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检测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
肝功各项化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肝功各项化验指标的临床意义2009年02月08日星期日 17:20乙型肝炎病毒 (HBV)血清标志物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呈一种双层外壳球形颗粒,分为核心和外壳两个部分。
核心部分 (即核心抗原HBcAg)在肝细胞核内产生,外壳部分 (即表面抗原HBsAg)在肝细胞浆内形成。
由于胞浆内形成的HBsAg过多,没有足量的HBcAg与之装配成病毒,从而把过剩的HBsAg释放到血循环中,还有一种e抗原 (即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的数量及DNA聚合酶活力有很大的相关性,是乙型肝炎病毒 (HBV)复制活跃的标志。
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正常值】阴性 (P/N比值≥2.1为阳性)【临床意义】乙型肝炎病毒通过非肠道或者不明显的非肠道途径传播,如血液、唾液、性液,乙型肝炎病人的体液和分泌物中可存在HBsAg。
HBsAg只是病毒的外壳,本身不具有传染性。
其阳性常见于HBsAg携带者,急性乙型肝炎潜伏期、急性期、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
急性乙型肝炎如果半年之后HBsAg不消失,即为慢性HBsAg携带者。
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lgM复合物【正常值】阴性 ( P/N比值≥2 .1为阳性)【临床意义】HBsA-IgM是HBV感染、复制、具有传染性的标志物,见于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早期,阳性转阴提示感染康复,持续阳性表示疾病转为慢性。
3.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抗HBs)【正常值】阴性 (P/N比值≥2 .1为阳性)【临床意义】抗HBs为HBV的中和抗体。
①阳性为乙肝疫苗注射后机体产生抗体后的正常反应;或者注射抗HBs免疫球蛋白者。
②如果没有接受过乙肝疫苗注射,表示机体曾经感染过HBV,现已产生保护性抗体,具有一定免疫力,有保护作用。
4.乙型肝炎e抗原 (HBeAg)【正常值】阴性 (P/N比值≥2 .1为阳性)【临床意义】①阳性表示正患有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复制活跃的标志,具有高度传染性。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诊断中的作用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诊断中的作用发布时间:2022-12-08T01:20:17.792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9期作者:苏嘉恋[导读] 目的: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诊断中的使用价值苏嘉恋福建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福建泉州362000【摘要】目的: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诊断中的使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肝衰竭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另选取52例同期体检健康者设定为对照组。
两组均进行血清免疫蛋白检验,并对其免疫球蛋白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IgA(免疫球蛋白A)、IgG(免疫球蛋白G)、IgM(免疫球蛋白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肝衰竭患者诊断过程中,采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能取得较佳的效果,可根据指标的变化有效判断患者的病症,为医生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关键词】肝衰竭;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肝衰竭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严重损害的疾病,会导致肝脏的解毒、合成、代谢、以及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腹水、黄疸、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一组临床综合征[1]。
其一旦发生,病情严重、并发症多、治疗困难、病死率极高。
因此,患者需早诊断、早治疗,以免耽误疾病的治疗进程。
本文研究了对肝衰竭患者采用血清免疫蛋白检验进行诊断的使用价值,具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取我院于2019.12-2020.12月1年内收治的52例肝衰竭患者设定为观察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54.97±9.45岁),另选取52例同期体检健康者设定为对照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55.46±9.52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在两组晨起空腹状态下采取静脉血5ml,使用生化抗凝管保存,在离心分离血清后,通过免疫比浊法以及IMMAGE800特定蛋白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对免疫球蛋白进行检验。
肝纤检查报告怎么看
肝纤检查报告怎么看肝纤维化是指肝脏组织发生了异常的纤维化过程,可导致肝功能受损以及其他严重的肝病。
肝纤检查报告是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估的重要工具,下面将介绍如何正确阅读和理解肝纤检查报告。
一、检查项目及结果肝纤检查报告通常包含多个项目,如肝脏超声、肝功能指标、血清纤维化标志物等。
首先,仔细查看每个项目的检查结果。
肝脏超声一般标注肝脏大小、肝囊肿、肝实质回声、血流情况等内容。
而肝功能指标则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等。
此外,还需要留意检查报告中提到的其他相关指标。
二、判断纤维化程度根据肝纤检查报告中的各项指标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
一般来说,肝纤维化程度被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F0至F4。
F0代表无纤维化,F4代表肝硬化。
常见的评估方法包括METAVIR评分、Ishak评分等,这些评分体系会根据实际情况评估纤维化的严重程度。
三、纤维化标志物的分析除了常规检查项目外,肝纤检查报告还可能包含一些血清纤维化标志物的检测结果,例如血清肝透明胶原二十分之三(HA)、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GP)等。
这些标志物的改变可以帮助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和进展情况。
对于这些指标的具体解读和建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四、与临床表现的关联肝纤检查报告的结果需要与患者的临床表现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与纤维化有关的症状可能包括肝脏胀痛、乏力、食欲不振等。
同时,还应考虑是否伴随有其他肝病,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脂肪肝等。
只有结合临床表现,才能更加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五、随访和治疗建议根据肝纤检查报告的结果,医生会对患者提出相应的随访和治疗建议。
一些轻度和中度的纤维化患者可能只需要定期随访观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而对于重度肝纤维化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干预,如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六、注意事项在阅读肝纤检查报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仔细阅读每个指标的参考范围,以了解结果是否正常。
血清生化指标优势组合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
一
1; ) 反映肝功能 的生化 指标 : 谷丙转 氨 酶( L ) 谷 AT 、
因素和多因素 L g t oi i sc回归分析构建判别模型 , 采用 并
R C曲线评 价模 型的诊 断价值 。 O
2 结 果
Ⅳ型胶 原 ( CⅣ ) 层 粘 连 蛋 白 ( N) 纤 维 连 接 蛋 白 、 L 、
醛 固定 , 石蜡包 埋 , 连续切 片 , 行 常规 作苏木 素 一伊红
( E 及 网状纤维 和 M so H ) asn染 色。由固定病理 诊断 医
生作 出病理学诊断 , 将肝脏纤维化程 度分 为 s 期 。 … 14 统 计 学方 法 . 采 用 S S 3 0统 计软 件。本研 P S1. 究 中连续性 变量指标 均作 自然对数转 换 , 以符 合参数 正态性分 布 。以肝 纤 维化 分期 为 因变量 , 性 别、 以 年 龄、 血清纤维化指 标 、 功能指 标作 为 自变 量 , 肝 进行 单
草转氨酶( S ) 谷氨酰转 酶肽 ( G ) 试 图通 过血 清 AT 、 G T ,
生化指标的优势组合 , 构建数学诊 断模 型 , 从而 为临床 诊断和防治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 。
1 资料 与 方 法
2 1 诊 断模 型拟合 .
在模型组 , S 以 > 12为标准 , 以性
别、 年龄 、 血清纤维化指标 、 能指标等 l 肝功 3项指标作
其中, 5 男 6例 , 2 女 4例 ; 龄 l 5 年 2— 4岁 , 龄 中位数 年
为3 2岁。均进 行肝组 织学 病理 活检 。慢 性 肝炎诊 断 标准符合 20 0 0年修 订的病 毒性 肝炎 防 治方 案 l 。从 8 0例患者 中随机抽取 5 0例作 为训练样本 , 建立诊断模 型( 建模组) 其余 3 , 0例用来检验模型 ( 验证组 ) 。 12 肝 纤维化血 清指标及肝 功 能生化指 标检测 肝 . 纤 维化指标 : A, P H CI, mP, 1 L F M CV, N, N, MP一 , 2 TM I P一1 检测均采用放射免疫法 ; A, PlP C , H CI, , I I V L F N, N试剂盒 由北京北方生物研究所提供 , P一 , MM 2 TM I P一1 试剂盒 由北 京 华英生 物研 究所 提 供 ; 功能 肝 指标 : I ,A T G T检测 采用酶 法 , AJ S , G T 试剂 盒 由浙江 伊利康生物有 限公 司提供 。患者 上 午空腹 取血 , 分 将 离血清 一 0 3 ℃保存待检 。由我 院免疫 室生化 室 固定专
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及其意义
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及其临床意义HA ,Hyaluronidase(透明质酸酶):为基质成分,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有认为本指标较之肝活检更能完整反映出肝全貌,是肝纤维化和肝硬变的敏感指标。
1)血清HA在急肝、慢迁肝时轻度升高;慢活肝时显著升高;肝硬化病人血清HA极度升高。
2)血清HA水平是反映肝损害严重程度、判断有无活动性肝纤维化的定量指标。
3)对慢迁肝与慢活肝的鉴别诊断,慢迁肝HA浓度与正常人无差别,而慢活肝的升高明显。
4)反映肝细胞功能,肝脏纤维化形成和程度,反映肝脏炎症性病变。
5)有助于估价肝病发展趋势,在急性肝炎→慢活肝→肝硬化发展中,血清HA逐步并优于其他肝硬化诊断指标等。
6)肝硬化时,有些病人HA却不升高,与其肝脏合成功能有关LN ,Laminin (层粘连蛋白):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慢活肝和肝硬变及原发性肝癌时明显增高,LN也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与严重程度。
另外,LN水平越高,肝硬变病人的食管静脉曲张越明显。
1)反映肝纤维化:正常肝脏间质含少量LN,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时,→肌成纤维细胞增多→大量合成和分泌胶原、LN等间质成分→形成完整的基底膜(肝窦毛细血管化)。
肝窦毛细血管化是肝硬化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LN与纤维化程度和门脉高压正相关,纤维化后期升高尤为显著。
2)可诊断酒精肝是否存在门脉高压3)与基底膜相关疾病有关:如先兆子痫孕妇血清较正常妊娠者显著升高,提示可能与肾小球及胎盘螺旋动脉损伤有关。
血清LN与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等疾病有关。
PCIII ,Procollagen Ⅲ(III型前胶原):反映肝内III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程度一致。
1)PCIII与肝纤维化形成的活动程度密切相关,但无特异性,其它器官纤维化时,PCIII也升高。
2)持续PCIII升高的慢活肝,提示病情可能会恶化并向肝硬变形成发展,而PCIII降至正常可预示病情缓解,说明PCIII 不仅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上有价值,在慢性肝病的预后判断上也有意义。
医学检验职称生化检验知识:肝纤维化的生化诊断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前期的必经阶段,目前常规的肝功能试验无法诊断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
因此肝纤维化的血清标志物在临床上有重要诊断价值。
肝纤维化的实质是细胞外间质的结缔组织增生,其成分主要是胶原蛋白,还有各种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等。
肝组织中肝实质细胞约占78%,肝窦壁细胞约占6%~7%,由上述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占肝的5%左右。
在肝硬化时细胞外基质成分较正常肝增加2~20倍。
细胞外基质成分中的胶原蛋白、有关的代谢酶、代谢产物等有的作为肝纤维化的标志物,用于肝纤维化的诊断。
肝纤维化五项
2. PIIINP(II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正常参考值] 血清 <120 μg/L III型前胶原肽对应英文Procollagen III peptide缩写为PIIIP。是指III型前胶原被氨
基端肽酶切掉进入血液循环的部分。由于这部分位于III型前胶原的氨基端,也称 II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对应英文Procollagen III N-terminal peptide缩写PIIINP 所以III型前胶原(PCIII)≠III型胶原(CIII)≠III型前胶原肽(PIIIP、PIIINP) III型前胶原肽(PIIIP)== II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IINP) 肝纤维化时血清PCIII和PIIINP(PIIIP)均升高。都反映PCIII的合成情况;都和纤 维化有显著的定量相关关系。但它们都是间接反映肝纤维的分化情况,都是相对 值。所以国内外不同的实验室报道的正常或病理参考值都有较大的出入。因此, 不同的试剂盒切不可类比。应以所购试剂盒提供的标准品和参考值并结合临床做 为判断的依据。 作者认为,最恰当的名称应统一为III型胶原(CIII)放免诊断试剂盒。
1.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血清中的CIV含量依次升高。
2.是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较敏感的血清指标。
3.动态检测用于监测肝硬化的预后。
4.用于判断抗纤维化药物疗效。
5.且于酒精性肝炎后肝纤维化的诊断。
G(甘胆酸)
[正常参考值] 空腹 (注意:餐后测定值大大升高!) 血清参考值:<2.7μg/ml。
以上提供的正常值范围,均为我所自身实验室使用 本所药盒设定的正常人范围。
因检测分析方法、检测分析体系、实验条件、技术 水平以及受检人群、受检时间之间存在差异,所测 的正常值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本正常值仅作参 考,各实验室最好能建立自己的正常值范围。
肝硬化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检测的临床意义
肝硬化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检测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及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了52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28例慢性肝炎患者(对照组)血清MMP-2浓度。
结果肝硬化组MMP-2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但是肝硬化患者血清中MMP-2浓度随Child-Pugh分级增高显著下降,A、B、C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MMP-2水平A>B>C。
同时发现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浓度亦高于对照组(P<0.01),随Child-Pugh分级增高显著上升,A、B、C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A水平呈C>B>A。
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MMP-2水平和HA明显升高,且血清中MMP-2水平和HA与肝功能分级明显相关,表明MMP-2与肝纤维化程度有关。
HA是与肝病严重程度相关的一个参数。
【关键词】肝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透明质酸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erumal MMP-2 on hepatic-injury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serverity of hepatic-injury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fiberosis. Methods Using ELISA,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MMP-2 and HA were examined in 52 cirrhosis cases with a history of hepatitis(study group) and in 28 controls with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Results The serum level of MMP-2 in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of controls (P<0.01). The more critical by classification of Child-pugh, the lower serumal MMP-2 level (A grade vs B grade, B grade vs C grade,C grade vs A grade;P<0.01, P<0.01, and P <0.01, respectively). Hyaluronic acid(HA), Unlike that of MMP-2, As the Child-Pugh classification increases , the serum level of HA in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C>B>A, P<0.01). Conclusion Serum concentration of MMP-2 may become an important parameter for pred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iver fibrosis. It may positively contribute to the precise evaluation of fibrosis stage. HA can be a index for showing the severity of live diseases.Key words:cirrhosis after hepatitis;matrix metalloprotease;HA肝硬化发病机制复杂。
肝素结合蛋白在危重病中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肝素结合蛋白在危重病中诊断价值的研究进展
李羽;孙宇;范艺林;肖壮;谢凤杰;李海红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
【年(卷),期】2022(19)17
【摘要】ICU中的疾病具有病情变化快、严重程度高、死亡率高的特点,给ICU中的疾病治愈带来很大困难,而且在临床工作中早期诊断仍是难点。
肝素结合蛋白(HBP)现在常作为早期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指标,且效能优于传统指标,其作为一种颗粒蛋白,在脓毒症、泌尿道感染、中枢系统感染、胰腺炎以及病毒感染等多种危重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脓毒症中,“中国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已将其列入诊断标准。
但在其他临床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仍存在争议,此综述就HBP的生物特性及其在危重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概述。
【总页数】5页(P169-173)
【作者】李羽;孙宇;范艺林;肖壮;谢凤杰;李海红
【作者单位】牡丹江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肝素结合蛋白在诊断婴幼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血清肝素结合蛋白检测对ICU危重患者细菌感染的评价价值研究
3.血清肝素结合蛋白对重症监护室危
重患者感染的诊断价值4.肝素结合蛋白在临床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5.肝素结合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
1
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降低:
2
肝细胞损害影响总蛋白与白蛋白合成:常见肝脏疾病,如重症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血清总蛋白<60g/l或白蛋白<25g/l称为低蛋白血症,临床上常出现水肿及胸、腹水。
3
营养不良
4
蛋白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
消耗增加: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甲亢、恶性肿瘤等 血清水分增加:如钠水潴留、静脉补液过多
存在部位:组织细胞,以肝细胞含量最多,其次为心肌、脑、肾组织。 意义:ALT位于细胞质,其肝内浓度较血清高3000倍,血清半寿期为47±10h,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
ALT
存在部位:主要分布于心肌,其次为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存在于细胞质和线粒体,其中线粒体型AST活性占肝脏AST总活性80%左右。 意义:同ALT,肝细胞损伤加重和(或)累及线粒体,则可明显升高。
正常凝血过程(瀑布学说)
胶原等带负电荷表面
HMWK K
[外源性途径]
组织损伤释放
组织因子(III)
IIa、IXa XIIa、K
XIII XIIIa
参加因子:
VIII、IX、XI、XII V、X、 II、I III、VII
Ca2+、PF3
肝内、外胆汁淤积:转氨酶活性通常正常或轻度上升。
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后6-8h,AST增高,18-24h达高峰,升高可达正常参考值上限4-10倍,与心肌坏死范围和程度有关,4-5d后恢复。
其他疾病:如骨骼肌疾病(皮肌炎、进行性肌萎缩)、肺梗死、肾梗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转氨酶轻度升高(50-200)
胚胎肝可合成一种结构与清蛋白相近的甲胎蛋白(AFP),胎儿出生后合成受到抑制,正常人很难检测到,HCC中AFP基因的表达失去遏制,血浆中可能检出此种蛋白,是HCC的重要肿瘤标志物。
乙肝患者血清学标志物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检测均采用放 射免疫法 进行 , A PI , I , N, N H , IP C L F I V 试剂盒 由北京北方生物研究所提供 , MP一 , I P一1 M 2 TM 试剂盒 由北京华英 生物研究 所提供。患者上午 空腹取 血, 将分离血 清 一 0 3 ℃保存待检 。由我院免疫室 固定 专
00 ) 见 表 1 .1 。 。
( h l i± ) e /m
表 1 血 清 纤 维 化 指 标 与 肝 纤 维 化 分 期 的 关 系
与 对 照 组 比较 P< . 5或 P< . 00 0 叭
22 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肝组织炎症分级的关 系 结果 .
升高( P<00 . 5或 00 ) 仅 F 指 标 , 纤 维 化 患 者 显 著 降 低 ( <0 0 或 0 O ) 血 清 H PⅢP, , N, .1; N 肝 P .5 .1 。 A, CI L V
MMP一 TM 2,I P一1与肝 纤 维 分期 显 著 正 相 关 ( 0 0 P< . 5或 00 ) 与 炎 症 分 级 呈 正 相 关 ( .1 ; P<0 0 .5或 0 0 ) . 1 。仅 F N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 病 例 组 为 20 06年 4月 至 2 0 0 7年 7月
刺检查 , 穿刺所得 肝组织长度为 15~ . m, . 20c 中性 1% 0 甲醛 固定 , 石蜡包埋 , 行连续切片 , 常规 作苏木 素 一 红 伊 ( E 及网状纤维和 Ma o H ) s n染色。由固定病理诊断医生 s 作出病理学诊断 , 将肝脏炎症活动度分为 G ~ 4级 , l G
( N 、 维连 接 蛋 白( N) 基 质 金 属 蛋 白酶 ( P一 )及 其 抑 制 物 ( I P一1 对 肝 纤 维 化 诊 断 的 价 值 。方 法 L )纤 F 、 MM 2 TM )
纤维蛋白原(含临床意义)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
纤维蛋白是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切除血纤蛋白原中的血纤肽A和B而生成的单体蛋白质。
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与凝血有关的蛋白质,即凝血因子。
适应症用于先天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引起的低纤缩蛋白原血症。
用量用法静滴,60滴/分钟,视病情而定。
注意事项偶有过敏反应。
仅供静脉输注,速度宜慢,快速过量输入可发生血管内凝血。
反复多次输注可产生抗纤维蛋白原抗体,少数人可形成血栓。
可成为传播传染性肝炎的媒介。
本品一旦被溶解后,应立即使用。
溶解后应为澄清并略带乳光的溶液,允许有微量细小的蛋白颗粒存在,输注时应使用带有过滤网的输血器。
血栓静脉炎、动脉血栓形成、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者忌用。
规格1.0/瓶,1.5/瓶。
纤维蛋白原(xianweidanbaiyuan)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是纤维蛋白的前体。
分子量340,000,半衰期4~6日。
血浆中参考值2~4克/升。
纤维蛋白原由α、β、γ三对不同多肽链所组成,多肽链间以二硫键相连。
在凝血酶作用下,α链与β链分别释放出A肽与B肽,生成纤维蛋白单体。
在此过程中,由于释放了酸性多肽,负电性降低,单体易于聚合成纤维蛋白多聚体。
但此时单体之间借氢键与疏水键相连,尚可溶于稀酸和尿素溶液中。
进一步在Ca+2与活化的ⅩⅢ因子作用下,单体之间以共价键相连,则变成稳定的不溶性纤维蛋白凝块,完成凝血过程。
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先天性缺乏,均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下降,严重时可有出血倾向进一步研究显示,纤维蛋白原与一种叫β3黏合素的受体结合,启动神经细胞上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后者会抑制神经轴突的生长。
这项研究显示脊髓受伤后血液的渗透会妨碍神经再生,揭示了血液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在分子水平上的联系。
如果能找到方法阻止纤维蛋白原启动神经细胞受体,可望促进脊髓的修复,缓解脊髓受伤导致的瘫痪症状。
纤维蛋白原发挥凝血功能时,结合的受体蛋白质与此不同,因此有关疗法并不会妨碍它发挥正常凝血作用。
肝素结合蛋白HBP临床意义
Accuracy of Heparin-Binding Protein in Diagnosing Sep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rit Care Med. 2021 Jan 1;49(1):e80-e90.
HBP 研究进展——HBP对感染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的鉴别价值
CRP的AUC最高,其次是HBP
HBP 研究进展——HBP 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对于每一个数量的功能障碍器官感染患者 (n = 96,组I)有显着较高的HBP水平比 非感染患者(n = 236,组IV) 有4个以上功能障碍器官的感染患者的HBP 水平最高(中位数31.9 ng/mL,IQR 22.9 110.7 ng/mL),根据功能障碍器官的数量, HBP水平显著增加(P = 0.00084)
1.是诊断病毒、细菌感染 的敏感指标 2.联合CRP检测能更准 确判断感染类型
不同标志物各有优劣;不能完全根据单一指标做出明确诊断,临床也采用多指标联合检测进行 判断;
一个有用的败血症诊断生物标志物需要满足四个标准:
(i) 生物合理性; (ii) 对相关结果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 (iii) 在开发生物标志物的机构或实验室之外具有广泛的可重复性;
1.阻断HBP与其靶细胞的相互作用:通过以下方式 阻断HBP与其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1. 右旋糖酐硫酸盐(dextran sulphate) 2. 肝素(heparin)
2024/10/14
14
HBP 研究进展
荟萃分析中确定了 26 项研究,涉及 3,868 名患者。
肝纤维化的检测
血清学肝纤维化四项诊断的应用价值
血清PⅢNP可评估慢性肝病,特别是慢性活动 性肝炎纤维化过程,其临床判断预后价值已被公认, 但总体敏感性、特异性不高。有报道,血清PⅢNP 含量判别肝纤维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76%和 71%。但PⅢNP正常或轻微升高不能排除已经存在 但正在缓慢进展中的纤维化。
此外,值得提出的是,在年幼的儿童,生长导 致全身间质胶原的更新可使血清PⅢNP水平明显升 高,故对儿童肝纤维化没有诊断价值。
肝纤维化的检测方法
Part2.影像学检查
现代影像学手段如B型超声、 CT、磁共振成像(MRI)等可以 发现肝纤维化的某些征象,如肝 脏轮廓、大小、及肝实质信号强 弱的改变,肝脏血管内径及血流 方向、速度的改变,脾脏大小的 改变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 放射性核素扫描可以测定肝脏动 脉和门脉的血流量及功能性门体 分流情况。但是,目前这些影像 学检查尚不能对纤维化做出确诊 和鉴别诊断,更难于准确判断肝 纤维化的严重程度,故只能作为 一种辅助诊断。
肝活检病理学检查仍 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 是明确诊断、衡量炎症活动 度、纤维化程度以及判定药 物疗效的重要依据。目前一 般采用半定量计分系统。但 是,由于肝纤维化在肝内分 布不均匀,而且肝穿刺组织 仅占全肝的五万分之一,可 造成诊断误差。因此强调肝 活检标本至少15 mm,并 包含6个以上汇管区。
•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肝纤维化,使之逆转或延缓其 发展,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有十分 重要的作用。
Part5.小结
肝纤维化综述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 各种因素导致的肝损伤,都可继发肝纤维 化形成进而发展为肝硬化。
早期肝纤维化可完全恢复,肝硬化则 不易复原。
肝纤维化的检测方法
肝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常见肝病的血清酶学检查
肝细胞损伤:转氨酶 合成功能:假性胆碱酯酶 肝脏胆汁淤滞:γ-GT、 ALP 肝纤维化: Ⅲ或Ⅳ型胶原
一、血清转氨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parate Aminotransferase,AST)
五、假性胆碱酯酶
胆碱酯酶分为两大类:
真性胆碱酯酶(ACHE) 假性胆碱酯酶(PCHE)
Reference interval
健康成人:4250-12250U/ml ( 37℃ ) 婴儿血清PCHE水平较正常成人偏低
Clinical significance
肝脏疾病 遗传性血清PCHE异常病、营养不良、
Clinical significance
PA是肝损伤的敏感指标: 急性肝炎早期便有↓ 慢活肝、肝硬化、肝癌、阻塞性黄疸↓
营养不良、慢性感染、肿瘤晚期↓
第三节 胆红素与胆汁酸代 谢检查
胆 红 素 代 谢
一、血清总胆红素
血清胆红素可在加速剂的作用下,与重氮 试剂反应生成偶氮胆红素,出现颜色反应, 颜色深浅与胆红素的浓度成正比
总胆红素减去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 红素
Reference interval
结合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 0-6.8 mol/L(0-0.4mg/dl)
非结合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 1.7-10.2 mol/L(0.1-0.8mg/dl)
Clinical significance
1.肝前性高胆红素血症: 溶血 肌肉损伤
2.肝后性高胆红素血症: 胆道梗阻
__肝功能_血清酶学检测的临床意义[1]
Ⅰ.肝功能———血清酶学检测的临床意义宋国培(吉林省肝病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1)收稿日期:2002-11-18 修订日期:2003-03-15作者简介:宋国培(1934—),男,上海人,主任医师,教授,本刊主编,研究方向肝硬化防治。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5256(2003)04-0195-03 肝脏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如代谢、解毒、排泄、免疫、凝血和纤溶因子的生成等。
现有的各种肝功能检查只能反映其中某个方面,各项肝功能检查结果亦并非平行,肝脏的代偿功能很强,病变轻时,肝功能检查可能正常,因此肝功能的判定必须结合临床及其它影象学检查全面考虑、综合判断,才能较准确地了解肝脏病变性质及程度。
血清酶学检查是反映肝细胞受损,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甚或肝细胞坏死,细胞内的酶释放入血液循环,使血液中酶的水平升高,因此检测血清酶水平可评估肝细胞受损的状况。
目前为提高诊断率,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寻找更特异性、更敏感的酶;(2)观察两个酶的比值;(3)检测同工酶。
1 氨基转移酶(转氨酶)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最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测肝功能之一。
其中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T 、曾称G PT ),它存在于肝、肾、心肌、骨骼肌、胰、脾、肺、红细胞和血清中,以肝脏含量最高,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肝内含量约为血中的100倍,如果释放的酶全部保持活力,只要1%的肝细胞坏死,可使血清酶活力增加1倍。
肝细胞内浓度比血清高1000-5000倍,在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即使无坏死,肝细胞内转氨酶亦可由如此明显的浓度梯度差而泄漏入血中。
血清A LT 半寿期约47±10小时。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曾称G OT )也广泛存在于上述诸器官中,但以心肌含量最高,故血清中AST 活性升高应排除心肌病变后才考虑肝脏病变。
AST 在肝细胞浆内只占20%,其余80%存在于线粒体内,在肝细胞浆内AST/A LT 之比为016∶1,而在整个肝细胞内两者之比为3∶1,因此A LT 是反映肝病变最敏感的指标之一,而血中AST 显著增高时,在排除心肌病变后,应考虑肝线粒体大量破坏、肝细胞坏死。
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与治疗研究现状
1 肝 纤维化 的诊 断
目前采 用 的诊 断方 法 主要 包 括 影像 学诊 断 、 病 理诊 断和血 清学 诊断 三种 。
1 .. I 型 前 胶原 (CI1 Ⅲ型 前 胶原 肽 f ⅢP: . 11 I 3 1 P 和 I 1 P 1
正 常情况 下, Ⅲ型胶原 为 肝 内主要胶 原成 分, I 与 型 胶原各 占 3 %, 3 主要 分 布在 汇管 区 、 叶 中央静 脉及 小
年来 随着 细胞 生物学和生物 化学 的深入 研究 . 肝纤 对 维 化的发生 机制 有 了更深 的认识 ,并逐 渐改 变 了传
统 肝纤维 化不 可逆转 的观点 .明确提 出 了肝纤 维化 完 全有 可能逆转 的观点 。l 以阻断肝纤 维化 的形 成 3 J 所 和 发展对 于防治肝硬化具有重要 意义 本文就 近年来 肝纤 维化血 清学诊 断 和治疗 方面 的进展 综述 如下
维普资讯
药 品评 价 2 0 07年 第 4卷 第 5期
.
综
述.
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与治疗研究现状
张 宇. 陈焕 永
( 尔 滨 医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感 染 三 科 , 尔 滨 1 0 0 ) 哈 哈 5 0 1
【 关键词】 肝纤维化 ; 诊断 ; 治疗 【 中图分类号】 55 R R 7 ,9 【 文献标识码】 A [ 编号】 6 2 2 0 (0 7 0 — 3 5 0 文章 17 — 8 9 2 0 )5 0 6 — 5
P CⅢ为 Ⅲ型 胶 原 的 前体 .主 要 由肝 星 状 细 胞 f C 合成, 向 Ⅲ型 胶原 转化 的过 程 中. 氨基 末端 HS ) 在 其 和羧 基末 端 的肽被 酶所 裂解 ,主链 交联 形成 Ⅲ型胶 原 .裂解 下来 的氨 基末端 肽 即为 Ⅲ型 前胶 原肽 P 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