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方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方言的“涉外”现象
方言都是有地域性的,但是地域可能是不连续的,打个比方说,石家庄周边某些村子,由于受山西外来户迁徙的影响,说话就有很浓厚的山西味道,那个管妈叫“nia”就是只有“老西儿”才说的地道山西土话。
这时候,不知情的人们往往会说,其实石家庄话就是山西话——这就有点以偏概全了。
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多,今天咱们就来一起聊聊“河北方言涉外”这个话题。
秦皇岛话=东北话?
总有人说,秦皇岛方言就是东北普通话,这不能说不对,只能说不全面。
在秦皇岛的海港区,人们说话确实有点东北味,但这和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东北人到秦皇岛定居是关系的。
可是你要是仔细听的话,两者是有点不一样的,下边就简单挑几点说说。
首先秦皇岛说话没那么多的子,相反却喜欢挂儿化音。
打个比方说,东北人说膝盖,都叫“圪拉拜子”,而秦皇岛这边,大多数都说“圪了拜儿”;再比如东北喜欢说“脑袋瓜子”,而秦皇岛都是说“脑袋瓜儿”等等。
所以要是一个秦皇岛人和一个东北人聊天的话,也许就会出现以下的对话:
A:我家那倒霉孩子忒淘气,前几天把圪拉拜子磕吐露皮(就是磕破了)了。
B:是啊,那可得小心着点,磕坏溜圪了拜儿可不四闹着玩儿的。
A:唉,也不知道他那脑袋瓜子天天想啥呢,天天就知道玩。
B:你家孩子脑袋瓜儿聪明,一下就能赶上,放心吧。
可能在对话的过程,腔调上大体一致,但是如大家看到的那样,爱用儿话的肯定是秦皇岛人,说话尾音比较“清澈”的肯定是秦皇岛人。
除了这点外,秦皇岛方言不像东北方言的地方还体现在一些独特的词汇上。
比如秦皇岛人开玩笑说的“我半拉眼角夹不上你”,我一个东北盘锦的朋友就听不懂,他甚至以为我眼睛出什么毛病了,看不见他了。
孰不知这其实就是“我看不起你”的意思。
这话要是一本正经地说,那就是纯鄙视,带有侮辱人的意味;但在朋友之间,也是经常开玩笑的一个说法,并不带有人身攻击色彩。
类似的词还有“脑心(恶心)”、“紧遛(赶紧)”等,而这些独特的词汇,则带有很浓厚的冀东方言意味,并不是东北话。
还有不得不说的是,整个秦皇岛地区有三区四县,这里边只有三区(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和抚宁县说话有东北味儿,其他三个县(青龙、卢龙、昌黎)则是很地道的老坦儿话,和东北话没有太多交集。
承德话和廊坊话=普通话?
每个省里都有一些地方说话口音很标准,比如东北的哈尔滨,去过的人都说,那的人全说普通话。
在河北也有这样的地方,它们是承德和廊坊。
刚上大学那会,单元里什么地方的人都有,而且口音基本改不过来,唯有一个承德的兄弟,说话一点口音都没有,我们问他承德有什么方言,他一脸茫然地说:“承德方言……就是普通话吧。
”甚至后来还有人说,承德人说话和北京人一个味,是绝对的普通话。
话可不能说得这么绝对:北京话里儿化音多,但在承德话里则基本没有,音调丁是丁卯是卯,异常标准。
这一点首先就可以否掉承德花等于北京话的说法。
除此之外,承德话里有很多看上去听起来稀奇古怪的词,是普通话里绝对没有的,如果不配备专门的翻译,基本看不懂。
比如,谁知道“听趟五四”是啥意思?谁又知道“涝做”是什么?“车列”呢?“达萨”呢?是不是已经有人晕倒了?
“听趟五四”的意思是形容人说话办事很干脆,但不考虑结果怎样;“涝做”可不是“劳作”,它是准备年货的意思。
过年的时候,尤其是在农村,经常会在大街上互相问候:“涝做”了吗?“车列”也不是商鞅那个“车裂”,男女之间关系藕断丝连就叫“车列”;至于“达萨”,例句说明
——“把你昨天晚上的剩饭达萨了,别浪费”,没错,它的意思就是把剩下的全吃完……
所谓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语言标准。
承德话的语音确实很标准,但是由于此地在清朝年间的历史渊源,有许多满洲话沿用至今并且流传极广,再加上当地本来就有的一些方言——如果非要说承德话就是普通话,那是牵强的。
再说廊坊,那是离北京很近的地方,上大学时班里有个廊坊的姑娘,一张嘴就是:“哟,马磊,呆着没事儿遛弯儿呐!”满嘴地道的京片子。
可是凡事不能太绝对了,之前早就说过,廊坊口音有三个味,京片子是其一,它还有一部分是属于冀鲁官话区的,那是地道的山东味儿。
它甚至还有一部分在天津附近,又是天津味儿了。
“三个省”的邢台话
都说邯郸话和邢台话就是河南话或山西话,这也是有失偏颇的。
由于邯郸方言接近河南口音,很多人对邯郸人第一印象就和河南人划上等号,这是误解。
其实邯郸的口音几乎是融合了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四省所有的腔调,尤其是邯郸京广铁路西半部,属于中国晋语语系范围,而东部县又和山东方言接近,人们是可以很容易分辨出邯郸话和河南话的区别的。
至于邢台话,则要看地域了:邢台东部的地区和山东接壤,所以说话有点山东味儿,比如清河;而邢台的西部和中部,则是山西味儿和河南味儿并存的。
如果只是笼统地说邢台话就是河南话,那就又是以点代面了。
还有人说沧州话就是天津话,这点在咱们河北人听起来确实如此。
但据方言部落里的沧州老乡说,他坐火车出去玩,车上十个外地人,九个猜他是山东人,一个猜是天津人。
沧州离天津和山东都比较近,它的口音就是综合了山东和天津的口音吧,可能有的地方天津味儿多点,有的地方山东味儿多点,但说沧州话,就是天津话或者山东话就不对了。
河北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上的差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调类差异,二是调值差异。
河北方言调类的数目,有的是三个,有的是四个,有的是五个。
从古今声调的演变关系看,调类数目相同的方言,古今调类的对应关系未必相同;即使对应关系相同,同一调类的字在不同方言的调值也不一定相同。
例如滦县、定州都是三个声调,滦县等处是平声、上声、去声,定州等处是阴平、上声、去声;保定、张家口都是四个声调,保定等市县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张家口等市县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邯郸和万全、怀安都是五个声调,邯郸等市县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万全、怀安则是平声、上声、去声、阴入、阳入。
同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调值也有很大差异。
例如阴平的调值,北京是55,石家庄是24,深州是33,乐亭是31,沧州是214,大名是35;阳平的调值,北京35,保定是22,石家庄是53,乐亭是213;上升的调值,北京是214,石家庄是55,广平是53;去声的调值,北京是51,石家庄是31,广宗是312。
注解:
学习普通话,应该对音韵知识有一点了解,这样才能掌握自己口中各字的调类。
可以尝试用下面4组例字鉴别方言中的调类。
(1)阴平师方 | 桌——捏
(2)阳平时房 | 福——没~有
(3)上声史纺 | 尺——辱
(4)去声事放 | 册——木
竖线前面的字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竖线后面的是古入声字。
鉴别时用方音一一去读。
竖线前面4组字读成四种调值,说明本方言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与“师方”同调的是阴平字,与“时房”同调的是阳平字,与“史纺”同调的是上声字,与“事放”同调的是去声字。
“师方”、“时房”同调的方言,是平声不分阴平、阳平的,可
以总称平声,本方言与“师时方房”同调的字,也都是平声字;“时房”、“史纺”同调的方言,是阳平和上声不分,可以总称上声,本方言与“时史房纺”同调的都是上声字。
用方音读竖线后面的古入声字,这八个字有一部分或者全部与竖线前任何一组调值都不同,则说明本方言有入声调。
这些自成调类的字就是本方言的今入声字,其他调值同此的字都是本方言的入声字。
竖线后的字都不自成调类,说明本方言今无入声调。
这八个字所属的调类与普通话相同与否,还可以进一步鉴别,以便了解自己方言的声调特点。
沧州方言区的人们学说普通话时
容易出现的音变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路玉才
(摘要:语流音变是普通话语音训练中的重要内容。
要使方言区的人们把普通话说得更为纯正,研究方言中
的音变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从三个方面分析沧州方言区的人们在学说普通话时容易出现的音变
问题并探讨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沧州;方言;音变问题
中图分类号:HI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62(2007)04-0034--02
学习普通话的标准语音,读准声母、韵母、声调是非常关键的,但是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发单音节时声、韵、调非常标准的人,在读或说一段由若干单音节构成的语句时未必自然流畅。
这是因为,在连续的语流中,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影响或表情达意的需要,有些音节的读剖辱会发生一些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
这种在连续语流中的音变是合理的而且是必须的。
所以,要学会地道的普通话语音,除了在单音单发时作到准确无误,还应掌握音变规律。
这就好比是学英语,除了会念单词,还必须学会句子的连读。
与声调、声母、韵母三个方面相比,沧州方言区的人们在学习和掌握普通话音变规律方面,问题的数量虽不是太多,但纠正的难度却很大,所以必须予以重视并下苦功夫练习。
一、后鼻韵母的儿化丢掉了鼻音色彩以“ng”做韵尾的后鼻韵母在儿化时(如,“药方儿”“板凳儿”“人影儿”“没空儿”等)由于卷舌时舌根不易与软腭相接,因而韵尾ng只好脱落。
但是ng脱落之后还应保存后鼻韵母所特有的鼻音色彩,所以须对卷了舌的韵腹鼻化。
但沧州方言区的人们在对后鼻韵母儿化时,将后鼻韵尾ng丢掉之后并没有舵前面的韵腹鼻化,而只是对它进行了简单的卷舌。
这样,“小王儿”成了“小娃儿”,“小邢儿”成了“小鞋儿”,“细绳儿”成了“细蛇儿”,“小葱儿”成了“小撮儿”,“酒盅儿”成了“酒桌儿Illlll 0这种错误的儿化不仅听上去很不地道,而且影响了表义,须予以纠正。
对于后鼻儿化韵,沧州方言中并没有“卷舌+鼻化”这种语音现象的自然传承,而只有丢掉韵尾、韵腹卷舌的习惯方式,所以解决起来较为困难。
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卷舌+鼻化”这·难点音的发音要领和练习方法。
1.先学会鼻化。
方法是,在发后鼻韵母ang、eng、ong时软腭下塌,口腔、鼻腔保持一种松驰、懒散的状态(此时,口腔、鼻腔都能通气)。
注意,唇舌不要有动程。
不断重复,寻找感觉。
2.在鼻化的同时卷舌。
当找到鼻化的发音方法和感觉之后,在软腭与鼻腔状态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试着将前舌身翘起,发angr、engr、ongr,不断重复,寻找感觉。
3.学会辨音。
后鼻儿化韵准确的音感是“卷了舌的后鼻韵母”,也就是说它给人的听感其实很像原来的那个后鼻韵母,只是又加上了卷舌色彩(所以,我们也可以用“卷着舌头发后鼻韵母”来描述后鼻儿化韵的发音方法)。
在发音的同时,要认真听辨自己所发的音是否还
存在原来那个后鼻韵母的痕迹。
如果存在,那么所发的音就正确或基本正确,否则就是错误的。
4.在学会了angr、engr、0ngr的发音之后,用相同的感觉和方法呼读所有的后鼻儿化韵:angr、iangr、uangr、engr、uengr、ingr、ongr、iongr,并结合儿化词语(如:蛋黄儿、小羊儿、小王儿、钢蹦儿、门缝儿、摁钉儿、小虫儿、小熊儿等)反复练习。
二、在“上声+轻声”的语境下。
西部方音有着明显的残留
普通话在“上声+轻声”的情况下,上声大多变半上21 1,如果后面的轻声本身又是由上声变来的,那么,第—个上声有的变半上211,如“椅子”(这类多是单纯词),有的变阳上24,如“晌午”(这类多是合成词)。
轻声也会因前面上声实际读音的不同而变换着高度,在半上后面读4度,·I,,在阳上后面读3度,叱。
但肃宁、献县、河间、任丘西部四县市的人们,常常将方言中(\I3j+.I )的音变特点,不自觉地带到普通话的语流之中去,使语流不时显露出不和谐的音符。
比如,将“走了”( +·I。
),“紫的”( +.1I)读成(\L¨+.I )。
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西部四县市讲普通话的人一旦带有这种方音问题,那以这一问题的出现就往往具有了规律性和必然性。
也就是说,每当“上声+轻声”的语境出现,其语音错误就很可能再次出现,而且非常顽固。
这—错误音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没有读准半· 34·上,将2l读成3l,起点过高;二是没凑崔轻声的高度,将4度错读成l度。
对这种方音性质的错误音变现象可用以下方法来纠正:
第一步,先用“韵母重读”(拐死弯儿)的方式夸张地呼读轻声前面的上声字。
要努力强调出214的特点,并必须读准起点、折点、终点的高度,这一点很重要,它是能否渎准上声音变的前提。
第二步,将“上声+轻声”的两个音节看成是一个上声音节一降一升的两-4"-~音过程。
即,先用第一步的方法和感觉把第—个上声字读成半上21,然后,再用上声后半段儿14的感觉将后面的轻声带出来(如图),找准感觉,不断重复,就能建立起( +·I )的音变模式。
24 三、轻声过长或过弱
普通话轻声音长较短,不足一个字正常长度的二分之一。
在保证这个音节结构清晰的前提下,“稍纵即收”。
但沧州方言区,尤其是一些年龄偏大的人群将轻声读得过长,使阴平、阳平、去声后面的轻声听上去像是去声,在上声后面的轻声听上去有的像去声,有的像阴平。
累赘拖沓,不够利索。
应该说这一音变缺陷并不是方音性质的,其产生的原因或者是由于语音知识欠缺,对轻声的声学特征缺乏了解,或者是学说普通话的人本身语感较差,模仿能力不强。
纠正轻声过长的问题并不难,只要注意控制音长做到一出就收,问题就解决了。
沧州方言区的人们在读轻声音节时还存在发音过弱的问题,使这一音节的音量极小,与前面的相邻音节在音强上形成了显明的强弱对比,听上去幽默滑稽。
这一发音缺陷也不是方音性质的问题,而是认识问题和技术问题。
有这种问题的人对轻声的声音性质存在片面的理解,误以为轻声就是声音很小,于是,便竭力控制音量。
在此提醒人们注意的是,许多语音书在对轻声的声音性质进行描述时,也总是把音强做为轻声的主要特性,这样便产生了一种误导。
其实,轻声最突出的声学特征主要体现在音长和音高上。
即,音长较短,并根据前面音节的声调调整合适的高度,而音强并不很小。
纠正轻声过弱的问题非常容易,只要从认识上搞清“轻声不是没声”,放开声音大胆去读,问题就能得以解决。
【责任编辑:尤书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