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从《短歌行》看曹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从《短歌行》看曹操
从《短歌行》看曹操 人活着就得有追求。然而,这追求却是一把双刃剑!它让人在得以享受成功的欢乐的同时,也走进了无尽的烦恼与忧愁的漩涡。这并不是一个多么深奥的哲学命题,然而我们却常常读不懂它的生活诠释。 比如曹操,我们通常对他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中表现出的一个具有强烈责任心的政治家对国祚衰微的痛心和民生凋敝的同情视而不见,遗忘他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中表现出的具有远大抱负的炎黄子孙可贵的进取精神,而固执于把他当做乱世奸雄的习惯意识,怎么也不肯把他当做一个“人”来看,就算他留下再多的心迹也无济于事,不免委屈了古人。就让我们放平了心态,从曹操的《短歌行》来看曹操的另一面。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品着美酒佳肴,赏着曼舞轻歌,一种沉重的人生感慨却悄然而来。人的一生能拥有几多岁月?回望自己的人生,作者突然发现,人的一生竟然不过像清晨绿叶上那一滴即将面对朝阳的清露,转瞬即逝。而就那么一刹那的生命,对他来说,也已经逝去了大半啊!做此诗时,曹操已经53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53岁,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一声叹息,明明是在借酒浇愁啊!寥寥几句,一代政治家、军事家心头那充满文人气质的忧患的浓云惨雾,刹那间便从纸上涌溢而出。我们注意到,曹操之忧并非来自长生的无望或者对死亡的恐惧,而是来自于一种“忧思”。那么,他在为什么而“忧”呢?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忽然想起一个人来!想起他,作者的心就不能不震颤:老伙计,你知道吗?我心中一向的块垒,都是因为没有你在身边啊! 如果我们心中隐隐有了一丝疑惑,那么接下来的四句更让我们感到惊讶:“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你们看,朋友到齐了,酒摆好了,音乐响起来了,好一个热烈、盛大的宴宾场面。我们不能不心生疑窦:是谁竟能让曹操如此挂怀,为之如此“忧心”,从这些人的服饰上看,从曹操写到他们时引用《诗经》的做法来看,他们应该是曹操的故交或同窗好友之类的人。但是,果真如此,问题就又来了:难道曹丞相会因为缺乏文友或者酒友而郁郁寡欢至此吗?再说,缺少故旧团聚的郁闷跟前面对岁月匆匆的感慨也扯不上关系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空中皎洁的明月摘取到手,就有了绵绵无尽的“忧”。好奇怪,难道得不到
空中明月是他“忧”的根源?然而,一想起曹操的身份和抱负,我们马上就豁然开朗了:原来,他所谓的明月是心中像明月一样光辉灿烂却又显得那么遥远的奋斗目标啊!曹操朝思暮想,如今醉意蒙眬中见到的那些人并不是从前的同学、朋友,更不是什么梦中情人,而是能和他一道奋斗,帮他实现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的贤才! 应该说,此时的曹操,事业已经接近了他人生的巅峰:平定了袁氏、吕布、公孙瓒、乌桓等军阀割据势力,即将统一北方。现又亲率大军南征,准备剪除孙刘割据势力。也就是说,他成就帝王霸业的一天已经隐隐在望,指日可待了。然而,今天的这场宴会,却把年岁意识这个不速之客给招了过来。于是,他发现,理想还那么遥远,而自己却已逾知天命之年。 可以想象,对曹操这么一个本就为理想、事业而生的人,眼见理想、事业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幻影,这会是一个怎样沉重的打击!唯有想到了这一层,我们才能想象到,作品中欢乐场景的出现,曹操对贤才思慕至如饥似渴的表现,完全是对理想、事业的成功思慕过度的结果。因此,这个场景展现给我们的,绝不是什么轻松、欢乐的心境,而恰恰是比前面醒着的时候更加浓郁、沉重的忧思。然而,曹操就是曹操,成就一番伟业的愿望毕竟太强烈了。他的意识执拗地沉入到了对理想、追求的遐想中去。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你看,茫茫原野中,纵横的小路上,那些心中渴慕的人,东西南北的不都来了吗?我们分明地感觉到,在曹操的心中,贤才多么难觅啊,我们不能不产生一个疑问:是天下的贤才太少了,还是贤才们不愿意为国出力呢?也许,我们从诸葛亮“出山”一节中能够得到些启示。刘备三顾茅庐方请出一个诸葛亮,其“艰难”可想而知。而这其中的“艰难”,绝非诸葛孔明恃才狂傲、矫揉造作的结果。 《三国演义》中孔明出山之前,司马徽知道刘备欲请卧龙,料知孔明必将出山时,曾发出过一声重重的叹息:“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司马徽的这句话,真个道出了天下贤才在天下大乱时普遍存在的心态,那就是:担心找不到明主,会导致自己明珠暗投;甚至抱负施展不成,反招杀身之祸。这样的“镜子”可不少啊!这应该就是贤才“难觅”的原因了。 对贤才们心中的顾虑,知人善任的曹操当然心知肚明,“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不就是当时贤才们急于一展雄才却苦于难觅安身立命之所的写照吗? 于是,情急之下的曹操不禁冲着苍天明月,更是向天下贤士大声疾呼,以表心迹:“山不
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朋友们,别再寻觅了,别再犹豫了,当世的周公,你们苦苦寻觅的爱慕贤才的明主就在眼前,他就是我啊! 强烈、沉重的忧患,充溢于整篇作品的字里行间,可以说字字都是难解难消的忧。我们得学会以心态来看待人,也就是说,要把曹操这个人当成一个“人”而不是把他当成一个抽象的符号来看待,尤其不能把他仅仅当做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臣贼子来看待。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看到人生的真相,也才能从中得到真正的教益。
版权所有:碧意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