海洋产权的归属和 管理主体,规定海洋开 发和利用的权限和责任 。
制定海洋功能区划方案 ,明确不同功能区的使 用范围和管理要求。
强化海洋环境保护措施 ,防止海洋污染和生态 破坏。
规定海洋资源税费的标 准、征收和使用,促进 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 有效利用。
05
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与 交流
国际环境法的原则与规范
环境保护原则
强调环境保护是全球共同的责任 ,所有国家都应该采取措施防止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可持续发展原则
要求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 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确保后代人能够享有同样的资 源和环境。
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的机制与平台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是国际环境合作的重要机构,通过提供政策建议、技术支持和信息共享,促进 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
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
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自然资源管理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行规范和管理的活动。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本文将从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角度对中国的自然资源管理进行解读。
一、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律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明确了环境权益的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
它强调了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者的追责机制,并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和标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因此对水资源的管理至关重要。
该法律规定了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原则,包括水资源调度、节约用水、保护水生态环境等内容。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仅对于防风固沙、保持水源、调节气候起到关键作用,还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该法律明确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原则,规定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于草食动物的放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该法律规定了草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原则,明确了草原的管理和保护责任,同时规定了草原建设、草原生态修复和草原生态补偿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二、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解读1. 生态保护补偿政策生态保护补偿政策是指对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进行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
该政策主要包括资源开发者对生态环境进行补偿的机制和标准,并规定了行政管理部门对补偿资金的监管和使用。
2. 自然保护地政策自然保护地政策是为了保护特定自然资源而设立的法定地区,包括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
该政策规定了自然保护地的管理原则和措施,明确了对自然保护地的保护和管理责任,以及对未经许可非法入侵的处罚措施。
3. 矿产资源管理政策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自然资源保护政策的法律依据与解读
自然资源保护政策的法律依据与解读自然资源保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策,它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家层面,自然资源保护政策的出台和执行,都需要有法律依据和相应的解读。
本文将对自然资源保护政策的法律依据和解读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自然资源保护法中国自然资源保护法是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依据,它于1988年颁布,最近一次修订是在2018年。
该法律明确了国家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责任和义务,规定了自然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原则,以及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
自然资源保护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自然保护区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自然资源保护法规定了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和管理制度,包括划定保护区范围、限制开发行为、加强管理等。
2.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保护法明确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原则,要求合理利用、节约利用,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
对于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法律也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和处罚。
3. 生态保护修复。
自然资源保护法提出了生态保护修复的要求,强调对受损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恢复。
对于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相关单位和个人需承担相应的修复责任和经济赔偿责任。
二、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是自然资源保护政策的重要法律依据之一,它于2002年颁布,并在2018年进行了修改。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开展建设项目、政策、规划等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的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了哪些项目和计划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及评价的程序和要求。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环境问题,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要求,包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和审核、公众参与、监督检查等。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自然资源的种类与价值
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如水、土壤、森林等,可以循环利用 非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铁矿等,不可再生 生物资源:如动植物、微生物等,具有生态价值和生物多样性 气候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且清洁
自然资源的价值
经济价值:自然资 源是经济发展的基 础,具有直接或间 接的经济效益
作用:环保法律法规对 于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 为,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环境监管等方面具 有重要作用。
环保技术应用
空气净化技术:利用高效过滤、活性炭吸附等技术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
水处理技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处理污水,实现水资源的循 环利用
垃圾处理技术:通过分类回收、焚烧、填埋等方式处理垃圾,减少对环 境的污染
节能技术: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 放
环保产业的发展
环保产业定义:指利用清洁生产技术,进行环境污染控制和资源循环再利 用的产业。
环保产业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产业。
环保产业现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链不断完善。
环保产业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实现绿色 低碳发展。
环济等。
环保法律法规
内容:介绍国家颁布的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 《环境保护法》、《水 污染防治法》等。
目的:通过法律法规的 制定和实施,加强对环 境保护的监管和管理, 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安 全。
意义:环保法律法规是 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 能够有效地遏制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行为,促 进可持续发展。
公众参与自然资源与环境保 护的途径
第六章
自然资源管理中的法律法规解读
自然资源管理中的法律法规解读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自然存在且能为人类所利用的一切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如水、气、土地、矿产、森林等。
为了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本文将对自然资源管理中的法律法规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政策。
一、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满足人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的供给不足,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亟需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
二、法律法规的目的和原则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目的是保护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利用。
其原则包括:1. 公平公正原则:确保资源利用过程中公平竞争,防止资源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2. 环境保护原则:确保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对环境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 经济效益原则: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高社会经济效益;4. 公众参与原则:鼓励公众参与自然资源管理的决策过程,增加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
在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资源保护法:该法规定了自然资源的保护基本原则、管理制度与责任等内容,旨在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2. 土地管理法:该法规定了土地的基本利用制度、土地利用权的管理和保护等内容,旨在加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3. 水资源法:该法规定了水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利用制度,旨在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4. 矿产资源法:该法规定了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和保护制度,旨在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和可持续利用;5. 森林法:该法规定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制度,旨在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四、自然资源管理的难点和挑战自然资源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难点和挑战,其中包括:1. 制度不健全: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仍存在空白和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补充;2. 执法不严格:目前自然资源管理执法力度不够,执法效果不理想,需要强化执法力度和监管措施;3. 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滞后,限制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4. 公众参与度低:公众参与自然资源管理的程度不高,需要加强公众教育和参与,形成共治的局面。
自然资源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案例
自然资源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案例自然资源是指天然形成、人类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源,包括土地、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对于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的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且在实践中也涌现了一些相关案例。
本文将从法律法规和案例两方面来探讨自然资源权益的保护。
一、自然资源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土地的国有、农民集体所有权及农民土地经营权的由来和归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根据该法规,农民土地经营权可以经营、流转、抵押,保障了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法》规定了矿产资源的归属和管理制度,明确了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和矿产资源的保护利用原则,为保护矿产资源的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法》主要涉及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确立了国家对水资源的所有权和管理权,规定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和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保护了水资源的权益。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法》规定了森林资源的归属和保护制度,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保障了森林资源的权益。
以上仅是部分自然资源的法律法规,通过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可以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的权益。
二、自然资源权益保护的案例1.京杭大运河水资源保护案在京杭大运河流域,由于长期的水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导致多年来水位下降,水质恶化。
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的水资源,一些相关法律法规被适用,限制了水资源的开采和污染排放,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保护了京杭大运河的水资源权益。
2.矿产资源开采权益保护案在某省某矿区,涉及一家矿产资源开采企业与当地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纠纷案。
法院依据《矿产资源法》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维护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益,并要求企业给予合理补偿。
此案例体现了法律法规对自然资源权益的保护和司法实践的成果。
我国的矿产资源政策如何保护自然资源
我国的矿产资源政策如何保护自然资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和矿产资源对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矿产资源开采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确保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
一、立法保护我国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矿产资源和环境。
《矿产资源法》是矿产资源管理的基本法律,规定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相关内容。
该法明确了国家对矿产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和保护的原则,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进行了规定,为保护自然资源奠定了法律基础。
二、资源征收和减量措施为了保护自然资源,我国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实行资源征收制度。
根据相关政策,矿产资源开采企业需要向国家支付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等费用,这些费用主要用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补偿。
另外,我国还推行了资源减量措施,限制过度开发和消耗矿产资源,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三、开展环境评估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我国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对开采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估。
只有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并取得批准后,才能进行矿产资源的开采作业。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矿产资源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并促使企业采用更加环保的开采方式。
四、推广绿色矿山建设为了减少矿山开采对环境的破坏,我国积极推广绿色矿山建设,通过科技创新和矿石综合利用等手段,减少矿山开采对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绿色矿山建设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提高矿石综合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我国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
通过鼓励矿产资源企业进行资源循环利用、废石尾砂综合利用等措施,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我国也支持开展科技研发,提高矿产资源的采选技术水平,减少资源开采过程中的损耗。
六、强化执法监管为了确保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我国加强了对矿产资源的执法监管。
通过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的权属登记制度,加大对矿产资源违法行为的查处和处罚力度,有效维护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秩序。
自然资源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
自然资源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解读自然资源,是指人类所依赖的、不能人为创造、来自自然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
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各国普遍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与政策。
本文将对部分与自然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进行解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法》是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的基本法律法规之一。
该法于2019年7月1日正式施行,强调保护自然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该法规定了自然资源的分类、管理制度、保护措施等内容。
根据该法,自然资源分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自然遗产等类别,各类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防止资源过度开发与浪费。
此外,该法明确了自然资源管理的主体责任,包括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
国家对自然资源的管理负有总体把握和整体设计的责任,而地方则负责具体实施和管理。
二、《资源税法》《资源税法》是我国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另一项重要法规。
该法规定了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征收资源税的范围、税率和征期等内容。
依据《资源税法》,我国对有色金属、稀土、稀有金属、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征收资源税。
资源税的税率根据资源类型、开采环境、利用方式等因素进行不同定级,以鼓励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绿色开采。
三、综合治理政策为了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各国普遍制定了综合治理政策。
这些政策通常包括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生态补偿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我国实施了水土保持政策,通过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现象,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我国还推行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以恢复退耕地的植被覆盖,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此外,各国还普遍采取生态补偿政策,通过给予生态保护者经济补偿,鼓励其积极参与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这些补偿通常包括生态补偿金、生态公益岗位等形式。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对于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至关重要。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
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前后的利弊比较
2、第二次土地管理体制
• 解决问题: 1)土地管理主要权利上收到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 这些职权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权、农地转 用批准权和土地征用权,实际上是农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控制权。 2)土地管理专业职能部门进行重新调整和设臵。 如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职能部门的设立等,将农地转用、建设 用地审批、土地利用和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相关 职能集中,将城市存量土地利用的相关职能集中,便于集中协调管 理,有利于加强耕地保护工作,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 成效: 从体制上确立了国家统一管理的土地管理模式,由此,相关部门 和地方政府均建立了以耕地保护为核心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这无 疑为严格保护耕地的宗旨和目标建立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第三次变革
实行省以下土地垂直管理的土地管理体制第 三次变革开始了,这次变革必将大大促进严格保 护耕地目标的实现。
二、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土地用途管制
体制变革的背后,是思想的变革、观念的更新和法律的完善在作支撑。 背景资料二: 1986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经六届人大常委会审议 通过,并于同日正式颁布。 1988年12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对1986年6月25日颁布的《土地管理 法》进行部分修改。 1991年1月,国务院发布《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自当年2月1日起实行。 1997年3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次设立了土地犯罪条款, 即破坏耕地罪、非法批地罪和非法转让土地罪。 1998年8月,《土地管理法》再次修订,并经九届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1999 年1月1日,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正式实施,新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 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与其同步实施。 2003年7月,经全国人大有关部门认可, 《土地管理法》部分内容将进行修 改,主要集中在集体土地流转和征地制度改革两方面。国土资源部为此专 门成立了法律修改小组。
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制度
REPORTING
国际环保公约签署情况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推动《巴黎协定》的签 署和实施。
生物多样性公约
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和可持续利用。
防治荒漠化公约
签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共同应对荒漠 化和土地退化问题。
双边或多边合作项目介绍
绿色“一带一路”倡议
排放达标
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必须达 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 标工艺、原辅材料 、排放口位置等在内的详 细申请材料。
总量核算方法及分配原则
总量核算方法
采用物料衡算法、排放系数法等核算 方法,确定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
分配原则
根据国家或地方环保部门制定的总量 控制指标,按照公平、合理、有效原 则分配给各企业。
公众参与原则
在环评过程中广泛征求 公众意见,保障公众的 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
权。
科学性原则
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结 论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环评报告编制要求
内容全面
应包括项目概况、环境质量现状、环 境影响预测、环保措施及经济损益分 析等方面。
数据可靠
所采用的数据应来源可靠、真实有效 ,能够反映项目实际情况。
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环保政策、法 规,确保生产活动符合相关要求。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明确的环保目标 和指标,确保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减排、降 耗等目标。
环保设施投入与运行
环保培训与宣传
企业应加大环保设施投入,确保设施的正 常运行,提高污染治理效率。
企业应定期开展环保培训和宣传活动,提 高员工环保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 围。
制度定义与目的
制度定义
环境保护制度是指国家为保护生 态环境、防治污染、合理利用自 然资源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 规、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中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决策
一、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分为可耗竭或不可再生(如矿产)和不可耗竭或可再生资源(如森林和草原)两大类。
随着工业化和人口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和大规模的开采消耗已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枯竭。
如何以最低的环境成本确保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将成为当代所有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中国,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世界后列,以单纯的消耗资源和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正在严重地威胁着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因此,以较低的资源代价和社会代价取得高于世界经济发展平均水平,并保持持续增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目前,中国在一些重要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方面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这种挑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小,1989年人均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资源分别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14.3%和32.3%,而且人均资源数量和生态质量仍在继续下降或恶化;二是随着人口的大量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日益短缺将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与全国性的耕地资源不足和退化问题。
据统计,全国缺水城市达300多个,日缺水量1600万吨以上,农业每年因灌溉水不足减产粮食250多万吨,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相对来说,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是所有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在中国的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中,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a)缺乏有效的资源综合管理及把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机制,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和法规体系将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b)经济发展在传统上过分依赖于资源和能源的投入,同时伴随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污染产出,忽视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退化的关系;(c)采用不适当行政干预的方式分配自然资源,严重阻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资源产权制度的建立以及资源市场的培育;(d)不合理的资源定价方法导致了资源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表现为自然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以及资源需求的过度膨胀;(e)缺乏有效的自然资源政策分析机制以及决策的信息支持,尤其是跨部门的政策分析和信息共享,从而经常出现部门间政策目标相互摩擦的不利影响;(f)资源管理体制上分散,缺乏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和机构。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推广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浪费
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鼓励企业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 产生。
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或 产品。
优化产业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产业,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 赖和消耗。
强化环境监管,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01
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预警环境问题,确保环境安全。
02
严格环境执法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
03
建立环境责任追究制度
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责任主体进行追责,促使相关方积极履行
环保责任。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普及环保知 识,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倡导绿色消费
鼓励消费者选择环保、节 能、低碳的产品和服务, 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推动社会参与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 人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形 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环境的 良好氛围。
05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案例
森林保护与生态恢复案例
总结词
提高生活质量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 护,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 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 环境。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利用原则
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 ,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
采取各种措施节约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分类
根据资源的性质和用途,自然资源可 分为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
我国的自然资源保护制度与政策
第二节 我国森林资源与渔业资源的保护
三、渔业资源的保护 1、渔业资源保护的法律依据 1979年《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 《渔政管理工作暂行条例》 1986年《渔业法》 1987年《渔业法实施细则》 1993年《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第二节 我国森林资源与渔业资源的保护
三、渔业资源的保护 2、渔业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 1)渔业生产基本方针 以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 因地制宜,各有侧重 2)渔业资源保护管理体制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第二节 我国森林资源与渔业资源的保护
三、渔业资源的保护 2、渔业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 3)渔业养殖与捕捞作业 渔业养殖使用证制度 鼓励和支持外海和远洋捕捞 捕捞许可证制度 限定捕捞场所、时间、方法和工具
第二节 我国森林资源与渔业资源的保护
三、渔业资源的保护 2、渔业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 4)渔业资源增殖和保护 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制度 捕捞禁、限措施: 禁止炸鱼、毒鱼; 不得在禁渔区和禁渔期捕捞; 不得使用禁用的渔具和捕捞方法; 保护苗种; 保护洄游通道。
第一节 我国土地资源与草原资源的保护
二、草原资源的保护 2、草原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 1)草原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国家所有 集体所有 2)合理利用草原,保护草原植被 防止过牧 禁止严重影响草原植被的开发利用 限制某些可能破坏草原植被的行为
第一节 我国土地资源与草原资源的保护
二、草原资源的保护 2、草原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 3) 防止采矿等活动对草原的破坏 4)防治草原鼠虫害与疫病 5)防止草原火灾 6)草原纠纷处理的规定 所有权、使用权纠纷 草原侵权纠纷
第四节 我国特殊区域环境资源的保护
一、概念与法律依据 1、概念 对科学、文化、教育、历史、美学、旅 游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特殊价值的区域 环境。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遗迹区 等。
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
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行政 法规和部门规章来细化和 实施环境保护法规,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 防治法实施细则》、《中 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 法实施细则》等。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施与监督
环保执法机构
我国设立了各级环保部门作为主管机构, 负责实施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环境监管和 执法工作。
环保督察制度
方式。
强化污染防治
加强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治 理,推进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加强噪声污染防治等。
促进绿色发展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循环 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加强生 态文明建设。
加强环境监管
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力度,严厉 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公众
环境权益。
CHAPTER 02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法规的概述
含义
环境保护政策是指国家为了保护 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制 定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措施。
目标
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健康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初步探索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开 始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逐 步建立和完善了环境保护 法规和制度。
适用范围
主要内容
包括总则、水环境质量监测与信息发 布、水污染防治措施、重点区域水污 染防治、法律责任和附则等章节。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 、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 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大气污染防治法》解读
立法目的
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目的 是为了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防 治大气污染,保障公众健康,促
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大 气污染防治。
中国资源的保护利用
中国资源的保护利用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关系国家安全、民族生存和人民的福祉。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在长期的经济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资源过度开发、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加强资源保护,合理利用资源,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我国资源利用的现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政策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资源利用的现状1.1 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总量位于世界前列。
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但开发模式粗放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较为粗放,表现为资源利用率低、综合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在能源、矿产、水资源等领域,开发利用程度仍有待提高。
1.3 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过度开发和粗放利用资源,导致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水资源、土壤、空气等环境质量问题突出,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严重困扰。
二、资源保护的重要性2.1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资源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加强资源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减少对外依赖,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2.2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3 维护生态平衡资源保护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持续的生态服务。
2.4 提高国际竞争力资源保护与利用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体现。
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三、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政策措施3.1 完善资源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资源法律法规建设,明确资源开发利用的标准和底线,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3.2 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自然保护地方面的政策体系
我国自然保护地方面的政策体系我国自然保护地的政策体系是中国政府为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的总称。
作为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国家之一,中国对自然保护地的保护与管理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政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保护我国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之一。
首先,我国自然保护地方面的政策体系强调自然资源的保护。
自然保护地是指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保持自然生态及保护重大自然景观而划定的特定区域。
中国政府发展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自然保护区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以加强对自然保护地的管理和保护。
这些政策规定了自然保护地的设立条件、管理措施、监督与评估等内容,确保了自然资源的健康管理与保护。
其次,政策体系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
自然保护地作为生态系统的核心区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工作。
同时,政府还对自然保护地进行了分类,确保了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功能和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此外,政策体系重视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通过提供物质和非物质利益,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功能。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鼓励和支持生态系统服务的发展。
例如,建立了生态补偿制度,对于自然保护地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贡献给予经济奖励。
这些政策保护了自然保护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政策体系注重促进公众参与和科学研究。
中国政府提倡多元参与和科学决策的原则,鼓励公众、企业和科研机构参与自然保护地的管理和保护。
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如《环境影响评价法》、《公众参与办法》等,以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同时,政府还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自然保护地方面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法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与立法背景
自然资源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自然资源管理的目标
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 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保护 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 公平等目标。
自然资源管理的原则
包括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共 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众参与原 则等。这些原则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 了基本的价值导向和操作规范。
其他专门性法律中关于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的规定
《水污染防治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
该法规定了水污染防治的监管体制、防治 措施和法律责任等,旨在保护和改善水环 境。
该法规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管体制、防 治措施和法律责任等,旨在防治大气污染 ,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
《森林法》
《草原法》
该法规定了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合理 利用等制度,旨在保障森林生态安全,促 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强化执法监管能力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监管水平,确保环境法和自然资源管理 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推动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 自然资源管理,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环境法和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 进经验和技术,推动我国环境法与自然资源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THANKS
感谢观看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 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需 要通过立法手段来应对这些挑战。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加强对自 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护生态 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法与自然资源管理政策旨在促进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汇报范围
环境法领域
国家自然资源保护制度及政策战略
国家自然资源保护制度及政策战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推动保护自然资源,我国建立了多项自然资源保护制度与政策战略,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
一、自然资源保护制度1.环境保护法:中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第一部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性法律。
该法的出台促进了环境保护事业的快速发展,保护了自然资源。
根据环境保护法,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并对超标排放企业实行处罚和责任追究。
2.国家公园体制: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是目前我国自然保护领域的一大亮点。
国家公园制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自然资源的保护将进入中央财政管理范围。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多个国家公园,包括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部门所属的自然保护区,国土资源部相关部门所属的自然保护区,中国科学院所属的自然保护区等。
3.物种保护:为了保护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我国规定了一系列的物种保护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野生动物保护法》。
该法规定了国家对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禁止捕猎、繁殖、贩卖和运输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另外还有《植物保护法》、《海洋生物保护法》等。
二、自然资源保护政策战略1.资源征收与补偿政策:我国资源征收政策自1980年代初开始实施。
为了保护受征收方的合法权益,我国进行了补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补偿具体内容包括补偿费用、综合搬迁补贴、优惠政策等。
2.绿色发展战略:我国在2005年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战略,旨在实现经济与环境双重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3.土地保护政策:我国在长期发展中严重损失土地资源,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土地保护政策。
政策涉及对土地的开垦、污染治理、非农化、宅基地制度等方面。
4.海洋资源保护政策:我国沿海地区丰富的海洋资源,在发展中面临着保护和利用并存的问题。
中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现行法律关于自然资源产权的规定散布于《宪法》、《民 法通则》、《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法律以及 大量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体系庞杂。 1.从总体上看,自然资源的产权制度依据资源种类不同,在所 有权、使用权、转让权上的具体安排也不同。在所有权上,哪些属 于国家、集体和个人已基本界定清楚。使用权依据资源种类以及用 途不同,又细分为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矿业的探 矿权、采矿权等,并可以通过法律规定、承包经营、许可证等形式 取得。 2.从产权结构上看,这是产权分离、分层次明晰的产权制度。 一方面,所有权与使用权是分离的,所有权主体既可以享有完整的 所有权与使用权,也可以把使用权分离出去由其他的产权主体所有。 另一方面,使用权与转让权也是分离的。使用权主体拥有使用权、 经营权、收益权,但不一定同时拥有转让权,因为某些资源使用权 的转让是被法律禁止的。
(三)切实保障收益权 1.合理界定收益权,提高使用权收益所占的比重。在权利束中, 所有权、使用权都是可以且应该取得相应收益的权利,即存在所有 权收益和使用权收益。判断收益权界定是否合理的标准,就是对资 源平均收益影响更大的一方取得剩余的份额也更大。 2.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不合理的税费负担,扩大资源税的征税 范围。 3.必须对征用农民土地给予应有的补偿。目前各级政府对土地 的征用往往是低偿的,对失地农民的补偿相对于农民维持正常的生 产生活来说是杯水车薪,相对于土地价值来说也是九牛一毛。这使 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在这种不平等的交易中受到了集体性侵 害。因此,国家必须在土地征用过程中,保护农民的收所有权过度求公及使用权界定不明晰 在所有权方面,由于过度的强调“公有产权”以致公有产权的 比重过大,尤其是国有产权处于绝对优势,使得基本上没有完整的 个人所有权。如土地集体所有权作为国家对农民以根本利益确认与 保护的制度安排,虽然已经得到法律确认,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国家 所有权经常侵犯集体所有权,使集体所有权名存实亡,成为国家所 有权的附属物。从而削弱了集体所有权和农民的承包经营权的效用。 在使用权方面,使用权界定不明晰。限制较多、缺乏稳定性。 主要体现在农民的自主经营权经常受到政府的干涉或集体组织的干 涉,从而使农民的自主经营权无处发挥、使用,还有就是使用权缺 乏稳定性,这主要是指农民的承包经营权期限可以一再延长造成的, 以致出现行为的短期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整理ppt
17
第二节 我国森林资源与渔业资源的保护
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2、野生动物资源保护 5)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 6)严格管理经营利用和进出口活动 7)明确单位和个人的保护义务和权利 8)确立监管体制
分部门、分级监管体制(林业、渔业) 9)对破坏野生动物者给予严厉制裁
可整理ppt
18
第二节 我国森林资源与渔业资源的保护
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3、野生植物资源保护 1)基本方针:加强管理,积极发展,合理利用 2)建立保护监督管理体制(林业部门) 3)野生植物保护监督管理制度
名录制度和分级保护制度 资源档案制度 野生植物采集证制度 进出口许可证制度
可整理ppt
19
第二节 我国森林资源与渔业资源的保护
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全民义务植树 植树造林责任制 4)控制森林采伐量和采伐更新
可整理ppt
13
第二节 我国森林资源与渔业资源的保护
一、森林资源的保护 2、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 5)森林保护措施
林业基金制度 封山育林制度 群众护林制度 森林防火制度 森林病虫害防治制度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珍贵树木及其制品、衍生物出口管制 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
可整理ppt
16
第二节 我国森林资源与渔业资源的保护
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2、野生动物资源保护 1)野生动物资源的国家所有权 2)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3)对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 4)控制野生动物的猎捕
禁止猎捕、杀害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实行猎捕许可证制度 规定禁猎期、禁猎区和违禁方法、工具
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 非法占用耕地罪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
可整理ppt
7
第一节 我国土地资源与草原资源的保护
二、草原资源的保护 1、草原资源保护立法的沿革 1985年《草原法》 1993年《草原防火条例》 2002年,《草原法》进行了修改
可整理ppt
8
第一节 我国土地资源与草原资源的保护
所有权、使用权纠纷 草原侵权纠纷
可整理ppt
10
第二节 我国森林资源与渔业资源的保护
一、森林资源的保护 1、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依据 1963年《森林保护条例》 1979年《森林法(试行)》 1984年《森林法》,1998年修改
此外还有义务植树、城市绿化等办法与条例
可整理ppt
11
第二节 我国森林资源与渔业资源的保护
一、森林资源的保护 2、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 1)关于林权的规定
国家林权 集体林权 机关团体林权 公民个人林权 部分使用权 2)林业建设方针 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 采育结合,永续利用
可整理ppt
12
第二节 我国森林资源与渔业资源的保护
一、森林资源的保护 2、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 3)植树造林与绿化
可整理ppt
15
第二节 我国森林资源与渔业资源的保护
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1、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法律依据 1950年《关于稀有生物保护办法》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还有许多有关的《条例》等。
单项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土
地资源、草原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
渔业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特殊区域环境资
源
可整理ppt
3
第一节 我国土地资源与草原资源的保护
一、土地资源的保护 1、土地资源保护立法的沿革 1950年6月《土地改革法》 1982年《宪法》提出“合理利用土地”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 《水土保持条例》 1986年《土地管理法》 1988年12月与1998年8月,两次修订
5
第一节 我国土地资源与草原资源的保护
一、土地资源的保护 2、主要制度与措施(2) 4)严格控制建设用地,避免乱占和浪费土 地 严格审批 有偿使用 控制建设用地 5)土地复垦、恢复土地功能 6)土地管理监督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可整理ppt
6
第一节 我国土地资源与草原资源的保护
一、土地资源的保护 2、主要制度与措施(3) 7)土地违法犯罪
可整理ppt
4
第一节 国土地资源与草原资源的保护
一、土地资源的保护 2、主要制度与措施(1) 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等不同 类型的土地分类管理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编制-批准 3)保护耕地:占地补偿 总量平衡 保护基 本农田 节约使用 鼓励开发 提高质量
可整理ppt
二、草原资源的保护 2、草原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 1)草原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国家所有 集体所有 2)合理利用草原,保护草原植被
防止过牧 禁止严重影响草原植被的开发利用 限制某些可能破坏草原植被的行为
可整理ppt
9
第一节 我国土地资源与草原资源的保护
二、草原资源的保护 2、草原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 3) 防止采矿等活动对草原的破坏 4)防治草原鼠虫害与疫病 5)防止草原火灾 6)草原纠纷处理的规定
可整理ppt
14
第二节 我国森林资源与渔业资源的保护
一、森林资源的保护 2、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 6)违法责任 行政责任 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 民事责任 依法赔偿损失 刑事责任 以下情况,构成犯罪的
盗伐、滥伐林木的;超伐或越权发放证件 的; 伪造、买卖证件的;滥用职权、顽忽职守、徇 私舞弊的;放火烧毁林木的。
第九章 我国的自然资源保护制度与政策
可整理ppt
1
本章主要内容
我国各种自然资源保护的立法与有关管 理制度、规定
我国的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制度
可整理ppt
2
我国的自然资源保护法体系
自然资源保护法: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开发、 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的法律规范。
宪法的有关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 利用,保护珍贵的植物和动物。禁止任何组织或 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
3、野生植物资源保护
4)保护野生植物生长环境
设立自然保护区(全国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 保护区2349处,面积150万平方公里, 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 )
监视、监测环境的影响
建设项目的影响评价
5)控制野生植物经营利用
6)对违犯有关法可律整理的ppt制裁
20
第二节 我国森林资源与渔业资源的保护
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4、动植物检疫 1)检疫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