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电子书服务模式研究_谢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 蓉:图书馆电子书服务模式研究

Xie Rong: E-Lending Service Model for Libraries

77

电子书是活字印刷以来冲击图书业的一项最大发明[1]。近年来,电子书的读者人数在蓬勃增长。2013年1月,亚马逊通告称“历经五年时间,电子书正成为我们十亿元级别的业务,并还在快速增长——去年增长了70%。相比之下,我们的实体书销售出现了我们作为图书销售商17年以来最低的月增长率,仅有5%的增长”。[2];2013年6月,普华永道(PWC)则预测,美国电子书在2017年的销售规模将达到82亿美元,超过纸质书[3]。

与此同时,图书馆提供电子书借阅的服务也在迅猛发展,图书馆行业加大了电子书的购买和服务规模。2012年的美国大学图书馆,95%都提供了电子书服务,其电子书馆藏增长了93%[4]

。而美国公共图书馆,76%开展了免费的电子书借阅服务,自2009年以来涨逾20%[5]。此外,全美第一座没有纸本书,仅提供电子阅读器外借服务的公共图书馆也悄然出现[6]

而出版界对图书馆提供电子书借阅服务,却心存恐惧。他们通常认为:读者能够从图书馆借到图书,就不会去买书;读者读了电子书,就不会买纸本书。这观点显然是不成立的。事实上,借书多的读者,往往是买书多的用户。电子书与纸本书的此消彼长,并不会造成总量的减少。相反,电子书由于其方便性、可获得性和性价比,而扩大了销售。

且不说图书馆的存在天然拥有“公共出借权(PLR: Public Lending Rights)”,从逻辑上来说,图书馆也应该如同出借传统纸质图书一样,提供电子书的借阅。然而,在实践中,图书馆的电子书服务受到诸多限制,涉及“利益相关者”众多,传统的产业链已被打破,新的

图书馆电子书服务模式研究谢 蓉

摘 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展了电子书借阅服务,但却遭遇诸多限制。本文分析了电子书服务的产业链困境,对图书馆行业开展电子书服务所遭遇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着重归纳了当前崭露头角的几种图书馆电子书服务模式,参考IFLA和ALA有关电子书服务的指南性文件,阐述了电子书服务需遵守的基本原则,并努力构建理想的电子书借阅模式,为图书馆在数字时代更好地开展阅读服务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电子书 电子书服务 借阅模式 服务模式 数字馆藏建设

E-Lending Service Model for Libraries

Xie Rong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libraries have encountered various restrictions while

they were providing e-lending services. The paper analyzed ebook ecology and summarized the dif fi culties met by libraries which struggled to expand their eBooks services. It focused on several emerging and existing business models within ebook industry, and concluded with some basic principles according to some related documents released by IFLA and ALA. It can be referenced by those who are willing to contribute to establish a stable and balanced business model for libraries eBook lending services.

Key words Ebook, Ebook service, Lending model, Service Model, Digital collection development

* 本文系2013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市级项目

“大学生新媒体阅读及图书馆服务研究”(项目编号:

B13042)成果之一。

*

DOI:10.13663/ki.lj.2013.11.006

78・新技术应用・图书馆杂志(2013年第11期 总第271期)

Library Journal(Vol.32.No.11)

秩序正在建立。本文拟对图书馆电子书服务所处的上下游产业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当前崭露头角的一些电子书借阅模式,探讨图书馆开拓电子书服务可能的前景,为图书馆在数字时代更好地开展阅读服务提供借鉴。

1 电子书服务的产业链困境

在传统的出版产业链中,由于“馆配图书”占据零售市场相当的份额,出版社争先恐后、千方百计地希望将图书销售给图书馆,并在码洋上以较大折扣供给。而面对新出现的图书馆电子书服务,出版商则采取了完全相反的做法,或选择性地售卖,或延迟售卖,或以数倍于零售价的价格向图书馆售卖,各类限制和歧视政策纷纷呈现。

在美国的六大出版商中,大型出版商哈珀柯林斯从2010年3月开始,停止向图书馆销售无阅读次数限制的电子书,转而授权每本电子书最多借阅26次,达到限制次数之后图书馆必须重新购买访问权限;2011年11月,企鹅集团宣布停止向图书馆提供新书的电子书借阅;2012年2月,兰登书屋将它的电子书定价提高了300%,换取取消借阅限制;同年10月,企鹅出版社与兰登书屋合并,企鹅重新开始有选择性地向图书馆提供新书的电子版;而从2013年5月8日起,以前不向图书馆提供电子书的阿歇特出版集团,终于放下身段,开始向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提供包括新书在内的电子书,价格定位为纸质版的3倍,若纸质图书出版以后将降为纸质版的1.5倍。阿歇特出版集团是六大出版社中最后一个向图书馆提供电子书的出版社。至此,美国面向大众市场的六大出版商都向图书馆供应了电子书,但在品种、政策、定价等方面各出奇招。

国内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还未成气候,出现了一些以提供电子图书全文数据库及其相关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中间商。如图书馆购买了超星、方正等电子图书,提供给读者阅读;此外,另一类新型的数字阅读公司正在崛起,如盛大文学旗下的网络文学公司,它们同时也做线下出版等。总之,无论是图书馆购买的数字资源中的中外文电子图书,还是网络文学,对

读者数字阅读的影响不可小觑。

目前图书馆行业开展电子书服务所遭遇到的问题,主要总结为以下情况:

(1)电子图书的权利许可缺少规范。电子书的版权情况比传统图书复杂,图书馆或租或买,任由出版商决定。而且,图书馆无法得知作者与出版商之间的权利转让情况,缺乏可参照的统一标准,所获得的权利也有大有小,造成图书馆难以以合理成本、从真正的权利人那里获得所需的权利(主要是传播/借阅权),提供符合图书馆理念的服务。

(2)“首次销售原则”的适应性问题。传统纸本图书一旦被购买,作为买卖对象的实体图书的所有权就发生了转移。图书的购买者虽然不能任意复制内容,却拥有了该书的处置权(例如转借、二次销售、“合理使用”或毁坏等),图书版权人无权干涉购买者围绕传播权的各种处置。这就是“首次销售原则”,意味着图书版权人的支配权到完成销售时即终止。

电子书由于内容极易拷贝,可以不依赖于某个特定的载体而存在,仅仅通过支配载体不足以达到支配内容的目的,因此出版社一般不允许用户自由地支配电子书,否则就无法保证它们不断获得利益。因此,在电子书领域,“首次销售原则”就遇到了挑战。不过,近年来在用户团体的坚持下,只要通过数字版权管理(DRM)等手段,能够保证一本书同时只能有一位读者打开(即参照传统图书的利用模式),出版商还是认可图书馆按照传统的借阅方式提供电子书服务。当然,出版商会根据一定的计算方式,“算出”图书馆由于出借电子书而使他们“受损”的程度,从而反映在销售给图书馆的高定价中。但无论如何,图书馆由于这种载体和内容的捆绑行为而能“购买”到电子书,而不仅仅只能“租用”,因此获得了对内容的传播权,由此图书馆能继续向读者提供反复借阅的模式。

(3)政策性“歧视”问题。出版业对图书馆购买电子书常常设置各种障碍,如市场歧视,即不卖(如畅销书不卖)、不全卖(部分图书只卖个人不卖图书馆)或延迟卖等;价格歧视,如上文所介绍的,对图书馆的报价是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