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议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文言文行文谈议论文写作之一
《劝学》中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综合运用
《劝学》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说理性很强,形象清新、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不衰,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论证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

这篇文言文很值得我们写作借鉴的就是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综合运用。

《劝学》的行文开篇立论,第一段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劝学》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阐述了事物通过一定变化,可以提高自身或改变原来的状态,推论得出君子(人)必须通过学习和不断参省自身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性(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劝学》第三段用了十个比喻句,并且正反对比加以阐述,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得出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

“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阐述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阐述学习要积累。

“骐骥”“驽马”对比,得出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阐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阐述做到积累还要专一。

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劝学》全文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一目了然。

首先是《劝学》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阐述的浅显易懂、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容易接受;其次是《劝学》中比喻形式多样,有类比、有对比、有正面、有反面,综合运用;再次就是《劝学》中比喻和说理结合紧密,运用灵活,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

学生写作议论文时,可以回归教材的议论性散文,大胆借鉴《劝学》的典范行文模式:开篇点题,其他几段紧紧围绕中心展开论述。

我们最主要的是借鉴《劝学》中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方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劝学》提纲:
1、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开篇点题,总领全篇)
2、学习的意义(5个比喻)——提高或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5个比喻)——弥补不足
4、学习的态度方法(10个比喻正反对比)——积累、坚持、专一
从文言文行文谈议论文写作之二
《师说》中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综合运用
《师说》是一篇论述从师学习必要性的文章,它批判了“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匡正时弊高扬“从师”风尚的非凡勇气和精神。

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充分,说理
透彻,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这篇文言文很值得我们写作借鉴的就是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综合运用。

《师说》的行文开篇立论,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着阐述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又指出学者存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和从师学习的正确途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作者在首段阐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师说》第二段重点批判了“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陋习,作者借三组对比:
1、“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得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的结论,带有疑问语气,简单的说就是造成圣愚的原因是从师与否;
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比,得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结论,带有肯定语气,讽刺了士大夫在从师问题上学小遗大;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对比,得出“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结论,带有讽刺语气,讽刺了士大夫之流虚荣自误、迂腐可笑的思想行为。

这样层层对比,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深刻揭露了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陋习,并具有强烈的说服力。

《师说》第三段以圣人孔子为例,运用例证法,进一步阐释了师道、师生关系,从正面论证了自己理论的正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在人们眼中,孔子是圣人,圣人尚且如此,那一般人就更不必说了,虽用寥寥数语却把孔子的言行写得很具体,因而很有说服力。

《师说》第四段赞扬李蟠“能行古道”,点明作《师说》的原因。

学生写作议论文时,可以大胆借鉴《师说》的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在议论文文中的综合运用。

对比论证就是把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另外在举事例论证中心时,事例一定得是具体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特点,切不能是生编乱造的。

可以借鉴历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道德模范事迹等,也可以从教材中挖掘事例,比如庄子的“超脱”,诸葛亮的“忠诚”,李密的“孝道”,陶渊明的“隐逸”,岳飞的“壮怀”,李白的“豪放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等。

《师说》提纲:
中心论点:人必从师,以“道”为师(理论依据)(立)
破正士大夫耻学于师(反面现象)(破)
立反(三层对比)
结对孔子从事的言行(正面事例)(立)
合比李蟠从师行古道(身边活例)(立)
从文言文行文谈议论文写作之三
《过秦论》中对比论证和恢弘的气势综合运用
《过秦论》一文传颂不朽,很有说服力。

文中对比论证和恢弘的气势综合运用,使文章结构宏伟,气势磅礴。

金圣叹在《才子古文》(历朝部分)卷二中对本篇加批语说:“《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

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

……至于前半有说六国时,此只是反补秦;后半有说秦时,此只是反衬陈涉。

最是疏奇之笔。

”这是说得相当扼要的。

一、六国与秦国的对比,文章在叙述秦国发展时期时,用六国“合纵抗秦”时的力量与秦国相对比。

一方面竭力铺叙当时六国联盟的力量强大,从统帅之贤──战国四公子;力量之强──有九国民众;人才之多──谋划、外交、统兵的文臣武将之多;土地之广──十倍之地;兵力之多──百万之众,突出了九国叩关攻秦的来势汹汹。

另一方面从九国之师庞大的队伍和在与秦国交战时的不堪一击的对抗结果的对比之中,从反面烘托了秦国势力的强大。

二、陈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与九国之师的对比从领袖地位、武器装备、军队素质、用兵谋略、抗秦结果等几方面进行了对比。

通过对比,突出了陈涉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力量之弱,反衬秦王朝灭亡之易,为后文引出主旨作了铺垫。

由于作者对陈涉的偏见,文章在论及陈涉时,作了几方面的对比。

文章先从才能上拿陈涉与普通人相比,再将他与孔子、孟子比贤,与陶朱、倚顿比富,以竭力渲染陈涉的个人素质低下。

在此基础上,用陈涉的个人素质与其所领导的起义军的影响力进行对比──“天下云集响应,赢粮景从”。

通过对比,突出秦
王朝暴政的不得人心。

三、陈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与秦国的对比文章在写了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强大,自以为建立了万世基业后,却大力铺写陈涉义军领袖才能之劣──瓮牖绳枢之子,迁徙之徒,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倚顿之富;起义举事之急──蹑足行伍之间,崛起阡陌之中;义军队伍兵力之弱──疲弊之卒,数百之众;装备之差──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响应之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景从;灭秦之易──山东豪俊遂并起而灭秦族。

通过对比,突出秦王朝灭亡之易之速,为后文张本蓄势。

四、秦国攻天下与守天下的对比。

一是以秦国兴起发展之时与一统天下后所实施的对内对外政策上的对比,突出其在内外政策上的变化。

特别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的暴虐和不得人心,为秦的灭亡埋下伏笔。

二是用秦攻取天下与守天下进行对比。

攻天下成功,守天下失败;攻取天下漫长,守失天下迅速。

通过对比,引起人们思考,为后文作者提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奠定了基础。

在《过秦论》中,贾谊采用对比的手法,极尽铺陈之能事,细细说明诸侯各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秦。

但是六国最终却不战而败,“争割地而赂秦”。

用概括扼要的笔墨来表达丰富的内容,让我们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包涵了这许多东西,自然觉得文章饱满充沛,读起来思路自然而然跟着作者的笔锋走,加以铺陈发挥,那当然会显得气势恢宏了。

对比论证和恢弘气势的综合运用很值得学生写作议论文的时候借鉴。

从文言文行文谈议论文写作之四
《六国论》严谨结构和清晰脉络的综合运用
《六国论》不属于写得自由潇洒或错综奇变类型的议论文,而是在行文结构方面带有范式性的作品,体现了议论文的论证严谨的特点。

因为头绪清楚,层次清晰,变化较少,通过提要钩玄,逐段逐层梳理归纳,很容易搞清楚文章脉络和主要思想。

第一段是总纲,开头就紧扣题目,一语破的,提出“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然后明确提出“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分论点。

第二段中申述“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先用数量对比,说明秦国之力、诸侯之患,都不在战而在赂秦。

接着,抓住赂秦之失进行批驳,对赂秦的弊端予以彻底的揭露。

首先,作者从敌我双方的利弊来分析“赂秦而力亏”。

从秦国方面来看,他扩大领土、增强力量的渠道不是靠战争而是靠受赂,从受赂中所获得的好处超过战胜而得的百倍;从赂方来看,他们想用割地赂秦的方法来苟安,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欲急”,等到力量消耗殆尽,再想抗秦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束手待毙,所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从内容上看,这段是以上证据的重复和扩大;从效果上看,也使文章变得更加感人和富有说服力。

第三段申述“不赂者以赂者丧”。

作者又分析不赂者为什么也会破灭的原因。

他把不赂秦的国家分为三类:一是齐国,他不赂秦却附秦,“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这样自挖墙角的结果,是唇亡齿寒,“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于是“五国互丧,齐亦不免也”。

在手法上,采取设疑的方法:“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这就把人们对此的疑问毫不回避地点出来,然后通过条分缕析得出使人信服的结论,以设疑起而以释疑终。

二是燕国,作者首先赞扬他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指出它国虽小却后亡,这正是用兵之效。

但他后来却采取行刺这种希图侥幸的方式,放弃了武备、用兵这个坚实的国策,这就必然导致祸患。

三是赵国,他的败亡则是由于“用武而不终”,听信谗言,杀掉了良将李牧。

接着作者再从两点加以总结:一是从现实出发,称赞“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仍义不赂秦,坚持用兵,“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这就从正面重申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个论点;二是从假设出发:假使韩、魏、楚三国不赂秦,齐人不附秦,燕君不用荆卿,赵国李牧仍在,那么究竟谁灭掉谁,还不一定呢!这是从反面再次重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这个中心论点。

从结构上看,文章至此,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也完备了,但作者为了增强说服力,又增加了一层主观感慨的抒发,认为六国如能招贤纳士,并力西向,那么秦人就会愁得连饭都吃不下,而他们却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反为秦人积威之所劫,采取割地赂秦的方法,结果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第四段以“呜呼”起笔,议论兼以抒情。

先为六国设计图存之道:一是重用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三是六国联合。

如果这样,秦国就将败亡。

但六国毕竟没有这样做,而最终为秦国所灭。

终于逼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沉痛教训。

作者用“呜呼”和“悲夫”这些叹词来表达他对赂秦之弊的深沉感慨,又用“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这个感叹句式作进一步的重复和强调,使“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得到进一步的论证和发挥。

最后一段是引申,指出重蹈六国破亡之覆辙的不可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弊在赂秦”,而且开篇就予以确定,以下几段则围绕赂秦的两个弊端,选择典型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再引申到当今统治者要引以为戒,点破本文的创作意图。

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借鉴《六国论》严谨的结构和清晰的脉络,开篇点题,提出中心,然后列出分论点,按照分论点的思路结构全篇,使层次清晰。

从文言文行文谈议论文写作之五
《寡人之于国也》疑问开篇和比喻论证的综合运用
《寡人之于国也》是一篇关于孟子与梁惠王之间论辩的文言议论文。

文章开篇,梁惠王就咄咄逼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疑问开篇就造成很大的冲击力,当然也提出了本文的论辩之争的核心——“民不加多”。

面对这一问题,孟子采取了“迂回”战术——比喻论证。

“王好战,请以战喻”,这句话可以看成是孟子投惠王之所好,也可以看成是孟子避开论敌锋芒(先退后一步以争取主动)。

“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对于好战的惠王来说,自然爱听,对于熟谙战事的惠王来说,他很容易很乐意判断其“是非”:五十步不可笑百步,“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惠王说这句话,不假思索,顺理成章,而孟子等待的就是这句话。

梁惠王的“移民移粟”并非仁政,只是小恩小
惠,与邻国统治者的不尽心相比,只是形式上、数量上(距离上)的不同,没有本质的区别。

梁惠王自己否定了自己,陷入了被动。

他与孟子的攻守态势因而发生了逆转。

孟子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业已占据了主动,却仍蓄势不发,他举重若轻地说了句:“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可不要看轻了这句话,它是全文的枢纽,既为上文必然的结论,又是启发下文的必要过渡。

同时封住了梁惠王的嘴巴。

接下来,孟子展开他的宏论,而此时的梁惠王只有洗耳恭听的份了。

孟子首先阐述了仁政的初步措施,即“王道之始”: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进一步再谈仁政的根本措施(也是实施仁政的高级形态):制民之产,实施学校教育,使百姓安乐。

孟子此时正面回答了梁惠王的问题:“尽心焉耳矣”应该实行仁政,实行仁政“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最后,与王道政治相对比,孟子揭露魏国的现实并加以批判,要求惠王不要“罪岁”,则“斯天下之民至焉”。

既指明了惠王关心的“民不加多”的原因所在,又指出了使民“加多”的方法。

梁惠王尚利,实行霸道,孟子讲仁政,提倡王道,二人观点尖锐对立,最后梁惠王居然欣然接受孟子的观点,孟子的说辞彻底征服了梁惠王。

孟子的论辩如此成功,很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把握心理,张弛有度。

孟子抓住梁惠王的心理,进行仁政思想的宣传,引导梁惠王实行王道政治。

孟子先避其锋芒,再投其所好地讲一个寓言故事,一步步争取了主动。

王道政治的理想与魏国的社会现实相对比,孰是孰非,黑白分明,而“斯天下之民至焉”又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梁惠王接受孟子观点,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二,因势利导,精心设计。

“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精妙绝伦,看似漫不经心,却暗藏
机轴,“循循善诱”,陷惠王于被动。

第三,充分蓄势,一泻千里。

起篇没有直接驳斥,也不回答惠王的问题,通过故事“迫
使”惠王自我否定,在惠王无力还击的心态下,在为自己正面提出主张铺平了道路之后,孟
子才一发而不可收,充分透彻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第四,设喻排比,气势浩荡。

文章设喻说理,既从容不迫,又犀利有力。

文章大量使用
排比句,如连弩排炮,江河决堤,力有千钧。

篇二:议论文基础知识及必考文言文
议论文基础知识研究
学习目标:
1、了解议论文三要素
2、议论文基本写法
3、学习拟写议论文提纲
4、学会写基本的议论文学习过程:
一、学生佳作欣赏甲文:
谈勤奋
勤奋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唐代的文学家韩愈说过:“业精于勤”。

也就是说:所有的
成就来源于勤。

勤奋就是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勤于思考,勤于研究。

从古至今,涌现出的
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学者无不成功于勤。

(总说,引出下文)
王羲之练习书法十分刻苦,甚至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

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练习,久而久之,衣服都划破了。

有时练习书法到了忘情的程度。


次,他练习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假思索的用馒头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
很有味。

当家人发现时都已经是满嘴墨了。

因为他经常临池书写,就吃洗砚,时间长了,池
水尽墨,人称“墨池”。

经过几十年来锲而不舍的勤奋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
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

心于绘画,有时就为了练好一幅画,他会画上好几十遍,直到令自己满意。

徐悲鸿每天
刻苦的练习,最终令他成为闻名中外的大画家。

假如徐悲鸿不勤学苦练,对所学知识只是浅
尝辄止,又怎么会成
得到成功”。

(引用扣中心论点)实践证明,一个人的成就有多大,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

所以只有勤奋者,才能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获得才识。

乙文:
谈勤奋
草儿蕴含了整个冬天的能量,不断积聚终于破土而出唤醒春天;水滴从不停下自己的脚
步,向往着更加广阔的自由,最终驶入海洋。

万物皆如此,用勤奋点缀生活,勤奋能助人谱
写传奇人生。

“墨池”则为其中之典范。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到了每时每刻都练习
的地步。

走路时,就在身上画写,以至写破了衣服;吃饭时,还想着练习,精神过于集中,
以至馒头蘸墨吃还浑然不觉。

王羲之时常临池书写,就池洗墨,最终池水
结扣中心论点)
.
没有勤奋,她的人生怎会如此辉煌?(分析总结扣中心论点)
几千年的流逝,前人勤奋的身影依旧清晰的印在人们的心中,勤奋是改变人生的巨大财
富,每个人都要视其为无价之宝,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

二、议论文常识: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对象或问题的最基本看法,可以是一种判断,也可以是对
某事做法的阐释。

如:成功需要勤奋、苦难是一种财富请问两例文中的论点分别是什么?
甲文论点:勤奋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乙文论点:用勤奋点缀生活,勤奋能助人谱写传奇人生。

(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a论据的种类:事实论据(古今中外名人的事例、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实等)道理论据(名人名言、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请从例文中找出论据
甲文:王羲之练习书法的例子;徐悲鸿学习绘画的例子;“我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须坚定的坦白的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

的名言
乙文:草儿、水滴;王羲之练习书法的例子;张海迪与命运搏击的例子;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例子。

b论据的要求:
(1)论据要真实(2)论据要充分(3)论据要典型(4)论据要新鲜
c论据和论点的关系: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3)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一般有如下的方法:
举例论证---举古今中外的例子来证明论点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举正面、反面的例子证明论点比喻论证---以物喻理
2、议论文基本写法:
请依据例文思考议论文的基本写法:(拟写提纲) 甲文:
开头:直接提出中心论点
主体:
论证过程一:举王羲之练习书法的例子证明论点;
论证过程二:徐悲鸿学习绘画的例子证明论点;
结尾:引用名言“我不相信。

乙文:开头:谱写传奇人生”
主体:
论证过程一:举王羲之练习书法的例子证明论点;
论证过程二:
论证过程三:举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例子证明论点。

结尾:总结全文,重申论点。

三、议论文写作练习:文题(参看考试作文题)
关于“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的名人名言: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
人生就像雪球,最重要的是找到湿软的雪和一段足够长的山坡。

每一条河都有自己的方向。

(拉丁美洲)
关于“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的事实材料:
上海卢湾区一所学校曾经有一位年轻教师,学识丰富、文采飞扬,经常写一些体育时评等文章发表在各家报刊,且很受读者欢迎;可是就是教学成绩、管理班级等方面怎么也不行。

大都市学校人事制度严格、人才竞争激烈,几年的考核后,单位对该青年教师作出决定:调离教学岗位,当门卫去。

一个大本生当门卫?青年当场与校
长拍了桌子。

后来校长点拨他:“你实在不适合作教师,但是干别的也许很成功,既然有写作特长,就该扬长避短,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

”最后青年人选择了离开。

据说现在他是一位很成功的自由撰稿人。

德国著名的化学家瓦尔特·能斯脱还是一个学生时,终日想着文学、戏剧,梦想成为文学家。

可同时也感觉到化学正贴近他的生命。

能斯脱当年的化学老师,内尔先生,在能斯脱觉察到他不可能同时走文学与化学这两条不同的道路的时候,给了能斯脱语重心长的分析:“你没发现你在化学上有着惊人的天赋吗?”也正是这样一句话,使能斯托选定了正确的人生方向,最终在化学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192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小时候非常喜欢打乒乓球,自以为有这方面的天分。

有一次,他碰到了一个小孩子,对方虽是初学,而且个子矮得只能踮着脚尖拍球,但是拍得啪啪直响。

张五常便走上前去,教他打乒乓球。

谁知这个小孩一教就会,不教的也会,不到两个月,张五常就发现自己已经不是他的对手,而且往往输得莫名其妙。

由此,他意识到自己在打乒乓球方面并没有什么天分,转而投身其他领域,最终在经济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而那个小孩子,就是后来的世界冠军容国团。

战国时期,有个人准备了很多物品,想前往南方楚国,却坐车朝北而行。

有人告诉他:“楚国在南方,为什么要朝北走。

”这个人说:“不要紧,我的马好,跑得快。

”路人告诉他:“马好也不顶用,朝北不是到楚国的方向。

”这个人说:“我的路费多着呢。

”路人说:“路费多也不济事,这样到不了楚国。

”这个人依然固执地说:“不要紧,我的马夫很会赶车。


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

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霍去病屡立战功,获得了高官厚禄,但他把个人的享受搁在一边,一心以国度利益为重。

河西战役胜利后,汉武帝为了奖励他的卓越战功,特意命人在长安为他建造了一座奢华住宅,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叫他去瞧一下是否满意。

霍去病谢绝了汉武帝的好意,气概豪壮地说:
这句传诵千古的名言就是霍去病辉煌一生的写照。

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和思想家。

早年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

一天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刀的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虽然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但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

这些让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的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

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从此,鲁迅把文学作为自己的目标,用手中的笔做武器,写出了《呐喊》、《狂人日记》等许多作品,向黑暗的旧社会发起了挑战,唤醒了数以万记的中华儿女,也让他在文学上树起了一座丰碑。

必考文言虚词汇总
(请同学们注意保存,本资料将使用一学年)
(一)之 1、代词
(1)呼尔而与之.
代人
(2)子墨子闻之.代事(3)名之.者谁代物 2、助词
(1)荆之.
地,方五千里相当于“的”(2)此之.谓失其本心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3)宋何罪之.有宾语提前的标志(4)公将鼓之.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3、动词,解释为“去、到、往”吾欲之.南海(二)而
用作连词,表示前后之间是并列、递进、承接、转折、修饰关系(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表并列,又(2)饮少则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而且(3)野芳发而.幽香表承接,然后(4)足肤皲裂而.不知表转折,但是(5)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三)以 1、作介词(1)以.牒为械把(2)必以.信用(3)何以.战凭借(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2、作连词
(1)以.告先帝之灵用来,表目的(2)以.伤先帝之明以致,表结果(3)无从致书以.观相当于而,表承接 3、作动词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动词,认为(四)其
1、用在句首,语气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