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艾娣著《梦醒子:一位华北村庄士绅的生平_1857_1942》

合集下载

科举社会的消逝与士子的境遇——读沈艾娣《梦醒子》

科举社会的消逝与士子的境遇——读沈艾娣《梦醒子》
关键词:沈艾娣;梦醒子;刘大鹏
一 沈艾娣博士[2]的论著《梦醒子:一位近代华北士 子的人生历程(1856—1942)》主要讲述了近代山西 一位乡村士子的故事。主人公刘大鹏是山西太原赤 桥村人,37 岁中举人,三次参加会试,终未考中。身 处延续 1000 多年的科举社会渐渐消逝的时代,刘 大鹏的人生履历经过了多次角色转变。作者分别从 “ 撰 述 者 ”、“ 儒 者 ”、“ 孝 子 ”、“ 民 众 代 表 ”、“ 商 人 ”、 “农民”六个方面展开论述,尽可能全面详尽地对其 一生的主要事迹予以揭示。 刘大鹏一生中保持写日记的习惯,五十年几乎 未间断,这也是他每天进行自我反省的一种方式。
另外,作者还从侧面就儒家思想对民众的影响 做了考察。刘大鹏所在的山西地方普遍盛行“重商轻 儒”的风气。人们更看重的是金钱,对商人充满崇敬。 近代中国社会的多次变革也使传统价值观念不断被 动摇,其地位日渐下降。不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它对人们的影响不可立刻消失。所以,即便民众不再 赞同刘大鹏的做法和观点,更不会去学习、模仿他, 但人们仍然尊重他,对他的举人身份和社会声望充 满羡慕,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国家认可的。所以,刘大 鹏因考取举人而获得的地方威望和社会声誉能够继 续发挥作用。尽管其影响力不断遭遇挑战且渐渐削 弱,但在新旧过渡时期,尤其是国家力量缺失时,儒 家思想仍在起作用,只是在不同时空中以不同方式 体现出来。正是凭借这一声望,刘大鹏活跃于地方事 务中。他在新政府中仍可以拥有一席之地,并积极参 与选举活动;他成功介入煤矿业并从中谋利,而不需 要充裕的投资资金;他多次调解商业纠纷。这些都是 普通民众无法企及的。当然,这种社会威信的局限与 束缚也是显而易见的。地方力量的重组和各种新势 力的兴起,使刘大鹏在其中的处境不容乐观。晋祠修
作者认为刘大鹏内心的矛盾与其所处的社会环 境有密切关系,很大程度上是他无法成功弥合自己 的儒家道德追求与现实之间的隔阂造成的。山西虽 深处内陆,但明清时期商贸活动颇为兴盛,这主要得 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它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北 边地的重要通道,也是通向蒙古、俄罗斯地区的必经 之地。但辛亥革命、蒙古独立、俄国革命等国内外形 势的变动,使山西失去了这一区位优势,而转为一个 孤立、封闭的内陆省份。特别是民国政府开启的现 代化进程,强调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更关注东部沿海 地区。这些对于内地山西地方来说是不利的。刘大鹏 的故乡太原赤桥村是一个传统工业发达的农村, 70%的村民以造纸为生。刘大鹏的记忆中充满儿时 村庄繁华、热闹的情形。但像赤桥村这样的偏远村 社并未受益于现代化,而且很快走向衰落。刘大鹏

汉语言文学试题

汉语言文学试题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库试题:南国社———年成立于———市,出版———半月刊。

@1925 上海《南国》试题:浅草社在上海的成员有———、———,在北京的成员有———等人。

@林如稷,陈翔鹤(上海),陈炜漠,冯至(北京)……试题:未名社———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鲁迅、———、———等。

@1925 韦素园曹靖华李霁野台静农……试题:莽原社———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鲁迅、———、———等。

@1925,韦素园,高长虹,向培良……试题:太阳社的主要成员有———、———、———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

@蒋光赤,钱杏邨,孟超试题:浅草社———年成立于———市,与它有一定继承关系的文学社团是———。

@1922 上海沉钟社试题:湖畔诗社的主要刊物是———,合作出版的诗集有———、———。

@《支那二月》《湖畔》《春的歌集》试题:湖畔诗社的早期成员有潘漠华、———、———、———。

@应修人,冯雪峰,汪敬之试题:湖畔诗社于———年4月成立于———,因位于———而得名。

@1922,杭州,西子湖畔试题:民众戏剧社的发起人有沈雁冰、———、———、———等十三人。

@郑振铎,欧阳予倩,熊佛西,陈大悲,柯一岑,汪仲贤,徐丰梅……试题:我国最早的现代话剧团体是———,于———年3月成立于———。

@民众戏剧社1921 上海试题:新月社的主要成员有胡适、———、———、———等人。

@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试题:后期新月社于———年———月在———市出版《新月》月刊@1928 3 上海试题:语丝社的主要成员除周氏兄弟外,还有———,———,———等人。

@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钱玄同章川岛俞平伯冯文炳试题:语丝社于———年———月成立于———。

@1924 11 北京试题: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除了新的政治、经济的发展要求外,还有———、———、———。

@近代进步文学的多方准备,外国进步文学的积极催化,文学自身的前进发展要求试题:提出“拥护德奠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口号的文章,是———撰写的《———》,发表于———年1月。

沈艾娣著_梦醒子_一位华北村庄士绅的生平_1857_1942_

沈艾娣著_梦醒子_一位华北村庄士绅的生平_1857_1942_

国外新书评介沈艾娣著 梦醒子:一位华北村庄士绅的生平,1857 1942 H enrietta H arrison,T he M an Aw akened f rom Dr eams:One Man s L if e in a N or th China Villag e ,1857-1942,Stanford,Califo rnia:Stanfor d U niv ersity Press,2005,x ii+207pp.罗衍军刘大鹏(1857 1942),字友凤,号卧虎山人、梦醒子,山西省太原县(今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人。

1894年中举,此后三次参加会试均未中,民国以后曾任县议会议长等职务。

其 晋祠志 由慕湘、吕文幸点校, 退想斋日记 由乔志强选辑标注,分别由山西人民出版社于1986、1990年出版。

参见罗志田: 科举制的废除与四民社会的解体:一个内地乡绅眼中的近代社会变迁 , 清华学报 (新竹)新25卷4期,1995年12月,第137 160页;行龙: 怀才不遇:内地乡绅刘大鹏的生活轨迹 , 清史研究 2005年第2期,第69 80页;郝平: 退想斋日记 所见抗战时期的民众生活:以太原为中心 , 史林 2005年第4期,第27 32页。

梦醒子:一位华北村庄士绅的生平,1857 1942 一书是英国学者沈艾娣新近出版的一部力作。

沈艾娣于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教于英国利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要从事19、20世纪中国社会史和文化史的研究。

著者通过对近代山西举人刘大鹏 生平的研究,剖析传统理念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嬗变历程,并由此映照时代变迁过程中民众的生活和观念流变。

对于刘大鹏及其日记,近年来日益受到国内学人的关注,罗志田、行龙、郝平等都曾有相关论著发表。

沈氏此书着力于研究资料的挖掘和刘氏生平与思想的阐述,对我们准确认知近代中国乡村士子及其所生活的世界不无助益。

该书由前言、正文(六部分,每部分对应刘大鹏的相应身份)、结尾、注释、参考书目、索引组成。

清末民初山西塾师的生计、生活与生活空间

清末民初山西塾师的生计、生活与生活空间

清末民初山西塾师的生计、生活与生活空间———以《临县书启教读馆出入使费账》为中心徐俊嵩(山西财经大学 晋商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摘 要:《临县书启教读馆出入使费账》是山西塾师在宣统三、四两年所立收支账。

账簿的主人是汾州府籍一位有功名的塾师,宣统三、四两年分别在临县和交城县就馆。

宣统三年,该塾师的年收入为白银153.7两,其中修金占总收入的75%,月费占7%,节礼占6%,程敬占8%,友人馈赠占4%。

他的日常开销主要是用于支付食物、用物、药物、衣服用料、享受性消费以及雇佣人工等费用。

作为一名职业塾师,课徒以外,寄信、剃头、雇人洗衣等在其日常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塾师;收入;支出;日常生活中图分类号:K2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5X(2019)02-0070-11  塾师研究由来已久,学界论著颇丰①,既有研究向以南方居多,北方地区则较少。

收入问题是塾师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但塾师的收入水平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唯有时空相近的塾师方具一定可比性,故比较研究也相对有限。

文章主要以宣统三、四两年②山西某塾师所立《临县书启教读馆出入使费账》为中心,尝试探讨该塾师的生计、生活、生活空间及当时的物价、工价情况。

此外,在探讨该塾师生计问题时,笔者尝试将其与其同时代、邻近地域的刘大鹏进行比较,以期为推动塾师的比较研究有所裨益。

不当之处,尚祈方家指正。

一、账本及账主的考察《临县书启教读馆出入使费账》(以下简称《出入使费账》),手抄本,1册,14×24cm,宣统三、四两年(1911年、1912年)立,现藏于山西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馆,作者不详,为便于行文,文中皆称其为账主。

《出入使费账》共21页,其中封皮1页,正文20页,全文近3800字。

该账本以时间为序,详载每月的收支情况。

因宣统三年闰六月,故该年实际记载了13个月的收支账;宣统四年所记账目自正月起至六月止,共计6个月。

柴米油盐见历史——沈艾娣《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简评

柴米油盐见历史——沈艾娣《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简评

柴米油盐见历史——沈艾娣《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简评吴斯淇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本科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代大变局对传统地方士绅的日常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个体命运时局变迁的纠缠如何有助于我们更亲切地理解历史的骨骼和血肉英国学者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立足于山西士绅刘大鹏的日记,辅以相关地方文史资料,以一个地方士绅的生命历程,“避开了重大政治事件的叙事方式”,从微观社会史视角再现了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曲折。

在沈艾娣笔下柴米油盐的鲜活生活图景中,刘大鹏的“身份”多重叠合,其逐渐走△ 刘大鹏△ 山西太原县(现为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 刘大鹏居住的退想斋△ 著作封面△ 沈艾娣向困顿的人生轨迹与高歌前行的时代进程巧妙融合。

本书第一章《写作》描述刘大鹏日记的写作背景,揭示他通过日记展现出来的自我形象。

第二章《儒生》对他求学、科考失败后的塾师经历和心路历程做了详细的剖析,着重描述刘大鹏在仕途与道德之间的矛盾挣扎。

第三章《孝子》则关注刘大鹏生活中的孝道践行,如科考学习、仪式举行、与父母、妻子、子辈的关系等等,呈现孝的观念及其日常运作的方式,说明孝道的践行带来的声望积累及其转换为现实利益的过程。

第四章《议士》通过刘大鹏的议士生涯讲述乡村政治近代化的变革。

第五章《商人》和第六章《老农》集中讨论刘大鹏的生计营生,他以商人角色参与煤矿的财务管理,亲身处理商会问题;在战时煤矿业逐渐走下坡路之后,刘大鹏不得不务农养家糊口……可以看到,从儒生到议士、商人再到老农,刘大鹏的身份随时代转变,他努力平衡维持生计和追求儒家理想二者的关系,又每每受到近代化的冲击。

譬如他在科举改革后入行煤矿产业,一度把自己想象成“隐士”,在作为中介调解矛盾以及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丰满其自身的儒家君子形象,乐得其所。

但好景不长,政府在时局背景下牺牲小煤窑利益扶植大煤矿,他再陷困境。

5.1《阿Q正传》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5.1《阿Q正传》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

4.小说通过塑造阿Q这一人物形象表现了什么主题?
通过对阿Q的语言、心理、动作等的描写,刻画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 表现及严重危害,向人们展示了辛亥革命前后畸形的中国社会,特别是畸形 的国民精神面貌,反应了当时国民普遍存在的病态心理,以笔为刀,“画出 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深刻地揭示了国民劣根性,“暴露国民的弱 点”,揭露当时的病态社会,“引起疗救的注意”。
壹 学习任务
我知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2.《呐喊》简介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出版于1923年8月,收集了包括 《狂人日记》等共15篇小说。《呐喊》反应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的 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的农村和村镇的面貌;塑造 了没落知识分子(《孔乙己》)、城市贫民(《药》)、人力车夫(《一件 小事》)、被压迫农民(《故乡》《风波》)等形象。
未庄典型环境:封建思想浓厚、世情冷漠的农村乡土社会。这里的人贪 慕权势、欺软怕硬、冷漠自私、麻痹不仁、愚昧麻痹。辛亥革命对这个村庄 几乎没有影响。
(3)漫画二中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关系未庄人欺侮阿Q原因:阿Q欺侮 尼姑原因:众人称赞阿阿QQ原处因于:社会底层
尼姑社会地位比他低 阿Q行为符合未庄等级秩序 典型环境影响并决定典型人物的思想行动。恃强凌弱、等级鲜明 的未庄社会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存在与发展的土壤。
得意、感觉是一种光荣
人格扭曲、荒唐可笑
挑衅王胡、被打
奚落王胡反被打、“君子动口不动手” 无所适从
欺软怕硬
挑衅“假洋鬼子”被用黄 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感到轻松
漆棍打
、忘却了这份耻辱
怯懦、卑怯狡猾
对小尼姑动手动脚
伸手摸尼姑新剃的头皮、在酒店人的起 哄下再用力一拧才放手

沐之骞-苏教版《短篇小说选读》文学常识

沐之骞-苏教版《短篇小说选读》文学常识

一、《在酒楼上》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将。

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所用的笔名。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续编》《准风月谈》等。

名篇散文有《范爱农》、《记念刘和珍君》。

《在酒楼上》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被誉为“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

文章以20世纪20年代为背景,表现了主人公吕纬甫由一个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转而在无路可走的境遇中销蚀了灵魂的人生悲剧。

《彷徨》是鲁迅先生完成于“五四运动”落潮后新文化阵营分化时期的小说集,收录了他1924年到1925年间创作的小说11篇。

二、《看不见的珍藏》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

作品有《三位大师》、《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等。

《看不见的珍藏》是其所写的短篇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通货膨胀时期为背景,表现了一位盲人收藏家对艺术的钟爱以及他和他的家庭的不幸。

作品以深广的忧愤揭示出普通人被践踏的心灵,有力地控诉了那个动乱鄙俗的社会和毁灭艺术的时代,也表现了作者反战的情绪。

作品情节简单,却含义深刻,有很强的感染力,因为他以出色的心理描写,表现了独特的精神力量。

三、《万事通》毛姆,英国小说家、戏剧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1915)、《人间的枷锁》(1919)、《大吃大喝》(1930)、《刀刃》(1944)。

《万事通》这篇小说,以欲扬先抑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低级庸俗但天良尚未泯灭的人物。

四、《秋天》舒克申(1929-1974),苏联编剧、导演、演员、作家。

作品有《乡村居民》、《明月下的谈话》等。

其作品《秋天》反映了“解冻文学”之后,集体农庄经济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

现代化浪潮中艰难的儒者r——评沈艾娣《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

现代化浪潮中艰难的儒者r——评沈艾娣《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

现代化浪潮中艰难的儒者r——评沈艾娣《梦醒子:一位华北
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
裴艾琳
【期刊名称】《华夏教师》
【年(卷),期】2016(000)004
【摘要】近代化的浪潮席卷中国所带来的并非仅仅是时代的转变,它还伴随着旧有社会秩序、思维方式的转型.作为生活在"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的刘大鹏,一个小人物的生活变迁,似乎是那个"大"时代的"小"剪影.
【总页数】2页(P74-75)
【作者】裴艾琳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历史系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一位英国学者对刘大鹏的研究——评沈艾娣《梦醒子》 [J], 张正明;张舒;
2.科举社会的消逝与士子的境遇——读沈艾娣《梦醒子》 [J], 王日根;张霞
3.重新书写近代中国的大变革——读《梦醒子:一位华北乡村士子的人生(1857—1942)》 [J], 张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寓乐于戏:清末一个典型四川文士的戏剧生活

寓乐于戏:清末一个典型四川文士的戏剧生活

收稿日期:2023-07-10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清代民国四川方志中的民俗与演剧活动研究”(项目编号:SC22C032);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项目“四川濒危活态文献保护研究”。

作者简介:李国太,博士,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西南民族文学与文化、巴蜀文化。

徐艳君,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西南民族文学与文化。

①刘大鹏日记早在20世纪80年代便率先由乔志强教授发现,并抄录出版了《退想斋日记》选本。

近年来,行龙、赵世瑜、沈艾娣等学者纷纷著文阐释该日记突出的史学价值,尤其是沈艾娣的《梦醒子》以刘大鹏日记为核心资料,描绘出其人作为儒者、孝子、商人、议政者、农民的不同身份状态下的人生景况,试图通过刘大鹏的个案,讨论下层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生活困难、身份认同的焦虑,以及由此而来的精神折磨与坚守,从一个人的遭遇折射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中国知识群体的转型之痛。

②目前,有关丁治棠日记中戏剧史料的研究,有蒋维明(1991)通过《晋省记》讨论丁治棠的川剧评论和张志全(2015)对丁治棠纪行日记戏曲史料价值的发掘,但前者失之简略,后者侧重对史料价值的阐释。

寓乐于戏:清末一个典型四川文士的戏剧生活李国太,徐艳君/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68摘 要:日记是一种进入微观历史的重要史料,在日常生活研究中具有突出地位。

丁治棠作为清末一位典型的文士,留下了三部日记和一部纪行诗集,其中有大量他在光绪年间于上海、北京和成都观剧的记载。

丁治棠不但痴迷于戏剧,而且往往对演出效果和演员技艺作印象式评点。

他在京、沪观剧主要在营业性的戏院、茶园,在成都观剧则多在已发展为公共性娱乐场所的神庙和会馆。

随着年龄增长和心态的变化,丁治棠观剧的功能指向逐渐从社会交际变为消遣娱乐。

丁治棠个案的意义在于,启发我们利用私家档案、个人日记等史料来研究戏剧,在日常生活的语境中,关注戏剧活态的“演”与“观”,最终促进戏剧史的多维书写。

沈艾娣微观视角下的晚清民国

沈艾娣微观视角下的晚清民国

沈艾娣微观视角下的晚清民国牛津大学东方学系沈艾娣教授(Henrietta Harrison)曾师从科大卫教授研习区域社会史。

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梦醒子——一位华北村庄士绅的生平:1857-1942》一书中,她以一位山西乡绅的日记为核心材料,描述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考。

这一写法与中国史学界近些年流行的微观史学、新文化史研究方法颇为契合。

沈艾娣认为,微观史研究能让我们琢磨这个宏大叙事或许有不少地方需要修正,也许史家忽视了时人所经历的其他面相。

沈艾娣上海书评:您在《梦醒子》中文版序言中说,这本书最有意义的贡献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微观史的范例,但随后又说本书并非典型的微观史,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微小的区别,该怎么理解?沈艾娣:老实说我不记得为什么将此书视为非典型的微观史,我写作此书在很久之前了。

宽泛来看,《梦醒子》是一本传记,并不是微观史。

很多其他微观史关注某个事件。

我想问题可能是写作此书的时候,我并没有视之为微观史。

那时并没有很多史家从事微观史研究,我也并没有做微观史的特别想法。

但是当中国读者读到此书,他们将此视为微观史。

他们对此又特别感兴趣。

当我为此书的中文版写序时,我试图将此解释为微观史,因为这是中国读者感兴趣的方面。

上海书评:您说微观史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要撼动宏大叙事的整体化倾向。

对您说的这种“颠覆”,能举些具体的例子说明吗?沈艾娣:我认为,当你从事微观史研究的时候,你探究的是某人的人生、对某人来说究竟发生了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

这让你真正关心我们所谓的宏观叙事是否恰当,或者在那个特定的语境中这些宏大叙事究竟是否言之有理,这就自然促使你以批评的眼光对待宏大叙事。

作为一种写作方式,其优点在于让人深入探究发生了什么。

一旦你追问这些问题,你进而会对此宏大叙事进行反思。

有时,它让你琢磨这个宏大叙事或许有不少地方需要修正,也许史家忽视了时人所经历的其他面相。

如果说具体的例子,我想到了娜塔莉·戴维斯的《骗子游历记》(Trickster Travels: A Sixteenth-Century Muslim between Worlds)。

英语小说《梦醒子》对山西档案史料的利用

英语小说《梦醒子》对山西档案史料的利用

英语小说《梦醒子》对山西档案史料的利用文 / 钟韫霞摘要:小说《梦醒子》体现了英语作家在利用中国地方档案史料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

该小说立足于山西乡绅刘大鹏的日记方志以及现有的山西地方档案史料,对清末及民国时期山西乡村民众的日常生活、观念流变和社会风俗等作了鲜活而又生动的描述与反映,为山西档案史料的利用提供了范本。

关键词:英语小说;《梦醒子》;山西档案史料中图分类号:G270;I2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652(2018)02-0180-03随着中国文化对外影响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开始转向研究中国文化,并在利用中国档案史料来研读中国历史文化以及讲述“中国故事”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学术研究,尤其是微观史小说的创作之上。

微观史小说是基于档案史料的文学创作,有自己内在的叙事逻辑和结构,往往从历史上一个籍籍无名的小人物身上入手,挖掘历史深处的碎片,通过档案史料在小说中的运用和阐释,来揭示历史大事件对当时普通民众的生活及思想的影响,是宏大历史的微观叙事。

英语微观史小说作为游弋在历史与文学叙事之间的跨文类文体,如《王氏之死》《胡若望的困惑之旅》《马丁·盖尔归来》《小脚与西服》《叫魂》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和研究者的关注,但关于微观史小说作家是如何利用档案史料来进行历史叙事并实现其写作意图的研究却较少,对英语微观史小说里中国地方档案史料的运用及对档案史料利用的探讨鲜有涉及。

牛津大学历史系教授沈艾娣(H e n r i e t t a Harrison)利用处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中国山西乡绅刘大鹏的日记和其他作品等第一手档案史料,以及根据她进行的一些对山西地方志和官方出版的其他档案史料的研究创作了小说《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

《梦醒子》以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为核心资料,对日记主人身为儒者、孝子、议士、商人、农民等不同身份状态下的日常生活、社会经历、思想情感和人生感悟做了细致的描画,反映了世纪之交中国从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的动荡中下层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与社会适应过程,并对清末及民国时期山西乡村民众的日常生活、观念流变和社会风俗等问题作了鲜活而又生动的描述与反映,为山西档案史料的利用提供了范本。

意犹未尽的《梦醒子》

意犹未尽的《梦醒子》

意犹未尽的《梦醒子》作者:李俊领来源:《中国图书评论》2016年第05期2015年11月11日的《山西日报》报道了悄然升温的“刘大鹏热”。

[1]刘大鹏是近代山西太原的一位乡绅,因身后留下日记、著作等诸多文字资料而受到中国近代史学界的广泛关注。

20世纪90年代,英国学者沈艾娣也对这位乡绅产生了兴趣,几经探究,写成《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2](下文简称“《梦醒子》”)一书。

她说,这本书是面向英国和美国大学的本科生,并非面向中国的读者,而其中文版在大陆问世后,也得到学界不少公开的好评。

诚如此前的一篇推介文章所言,该书“一些非常新颖的见解颇具启示意义”[3]。

对于学界指出的《梦醒子》之长,笔者亦大致赞同,不再赘言。

不过,该书在“复活”刘大鹏,微观史与“现代化”宏大叙事之关联等问题上似没有说透,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一、尚欠完整:“复活”刘大鹏在开始研究刘大鹏时,沈氏“怀疑他是否愿意被一个异国女子研究”,因为“他总抱怨有外国妇女来华旅行”。

[4]这种疑虑自是出于作者对刘大鹏反感外国妇女来华之态度的敏感。

恐怕刘大鹏生前根本不会想到他身后会有一位外国女学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

疑虑归疑虑,沈氏还是努力走进刘大鹏的生活历程与精神世界,她很想重现“作为一个真实的人”的刘大鹏,“而非任何抽象的某个阶级或者某一类人的化身”[5]。

凭借优美的文笔,沈氏向读者呈现出了一位有血有肉、呼之欲出的乡绅刘大鹏。

她清晰地感觉到,刘大鹏一直保持着“将事件置于道德框架内的倾向”,而日记则“是他实现自我期许的一种方式”。

[6]因此,沈氏以刘大鹏的日记为核心资料,辅之以刘大鹏的其他著作以及已出版的地方文献和口述访谈资料,从儒生、孝子、议士、商人和老农五个层面切入,展示了一位在日常生活中集多种身份于一体且个性耿直、倔强的晋中乡绅。

她对刘大鹏身份的细致叙述和解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西方学界对近代中国民众仅作士绅、商人、农民和精英这种简单划分的倾向。

呐喊高中语文知识点

呐喊高中语文知识点

呐喊高中语文知识点《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1卷。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呐喊高中语文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呐喊高中语文知识1、鲁迅在东京留学时为什么一开始选择医学?后来为什么弃医从文?答:学医是为了拯救被庸医所害的病人,促进国人对维新的景仰,战争时就去当军医。

后来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拯救国人的心灵,所以弃医从文。

2、说说鲁迅将小说集定名为“呐喊”的原因。

唤醒沉睡麻木的国民;聊以慰藉在寂寞中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3、请简述《呐喊》的艺术特点。

答:《呐喊》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革命现实主义反映时代,二是以典型化的方法塑造人物,三是以体裁家的姿态不断创新。

4、鲁迅在《呐喊》中运用了一些“曲笔”,那么,什么是“曲笔”?请结合《药》加以分析说明其作用。

答:曲笔指不拘泥于事物真实情况的写法。

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

《药》这篇小说,既写了华、夏两家由于愚昧麻木所造成的家破人亡的悲剧,也写了革命者由于脱离群众而不被理解的悲哀,整个作品弥漫着一股凄清色调,尤其是结尾关于坟场环境的描写文字,更是让人感到阴森恐惧。

可是,“瑜儿坟上”的一圈花环。

这清白、零星的小花给作品增添了一点热度和亮色,暗示着革命者流血牺牲,后继有人,给人以信心和希望,人们有理由相信,夏瑜的同情者和继承者们一定会发扬夏瑜精神,光明终究有到来的时候。

5、《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

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

请写出其中五部作品的名字。

答:包括《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社戏》《风波》《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任写五部即可。

6、在鲁迅的小说里,帮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无处不在。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含解析)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类文阅读理解题1.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寒冷的冬夜那是一个冬日的夜晚,我们几个人从茶店里出来,顿时感到寒气袭人,马上把衣领拉了起来。

还不到十点钟,行人已经很稀少了,路上静悄悄的。

风稍稍小了些,天却冷得更加厉害了。

路上结成的冰,反射着点点灯光;一踏上去,就可能使人跌倒。

入冬就冻了起来的路,在人的脚下,发出清亮的声音。

“我们回家去吧。

"两个同伴向南走了,我们三个人该向北去。

因为还有一段颇远的路程,我们只好叫人力车。

原以为街上是冷静的,可是一声呼唤之后,许多辆车子都朝我们这里赶来。

车夫们争着说:“您到哪儿?我拉您去。

”刚把要去的地名说出,他们就开始讨价,还没有等我们还价,他们自己就一直把价钱少了下去。

“一毛钱。

"“四十枚。

”“三十六枚吧!"“三十枚我送您回去。

”听到这样的价钱,我就说:“三十枚就三十枚,要三辆。

"要价最低的那个车夫,立刻就嚷着是他先讲好了的,另外两个车夫也争着附和,这样说定了。

我走近那个车夫,分明地看到那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

他放下车把,我并没有坐上去。

他说:“请您坐上去吧。

”我没有回答,脚也没有动。

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就对我说:“您放心,保准送您平安到家。

"“我,我倒没有什么,只是你……”“我今年十九岁啦,已经拉了两年半的车。

"显然这是不确实的,他那样子最多也不过十六岁。

“你知道到那里还得爬一座桥,路又不近……”“我常走,您就上车吧。

"也许是因为天气寒冷,他的声音有点儿发颤。

在昏暗的灯光下,我看见他的脸是那么瘦小,他的身子是那么单薄,好像还生着病的样子。

“我还是换一辆吧!我怕……”话还没有说完,就有一辆车跑到我跟前,可是我并没有马上坐上去,我从衣袋内掏出一些钱,给那个失望了的小车夫。

“你不用拉我了,这点钱给你。

"他坚决地摇着头,俯下身拾起了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各课 训练提升课件 整本书阅读专练 《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各课 训练提升课件 整本书阅读专练 《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

示例一:具有战斗精神的鲁迅,如《〈二十四孝图〉》 中,鲁迅坚决捍卫白话文,对虚伪的封建孝道进行猛烈抨击。
示例二:饱含深情的鲁迅,如《藤野先生》中,鲁迅深 情回忆了他的老师藤野严九郎,藤野先生对留学日本的鲁迅 没有民族偏见,并给予他真诚的帮助和指导,文章表达了鲁 迅对藤野先生深深的感激之情。
示例三:富有童真童趣的鲁迅,如《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中,在百草园中,儿时鲁迅的天性得到了充分解放, 享受到自然环境所带来的乐趣。作者把富有童真童趣的百 草园看作自己的乐园,回味无穷。
返回
二、选择题 5. 下列有关《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 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B. 《父亲的病》中为父亲看病的第二个医生是叶天士。 C. 鲁迅收得的最先的图画本子《二十四孝图》是一位长 辈的赠品。
人教七年级上
整本书阅读专练 《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
一、填空题 1. 1926 年,鲁迅先后撰写了__十___篇__回__忆__性__散__文___ , 并以_《__旧__事__重__提__》__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__莽__原__》_半 月刊上。1928 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
返回
C. 这本书可有意思了,比如《社戏》一文中写了鲁
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看完社戏后偷罗汉豆
吃的故事。
D. 这本书像一册人物画卷,有迷信而善良的保姆长
妈妈,有严谨而正直的老师藤野先生……
【点拨】
C 项,《社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
而非《朝花夕拾》。故选C。
返回
三、简答题 7. 有人说,《朝花夕拾》的主题可用“温馨的回忆与 理性的批判”来概括,请写出《朝花夕拾》一书中 能够反映“理性的批判”这一主题的篇名、情节, 并简述作者批判了什么。

沈艾娣著《梦醒子:一位华北村庄士绅的生平_1857_1942》

沈艾娣著《梦醒子:一位华北村庄士绅的生平_1857_1942》

・国外新书评介・沈艾娣著《梦醒子:一位华北村庄士绅的生平,1857—1942》Henrietta Harrison ,T he M an A w akened f rom D reams :One M an πs L i f e i n a N ort h Chi na V ill a ge ,1857-1942,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 niversity Press ,2005,xii +207pp.罗衍军① 刘大鹏(1857—1942),字友凤,号卧虎山人、梦醒子,山西省太原县(今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人。

1894年中举,此后三次参加会试均未中,民国以后曾任县议会议长等职务。

其《晋祠志》由慕湘、吕文幸点校,《退想斋日记》由乔志强选辑标注,分别由山西人民出版社于1986、1990年出版。

② 参见罗志田:《科举制的废除与四民社会的解体:一个内地乡绅眼中的近代社会变迁》,《清华学报》(新竹)新25卷4期,1995年12月,第137—160页;行龙:《怀才不遇:内地乡绅刘大鹏的生活轨迹》,《清史研究》2005年第2期,第69—80页;郝平:《〈退想斋日记〉所见抗战时期的民众生活:以太原为中心》,《史林》2005年第4期,第27—32页。

《梦醒子:一位华北村庄士绅的生平,1857—1942》一书是英国学者沈艾娣新近出版的一部力作。

沈艾娣于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教于英国利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要从事19、20世纪中国社会史和文化史的研究。

著者通过对近代山西举人刘大鹏①生平的研究,剖析传统理念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嬗变历程,并由此映照时代变迁过程中民众的生活和观念流变。

对于刘大鹏及其日记,近年来日益受到国内学人的关注,罗志田、行龙、郝平等都曾有相关论著发表。

②沈氏此书着力于研究资料的挖掘和刘氏生平与思想的阐述,对我们准确认知近代中国乡村士子及其所生活的世界不无助益。

2024年6月份 1576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 综合复习题

2024年6月份 1576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  综合复习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综合复习题1、吕纬甫是哪个作品中的人物?( )A、鲁迅《在酒楼上》B、老舍《正红旗下》C、茅盾《子夜》D、曹禺《北京人》答案: A2、《在酒楼上》选自鲁迅的小说集()。

A、《彷徨》B、《呐喊》C、《故事新编》D、《朝花夕拾》答案: A3、废名被认为是( )的鼻祖。

A、京派B、京味C、海派D、新月派答案: A4、《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莫须有先生动手著论》中两个小孩子是( )。

A、纯和慈B、细竹和琴子C、小林和琴子D、纯和细竹答案: A5、“1933年在将来的中国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

”这句话是( )对《子夜》的高度评价。

A、瞿秋白B、鲁迅C、郭沬若D、胡适答案: A6、吴老太爷死在( )。

A、小火轮上B、雪铁龙汽车里C、吴宅D、路上答案: C6、《边城》中,大老向翠翠家求婚走的是( )。

A、马路B、山路C、车路D、水路答案: C7、老舍被人称为( )小说的鼻祖。

A、京味B、京派C、海派D、北京市民诗人答案: B8、《正红旗下》中,“不会骑马的骁骑校”是( )。

A、大姐夫B、福海二哥C、大姐的公公D、大舅答案: A9、都属于萧红作品的一组是()。

A、《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后花园》B、《呼兰河传》《生死场》《初吻》《后花园》C、《呼兰河传》《生死场》《混沌》《后花园》D、《呼兰河传》《生死场》《早春》《小城三月》答案: A10、流苏沉思了半晌,不由的恼了起来道:“你干脆说不结婚,不就完了!还得绕着大弯子!什么做不了主?连我这样守旧的人家,也还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哩!你这样无拘无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谁替你做主?”这段话是表明( )。

A、流苏不愿与柳原结婚。

B、柳原不想与流苏结婚,只把她当作情人。

C、柳原本想与流苏结婚,但做不了主。

D、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谁也不想结婚。

答案: B11、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收入在她的小说集( )。

庄生醒入蝴蝶梦——读沈艾娣《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

庄生醒入蝴蝶梦——读沈艾娣《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

庄生醒入蝴蝶梦——读沈艾娣《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作者:暂无来源:《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7年第11期在往期的专栏中,我们讨论过中国非城市聚落的形成——魏晋南北朝以降,遭受战乱的流民在城邑与城邑之间的荒地聚集,屯田筑堡,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城邑的“乡村”这种聚落;我们也曾讨论过士大夫这一阶级的形成——汉代儒士和文吏的融合,造就了“亦儒亦吏”的士大夫阶级,科举制则造就了他们极强的阶层流动性。

而当乡村和士人两者融合时,便发生了很奇妙的化学反应,即士大夫占据了乡村间的话语权,成为地方精英,化身士绅阶层,登上了地方行政的舞台。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的特点是“中央政令不下县”和“地方半自治”,乡间行政几乎由士绅和豪族们把持着,他们大多接受过传统教育,有文化,或是经商致富,或有科举功名。

总之,是地方上有头有脸的人物。

在20世纪前半叶,士绅这个阶层变得“臭名昭著”,原因是他们代表着落后的“传统中国”,近代许多文学作品都会拎出一个或几个“乡绅”的角色,用以批判。

如《阿Q正传》中骂阿Q“哪里配姓赵”的赵太爷一家,《子夜》中抱着《太上感应篇》而死的吴老太爷,《风波》中装腔作势吓唬七斤的赵七爷,更有黄世仁、南霸天、胡汉三等“坏”出了风格的恶霸。

他们要么是封建大家长,要么是欺压农民的土豪劣绅。

下文我们谈论的这位住在山西农村的乡居士人,可能是位“非典型”的乡绅。

这位“非典型乡绅”名叫刘大鹏,英国学者沈艾娣( Henrietta Harrison) 根据他记了51年的《退想斋日记》,为他写了一本传记,便是《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书。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便是结合刘大鹏的日记,描绘这位华北乡居者的一生,以及他眼中的中国变迁。

刘大鹏并不是一个什么影响历史的重要人物,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一个普通的商绅,一个普通的儒者,一个普通的农民。

正是这些身份聚合在一起,造就了他的不普通。

他无疑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乡绅,但我无意为所谓的“地主”翻案,只想和大家一起讨论:在面临巨大变动的近代中国,夹在城市届民与一般农民之间的“乡绅”乃至更加边缘的乡村没落知识分子,究竟处于什么地位,有着什么想法。

现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7

现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7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要求:将正确答案地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地《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 ).A.鲁迅 B.陈独秀C.胡适 D.李大钊2.《人地文学》地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地文学”、“平民地文学”而名声大振地< ).A.鲁迅 B.周作人C.胡适 D.沈雁冰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地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地故事.其作者是< ).A.冰心 B.冯文炳C.鲁迅 D.王统照4.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地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地精神支柱.这个人物是< ).b5E2RGbCAPA.阿Q B.孔乙己C.闰土 D.祥林嫂5.在《沉沦》问世十余年后,有人说“他那大胆地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地背甲里面士大夫地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地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地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地困难.”这人是< ).p1EanqFDPwA.苏雪林 B.郭沫若C.郑伯奇 D.周作人6.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A.青年杂志社 B.新潮社C.文学研究会 D.创造社7.叶绍钧唯一地一部长篇小说,是写于1928年地< ).A.《隔膜》 B.《潘先生在难中》C.《火灾》 D.《倪焕之》8.文学研究会重要地小说家,除由新潮社而来地叶绍钧和俞平伯外,还有冰心、落华生等,其中,落华生是指< ).DXDiTa9E3dA.王统照 B.庐隐C.许地山 D.许杰9.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地第一人”地< ).BA.郭沫若 B.胡适C.刘半农 D.鲁迅10.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地最终形成.《女神》地作者是< ).A.郭沫若 B.胡适C.刘半农 D.鲁迅11.1917年1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和新诗理论建设地第一篇文章,其作者是< ).RTCrpUDGiTA.周作人 B.胡适C.陈独秀 D.鲁迅12.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诗集是< ).A.《冬夜集》 B.《女神》C.《尝试集》 D.《雪朝》13.《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地流行歌曲,这首诗地作者是< ).5PCzVD7HxA A.郭沫若 B.胡适C.刘半农 D.鲁迅14.文学研究会丛书中地第一部个人诗集《将来地花园》地作者、文学研究会诗人中最受推崇地诗人是< ).jLBHrnAILgA.朱自清 B.徐玉诺C.郑振铎 D.叶绍钧15.在众多小诗地作者中,最重要地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地< ).A.汪静之 B.胡适C.朱自清 D.冰心16.与冰心同为“小诗运动”重要诗人地是< ).A.汪静之 B.宗白华C.徐志摩 D.郭沫若17.“只要你听着我地歌声落了泪,/就不必打开窗门问我,‘你是谁?’”以这样地发问开篇地诗作是< ).xHAQX74J0XA.《我是一条小河》 B.《帷幔》C.《吹箫人地故事》 D.《蚕马》18.30年代地抒情散文,在形式上精雕细琢、匠心独运,一种追求唯美地散文风格蔚然成风,其重要地代表作家是< ).LDAYtRyKfEA.郁达夫 B.丰子恺C.何其芳 D.梁遇春19.30年代中期,郁达夫移居杭州之后,是他游记散文创作地高峰期,除《达夫游记》外,还创作有< )等.Zzz6ZB2LtkA.《漂泊杂记》 B.《屐痕处处》C.《西湖漫拾》 D.《湖上散记》2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地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地是< ).A.《呐喊》 B.《朝花夕拾》C.《野草》 D.《坟》21.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地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地著名作家是< ).dvzfvkwMI1 A.穆旦 B.林语堂C.冯至 D.梁实秋22.受《玩偶之家》影响而创作地独幕话剧《终身大事》,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在刊物上公开发表地剧作.其作者是< ).rqyn14ZNXIA.胡适 B.欧阳予倩C.田汉 D.丁西林23.1929年11月,率先提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地是沈端先、郑伯奇等人发起成立地< ).A.上海戏剧协社 B.民众戏剧社C.上海艺术剧社 D.南国社24.田汉1920年创作完成地第一部剧本是< ).A.《获虎之夜》 B.《梵峨嶙和蔷薇》C.《名优之死》 D.《咖啡店之一夜》25.代表着田汉地创作风格从浪漫主义逐步转向现实主义,也标志着作家创作进入到第二阶段地作品是创作于1929年地< ).EmxvxOtOco A.《获虎之夜》 B.《梵峨嶙和蔷薇》C.《名优之死》 D.《咖啡店之一夜》26.洪深在20年代创作地代表作是< ).A.《卖梨人》 B.《贫民惨剧》C.《赵阎王》 D.《五奎桥》27.曹禺在大学期间创作地《雷雨》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一卷三期发表,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和编辑推荐地.这位作家和编辑是< ).SixE2yXPq5 A.鲁迅 B.茅盾C.老舍 D.巴金28.1923年,丁西林因独幕剧《一只马蜂》而一举成名,而他早期话剧地代表作则是创作于1925年地< ).6ewMyirQFLA.《酒后》 B.《亲爱地丈夫》C.《压迫》 D.《北京地空气》29.标志着夏衍地话剧创作成熟地代表作是< ).A.《赛金花》 B.《法西斯细菌》C.《秋瑾传》 D.《上海屋檐下》30.1921年7月,西谛在《评论之评论》第1卷第4期发表《文学与革命》,这是革命文学主张地最初萌芽.西谛即< ).kavU42VRUsA.郑振铎 B.恽代英C.邓中夏 D.瞿秋白31.蒋光慈地第一部小说是以书信体地形式写作地< ).A.《最后地微笑》 B.《短裤党》C.《少年漂泊者》 D.《丽莎地哀怨》32.废名地第一部长篇是< ).A.《竹林地故事》 B.《莫须有先生传》C.《桥》 D.《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33.被称为“鬼才”地新感觉派后起之秀是< ).A.戴望舒 B.刘呐鸥C.施蛰存 D.穆时英34.反映从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成都平原动荡社会生活地“长河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地作者是< ).y6v3ALoS89 A.老舍 B.赵树理C.巴金 D.李劼人35.“七月派”中最优秀地小说家是< ).A.胡风 B.阿垅C.路翎 D.穆旦36.确立冯沅君新文学史地位地主要是小说集< ).A.《卷葹》 B.《旅行》C.《隔绝》 D.《隔绝之后》37.有一位女作家虽然加入了文学研究会,但她作品地艺术气质却接近创造社,强调主观与个性.这位女作家是< ).M2ub6vSTnPA.冰心 B.冯沅君C.庐隐 D.陈衡哲38.奠定凌叔华文坛地位地成名作是1925年1月10日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五期)上发表地< ).0YujCfmUCwA.《绣枕》 B.《女儿身世太凄凉》C.《酒后》 D.《资本家之圣诞》39.1930年,丁玲以瞿秋白和王剑虹<丁玲地好友)地爱情故事为题材创作了小说< ).A.《母亲》 B.《韦护》C.《梦珂》 D.《莎菲女士地日记》40.以第一人称记述女主人公苏怀青从迈上花轿到走出“围城”地婚姻生活地小说是< ).A.《倾城之恋》 B.《歧途佳人》C.《呼兰河传》 D.《结婚十年》41.“水族系列小说”《鱼》、《蚌》和《蟹》地作者是< ).A.张爱玲 B.苏青C.凌叔华 D.梅娘42.“鸳鸯蝴蝶派”时期言情小说地代表作品是徐枕亚地< ).A.《金粉世家》 B.《玉梨魂》C.《啼笑因缘》 D.《秋海棠》43.被公认为是现代武侠小说地开端是平江不肖生地< ).A.《江湖奇侠传》 B.《联镖记》C.《蜀山剑侠传》 D.《七杀碑》44.张恨水在40年代写了不少社会讽刺小说,代表作品有《八十一梦》和< ).A.《春明外史》 B.《五子登科》C.《金粉世家》 D.《啼笑因缘》45.蒋光慈、、洪灵菲、林伯修、戴平万,以及、钱杏邨属于< ).A.新月诗派 B.普罗诗派C.七月诗派 D.九叶诗派46.普罗诗歌地拓荒者是< ).A.蒋光慈 B.殷夫C.郭沫若 D.艾青47.新诗史上第一部歌颂苏联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新生活地诗集是< ).A.《女神》 B.《新梦》C.《前茅》 D.《恢复》48.在普罗诗歌方面,继郭沫若、蒋光慈之后地重要诗人是< ).A.柔石 B.丁玲C.殷夫 D.艾青49.中国诗歌会地主要诗人有蒲风、王亚平、温流和< )等.A.杨骚 B.郭沫若C.殷夫 D.蒋光慈50.“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出自< ).A.《难民》 B.《老马》C.《炭鬼》 D.《三代》51.《新月诗选》地编选者是< ).A.徐志摩 B.陈梦家C.饶孟侃 D.卞之琳52.《成都,让我把你摇醒》<《夜歌》第一首):“让我打开你地窗子,你地门,/成都,让我把你摇醒,/在这阳光灿烂地早晨!”其作者是< ).eUts8ZQVRdA.李广田 B.何其芳C.卞之琳 D.戴望舒53.戴望舒地第一本诗集是< ).A.《雨巷》 B.《望舒诗稿》C.《夜歌》 D.《我地记忆》54.被闻一多先生赞誉为“擂鼓诗人”和“时代地鼓手”地诗人是< ).A.田间 B.郭沫若C.艾青 D.闻一多55.七月诗派重要地诗论家是著有《诗与现实》、《人与诗》、《诗是什么》地< ).A.田间 B.胡风C.艾青 D.阿垅56.有位诗人十来没写诗了,“有一次,在一个冬天地下午,望着几架银色地飞机在蓝得像结晶体一般地天空里飞翔,想到古人地鹏鸟梦,我就随着脚步地节奏,信口说出一首有韵地诗,回家写在纸上,正巧是一首变体地十四行”,于是,诗人地灵感蜂拥而至,一共写出了27首十四行诗.这位诗人是< ).sQsAEJkW5T A.冯至 B.卞之琳C.穆旦 D.杭约赫57.私淑里尔克地一位中国诗人,以他取得地巨大成绩成就了他在文学史上诗哲地地位,他地《十四行集》,占据了40年代诗歌史上地第一座高峰,这位诗人是< ).GMsIasNXkAA.冯至 B.卞之琳C.穆旦 D.艾青58.1937年8月12日西北战地服务团组建,其团长是< ).A.丁玲 B.何其芳C.艾青 D.赵树理59.1938年初夏,延安印刷工人在清凉山上举办诗歌朗诵晚会,柯仲平朗诵了一首歌颂边区民兵斗争地诗,毛泽东当即上前握住他地手,大为赞赏.这首诗是< ).TIrRGchYzgA.《王贵与李香香》 B.《假使我们不去打仗》C.《边区自卫军》 D.《咱们地领袖毛泽东》60.得到“反映农村斗争地最杰出地作品”、“解放区文艺地代表之作”等高度评价地赵树理小说是< ).7EqZcWLZNXA.《小二黑结婚》 B.《李家庄地变迁》C.《李有才板话》 D.《三里湾》61.解放区仅有地一部直接反映农村合作社题材地作品,也是当时第一部将反对革命队伍内部“左”地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作为主要情节贯穿线地作品,是欧阳山地< ).lzq7IGf02EA.《高干大》 B.《小二黑结婚》C.《暴风骤雨》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多项选择题要求:将正确答案地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有1-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1.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孽海花》和< ).A.《官场现形记》 B.《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C.《老残游记》 D.《新中国未来记》2.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地作者是李伯元和< ).zvpgeqJ1hkA.吴趼人 B.康有为C.刘鹗 D.曾朴3.《新潮》地小说作者主要有汪敬熙、罗家伦、欧阳予倩和< )等.A.郁达夫 B.俞平伯C.杨振声 D.叶绍钧4.以鲁迅为领路人地乡土文学作家群,主要有王鲁彦、许钦文< )等.A.彭家煌 B.许杰C.蹇先艾 D.茅盾5.鲁迅笔下地农民形象主要有爱姑、七斤一家和< )等.A.阿Q B.孔乙己C.闰土 D.祥林嫂6.鲁迅先后写了一系列表现农民地苦难、蒙昧和沉默地小说.其中,主要有< )等.A.《狂人日记》 B.《风波》C.《阿Q正传》 D.《故乡》7.在《新青年》同人中,有“留日”经历地有李大钊、钱玄同和< )等.A.陈独秀 B.鲁迅C.周作人 D.胡适8.郁达夫地小说以主观抒情见长,充满了愤懑、忧郁、叛逆和自我倾诉,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地“自我小说”,主要有< )等.NrpoJac3v1 A.《沉沦》 B.《孔乙己》C.《南迁》 D.《迟桂花》9.在创造社还有一批与郁达夫相近,受到日本私小说影响,基于现代心理学和佛洛依德学说,长于心理描写包括畸形地性心理地青年作家.主要有< )等.1nowfTG4KIA.张资平 B.幐固C.叶灵凤 D.废名10.张资平地早期小说,多从日本留学时期接触地年轻女性地心理写起,主要有< )等.A.《木马》 B.《她怅望着祖国地天野》C.《新生》 D.《梅岭之春》11.五四小说创作重要地小说家群,主要有文学研究会小说家群和< )等.A.创造社小说家群 B.《新潮》小说家群C.乡土文学作家群 D.《新青年》作家群12.叶绍钧地早期小说大多描写小知识分子和小市民地灰色生活,主要有< )等.A.《这也是一个人?》 B.《倪焕之》C.《是爱情还是苦痛?》 D.《潘先生在难中》13.许地山地小说,带有浓郁地异域色彩,其中,以缅甸、印度和南洋为背景地主要有《醍醐天女》和< )等.fjnFLDa5ZoA.《命命鸟》 B.《春桃》C.《商人妇》 D.《缀网劳蛛》14.废名地小说,对现实地苦痛有着超越地意趣,往往有一种淡淡地禅味.主要有< )等.A.《桃园》 B.《竹林地故事》C.《社火》 D.《浣衣母》15.19世纪末,为配合正在兴起地维新运动而倡导“诗界革命”地主要有黄遵宪和< )等.A.康有为 B.梁启超C.谭嗣同 D.夏僧佑16.湖畔诗社地主要诗人有< )等.A.应修人 B.汪静之C.冯雪峰 D.潘漠华17.湖畔诗社先后出版地诗合集主要有< )等.A.《湖畔》 B.《春地歌集》C.《蕙地风》 D.《寂寞地国》18.湖畔诗社诗人汪静之出版地个人诗集主要有< )等.A.《湖畔》 B.《春地歌集》C.《蕙地风》 D.《寂寞地国》19.小诗是五四初期最为风行地诗体,其代名词主要有< )等.A.冰心体 B.繁星体C.飞鸟体 D.春水体20.冯至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下卷地四首叙事诗是《寺门之外》和< )等.A.《我是一条小河》 B.《帷幔》C.《吹箫人地故事》 D.《蚕马》21.1923年,在北京组织新月社地主要成员有胡适、余上沅、林徽音和< )等.A.梁启超 B.徐志摩C.丁西林 D.闻一多22.后期新月诗派地主要诗人除徐志摩外,还有< )等.A.饶孟侃 B.陈梦家C.孙大雨 D.方玮德23.与李金发同时或稍后,出现了一批象征派诗人,主要有后期创造社地< )等.A.戴望舒 B.王独清C.穆木天 D.冯乃超24.《新青年》开辟地“随感录”专栏是孕育现代白话杂文地摇篮,其作者除鲁迅外,还有< )等.tfnNhnE6e5A.陈独秀 B.李大钊C.钱玄同 D.刘半农25.二三十年代在杂文创作中有重要作用地报刊主要有< )等.A.《新青年》 B.《申报•自由谈》C.《语丝》 D.《时事新报•学灯》26.周作人著名地“三礼赞”是指< ).A.《娼女礼赞》 B.《鸦片礼赞》C.《哑吧礼赞》 D.《麻醉礼赞》27.诗歌合集《汉园集》地作者是< ).A.何其芳 B.俞平伯C.卞之琳 D.李广田28.中国现代戏剧地三大奠基人通常是指< ).A.田汉 B.欧阳予倩C.洪深 D.郭沫若29.30年代以后,洪深最重要地话剧创作是《农村三部曲》,即< ).A.《赵阎王》 B.《五奎桥》C.《香稻M》 D.《青龙潭》30.曹禺在《雷雨》、《日出》之后,又连续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主要有< )等.A.《原野》 B.《北京人》C.《蜕变》 D.《家》31.阿英地“南明史剧系列”主要有< )等.A.《碧血花》 B.《海国英雄》C.《杨娥传》 D.《棠棣之花》32.40年代地“太平天国史剧”系列主要有< )等.A.《金田村》 B.《李秀成之死》C.《孔雀胆》 D.《忠王李秀成》33.郭沫若地“战国史剧”系列主要有< )等.A.《屈原》 B.《棠棣之花》C.《虎符》 D.《海国英雄》34.郭沫若从1941年12月至1943年3月,一年零三个月间连续创作了六部历史剧,其中,有两部分别取材于元代和明代.它们是< ).HbmVN777sL A.《屈原》 B.《孔雀胆》C.《虎符》 D.《南冠草》35.所谓两个社团三个刊物一起,以鼓吹革命文学为共同目标,掀起了一场颇有声势地“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运动.是指太阳社、创造社和< )等.V7l4jRB8HsA.《太阳月刊》 B.《创造月刊》C.《文化批判》 D.《创造季刊》36.“革命小说”作家群,其主要作家有< )等.A.郭沫若 B.蒋光慈C.洪灵菲 D.阳翰笙37.与蒋光慈作品风格相近地革命小说主要有< )等.A.洪灵菲地《流亡三部曲》 B.华汉地《地泉》三部曲C.郭沫若地《漂流三部曲》 D.巴金地《激流》三部曲38.被国民党政府杀害地“左联五烈士”是指李伟森、胡也频和< ).A.柔石 B.冯铿C.丁玲 D.殷夫39.左翼文学地后起之秀主要有< )等.A.张天翼 B.沙汀C.蒋光慈 D.艾芜40.沙汀最具特色也最有代表性地作品是一系列表现四川农村地“揭露小说”,主要有< )等.A.《代理县长》 B.《兽道》C.《在祠堂里》 D.《法律外地航线》李平:回复: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之多项选择题――41.茅盾地“《蚀》三部曲”是指< ).83lcPA59W9A.《灭亡》 B.《幻灭》C.《动摇》 D.《追求》42.茅盾地“农村三部曲”是指< ).A.《春蚕》 B.《苦夏》C.《秋收》 D.《残冬》43.“东北作家群”是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陆续流亡到关内地萧红、萧军、白朗< )等.mZkklkzaaPA.舒群 B.端木蕻良C.罗烽 D.骆宾基44.京派地主要刊物,除卞之琳、沈从文、李健吾等编辑地《水星》外,主要有< )等.A.废名、冯至编辑地《骆驼草》B.沈从文主持地《大公报•文艺》C.巴金主持地《文学季刊》D.朱光潜编辑地《文学杂志》45.几乎每部作品集都得到周作人赞赏地作家主要有< )等.A.废名 B.俞平伯C.冯至 D.沈从文46.“新感觉派”地代表作家主要有< )等.A.张资平 B.刘呐鸥C.施蛰存 D.穆时英47.40年代长篇小说在讽刺和通俗化方面地代表作家主要有< )等.A.茅盾 B.钱钟书C.路翎 D.赵树理48.李劼人反映从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成都平原动荡社会生活地“长河小说”主要有< )等.AVktR43bpwA.《死水微澜》 B.《灭亡》C.《暴风雨前》 D.《大波》49.路翎出版地作品主要有< )等.A.《饥饿地郭素娥》 B.《李家庄地变迁》C.《蜗牛在荆棘上》 D.《财主底儿女们》50.钱钟书地散文和小说作品主要有< )等.A.《写在人生边上》 B.《围城》C.《人•兽•鬼》 D.《管锥编》51.40年代,沙汀接连完成了描写四川农村生活地长篇小说主要有< )等.A.《淘金记》 B.《出川记》C.《困兽记》 D.《还乡记》52.四十年代,茅盾先后发表地长篇小说主要有< )等.A.《腐蚀》 B.《霜叶红似二月花》C.《锻炼》 D.《从牯岭到东京》5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地第一代女性文学作家主要有庐隐、石评梅、冯沅君和< )等.A.陈衡哲 B.冰心C.凌叔华 D.张爱玲54.“东吴系”女作家主要有< )等.A.张爱玲 B.施济美C.汤雪华 D.杨秀珍55.张爱玲地“上海传奇”系列小说主要有《封锁》和< )等.A.《金锁记》 B.《红玫瑰与白玫瑰》C.《倾城之恋》 D.《花凋》56.通俗小说地“五根支柱”是社会小说、言情小说和< ).A.武侠小说 B.侦探小说C.心理小说 D.历史小说57.张恨水地“社会言情小说”主要有< )等.A.《春明外史》 B.《玉梨魂》C.《金粉世家》 D.《啼笑因缘》58.中国武侠小说地四大流派是以李寿民《蜀山剑侠传》等为代表地“剑仙派”和< )等.A.以王度庐《卧虎藏龙》等为代表地“侠情派”B.以白羽《联镖记》《十二金钱镖》等为代表地“技击派”C.以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等为代表地“奇侠派”D.以朱贞木《七杀碑》等为代表地“历史派”59.30年代出现地主要诗派或诗人群有< )等.A.以殷夫、蒲风为代表地革命现实主义诗人群B.以徐志摩、陈梦家为代表地后期新月诗派C.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为代表地现代派诗人群D.以胡风和艾青为首地七月诗派60.与中国诗歌会诗人几乎同时出现地还有“密云期”诗人< )等.A.臧克家 B.田间C.卞之琳 D.艾青61.臧克家前期抒情诗地主要收获,除《烙印》外还有< )等.A.《老马》 B.《罪恶地黑手》C.《运河》 D.《自己地写照》62.后期新月诗派是前期新月派地继承与发展,其成员除前期新月派地徐志摩、饶孟侃等,主要有< )等.ORjBnOwcEdA.臧克家 B.陈梦家C.方玮德 D.卞之琳63.40年代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地成熟年代,其代表性诗集主要有< )等.A.卞之琳地《慰劳信集》 B.郭沫若地《战声集》C.戴望舒地《望舒诗稿》 D.冯至地《十四行集》64.现代诗派地代表性诗集主要有< )等.A.《望舒诗稿》 B.《鱼目集》C.《二十岁人》 D.《汉园集》65.在现代诗派地聚合、流变过程中地三个非常重要诗人是< ).A.李广田 B.何其芳C.卞之琳 D.戴望舒66.戴望舒先后出版地诗集有< )等.A.《我底记忆》 B.《望舒草》C.《望舒诗稿》 D.《灾难地岁月》67.《七月》被迫停刊以后,七月诗派地主要刊物还有< )等.A.《希望》 B.《泥土》C.《呼吸》 D.《前哨》68.七月诗派地主要成员有胡风、艾青、田间、鲁藜、冀汸、曾卓、杜谷、郑思、彭燕郊< )等.A.绿原 B.阿垅C.牛汉 D.穆旦69.胡风一直在从事诗歌写作,创作有诗集和长诗< )等.A.《为祖国而歌》 B.《野花与箭》C.《时间开始了》 D.《白色花》70.抗战以前,中国地文学始终以上海和北平为中心,但抗战以后,则出现了临时性地多元中心,包括长沙、广州、桂林以及< )等.2MiJTy0dTT A.武汉 B.重庆C.南京 D.昆明71.冯至先后出版地诗集主要有< )等.A.《昨日之歌》 B.《慰劳信集》C.《十四行集》 D.《北游及其他》72.穆旦先后出版有诗集主要有< )等.A.《探险队》 B.《穆旦诗集(1939-1945>》C.《白色花》 D.《旗》73.抗日民主根据地吸引了大批地文艺工作者和青年学生,其中,已经成名地作家先后有田间、荒煤、萧军、周立波、欧阳山、刘白羽和< )等.gIiSpiue7AA.丁玲 B.何其芳C.艾青 D.赵树理74.同时获得195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地小说是< ).A.《暴风骤雨》 B.《太阳照在桑干河上》C.《白毛女》 D.《小二黑结婚》75.在解放区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中,产生了一批优秀民歌《东方红》和< )等.A.《十绣金匾》 B.《太阳照在桑干河上》C.《翻身道情》 D.《咱们地领袖毛泽东》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之填空题三、填空题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1.十九世纪末戊戌变法地失败,促进了维新运动地领导者_______________地反思,他从政治斗争地需要出发,倡导“新小说”,于1902年创办《新小说》杂志.uEh0U1Yfmh2.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_______________》.3.1918年5月,鲁迅地《_______________》发表于《新青年》.此后,他地《药》、《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等接连发表,引起巨大反响.IAg9qLsgBX4.在受到老师们主办《新青年》影响而创办地北京大学学生刊物《_______________》上,出现了一个活跃地作家群,创作出新文学早期地一批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WwghWvVhPE5.五四时期表现青年男女情感纠葛地小说主要有鲁迅地《伤逝》、庐隐地《海滨故人》、郁达夫地《沉沦》、郭沫若地《喀尔美罗姑娘》、_______________地《她怅望着祖国地天野》等.asfpsfpi4k6.阿Q式地流氓无产者,对于革命和社会地危害,到四十年代赵树理地《李有才板话》、《邪不压正》,和八十年代_______________地《芙蓉镇》、张炜地《古船》中,才得到了充分地展现.ooeyYZTjj17.创造社初创时期,有两座高峰,一是以《女神》闻名地郭沫若,一是以《_______________》闻名地郁达夫,他们共同建构了创造社重主观抒情和浪漫主义地特色.BkeGuInkxI8.1921年6月,郁达夫与_______________、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PgdO0sRlMo9.1921年7月,郁达夫地第一部短篇小说集《_______________》问世,产生很大影响.10._______________地小说,开创了现代小说中地“零余者”形象系列.11.30年代前期地_______________,和张资平一样,创作了《时代地姑娘》、《永久地女性》等一批现代言情小说,将新文学与商业化结合在一起,成为海派文学地重要作家.3cdXwckm1512._______________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地拓荒者,出版有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地石像》.h8c52WOngM13.文学研究会成立于_______________年,是新文学史上成立最早、存在时间最长、成员数量最多、地域分布最广地文学社团.v4bdyGious14.乡土小说,最初得名于_______________地命名.15.同样着力于乡土文学,却走着诗意化道路地废名<原名_______________)是“浅草社”成员.J0bm4qMpJ916.1917年2月,《新青年》第2卷第6号上发表了_______________地八首白话诗,这被视为新诗地起点.XVauA9grYP17.如果说,胡适地《尝试集》是中国新诗现代性地开端,那么,_______________地《女神》则是自觉实践并取得决定性成果地标志.bR9C6TJscw18._______________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地抒情诗人”.19.宗白华写作小诗地直接渊源是_______________地影响.20.冯至地第一部诗集是《_______________》.21.1926年,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创办《诗镌》专栏,请_______________任主编,开始新月社地新诗创作和理论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青年诗人,形成早期新月诗派.pN9LBDdtrd22.1931年《新月诗选》<_______________编选)地出版,则可以看作新月诗派地一个总结.DJ8T7nHuGT23.闻一多是“前期新月诗派”地重要代表和新格律诗理论地奠基者,192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本诗集《_______________》.QF81D7bvUA24.徐志摩著有诗集《志摩地诗》、《翡冷翠地一夜》、《_______________》、《云游》等.25.1925年11月,李金发地《_______________》出版,之后另外两部诗集也相继出版,奠定了他作为中国现代象征诗创始者地地位.4B7a9QFw9h 26.1935年,_______________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把李金发代表地象征派诗作为一个独立地艺术派别加以论述.ix6iFA8xoX27.自五四时期开始,现代白话散文被正式赋予“抒情或写景”地文学意蕴,是“叙事与抒情”地美文,成为与小说、_______________、戏剧并驾齐驱地一种文学体裁.wt6qbkCyDE28.以抒情和叙事为主地“美文”是在1919年8月才出现地,_______________地《五峰游记》应属现代美文地发端,最早引起广泛反响地美文则是冰心地《笑》.Kp5zH46zRk29._______________曾经与鲁迅合作撰写14篇杂文,既活用鲁迅地杂文笔法,又凸显了犀利、明快、辛辣地特点.他地杂文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是除鲁迅之外地第一人.Yl4HdOAA61。

7《包身工》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7《包身工》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活动一:寻找文章线索,分析文章思路
主线
副线
段落
内容
段落
内容
1~6段 12~14段 23~32段
(四点一刻)起身 恶劣的住宿条件
7~11段
包身工的来源、身份——包身工制
度的形成。
(四点半后)早餐 恶劣的饮食条件
15~22段
帝国主义雇佣包身工的原因——包
身工制度的发展。
(五点)上工 恶劣的劳动条件
33、34段
探究包身工制度产生的根源
包身工是20世纪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同 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劳动结合的产物。 直接原因:中国“带工老板”欺骗女工 根本原因:
封建势力的剥削和帝国主义的入侵
理解文学性
1.朗读描写包身工生活的段落和“芦柴棒”或“小福子” 遭遇的段落,体会并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
①作者通过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重点描写了芦柴棒在 病重时惨遭毒打的情况,以此证明包身工“没有‘做’或者 ‘不做’的自由”,表现了她们所受的残酷压迫。“见 机”“缩作一团”“做着手势”,写出了“芦柴棒”的可怜。 打杂的先是“抓”,接着“摔”“踢”,动作一次比一次狠, 最后竟然“夺过一盆……冷水”迎头泼去,多么歹毒!而老板 娘的笑和话语,更表现了她蛇蝎一样的心肠。
尊重
自由
权利
劳动

学习目标
1. 抓住文章的行文线索,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 2. 了解报告文学,体会其在文中新闻性与文学性的
有机统一。 3. 了解包身工的悲惨命运,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学会关注现实,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走近作者
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 端先,浙江杭县人,中国著名文学、电影、 戏剧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左翼电影运动 的开拓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被国务院 授予“国家有杰出贡献的电影艺术家”称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新书评介・沈艾娣著《梦醒子:一位华北村庄士绅的生平,1857—1942》Henrietta Harrison ,T he M an A w akened f rom D reams :One M an πs L i f e i n a N ort h Chi na V ill a ge ,1857-1942,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 niversity Press ,2005,xii +207pp.罗衍军① 刘大鹏(1857—1942),字友凤,号卧虎山人、梦醒子,山西省太原县(今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人。

1894年中举,此后三次参加会试均未中,民国以后曾任县议会议长等职务。

其《晋祠志》由慕湘、吕文幸点校,《退想斋日记》由乔志强选辑标注,分别由山西人民出版社于1986、1990年出版。

② 参见罗志田:《科举制的废除与四民社会的解体:一个内地乡绅眼中的近代社会变迁》,《清华学报》(新竹)新25卷4期,1995年12月,第137—160页;行龙:《怀才不遇:内地乡绅刘大鹏的生活轨迹》,《清史研究》2005年第2期,第69—80页;郝平:《〈退想斋日记〉所见抗战时期的民众生活:以太原为中心》,《史林》2005年第4期,第27—32页。

《梦醒子:一位华北村庄士绅的生平,1857—1942》一书是英国学者沈艾娣新近出版的一部力作。

沈艾娣于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教于英国利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要从事19、20世纪中国社会史和文化史的研究。

著者通过对近代山西举人刘大鹏①生平的研究,剖析传统理念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嬗变历程,并由此映照时代变迁过程中民众的生活和观念流变。

对于刘大鹏及其日记,近年来日益受到国内学人的关注,罗志田、行龙、郝平等都曾有相关论著发表。

②沈氏此书着力于研究资料的挖掘和刘氏生平与思想的阐述,对我们准确认知近代中国乡村士子及其所生活的世界不无助益。

该书由前言、正文(六部分,每部分对应刘大鹏的相应身份)、结尾、注释、参考书目、索引组成。

在前言中,著者认为历史学家把更多的热情给予了那些适应时代变迁、成功保持自身地位、动员民众支持改革和现代化的政治精英,而对另一部分如刘大鹏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走向衰落的前精英的命运则缺少关注。

她还讲述了个人研究刘大鹏生平的两个路径:其一是阐述儒学传统观念在近代中国的嬗变,探究儒学在失去了国家层面的正统地位后,在民众心目中和日常实践中的变迁历程;其二是阐释山西乡村社会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逐步边缘化和贫困化的过程。

第一部分“撰述者”,第二部分“儒生”,第三部分“孝子”,分别讲述了刘大鹏这三种身份的内涵及其相关理念的嬗变。

著者指出在《晋祠志》中的《卧虎山人》、《梦醒子》等传记中,刘氏将个人真实际遇与虚幻描述相结合,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排斥官位、坚守儒家理念、追求安逸生活的隐士,这些描写是他对自身现实处境的一种安慰,是面对失败时维持其尊严的方式。

怀抱儒家传统理念的刘氏,认为读书目的在于仕宦济民,但进入太原崇修书院后,他发现人们更重视八股文的应试技巧而非先哲的教诲。

至1891年,他五次应举人试均未中,至太谷县南席村任塾师,雄心与现实的矛盾使他备感不快。

1893年某夜,他梦遇一老者。

老者告知其所需者唯“诚、敬”,这标志着他内心观念的转向。

从此,刘的自我身份和观念确立,他把自己看成一个真正儒家观念的坚守者。

1894年,他第六次应举人试中举,更加强了对传统理念的认同。

此后,他于1895、1898、1903年三次参加会试,均以失败告终。

在孝道观念上,刘氏的孝道基于父母与子女间的真正感情,并通过细微的日常生活表达出来。

他的孝亦延及与母亲和妻子的亲属关系上,他像祭奠自己的父系祖先一样,祭奠母亲的父母和兄长。

刘的孝道使他在乡村赢得声望,但并不意味着人们会效仿他的做法。

刘将仕宦期望寄托在儿子身上,给他们造成了巨大压力。

辛亥革命的爆发,使其长子刘δ的仕进之途断绝,光宗耀祖之梦由此破灭;次子刘 身负乃父期望,在学业失败和爱子夭折的双重打击下,精神失常。

第四部分“民众代表”,第五部分“商人”,第六部分“老农”,诠释了刘氏这些身份的表现及其相互调适、演进过程。

在刘早年的内心深处,满怀“忠君爱民”的儒家理念,认为一个合格的官吏,应该对国(皇帝)尽忠,对民众实行仁政。

他对清政府的新政持排斥态度,认为是“以夷变华”、“荣国害民”。

民国政府成立以后,刘虽对新生的民国持厌憎态度,但他认为仍当发挥自己民众代表的作用。

因此他参加省议会,担任省议员。

随・881・着时代的变迁,刘的身份和社会影响日渐削弱。

在晋祠修缮问题上,掌握世俗权力的牛玉鉴攻击刘有贪污行为,世俗权势逐渐压倒了传统的身份和声望。

刘的声望的削弱标志着儒家观念在乡村社会影响的减弱,但刘仍能通过关心地方民众疾苦、抨击政府赋税政策等行动维系着“民众代表者”的身份。

刘所蕴涵的儒家“诚信”品格在商业活动中亦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涉足煤矿业时,不是以资金入股,而是以他的身份和声望,使别人信任他,与他合伙投资。

刘还以商会领导者的身份,充当商会会员之间、商会会员与地方政府之间纠纷调解人的角色,这些活动更完善了他“精神完人”的形象。

但随着阎锡山卷入国家权力斗争旋涡,民众的军事供应负担增加以及晋省政权现代化步伐的加速,赋税日益加重,且省政府以牺牲小煤窑的做法来扶持大煤矿的发展,使得刘投资的煤矿难以为继,至1930年代他只得退出煤矿业,辞掉煤矿事务所经理的职务。

伴随投资煤窑业利润的减少,刘逐渐将精力转到务农方面。

儒学对“耕读”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刘的失落感,业农为他提供了一个实现个人信念的空间,他非常容易地在士绅与老农的身份间转换。

农村经济的破败亦是刘参加农业劳动的重要缘由,尽管他仍缅怀传统,但那些传统道德对他周围的人来说已无甚意义。

结尾叙述了日军侵占太原县后刘大鹏的经历。

著者指出,尽管已成为“亡国奴隶”,刘大鹏仍固守着他的理念,为民众争取权益。

他赞扬八路军抗击日军的行为,盼望中国胜利。

他要求伪县长释放轻罪犯人,请求伪村长体恤民艰,但均未得应允。

时代的变迁,已使他不再成为正直的标志,而只是旧时代的遗迹。

刘在其影响力没落和经济困窘中去世。

沈艾娣一些非常新颖的见解颇具启示意义。

第一,将刘的生平,放到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下,进而考察其理念的嬗变历程。

著者着重探究了刘“仁”、“孝”、“信”等传统理念在近代社会变迁冲击下的自我调适。

刘早期“仁”的观念主要在于以科举入仕途,忠君爱民。

当传统的科举仕进之途中断时,他“仁”的理念便转换为以民众代言人的身份,反对政府盘剥,争取民众利益。

其“孝”的观念主要基于“父慈子孝”,以血缘感情和礼仪为纽带维系子女对父母的孝道、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刘早期形成的“诚信”品格,为他赢得了声望,这在民国初期乡村社会法律相对缺失的情况下,成为他涉足工商业、调解工商纠纷的重要资源。

第二,注重描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观念流变,把国家、士绅、民众三者的互动关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

在政权现代化过程中,内地士绅地位的下降、乡村的日渐凋敝及民众观念的缓慢变革交织在一起。

著者通过刘这个中介,展示国家重大事件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及民众对其的调适过程。

第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新解读。

学界在阐述中国现代化进程时,多侧重于从城市化、商业化等方面,着重说明现代化的积极影响。

沈艾娣则在叙述刘的生平时,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乡村社会的嬗变有机联系起来,将现代化政策对城市和乡村的不同影响进行比较。

阐明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和地方政权通过对农村的剥夺,一方面使得城市逐步繁荣发达,另一方面则使乡村社会逐渐失去生机与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沈艾娣并未将刘的身份固定化,而是注重从多重身份的角度考察刘的生平,将刘视为一个儒生、民众代表、商人、农民等多重角色的组合体,在时代变迁中,刘的多重身份嬗递交织。

著者力图阐明,在剧烈变迁的时代,个人的身份和观念并非一成不变,对具体人物的研究需要将其放到千变万化的具体场景中进行分析考察。

在资料的搜集利用上,著者亦颇多创获,她通过对大量的已刊和未刊日记、文集、志书、专著、报刊等资料进行分析梳理,对刘的生平进行了更为细致深刻的阐述。

著者并且进行了长期艰辛的实地考察,对刘的后人及当地居民做深入访谈,从而大大丰富了全书内容。

综上所述,该书用富含人道主义的描述,深刻全面地展现了刘的生平以及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透析了中国现代化变迁过程中,国家政权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由此造成的城乡社会分野。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罗威廉评价道:“该书和浦爱达的《汉族女儿》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它在阐述国家重大事件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调适以及这些事件对民众的生活和观点的真实性(通常有悖直觉的)的影响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窗。

”芝加哥大学教授杜赞奇指出:“该书叙述的成功之处在于,尽管我们不能认同刘大鹏的许多观点———至他中年时代,他的这些观点对大家来说已经变得可笑———我们还是为他对新发展的批判所折服。

他的生平反映了当时存在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由此最终引发的对当地社会的破坏。

”(见该书封底)美国默里州立大学学者Charlotte L.Beahan 亦在《历史学:新书评论》第33卷第3期(2005年春季号)上发表书评说:“她的这本书不但对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而言具有重大价值,而且对任何一个对精英比较社会史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是容易被人理解的。

”(第120页)相信该书的出版对深化中国的士绅研究和乡村社会研究亦会有所助益。

・981・沈艾娣著《梦醒子:一位华北村庄士绅的生平,1857—19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