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传导阻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及治疗原则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传导阻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
意义及治疗原则
11
(3)临床意义:①AMI并发LAH患者的临床 过程平稳,Ⅲ度A-VB的发生率并不比无LAH者多, 对近期预后无重要影响;②AMI并发LAH的患者, 一旦合并CRBBB,此时,死亡率有所增加;③文 献报道,并发LAH的AMI患者其住院病死率约为7 %-29%。
室内传导阻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
意义及治疗原则
10
(四)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H): (1)解剖学特点:①左前分支较细长;②位
于室间隔的浅部;③主要血供为左冠状动脉前降 支的第一间隔支,④其位置于左心室流出道,易 发生缺血性损伤,这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常并发的 单分支传导阻滞。 Ⅲ
(2)好发部位及发病率:LAH多发生于前壁 或前间壁心肌梗死。有资料显示,在前壁心肌梗 死时LAH的发生率为24﹒2%;下壁心肌梗死时发 生率为16﹒5%。在前壁心肌梗死并发束支传导阻 滞的患者中LAH占19%.
室内传导阻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
意义及治疗原则
9
(5)治疗原则,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完全性左束支 传导阻滞的患者应尽早溶栓和PCI治疗.
目前认为:左束支传导阻滞或前壁心肌梗死病 人溶栓受益最大;下壁心肌梗死溶栓受益较差;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不能溶栓。
(三)CRBBB与CLBBB交替出现:有学者认为此种 束支传导阻滞交替出现,称之为“危险性的不稳 定型束支传导障碍”,对此种病人应即刻给予安 装临时心脏起搏器,因这类患者约60%发展成Ⅲ 度A-VB或兼有间歇性心室停搏,其预后不良,病 死率高。
室内传导阻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 的临床意义及治疗原则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心血管病医院
张德全教授
室内传导阻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
意义及治疗原则
1
一、概念
百度文库
室内传导阻滞是发
生在希-浦系统中的一支 或三支阻滞(左前分支、 左后分支和右束支传导阻 滞)。
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中的发病率为 10%-20%。由于易发生房 室传导阻滞,所以急性心 肌梗死并发室内传导阻滞 死亡率高,一般为51%62%。所以应高度重视,密 切监护,以便及时处理,防 止出现严重后果. 室内传导阻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
意义及治疗原则
心脏的传导系统 2
二、分类
室内传导阻滞是指HIS束分叉以下部位的传导障碍。目前 将其分为;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 支阻滞和左后分支阻滞)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 双束支传导阻滞
三束支传导阻滞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是指束支的细小分支以下的部 位或蒲肯野氏纤维网内所发生的传导障碍。
累)。其特点为:一是很少经Ⅱ度Ⅱ型房室传导 阻滞过渡,而多从P-R间期正常的窦性节律突然发
生;二是此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Ⅲ度AVB)辅助起搏点位置较低,心电图表现
室内传导阻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
意义及治疗原则
6
为QRS波群增宽、频率缓慢,易发生阿-斯综合征。
⑤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另一危险性是继束支传导
阻滞后在蒲肯野氏纤维网内,易形成不稳定的折 返环,从而诱发心室颤动而导致病人死亡。据文 献报道,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并发心室颤动的 发生率约为30%-35%,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一周
后致死的主要原因。⑥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表现
形式可以是暂时的、间歇性或束支文氏现象,但 部分患者心肌梗死后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可持续存 在。
心电图表现为:(1)无心室肥厚的表现
(2)不具备某束支传导阻滞波形
(3)QRS波群时限延长
室内传导阻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
意义及治疗原则
3
三、室内传导阻滞在AMI中的表现形式 及临床意义
(一)完全性右束支 传导阻滞(CRBBB) (1)解剖学特点:右 束支较细长;沿室间 隔右侧走行,位置表 浅;右束支的血供主 要来自左冠状动脉前 降支的第一间隔支, 其下2/3部分无双重 血液供应,所以易于 发生缺血性损伤。
室内传导阻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
意义及治疗原则
4

( 2)发病率: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发完全性右 束支阻滞的发病率约为6%。有资料显示急性前壁 心肌梗死并发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中并发完全性
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可高达40 ﹒5%。
(3)、临床意义:①在心肌梗死病人中,完全 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主要发生于前壁;②前壁急性心 肌梗死并发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多为冠状动 脉左前降支近端闭塞,心肌坏死较为广泛,因此常 伴有严重的左心衰竭和/或休克。伴有左心衰竭的
室内传导阻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
意义及治疗原则
7
(二)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在于: (1)解剖学特点:左束支主支短而粗,与左室前 壁血液供应同源,也就是说左束支的血供主要来 自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双重血液供应。 所以急性心肌梗死时并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远较并发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其分支阻滞少, 据资料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完全性左束支传 导阻滞的发生率仅为0﹒9%,在急性心肌梗死并 发束支传导阻滞中,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发 生率仅为9﹒5%。
室内传导阻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
意义及治疗原则
12
(五)左后分支传导阻滞(LPH):
室内传导阻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
意义及治疗原则
8
(2)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 滞主要发生于前壁。(3)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发展成Ⅲ度A-VB的危险性较CRBBB少,通常认为 其对近期预后影响较CRBBB小。(4)心电图诊断:
目前 心电图诊断CLBBB较为困难,但近来有 资料显示有以下表现者提示诊断AMI并完全 性左束支传导阻滞:①ST段抬高≥1mm且同 QRS波群一致;②V1,V2或V3 ST段压低 ≥1mm;③ST 段抬高≥5mm且同QRS波群不 一致;
室内传导阻滞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
意义及治疗原则
5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其住院病死率高达
50%-60%。③下壁并右室心肌梗死一旦合并完全
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易发生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提示死亡率高、预后不佳。④急性心肌梗死并发 完全性右束支 传导阻滞者约有30%左右发展为完 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其机制为已有蒲肯野氏纤维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