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劳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劳动力市场均衡
S= f (W ) D = f (W )
W
S
静
a W1
b
态
We
e
均
c W3
衡
f
的
D形
成
Lc La Le Lb Lf L
五、劳动力供求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一)劳动力供给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W S1 S S2
W0
D
L0
L
(二)劳动力需求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W S
W1
W0
W2
D1
D
D2
L2
L0
L1
劳动经济学 分割与内部劳动力市场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一、古典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二、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三、劳动力供求关系与均衡
一、古典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1. 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是经济学中用来考察 单个市场、单个商品价格与供求关 系变化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假定其 他市场因素处于静止不变状态的条 件下,研究单个市场均衡状态的实 现与新旧均衡的变动。
有时是因为制度的原因被固定或受到限制,
有时是由于信息不完全而得不到及时的调整,
因此,市场运行的结果,通常是非均衡的, 变量之间是不均等的。
三、劳动力供求关系类型
➢供大于求 这种类型表现为劳动力过剩,存
在相当数量的失业或潜在失业人口。劳动力供过 于求,不可避免地要造成社会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供不应求 这种类型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
假设条件:
➢假设形成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称为本期,以t 表示;执行或实现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为下 期,以t+1表示。在t与t+l期间, 已经形成的劳 动力供给决策不变。
➢假设本期(t)的劳动力需求量决定本期的工 资率,分别以Wt和Dt表示本期的工资率和本期 的劳动力需求量,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Wt=f(Dt)
劳动经济学讲座ppt课件
详细描述
劳动力迁移的经济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如宏观经济 学角度、区域经济学角度、人口学角度等。在宏观经济学 角度,劳动力迁移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均衡 发展;在区域经济学角度,劳动力迁移可以推动区域经济 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人口学角度,劳动力迁移可 以缓解人口过密或过疏的问题,促进人口的均衡分布。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 务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附 加值和竞争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创新技术与管理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生产技术 和管理的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 效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 管理经验,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提高国际 竞争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详细描述
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市场的一种重要现象,它反映了劳动力的 供求关系和劳动者的就业选择。根据不同的标准,劳动力流 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自愿流动和非自愿流动、长期流 动和短期流动等。
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与影响
总结词
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如工资水平、就 业机会、家庭状况、教育背景等。
详细描述
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它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加剧等。
劳动力迁移的经济分析
要点一
总结词
劳动力迁移是劳动力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指劳动者 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
要点二
工资决定
指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力 市场上各种不同职位的工 资率是如何决定的。
工资差别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 同职位之间的工资率存在 一定的差别,形成不同的 工资结构。
劳动力迁移的经济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如宏观经济 学角度、区域经济学角度、人口学角度等。在宏观经济学 角度,劳动力迁移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均衡 发展;在区域经济学角度,劳动力迁移可以推动区域经济 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人口学角度,劳动力迁移可 以缓解人口过密或过疏的问题,促进人口的均衡分布。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 务业,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附 加值和竞争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创新技术与管理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生产技术 和管理的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 效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 管理经验,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提高国际 竞争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详细描述
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市场的一种重要现象,它反映了劳动力的 供求关系和劳动者的就业选择。根据不同的标准,劳动力流 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自愿流动和非自愿流动、长期流 动和短期流动等。
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与影响
总结词
劳动力流动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等,如工资水平、就 业机会、家庭状况、教育背景等。
详细描述
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影响,它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加剧等。
劳动力迁移的经济分析
要点一
总结词
劳动力迁移是劳动力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指劳动者 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
要点二
工资决定
指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力 市场上各种不同职位的工 资率是如何决定的。
工资差别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 同职位之间的工资率存在 一定的差别,形成不同的 工资结构。
劳动经济学课件 第二章 劳动力供给
一、家庭劳动力供给的选择
家庭成员的劳动力决策是在一定的家庭收入 (家庭中已有人就业)基础上作出的。
劳动经济学
36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第三节 家庭劳动力供给
一、家庭劳动力供给的选择 ——就业与非就业
y
F3
U3
F2
w3
C U 2
F1
w2 w1
U
1
B A
U i :家庭闲暇—收入无差异曲线
TH :制度给定的劳动时间 E:家庭已有收入 w:小时工资率
y
F′
U1
F
B
A
替代效应使闲暇时间减 少,劳动时间增加。
E′
0
hB hA
劳动经济学
E
h
29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第二节 个人劳动力供给
(三)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y
F′
U1 U2
F
B
A
0
劳动经济学
hB hA
工资增加使预算约束 线绕着馈赠点旋转。
E
h
30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第二节 个人劳动力供给
(三)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劳动经济学
4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第三节 家庭劳动力供给
(四)教育培训的影响
其他条件不变 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 对劳动力供给有负面影响
劳动经济学
44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第四节 社会劳动力供给
一、劳动力参与率及其影响因素
社会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是劳动者个人 及其家庭为社会所提供的劳动力总量。
现实劳动力 vs. 劳动适龄人口(潜在劳动力) 反映一定范围内人口参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
劳动经济学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家庭成员的劳动力决策是在一定的家庭收入 (家庭中已有人就业)基础上作出的。
劳动经济学
36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第三节 家庭劳动力供给
一、家庭劳动力供给的选择 ——就业与非就业
y
F3
U3
F2
w3
C U 2
F1
w2 w1
U
1
B A
U i :家庭闲暇—收入无差异曲线
TH :制度给定的劳动时间 E:家庭已有收入 w:小时工资率
y
F′
U1
F
B
A
替代效应使闲暇时间减 少,劳动时间增加。
E′
0
hB hA
劳动经济学
E
h
29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第二节 个人劳动力供给
(三)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y
F′
U1 U2
F
B
A
0
劳动经济学
hB hA
工资增加使预算约束 线绕着馈赠点旋转。
E
h
30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第二节 个人劳动力供给
(三)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劳动经济学
4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第三节 家庭劳动力供给
(四)教育培训的影响
其他条件不变 教育、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 对劳动力供给有负面影响
劳动经济学
44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第四节 社会劳动力供给
一、劳动力参与率及其影响因素
社会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是劳动者个人 及其家庭为社会所提供的劳动力总量。
现实劳动力 vs. 劳动适龄人口(潜在劳动力) 反映一定范围内人口参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
劳动经济学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劳动经济学课件完整版
• 三、劳动经济学的价值 • (一)作为一门重要学科的经济学 • 1、社会经济学方面的问题需要劳动经济 学进行研究 • 2、劳动贡献数量上的重要性 • 劳动贡献超过资本贡献 • 3、劳动要素交易的独特性 • 能动因素
• (二)学习劳动经济学的收益 • 1、个人角度 • 失业原因、工作搜寻、工资谈判等 • 2、社会角度 • 失业治理、收入分配、人力投资等
• • • • • •
பைடு நூலகம்
(二)一般特点 1.主动性 2.目的性 3.创造性 4.多层性 5.相依性
•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特点 • (一)劳动概念--广义化 • 1.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划 分失去现实意义。 • 2.知识创新者与资本所有者的支配 和主导地位发生了换位。 • (二)劳动配备的主要要素--知识化 • 1.劳动者就业必须具备当代知识技术 • 2.劳动发生了质的变化 • 3.在业劳动结构以智力劳动为主
劳动经济学
( Labor Economics)
目录
• • • • • • •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劳动需求理论 第三章 劳动需求决策 第四章 劳动供给概述 第五章 劳动供给分析 第六章 劳动市场均衡 第七章 生命周期与职业选择 • • • • • • • • 第八章 人力资本理论 第九章 劳动力流动理论 第十章 工资理论 第十一章 工会理论 第十二章 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第十三章 就业与失业理论 第十四章 收入分配差异 第十五章 政府与劳动力市场
• 三、关于劳动问题的一些观点 • 1、威廉·配弟(英)(1623-1687): • 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 • 2、亚当·斯密(英)(1723-1790): • 劳动是最初的价格,购买一切世界财富 的是劳动,而不是金银 • 3、马克思(德)(1818-1883): •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 4、A·马歇尔(英)(1842-1924): • 劳动问题的解决是决定一个社会福利、 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 • 5、岛田晴雄: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根本
劳动经济学课件 劳动力供给
第四节 最佳劳动力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六、家庭劳动力供给(贝克尔)
2商品的特性
商品可以分为时间密集型和物品密集型两种
时间密集型:包含大量时间和少量物品 物品密集型:包含大量物品和少量时间
在一定的限度内,生产商品的时间和物品之间通常
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第四节 最佳劳动力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h
第四节 最佳劳动力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个人可支配时间和劳动能力状况对预算线的影响
Y Y3 Y2
个人可支配时间增加 曲线平移,收入增加 工资率提高,曲线旋转 收入增加
Y1
h1
h2
h
第四节 最佳劳动力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三、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
无差异曲线:个人的主观愿望 预算约束线:反映了个人的现实条件
劳动经济学
广东白云学院 黎超 15914509827 18670201827 705633025
广东白云学院
案例
人社部:中国劳动力供给总量还在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年中国15至59岁的劳动年 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减少了345万人。有分析认为,劳动年 龄人口总量下降,这一历史性的拐点,意味着年轻人需要 抚养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即人口抚养 比上升,使得中国经济过去赖以快速增长的人口红利窗口 加快关闭,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会日益严重。 尹成基对此表示,虽然有关机构和专家预测,将来一个时 期,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会持续减少,但在“十二五”期间 ,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还是呈增加的趋势。主要有以下两 个原因:
ES=(ΔS/S)/(ΔW/W)
第三节 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供给曲线
E=0含义: 1短期内,劳动者来不及调整工作计划和职业技能 2社会实现充分就业
第十章 失业 《劳动经济学》 PPT课件
(三)我国对失业的界定
1.我国对失业的认识: (1)待业与失业 (2)下岗与失业 (3)我国失业的新概念
2.中外对失业统计的差异 (1)失业统计的口径不同 (2)失业数据的来源不同 (3)对失业年龄规定的不同 (4)对失业统计的指标体系完善程度不同 (5)对劳动者从业时间来确定失业规定不同 (6)对失业人数及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 确认的及时性不同
失业人数/总劳动力 资源(不含军人)
英 调查日中无工作,有工作能力者,失业保障所提供 职业介绍机构 申请失业救济者/总
国 救济的申请者(失业保险、补助免交保险金)。 业务统计
劳动力资源
日 本
劳动力在调查周内无工作,并进行求职活动,有工 作能力的15岁以上者,包括等待衩召回和求职活动 未结果者。
劳动力调查
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劳动力 市场还处在发育过程中,具有断裂和残缺 的特征;我国的失业保障体系也正处于建 设和完善的过程中,具有起步晚、资金渠 道单一、覆盖面窄和救济标准低的特点。
(一)要将增加就业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 制订有关失业、再就业的法规
♣ 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 ♣ 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六)实施有利于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社会经济政策
发达国家治理失业的措施,主要针对的是 显性失业,是以他们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和失业 保障体系为背景的。而我国,存在着严重隐性 失业问题,伴随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结 构性失业矛盾日益突出,人口压力大,并且由 于社会制度不同。因此,在借鉴的过程中,要 注意避免不加分析、生吞活剥、生搬硬套的错 误倾向。
2.失业持续期 3.离职率(解雇率) 4.就业增长率 5.失业率分布
(二)对隐性失业的测度
1.直接方法
第三章 劳动力需求 《劳动经济学》 PPT课件
(一)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与劳动力 需求函数
⒈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工资率的变化
产品需求和价格的变化
资本价格的变化
⒉劳动力需求函数
劳动力需求函数:
把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把 劳动力需求作为因变量。用函数关系表示影响劳动 力的因素与劳动力需求之间的关系.
D=f(X1,X2,…,Xn)
D——劳动力需求;Xi ——影响因素
Q=f(K,L)
依据不同的技术条件和生产方法,企业在生 产过程中,劳动投入和资本可以有不同的组合。 这种由不同生产要素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 线就是等产量曲线(Isoquant Curve)。如图3-6 所示:
K
Ka
a
b
Kb
Q
0
L
La
Lb
图3-6等产量线及其特点
等产量曲线表示 劳动和资本的不同数量的组合能够生产出同 等数量的产品Q。 从a点到b点表示劳动投入量不断增加,资本 投入量不断减少,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间存 在此长彼消的替代关系。
本行业企业劳动 力需求之和
劳动力市场上所有行 业的劳动力需求之和
⒊
短
根
期
据 要
劳
需 求
素动
投 入
力
量需
技术水平既定的情况 下,资本投入量不变、 劳动投资量可变时, 对劳动力的需求
能 否
求
全
长
部
期
改
需
在企业的全部生产要素都
变
求
可以改变,技术水平也可以变
分
化的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
类
二、劳动力需求的表达方式
表3—1 劳动力需求表
工资率W(元/小时) 劳动力需求量L(人) 组合
第一章 导论 《劳动经济学》 PPT课件
第
家章 与
九
知 识
章
员 工
就
的 薪
业
酬
第 第第
十 十十
章 失 业
一二 章章 劳社 动会
与
工
激
关保
资
励
系障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人的劳动与人 力资源
一、人的劳动概述
(一)劳动是人的本质
⒈劳动(Labor)创造了人
对人起源的研究是19世纪的重点课题 达尔文——《物种起源》 1859年;
《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1871年 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 1868年 海克尔——《自然创造史》 1868年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
(一)我国古代的劳动经济思想与劳动管理
1.我国古代学者的劳动经济思想 2.我国古代的劳动管理
(二)民国时期一些学者对劳动经济问题的研究 (三)建国后我国劳动经济学发展状况
1.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劳动经济学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经济学的发展
第二节 劳动科学体系
劳动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范畴,几乎是各门社会学 科都应涉及的,因此,劳动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对劳动理论研究分别融合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 等学科之中。
(二)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是构成理论大厦的砖 瓦,是对社会现实加以定义的最小单位,也是理论的浓 缩。
(三)现象范围。“现象范围”指的是某种研究所确 认的最重要的社会现象。现象范围是一门学科或一门学 科内的某一领域的研究有别于他种研究的基本特征之一。
(四)特定理论。“特定理论”是区别其它学科 的不同理论。
➢物质劳动、精神劳动
按其繁重程度
➢重劳动、轻劳动 按其复杂程度
➢简单劳动、复杂劳动 按劳动者熟练程度
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力市场(劳动经济学课件)
• 对外部劳动力市场上的雇用与劳动力转移现象,用传统经济学的市场分 析能够比较容易地说明。但是,一旦劳动力的分配和转移、工资决定等 被纳人到企业组织内的雇佣关系中,仅仅简单地用价格机制来说明就不 那么恰当了。因为训练、配置、晋升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将介人企业的 长期规划、用人习惯、工资制度和劳动关系的各种决定中。
• 式中,L为劳动投人量:N为雇用人数:H为劳动时间;X为产出量;△表示变化;*为最佳目标值;t 为观测时点。
• 这个函数式的含义是: 以劳动投人量表示的雇用调整,是由雇用人数中的目标与现实的偏
离、劳动时间中的目标与现实的偏离以及反映生产变动的需求变动所规定的。
因为劳动时间的调整比雇用人数的调整成本小一些,所以,在进行雇用调整时,企业把
对劳动力所投入的人力资本会因解雇而失去。相反,必须对新录用人员进行教育、训练
等人力投资,在人员调整中企业要承担这种人员的费用。但是,因对产品需求的停滞或
诚退,在劳动力成本上给经营带来显著的压力,威胁企业生存的情况下,以及用延长劳
动时间适应不了需求大幅增长,因而可能失去获取利润的机会的情况下,企业即使付出
(一)存在劳动力替换的成本 (二)岗位的特殊性 (三)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性 (四) 工会的作用
(一)存在劳动力替换的成本
➢ 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的“内部人一外部人”理论,认为劳动力替换的成本 是影响劳动力市场运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 在“内部人一外部人”理论中,劳动力替换成本被界定为三个方面:
高额调整代价,一般也要进行直接的人员调整。最佳目标雇用量和现实雇用量的差距扩
大到超越一定的临界点时,企业就不得不进行人员调整了。
• 使现实的雇用量接近最佳目标雇用量的过程中,出现组织调整的某些阻力是常有的事,调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劳动经济学课件)
2. 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自愿失业存在工资刚性、市场工资率不能随劳动力供给和 劳动力需求的变化的变化,或者由于存在有关工资率方面的法 修规(如最低工资法),使工资率不能下降到法定最低工资率以 下,总之是由于实际工资率太高而引起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 需求而造成劳动者失业的现象。
2. 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在劳动力市场上,如果工资率是有弹性的,劳动力市场均衡 决定的工资率为w。就业最为L0。当法定最低工资率超过均衡工资 率等于W1时,有L1数量的劳动者希望就业。而厂商根据利润最大 化目标,只能雇用L2 数量的劳动者,从而有L1-L2 的劳动者处于 失业状态。这种失业仍是由供求曲线描述的经济主体的行为,因而 是自愿失业。
间表示供大于求。 ➢ 如果劳动力市场资源的分配充分有效地运行,因为劳动力的需求大
于供给数量的增加与V 的增加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两者的关系可用 向左上倾斜450的线EV来表示。同理,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与U 的关系也可用向右上倾斜450的线EV表示。
4. U-V分析
➢ 从其定义出发,均衡失业并不是由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而是所谓的摩擦性失业。 均衡失业率U* 的高低反映了劳动力市场资源分配机制的效率,即U* 高则摩擦性失 业多、效率差; U*低则效率高。
➢ 第二点要注意的是,买方垄断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和就业水平都会有一个趋势,即会低于竞争性劳 动力市场中的水平。再次参考图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如果在这种买方垄断的劳动力市场 挥动魔杖,通过增加雇主数量将它转化为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将会变为wc,就业水平将变 为Lc。注意,这两个水平均高于买方垄断的雇主工资和就业水平。事实上,一些经济学家wc和wm 的差异作为买方垄断剥削程度的替代测量,而不是作为边际收益产品和wm之间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7年,我国调整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撤消劳动经济专 业,设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经济学成为该专业的 基础、核心课程之一。
改革开放后,劳动经济学研究分为三个时期。根据时代
特点,每个时期都有特定的关注重点。
整理ppt
15
1.2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1 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劳动力资源是一种稀缺的社会生产性资源 如何以最少的劳动费用投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是劳动
整理ppt
6
1.1.1 劳动经济学的起源
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在经济学发展的基础上分化出 来的独立学科,其形成和发展与经济学密不可分。自 古以来,劳动就是人们关注之最。但是,在市场经济 确立之前,古代和中世纪的思想家们对劳动问题的论 述与哲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农学等混杂在一 起,内容十分分散。
整理ppt
3
第1章 导论
整理ppt
4
本章要求
了解劳动经济学的发展沿革 明确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角度
把握劳动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及其发展趋势 为系统学习全书奠定基础
整理ppt
5
1.1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
劳动经济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说它 古老,是因为古代和中世纪的思想家们,在研 究哲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农学等时, 已经触及到了劳动经济问题并作了很多精辟地 论述;说它年轻,如果以世界上第一本真正以 《劳动经济学》命名的教科书正式出版作为现 代劳动经济学的标志,今年也不过才80年。
经济学关注的焦点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的经济效率的科学
整理ppt
16
劳动经济学是以劳动力价格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心,研 究劳动力资源如何通过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 劳动力资源的社会与个体利益的最佳结合,以及在这 个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和劳动力资源与其 他生产资市场参与者的决 策,以及与劳动力资源就业和收入分配有关的公共管 理政策与制度进行研究
劳动经济学
整理ppt
1
21世纪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材新系
劳动经济学
(修订第三版)
作者:何承金等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整理ppt
2
本课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 学、法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贯穿其中,始 终围绕劳动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以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从劳动经济与劳动管理两个层面,引导学 生正确认识在宏观与微观领域内劳动经济与劳动 管理的出现新动向、新趋势
经济学及其后劳动经济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直接的 基础。 斯图亚特·穆勒定型的工资基金学说促进了劳动经济学 的成熟。
整理ppt
11
“制度学派”
埃利·里查德《美国劳工运动》(1886),考察了工会 运动的发展,分析了工会在劳动力市场、劳动条件的 决定方面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开创了系统地对劳动 力市场现象进行制度与组织分析的先河。 布卢姆《劳动经济学》(1925)是第一本正式命名的 教科书,系统地涉及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工资、劳 资关系、劳工运动等内容。
西欧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以行会制度为代表,劳动 经济思想主要是男女平等、集体福利、对某些专业匠 师人数以及取得匠师身份所需的公民资格、财产状况、 投资水平作出种种规定。
整理ppt
9
3)重商主义的劳动经济思想
①贵金属是一国财富的主要形式,而财富源于天然的 禀赋和劳动创造两方面
②立法保护本国的熟练技工,培训本国技工和吸引外 国技工都可以增加国家的财富
制度学派主要侧重于对劳工运动的历史研究以及对当
时劳工问题的调查研究。市场的力量“被软化、限制,
甚至被社会及其他非经济因素所替代”,标志着该学
派以制度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来解释市场运行的结果。
整理ppt
12
“凯恩斯学派”
凯恩斯对就业问题在一国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高度重视。 凯恩斯用“有效需求不足”对资本主义国家所面临的 经济萧条进行了解释,并进一步提出通过国家的干预 的方式,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的理论开启了国 家干预经济,推动充分就业目标实现的大幕。
整理ppt
7
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劳动经济思想
《荷马史诗》记载了原始社会末期的社会劳动,描述 了劳动分工,歌颂了人的劳动能力
思想家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的《理想国》都 研究和表述了社会分工思想
古罗马时期的农学家们十分关注劳动经济管理的问题
整理ppt
8
2)欧洲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西欧封建社会的早期,既十分重视对于主要生产者的 自由法兰克人的人身自由及个人财产的保护,规定劳 动所得归农户个人所有,又把如何有效地剥削农奴作 为核心,要求庄园管事充分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督促 农奴“勤于耕种”、不要“虚度工作日”,更具有劳 动经济管理的倾向。
整理ppt
14
中国劳动经济科学的建立
20世纪20年代,出版了相关著作,如日本北泽新次朗的 《劳动经济论》(译本),陈达的《中国劳工问题》, 朱通九的《劳动经济》等。劳动经济学被认为是研究劳 动者的经济行为的科学。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建立起劳动经济学科。1958年,在 高等院校中设置了劳动经济专业,1982年正式出版了我 国自己的第一部《劳动经济学》教科书(任扶善教授主 编)。
③以高报酬刺激劳动的发展,增加国家的财富 ④低利率可促使技工勤劳以及熟练度的提高,物价上
涨对固定收入者的危害最大
整理ppt
10
1.1.2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
“古典学派”
亚当·斯密系统地奠定了劳动经济的基本理论框架。 大卫·李嘉图著名的工资理论,成为劳动经济学关于工
资运动的规律以及劳动供给决定工资观点的直接基础。 让·萨伊的市场法则论对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析、微观
整理ppt
13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社会劳动和劳动管理活动作 了全面研究,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劳动经济思想和理论。 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关于价值、劳动二重 性、生产价格理论;关于剩余价值的研究,关于利润、 地租、工资理论和劳动与劳动力的科学区分;关于资 本积累理论的研究,关于有机构成的理论、劳动力商 品的存在而产生的劳动力市场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等 等,实现了对古典学派经济学的一场深刻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