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望舌质的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中医讲究

中医讲究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切”就是号脉,“望”就是看,其中看舌头是很重要的内容。

舌象反映脏腑望舌,又称舌诊,根据中医理论,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与心、肝、脾、肾等许多脏腑相联系,所以脏腑病变可从舌象变化中反映出来。

望舌,主要观察的是舌质和舌苔。

正常人的舌象,是“淡红舌、薄白苔”,也就是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

舌质主要看颜色望舌质主要看颜色,它能反映脏腑、气血、虚实的变化。

舌质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津液润泽,说明此人身体健康。

而淡白舌,一般为气血亏损或虚寒体质,多见于大病之后、久病之后或者先天不足的人。

红绛舌,多为热证,发烧时常见这种舌色。

初得病时,舌边红表明热在表,如感冒、麻疹;全舌深红时就是热已入里,病情较重了。

在普通人,舌尖红者为心火太盛,多见心烦失眠等表现;舌边红者为肝胆火盛,多见急躁易怒;舌中红者,为胃火太盛,常有烧心泛酸等表现;若同时见到舌体瘦小,多为阴虚内热的表现,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肺结核等病人。

青紫舌也很常见,全舌呈均匀青色为寒证,多见于胸腹剧痛时,如胆道蛔虫、心绞痛、肠梗阻。

而紫色,或舌的局部见到青紫色斑块或淤点,在现代人中多见于脂肪肝、肝硬化、肿瘤病人。

嗜烟酗酒者因为火毒内蕴,阻塞经脉,也常见紫舌。

舌苔反映消化舌苔则能反映胃中津液与消化的情况,望苔主要观察的是舌苔的颜色、薄厚、润燥、腐腻、剥落等变化。

白苔滑腻提示寒证,黄苔则是热证。

正常人有一层薄白苔,而厚苔或少苔、剥苔都是疾病的表现。

舌面本有苔但部分剥落,表明胃气或胃阴受损,也见于维生素缺乏时。

若舌苔骤然退去,光洁如镜者为光剥苔,是胃阴胃气俱损的危重现象。

苔燥说明人体津液受伤,某些糖尿病人可以见到。

而苔滑则说明水液积聚,常见于肾病,往往伴有水肿、腹胀、恶心、眩晕。

苔腻说明有痰湿,古书上说“怪病多由痰作祟”,需要加以重视。

如果苔质疏松,颗粒较大,舌边、舌中厚,如豆腐渣样就叫腐苔,这是食积胃肠的表现,也就是俗称的吃多了。

舌诊百度百科

舌诊百度百科

舌诊百度百科编辑词条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舌诊,诊断学名词。

为望诊重点内容之一。

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客观指标。

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

脏腑通过经脉与舌相联系,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故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质可辨脏腑的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进行舌诊时应将舌质和舌苔辨证结合,一般情况下二者反映病变是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现象出现,这就需要综合分析,全面衡量,参考其他证候,做出正确的判断。

主病及相关研究: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观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

所谓“胃中生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

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

图解: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

裂纹舌主病:(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

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

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

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致。

现代研究认为舌上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使舌的纵纹或横纹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使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部分乳头变扁平而融合,部分则萎缩断裂形成裂纹,在其下可见到有增厚的疤痕收缩现象。

中医诊断方法望闻问切

中医诊断方法望闻问切

中医诊断方法望闻问切中医诊断方法望、闻、问、切是中医学的四大诊断方法,也是中医诊断的基本手段。

通过综合运用望、闻、问、切的四种观察方法,中医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获得疾病的诊断信息,对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分析。

下面将分别介绍中医诊断方法望、闻、问、切的具体内容。

一、望:望是指中医师通过观察患者的外部表现来获取疾病诊断的信息。

望诊主要包括望舌、望色、望形态、望脉象等方面。

1. 望舌:中医师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舌质、舌体等特征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例如,苔黄厚腻可能表示湿热病机,苔白薄可能表示虚寒病机。

2. 望色:中医师观察患者的面色和唇色来了解疾病的表现。

例如,面色苍白可能与气血不足或寒凝有关。

3. 望形态:中医师观察患者的体态和面部表情来获取疾病的信息。

例如,体态倦怠、面容憔悴可能表示气虚体虚等。

4. 望脉象:中医师通过观察脉搏的形态、节律、力度等来判断疾病的轻重和变化。

例如,脉滑数可能表示阳虚,脉涩可能表示阻滞。

二、闻:闻是指中医师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和呼吸来判断疾病的情况。

闻诊主要包括闻声音、闻呼吸、闻臭等方面。

1. 闻声音:中医师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如咳嗽声、呼吸音等,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变化。

例如,咳嗽有痰声可能表示痰湿阻肺。

2. 闻呼吸:中医师通过听取患者的呼吸声来判断疾病的情况。

例如,呼吸急促可能与气滞有关。

3. 闻臭:中医师通过嗅闻患者的气味来判断疾病的特点。

例如,大便臭秽可能表示湿热病机。

三、问:问是指中医师与患者进行交流,通过询问患者的病情、症状、病史等方面的内容,来获取疾病的相关信息。

问诊主要包括病情问询、病史询问、症状详询等方面。

1. 病情问询:中医师通过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和疾病的发展情况来了解疾病的发病原因和病程。

2. 病史询问:中医师通过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方面的内容来获取疾病的可能因素和相关背景信息。

3. 症状详询:中医师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疼痛位置等方面的内容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部位。

中医舌诊-(版)

中医舌诊-(版)

中医舌诊-(附件版)中医舌诊是一种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舌苔等方面来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中医诊断方法。

舌头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与人体内脏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中医舌诊可以反映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状况,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医舌诊的基本原理中医舌诊的基本原理是“舌为心之苗,苔为胃之华”。

舌头是人体内脏器官的一面镜子,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舌苔等方面,可以了解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状况,进而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舌头的形态和颜色可以反映人体内脏器官的虚实、寒热、气血等方面的情况。

例如,舌质红润、舌苔薄白,通常表示身体健康;舌质淡白、舌苔厚腻,则可能表示身体虚弱或有湿气。

舌头的活动度也可以反映人体内脏器官的状况,如舌头活动自如、有力,通常表示身体健康;舌头活动不灵活、软弱无力,则可能表示身体虚弱或有疾病。

舌苔是由胃气上蒸而成,可以反映人体内脏器官的寒热、虚实等方面的情况。

例如,舌苔薄白、干燥,通常表示胃气充足、身体健康;舌苔厚腻、湿润,则可能表示胃气不足、身体虚弱或有湿气。

二、中医舌诊的方法中医舌诊的方法主要包括望舌质、望舌苔、问舌感和切舌脉等方面。

1.望舌质望舌质是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等方面来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方法。

望舌质的主要内容包括:(1)舌头的形态:舌头的形态可以反映人体内脏器官的虚实、寒热、气血等方面的情况。

例如,舌头胖大、厚实,通常表示体内有湿气或水肿;舌头瘦小、薄弱,则可能表示体内气血不足。

(2)舌头的颜色:舌头的颜色可以反映人体内脏器官的寒热、虚实、气血等方面的情况。

例如,舌头鲜红、有光泽,通常表示体内有热邪;舌头淡白、无光泽,则可能表示体内气血不足。

2.望舌苔望舌苔是通过观察舌苔的厚薄、颜色、湿度等方面来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方法。

望舌苔的主要内容包括:(1)苔的厚薄:苔的厚薄可以反映人体内脏器官的虚实、寒热、气血等方面的情况。

例如,苔薄白、干燥,通常表示胃气充足、身体健康;苔厚腻、湿润,则可能表示胃气不足、身体虚弱或有湿气。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中医执考考生复习中医执业医师考试。

一、舌诊(1)舌诊的内容①望舌质(舌体);望舌神、舌色、舌形、舌态②望舌苔;望苔质、苔色。

(2)正常舌象:舌淡红,苔薄白,舌体柔软,活动自如,位置正中,台揩之不去,其下有根。

(3)望舌质(体)1、舌神:主要表现在舌质的荣枯和灵动方面。

①有神:舌色鲜明,舌质滋润,舌体活动自如-主病轻,预后良好。

②失神:舌色晦暗,舌质柘涩,舌体活动欠灵-主病理,预后较差。

2、舌色:①淡白舌:虚证、寒证、气血两亏。

②红舌:热证。

③绛舌:外感温病热入营血,内伤阴虚火旺,血瘀。

④紫舌:热盛伤津,气血壅滞,寒凝血瘀。

⑤青舌:主寒凝阳郁,瘀血。

3、舌形:o老舌:实证o嫩舌:虚证。

o胖大舌:因水淡痰饮,阻滞所致,舌淡白,胖嫩,苔水滑:脾胃湿盛虚浊相搏上渍。

脾肾阳虚,舌质红,胖大,苔黄腻。

o肿胀:a、心脾有热,气血上壅引起的-舌鲜红,伴疼痛,肿胀b、邪热夹酒毒上壅-舌紫c、中毒致血液凝滞-毒紫晦暗。

o瘦薄: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o点舌:均为热毒炽盛,深入血点a、红点-主温毒、热毒、湿热。

b、白点:主脾胃气虚而热毒入冲,将糜烂。

c、黑点:主血热而气血壅滞。

o芒刺:热邪内结,邪热亢盛。

o痰斑:外感热入营血,内伤引起血瘀。

o裂纹:主热盛伤阴,血虚不润,脾虚湿侵。

o光滑:胃气将绝之候,胃阴枯竭,胃气大伤。

o齿痕:主脾虚、气虚、湿盛。

o舌下络脉:将舌尖翘起,舌底脉细可见,舌系带两侧,当金津,玉液穴处,隐隐可见两条较粗的青紫色脉络。

o正常:脉络不粗,不分枝、瘀点。

oif舌下紫或紫黑小疱:肝郁失疏,痰血阻络。

oif络脉青紫且粗张:寒凝血瘀or痰热内阻(意义与青紫舌相似)。

4、舌态:①强硬:内伤痰吐内阻,中风先兆。

②颤动:虚损、动风。

气血两虚、热极动风。

③歪斜:中风or中风先兆。

风邪中络or风痰阻络。

④痿软:气血俱虚,热灼津伤,阴亏己极医,学教育网整理。

⑤吐舌:疫毒攻心或or正气己绝。

中医诊断学-望舌

中医诊断学-望舌
色、形、态。 舌苔:舌面附着一层苔状物(舌粘膜上皮角化和代谢
产物)乃脾胃之气,蒸腾胃中食浊,凝聚舌面而成—病 邪的深浅,邪正的消长—色、质。
精选2021版课件
15
(四)舌诊内容和正常舌象
2.正常舌象
正常舌象的特征是:舌色淡红 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 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 简称“淡红舌,薄白苔”。
②舌为脾之外候,舌苔是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生 成,与脾胃运化功能相适应,故舌象的变化,可以反映全 身营养和代谢的功能,气血的生化状况。
精选2021版课件
8
③肾藏精,在液为唾;脾在液为涎,均为津液组 成部分,关系着舌体之润燥,反映脾肾的功能。
总之,人体内部的变化,脏腑虚实,气血的 盛衰,津液盈亏均可反映于舌象的变化。
精选2021版课件
13
③ 口腔对舌象的影响:
牙齿残缺,可造成同侧舌苔偏厚;镶牙可以使 舌边留下齿印;张口呼吸可以使舌苔变干等等, 这些舌象异常,不能作为机体的病理征象,应予 鉴别,避免误诊。
精选2021版课件
14
(四)舌诊内容和正常舌象
1.舌诊内容
舌诊主要观察舌体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 舌体: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脏腑虚实,气血盛衰—神、
舌 诊 望舌质:色、形、态、舌下络脉
苔质 望舌苔
苔色
舌象分析与舌诊意义
一、舌诊形态结构
舌的上面称舌面(舌背),下面称舌底。 舌体的正中有一条纵行沟纹,称为舌正中沟。
精选2021版课件
3
舌的形态结构
精选2021版课件
4
舌面覆盖着一层 半透明的粘膜, 粘膜皱折成许多 细小突起,称为 舌乳头。
精选2021版课件
精选2021版课件

描述舌的中医术语

描述舌的中医术语

描述舌的中医术语
中医术语中的舌诊是指观察舌象,诊断疾病的方法。

舌诊的主要内容有观察舌质与舌苔。

望舌质包括舌神、舌色、舌形、舌态和舌下络脉;望舌苔包括苔质、苔色。

舌神有荣舌和枯舌之分,荣舌主气血充盈,精神状态佳;枯舌则是气血衰微,精神差。

舌色分淡红、淡白、红、绛、青紫。

淡红舌可指健康人或者是病情较轻者;淡白舌主气血两虚、阳虚者。

热证患者的舌色可以是红色;红绛舌是里热盛或者是阴虚火旺;青紫舌则可主寒、热、瘀等。

舌形有老嫩舌、胖瘦舌、齿痕舌、肿胀舌、点刺舌、裂纹舌。

舌苔是舌背面上敷布的苔状物,由丝状乳头为主体构成,因舌苔由胃气所生,因此舌苔的变革可反应脏腑的寒、热、虚、实,病邪的性质和病位的深浅。

总之,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诊断学精华笔记

中医诊断学精华笔记
③指法:医生和病人应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灵敏。
(1)举按寻:
①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挪移,以探索脉象一种手法。
②轻手循之日举,阳、腑,心肺之应,重手取之曰按阴、脏、肝肾之应,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脾胃之候。
中医诊断学精华笔记(中医中西医辅导)
一、舌诊
(1)舌诊的内容
①望舌质(舌体);望舌神、舌色、舌形、舌态
②望舌苔;望苔质、苔色。
(2)正常舌象:舌淡红,苔薄白,舌体柔软,活动自如,位置正中,揩之不去,其下有根。
(3)望舌质(体)
1、舌神:主要表现在舌质的荣枯和灵动方面。
7)①左少腹作痛,按之累累有硬块者-肠中有宿类
②右少腹作痛,按之疼痛,有包块应手者-肠痈。
3、按手足1)①手足俱冷-阳虚阴盛,属寒;手足俱热-阳盛或阴虚,属热(注意:内热炽盛,而阳郁于里不能外达的四肢厥冷,却是寒热实证)。
②手足的背部较热-外感发热;手足较热-内伤发热
裂纹:主热盛伤阴,血虚不润,脾虚湿侵。
光滑:胃气将绝之候,胃阴枯竭,胃气大伤。
齿痕:主脾虚、气虚、湿盛。
舌下络脉:将舌尖翘起,舌底脉细可见,舌系带两侧,当金津,玉液穴处,隐隐可见两条较粗的青紫色脉络。
正常:脉络不粗,不分枝、瘀点
舌下紫或紫黑小疱:肝郁失疏,痰血阻络
⑤青舌:主寒凝阳郁,瘀血。
3、舌形:
老舌:实证。
嫩舌:虚证。
胖大舌:因水淡痰饮,阻滞所致,舌淡白,胖嫩,苔水滑:脾胃湿盛虚浊相搏上渍。脾肾阳虚,舌质红,胖大,苔黄腻。

中医诊断学-望舌

中医诊断学-望舌

(五)齿 痕
舌象特征:舌体边缘见牙齿的痕迹, 称为齿痕舌或称齿印舌。
临床意义:
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主脾虚湿盛。 淡白胖大,湿润— 阳虚水湿内停。 舌体不胖有齿痕,质嫩——脾虚或气血两虚。
三、舌态
舌态----舌体运动时的状态。 正常舌态:舌体活动灵便,伸缩自如。 提示气血充盛,经脉通调、脏腑健旺。 常见的病理舌态:
(三)芒刺舌——主热盛 舌象特征及机理分析:
是指蕈状乳头增大、高突,并形成 尖锋,形如芒刺,抚之棘手。
临床意义: 脏腑热极,或血分热盛,充斥于舌络。
(四)裂 纹
舌象特征: 舌面上有多少不等,深浅不一,
各种形态明显的裂沟,裂沟中无舌苔覆盖。
形成机理: 精血亏虚,阴津耗损,不充舌体→
舌面萎缩→ 裂纹舌 临床意义: ➢ 舌红绛+裂纹—热盛伤津,或阴虚火旺; ➢ 舌淡白+裂纹—血虚不润;
辨别滋味, 调节声音, 搅拌食物, 协助吞咽。
二、舌诊原理
心经
肾经
肝经
脾经
舌与经络相连
舌与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
手少阴心经沿食道,之别系舌本;
足少阴肾经循喉咙,夹舌本;
足厥阴肝经,络舌本;
足太阴脾经,连舌根、散舌下;
手太阴肺经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心 舌与脏腑功能相关
舌为心之苗,心气通于舌。 手少阴心经沿食道,之别系舌本。
舌象特征: 舌苔润泽有津,干湿适中,不滑不燥→ 润苔 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扪之湿滑→滑苔 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则舌苔干裂→燥苔 舌苔粗糙,扪之碍手→ 糙苔
临床意义:
主要反映体内津液盈亏和输布情况。
滑苔——主痰饮、水湿。 燥苔、糙苔——主津液已伤;
或津液输布失常。

中医诊断学 望诊

中医诊断学 望诊

麻痹:舌有麻木感而运动不灵(若无故舌麻,时作时止, 为心血虚; 若舌麻而时发颤动,或有中 风症状,为肝风内动) 颤动:舌体振颤抖动,不能自主(可见于血虚生风及热极 生风) 歪斜:伸舌偏斜一侧,舌体不正(多见于中风证或中风先兆)
吐弄:舌常伸出口外者为“吐舌”; 舌不停舐上下左右口唇,或舌微出口外,立即收回 为弄舌” (心、脾二经有热或见于小儿智能发育不全)
望 排 出 物
(一)望痰涎
痰黄沾稠,坚而成块者,属热痰;痰白而清稀,或有灰黑点者,属 寒痰;痰白滑而量多,易咯出者,属湿痰;痰少而粘,难于咳出者, 属燥痰;痰中带血,或咳吐鲜血者,为热伤肺络
(二)望呕吐物 呕吐物清稀无臭,多是寒呕。(脾胃虚寒或寒邪犯胃) 呕吐物酸臭秽浊,多为热呕。(邪热犯胃,胃有实热) 呕吐痰涎清水,量多(痰饮内阻于胃) 呕吐未消化的食物,腐酸味臭(食积) 呕吐黄绿苦水(肝胆郁热或肝胆湿热) 呕吐鲜血或紫暗有块,夹杂食物残渣(胃有积热或肝火犯胃) (三)望大便 (四)望小便
(2)卧式 • 面常向里,喜静懒动,身重不能转侧—— 阴证、寒证、虚证 • 面常向外,躁动不安,身轻能自转侧—— 阳证、热证、实证 • 仰卧伸足,掀去衣被—实热证(阳盛)
• 踡卧缩足,喜加衣被——虚寒证(阳虚)
(3)立姿
站立不稳,其态似醉——脑有病变。 不耐久站,依物支撑——气血虚弱。
(4)行态
舌红绛瘦小 阴虚火旺
5.芒刺舌
舌象:乳头增多、肥大,甚则形如芒刺 主热证
• 舌尖—心火亢盛 • 舌中—胃肠热甚 • 舌边—肝胆火盛
舌红点刺
6.裂纹舌
舌面上出现各种裂纹或裂沟,深浅不一,裂沟中无舌苔覆盖 精血亏损,津液耗伤、舌体失养所致
舌红有裂纹——阴液不足
舌淡有裂纹——气血不足

中医诊断-望舌-病理舌象、总结

中医诊断-望舌-病理舌象、总结

淡白舌黄腻苔者,其舌淡白多主虚寒,而苔黄腻
为湿热之征,舌色与苔色虽有寒热之别,但是舌质反
映正气,舌苔反映病邪,舌象表明本虚标实,寒热夹
杂的病变特征。脾胃虚寒而舌质淡白,复感湿热之邪
而舌苔黄腻,因此呈现如此舌象。

又如素体阴虚火旺,复感寒湿之邪,亦可出现
“舌质红绛,苔白滑腻”之舌象。所以,当舌质与舌
苔变化不一致,往往提示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病理变化,
津液的盈亏 和输布情况
糙苔 津液更伤
腻腐
特征
临床意义
腻 腻苔 湿浊,痰饮,食积 腐 腐苔 湿浊内蕴;食积胃肠
脾胃湿浊
剥脱
特征
临床意义
剥脱苔 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
剥落苔 舌象:舌苔部分或全部剥落。 主病:胃气亏虚——舌淡苔剥
胃阴枯竭——舌红绛苔剥
(二)望舌苔
望舌苔包括望苔质和望苔色两方面。 2.望苔色
师解答15分钟。
2014-03-25
图片1
问题: 1、上图为何舌象?临床意义有哪些? 2、简述红舌与绛舌主病的异同? 3、何谓舌神?有何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图片2
问题: 1、何谓舌下络脉? 2、舌下络脉的观察方法? 3、舌下络脉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图片3
问题: 1、试述舌诊的临床意义?上图为何舌象? 2、点、刺舌的形成机理是什么,其临床意义如何? 3、望舌时有哪些技巧及其注意事项?
问题:请据其舌象并结合其临床症状判断该患者 为何证。
1.舌质与舌苔变化一致
• 舌质与舌苔变化一致,提示病机相同,主 病为两者意义的综合。如:
• 舌质红,苔黄而干燥,主实热证; • 舌质淡嫩,舌苔白润,主虚寒证; • 舌体红绛而有裂纹,舌苔焦黄干燥,多

望诊的基本内容

望诊的基本内容

望诊的基本内容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表现来判断病情。

下面将介绍望诊的基本内容。

一、面色观察面色是人体内脏功能和气血状况的外显表现,通过观察面色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

如面色苍白可能表示气血不足,而面色红润可能表示气血充盛。

二、舌苔观察舌苔是反映人体内脏功能和疾病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湿润程度等可以判断患者的病情。

如舌苔黄腻可能表示湿热内蕴,而舌苔白腻可能表示寒湿阻滞。

三、脉搏观察脉搏是反映人体脏腑功能和病情的重要指标。

通过观察脉搏的搏动力度、频率、节律等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

如脉搏弦细可能表示气血不足,而脉搏沉迟可能表示寒湿内阻。

四、面部特征观察除了面色外,观察面部的其他特征也有助于判断疾病。

如面部出现皮疹可能表示风热病变,面部出现水肿可能表示湿气内停。

五、体态观察通过观察患者的体态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

如体态消瘦可能表示气血不足,体态肥胖可能表示湿热蕴结。

六、言语观察通过观察患者的言语可以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验。

如患者声音低沉可能表示气虚,患者言语多短促可能表示气短。

七、情绪观察情绪是人体内脏功能和疾病状况的重要反映。

通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

如患者情绪烦躁可能表示肝火旺盛,患者情绪低落可能表示气血不足。

以上就是望诊的基本内容,通过观察面色、舌苔、脉搏等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

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希望以上内容有助于读者对望诊的基本内容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中医诊断学32讲望舌质:舌色(一)

中医诊断学32讲望舌质:舌色(一)
正常的舌子是什么样子?正常舌象。这个舌象,舌子显得比较嫩,颜色淡红,舌苔薄白,仔细看这边上有一点齿印,这舌边很薄,大体来说还是正常的舌象,也可能有一点毛病。你看边上有一点齿印,舌边很薄,也可能气血不是很足。大体来说是正常的,淡红薄白。那么正常舌象是什么样子呢?从它的神色形态几方面考察的话,舌体,柔软灵活,一个是运动,看它的舌态,柔软的,能够灵活——舌子可以在口里面自由地运动,这是一个。第二个大小适中,那个大小适中,实际上也有大舌头,生病的时候也有舌子大一些、舌子小一些。怎么样大小适中?割下来称一称,几斤几两,才是适中?没有那(样),大体看一看,不是很大,也不是显得很小。就象我们人,一看这人的个子,我们可以称一下,站上去,多少斤,胖瘦,一看就知道。那么舌子大和小,看上去只能说适中,没有办法具体说多大、多厚、多少个厘米的宽,有多少克才叫做舌体就是正常舌体,没有这个固定说法。一看就知道,这舌子显得不大又不小,舌体适中。淡红明润,颜色是淡红的,有光泽,明润的。这是色,态,体,体大小,它的动态,灵敏,这是颜色、色泽,这是看舌质,重在三点,重点是三方面。神色形态,神,实际上运动灵活、红润光泽就是有神的表现。明润光泽,淡红,又舌子运动灵活当然是有神。所以实际上这里面就包括了神色形,大小态,包括了神色形态。望舌苔,我们讲主要是望苔质和苔色,苔薄厚,舌苔薄白均匀,薄薄的一层苔,均匀地分布,当然均匀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舌边上、舌尖肯定要少一些,为什么?舌边、舌尖,口腔运动经常磨擦它就擦掉了,而舌中间磨擦的机会少一些,因此舌中间稍微厚一点。薄白的,适中。并且苔质是干湿适中,不很干燥也不很湿。这不仅是舌苔干湿适中,舌体也是干湿适中。这样的实际上讲起来几句话?一句话、二句话、三句话、四句话、五句话,要学生回答什么样的舌子是正常舌象?一个完整回答是要这五句话,当然还有很多的描述。我们在编教材的时候,大家琢磨了一下,到底用哪几句话就能概括舌子是一种正常的舌象?用哪几句话?最后概括下来,大家多数同意的是这几句话,五句话。这五句话太难记了、太多了,那么就简称:淡红舌,薄白苔。实际上只讲了一个色是红的,淡红色的,舌苔是薄白的。那就没有讲它里面是干燥还是润滑,没有讲它运动灵活不灵活,没有讲到舌体的大和小。最主要的,我们抓住的是淡红舌,薄白苔。实际上就是神、态、形、质都要观察到。简称淡红舌,薄白苔。严格地说淡红舌、薄白苔,它没有包括正常舌象的整个内容。正常舌象应该是,前面讲了五句话。为什么是淡红舌?过去的解释就认为,因为舌体是一个肌肉器官。肌肉是一个什么颜色?是红色的,我们去买肉,看到那个瘦肉那都是带红色的。舌的表现有一层黏膜,覆盖在上面,这个黏膜是什么颜色呢?偏白色。中医按照五行来说,肺属金,黏膜、皮肤属于肺,黏膜、皮肤的颜色应该白;心属火是红,舌为心之苗,舌体内部应该有很多血液,是红色。肺,心火藏于肺内,就是说这个气血藏于黏膜的里面,因此出现了一种淡红色。既不是白色,也不是红色,就变成一个淡红色,就是白里面透红,古人是这样来解释的。这种正常的舌象,说明它的气血、阴阳、脏腑功能是正常的。舌子上面又有一种苔,这是胃气能够蒸发,胃中胃气上潮蒸发食物,腐熟的这些东西往上潮,就象我们排气管什么的上面都有一个口子,胃象一个锅子在里面腐熟、消化食物,经过食管冒上来,熏在舌子上,就形成了。那也说明胃气的盛衰,胃里面是不是有宿食、邪气,因此它可以反映这些情况。正常的舌象是这个舌象,说明胃气旺盛,气血津液充盈,脏腑功能正常。淡红舌,薄白苔,这五句话,说明这样一个问题。

中医诊断学第三章舌诊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第三章舌诊ppt课件

*
*
中医诊断学
(二)强硬舌 【特征】舌失柔和,屈伸不利,或不能转动,板硬强直。
*
*
中医诊断学
【意义】多见于热人心包,或为高热伤津,或为风痰阻络。 【机理】强硬舌多因外感热病,邪人心包,扰乱心神,致舌无主宰;或高热伤津,筋脉失养,使舌体失其柔和之性,故见强硬。或肝风夹痰,风痰阻滞舌体脉络等,亦可使舌体强硬不灵。 舌强硬而色红降少津——邪热炽盛所致。舌体强硬胖大兼厚腻苔——风痰阻络所致。 舌强语言謇涩,伴肢体麻术、眩晕——中风先兆。
*
*
中医诊断学
(五)齿痕舌 【特征】舌体边缘有牙齿压迫的痕迹。
*
*
中医诊断学
【意义】主脾虚、水湿内盛证 【机理】舌边有齿痕,多因舌体胖大而受牙齿挤压所致,故多与胖大舌同见。 舌淡胖大而润,舌边有齿痕——寒湿壅盛,阳虚水湿内停; 舌质淡红有齿痕——脾虚或气虚; 舌红肿胀有齿痕——湿热痰浊壅滞。 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而边有轻微齿痕者,可为先天性齿痕舌,病中见之示病情较轻,多见于小儿或气血不足者。
*
*
中医诊断学
三、舌形:指舌质的形状,包括老嫩、 胖 瘦、点刺、裂纹等方面的特征。
(一)老、嫩舌
特征:纹理细腻,浮胖娇嫩。
临床意义:正气不足,虚证。
*
*
中医诊断学
苍老舌—纹理粗糙,坚敛苍老;
临床意义:邪气有余,实证
*
*
中医诊断学
(一)胖、瘦舌
特点:舌体比正常舌瘦小而薄,称为瘦薄舌。
概念:舌诊是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是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
历史渊源: 最早记载见《黄帝内经》 元代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 近代开展了舌诊现代化、客观化的研究,

中医诊断学舌诊

中医诊断学舌诊

第二节:望舌质
望舌体的主要内容有:舌神、舌色、舌形、舌态四个部分。 一、舌神 辨别要点:“红活润泽”
一、舌色 (一)淡红舌:气血调和的征象
(二)淡白舌:气血两虚,阳虚,寒证。
(三)红、绛舌:
临床意义:主实热、阴虚
(四)青、紫舌
临床意义:气血运行不畅
二、舌形
(一)老、嫩
老舌多见实
证;嫩舌多 见虚证
肿胀舌
第四节:舌象分析要点及舌诊意义
(一)察舌的神气和胃气:“活”、“根”
(二)舌体和舌苔的综合分析 舌体的色与形质主要反映脏腑气血津液的情况,舌苔 的变化主要感受的病邪和病证的性质有关。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
(三)舌象的动态分析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舌象亦随之相应变化,掌握舌象 与疾病发展变化的关系,可以充分认识疾病不同阶段 的病理改变,为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3. 肾藏精,足少阴肾经挟舌本。
4. 肝藏血,主筋,其经脉络于舌本。
5. 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三)脏腑在舌面上的分部:
1. 以五脏划分 舌尖——心肺 舌 中——脾胃 舌根——肾 舌两边——肝胆
2. 以胃经划分 舌尖——上脘 舌中——中脘 舌根——下脘
(四)气血津液与舌象的关系
舌——有赖于气血
四、舌态 (4)颤动舌:肝风内动
(5)吐弄舌:多为热毒闭 神动风,或为神识痴呆。 吐舌—舌伸于口外不能回 缩; 弄舌—伸舌即缩回如蛇舐 或反复舐口唇四周,掉动 不宁。
四、舌态 (6)短缩舌:病情危重。
附:先天性舌系带过短
五、舌下络脉: 多见气血不足或血瘀
第三节:望舌苔
一、苔质:主要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腻腐、剥 落、偏全、真假等

中国医学 中医诊断 望舌

中国医学 中医诊断 望舌
舌色红活鲜明,舌质滋润,舌体活动自如者 称荣舌;
舌色晦暗枯涩,活动不灵便,称枯舌。 【临床意义】 荣舌为舌有神气,疾病状态
见荣舌往往病情轻浅,预后良好;枯舌为 舌无神气。
2.舌色
舌色,即舌质的颜色。一般可分淡红、淡白、 红绛、青紫四大类。
淡白
淡青紫
虚 、寒
淡 红
青紫

正 常
红绛
绛紫

(1)淡红舌
丝状乳头、蕈状乳头与舌象
脱落细胞、食物残渣、细菌、粘液等填充于 丝状乳头角化树的间隙内,形成白色苔状物,即 为舌苔。
病理性厚苔则是由丝状乳头未脱落的角化层
及丝状乳头之间充填的食物碎屑、唾液、细菌、 白细胞等形成。

蕈状乳头表面的上皮细胞透明,透过上皮隐
约可见乳头内的毛细血管,其形态、色泽改变, 是影响舌质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
肾藏精,足少阴肾经挟舌本;肝藏血、主筋,其经脉络于舌本,肺系 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其他脏腑组织,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同舌产 生联系,从而使舌成为反映机体功能状况的镜子,所以观察舌象的各 种变化,可以测知体内脏腑的病变。
脏腑病变反映于舌面的分布规律
舌尖多反映 上焦心肺病 变;
舌中部多反 映中焦脾胃 病变;
舌根部多反 映下焦肾的 病变;
舌两侧多反 映肝胆的病 变
(二)舌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舌为血脉丰富的肌性组织,有赖气血的濡 养和津液的滋润。舌体的形质和舌色与气 血的盈亏和运行状态有关;舌苔和舌体的 润燥与津液的多少有关。舌下肉阜有唾液 腺腺体的开口,左为金津,右为玉液,是 津液上潮的孔穴。中医认为唾为肾液、涎 为脾液,为津液的一部分,其生成、输布 离不开脏腑功能,尤其与肾、脾胃等脏腑 密切相关,所以通过观察舌体的润燥,可 以判断体内津液的盈亏及邪热的轻重。

中医诊断学-舌诊

中医诊断学-舌诊
舌体分部观察
舌尖-心肺 舌中-脾胃 舌边-肝胆 舌根-肾
望舌注意事项
1.光线充足,自然光线 2.自然伸舌,不可用力太过 用力或时间过长-充血 3.辨别染苔 ➢ 牛奶、乳汁-白 ➢ 花生、瓜子、杏仁、黄豆-腐腻苔 ➢ 咖啡、色酒果汁、杨梅-黑褐色 ➢ 蛋黄、V、柿子、桔子、有色糖果-黄色 ➢ 药物等
3)瘦薄:多见于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4)裂纹:多见于热盛、气血不足(先天裂 纹舌除外)
5)齿痕:多见于脾虚 6)芒刺:多见于邪热内盛
(3)望舌态
1)强硬:多见于中风先兆
2)痿软:多见于气血虚极、阴亏至极、热灼 津液
3)颤动:多见于热极生风、肝风内动、酒 精中毒、心脾两虚
4)歪斜:多为中风或中风先兆
5)吐弄:多为小儿智力发育不良 6)短缩:多为热病(天生舌短者除外)
2.望舌苔
(1)望苔色 1)白苔:多主表证、寒证、湿证 • 表证-薄白苔 • 寒证-白厚苔 • 湿证-白腻苔
2)黄苔:多主热证、里证(从黄的程度辨别 热的的轻重)
薄黄
黄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焦黄
黄腻
3)灰苔:多主痰湿、里证 4)黑苔:主里热重证、寒盛证
(2)望苔质
1)厚薄: 薄苔为疾病初起,厚苔为病情较重。 由薄变厚-病情由轻转重 由厚变薄-病情由重转轻
2)润燥:表示体内津液的盈亏 由润转燥-热势加重,津液耗伤,病情发展 由燥转润-热邪渐退,津液恢复,病情好转
3)腐腻: 苔质颗粒粗大,疏松而厚,刮之易去-腐苔 颗粒细腻,粘滑不易刮去-腻苔
4)剥落:-胃气胃阴之存亡 苔全部退去,舌面光洁如镜-光剥苔(镜面舌) 舌苔部分剥落,界限清楚-花剥苔 大面积脱落,形似地图-地图舌
3.舌诊的临床意义

中医舌诊

中医舌诊
望诊方法:让病人张口,舌体向上翘起,舌尖轻抵 上腭,保持舌体松弛,舌下络脉充分显露。先察大 络脉,后察小络脉。 诊察内容:察络脉长度,形态,颜色,粗细以及小络脉 的颜色,形态,有无紫暗的珠状结节和紫色血络。 临床意义:主要观察全身气血的运行情况。若舌下 络脉细而短,色淡红,周围小络脉不明显,舌色偏 淡者,多属气血不足,脉络不充;若络脉粗胀,或 色青紫、紫红、紫绛、紫黑,或舌下细小络脉呈暗 红色或紫色网状,或曲张如紫色珠状大小不等的结 节等改变,都是血瘀的征象。气滞、寒凝、热郁、 痰湿、气虚阳虚等皆可引起。
特征:淡红中泛现青紫舌 意义:气滞、气虚,血流
缓慢。
特征:淡紫而
湿润
意义:阴盛阳
虚,血脉瘀滞
瘀斑舌
特征:舌面局部出现青
紫色斑点,大小不一。 意义:气血瘀滞。
瘀点舌
特征:舌面局部出现大小
不一的瘀点,舌色淡紫。
意义:气血瘀滞
意义:主气血运行不畅。常见原因有: (1)寒凝。阴寒内盛,阳郁不宣,见 青紫或瘀斑点; (2)热煎。热炽营阴,气血壅滞,见 舌绛紫; (3)气郁气虚。肺失宣降,肝失疏泻, 气机不畅;或气虚不能行血,见舌青紫 或瘀斑。其他如外伤、中毒以及先天性 心脏病等,亦可见青紫色。
五、舌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1 、 望舌体位和伸舌姿势
望舌体位:正坐或仰卧。须使光线明亮充足,易于观察。 伸舌姿势:尽量张口,舌体自然伸出口外,舌体放松,舌 面平展,舌尖略向下,使舌体充分暴露。应避免过分用力、 舌体紧张、舌体卷曲、伸舌时间过长等。
正确姿势
不正确姿势
2 、诊舌方法
顺序:一般先舌质,后舌苔。望舌质顺序: 舌尖→舌中→舌边→舌根。 配合刮舌及揩舌法。 用以鉴别舌苔有根无根, 以及是否属于染苔。 结合问诊、闻诊进 行。问诊可以了解味觉 以及冷热麻木疼痛等异常感觉,舌体运动是否 灵活。闻诊了解语言清晰与否,以帮助诊断。

中医望诊

中医望诊

狂:为疯狂怒骂,打人毁物,妄行不休,少卧 不饥,甚则登高而歌。
痫:为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
如常。
5

二 望面色

1、常色

【概念】生理时的面

部色泽
2、病色
(1)主色:是指人终生不改 【概念】是指人体在疾病状态 变的基本肤色、面色。 时的面部颜色与光泽,可以
(2)客色:人与自然环境相 认为除上述常色之外,其他
老 舌
29
舌诊
3.胀大舌 舌象:舌体宽大而厚。 主病:胖大舌多因水饮痰湿阻滞所致
肿胀舌多因热毒、酒毒所致,主热症 或中毒病症 4、齿痕舌:
表现:舌体边缘有牙齿压迫痕迹 意义:与胖嫩舌同见,主脾虚,湿盛
30
舌诊
5.瘦薄舌 舌象:舌体瘦小而薄
主病:气血两虚——舌淡白瘦小 阴虚火旺——舌红绛瘦小
舌舌 淡红 白绛 瘦瘦 小小
43
主病:薄苔主表证;厚苔主里证(痰饮水湿等)。
薄厚 苔苔
34
(2)润燥:津液存亡 舌象:舌苔干湿适中为润苔;
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者为滑苔; 舌苔干燥无津者为燥苔。 主病:润苔见于正常人。 滑苔主阳虚、津液内停; 燥苔主津液大伤(热盛、吐泻等)。
舌诊
滑苔
燥苔
35
舌诊
(3)腐腻 舌象:苔质粒大疏松,揩之可去者为腐苔;
3、以胃脘分属诊舌部位
舌根 —— 下焦
舌尖 —— 上脘
舌中 —— 中脘
舌根 —— 下脘
22
(二)望舌的内容
1.望舌质:舌神、色、形、态。 2.望舌苔:苔质、苔色。
23
(二)望舌的内容 1.望舌质:舌神、色、形、态。 2.望舌苔:苔质、苔色。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舌色
1.淡白舌
主气血两虚、阳虚。

枯白舌主脱血夺气。

若淡白光莹,舌体瘦薄,属气血两虚;若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多属阳虚水湿内停。

脱血夺气,病情危重,舌无血气充养,则显枯白无华。

2.红舌
主实热、阴虚。

舌色稍红,或仅舌边尖略红,多属外感风热表证初起;舌体不小,色鲜红,多属实热证。

舌尖红,多为心火上炎;舌两边红,多为肝经有热。

舌体小,舌鲜红少苔,或有裂纹,或红光无苔,为虚热证。

3.绛舌
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

绛舌多由红舌进一步发展而成。

舌绛有苔,多属温热病热入营血,或脏腑内热炽盛。

绛色愈深,热邪愈甚。

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多属久病阴虚火旺,或热病后期阴液耗损。

4.紫舌
主血行不畅。

全舌青紫者,其病多是全身性血行瘀滞;舌有紫色斑点者,是瘀血阻滞于某局部,或是局部血络损伤所致。

舌色淡红中泛现青紫者,多因肺气壅滞,或肝郁血瘀。

舌淡紫而湿润,可由阴寒内盛,阳气被遏,血行凝滞,血脉瘀滞所致。

紫红舌、绛紫舌多为红绛舌的进一步发展,为热毒炽盛,内入营血。

(二)舌形
1.老嫩舌
老舌多见于实证;嫩舌多见于虚证。

实邪亢盛,邪气壅滞于上,故舌质苍老。

气血不足,或阳气亏虚,运血无力,以致舌嫩色淡白。

2.胖瘦舌
胖大舌多主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

瘦薄舌多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舌红胖大者,多属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或平素嗜酒,湿热酒毒上泛所致。

舌肿胀色红绛,多见于心脾热盛,热毒上壅。

舌体瘦薄而色淡者,多是气血两虚;舌体瘦薄而色红绛干燥者,多见于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3.点刺舌
主脏腑热极,或为血分热盛。

舌红而生芒刺,多为气分热盛;点刺色鲜红,多为血热内盛,或阴虚火旺;点刺色绛紫,为热入营血而气血壅滞。

舌尖生点刺,多为心火亢盛;舌边有点刺,多属肝胆火盛;舌中生点刺,多为胃肠热盛。

4.裂纹舌
舌红绛而有裂纹,多属热盛伤津。

舌淡白而有裂纹,多为血虚不润。

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兼见裂纹者,则多属脾虚湿侵。

5.齿痕舌
主脾虚、水湿内盛证。

舌淡胖大而润,舌边有齿痕者,多属寒湿壅盛,或阳虚水湿内停;舌质淡红而舌边有齿痕者,多为脾虚或气虚;舌红而肿胀满口,舌有齿痕者,为内有湿热痰浊壅滞。

(三)舌态
1.痿软舌
多见于伤阴或气血俱虚。

舌痿软而淡白无华者,多属于气血俱虚。

舌痿软而红绛少苔或无苔者,多见于外感病后期,热极伤阴,或内伤杂病,阴虚火旺所致。

舌红干而渐痿者,乃肝肾阴亏,舌肌筋脉失养所致。

2.强硬舌
多见于热入心包,或为高热伤津,或为风痰阻络。

舌强硬而色红绛少津者,多因邪热炽
盛,热入心包。

舌体强硬、胖大兼厚腻苔者,多因风痰阻络所致。

舌强语言謇涩,伴肢体麻木、眩晕者,多为中风先兆。

3.歪斜舌
多见于中风、暗痱,或中风先兆。

4.颤动舌
为肝风内动的征象。

久病舌淡白而颤动者,多属血虚动风;新病舌绛而颤动者,多属热极生风;舌红少津而颤动者,多属阴虚动风、肝阳化风。

另外,酒毒内蕴,亦可见于舌体颤动。

5.吐弄舌
一般都属心脾有热。

吐舌可见于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弄舌多见于热甚动风先兆。

吐弄舌亦可见于小儿智力发育不全。

6.短缩舌
多为病情危重的征象。

舌短缩,色淡白或青紫而湿润者,多属寒凝筋脉,舌脉挛缩;或气血俱虚,舌失充养;舌短缩而胖,苔滑腻者,多属脾虚不运,痰浊内蕴;舌短缩而红绛干燥者,多属热盛伤津。

总之,病中见舌短缩,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四)舌下络脉
舌下络脉短而细,周围小络脉不明显,舌色偏淡者,多属气血不足,脉络不充。

舌下络脉粗胀,或呈青紫、绛、绛紫、紫黑色,或舌下络脉曲张如紫色珠子状大小不等的结节等改变,皆为血瘀的征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