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分类与分级
自然灾害的分级标准
自然灾害的分级标准:
自然灾害的分级标准主要考虑灾害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造成的损失等因素。
根据灾害等级标准,一般将自然灾害分为四级,分别是一级灾害、二级灾害、三级灾害和四级灾害。
一级灾害是指造成特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国家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例如汶川地震、唐山大地震等。
二级灾害是指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国家和社会造成较大影响的自然灾害,例如芦山地震、汉川洪灾等。
三级灾害是指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一定影响的自然灾害,例如福建台风、山西旱灾等。
四级灾害是指造成较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一定影响的自然灾害,例如暴雨洪灾、冰雪灾害等。
自然灾害分级标准
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有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冰雹、沙尘暴、雪灾、道路结冰,共十一类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蓝:一般黄:较重橙:严重红:特别严重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分级标准(试行)一、水旱灾害特别重大水旱灾害包括:1、一个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或多个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河段堤防发生决口,多个设区的市发生特大洪涝灾害;3、重点大型水库发生垮坝;4、洪水造成铁路繁忙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主要航道中断,48小时无法恢复通行;5、包括我省在内的多个省(区、市)发生特大干旱;6、多个大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重大水旱灾害包括:1、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一般河段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3、多个设区的市发生严重洪涝灾害;4、一般大中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游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5、洪水造成铁路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断,24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包括我省在内的数省区市多个设区的市发生严重干旱,或我省发生特大干旱;7、多个省辖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大中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较大水旱灾害包括:1、省内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2、省内主要河流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3、多个县(市、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4、中小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流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5、洪水造成铁路、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断,12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一个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多个县(市、区)发生特大干旱;7、省内主要大城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其它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水旱灾害为一般水旱灾害。
二、气象灾害特别重大气象灾害包括:1、特大暴雨、大雪、龙卷风、沙尘暴、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重要城市和50平方公里以上较大区域,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50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2、我省或包括我省在内的多个省(区、市)范围内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或极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造成特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重大气象灾害包括:1、暴雨、冰雹、龙卷风、大雪、寒潮、沙尘暴、大风和台风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下同),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2、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的高温、热浪、干热风、干旱、大雾、低温、霜冻、雷电、下击暴流、雪崩等气象灾害;3、因各种气象原因,造成机场、港口、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连续封闭12小时以上的。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
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与防灾措施一、自然灾害1.地震: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2.火山:火山是地壳破裂处喷发岩浆、岩灰、火山灰、碎屑物、火山弹等的自然现象。
3.洪水:洪水指因暴雨、融雪、冰川融化等导致河水暴涨,水位超过河岸线的水文现象。
4.干旱:干旱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降水量明显偏少,造成土壤水分不足,影响生物生活的现象。
5.台风:台风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风力达到12级以上。
6.滑坡:滑坡是指地表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现象。
7.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二、防灾措施•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
•开展地震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等级。
•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地震防范意识。
•建立火山监测预警体系。
•制定火山喷发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火山地质公园建设,合理利用火山资源。
•普及火山知识,提高公众的火山防范意识。
•加强洪水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
•开展洪水风险评估,制定防洪预案。
•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能力。
•开展洪水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洪水防范意识。
•建立干旱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布干旱预警信息。
•加强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能力。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适应干旱气候。
•开展干旱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干旱防范意识。
•加强台风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
•制定台风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防台风工程建设,提高防台风能力。
•开展台风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台风防范意识。
•加强地质环境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隐患。
•制定滑坡应急预案,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避让滑坡危险区。
•开展滑坡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滑坡防范意识。
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分级标准
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分级标准《国务院关于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试行)》中对自然灾害类的分级规定:(一)水旱灾害1. 特别重大水旱灾害包括:(1)一个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或多个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河段堤防发生决口;(3)重点大型水库发生垮坝;(4)洪水造成铁路繁忙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主要航道中断,48小时无法恢复通行;(5)多个省(区、市)发生特大干旱;(6)多个大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2. 重大水旱灾害包括:(1)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一般河段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3)数省(区、市)多个市(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4)一般大中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游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5)洪水造成铁路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断,24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数省(区、市)多个市(地)发生严重干旱,或一省(区、市)发生特大干旱;(7)多个大城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大中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二)气象灾害1. 特别重大气象灾害包括:(1)特大暴雨、大雪、龙卷风、沙尘暴、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重要城市和50平方公里以上较大区域,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50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2)1个或多个省(区、市)范围内将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或极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会造成特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3)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可能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2. 重大气象灾害包括:(1)暴雨、冰雹、龙卷风、大雪、寒潮、沙尘暴、大风和台风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2)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的高温、热浪、干热风、干旱、大雾、低温、霜冻、雷电、下击暴流、雪崩等气象灾害;(3)因各种气象原因,造成机场、港口、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连续封闭12小时以上的。
国家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等级划分
国家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等级划分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不可避免的挑战。
为了减轻其影响,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各种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进行专业培训等。
在这些努力中,应急响应等级的划分是一个关键环节,它有助于指导各级政府和救援机构在灾害发生时采取适当的行动。
本文将探讨国家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等级划分的意义、原则及其实践应用。
一、背景与意义应急响应等级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通过合理划分不同级别的响应,可以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此外,科学的应急响应等级划分还有助于评估灾害风险,为后续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二、分类与特点根据灾害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发展态势,可将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等级划分为四个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每个级别都有其特定的标志和适用条件:一级响应:针对特别重大灾害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启动该级别响应将调动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全面协调和指挥。
二级响应:适用于较大规模的灾害事故,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需要多个地区或部门协同应对。
三级响应:通常用于中小规模的自然灾害事件,如风暴、干旱等,需要地方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四级响应:适用于较小规模的灾害事件,如轻微的水灾、火灾等,由基层单位自行处理。
每个级别的响应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要求,如响应时间、资源配置、责任分工等方面均有明确的规范。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在不同级别的响应中能够做到科学决策、gao效执行和及时恢复。
三、实践与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应急响应等级的划分对于灾害应对具有重要意义。
以地震为例,当发生强震并造成严重破坏时,应及时启动一级响应,中央政府将统筹调配人力、物力资源,协调各地救援队伍迅速前往受灾区域展开救援;而对于一般性地震,可启动三级响应,由当地政府部门负责组织救援力量、调集必要物资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灾情信息。
八种自然灾害_分布、成因、措施、危害
地震、滑波、泥石流等八种自然灾害,分布、成因、措施、危害一、泥石流定义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三、形成的原因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
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
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四、我国泥石流分布的特点1、我国泥石流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地质和降水条件的控制、尤其在地形条件上表现较为明显。
泥石流在我国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与次一级的高原和盆地之间的接触带上,此外青藏高原东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过渡带也是泥石流集中分布地。
在两个地带中,泥石流又多集中分布在一些沿大断裂,深入阶段发育的河流沟谷两侧。
这也是我国泥石流发生的密度最大,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地带。
在每一个大型构造带中,高频率的泥石流的发生多集中在混合花岗石、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及页岩、泥灰岩、泥岩、煤系等软弱岩系和第四系堆积物分布区。
2、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冰雪融化有关。
高频率的泥石流往往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局部暴雨强度大、较软湿、冰雪融化快的地区,如四川、云南、陕西、甘肃、西藏等地,低频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方地区。
五、减轻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减轻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的措施有许多种,生物措施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效果好。
生态环境恶化,坡面植被覆盖率低,乱砍滥伐现象严重,经常会造成水土流失。
而许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就是水土流失恶性发展的直接结果。
由此可见,崩塌、滑坡、泥石流与水土流失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生物措施。
突发事件分级标准
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一、自然灾害(一)水旱灾害特大水旱灾害特大水旱灾害是指省内大范围受灾,造成特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或者局部地区遭受毁灭性灾害。
重大水旱灾害1.河流干流堤防出现重大险情或决口,对下游安全造成直接重大影响的险情或垮坝;2.河流洪水泛滥致使城市及人口聚集的村镇受淹;3.洪水造成重要铁路、国道、高速公路中断;4.对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干旱缺水;5.其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水旱灾害。
较大水旱灾害1.河流干流堤防出现较大险情或决口,对下游安全造成直接较大影响的险情或垮坝;2.河流洪水泛滥致使城市及人口聚集的村镇局部受淹;3.洪水造成地方铁路、地方公路中断;4.对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的干旱缺水;5.其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较多人员伤亡的水旱灾害。
一般水旱灾害—1—一般水旱灾害是指辖区内小部分区域受灾,造成人员伤亡或一定经济损失的灾害。
(二)气象灾害特大气象灾害特大气象灾害是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城区区和50平方公里以上较大区域造成特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
重大气象灾害1.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暴雨、冰雹、雪灾、沙尘暴、雷雨大风等灾害;2.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的高温、寒潮、大雾等灾害;较大气象灾害1.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暴雨、冰雹、雪灾、沙尘暴、雷雨大风等灾害;2.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较重影响的高温、寒潮、大雾等灾害。
一般气象灾害一般气象一灾害是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本县局部范围内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气象灾害。
(三)地震灾害特大地震灾害特大地震灾害是指在境内发生 6.5级以上或者造成特大人员—2—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地震。
重大地震灾害1.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区5.0级以上地震;2.其他地区5.5级以上地震;3.周边邻近我县发生6. 0级以上并对我县造成破坏的地震;4.县内外震级未达到上述标准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损失或对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的地震。
(word完整版)自然灾害分级
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有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冰雹、沙尘暴、雪灾、道路结冰,共十一类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蓝:一般黄:较重橙:严重红:特别严重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分级标准(试行)一、水旱灾害特别重大水旱灾害包括:1、一个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或多个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河段堤防发生决口,多个设区的市发生特大洪涝灾害;3、重点大型水库发生垮坝;4、洪水造成铁路繁忙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主要航道中断,48小时无法恢复通行;5、包括我省在内的多个省(区、市)发生特大干旱;6、多个大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重大水旱灾害包括:1、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一般河段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3、多个设区的市发生严重洪涝灾害;4、一般大中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游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5、洪水造成铁路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断,24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包括我省在内的数省区市多个设区的市发生严重干旱,或我省发生特大干旱;7、多个省辖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大中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较大水旱灾害包括:1、省内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2、省内主要河流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3、多个县(市、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4、中小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流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5、洪水造成铁路、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断,12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一个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多个县(市、区)发生特大干旱;7、省内主要大城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其它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水旱灾害为一般水旱灾害。
二、气象灾害特别重大气象灾害包括:1、特大暴雨、大雪、龙卷风、沙尘暴、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重要城市和50平方公里以上较大区域,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50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2、我省或包括我省在内的多个省(区、市)范围内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或极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造成特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重大气象灾害包括:1、暴雨、冰雹、龙卷风、大雪、寒潮、沙尘暴、大风和台风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下同),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2、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的高温、热浪、干热风、干旱、大雾、低温、霜冻、雷电、下击暴流、雪崩等气象灾害;3、因各种气象原因,造成机场、港口、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连续封闭12小时以上的。
自然灾害分级标准
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有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冰雹、沙尘暴、雪灾、道路结冰,共十一类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蓝:一般黄:较重橙:严重红:特别严重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分级标准(试行)一、水旱灾害特别重大水旱灾害包括:1、一个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或多个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河段堤防发生决口,多个设区的市发生特大洪涝灾害;3、重点大型水库发生垮坝;4、洪水造成铁路繁忙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主要航道中断,48小时无法恢复通行;5、包括我省在内的多个省(区、市)发生特大干旱;6、多个大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重大水旱灾害包括:1、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一般河段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3、多个设区的市发生严重洪涝灾害;4、一般大中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游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5、洪水造成铁路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断,24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包括我省在内的数省区市多个设区的市发生严重干旱,或我省发生特大干旱;7、多个省辖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大中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较大水旱灾害包括:1、省内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发生大洪水;2、省内主要河流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或出现重大险情;3、多个县(市、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4、中小型水库发生垮坝或出现对下流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的重大险情;5、洪水造成铁路、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断,12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一个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多个县(市、区)发生特大干旱;7、省内主要大城市发生严重干旱,或其它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水旱灾害为一般水旱灾害。
二、气象灾害特别重大气象灾害包括:1、特大暴雨、大雪、龙卷风、沙尘暴、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重要城市和50平方公里以上较大区域,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50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2、我省或包括我省在内的多个省(区、市)范围内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或极强灾害性天气过程,并造成特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重大气象灾害包括:1、暴雨、冰雹、龙卷风、大雪、寒潮、沙尘暴、大风和台风等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下同),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的气象灾害;2、对社会、经济及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的高温、热浪、干热风、干旱、大雾、低温、霜冻、雷电、下击暴流、雪崩等气象灾害;3、因各种气象原因,造成机场、港口、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连续封闭12小时以上的。
(完整版)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分级标准
(完整版)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分级标准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分级标准1. 引言自然灾害是指地球自然环境中发生的,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现象。
为了有效应对自然灾害,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应急响应分级标准,根据不同的灾情和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 分级标准根据自然灾害的灾情和影响程度,将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级别:一级响应、二级响应、三级响应和四级响应。
2.1 一级响应一级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 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灾情迅速恶化,扩大范围和影响面;- 需要调动全社会力量进行救援和抗灾工作。
2.2 二级响应二级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 发生较大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一定威胁;- 灾情较为严重,扩大范围和影响面;- 需要动员多方力量进行救援和抗灾工作。
2.3 三级响应三级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 发生中等规模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一定影响;- 灾情较为严重,但范围和影响面相对有限;- 需要组织专门力量进行救援和抗灾工作。
2.4 四级响应四级响应适用于以下情况:- 发生小规模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较小;- 灾情相对较轻,范围和影响面有限;- 需要局部组织力量进行救援和抗灾工作。
3. 应急措施针对不同级别的灾害响应,应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一级响应:全面动员抗灾救灾力量,组织紧急救援和灾后恢复工作;- 二级响应:加强地方社会力量的组织和动员,进行抢险救灾和受灾群众救助;- 三级响应: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和装备,提供应急救助和紧急物资支持;- 四级响应:加强局部地区的救灾力量,进行灾后清理和恢复工作。
4. 总结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分级标准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应对自然灾害的措施,通过根据灾情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级,能够有效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效率。
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分级标准进行灾害响应,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自然灾害分级标准.doc
灾祸性气候预警信号有飓风、暴雨、高温、寒流、大雾、雷雨、劲风、冰雹、沙尘暴、雪灾、路途结冰,共十一类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依照灾祸的严峻性和紧迫程度,色彩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赤色,蓝:一般黄:较重橙:严峻红:特别严峻自然灾祸类突发事情分级规范(试行)一、水旱灾祸特别严峻水旱灾祸包含:1、一个流域产生特大洪水,或多个流域同时产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河段堤防产生决口,多个设区的市产生特大洪涝灾祸;3、要点大型水库产生垮坝;4、洪水构成铁路繁忙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首要航道中止,48小时无法康复通行;5、包含我省在内的多个省(区、市)产生特大干旱;6、多个大城市产生极度干旱。
严峻水旱灾祸包含:1、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产生大洪水;2、大江大河干流一般河段及首要支流堤防产生决口或呈现严峻险情;3、多个设区的市产生严峻洪涝灾祸;4、一般大中型水库产生垮坝或呈现对下贱安全构成直接影响的严峻险情;5、洪水构成铁路干线、国家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止,24小时无法康复通行;6、包含我省在内的数省区市多个设区的市产生严峻干旱,或我省产生特大干旱;7、多个省辖市产生严峻干旱,或大中城市产生极度干旱。
较大水旱灾祸包含:1、省内一个流域或其部分区域产生大洪水;2、省内首要河流及首要支流堤防产生决口或呈现严峻险情;3、多个县(市、区)产生严峻洪涝灾祸;4、中小型水库产生垮坝或呈现对下贱安全构成直接影响的严峻险情;5、洪水构成铁路、高速公路网和航道通行中止,12小时无法康复通行;6、一个市产生严峻干旱,或多个县(市、区)产生特大干旱;7、省内首要大城市产生严峻干旱,或其它城市产生极度干旱。
未达到上述规范的水旱灾祸为一般水旱灾祸。
二、气候灾祸特别严峻气候灾祸包含:1、特大暴雨、大雪、龙卷风、沙尘暴、飓风等极点气候气候事情影响重要城市和50平方公里以上较大区域,构成30人以上逝世,或5000万元以上经济损失的气候灾祸;2、我省或包含我省在内的多个省(区、市)规模内呈现极点气候气候事情或极强灾祸性气候进程,并构成特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的气候灾祸;严峻气候灾祸包含:1、暴雨、冰雹、龙卷风、大雪、寒流、沙尘暴、劲风和飓风等构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逝世(以上包含本数,以下不包含本数,下同),或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的气候灾祸;2、对社会、经济及大众出产日子等构成严峻影响的高温、热浪、干热风、干旱、大雾、低温、霜冻、雷电、下击暴流、雪崩等气候灾祸;3、因各种气候原因,构成机场、港口、国家高速公路网线路接连关闭12小时以上的。
我国重大危险源的分类和分级
我国重大危险源的分类和分级一、危险源的分类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点,我国将重大危险源分为四类,分别是自然灾害、工业事故、交通事故和公共卫生事件。
1.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由地球自然环境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突发性事件。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水、风暴、泥石流、干旱等。
这些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威胁。
2. 工业事故:工业事故是由于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意外事件、技术失误、设备故障等原因引起的重大事故。
工业事故主要包括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有毒气体泄漏、矿井事故等。
这些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3. 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指在道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运输领域发生的车辆碰撞、火车脱轨、船只沉没、飞机坠毁等意外事件。
交通事故是我国造成伤亡最多的一类事故,主要原因包括超速行驶、酒驾、疲劳驾驶、违规操作等。
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导致交通堵塞、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
4. 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由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引起的大规模疫情或公共卫生问题。
这些事件可能导致人员大规模感染、病情恶化、社会恐慌等后果。
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秩序和经济运行造成严重冲击,同时也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二、危险源的分级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应对各类危险源,我国将重大危险源按照危害程度进行分级。
分级依据主要包括危害性、风险等级、应急能力等因素。
1. 自然灾害分级:自然灾害分级主要根据灾害的规模、破坏程度和影响范围等指标进行评估。
一般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个级别。
特大型自然灾害是指对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的灾害,如汶川地震;大型自然灾害是指对一个地区或城市造成严重破坏的灾害,如2008年南方雪灾;中型自然灾害是指对一个县级行政区域或农村地区造成重大影响的灾害;小型自然灾害是指对一个乡镇或个别村庄造成一定影响的灾害。
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
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自然灾害是指由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现象。
在人类社会中,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包括地震、台风、洪水、干旱、泥石流和火灾等。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其特点。
地震是由地壳中的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地震波的传播造成的灾害。
地震通常分为地震前震、地震主震和余震三个阶段。
地震前震往往表现为地震活动的逐渐加剧,预示着地震的到来。
地震主震是指地震波的传播最强烈的阶段,地震破坏力最大。
而余震则是指主震后地壳仍然持续运动产生的余波。
地震造成的破坏有很多,如房屋倒塌、道路损毁、人员伤亡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台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具有旋转风暴和强降雨的特点。
台风一般伴随着狂风暴雨、海浪暴涨、飓风等天气现象。
台风破坏力强大,不仅可以导致建筑物毁坏、电力中断、交通瘫痪等问题,还会造成水灾和滑坡等次生灾害。
因此,防范台风灾害非常重要,包括加固建筑物、疏散人员等应急措施。
洪水是由于长时间暴雨或冰雪融化等引发水量超过河道容量,造成溢出而形成的灾害。
洪水常常会导致道路、桥梁被冲毁、农田被淹、民居受损等问题。
同时,洪水还会带来水污染、疾病传播等健康问题。
对于洪水来说,防范和抗灾减灾是首要任务,包括加强监测预警、做好河道整治和建立完善的防洪设施等。
干旱是指地区降水量偏少,导致土地过干缺水的自然现象。
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水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为了应对干旱灾害,需要采取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用水效率等措施。
泥石流是指在陡坡上发生的大规模山体滑坡或泥石混合物流下的自然灾害。
泥石流通常由降雨引发,且常伴有山洪、塌方等次生灾害。
泥石流具有速度快、破坏性强的特点,对河流附近的居民和设施造成威胁。
预防泥石流灾害的方法包括良好的土地规划、森林保护、减少人为活动等。
火灾是指在自然环境中不受控制的火焰燃烧,造成破坏和伤亡的灾害。
第四章 自然灾害分类与分级
第四章 自然灾害分类与分级
分级就是考虑极端运动强度和灾害破坏程度的大小, 以反映灾害强度、规模和损失情况,对于自然灾害 风险评估与预警、救灾组织与赈灾措施、重建规划 与援建筹划等均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分类和分级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它 关系到对灾害的理论认识、指导灾害科学研究、选 择有针对性的减灾防灾和灾害治理措施、建立最有 效的监测系统、客观评价减轻灾害之实效等基本问 题和基本原则。
▲ 7. 根据自然灾害成因和我国灾害管理现状分类
(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 研究组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和我国灾害管理现状, 将自然灾害分为七大类) (1)气象灾害:包括干旱、雨涝、热带气旋、寒潮 与冷冻灾害、冰雹等各类自然灾害 (2)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海 冰、海啸和赤潮等种类 (3)洪水灾害:包括凌汛灾害、地震水灾、降水 洪水、雪融化洪水、风暴潮洪水等种类
3. 泥石流 根据一次泥石流冲出的固体物质总量的多少划分泥石 流灾变等级: 小型泥石流:固体物质总量小于1×104立方米; 中型泥石流:固体物质总量为1×104~10×104立 方米; 大型泥石流:固体物质总量为10×104~50×104 立方米; 特大型泥石流:固体物质总量大于50×104立方米。
(二)、主要受灾体损毁等级划分 根据各种受灾体因灾价值损失比率 (高庆华、张业成等提出的理想划分方案 ) 基本完好:损毁率<10%; 轻微损毁:损毁率10%~30%; 中等损毁:损毁率30%~50%; 严重损毁:损毁率50%~80%; 毁坏:损毁率≥80%。
直观界定灾损等级的一般标志和灾损等级划分方案 1.受灾人口、伤亡人口、失踪人口、紧急转移人口 (1)受灾人口:指农作物和牧、渔业因灾使生活、生 产受到一定程度损害和影响的人口。共分三级: 一级--轻度受灾人口:收入减产(少)l~3成或房屋 损坏达到一级的人口数量(见5); 二级--重度受灾人口:收入减产(少)3~8成或房 屋损坏达到二极的人口数量(见5) ; 三级--特重度受灾人口:收入减产(少)8成以上或 房屋损坏达到三级的人口数量(见5) 。
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分级标准
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分级标准标题: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分级标准自然灾害是一种无法预测和控制的自然现象,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然灾害,科学家们制定了一套突发事件分级标准,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评估灾害的严重程度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突发事件分级标准是根据灾害的影响范围、持续时间、破坏力和人员伤亡情况等因素来确定的。
根据国际惯例和经验,我们可以将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分为以下几个级别:一级:一级突发事件通常指的是极端天气现象,如暴雨、雷电、高温等。
这类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持续时间较短,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的影响较小。
二级:二级突发事件包括短时强降雨、冰雹、雷暴大风等。
这类事件可能会造成局部区域的洪涝和农作物受灾,但一般不会对人员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三级:三级突发事件通常指的是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如中小型地震、台风、暴雪等。
这类事件的影响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对人员安全和财产造成一定的损失。
四级:四级突发事件包括大型洪水、地震、飓风等。
这类事件造成的破坏力较大,可能导致大面积地区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级:五级突发事件通常指的是灾害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如超强台风、大规模地震等。
这类事件造成的破坏力极大,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毁坏,对社会和经济造成重大冲击。
需要注意的是,在评定突发事件的级别时,还需考虑当地的应急救援能力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
同一级别的突发事件,在不同地区的影响可能有所不同。
总结起来,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分级标准是根据灾害的影响范围、持续时间、破坏力和人员伤亡情况等因素来确定的。
通过合理评估灾害的级别,人们能够更好地做出应对措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灾害学概论.
四:灾害的分级 以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经济)损失来分级。根据我国国情,可分为
以下五个等级: 巨灾:死亡10000人以上,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人民币。 大灾:死亡1000~10000人,经济损失1000万~1亿元人民币。 中灾:死亡100~1000人,经济损失100~1000万人民币。 小灾:死亡10~100人,经济损失10~100万人民币。 微灾:死亡小于10人,经济损失小于10万元人民币。
三:从灾害的发展过程特性看,灾害又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突变型。比如地震、泥石流、燃气爆炸等。它们的发生往往缺少 先兆,发作是突然的,发生的过程历时短,但破坏性很大,而且可能在 一定时间内重复发作。 (2)发展型。暴雨、台风、洪水等。它们有一定的先兆,往往是某种 正常自然过程累积的结果。它们发展较迅速,比突变型灾害要缓慢一些 ,因而其过程具有一定的可估计性。 (3)持续型。旱灾、涝灾、传染病、生物病虫害等。 (4)面上升以及区域气候干旱化等。这类自然灾害是一种长期的自然过程 ,是自然环境演化或加上人类不当行为造成的必然伴生结果。
七:厄尔尼诺现象 在秘鲁西海域,由于秘鲁寒流势力减弱,造成冷性鱼类死亡,给秘鲁造
成经济损失;其厄尔尼诺现象还对全球气候有影响,一些地方暴雨成灾,一 些地区异常干旱。
八:1997年建设部公布了《城市建筑灾害防治技术政策》纲要,主要列出的 五大灾害
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分级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分级一、预案制定依据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范围内发生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主要包括地震、洪水、台风、干旱、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三、预案分级根据自然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本预案将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 Ⅰ级(特别重大)自然灾害: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以上的自然灾害。
2. Ⅱ级(重大)自然灾害: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10亿元以下的自然灾害。
3. Ⅲ级(较大)自然灾害: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自然灾害。
4. Ⅳ级(一般)自然灾害: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的自然灾害。
四、应急预案体系1. 国家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对全国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制定应急响应措施和救援保障制度。
2. 地方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根据国家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应急响应措施,明确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分工。
3. 部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根据国家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在自然灾害应急响应中的职责和任务,制定具体应急响应措施。
4. 企事业单位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措施和救援保障制度。
五、应急响应程序1. Ⅰ级(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立即启动国家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成立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全国应急响应工作。
第四章 自然灾害分类与分级
▲ 3.致灾因子产生的灾害,一般 最先出现。 (2)次生灾害 是原生灾害诱发的灾害,是从属灾 害。
4. 根据貌类型分类 (1)山地灾害: 发生在山地,由地形起伏所致, 如泥石流 (2)平原灾害:发生在平原、盆地,如盐碱化、 地面沉陷 (3)沿海灾害:发生在沿海地带,包括台风、海 啸等 (4)其它灾害: 发生在上述以外,如沙漠化、水 土流失等
3. 台风 根据气旋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划分为 四个等级: 热带低压:最大平均风力为6~7级,即风 速为10.8~17.1米/秒; 热带风暴:最大平均风力为8~9级,即风 速为17.2~24.4米/秒; 强热带风暴:最大平均风力为10~n级,即 风速为24.5~32.6米/秒; 台风:最大平均风力为12级或以上,即风 速达32.6米/秒以上;
(3)地震烈度: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建 筑物的破坏程度 Ⅴ度 Ⅵ度 Ⅷ度 X度
2.崩塌 以一次崩落岩土体体积大小标度崩塌规模, 分为四级: 小型崩塌:岩土崩落体积小于1×104立方米; 中型崩塌:岩土崩落体积度为l×104~ 10×104立方米; 大型崩塌:岩土崩落体积为l0×104 ~ 100×104立方米; 特大型崩塌:岩土崩落体积大于100×104 立方米。
(三)主要海洋灾害灾变等级划分 2. 海啸 根据波幅将海啸划分为四个等级: 轻海啸:即1级海啸,波幅2米 中等海啸:即2级海啸,波幅4~6米 强海啸:即3级海啸,波幅10米 极强海啸——即4级海啸,波幅≥30米
3. 赤潮 根据赤潮出现范围,将赤潮分为四个等级: 轻赤潮:面积小于100平方千米 中等赤潮:面积为100~1000平方千米 严重赤潮:面积为l000~10000平方千米 极严重赤潮:面积为10000平方千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