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讲义及答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初中物理八下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初中物理八下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初中物理八下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含答案) 一.选择题1.如图为学生参加百米赛跑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学生跑步的步幅约5mB.学生奔跑的速度可以达到20m/sC.学生跑得越快,到达终点所用时间越短D.到达终点无法立刻停止是因为学生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2.2021年12月7日,首届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世界杯进入最后的决赛日,中国乒乓球队当日包揽双冠成为最大赢家。

如图为樊振东发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击球瞬间,乒乓球拍同时也受到了乒乓球的作用力B.击球时,乒乓球受到球拍的作用,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状态C.改变击球时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产生不同的发球效果D.离开球拍后乒乓球能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乒乓球受到惯性3.(2022•青岛)“低碳环保,绿色出行”已成为共识。

自行车是便捷环保的交通工具,以下设计和操作,可以减小摩擦的是()A.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B.给轴承加润滑油C.用力捏闸,使车更快地停下来D.刹车时,使车轮由滚动变为滑动4.(2022•东营)如图所示是运动员比赛时的场景,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A B C DA.乒乓球拍粘上一层橡胶 B.体操运动员在手和器械上涂上镁粉C.冰球运动员用力握住球杆 D.速滑运动员滑冰时,冰面在冰刀的压力下稍有熔化5.如图所示,王亚平老师在做太空抛物实验。

抛出后的冰墩墩不受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冰墩墩的惯性会消失B.冰墩墩竖直加速下落C.冰墩墩沿抛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D.冰墩墩的运动方向会不断改变6.如图所示,汽车的驾乘人员需要系上安全带,而且汽车驾驶室装有可自动弹出的气囊,那么,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主要作用是()A.减小驾乘人员的惯性B.减小汽车前部撞车时对驾乘人员的伤害C.减小汽车被后车撞时对驾乘人员的伤害D.减小汽车突然启动时对驾乘人员的伤害7.北京冬奥会上,机器人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2年初中物理《八下 第八章 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选择题)基础知识模拟题带答案和解析

2022年初中物理《八下 第八章 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选择题)基础知识模拟题带答案和解析

2022年初中物理《八下第八章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选择题)基础知识模拟题带答案和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A.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C.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D.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答案A2、(2015•宜宾)一颗正在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降B.沿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C.立刻停在空中 D.立刻向下加速运动答案B解:子弹在竖直向上飞行,若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将沿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B正确,ACD 错误.故选B.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A、汽车急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会向前倾;B、火车启动时,速度越来越大;C、从枪口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飞行;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答案B4、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答案B5、如图所示,苹果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其惯性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变大D.不变答案D6、匀速竖直上升的气球下端用绳子拴着一个小石头,当绳子突然断了以后,小石头的运动情况是(不计空气阻力)A. 将立即加速下降B. 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C. 由于惯性,将继续匀速上升D. 匀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再加速下降答案B7、司机在驾驶汽车时必须要系上安全带,系上安全带可以A减小汽车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B.减小司机的惯性,防止发生事故C减小因汽车突然减速造成的伤害D.减小因汽车突然加速造成的伤害答案C8、下列现象与惯性有关的是A.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 B.投出的篮球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C.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水银的温度升高时体积增大答案B9、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中,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A.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C.商场过道标有“小心碰头”D.交通规则中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答案C/p>10、“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关于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释放,让小车从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移动B.将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释放,让小车从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移动C.将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释放,让小车从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移动D.将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释放,让小车从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移动答案C/p>11、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为A.一定上升B.一定下降C.一定静止D.可能上升,可能下降答案D/p>12、一个物体只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物体将()A.物体立即停止运动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C.运动速度越来越小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考点:运动和力1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表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它表明了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C.它表明了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不需要力D.由于现实世界不存在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物理过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没有用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如果物体不受力,静止的就永远静止,运动的就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2022年初中物理《八下 第八章 运动和力》二力平衡(选择题)基础知识压题卷+答案和解析

2022年初中物理《八下 第八章 运动和力》二力平衡(选择题)基础知识压题卷+答案和解析

2022年初中物理《八下第八章运动和力》二力平衡(选择题)基础知识压题卷+答案和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如图所示,人用绳子拉着木块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的重力和绳子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木块对绳子的拉力和人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木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绳子对木块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D【详解】A .木块所受的重力竖直向下,绳子对木块的拉力沿绳子向上,两个力作用方向不相反,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 错误;B .木块对绳子的拉力,作用上绳子上,人对绳子的拉力,也作用在绳子上,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 错误;C .图示中,人拉着木块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则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水平向左,而绳子对木块的拉力沿绳子向上,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 错误;D .木块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地面上,施力物是木块,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作用在木块上,施力物是木块,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 正确。

故选D 。

2、水平桌面上放有一本物理书。

处于静止状态,关于书和桌面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A.书受到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同一个力B.书受到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书受到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B【详解】A .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但不是一个力,故A 错误;B .书受到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并且都作用在物理书上,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B 正确;C .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书桌和书上,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不是平衡力,故C 错误;D .书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作用给物体的;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桌面作用的;二者不具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故D 错误。

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专题讲义-专题08 运动和力

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专题讲义-专题08 运动和力

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专题讲座8专题八运动和力【重点知识解读】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之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的大小由物体自身质量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

4.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竞赛知识拓展】1.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发生在相对静止的有相对运动趋势的两个物体之间。

静摩擦力是被动力,静止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与沿接触面方向的外力平衡。

静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无关。

滑动摩擦力发生在相对滑动的两个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在相同压力作用下,滑动摩擦力越大。

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

2.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一个复杂的运动可以分解为两个简单的运动。

小船过河可以分解为沿船头所指方向的运动和沿水流方向的运动;绳端(轻杆端)的速度可以分解为沿轻绳(轻杆)方向的运动和垂直于轻绳(轻杆)方向的运动。

【经典竞赛题分析】例1.(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如图所示,生活中有很多方法都可以将斧头安紧在斧柄上,下面四种方法能更好地利用斧头惯性的是()【参照答案】A例2. (上海市初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假设实心球体在空中下落时受到空气阻力大小正比球体半径与球体速度的乘积。

现有实心木球甲、乙和实心铁球丙从高空由静止下落,如图19所示,三球的半径关系为R甲>R 乙>R丙,若三球匀速到达地面的速度分别为v1、v2和v3,则下列结论有可能正确的是()A.v3>v1>v2B.v1>v2>v3C.v1>v3>v2D.v1=v2=v3【参照答案】.ABC例3. (上海物理竞赛)在托乒乓球跑步比赛中,某同学将质量为m的球置于球拍光面中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运动中球拍拍面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不计球与球拍间的摩擦,若要球始终保持在位于球拍中心不动,则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为()(A)mgksinθ (B)mgkcosθ(C)mgktanθ (D)mgkcotθ【参考答案】C 图19例4. (上海物理竞赛) 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能过光滑滑轮悬挂一重物G ,其一端固定于支架的A 点,另一端从穹形顶端B 沿支架缓慢地向C 点靠近,C 点与A 点等高。

部编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人教版)(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人教版)(解析版)含答案

第八章运动和力(解析版)一、目标要求1.理解: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及其现象;惯性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平衡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概念;2.认识: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4.会:分析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进行一条直线上的力的合成;进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5.了解:影响物体惯性大小的因素;平衡状态和二力平衡概念;生活中应用与防止摩擦力的现象。

二、知识体系三、知识点概览★知识点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目的】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长木板、直尺、毛巾、棉布、木块。

【实验原理】(1)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2)当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时,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在长木板上铺上毛巾,让小车从A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静止后测出斜面底端到小车7.这个实验能不能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不能;8.小车运动的长短与它受到的阻力有什么关系:阻力越大,运动越短;9.让小车从不同高度滑下还可以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动能与速度关系。

★知识点二: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实验直接来验证。

(2)牛顿第一定律对任何物体都适用,不论固体、液体、气体。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它的运动状态)。

(5)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保持它的静止状态)。

3.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牛顿第一定律表明,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合力为零)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换句话说,假若施加于物体的合外力为零,则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根据这定律,静止的物体会保持静止,除非有合外力施加于这物体。

运动中的物体不会改变其运动状态,除非有合外力施加于这物体。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课后习题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运动和力课后习题新编《8.1牛顿第一定律》1.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运动和力的关系。

小明认为,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力总是静止的;小华认为,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静止,不受力总是做匀速直线运送。

他们的说法对吗?为什么?他们说的都不对。

因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即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如图,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这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又落回原位置。

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当用力击打其中一个棋子时,其他棋子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因此它们又落回原位置。

3.分析下列现象是怎样利用惯性的。

(1)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灰。

当拍打窗帘时,窗帘上的浮灰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在窗帘运动时,离开了窗帘。

(2)标枪运动员为取得好成绩,掷标枪前需要助跑。

因为助跑后掷出标枪时,标枪由于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运动员助跑时的速度,这样可使标枪运动的更远。

4.在一列匀速直线行驶的列车内,一位同学相对于车厢竖直向上挑起,他是否会落在车厢内原来的起跳点?说出你的理由。

能落在原来的起跳点。

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当他跳起时,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原来与列车同样的运动状态,跳起的同时继续以与列车同样的速度向前运动。

因此能落在原来起跳点。

《8.2二力平衡》1.在图中,F和F是物体所受的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哪些情况下,这两个力是平衡的?乙和丁2.在平直的地面上,一个人沿水平方向用20N的力推一辆小车匀速向西运动,试画出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

3.质量40kg的小船静止在水面上,它除了受到重力之外,还受到另一个力的作用,这个力的大小等于多少?方向如何?试着画出小船受力的示意图。

F=G=mg=40kg×9.8N/kg=392N方向竖直向上。

4.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太阳能汽车受到几对平衡力的作用(如图)?为什么说它们是相互平衡的?请在图上画出汽车受力的示意图。

第八章运动和力专题三 摩擦力的分析和计算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运动和力专题三  摩擦力的分析和计算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专题四摩擦力的分析和计算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我们可以从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入手,条件是: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即两个物体之间有弹力;②接触面不光滑;③物体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或发生相对运动。

2.推断摩擦力的大小,对于摩擦力大小问题,初中阶段一般主要研究的是静摩擦力大小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而大多数同学在做题时不能把这两种摩擦力区分开,导致常把这两种摩擦力的大小搞错。

(1)静摩擦力的分析。

物体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我们只需要判断物体受到哪几个外力的作用,找到对应的力就可以判断出摩擦力的大小。

静摩擦力的大小受外力的影响,但要看所加外力是否跟静摩擦力在同一方向上,若所加外力与静摩擦力不在同一方向上,则不会影响静摩擦力的大小。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只要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滑动摩擦力就不变。

3.判断摩擦力的方向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要判断摩擦力的方向就要牢牢地抓住: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总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这句话。

类型一摩擦力分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间一定会产生滑动摩擦力B.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产生摩擦力的作用,同时自身也受到摩擦力D. 滚动摩擦一定比滑动摩擦小2.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B.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有时还垂直于接触面C .物体间如果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就定存在摩擦力D.摩擦力的方向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3.窗玻璃上趴着一只壁虎(如图),水平向右推窗,当壁虎随窗玻璃一起向右匀速移动的过程中,壁虎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A. 竖直向上B. 竖直向下C. 水平向左D. 水平向右4.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将向左倾倒B.由于木块向右运动,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5.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

2022年初中物理《八下 第八章 运动和力》摩擦力(选择题)能力冲刺题+答案及解析

2022年初中物理《八下 第八章 运动和力》摩擦力(选择题)能力冲刺题+答案及解析

2022年初中物理《八下第八章运动和力》摩擦力(选择题)能力冲刺题+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少摩擦力,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力的是()A.自行车车轴装有滚珠轴承B.运动鞋底表面刻有花纹C.在自行车车轮的齿轮处加注机油D.轮滑鞋的底部装有滚轮答案B【考点】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答】解:A、自行车车轴装有滚珠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A不合题意;B、运动鞋底表面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C、在自行车车轮的齿轮处加注机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D、轮滑鞋的底部装有滚轮,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D不合题意.故选B.2、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 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F1=0,F2=0B.F1=0,F2≠0C.F1≠0,F2=0D.F1≠0,F2≠0答案B【考点】7D:摩擦力的大小.【分析】物块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均为零,分别以A和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A 与B间、B与地间的摩擦力.【解答】解:先以A为研究对象,A做匀速运动,合力为零,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A不受摩擦力,否则水平方向上A的合力不为零,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分析可知,地面对B一定有摩擦力,故B正确.故选:B.3、为安全起见,在下坡路上,小华握紧自行车刹把缓慢行驶.在此过程中,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方法是A.增大压力 B.减小速度C.增大接触面积D.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答案A4、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小王利用同一木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则F1、F2、F3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1>F2>F3B.F1<F2<F3 C.F1=F2=F3 D.F1>F2=F3答案A5、如图所示,用F=6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A.6N,水平向右 B.6N,水平向左 C.4N,水平向左 D.4N,水平向右答案D【考点】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判断出物体B所受摩擦力方向,并且要知道其在水平方向上受的力:弹簧测立计的拉力和A对其向右的摩擦力.要掌握二力平衡条件及应用.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解答】解:以B为研究对象,B在水平方向受弹簧测力计对其向左的拉力和物体A对其向右的摩擦力作用.因为B静止,所以这两个力平衡大小相等.所以所受摩擦力为4N,方向向右.故选D.6、体操、投掷、攀岩等体育运动都不能缺少的“镁粉”,它的学名是碳酸镁.体操运动员在上杠前都要在手上涂擦“镁粉”,其目的是()A..仅仅是为了利用“镁粉”,吸汗的作用,增加手和器械表面的摩擦而防止打滑B..仅仅是为了利用手握着器械并急剧转动时“镁粉”,能起到衬垫作用,相当于在中间添加了一层“小球”做“滚动摩擦”C.仅仅是为了利用“镁粉”,填平手掌的褶皱和纹路,使手掌与器械的接触面增大,将握力变得更加实在和均匀D.上述各种功能都具有答案D【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所受压力;通过分析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变化来判断摩擦的变化.【解答】解:镁粉是比较粗糙的,抹在手上,填平手掌的褶皱和纹路,使手掌与器械的接触面增大,将握力变得更加实在和均匀,而且“镁粉”具有吸汗的作用,增加手和器械表面的摩擦而防止打滑,从而增大摩擦;当手握着器械并急剧转动时“镁粉”,能起到衬垫作用,相当于在中间添加了一层“小球”做“滚动摩擦”.综上分析,选项ABC的各种功能都具有.故选D.7、如图所示,在测量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木块受的重力与木块受的支持力B.地面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C.木块受的拉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D.木块受的重力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答案【考点】平衡力的辨别.【分析】判断两个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要看它们是否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即: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答】解:A、木块受的重力与木块受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地面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木块受的拉力与木块受的摩擦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木块受的重力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AC.8、磁悬浮列车行驶时依靠安装在列车底部的强磁铁将列车浮在轨道上方,从而可高速行驶,列车能高速行驶的原因是()A.减小了重力B.减小了列车与铁轨之间的摩擦力C.依靠了列车的惯性D.减小了列车所受的空气阻力答案B【分析】本题关键是抓住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特别是减小摩擦的方法,用滚动代替滑动,使两个接触面分离等【解答】解:磁悬浮列车是用强磁场将列车微微托起,使其浮在轨道上方,从而可以高速行驶,其可以高速行驶的原因是使接触面分离,从而减小了列车与铁轨间的摩擦力.故选B.9、下列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给自行车的轴加润滑油B.在自行车的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纹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加装滚动轴承D.磁悬浮列车行驶时,车身悬在空中答案B【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解答】解:A、自行车的轴加润滑油是使接触面脱离,减小摩擦.不符合题意.B、自行车的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符合题意.C、机器的转动部分加装滚动轴承,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不符合题意.D、磁悬浮列车行驶时,车身悬在空中,是使接触面脱离,减小摩擦力.不符合题意.故选B.10、如果你看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就会发现,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可以移动,但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棋子不会掉落是因为()A.质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计B.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C.棋盘对它有很大的吸引力D.它一方面受到棋盘的吸引,另一方面还受到空气的浮力答案B【考点】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分析】在生活中物体和物体接触并产生挤压,若相对于对方有沿着接触面方向移动的趋势或正在移动,我们就可确定物体接触面存在摩擦力,而摩擦力是与物体做相对运动(或趋势)时的方向相反的力.【解答】解:A、物体质量小而重力小时,若没有其他阻力存在,仍会向下运动,故A选项错误.B、棋子没有支撑物还不下落,很明显是由于跟棋盘接触而同时由于两者材料的特点而产生吸力互相挤压,使得两者的摩擦力较大,从而不会向下落,故B选项是对的.C、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棋子不会下落是因为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摩擦力,而不是单纯的棋盘对它有很大的吸引力,故C选项错误.D、在这里,我们知道棋子不下落的主要原因是摩擦力而不是微乎其微的空气对它的浮力,同时受到棋盘的吸引也是不准确的,故D选项错误.故选B.11、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其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B.给车轴加润滑油C.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D.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答案B【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分析】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有的需要增大摩擦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通常是增大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的需要减小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大小、使接触面更光滑、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变滑动为滚动等.【解答】解:A、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不合题意;B、给车轴加润滑油是形成一层油膜,使接触面变光滑来减小摩擦,故B符合题意;C、轮胎上制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C不合题意;D、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D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在自行车的结构上,由不少地方涉及到摩擦知识,有的是为了增大摩擦,有的是为了减小摩擦,分析时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关键.12、运动鞋的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主要是为了()A.增大摩擦B.轻便省力C.增大压强D.节省材料答案A【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少摩擦力的方法有:一是减小压力;二是减小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三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四是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等).【解答】解:运动鞋的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主要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选A.13、下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旱冰鞋上的滑轮B.运动鞋底上的花纹C.浴室脚垫上的颗粒D.雪天轮胎上绕的链条答案A【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减小摩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办法: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即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加润滑油、使两接触面分开.要减小摩擦就需要从以上几种方法入手.在此题中,只需要将这四个实例与以上方法对比即可.【解答】解:A、旱冰鞋下装有滚轮,是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鞋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滑行.符合题意.B、运动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鞋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倒.不符合题意.C、浴室脚垫上的颗粒,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脚和地砖之间的摩擦力.不符合题意.D、雪天轮胎上绕的链条,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车轮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打滑,不符合题意.故选A.14、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8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2.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当绳子突然断开时,则()A.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2NB.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2NC.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8ND.物体立即停止,受到的摩擦力为零答案B【考点】摩擦力的大小;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分析】解答此题要抓住两点:①物体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即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得到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②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在绳子断开前后没有变化,因此摩擦力不会改变.【解答】解:由于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和摩擦力;即这两个力的大小相同,由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拉力为2N,因此摩擦力等于2N;当绳子断开后,拉力消失,平衡状态被打破,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小车慢慢停下来,但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摩擦力仍等于2N,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15、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加速运动,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A.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B.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左的摩擦力C.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D.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对传送带的压力答案【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向右运动,物体有向左运动的趋势,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以确定摩擦力方向.【解答】解:传送带上的物体,受到重力和传送带的支持力作用;传送带向右运动,且速度逐渐变大,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相对于传送带来讲,物体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因此物体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物体对传送带的压力,受力物体是传送带,不是物体受到的力.综上所述,物体受到了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选项C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16、竖直握在手中的玻璃棒不滑落下来,这是因为()A.手的握力跟玻璃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手对玻璃杯的摩擦力等于玻璃杯所受的重力C.手的握力远大于玻璃杯所受的重力D.手对玻璃杯摩擦力大于玻璃杯所受的重力答案B17、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运动,下列操作能使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增大的是()A.增大木块的拉力B.改变木块运动方向C.在木块上加砝码D.使木块的速度增大答案C【考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受力情况无关.【解答】解:A、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所受拉力无关,A错误;B、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与木块的运动方向无关,B错误;C、在木块上加砝码,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增大,则滑动摩擦力增大,C正确;D、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木块的速度无关,D错误.故选C.18、将弹簧测力计右端固定,左端与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拉动小车沿水平向左运动,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木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与大小分别是()A.水平向右,3.4N B.水平向左,3.4NC.水平向左,2.6ND.水平向右,2.6N答案C19、下列设计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乒乓球拍上粘贴橡胶B.矿泉水瓶盖上刻有花纹C.圆珠笔的笔尖装有小滚珠D.黑板檫使用粗纤维做擦面答案C【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答】解:A、乒乓球拍上粘贴橡胶,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A不合题意;B、矿泉水瓶盖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B不合题意;C、圆珠笔的笔尖装有小滚珠,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故C符合题意;D、黑板檫使用粗纤维做擦面,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故D不合题意.故选C.20、如图所示,物块放在上表面粗糙的平板小车上,物块随平板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水平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时,物块在平板上滑动一段距离后仍然停止在平板上,对上述物理过程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物块随平板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B.物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物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块在平板上滑动的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D.物块在平板上滑动的过程中,相对于地面向左运动答案C【考点】平衡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当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平衡力作用,所受合力为零;一对平衡力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据此分析答题.【解答】解:A、物块随平板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物块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作用,故A错误;B、物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物块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B错误;C、物块在平板上滑动的过程中,相对于平板向右滑动,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故C正确;D、物块在平板上滑动的过程中,相对于地面向右运动,故D错误;故选C.。

八下物理期中复习--运动和力考点分析及练习(答案)

八下物理期中复习--运动和力考点分析及练习(答案)

八下物理期中复习专题第八章《运动和力》考点分析及练习一、考点分析考点一:力学概念及辨析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施力、受力物体)而存在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相互作用力:A 对 B 的力与 B 对 A 的力。

3.力的三要素:、、。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物体的运动状态。

考点二:重力和弹力1.重力的定义:由于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大小:;方向:;作用点:。

2.弹力的定义:由于物体发生而产生的力。

大小: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弹性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

考点三:运动和力的关系及辨析1.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3.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不变的性质。

注:惯性是所有物体都具有的一种,不是;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有关;惯性的大小表征了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大小;或者说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4.平衡状态:或状态。

平衡力平衡状态考点四:摩擦力的产生及方向1.摩擦力的产生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②接触面;③两物体间有或。

2.方向:与或方向相反;与物体对地运动方向无必然关系;当 f 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为;反之,为。

考点五: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实验原理:;物理方法:。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考点六: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滑动摩擦力:若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根据二力平衡求解;若不是,则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分析。

2.静摩擦力:。

考点七:受力分析1.确定研究对象(受力物体)2.注意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和题目所给特殊条件3.判断力的有无、方向、大小4.一般顺序:重力、弹力、摩擦力二、真题演练【考点一、二:力】1.以下关于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B .两个物体必须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C .受力物体一定不对其他物体施力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2.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它是(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用力把铅球推出3.打篮球是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

初中物理竞赛辅导资料-分类详细解析附答案-专题8--运动和力

初中物理竞赛辅导资料-分类详细解析附答案-专题8--运动和力

最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8--运动和力一、选择题1.(2012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早晨,小明骑着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驶向学校,强劲的北风迎面吹来,此时地面对车前轮的摩擦力为f1,对车后轮的摩擦力为f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与前进方向相反,f1<f2B.f2与前进方向相反,f1>f2C.f1与前进方向相同,f1<f2D.f2与前进方向相同,f1>f2解析:自行车后轮为驱动轮,地面对车后轮的摩擦力f2方向与前进方向相同,前轮为导向轮,地面对车前轮的摩擦力f1方向与前进方向相反。

由于受到迎面吹来的风,所以f1<f2,选项A正确。

答案:A2.(2012浙江杭州)甲、乙两位同学坐在静止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只静止的鸡蛋。

列车向右(与甲的朝向相同)方向启动时,乙将看到鸡蛋A.向甲运动 B.向乙运动C.静止不动 D.在原位置转动解析:列车向与甲的朝向相同方向(向右)启动时,由于惯性,乙将看到鸡蛋向甲运动,选项A正确。

【答案】A3. (2009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题)右图是水平公路上从车后看到的一辆行驶着的汽车的右后轮,根据图中所示现象可知:( )(A)汽车正在向左转弯,右后轮对地面作用力的方向为向下偏左(B)汽车正在向左转弯,右后轮对地面作用力的方向为向下偏右(C)汽车正在向右转弯,右后轮对地面作用力的方向为向下偏左(D)汽车正在向右转弯,右后轮对地面作用力的方向为向下偏右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轮子下部向左凸出,说明地面对右后轮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汽车正在向左转弯。

地面对右后轮的作用力方向为向上偏左,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右后轮对地面作用力的方向为向下偏右,选项B正确。

4.以下实验中,主要是运用二力平衡条件分析解决问题的有【】A.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B.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C.利用天平测量水的重力D. 利用量筒测量水的重力解析: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都是运用二力平衡条件,选项AB正确;利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出水的重力;利用天平测量水的质量,计算出水的重力,选项CD不是运用二力平衡条件。

初二物理 第八章 运动和力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

初二物理 第八章 运动和力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2.如图,用手握住装有水的瓶子,使其竖直且静止在手中,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瓶子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瓶子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B.瓶子静止在手中,此时瓶子受到竖直向下的摩擦力C.手握瓶子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随之增大D.减少瓶子里水的质量,酒瓶受到的摩擦力也减小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丙三个物块叠放在一起,现用10N的力F沿水平方向向右拉物块乙,甲、乙、丙都保持静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对丙的摩擦力大小为10N,方向向左B.甲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10N,方向向左C.桌面对甲的摩擦力大小为10N,方向向右D.桌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N,方向向左4.下列关于运动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C.若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将逐渐停下来D.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但其运动方向可能保持不变5.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重为10N的物体在F=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由A点匀速运动到B点,此时撤去拉力,物体继续向前运动到C点停下来,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AB段摩擦力等于10N B.物体在AB段摩擦力小于5NC.物体在BC段摩擦力等于5N D.物体在AB段摩擦力大于BC段摩擦力6.共享单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小杨骑共享单车游玩邛海湿地公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杨骑行的速度最大可以达到50m/sB.小杨下坡时不蹬车,单车继续滑行是因为受到惯性C.小杨骑车匀速转弯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D.以上说法都不对7.把一个重为G的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如果物体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恒定为f,则该物体在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中所受重力和阻力的合力分别为F上、F下,则()A.F上 = G B.F上>G C.F下 = G D.F下>G8.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水瓶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水瓶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D.水瓶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9.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通过物理实验,展示了飞船内部物体在失重(相当于物体不受重力)情况下的物理现象。

2022年初中物理《八下 第八章 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选择题)基础知识模拟题带答案与解析

2022年初中物理《八下 第八章 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选择题)基础知识模拟题带答案与解析

2022年初中物理《八下 第八章 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选择题)基础知识模拟题带答案与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与瓶子所受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B .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C .瓶子正放与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力是不同的D .如果瓶子受到的所有力同时消失,它将仍留在原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答案D【详解】A .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与瓶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 错;B .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 错;C .瓶子正放与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重力,故C错;D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如果瓶子受到的所有力同时消失,它将仍留在原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D 正确.2、下列哪位学者首先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A .伽利略B .亚里士多德C .阿基米德D .帕斯卡答案A【解析】科学家伽利略首先通过实验分析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也就是“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受到了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阻力,故A 正确。

3、“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总结概括出这重要规律的科学家是A .亚里士多德B .伽利略C .牛顿D .托里拆利答案C【分析】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详解】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的基础上得到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此科学规律是牛顿得到的.故选C.4、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将向左倾倒B.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C【详解】A.如果小车突然停止,木块下部由于摩擦速度减小,而木块上部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右运动,所以会向右倾倒,故A错误;B.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二力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答案解析)(7)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答案解析)(7)

一、选择题1.射箭时,拉开的弓弦能将箭射出,箭离开弓弦后还能继续飞行,小明根据这一现象得出了以下结论:①弓弦对箭施加的力改变了箭的运动状态;②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③箭由于惯性力作用能继续飞行;④在空中飞行的箭若不受任何力作用,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①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都正确2.用大小不变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沿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

木块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绳子对手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3.如图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

对于该静止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B.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小于果实受到的重力C.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平衡力4.鱼儿在水里游动时也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鱼浮在水中时不受重力作用B.鱼身体上的鳞片会增大水的阻力C.鱼摆尾前行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鱼前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5.电动平衡车是集代步、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型绿色环保产物。

如图所示,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车的压力就是人受到的重力B.当脚踏板水平时,人受到向前的摩擦力C.车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地面对车的支持力与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6.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B.司机驾车行驶时系上安全带,是为了消除司机的惯性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D.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7.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路边的石块绊了一下,向前跌倒。

2024-2025学年版块8 运动和力 专题8-4 力的合成 (含答案) 初中物理尖子生自主招

2024-2025学年版块8 运动和力 专题8-4  力的合成  (含答案) 初中物理尖子生自主招

2024-2025学年版块8 运动和力专题8-4 力的合成(含答案)初中物理尖子生自主招生培优讲义83讲专题8-4 力的合成知识· 解读一、力的合成1.合力与分力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2.力的合成(1)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2)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所示,F表示F1与F2的合力.二、共点力1.定义: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在同一点上,或者虽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但它们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这样的一组力叫做共点力.2.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典例· 解读例1、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个力的合力为F.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就越小B.合力F可能比任何一个分力都小C.合力F总比任何一个分力都大D.如果夹角θ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F就必然增大【答案】B .【解析】若F 1和F 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 越大,故A 错误;由力的合成方法可知,两个力合力的范围|F 1-F 2|≤F ≤F 1+F 2,所以合力有可能大于任一分力,也可能小于任一分力,还可能与两个分力都相等,故B 正确,C 错误;如果夹角θ不变,F 1大小不变,F 2增大,合力可能增大,可能减小,如图所示,故D 错误.例2、如图所示,有五个力作用于同一点O ,表示这五个力的有向线段恰好分别是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两邻边和三条对角线.已知F 3=10 N ,求这五个力的合力大小.【答案】30 N .【解析】解法1:根据正六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和三角形定则可知:F 2和F 5的合力等于F 3;F 1和F 4的合力也等于F 3,所以这5个力的合力等于3F 3=30 N.解法2:由对称性知,F 1和F 5的夹角为120°,它们的大小相等,合力在其夹角的平分线上,合力的大小等于其分力的大小,故力F 1和F 5的合力F 15=F 32=5 N .如图甲所示.同理,F 2和F 4的合力也在其角平分线上,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F 24=F 3+F 1=15 N .故这五个力的合力F =F 3+F 15+F 24=30 N.解法3:利用正交分解法将力F 1、F 2、F 4、F 5沿F 3方向和垂直F 3的方向分解,如图乙所示.根据对称性知F y =0,合力F =F x =3F 3=30 N.总结提升多力合成的方法1、多个力的合成的基本方法仍是平行四边形定则.具体做法是先任选两个分力求出它们的合力,用求得的结果再与第三个分力求合力,直到将所有分力的合力求完.2、求解多分力的合力时,一般常见的合成技巧如下:(1)将共线的分力合成(方向相同或相反);(2)将相互垂直的分力合成.(3)两分力大小相等,夹角为120°时,合力大小等于分力大小,方向沿它们的夹角的角平分线方向.知识深化一、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两分力大小不变时,合力F随两分力夹角θ的增大而减小,随θ的减小而增大.(1)两分力同向(θ=0°)时,合力最大,F=F1+F2,合力与分力同向.(2)两分力反向(θ=180°)时,合力最小,F=|F1-F2|,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同.(3)合力的取值范围:|F1-F2|≤F≤F1+F2.合力可以大于某一分力,可能小于某一分力,也可能等于某一分力.二、共点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2.平衡条件:合外力等于0,即F合=0.3.推论(1)二力平衡:若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两个力一定等大、反向.(2)三力平衡:若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3)多力平衡:若物体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n-1个力的合力必定与第n个力等大、反向.例3、如图,用相同的弹簧秤将同一个重物m分别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悬挂起来,读数分别是F1、F2、F3、F4,设θ=30°,则有()A.F4最大B.F3=F2C.F2最大D.F1比其他各读数都小【答案】C .【解析】对m 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根据三力平衡条件,三力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结合几何关系F 1=mg tan 30°=33mg ,F 2=mg cos 30°=233mg F 3=12mg cos 30°=33mg ,F 4=mg 因此F 2最大,故选C.说明:对于八年级的同还没有学习三角函数,也可以尝试用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来解题。

初二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讲义及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讲义及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现有3块相同的砖,每块砖重为10N,一人用竖直的两板将三块砖如图所示夹起,则“2号”砖左侧和右侧各自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别为()A.5N 5N B.5N 10N C.10N 5N D.10N 10N2.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慢慢停下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3.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C.不受力D.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4.下列情况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静止在桌面上的书,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B.苹果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和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C.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运动员与伞的总重力和空气阻力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的牵引力和重力。

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一起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对这两个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A对B的压力与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A对B的压力与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B对A的支持力与A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A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A的吸引力大小相等6.头球是足球比赛中常用的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头球过程中,头对足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B.足球被顶飞,是因为头对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对头的力C.头对足球的作用力消失时,足球的惯性也消失D.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不受力的作用7.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减速时惯性减小B.驾驶汽车要系好安全带,是防止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时具有惯性从而带来危害C.小华通过拍打衣服从而除去灰尘,是因为灰尘具有惯性D.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8.在有些地区,人们常在小河边洗衣服。

如图所示,人们先把脏衣服浸泡在河水里,然后提出来放在石板上,用木棒捶打,水花四溅…,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衣服被洗净为止。

初中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三节 摩擦力

初中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三节 摩擦力

问题?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吗?举例说明。 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为什么?
B
A
F
B
A
F
例1. 如图所示,A、B两木块叠放在水平面上。
(1)在B物体上施加一个水平拉力F=20N,它们均静止
不动,分别分析A、B两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与方向。
(2)如果力作用在A物体上,它们仍静止不动,分别分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三节
摩擦力
《北京日报》报道过这样一则消息:一位中年 男子跑步时被西瓜皮滑倒,送到医院抢救,已经 脉搏全无,一块西瓜皮害了一条人命,真是不幸! 那么,这一飞来之灾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为什么最终会停下来? 为什么车辆的轮胎上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旅行箱下面为什么要装轮子? 为什么生锈的锁放点碎小铅芯后就容易打开了?
认为摩擦力越大越好的是正方,认为摩擦力越小 越好的是反方,老师是主持人。正反双方在辩论 时,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正反双方,一次一人 发言,各举一例,自由辩论。
三、静摩擦力的大小 链接 链接1

F
思考:木箱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如何求?
总结:静摩擦力的大小,用二力平衡的 知识解决。
探究:探究静摩擦力的变化
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猜想:1.接触面所受的压力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 …… 依据: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 推起来越费力. 原理:二力平衡的条件。 器材:弹簧测力计 ,砝码,木块,长木板 实验:分12组进行实验,时间15分钟,每组记录实验擦,地面将会绝对光滑,人在地面上寸 步难行,一旦跌倒,就会象被翻过来的甲虫那样,任你 如何挣扎、也爬不起来。由于没有了摩擦,任何螺丝都 无法拧紧,奔驰中的汽车会突然散架,车轮向四周飞出。 这时候,所有的物体都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地集 结到底洼地带。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答案解析)(19)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答案解析)(19)

一、选择题1.下列作图错误的是()A.静置在水平桌子上的书B.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的物体C.静止在墙角处的球D.自由下滑的物体2.射箭时,拉开的弓弦能将箭射出,箭离开弓弦后还能继续飞行,小明根据这一现象得出了以下结论:①弓弦对箭施加的力改变了箭的运动状态;②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③箭由于惯性力作用能继续飞行;④在空中飞行的箭若不受任何力作用,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①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都正确3.2020年6月25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很多地区都举行了“端午龙舟赛”,关于比赛过程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比赛开始前龙舟在水面静止——龙舟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手握桨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为了减小摩擦C.停止划水,龙舟的速度将减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运动员用桨向后划水使龙舟前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如图为小勇在中考体育测试中,参加立定跳远项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腾空至最高点时他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在最高点时,若不受力的作用,他将保持静止状态C.小勇起跳后在空中能够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他受到惯性的作用D.人用力蹬地才能起跳,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5.一个重为200牛的物体,当它受到200牛的拉力时,这个物体()A.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一定处于匀速直线状态C.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6.如图所示,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个木箱,地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下列情形中,关于木箱受到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只在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不受摩擦力B.当用5N的力推木箱时,没有推动,此时木箱不受摩擦力C.当用10N的力推木箱时,恰好推动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10ND.当用15N的力推木箱时,木箱在水平面上滑动,此时产生的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力7.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击球后,羽毛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时受重力、推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C.推门时手离门轴越远越省力,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获胜,说明甲队拉乙队的力大于乙队拉甲队的力8.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作用,其中F1=3N,F2=4N,若用一个力等效代替这两个力,则这个力的大小可能是()A.2N B.5N C.7N D.9N9.下列事例中,利用惯性的是()A.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B.交通工具配备刹车系统C.投掷标枪需要提前助跑D.快递常用泡沫塑料包装10.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0N,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NB.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A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A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若拉力F增大,B与A之间的摩擦力增大,A与地面的摩擦力也随着增大11.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时尚代步工具,当人驾驶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车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人对平衡车的压力与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平衡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平衡车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12.将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先减速上升,后加速下降B.沿竖直方向做匀速运动C.立刻停在空中D.立刻向下加速运动13.关于运动和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而概括出来的C.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木块惯性逐渐减小的原因D.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有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1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拍打衣服时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B.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C.篮球能静止放置在桌面上,是由于篮球没有惯性D.射出的子弹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子弹有保持原来向前运动状态的性质15.如图,小明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箱子,箱子却没有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箱子没有运动,此时箱子所受推力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D.假设箱子受到的作用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箱子将静止在原地二、填空题16.滑板车是小学生喜爱的玩具之一。

初二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讲义及答案)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2s,推力小于摩擦力B.2~4s,物体做匀速运动C.4~6s,推力等于摩擦力D.0~6s,推力的大小始终不变2.如图,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端位于O点时弹簧恰好不发生形变.现将一小球放在弹簧上端,再用力向下把小球压至图中A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竖直向上运动并脱离弹簧,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A.运动至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B.被释放瞬间,所受重力大于弹簧弹力C.从A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从O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3.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水瓶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水瓶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D.水瓶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4.如下图所示,弹簧所受重力不计,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受力属于平衡力的是()A.天花板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天花板的拉力B.小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小球的拉力C.弹簧对小球的拉力和小球受到的重力D.小球对弹簧的拉力和小球的重力5.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C.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6.甲、乙两同学进行拔河比赛,若甲对绳的拉力为F甲,乙对绳的拉力为F乙, F甲与F乙均沿绳子方向,比赛中绳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甲取胜.绳重不计,则绳子受到的拉力F甲、F乙以及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关系是A.F甲>F乙,F=F甲+F乙B.F甲<F乙,F=F甲-F乙C.F甲=F乙,F=0 D.F甲=F乙,F=F甲+F乙7.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传送货物时绷紧传送带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滑动摩擦力B.埃及人用几根圆木并联来拉动巨石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摩擦C.人在地面正常走路时,脚与地面接触时属于滑动摩擦D.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8.如图所示,用大小为F的垂直于墙面的力挤压黑板擦,黑板擦静止于墙面上,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为f1;改变F的大小使其变成13F,黑板擦恰好匀速下滑,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为f2,请问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A.f1<f2B.f1=f2C.f1>f2D.无法判断9.妈妈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包含答案解析)(23)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测试(包含答案解析)(23)

一、选择题1.自行车是许多同学上学必备的交通工具。

如图所示是自行车的各个零件,其中减小了有害摩擦的是()A.车胎刻花纹B.刹车捏车闸C.车轴加滚珠D.脚踏板面粗糙2.如图所示,小新沿水平方向推装满书的木箱,但是箱子太重没有推动。

那么小新对箱子的推力()A.小于箱子对他的作用力B.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C.等于箱子受到的总重力D.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3.小阳观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发现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不会掉下来,如图所示,原来棋盘和棋子是用磁性材料制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棋子受到的重力与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棋子对棋盘的压力与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棋子受到的重力与棋盘对棋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棋子对棋盘的吸引力与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4.用大小不变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沿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

木块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绳子对手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5.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所受重力是相互作用力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同一个力C.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和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如果物体所受的力同时全部消失,它将在原位置保持静止状态6.如图所示,用大小为F的垂直于墙面的力挤压黑板擦,黑板擦静止于墙面上,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为f1;改变F的大小使其变成13F,黑板擦恰好匀速下滑,此时黑板擦受到的摩擦力为f2,请问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A.f1<f2B.f1=f2C.f1>f2D.无法判断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入普通家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讲义及答案)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A受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②A对B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为F③物体B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④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①②正确C.只有①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2.如图,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于地面,上端位于O点时弹簧恰好不发生形变.现将一小球放在弹簧上端,再用力向下把小球压至图中A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竖直向上运动并脱离弹簧,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A.运动至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B.被释放瞬间,所受重力大于弹簧弹力C.从A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从O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3.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C.不受力D.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4.把一个重为G的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如果物体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恒定为f,则该物体在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中所受重力和阻力的合力分别为F上、F下,则()A.F上 = G B.F上>G C.F下 = G D.F下>G5.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水瓶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水瓶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D.水瓶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水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6.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传送货物时绷紧传送带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滑动摩擦力B.埃及人用几根圆木并联来拉动巨石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式减小摩擦C.人在地面正常走路时,脚与地面接触时属于滑动摩擦D.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7.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减速时惯性减小B.驾驶汽车要系好安全带,是防止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时具有惯性从而带来危害C.小华通过拍打衣服从而除去灰尘,是因为灰尘具有惯性D.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8.在有些地区,人们常在小河边洗衣服。

如图所示,人们先把脏衣服浸泡在河水里,然后提出来放在石板上,用木棒捶打,水花四溅…,如此反复多次,直到衣服被洗净为止。

这里,用木棒捶打的主要目的是()A.把衣服上的灰尘打碎,以便于洗涤B.增大木棒与灰尘之间的摩擦,将灰尘带走C.迫使湿衣服里面的水从衣服纤维之间的缝隙中高速喷出,利用高速水流将灰尘冲洗掉D.木棒捶打,使衣服突然运动起来,而衣服上的灰尘由于具有惯性仍然静止,从而使灰尘脱离衣服9.妈妈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

联想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错误的是()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了B.把鸡蛋向碗沿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C.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高压电饭锅重力约为10N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置着A、B两个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物体对A物体的支持力与A物体对B物体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A物体受到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水平地面对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B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与水平地面对B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1.下列情景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绕地球匀速运行的卫星B.加速追赶猎物的猎豹C.下落的苹果D.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12.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河里戏水的小鸭子上岸后,抖动翅膀时身上的水由于惯性而被抖掉B.用力推桌子,桌子静止不动,因为推力等于摩擦力C.放学时骑车太快易造成交通事故,是由于运动快惯性大,很难停车D.抛出的石块因受到重力作用上升得越来越慢二、填空题13.小龙让质量、底面积相等的A、B两个长方体木块以如图方式放在同一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他测出的数据如图所示,则F3=_______N,B的表面比A的表面_________(填“光滑”或“粗糙”)。

14.如图所示,三个质量均为1kg的相同木块a、b、c和两个相同的轻弹簧p、q用轻绳连接,每根弹簧受到的拉力为8N时,伸长量均为1cm。

木块a静止于光滑水平桌面、木块c 静止于地面、木块b静止于木块c的正上方,弹簧p处于原长,光滑滑轮左侧的轻绳呈水平状态,而其右侧的轻绳呈竖直状态。

现用水平力F缓慢向左拉弹簧p的左端,直到木块c刚好离开水平地面,则F的大小为________N,该过程弹簧p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__cm。

15.如图所示是“浮子流计”,用来测量气体的流速,使用时被测气体从锥形管下端流入,形成对浮子向上的冲力,浮子就会向上移动,浮子与锥形管间的空隙就会增大,空气冲力就会变小,最终浮子会稳定在某一位,当浮子稳定时,空气的冲力 ________浮子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气流速越大,浮子所在的位置________(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若空气流速超过流计的最大测量值,需要换成体积相同,但密度更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浮子。

16.如图所示,有两个相同的物块A和B叠放在一起,受F1的水平推力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物块B取下与物块A并列,再施加大小为F2的力让它们一起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1_____F2((大于/等于/小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体育中考小亮选择了立定跳远项目,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小亮离开地面后还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由于小亮具有______;小亮最终落到地上,这是由于小亮受到______作用。

18.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员武大靖获得短道速滑金牌。

在比赛中他用脚向后蹬冰面,人向前运动且速度加快,这不仅说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方向是______的,还能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滑过终点后,由于____他继续向前滑行。

19.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5s 时物体处于_____状态,此时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N;当t=3s时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N。

20.小李利用图示装置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他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板,稳定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N;在木块上放重物,重复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小丽在超市购物时,用5N的水平力推着一辆重为80N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小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______N;突然,她发现前面有一个小孩,她马上有20N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小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______N。

22.如图所示,在冰壶比赛中,总是有两名运动在冰壶前方“刷冰”,这样做可以使表面的冰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薄薄的一层水,以便______(填“增加”或“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

23.星期日,东东同学帮妈妈做家务,他用100N的力在地面上水平向右推500N的箱子,箱子没被推动,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当他用150N力继续推时,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方向______,他推箱子过程中使手感的酸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24.在水平直线上行驶的火车上,若乘客突然觉得上身向火车运行方向倾斜,说明火车可能在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行,此现象表明________(选填“火车”或“乘客”)具有惯性。

三、实验题25.婷婷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她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

接下来婷婷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作验操作验证她的猜想。

(1)实验中婷婷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__________拉动木块在水平长木板上滑动,这样做是根据_____的原理、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_________。

(2)如果婷婷要探究猜想①,她应该选择__________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间时,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婷婷要探究猜想③,她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图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她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你认为她的结论可靠吗?答:________。

如果你来完成探究猜想③实验,你在完成实验丙步驟后,下一步你将如何操作?_________26.小明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匀速滑动,从而测出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毛巾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图所示:(1)比较甲图和________图所示实验,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2)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在________相同时,接触面越________,摩擦力越大。

(3)小明在进行乙图中实验时,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摩擦力f摩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压的关系图线如图丁所示,由图可知f摩=________F压。

若木块与砝码的总重力为10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如果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N,则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27.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下图所示。

(1)实验中,必须水平拉着木块做_____运动,目的是使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由_____两次实验可得: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4)实验拓展:在下图中,用4N的力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测力计的示数为2.0N,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_____N。

28.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在实验前,小明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1)如图甲,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铜块沿____方向做____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铜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N.(2)比较甲、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3)图丙、丁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____相同,比较丙、丁两图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4)在全班交流环节中,小明为探究猜想二,又设计了如下方案: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铜块和木块的重力大小分别为G1和G2;②如图A和B所示,将铜块和木块都平放在长木板上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ƒ1和ƒ2;③比较11fG和22fG大小关系,获得结论.(提示:此时物块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相等)a.老师肯定了小明的方案,因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同样道理,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即_________下的滑动摩擦力,反映了_______.b .我们学过的利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_________.(5)课后,班级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出如图所示的装置测滑动摩擦力,桌面上质量为m的滑块A通过轻绳绕过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一只一次性塑料杯.测量时,向塑料杯中加适量水(当需加少量水时可改用胶头滴管),使滑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将一次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杯中,读出量杯中水的体积为V,则滑块A受到的摩擦力ƒ=___.(用字母表示滑块A受到的摩擦力ƒ,水的密度为ρ水)实验中选择一次性塑料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四、解答计算题29.如图所示,用50N力把一个重40N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静止,请画出物体所受摩擦力和墙壁所受压力的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