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和能》教案(3)(1)

合集下载

功和能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

功和能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

功和能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第一章:引言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功和能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1.2 教学内容:引入功和能的概念,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介绍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定义和意义。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实例展示功和能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师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机械能守恒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第二章:功的概念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让学生能够运用功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内容:介绍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包括力、位移和力的方向的关系。

解释功的单位和国际制单位。

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示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教师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功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能的概念3.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能的概念和分类。

让学生能够运用能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介绍能的概念和分类,包括动能、势能和热能等。

解释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示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能的概念和分类。

教师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能量守恒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第四章:机械能守恒定律4.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证明。

让学生能够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介绍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证明方法。

解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和限制。

4.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机械能守恒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教师通过示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和限制。

第五章:应用实例5.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能够分析实际问题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5.2 教学内容: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功和能的概念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得出合理的结论。

功和能教案

功和能教案

功和能教案功和能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功和能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功和能教案1一、班会目的:通过开展以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为主题的安全知识教育班会,增强班内学生的安全意识,能懂会用一些基本常用到的校内外的安全知识,达到积极预防危险的.发生并提高学生基本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收集适合学生特点的一些安全知识。

三、活动过程:1、师生问好并组织活动纪律,让班内学生明确本节班会的主题,让学生在生活中懂得珍惜爱护自己宝贵的生命,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接下来师引领学生回忆巩固了解过的一些关于安全知识,师问生答。

2、师领生做选择题(1) 关于楼梯安全,下面哪些行为是错误的?①上下楼梯时,靠右侧行走。

②下课的时候和同学坐在楼梯台阶上打闹。

③玩上下楼梯游戏。

(2)打扫教室卫生时,下面哪些行为可能很危险?①身子探出窗外擦玻璃。

②用抹布擦桌凳。

(3)遇到交通事故应该拨打的电话是:① 122 ② 114 ③ 119教师总结: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安全防护知识,上下楼梯请不要拥挤,文明谦让,靠右行走!遇到陌生人,我们不能随便跟他走,遇坏人要拨打110,遇火灾拨打119电话,药片不能随便服等等安全知识,由于在座的同学积极表现,使这次主题班会开得很有意义,很成功,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让安全系着你、我、他;愿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充满阳光和鲜花;愿平安永远着伴随我们大家!谢谢同学们!功和能教案2活动目标:1.区别不同蔬菜的特点,了解它们生长在不同的地方。

2.学习用对歌的方式学念儿歌。

活动准备:1.ppt《菜地里的歌》活动过程:一、交流谈论。

1、观察图片,说说各种蔬菜的名称。

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蔬菜,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提问:图片里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黄瓜、南瓜、茄子,绿绿的、圆圆的、长长的)小结:豆角是青色的',又细又长;萝卜白白胖胖的;黄瓜绿绿的,像穿了一件绿衣裳;茄子紫紫的,表面很光滑;辣椒红红的,下面尖尖的像是一个长着尖尖的嘴;南瓜的皮越老越黄。

高中物理功与能教案

高中物理功与能教案

高中物理功与能教案【篇一: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2)】《功和能》第一节1.两种形式的能(1)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势能。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第二节1.做功的两个因素:②f一般为恒力,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但要求这个合力也是恒力,若作用力是变力,千万不能用体克服力做正功。

)4.一个物体受到的力往往不是一个,而且往往有许多力对物体做功,那么如何求几个力对物体做的合功?①先求各个力分别对物体所做功,再求其代数和②先求出合外力,再求合外力做的功第三节功率①定义:②定义式:③单位:④物理意义:⑤功率与力和速度的关系:第四节1.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2.重力所做功的特点。

重力所做功只跟物体的初位置的高度和末位置的高度有关,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3.重力所做的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变化。

重力所做的功为:wg=mg△h=mg(h1- h2)4.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①用ep1=mgh1来表示物体在初位置的重力势能,用ep2=mgh2来表示物体在末位置的重力势能,则wg= ep1 -ep2②当物体由高处向低处运动时,h1 h2,wg0 ,∴ep1ep2 当物体由低处向高处运动时,h1 h2,wg0 ,∴ep1ep2③重力做正功时,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重力所做的功。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做负功时,重力势能增加,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5.重力势能的公式:ep=mgh 重力势能的单位:j重力势能是标量,是状态量,有正负,正负表示大小 6.重力势能的相对性(相对于参考平面)①参考平面的选取是任意的;②选取的参考平不同,物体的重力势能的数值是不同的;③通常选地面为参考平面。

7.势能具有系统性: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组成的系统共有的,弹性势能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共有的。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功和能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功和能

v
t
0 dv 0 3tdt
v dx dt
v 3t2 2
dx vdt 3 t 2dt 2
A
F dx
2
6t
3
t
2dt
9
t
4
2
36 J
02
40
9
§3.2 动能和动能定理
设质点m在力的作用下沿曲线从 a点移动到b点
元功:
dA F dr F cos ds
F
cos
maτ
m dv dt
A非保内 Ep2 Ep1
A外 A非保内 Ek 2 Ep2 Ek1 Ep1
25
机械能
E Ek Ep
A外 A非保内 E2 E1
质点系的功能原理
质点系机械能的增量等于所有外力和所有非保守内力 所做功的代数和。
26
3-4-3 机械能守恒定律
如果 A外 0 , A非保内 0
解 (1)小球和地球构成系统 机械能守恒。即在H处和圆
形轨道顶点处机械能相等:
mgH 1 mv2 mg2R 2
man
m v2 R
mg
H 5 R 2
mg R
O
28
(2)由于H较小,故设在h处小球脱离轨道,计算出h。
mg2R mgh 1 mv2
man
m v2 R
2
mg sin
N
因轨道的支撑力N=0
保守力的特点:保守力沿任何闭合路径做功等于零。

F
dr
0
a
设保守力沿闭合路径acbda做功
按保守力的特点: Aacb Aadb
d
c
Aacb Abda
A Aacb Abda Aacb Aac置所确定的系统能量 保守力做的功与势能的关系: 物体在保守力场中a、b两点的势能Epa与 Epb之差,等于 质点由a点移动到b点过程中保守力所做的功Aab。

功和能·教案

功和能·教案

功和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情况,学习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

2.对功和能及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总结。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功和能的关系,明确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它处理有关问题。

3.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能更加全面、深入认识功和能的关系,为学生今后能够运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热学、电学知识,为学生更好理解自然界中另一重要规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打下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掌握应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和认识功和能的关系。

2.本节教学实质是渗透功能原理的观点,在教学中不必出现功能原理的名称。

功能原理内容与动能定理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要解决这一难点问题,必须使学生对“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认识,从笼统、肤浅地了解深入到十分明确认识“某种形式能的变化,用什么力做功去量度”。

3.对功、能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是本节、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通过本节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将不断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认识。

三、教具投影仪、投影片等。

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结合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各是什么?评价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2.如果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如何变化?物体机械能的变化和哪些力做功有关呢?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呢?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不要求学生回答。

在此基础上教师明确指出:机械能守恒是有条件的。

大量现象表明,许多物体的机械能是不守恒的。

例如从车站开出的车辆、起飞或降落的飞机、打入木块的子弹等等。

分析上述物体机械能不守恒的原因:从车站开出的车辆机械能增加,是由于牵引力(重力、弹力以外的力)对车辆做正功;射入木块后子弹的机械能减少,是由于阻力对子弹做负功。

最新初中物理功和能教案

最新初中物理功和能教案

初中物理功和能教案1知识点: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知道机械功的计算公式。

3.理解功率的概念。

4.知道功的原理。

5.知道有用功和总功。

6.知道动能和势能。

考点:功以及机械效率的计算。

能力: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方法:教师讲解—学生掌握—学生提问---学生练习【自主学习】 1.功(3)功的计算:功:物体上的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①W=F·S=Gh(克服重力做功)②W=P·t 国际单位:N·m;焦耳,简称焦,符号J。

1J=1 N·m2、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有用功:必须要做的功。

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合。

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1)斜面(2)杠杆①W有用=G·h ②W额外=f·S ③W总=F·S=G·h+fS①W有用=G物·h ②W额外③W总=F·S(轮轴效率)(3)定滑轮(a)①W有用=Gh ②W额外:摩擦及绳重③W总=F·S=F·h(4)定滑轮(b)①W有用=f·S物②W额外:滑轮转动摩擦③W总=F·SF=F·S物(5)动滑轮及滑轮组(a)①W有用=G物·h②W额外③W总=F·S=F·nh=(G物+G动)·h(6)动滑轮及滑轮组(b)①W有用=fS物②W额外:绳重及滑轮转动摩擦③W总=F·SF=F·nS物3、功率定义: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单位:功率用P表示,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W(1)公式:.(2)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与机械效率无关)(3)机械中的功率4、机械能 (1)动能:(与m、v有关)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愈大,它的动能愈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愈大,动能愈大。

(2)重力势能:(与m、h有关)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高中物理必修2教案功和能_1

高中物理必修2教案功和能_1

功和能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知道能量的定义,知道对应于物质不同的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能量。

2.理解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知道转化中总能量守恒。

3.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二)能力训练点1.正确理解功和能之间区别和联系。

2.从能量及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解决有关问题。

(三)德育渗透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的态度,从功能角度探索,研究,发现自然规律,并运用它服务于全人类。

(四)美育渗透点通过学习对实例的列举和实验的操作,把学习欣赏科学成果和自己的实践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学法引导1.组织学生列举、涉及功与能的现象并做初步讨论。

2.通过讨论和实验演示来归纳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理解功和能的关系(2)知道能量的转化用做功来量度2.难点在具体的物理现象中能确认具体能量的转化情况,能用做功来定量地反映这种转化.3.疑点功是能吗?功可以转化为能吗?能转化过程中一定要做功吗?做功的过程一定伴随着能量转化吗?4.解决办法(1)联系实际,观察生活生产中的能量转化现象,加深理解功能关系.(2)做好演示实验,直接感受能量的转化过程.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弹簧、钩码、走马灯、蜡烛、支架、能量转化录像.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教师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对实例分析,设计相关问题.2.学生通过讨论,观看实验和录像,并通过例题演练提高认识.七、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略)(二)整体感知能的转化现象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要充分联系实际,针对具体的能的转化过程进行分析,确切理解功能关系,把对能量转化的分析作为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导入新课】初中同学学过功和能的一些知识,对功和能有一个简单的认识并能定性地分析某些物理现象,前二节我们较深入地探讨了功的概念、功的计算,现在将进一步研究能的基本知识以及功和能的关系.1.能的概念(1)能的定义: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则这个物体就具有能由学生举出自然界中具有能量的物体的实例,如流动的河水,飞行的子弹,自由下落的重物,压缩的弹簧,燃烧的焰火,高压的气体……(2)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能演示:弹簧吊挂物体,一端固定在铁架上,用力下拉物体,使弹簧伸长后释放,物体将向上运动,弹簧对物体做功,说明形变的弹簧有能量,此能量叫弹性势能.演示:点燃走马灯的蜡烛后,灯的一部分旋转起来,这个现象中,有些什么能?能如何转化?首先是蜡烛的化学能经燃烧释放出来,加热空气,空气分子运动加剧,转化为空气分子的内能,热空气上升又带动走马灯旋转,空气的部分内能又转化为走马灯的机械能.由此看来,自然界的能多种多样,除上述的能以外,还有电能、光能、原子能、生物能……同时它们之间也可以互相转化。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有些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有些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有些教案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功和能的概念,使学生了解物理学中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

1.1.2 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1.3 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点讲解2.1 功的定义与计算2.1.1 功的概念: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是力和物体位移的乘积。

2.1.2 功的计算公式:W = F × s × cosθ,其中F为力,s为位移,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2.1.3 功的单位:焦耳(J),1J = 1N·m。

2.2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2.2.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K = 1/2mv²,其中m为质量,v为速度。

2.2.2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2.3 能量守恒定律:在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三、教学内容3.1 功的概念和计算3.1.1 讲解功的定义,通过实例演示功的计算过程。

3.1.2 让学生通过实验或练习题,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功。

3.1.3 引导学生理解功的单位,并进行单位换算练习。

3.2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3.2.1 讲解动能、势能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分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3.2.2 让学生通过实验或练习题,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3.2.3 引导学生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4.1 知识与技能目标4.1.1 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4.1.2 理解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原理,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

4.1.3 学会运用动能、势能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4.2 过程与方法目标4.2.1 通过实验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分析能力。

4.2.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

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第一篇:高中物理《功和能》教案功和能一、教学目的:1.知道在能量相互转化过程中,转化了的能量的多少,可以由做功的多少来确定。

2.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能量的转化过程。

3.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4.为后面定量地描述动能和势能及机械能做好准备二、重点难点:1.理解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能量的转化过程是本节的重点。

2.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本节的难点。

3.能源问题是本节课对学生的一个能力培养点。

三、教学方法:演示、讲授、讨论、练习。

四、教具:滚摆、皮球、重物、弹簧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提问: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关于能的初步知识,请说出学过哪几种形式的能?(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

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是由什么量来量度呢?板书课题:第三节功和能(二)进行新课提问:请同学们举出一些物体能够做功的例子。

(1)流动的河水能够推动水轮机做功,说明流动的河水能够做功。

(2)人们在打桩时,先把重锤高高举起,重锤落下就把木桩打入地里,说明被举高的重锤能够做功。

(3)风吹着帆船航行,流动的空气能够对帆船做功。

(4)运动着的钢球打在木块上,能把木块推走,运动的钢球能够做功。

(5)射箭运动员把弓拉弯,放手后被拉弯的弓能把箭射出去,说明拉弯的弓能够做功。

(引导学生分析物体能够做功的共同点就是都有做功的本领-----能)1.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提问:我们知道,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那么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讨论:(1)只有重力做功时,重力势能和动能发生相互转化。

演示:把一个滚摆悬挂在框架上,用手捻动滚摆使悬线缠在轴上,滚摆升高到最高点,放开手,观察滚摆的运动,并思考它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分析说明:滚摆升高到最高点,放开手,在下落过程中,滚摆的动能增加,同时滚摆的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对滚摆做了功.重力对滚摆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同理,在上升过程中,滚摆克服重力做功,滚摆的重力势能就增加,滚摆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增加多少.小结:物体转化了的能量的多少可以由做功的多少来量度.(2)只有弹力做功时,弹性势能和动能发生相互转化.[演示]拿一根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另一端上放一小球并压缩.待静止后放手,小球将被弹出去.观察小球离开弹簧前弹簧的形变及小球的运动情况,并思考弹性势能和动能的变化.分析说明:被压缩的弹簧放开时把小球弹出去,小球的动能增加,同时弹簧的势能减少.弹簧对小球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小结:物体转化了的能量的多少可以由做功的多少来量度.(3)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 [实例]列车在机车的牵引下加速运动.分析说明:列车在机车的牵引下加速运动,列车的机械能增加,同时机车的热机消耗了内能.牵引力对列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小结:转化过程中,转化了的能量的多少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4)机械能与化学能的转化. [实例]用手抛出一个皮球.分析说明:你用手抛出一个皮球,对皮球做功的时候,皮球获得动能,同时贮存在你体内的化学能减少,你抛球时做的功越多,皮球获得的动能就越多,你体内的化学能减少的也就越多.实际上,皮球获得的动能是由体内减少的那部分化学能转化来的,而且你做了多少功,就表示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皮球的机械能.小结:转化过程中,转化了的能量的多少可以由做功的多少来量度.[实例]起重机提升重物。

物理高中十年级的功和能教案

物理高中十年级的功和能教案

物理高中十年级的功和能教案一、引言在物理学中,功和能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有助于我们理解物体在运动和相互作用中的能量转化和传递的过程。

在高中十年级的物理课程中,教授功和能的概念是必不可少的。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教授功和能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实际例子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二、功的概念和计算1. 功的定义首先,我们需要向学生解释:"功是描述力对物体施加作用时所做的工作的量。

"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功与力、位移和对物体的作用相关。

2. 计算功的公式接下来,我们可以引入计算功的公式:功 = 力 * 位移* cosθ。

在这个公式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位移的单位是米(m),功的单位是焦耳(J)。

3. 功的单位转换同时,我们也需要告诉学生功的其他单位:1焦耳(J)= 1牛顿(N)* 1米(m)。

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功的量纲和单位转换。

4. 功的正负最后,我们还需要解释功的正负。

当力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时,功为正;当力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反时,功为负。

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帮助学生理解物体受到正向力时的功为正,受到反向力时的功为负。

三、能的概念和类型1. 能的定义接下来,我们将介绍能的概念。

能是物体在运动或相互作用中具有的能力。

能与物体的状态和位置有关。

2. 动能和势能学生也需要了解能的不同类型: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势能是物体由于其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我们可以通过解释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势能的概念。

3. 能的转化和守恒此外,我们还应该向学生介绍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反之亦然。

能的总量在封闭系统中是守恒的,这意味着能不会被创造或消失,只会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

四、示例和练习1. 示例问题接下来,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些实际的示例问题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功和能的概念。

例如,一个运动员推动一个足球,他对足球做了多少功?一个物体从地面上方落下,当物体刚触地时的动能和势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 练习题之后,我们可以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计算来应用他们对功和能的理解。

物理实验教案:功与能

物理实验教案:功与能

物理实验教案:功与能一、引言功与能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描述了物体在作用力下所进行的工作和储存的能量。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实验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功和能的概念,并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种物理实验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功与能的含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二、实验介绍2.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生将能够:1. 理解功的含义和计算方法;2. 掌握力在物体上做功的条件和结果;3. 理解能的概念,并能够计算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2.2 实验材料1. 弹簧秤2. 弹簧3. 铅直地面4. 测量刻度尺5.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2.3 实验步骤步骤一:测量地面高度1. 在实验桌上放置弹簧,保持垂直。

2. 使用测量刻度尺测量弹簧与地面之间的高度,并记录数据。

步骤二:力的做功1. 将弹簧放在地面上,使其自由伸展。

2. 将物体(如一本书)放在弹簧的顶部。

3. 测量书在弹簧顶部位置的高度,并记录数据。

4. 缓慢地将书从弹簧上取下,使其落地,同时记录书的重量。

5. 计算力在此过程中的位移,并使用公式计算作用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功 = 力 ×位移× cosθ步骤三:动能与势能的计算1. 使用公式计算物体的动能。

动能 = 1/2 ×质量 ×速度^22. 使用公式计算物体的势能。

势能 = 力 ×位移三、实验原理3.1 功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功是力对物体所做的工作,用于描述力在物体上产生效果的大小。

在力沿着物体位移的方向上进行的情况下,功可用以下公式计算:功 = 力 ×位移× cosθ其中,力的大小以牛顿(N)为单位,位移的大小以米(m)为单位,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时,cosθ = 1,此时的功为正;当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时,cosθ = -1,此时的功为负。

3.2 能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能是物体的一种状态,用于描述物体具有做工的能力。

功与能的关系教案

功与能的关系教案

功与能的关系教案【篇一:高一物理:功和能教学设计_03】第三节功和能●本节教材分析本节讲述功和能之间的关系,属于过渡性的一节,目的在于阐述本章的基本线索,使学生知道如何定量地研究机械能,为后面两节定量地讲述能和重力势能做好准备.在本节的教学中,要结合初中学过的知识,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知道了功和能的这种关系,就可以通过做功的多少,定量地研究能量及其转化的问题,但是对于功和能的关系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要通过本章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加深体会,这一节只要求有个初步理解就可以了.●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能量的定义,知道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能量. 2.知道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是因为物体具有能量.3.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4.理解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知道转化中总能量守恒.二、能力目标1.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解决有关能量问题. 2.知道功和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三、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功和能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学会从功能角度去探索自然规律.●教学重点1.理解功和能的关系.2.知道能量的转化用做功来量度.●教学难点在具体的问题中如何得到能量的具体转化情况,并用做功来定量地反映这种转化.●教学方法实验法、举例法●教学用具投影片、cai课件●教学过程首先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理解功和能的关系 2.知道能量的转化用功来量度学习目标完成过程一、复习导入1.初中我们学过能量守恒定律,同学们回忆一下该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2.引入初中我们已初步学会功和能的有关知识,对功和能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并能定性地分析某些物理现象,本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能的基本知识以及功和能的关系.二、新课教学(一)能的概念1.用多媒体展示下列物理情景,并把四幅图对比在同一画面上①流动的河水冲走小石块.②飞行的子弹穿过木板.③自由下落的重物在地上砸了一个坑.④压缩的弹簧把物体弹出去.2.分析概括图片中流动的河水、飞行的子弹、下落的重物、压缩的弹簧都各自对物体做了功.3.总结: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则这个物体具有能.(板书)4.同学们结合生活,举些物体具有能量的例子.张紧的弓能够做功,所以它具有能.电动机通电后能够做功,它具有能.打夯机能做功,它具有能.流动的空气能做功,它具有能.5.结合学生所举的例子总结: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能.例如:有形变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流动的空气具有动能等.6.①演示:把弹簧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挂一物体,用力向下拉物体,使弹簧伸长后释放,物体将向上运动.②分析:拉下物体,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松手释放后,弹簧缩短,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具有了动能,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即把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③总结: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7.用多媒体展示几种现象,学生分析能量的转化情况.①水冲击水轮发电机发电.机械能→电能②太阳出来,照耀森林.太阳能→生物能③傍晚,电灯亮了.电能→光能(内能)过渡引言:上边我们分析了几个能量转化过程,并且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与之紧密相关的是做功.那么:功和能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二)功和能的关系1.用多媒体展示下边几个过程①人拉重物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而运动.②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冲击水轮机,带动水轮机转动.③火车在铁路上前进.2.师生共同分析①中人对重物做功的过程中,人的生物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对水流机冲击,带动水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动而做功,水流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火车前进而做功,把油和煤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又把内能转化为火车的机械能.在上述过程中,发生了能量转化,且都伴随着做功过程并板书,做功使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转化.过渡:那么在能量转化中,能量的转化和所做的功之间有什么关系呢?3.举例说明①举重运动员把重物举起来,对重物做了功,重物的重力势能增加,同时,运动员消耗了体内的化学能,且运动员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②被压缩的弹簧放开时把一个小球弹出去小球的动能增加,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且弹簧对小球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归纳得到: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板书: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过渡:通过上述分析:功和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4.老师概括功和能的不同①功是和物体的运动过程有关的物理量,是一个过程量.能是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的物理量,是一个状态量.②做功可以使物体具有的能量发生变化,而且物体能量变化的大小是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的.但功和能不能相互转化.三、巩固练习1.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功就是能,功可以转化为能b.做功越大,物体的能越大c.能量转化中,做的功越多,能量转化越多d.功是物体能量的量度2.运动员将质量为150 kg的杠铃举高2米:①运动员做了多少功?②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杠铃的重力势能?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并且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意运用功和能的观点、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五、作业(一)阅读课文,掌握功和能的关系(二)思考题1.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形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长为 2a,宽为a,若要把它从图中所在的位置直立起来,外力至少要做多少功?2.挂在竖直墙壁上的长1.80 m的画,画面质量为100 g,下面画轴质量为200 g,令将它沿墙缓慢卷起,g取10m/s2,需做_____j的功.参考答案:( 1)mga 2.45 2六、板书设计1.能量是表示物体具有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2.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功 3.和能4.功的大小等于转化的能量,但功不是能1.【篇二:功和能教案】五、功和能教学目标1.加强学生对功、功率、能量等概念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使他们能够在具体问题中合理地运用上述概念分析解决问题.2.通过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关系的复习,使学生对功和能关系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并能够应用动能定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3.加强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的认识,使他们能够运用守恒条件判断具体问题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问题.4.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使他们逐步掌握在较复杂问题中分析题意,找出适用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功、功率、动能、重力势能的概念,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规律及应用是本章重点.本章难点较多,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适用条件是比较突出的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讲述:今天我们开始复习功和能一章,这一章内容较多,能力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同学既要注意知识内容,又要注意研究方法.板书:功和能一、基本概念1.功讲述:下面我们首先复习基本概念,先来看看功的概念.提问:大家回忆一下,功是如何定义的?学生活动回答:功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功的单位还有电子伏、千瓦时、卡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cal=4.2j板书:单位:焦耳(j)lcal=4.2j提问:功的概念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比如说人在推车时做了1000焦耳的功,那么这1000焦耳的功究竟是哪个力做的呢?回答:是人的推力做的.讲述:所以,我们在研究功的时候必须首先明确是在研究哪个力做的功,另外考虑到动能定理的应用条件,我们还应该清楚这个力是否是物体所受的合力.这是我们要对功的概念做的第一点说明.板书:说明:①首先明确做功的力及此力是否是合力提问:明确了研究对象之后,我们来回忆一下: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回答: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提问:那么功的定义反映出功的本质是什么呢?或者说功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呢?回忆一下.回答:功的本质是力在空间的积累.例如:物体在一个牵引力的作用下绕圆周运动了一圈,又回到出发点,求牵引力所做的功.讨论,少数学生会认为功为零,多数学生会认为功不为零,但追问为什么时却很难说清楚.讲述:如果套公式的话,由于物体运动一周的位移为零,会很容易得出牵引力做功为零的结论.但是,从牵引力作用过程中消耗了其他形式能量而转化为物体动能这一点就能看出,这当然是一个错误的结论.为什么会出错呢?请同学再讨论一下,注意牵引力的特点.讨论,得出结论:原因在于功的定义式是对恒力而言的,而在此问题中,牵引力的方向在随时变化,是一个变力,所以不能套用公式.讲述:此题的正确结论应从功是力在空间积累这一角度,得出牵引力所做功等于牵引力与物体所走过的圆周的乘积.通过刚才的例子,我们可以对功的概念再做两点说明:板书:②功的本质是力在空间的积累③功的定义式对恒力才适用提问:下面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功是矢量还是标量,功的正负又是什么含义呢?讲述:根据功的本质意义,所谓正功,就是力在空间是正的积累;所谓负功,就是力在空间是负的积累.提问:另外,我们知道研究功是离不开能量的,研究功的正负同样离不开能量,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功和能量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如何用能量的变化来说明正功与负功的意义呢?回答:功是能量改变的量度.力对物体做正功,导致物体能量增加;力对物体做负功,导致物体能量减少.讲述:这是正功与负功的本质差别.也是我们对功的概念要进行的再两点说明.板书:④功是能量改变的量度⑤功是标量,但功有正负讲述:需要对负功再加以说明的是: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也可以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例如,物体竖直上抛时,重力对物体做了-6焦耳的功,也可以说成物体克服重力做了6焦耳的功.提问:在实际问题中,我们还经常要涉及到合力做功的问题.大家回忆一下,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那么物体所受合力所做的功与物体所受的各个力是什么关系呢?原因又是什么呢?回答:合力做的功等于各分力功的代数和.由于功是标量,所以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各力所做的功相加,就等于合力所做的功.板书:⑥合力功等于各力功的代数和讲述:另外,因为功的决定因素之一位移与参照物有关,所以功的大小还与参照物的选取有关.比如,我用力推桌子,但没有推动.以地面为参照物我没有做功,而以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我却做了功.所以一般情况下研究功,必须以地面为参考物.板书:⑦功与参照物有关,一般必须以地面为参照物.讲述:下面我们来复习有关功率概念的知识.提问:首先我们回忆一下功率的定义、单位及其物理意义.回答: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功率的定义式为:p=w/t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1瓦特=1焦耳/秒.功率的常用单位还有千瓦,1千瓦=1000瓦特.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讲述:由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所以功率从本质上讲,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单位:瓦特(w)1kw=1000w板书:①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即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提问:在研究功率时经常要遇到平均功率和即时功率,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呢?它们通常用什么公式来求呢?板书:②平均功率与即时功率提问:在研究某些机械的功率时还经常要遇到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及输出、输入功率等概念,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呢?回答:额定功率是某机械正常工作时的功率.每一个机械都有一个额定功率值,机械在此功率或在此功率以下工作,机械不会损坏;如果超过此功率,机械可能就要损坏.机械不一定总在额定功率下工作,这时机械的即时功率叫做机械的实际功率.机械对外做功的实际功率,称做此时机械的输出功率;外界对机械做功的实际功率,称做此时机械的输入功率.板书:③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讲述:下面我们来复习机械能.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势能又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板书:3.机械能(1)动能提问:我们先来回忆动能的意义及它的表达式和单位.【篇三:功和能教案】功和能一、教学目标1.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情况,学习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

功和能 教案

功和能 教案

功和能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能量的定义,知道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能量;2、知道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是因为物体具有能量;3、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4、理解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知道转化中总能量守恒。

(二)能力目标1、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解决有关能量的问题;2、知道功和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三)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功和能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学会从功能角度去探索自然规律。

二、教学重点1、理解功和能的关系;2、知道能量的转化用做功来量度。

三、教学难点在具体的问题中如何得到能量的转化情况,并用做功来定量地反映这种转化。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举例法五、教学用具投影仪、CAI课件六、课时安排 1课时七、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初中我们学过能量守恒定律,同学们回忆一下该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二)新课教学1、能的概念(1)、用多媒体展示下列物理情景,把四幅图对比在同一幅画面上。

①流动的河水冲走小石块;②飞行的子弹穿过木板;③自由下落的重物在地上砸了一个坑;④压缩的弹簧把物体弹出去。

(2)、分析概括图片中流动的河水、飞行的子弹、下落的重物、压缩的弹簧都各自对物体做了功。

(3)、总结: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则这个物体具有能。

(板书)(4)、同学们结合生活,举些物体具有能量的例子。

张紧的弓能够做功,所以它具有能;电动机通电后能够做功,它具有能。

打夯机能做功,它具有能;流动的空气能做功,它具有能。

(5)、结合学生所举例子总结: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能。

例如:有形变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流动的空气具有动能等。

(6)、①演示:把弹簧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挂一物体,用力向下拉物体,使弹簧伸长后释放,物体将向上运动。

②分析:拉下物体,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高中物理 必修一【功和能】优秀教案

高中物理  必修一【功和能】优秀教案

第2节功和能教学重点:1.理解功的原理;2.理解功和能的关系;3.知道能量的转化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教学难点:在具体的问题中如何得到能量的具体转化情况,并用做功来定量地反映这种转化.教具准备:演示实验器材:1.木板(上面有等距离直线)一块;2.木块一个;3.硬纸板(制杠杆模型);4.图钉一个.学生实验器材:1.轻质滑轮一个;2.米尺一把;3.弹簧秤一个;4.铁制滑轮2个;5.线绳其他器材:多媒体设备、CAI课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的原理,明确任何机械均不能省功;2.认识斜面是一种典型的简单机械,并能分析其在生活中的实例;3.知道能量的定义,知道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能量;4.知道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是因为物体具有能量;5.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6.理解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知道转化中总能量守恒.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揭示物理事实,总结物理规律;2.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解决有关能量问题;3.知道功和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揭示物理事实这一过程体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良好品质;2.通过学习功和能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学会从功能角度去探索自然规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复习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学生回答:一、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教师接着问:人类很早就已经开始使用机械来做功了,那人们使用简单机械的作用是什么呢?学生思考并回答: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省力,或者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教师活动: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省力,或者省距离,但是能省功吗?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可不可以找到既可以省力又省位移的机械.推进新课一、功的原理(板书)教师提问:要把这个物体运到高处,有哪些方法?学生思考并回答:可以用手直接把物体提上去;可用杠杆把物体提上去;还可以用动滑轮或滑轮组把物体提升上去.教师活动:很好,用手把物体提上去,力对物体做功了吗?做了多少功?请观察实验. [演示1]在木板前将物体拉升h (高度) W =Gh[演示2]用杠杆来提升物体.用硬纸板制成杠杆,一端用图钉固定在木板上,动力臂为阻力臂的三倍.让物体底面和动力作用点分别对准一条直线,请大家观察.教师提问:这个杠杆是什么类型?F 为多大? 学生思考并回答:是省力杠杆,F =G /3.教师提问:当用力F 匀速将物体提升h 时,F 对杠杆做功了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做了,因杠杆沿力F 的方向移动了距离.教师接着提问:那移动的距离又是多少?(动力作用点) 学生回答:是物体升高距离的3倍,即3h .教师提问:在提升过程中杠杆对物体做功了吗?做的功是多少? 学生回答:W =Gh .教师提问:哪个功相当于人直接用手做的功?动力对杠杆做功如何计算?学生回答:杠杆对物体做的功.人直接用手做的功W =Gh . 人利用杠杆做的功Gh h GFs W ==='33. 即W = W ′(板书).[演示3]用刚才的杠杆,使动力臂为阻力的一半时,请观察(匀速提升物体). 这是什么类型的杠杆,F 为多大? 费力杠杆,F =2G当物体升高距离为2h 时,动力作用点移动的是多少?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为h ,人对杠杆做的功W =2Gh 人不用杠杆做的功:同样 W =2Gh 即W 用杠杆=W 不用杠杆(板书)教师提问:无论使用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能够省功吗? 使用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都不能省功.为什么?两次实验结论都是,人利用机械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分成两个内容,两人一组,学生分成两部分,两个实验并进.[分组实验1](用轻质滑轮)实验装置如图,将重2 N 的物体匀速提升0.2 m. 注意强调用手匀速,竖直向上拉绳时,G F 21. 并将实验数据填在表格里,(把表格投影出来)并计算出 W 用和W 不用. [分组实验2](用较重的铁制滑轮)用一动一定滑轮组成滑轮组,将重2 N 的物体匀速提升0.2 m ,实验装置如图,测量数据及注意事项与实验1相同.实验记录(投影) 实验内容 物重G (N ) 提升高度h (m )拉力F (N ) 实移距离s (m )用滑轮做功(J )不用滑轮做功(J )1 2 0.2 1 0.4 0.4 0.4 220.21.50.40.40.6实验讨论:请做实验的同学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后,能够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利用动滑轮做的功,等于不用动滑轮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做实验2的同学的实验结果是什么?利用滑轮组所做的功大于不用机械所做的功. 为什么与实验1的结论不同呢? W 用>W 不用(板书).教师点评:因为我们实验2中的动滑轮比实验1中动滑轮重得多,在提升物体的同时还要把动滑轮提起来,自然要多做些功.下面请大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动滑轮的重是多少?G =1 N.这时人用滑轮组做的功:W用=W不用+W轮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做了四个实验,据实验结果请回答:1.省力机械还是费力机械能够省功?都不能省功.2.自重和摩擦力大的机械还是自重和摩擦力小到可忽略不计的机械能够省功?都不能省功我们把自重和摩擦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杠杆视为理想机械,由前三个实验可见功的原理(principle of work):使用任何机械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总是等于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或表述为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适用于理想的机械).但无论是理想机械还是非理想机械都有:W输入=W输出+W损失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教师提问:不省功的原因是什么呢?因省力的机械必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一定费力,而功=力×距离,所以不能省功.我们的结论是利用简单机械研究的结果,能适用于复杂机械吗?同样适用.因为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例:自行车是由多个杠杆、轮轴等简单机械组成的,所以利用自行车做功也不能省功.【知识拓展】斜面知识请看课本P9图110中工人师傅将很重的木块,沿搭在高处的木板推上去,这情景生活中常常能够见到.这个木板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叫斜面.斜面是省力还是费力的机械?学生回答:省力的简单机械.教师活动: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斜面为什么能够省力?省多少力?我们根据功的原理可以求出:W G=Fl=Gh假设斜面很光滑,无摩擦时.F=Gh/l=G sinθ由公式可见,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所用的力可以小于重物所受的重力,也就是说斜面可以省力.教师总结:要使重物升高相同的高度,斜面越长越省力.(板书)用多媒体介绍一些斜面应用的例子:工人师傅将油桶沿斜面推上车,怎样才能更省力?搭在车上的木板越长越省力.教师提问:为什么有人沿盘山公路上山觉得费劲时,就在公路上走S形路线.因为盘山公路是个大斜面,当使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斜面越长越省力.走S形路线相当于加长了斜面的长度,因此走S形路线更省力.简单介绍螺旋是一种变形的斜面,它能省力,也能节省空间.投影螺丝钉与上海南浦大桥的螺旋式引桥的图片,要求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给予解答.二、做功和能的转化初中我们学过能量守恒定律,同学们回忆一下该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是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的功和能的有关知识,对功和能也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并能定性地分析某些物理现象,本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能的基本知识以及功和能的关系.(一)能的概念1.用多媒体展示下列物理情景,并把四幅图对比在同一画面上(1)流动的河水冲走小石块.(2)飞行的子弹穿过木板.(3)自由下落的重物在地上砸了一个坑.(4)压缩的弹簧把物体弹出去.2.分析概括图片中流动的河水、飞行的子弹、下落的重物、压缩的弹簧都各自对物体做了功.3.总结: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则这个物体具有能.(板书)4.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举些物体具有能量的例子.张紧的弓能够做功,所以它具有能.电动机通电后能够做功,它具有能.打夯机能做功,它具有能.流动的空气能做功,它具有能.5.结合学生所举的例子总结: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能.例如:有形变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流动的空气具有动能等.6.(1)演示:把弹簧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挂一物体,用力向下拉物体,使弹簧伸长后释放,物体将向上运动.(2)分析:拉下物体,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松手释放后,弹簧缩短,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具有了动能,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即把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3)总结: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7.用多媒体展示几种现象,学生分析能量的转化情况.(1)水冲击水轮发电机发电.机械能→电能(2)太阳出来,照耀森林.太阳能→生物能(3)傍晚,电灯亮了.电能→光能(内能)过渡:上边我们分析了几种能量转化过程,并且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与之紧密相关的是做功.那么功和能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二)功和能的关系1.用多媒体展示下面几个过程(1)人拉重物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到运动.(2)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冲击水轮机,带动水轮机转动.(3)火车在铁路上前进.2.师生共同分析(1)在人对重物做功的过程中,人的生物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2)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冲击水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动而做功,水流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火车前进而做功,把油和煤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又把内能转化为火车的机械能.在上述过程中,发生了能量转化且都伴随着做功过程,(板书)做功使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转化.过渡:那么在能量转化中,能量的转化和所做的功之间有什么关系呢?3.举例说明(1)举重运动员把重物举起来,对重物做了功,重物的重力势能增加,同时运动员消耗了体内的化学能,且运动员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2)被压缩的弹簧放开时把一个小球弹出去,小球的动能增加,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且弹簧对小球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归纳得到: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板书)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过渡:通过上述分析,功和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4.教师概括功和能的不同(1)功是和物体的运动过程有关的物理量,是一个过程量;能是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的物理量,是一个状态量.(2)做功可以使物体具有的能量发生变化,而且物体能量变化的大小是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的,但功和能不能相互转化.【方法引导】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多少,来量度在这个过程中做了多少功.特别是在变力做功的情况下,不能直接用公式来计算功的大小,但可以通过能量转化的多少来得知做功的多少.【巩固练习】1.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功就是能,功可以转化为能B.做功越多,物体的能越大C.能量转化中,做的功越多,能量转化越多D.功是物体能量的量度2.运动员将质量为150 kg的杠铃举高2 m:(1)运动员做了多少功?(2)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杠铃的重力势能?参考答案:1.C2.(1)3×103 J(2)3×103 J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机械功的原理以及功和能之间的关系两部分内容.了解了任何机械都不能既省力又省位移,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并且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意运用功和能的观点、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布置作业1.课本P11作业1、2、3.2.思考题(1)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形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长为2a,宽为a,若要把它从图中所在的位置直立起来,外力至少要做多少功?(2)挂在竖直墙壁上的长1.80 m的画,画面质量为100 g,下面画轴质量为200 g,将它沿墙缓慢卷起,g 取10 m/s2,需做________J 的功.参考答案:2.(1)mga 2)15( (2)4.5 板书设计一、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时,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总是等于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1.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适用于理想机械).2.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3.斜面是一种省力的机械.活动与探究通过做“迷你实验屋”实验,探究使用机械能省功吗?写出你的探究过程并作报告.你有其他方法可以验证结论吗?。

高中物理 第八章 第三节 功和能 教案

高中物理 第八章 第三节 功和能 教案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教学目标
(1)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2)知道概率波的概念。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教材先总结前面所学知识,提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并进一步指出光波是一种概率波:大量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少量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高的光子表现出的粒子性强,频率低的光子表现出的波动性强。

分析二:教材中内容要求较低,学生掌握部分以记忆为主。

教法建议
建议:可以由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学生再阅读课本自学,最后学生回答问题,有不明白的地方由教师解释。

教学设计示例
光的波粒二象性
教学重点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教学难点
: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示例:
由教师提出思考问题(光波能干涉和衍射,说明光具有波动性;而光电效应又说明光具有粒子性,那么光波到底是波还是粒子呢?),学生再阅读课本自学,最后学生回答思考问题,有不明白的地方由教师解释。

探究活动
题目:光学发展史
组织:个人
方案:科普
论文
评价:科普性
文档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高一物理教案设计 功和能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设计 功和能教案

高一物理教案设计功和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2.掌握动能的概念,理解动能定理。

3.能够运用功和能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功的计算、动能的概念及动能定理。

2.教学难点:功的计算、动能定理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机械能概念,如:机械能包括哪两部分?它们是如何转化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功和能。

2.功的概念(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功?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

(2)讲解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θ,其中F为作用力,s为位移,θ为力和位移的夹角。

(3)讨论功的单位:焦耳(J)。

3.功的计算(1)讲解恒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2)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恒力做功。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变力做功?4.动能的概念(1)讲解动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动能的计算公式:E_k=1/2mv^2,其中m为物体质量,v为物体速度。

5.动能定理(1)讲解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2)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

6.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纠正学生错误。

7.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动能的概念、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理解动能定理,并能够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8.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机械能守恒定律。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了功和能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动能定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物理观念。

五、教学拓展(1)讲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让学生了解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

(2)引导学生运用功和能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如:为什么跳高运动员要助跑?为什么骑自行车下坡时速度会越来越快?(3)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动能定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功和能电子教案

功和能电子教案

▪ 保守力的势能 在保守力场中物体从 a 点运动到 b 点,
保守力所作的功等于势能增量的负值
W a bE p a E p b (E p b E p a )
E pb
b
保守力的势能零点 为了确定物体在某位置的 E pa
F
保 守 力
势能,必须选取适当的势能零 a
保守力的功 W ab
点,则物体在任一位置 a 的势
b
设m'远大于m, m'静止不动
m'对m的引力为
FG
mm r r
a
当m 从 a 点运动到 b 点,
ra
mdr
F
rb rdr
r
引力的功为
m O
W a bF d r r r r r r a 2 b G ,0 m 2 r r 3 m d r r d r 2 r d r G 0 m m (r 1 a r 1 b )
▪ 重力势能属于质点与地球所组成的系统
三、保守力和非保守力 一般势能概念 ▪ 保守力 使物体从一点移至另一点所作的功仅 与物体的初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的力 或 对沿任意闭合路径运动一周的物体所作的功 为零的力
重力、弹性力、万有引力和静电力均为保守力
重力场中 的宇航员
静电场
▪ 非保守力 力所作的功与路径有关 如摩擦力、汽车的牵引力等
摩擦力的功为
W F f m g 8 .8 s 130 J
压力FN的功为
WFN 0
(2)合力的功为
(3)力F的功率为
W=WF+Wmg+WFf+WFN = 0
P F v si m n v 2 g2 W 1
例题3-2 用F=10N的恒力通过轻绳和轻滑轮沿

《功和能》 说课稿

《功和能》 说课稿

《功和能》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功和能》。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功和能”是高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高中物理的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功的概念、正功和负功、功的计算,以及功和能的关系。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建立起对功和能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力和运动的相关知识,但是对于功和能的概念还比较陌生。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物理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建立起功和能的直观认识,引导学生逐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掌握功的计算公式,能够熟练计算恒力做功。

(3)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知道什么情况下力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

(4)理解功和能的关系,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功的计算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功的概念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功和能关系的学习,让学生树立能量守恒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功的概念和功的计算公式。

(2)正功和负功的概念。

(3)功和能的关系。

2、教学难点(1)对功的概念的理解,特别是力与位移夹角对功的影响。

(2)对正功和负功的理解及判断。

功和能教案(精选7篇)

功和能教案(精选7篇)

功和能教案(精选7篇)功和能篇1活动目标:1、经过活动,培养幼儿喜欢听、念儿歌、并在理解儿歌资料的基础上,尝试改编儿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使幼儿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活动准备:食物卡片若干、篮子、盘子、大苹果胸饰1个、实物(苹果)若干个、图片(小朋友、小苹果)各一个、小口袋一个。

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兴趣教师出示小口袋(内装有大苹果一个),请幼儿猜一猜、摸一摸口袋内是什么?2、理解儿歌(1)教师模仿大苹果的口气:啊,我是一个大苹果,谁喜欢欢我呀?为什么?(2)出示图片小朋友:“小朋友们都爱我,瞧,军军也喜欢我,伸出小手想碰我,哎呀,别碰我。

”大苹果为什么会这样?大苹果会对军军怎样说?(3)教师带军军洗洗手。

3、欣赏和学念儿歌(1)教师带上大苹果胸饰,示范念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2)幼儿学念儿歌。

(3)请幼儿做做大苹果的`样貌,表演儿歌。

4、尝试仿编儿歌(1)(出示悲痛小苹果)看,小苹果怎样啦?发生了什事?你们喜欢小苹果吗?(为小苹果编歌)小苹果笑了。

(2)苹果的歌和小苹果的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教师引导幼儿如何仿编儿歌)(3)请个别幼儿摸口袋内的食物,学习仿编儿歌。

5、谈话吃东西前要洗手。

功和能教案篇2一、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2、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3、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

4、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

5、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志,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本册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突出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同时也突出语言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或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使学生通过学习,培养未来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和能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能量的定义,知道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能量;
2、知道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是因为物体具有能量;
3、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4、理解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知道转化中总能量守恒。

(二)过程与方法:
1、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解决有关能量的问题;
2、知道功和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功和能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学会从功能角度去探索自然规律。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功和能的关系;
2、知道能量的转化用做功来量度。

三、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问题中如何得到能量的转化情况,并用做功来定量地反映这种转化。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举例法
五、案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初中我们学过能量守恒定律,同学们回忆一下该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二)新课教学
1、能的概念
(1)、用多媒体展示下列物理情景,把四幅图对比在同一幅画面上。

①流动的河水冲走小石块;
②飞行的子弹穿过木板;
③自由下落的重物在地上砸了一个坑;
④压缩的弹簧把物体弹出去。

(2)、分析概括图片中流动的河水、飞行的子弹、下落的重物、压缩的弹簧都各自对物体做了功。

(3)、总结: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则这个物体具有能。

(板书)
(4)、同学们结合生活,举些物体具有能量的例子。

张紧的弓能够做功,所以它具有能;
电动机通电后能够做功,它具有能。

打夯机能做功,它具有能;
流动的空气能做功,它具有能。

(5)、结合学生所举例子总结: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能。

例如:有形变的弹
簧具有弹性势能,流动的空气具有动能等。

(6)、①演示:把弹簧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挂一物体,用力向下拉物体,使弹簧伸长后释放,物体将向上运动。

②分析:拉下物体,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松手释放后,弹簧缩短,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具有了动能,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即把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③总结: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转化过程中守恒。

(7)、用多媒体展示几种现象,学生分析能量的转化情况。

①水冲击水轮发电机发电。

机械能—电能;
②太阳出来,照耀森林。

太阳能—生物能。

③傍晚,电灯亮了。

电能—光能(内能)
过渡引言:上边我们分析了几个能量转化过程,并且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与之紧密相关的是做功,那么,功和能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2、功和能的关系
(1)、用多媒体展示下边几个过程
①人拉重物在光滑水平面上由静止而运动;
②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冲击水轮机,带动水轮机转动;
③火车在铁路上前进。

(2)、师生共同分析
①中人对重物做功的过程中,人的生物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

②在水力发电厂中,水流对水轮机的冲击,带动水轮机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转动而做功,水流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③火车前进而做功,把油和煤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又把内能转化为火车的机械能。

在上述过程中,发生了能量转化,且都伴随着做功过程并板书。

(三)、巩固训练
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功就是能,功可以转化为能;
B、做功越大,物体的能越多;
C、能量转化中,做的功越多,能量转化越多;
D、功是物体能量的量度。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并且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意运用功和能的观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
功和能
1、能量是表示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的大小的物理量;
2、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3、功和能的联系:
①功和能都是标量;
②功和能的国际单位都是焦;
③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4、功的过程量,能是状态量。

功的大小等于转化的能量,但功不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