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症状的鉴别要点

合集下载

常见症状的初步鉴别诊断

常见症状的初步鉴别诊断

安源区五陂镇卫生院常见症状的初步鉴别诊断1、消化系溃疡:患者有反复上腹痛病史,伴反酸、嗳气、上腹饱胀,查体: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行胃镜检查可予以确证。

2、急性肠梗阻:患者多有腹部手术病史,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腹部X线片发现气液平面有助于鉴别。

3、急性腹膜炎:患者有腹胀、腹痛伴发热等临床表现。

查体可见腹肌揉面感,有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可减弱甚至消失。

化验及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4、急性阑尾炎患者常有转移性右下腹部痛,查体可及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本例病史症状不支持。

5、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既往有近十年复合性溃疡病史,此次虽出现持续性上腹痛,但查体全腹无鸣音正常反跳痛、肌紧张,肠。

6、急性胰腺炎:病因多为胆管结石、大量饮酒、进食,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不通,辅助检查:腹部B超及上腹部CT可发现胰腺肿大炎性渗出,查血淀粉酶急性升高可辅助诊断。

7、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肾周脓肿等,病因多为输尿管结石或尿路梗阻所致,细菌感染后可出现对应测腰痛、腹痛、胀痛或绞痛,高热,行腹部CT或B超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8、尿路感染患者常以尿路刺激征为首要表现,严重感染时可出现发热畏寒,尿分析可及白细胞,尿路结石合并感染可及腹痛等,泌尿系超声可鉴别,本例不支持。

9、泌尿系结石:患者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表现,查体可有双肾区叩击痛及双输尿管行经处压痛。

泌尿系彩超及X 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10、急性胃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查体:中、上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血分析白细胞可增高。

11、急性胃炎:多见于进食辛辣等刺激食物、着凉等,突发上腹痛,主要为剑突下,可隐痛、绞痛、胀痛,伴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查胃镜可发现急性胃粘膜糜烂、变红等改变。

12、返流性食管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上腹部及胸部烧灼样疼痛,可无明显异常体征,食道可见局部粘膜红。

13、食管癌:中老年多见,进行性吞咽困难,慢性起病,食管吞钡、胃镜可发现肿物,病理活检可确诊。

临床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要点

临床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要点

急性咳嗽
慢性咳嗽
病程较长,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哮 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咳嗽较轻 但持续时间较长。
多见于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程较短, 咳嗽较剧的症状。
急性腹痛
02
多见于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等,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较短。
慢性腹痛
03
多见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疼痛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
检查患者心、肺、腹部等重要器官, 以发现异常体征和鉴别诊断线索。
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等,以了解身体状况和评 估病情。
实验室检查
01
02
03
血液检查
血常规、生化、免疫等检 测,以了解全身状况和评 估病情。
尿液检查
尿常规、尿沉渣等检测, 以了解泌尿系统情况。
粪便检查
粪便常规、潜血等检测, 以了解消化系统情况。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胸部X线、腹部平片、骨骼 X线等,以发现异常病变和 鉴别诊断线索。
CT检查
头颅CT、胸部CT、腹部 CT等,以更清晰地显示病 变部位和性质。
MRI检查
全身MRI,以更全面地了 解病变部位和性质。
03 常见症状鉴别诊断要点
发热
01
02
03
04
感染性发热
多有畏寒、寒战,常见于肺炎 、泌尿系感染等,白细胞升高
症状的识别与评估
识别
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了解 其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 以初步判断可能的疾病或病因。
评估
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结合其他 检查结果(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 查等),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 ,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发热
定义
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通常以腋下温度超过 37℃为标准。

临床诊断学常见症状问诊要点

临床诊断学常见症状问诊要点

常见症状的问诊要点【现病史问诊7要素】1、起病情况(缓急、部位、范围、程度和频度)与患病时间2、主要症状的特点(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剧的因素)3、病因与诱因,有无既往相关疾病或类似症状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5、伴随症状6、诊治经过(药物、剂量、时间和疗效)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患病后的精神、体力、食欲及食量的改变、体重、睡眠与大小便的情况)【发热】1、起病时间、季节、起病情况(缓急)、病程、程度(热度高低)、频度(间歇性或持续性)、诱因。

2、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3、应包括多系统症状询问,是否伴有如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腹痛、呕吐、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皮疹、出血、头痛、肌肉及关节痛等。

4、患病以来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食欲、体重改变、睡眠及大小便情况。

5、诊治经过(药物、剂量、疗效),特别是对抗生素、退热药、糖皮质激素、强心药、抗结核药等进行合理药效评估。

6、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流产或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等可对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头痛】1、起病时间、缓急、病程、部位与范围、性质、程度、频度(间歇性或持续性)、激发或缓解因素;2、有无伴失眠、焦虑、剧烈呕吐(是否呈喷射性)、头晕、眩晕、晕厥、出汗、抽搐、视力障碍、感觉或运动异常、精神异常、嗜睡、意识障碍等症状;3、有无感染、高血压、动脉硬化、颅脑外伤、肿瘤、精神病、癫痫病、神经症及眼、耳、鼻、齿等部位疾病史;4、职业特点、毒物接触式;5、治疗经过及效果等。

【水肿】1、水肿发生的时间、有无诱因和前驱症状;2、首发部位及发展顺序,是否受体位的影响,颜面、下肢和腰骶部等部位是否有水肿表现;3、水肿发展的速度,水肿的性质,是否为可凹陷性水肿,有无胸腹水;4、是否有感染和过敏的征象,营养状态况如何;5、是否接受过肾上腺皮质激素、睾酮、雌激素以及其他药物等的治疗;6、伴随症状局部:皮肤颜色、温度、压痛、皮疹和厚度;全身:是否有心慌、憋气、咳嗽和咳痰等心肺疾病的表现;尿量色的改变,是否有高血压,尿和肾功能检查是否正常;有无胃肠道表现,有无肝脏疾病,皮肤黄染和出血倾向;有无食欲体重改变、怕冷、反应迟钝和便秘等。

临床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临床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临床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诊断中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变得越来越重要。

准确鉴别诊断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避免误诊、延误治疗等不良后果。

本文将从临床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主要症状、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疾病一的鉴别诊断疾病一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A、B、C等。

在临床鉴别诊断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病情的起因、发展过程、相关症状等,与其他疾病进行对比分析。

2.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患者的A状况、B情况、C表现等,检查体征是否与疾病一相符。

3. 实验室检查:血液、尿液、影像学等检查可以提供疾病的相关数据,辅助鉴别诊断。

二、疾病二的鉴别诊断疾病二是另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X、Y、Z等。

为了准确鉴别这种疾病,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病情的发展过程、病情变化等,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对比。

2.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患者的X表现、Y情况、Z状况等,检查体征是否与疾病二相符。

3. 实验室检查:血液、尿液、组织活检等检查可以提供疾病二的相关数据,有助于鉴别诊断。

三、疾病三的鉴别诊断疾病三也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P、Q、R等。

在临床鉴别诊断中,可以运用以下方法:1. 详细了解病史:通过了解病情的发展过程、病情变化等,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对比。

2.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患者的P状况、Q情况、R表现等,检查体征是否与疾病三相符。

3. 实验室检查:血液、尿液、影像学等检查可以提供疾病三的相关数据,有助于鉴别诊断。

结论临床常见疾病的准确鉴别诊断对医生和患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通过详细了解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可以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然而,鉴别诊断并非易事,医生需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

希望今后医学研究能进一步提高疾病的鉴别诊断水平,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正文内容为2200字,符合字数要求。

)。

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常见症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引言在临床医学中,诊断是医生对患者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判断和确定的过程。

不同的疾病往往会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因此,对于常见症状的准确诊断和鉴别诊断是极其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症状的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的思路。

一、发热诊断发热是指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症状,通常体温超过37.5摄氏度被视为发热。

对于发热患者的诊断,通常需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一些辅助检查来进行判断。

1.病史:询问患者的发热史、病程、伴随症状和体征,以及既往有无慢性疾病等。

2.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皮肤黏膜、淋巴结、心肺腹部等部位。

3.辅助检查:根据需要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培养等检查。

鉴别诊断发热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因此进行鉴别诊断是必要的。

常见的发热的鉴别诊断包括:1.感染性疾病:常见的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尿路感染等。

通过详细的病史搜集和相关检查可以确定感染的部位和病原体。

2.肿瘤性疾病:一些肿瘤可以引起发热,如淋巴瘤、白血病等。

一般需要通过血液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进行确诊。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伴随发热。

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可以进行鉴别诊断。

4.药物性疾病:某些药物也可以引起发热,如抗生素、抗癫痫药物等。

通过查看病历和停药试验可以进行鉴别诊断。

针对不同的鉴别诊断,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应的检查,以确定最终的诊断。

二、咳嗽诊断咳嗽是一种通过呼吸道排出异物和刺激物的一种防御反射,也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

对于咳嗽患者的诊断,需要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

1.病史:询问咳嗽的性质、病程、伴随症状等。

2.体格检查:包括对呼吸道、肺部进行观察和听诊,检查是否有局部异常体征。

3.辅助检查:可进行胸部X射线、肺功能测试、血气分析等检查。

鉴别诊断咳嗽可以是许多疾病的症状,因此需要进行鉴别诊断来确定具体原因。

临床常见症状及鉴别诊断

临床常见症状及鉴别诊断

第一节发热一、概述(一)发热:体温调节中枢受致热原作用,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口温高于37.3℃,肛温高于37.6℃,或一日体温变动超过1.2℃)(二)正常生理变异:❑正常体温36~37℃,口腔温度36.3~37.2℃,腋下温度比口腔低0.2~0.4 ℃❑生理变异24小时波动<1 ℃下午高于早晨剧烈运动、劳动、进餐后月经前及妊娠期青壮年高于老年人高温环境(三)发热分度(口温)低热 37.3 ℃ ~38 ℃中等度热 38.1 ℃ ~39.0 ℃高热 39.1 ℃ ~41.0 ℃超高热>41 ℃(四)发热分类⏹急性发热:病程<2-3周⏹长期发热: >38℃ >2-3周⏹长期低热: 37.4-38℃ >4周(五)热型⏹稽留热体温在39~400C以上水平持续数日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0C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弛张热体温在390C以上,波动幅度大,24h体温差可达20C以上,但都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严重化脓性感染⏹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间歇期)交替出现,无热期可持续数日,如此反复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回归热⏹波状热⏹不规则热二、发热的原因及机制(一)致热原性发热1、致热原定义能引起人体或动物发热的物质分类外源性致热原:传染原或致炎刺激物(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内生致热原(EP):IL-1、IL-6、IFN、TNF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内生致热原作用方式:前列腺素、cAMP、Na+/Ca2+比值2、发热的基本环节(二)非致热原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炎症⏹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癫痫、甲亢⏹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皮肤病、心衰三、病因四、伴随症状及体征1、寒战:疟疾、败血症、肺炎球菌肺炎、急性肾盂肾炎、感染性胆管炎2、咳嗽、咳痰、气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3、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菌痢、急性胃肠炎4、头疼、呕吐昏迷或惊厥: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型疟疾、中暑5、尿频、尿急、尿痛、腰痛:泌尿性感染、肾盂肾炎、结石肿瘤6、关节痛、皮疹:风湿热、SLE、多发性肌炎、皮肌炎7、肝脾淋巴结肿大:白血病、淋巴瘤、恶组;传染病:布氏杆菌感染;恶性肿瘤8、出血: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急性白血病、败血症五、鉴别诊断(一)热度与热程1、急性发热:起病急、病程短;绝大多数为感染引起;病毒是主要病原体;非感染者仅占少病毒感染特点:畏寒、寒战等症状常较轻或无血白细胞升高不明显(乙型脑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除外)自然病程较短,一般不超过2周临床确诊仍依赖血清学检测或病原体分离2、不明原因发热(FUO,Fever of Unknown Origin)定义:发热持续2-3周以上,体温数次超过38.5℃,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和常规实验室检查1周内不能确诊病因:感染、肿瘤性疾病、结缔组织病、最终诊断不明1)全身性感染:伤寒、副伤寒、结核病、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伤寒1周梯形上升、2-3周稽留热、4周驰张下降稽留高热、缓脉腹痛、腹泻玫瑰疹、肝脾肿大嗜酸性粒细胞消失血骨髓培养可确诊结核是FUO 中最常见的全身性感染之一发热:午后低热、长期发热、热型多样不典型结核常见粟粒性结核并非少见,且结素试验常可阴性肺外结核约 50% 胸部放射学检查正常(不要过分依赖X线胸片,否则易漏诊)感染性心内膜炎起病缓,病程长,绝大多数均有发热、寒战原有器质性心脏病发热一周以上应考虑可变性心脏杂音、海鸥鸣、Osler结节,皮肤出现瘀点栓塞现象有近7%~28%的病例血中不能培养出细菌,长期用药者以金葡菌多见血培养阳性+心脏彩超探查赘生物及心脏瓣膜损害情况有助诊断必要时应作厌氧菌及L型细菌培养2)局部感染:肝脓肿、泌尿道感染、胆道感染、腹腔内脓肿胆道感染常有右上腹痛伴恶心、呕吐等,进食(尤其是油腻食物)后易诱发或加剧黄疸并非其必备表现影像学检查(B超最常用)往往提示胆道有慢性炎症或结石肝脓肿不典型病例:早期肝区疼痛可缺如或晚至起病3个月后出现,往往经影像学检查而证实膈下脓肿以右侧居多病人常感患侧上腹有搏动性疼痛,胸廓运动时加剧并可向同侧肩部放射有时可出现膈肌刺激征局部可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叩击痛与水肿结合影像学检查或穿刺可明确诊断3)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白血病、其它恶性实体瘤:肺癌、肾癌、结肠癌肿瘤性发热全身中毒症状不甚明显以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白血病、肾上腺瘤、肝脏肿瘤及肠道肿瘤较常见大多实体性肿瘤出现发热病程较晚,热度也较低恶性组织细胞病病情较恶性淋巴瘤更凶险,平均病程2~4个月高热、外周三系进行性减少、出血倾向、肝脾肿大(脾大尤为明显)及明显的恶液质为特点确诊依赖多部位反复骨髓穿刺活检,查到恶性组织细胞4)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成人Still病、药物热、其它(诊断往往依赖病人特征性的关节、皮肤或血管损害表现,并结合相应的免疫学检查)SLE长期的非感染性发热两个器官或多个器官受累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贫血或溶血性贫血21-40岁女性患者多见发热伴皮疹、关节痛、面部蝶形红斑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全身可有发热、关节痛、体重减轻、雷诺现象诊断条件(具备下述4条件为PM,伴典型皮疹为DM)典型对称性近端肌无力表现肌酶谱升高肌电图示肌原性损害肌活检异常成人Still病好发于年轻人,16-35岁女性多见,成年后有自愈倾向临床表现与败血症极为相似,症状无特异性一般以发热伴多形性皮疹(多为点状)为常见表现,可有顽固而剧烈的咽痛糖皮质激素治疗有特效诊断应慎重,为排他性诊断*成人Still病诊断标准(符合5项条件含2项主要条件,排除其它疾病)主要指标:发热≥39℃,并持续1周以上关节痛持续2周以上典型皮疹白细胞≥10×109/L次要指标:咽喉痛淋巴结肿大和(或)脾大肝功能异常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阴性药物热常见药物:抗生素、磺胺类、异烟肼、丙基硫氧嘧啶、对氨水杨酸、苯妥英钠等任何药物都可以引起发热,包括那些曾长期使用或以前曾使用过而未出现过问题的药物人体在过敏条件下,对许多平时不过敏的物质也易产生过敏反应*药物热的临床特征一般于用药后7~10天出现,短者仅48~72小时起病常为原发疾病所致发热掩盖热型无特殊可伴有药物疹、关节肌肉疼痛等表现病程后期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可轻到中度增多一般停药后24~72小时热退,但退热时间与药物代谢和排泄速度有关在严密观察下停药常常是鉴别药物热的常用而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对那些长期使用多种抗菌素治疗无效的病人【不同年龄组FUO病因特点】6岁以下患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最高,特别是原发性上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或全身感染6~14岁: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和小肠炎症性疾病为最常见的病因14岁以上的成人:感染性疾病仍占首位,但肿瘤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FUO中最常见的疾病分类不明原因的发热:最常见的肿瘤性疾病为淋巴瘤;最常见的实体瘤是肾细胞癌;最常见的全身性细菌感染是结核病3、长期低热定义:体温37.4~38℃,持续4周以上长期低热者如伴有血沉明显增快,一般不能用功能性疾病解释,而应考虑结核、肿瘤或结缔组织病等可能(二)热型与疾病⏹稽留热体温在39~400C以上水平持续数日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0C。

护理常见病症状体征识别

护理常见病症状体征识别

护理常见病症状体征识别在护理工作中,准确地识别病症状体征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护士或医生判断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病症状体征以及它们如何被识别。

一、发热发热是人体抵抗感染的一种自然反应,也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当患者发热时,他们的体温会升高。

护士可以通过使用体温计来测量患者的体温。

正常情况下,体温应在36.5℃到37.5℃之间。

如果患者体温超过37.5℃,则可以判断他们存在发热。

二、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一种常见的病症状,发生在心脏病、肺部感染等多种疾病中。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他们的呼吸会变得急促或困难。

护士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胸部运动、感受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质量来判断是否存在呼吸困难。

三、咳嗽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异物和病原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也是一种常见的病症状。

护士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咳嗽声音、咳嗽的频率以及伴随的其他症状(如咳痰的颜色、数量等)来判断咳嗽的性质和原因。

四、肌肉酸痛肌肉酸痛是许多疾病或病理状态的常见症状之一。

护士可以通过询问患者是否感到肌肉酸痛来帮助判断他们可能存在的疾病。

此外,护士还可以观察患者的活动能力和肢体功能是否受到影响,以进一步确认肌肉酸痛的存在。

五、头痛头痛是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它可以是多种原因引起的。

护士可以通过询问患者头痛的性质(如是否搏动性、部位等)和伴随的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等)来判断头痛的原因,并与患者一起寻找合适的缓解方法。

六、胃痛胃痛是胃部不适或疼痛的一种常见表现。

护士可以通过询问患者胃痛的性质(如是否灼痛、位置等)、时间、程度以及可能的诱因来判断是否存在胃痛。

此外,护士还可以观察患者是否有食欲下降、恶心或呕吐等症状,进一步辅助诊断。

七、皮肤疹子皮肤疹子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

护士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如颜色、病变的形态和分布等)来判断是否存在皮肤疹子。

此外,护士还可以询问患者是否有瘙痒、灼痛等症状,以进一步辅助诊断。

临床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

临床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

带下 病例举例
• 一女性患者,35岁,因“带下量多伴下腹疼痛 一女性患者, 岁 带下量多伴下腹疼痛7 日就诊。 天”于2006年4月12日就诊。 年 月 日就诊 • 现病史:患者末次月经4月1-5日,月经干净后有 现病史:患者末次月经4月1-5日 性生活,第二天出现白带增多,色黄稠,异味, 性生活,第二天出现白带增多,色黄稠,异味, 伴下腹疼痛,当时患者未就诊,今天症状加重, 伴下腹疼痛,当时患者未就诊,今天症状加重, 伴发热。 伴发热。
血证 病例举例
• 一女性患者,45岁,因“不规则阴道出血 个月 一女性患者, 岁 不规则阴道出血2个月 未净”而于 日就诊。 未净”而于2006年4月12日就诊。 年 月 日就诊 • 现病史:患者平时月经正常,末次月经2月12日, 现病史:患者平时月经正常,末次月经 月 日 至今未净,量少,色暗红,夹小血块,无异味, 至今未净,量少,色暗红,夹小血块,无异味, 伴下腹隐痛,低热。其间无性生活史。 伴下腹隐痛,低热。其间无性生活史。 • 请用所学知识从出血部位、出血原因及出血性质 请用所学知识从出血部位、 对本病进行分析
痛证
一、疼痛的部位、放射部位、伴随症状 疼痛的部位、放射部位、 二、疼痛的性质、起病缓急 疼痛的性质、 三、疼痛的时间
痛证 病例举例
一女性患者, 岁 下腹疼痛半小时”就诊。 一女性患者,32岁,因“下腹疼痛半小时”就诊。 现病史:患者月经过期 天未潮 天未潮, 现病史:患者月经过期7天未潮,今天如厕后突然 出现左下腹撕裂样疼痛,伴肛门坠胀感, 出现左下腹撕裂样疼痛,伴肛门坠胀感,恶心呕 吐,大汗淋漓。 大汗淋漓。
带下 病例分析
• 此患者带下明显增多,且黄稠异味,为病理性带 此患者带下明显增多,且黄稠异味, 下。 • 此患者是月经净后性交后发病,伴下腹痛及发热, 此患者是月经净后性交后发病,伴下腹痛及发热, 为炎症所致。 为炎症所致。 • 带下表现为带下量多,色黄稠,异味。 带下表现为带下量多,色黄稠,异味。 为带下量多

临床诊断学34常见症状问诊要点

临床诊断学34常见症状问诊要点

临床诊断学34常见症状问诊要点常见症状的问诊要点现病史问诊7要素包括:1.起病情况,包括缓急、部位、范围、程度和频度,以及患病时间。

2.主要症状的特点,包括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剧的因素。

3.病因与诱因,有无既往相关疾病或类似症状。

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

5.伴随症状。

6.诊治经过,包括药物、剂量、时间和疗效。

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包括患病后的精神、体力、食欲及食量的改变、体重、睡眠与大小便的情况。

发热发热的问诊要点包括:1.起病时间、季节、起病情况(缓急)、病程、程度(热度高低)、频度(间歇性或持续性)、诱因。

2.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3.应包括多系统症状询问,如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腹痛、呕吐、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皮疹、出血、头痛、肌肉及关节痛等。

4.患病以来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食欲、体重改变、睡眠及大小便情况。

5.诊治经过,特别是对抗生素、退热药、糖皮质激素、强心药、抗结核药等进行合理药效评估。

6.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流产或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等可对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头痛头痛的问诊要点包括:1.起病时间、缓急、病程、部位与范围、性质、程度、频度(间歇性或持续性)、激发或缓解因素。

2.有无伴失眠、焦虑、剧烈呕吐(是否呈喷射性)、头晕、眩晕、晕厥、出汗、抽搐、视力障碍、感觉或运动异常、精神异常、嗜睡、意识障碍等症状。

3.有无感染、高血压、动脉硬化、颅脑外伤、肿瘤、精神病、癫痫病、神经症及眼、耳、鼻、齿等部位疾病史。

4.职业特点、毒物接触式。

5.治疗经过及效果等。

水肿水肿的问诊要点包括:1.水肿发生的时间、有无诱因和前驱症状。

2.首发部位及发展顺序,是否受体位的影响,颜面、下肢和腰骶部等部位是否有水肿表现。

3.水肿发展的速度,水肿的性质,是否为可凹陷性水肿,有无胸腹水。

4.是否有感染和过敏的征象,营养状态况如何。

5.是否接受过肾上腺皮质激素、睾酮、雌激素以及其他药物等的治疗。

全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第一章 常见症状鉴别诊断 辅导讲义

全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第一章 常见症状鉴别诊断 辅导讲义

第一章常见症状鉴别诊断主要内容包括:发热、胸痛、咳嗽、咯血心悸、水肿腹痛、呕吐、腹泻、便秘、呕血与黑粪、便血、黄疸、腹水肥胖头痛、头晕、眩晕与晕厥、昏迷、抽搐关节痛、腰痛知识点一发热一、概述正常人体腋温36~37℃左右,口温36.3~37.2℃,肛温36.5~37.7℃。

但应注意以下情况:1.在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

2.剧烈运动、劳动、进餐后体温略升高,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

3.妇女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略高于正常。

4.高温环境下体温可稍升高。

5.老年人体温略偏低。

二、发病机制1.致热原机制引起发热的机制主要是由于外源性致热原和内源性致热原。

当外源性致热原(包括各种病原体、炎性渗出物和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的代谢产物等)通过激活血液中的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后,经过一系列反应,则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又称白细胞致热源,但不是白细胞)如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

可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出题点:外源性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直接引起发热是?2. 非致热原引起的发热包括:①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及炎症等;②引起产热过多,如甲亢、癫痫持续状态等;③引起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

引发中枢性体温调节异常的直接致热原是A.病原体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B.病原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C.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D.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E.血液中白细胞及病原体的代谢产物『正确答案』D下列产生的致热原属于内源性致热原的是A.细菌内毒素产生的致热原B.中性粒细胞产生的致热原.C.病毒产生的致热原D.寄生虫产生的致热原E.立克次体产生的致热原『正确答案』B三、常见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前者多见。

1.感染性: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等。

具体疾病见后2.非感染性:风湿性疾病、恶性肿瘤、无菌性组织坏死、内分泌及代谢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热、感染后热等。

急诊科临床常见疾病诊断与鉴别

急诊科临床常见疾病诊断与鉴别

急诊科临床常见疾病诊断与鉴别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急诊科成为医院中的重要部门之一。

在急诊科,医生需要迅速准确地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与鉴别,以便给予及时的治疗和救治。

本文将针对急诊科常见的疾病进行讨论,介绍其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的相关知识。

一、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科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它的迅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而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改变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与其他心血管疾病鉴别的关键在于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如肺栓塞、胸腔感染等。

二、脑卒中脑卒中是急诊科另一个常见的疾病,通常表现为急性发病的头痛、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

脑卒中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的区分,以及与其他颅内疾病如颅内感染、颅内肿瘤等的区分。

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和脑血管造影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严重的呼吸衰竭疾病,常见于严重创伤、严重感染和严重肺部炎症等情况下。

ARDS的鉴别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如心源性肺水肿、肺栓塞等。

肺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和CT可以提供诊断的有力证据。

四、急性胃炎急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恶心呕吐等。

正确诊断和鉴别是急诊科医生的首要任务之一。

胃镜检查是明确诊断的关键,通过观察胃黏膜的损伤程度和炎症程度来确定病情。

五、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急诊科常见的腹部急症之一,其典型症状包括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鉴别诊断主要包括排除其他腹部急症如肠梗阻、肠套叠等,并通过检查腹部CT和血液检查来明确诊断。

六、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是胆囊疾病中急性发作的一种表现,其主要症状为右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

胆囊B超检查是诊断急性胆囊炎的主要手段,通过观察胆囊壁厚ening、胆囊结石等来确定病情。

如何识别和初步诊断内科常见病病症

如何识别和初步诊断内科常见病病症

如何识别和初步诊断内科常见病病症内科常见病病症的识别和初步诊断是医生在日常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一些简单策略,可帮助医生进行初步诊断,但请注意,最终诊断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专业知识进行确认。

1. 病史询问首先,医生应该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

了解患者的病情发生时间、症状的具体表现以及可能的诱因,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病症的类型。

2.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是确定病症的重要步骤。

医生应该检查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以及其他相关指标,并观察患者的面色、皮肤状况、腹部等部位的异常情况。

3. 常见病症的初步诊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内科病症及其初步诊断方法:- 发热如果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可以根据体温的变化和伴随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例如,高热伴有咳嗽和喉咙痛可能是呼吸道感染,而高热伴有腹部疼痛可能是胃肠道感染。

- 咳嗽咳嗽的原因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咳嗽的性质(如干咳或有痰)、伴随症状(如发热、喉咙痛等)以及病史进行初步诊断。

例如,干咳伴有胸痛和气短可能是支气管炎,而咳嗽伴有喉咙痛可能是喉炎。

- 腹痛腹痛的初步诊断需要考虑腹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因素。

例如,上腹痛可能与胃溃疡有关,下腹痛可能与泌尿系统感染有关。

- 头痛头痛的初步诊断可以根据头痛的性质、部位、发作频率等进行。

例如,偏头痛常常伴随恶心、呕吐,而紧张型头痛常常与紧张和焦虑有关。

4. 寻求进一步诊断以上只是初步诊断,为了确认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医生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或专科会诊。

这些进一步的诊断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性指导,并不能代替医生的专业诊断和治疗。

如果您有疑问或需要帮助,请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

《常见症状鉴别诊断》课件

《常见症状鉴别诊断》课件

强调多学科合作,对于复杂的 症状,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会 诊,提高诊断的全面性和准确 性。
定期评估和更新诊断流程和指 南,以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
THANK YOU
发热鉴别诊断
总结词
根据发热的伴随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对发热的原因进行鉴别诊断。
详细描述
发热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由感染、炎症、肿瘤等多种原因引起。在鉴别诊断时,需要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 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根据不同的伴随症状和体征,如寒战、 咳嗽、腹痛、关节痛等,可以对发热的原因进行初步判断,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常见症状鉴别诊断》ppt 课件
目 录
• 常见症状概述 • 常见症状的诊断方法 • 常见症状鉴别诊断 • 病例分析 • 临床实践建议
01
常见症状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症状是患者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或 异常感觉,如疼痛、发热等。
分类
常见症状可分为急性症状和慢性 症状,按部位可分为头部、胸部 、腹部等。
常见症状的识别
药史等信息。
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一 般检查、五官、心肺、腹部等
检查。
实验室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血常规、尿常 规、生化等实验室检查,以辅
助诊断。
影像学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X线、CT、 MRI等影像学检查,以辅助诊
断。
病例讨论与总结
讨论
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总结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基本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发现 异常指标。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特殊实验室检查,如免疫学检查、遗传 学检查等,有助于确诊病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常见症状的鉴别要点一.阴道出血女生殖道任何部位,包括宫体、宫颈、阴道、处女膜、阴道前庭和外阴均可发生出血。

除正常月经外,一般均叫“阴道出血”。

常见原因:1.和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两类月经失调。

2.萄胎、产后胎盘部分残留、胎盘息肉和子宫复不全等。

3.肉和子宫内膜炎等。

4.癌、子宫肉瘤、卵巢癌以及绒毛膜癌等所引起。

5.生殖道创伤如外阴、阴道骑跨伤、性交所致处女膜或阴道损伤均可发生出血。

放置宫内节育器常并发子宫出血。

使用雌激素或孕激素不当可起不规则子宫出血。

6.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肝功能损害等,均可导致子宫出血。

临床表现,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形式:1.经量增多:量多或经期延长但周期基本正常,为子宫肌瘤的典型症状,其他如子宫腺肌病、排卵性月经失调、放置节育器等均可有经量增多。

2.周期不规则的阴道出血:多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但应注意排除早期子宫内膜癌。

3.无任何周期可辨的长期持续阴道出血:一般多为生殖道恶性肿瘤所致,首先考虑宫颈癌或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4.停经后阴道出血:若发生于育龄妇女,应首先考虑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如流产、异位妊娠、葡萄胎等;发生于围绝经期妇女者多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但应首先排除生殖道恶性肿瘤。

5.阴道出血伴白带增多:一般应考虑晚期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或子宫粘膜下肌瘤伴感染。

6.性交后出血:性交后立即有鲜血出现,应考虑早期宫颈癌、宫颈息肉或子宫粘膜下肌瘤的可能。

7.经间出血:若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15日,历时3~4日,且血量极少时,多为排卵期出血。

8.经前或经后点滴出血:月经来潮前数日或来潮后数日持续极少量阴道赭红色分泌物,常系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副反应。

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亦可能出现类似情况。

9.绝经多年后阴道出血:若出血量极少,历时2~3日即净,多为绝经后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或老年性阴道炎。

若出血量较多、流血持续不净或反复阴道出血,均应考虑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10.间歇性阴道炎排出血水:应警惕有输卵管癌的可能。

注意年龄对诊断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新生女婴生后数日有少量阴道出血,是由于来自母体的雌激素水平生后骤然下降,子宫内膜脱落所致。

幼女出现阴道出血,应考虑有性早熟或生殖道恶性肿瘤的可能。

青春期少女出血多为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育龄妇女出现阴道出血,应考虑为与妊娠有关的疾病。

围绝经期出血以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最多,但应首先排除生殖道恶性肿瘤。

二、异常白带白带是由阴道粘膜渗出物、宫颈管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物等混合而成,其形成与雌激素的作用有关,正常白带呈白色稀糊状或蛋清样,高度粘稠,无腥臭味,量少,对妇女健康无不良影响,称生理性白带。

临床上常见的病理性白带有以下几种:1.无色透明白带:呈蛋清样,性状与排卵期宫颈腺体分泌的粘液相似,但量显著增多,一般应考虑慢性宫颈炎、卵巢功能失调、阴道腺病或宫颈高分化腺癌等疾病的可能。

2.白色或灰黄色泡沫状稀薄白带:为滴虫阴道炎的特征,可伴有外阴瘙痒。

3.凝乳块状白带:为念珠菌阴道炎的特征,常伴有严重外阴瘙痒或灼痛。

4.灰色均质鱼腥味白带:常见于细菌性阴道病。

5.脓样白带:色黄或黄绿,粘稠,多有臭味,滴虫或淋菌等细菌所至的急性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管炎均可引起。

宫腔积脓、宫颈癌、阴道癌或阴道内异物残留亦可导致脓样白带。

6.血性白带:白带中混有血液,血量多少不一,应考虑宫颈癌、子宫癌或阴道内膜癌、宫颈息肉、重度宫颈糜烂或子宫粘膜下肌瘤等。

放置宫内节育器亦可引起血性白带。

7.水样白带:持续流出淘米水样白带,且具奇臭者一般为晚期宫颈癌、阴道癌或粘膜下肌瘤伴感染。

间断性排出黄色或红色水样白带,应考虑输卵管癌的可能。

三、下腹痛下腹痛为妇女常见的症状,多为妇科疾病所引起。

应根据下腹痛的性质和特点考虑各种不同妇科情况。

1.起病缓急:起病缓慢而逐渐加剧者,多为内生殖器炎症或恶性肿瘤所引起;急骤发病者,应考虑卵巢囊肿蒂扭转或囊肿破裂;反复隐痛后突然出现撕裂样剧痛者,应想到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的可能。

2.下腹痛部位:下腹正中出现疼痛多为子宫病变引起的疼痛,较少见;一侧下腹痛应考虑为该侧子宫附件病变,如卵巢囊肿蒂扭转、输卵管卵巢炎症,右侧下腹痛还应想到急性阑尾炎等;双侧下腹痛常见于子宫附件炎性病变;卵巢囊肿破裂、输卵管妊娠破裂或盆腔肠腹膜炎时,可引起整个下腹痛甚至全腹疼痛。

3.下腹痛性质:持续性钝痛多为炎症或腹腔内积液所致;顽固性疼痛难以忍受应考虑晚期癌肿可能;子宫或输卵管等空腔器官收缩表现为阵发性绞痛;输卵管或卵巢肿瘤破裂可引起撕裂性锐痛;宫腔内有积血或积脓不能排出常导致下腹坠痛。

4.下腹痛时间:在月经周期中间出现一侧下腹隐痛,应考虑为排卵性疼痛;经期出现腹痛者,或为原发性痛经,或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周期性下腹痛但无月经来潮多为经血排出受阻所致,见于先天性生殖道畸形或术后宫腔、宫颈管粘连等。

5.腹痛放射部位:放射至肩部应考虑为腹腔内出血;放射至腰骶部多为宫颈、子宫病所致;放射至腹股沟及大腿内侧,一般为该侧子宫附件病变所引起。

6.腹痛伴随症状:同时有停经史,多为妊娠合并症;伴恶心、呕吐考虑有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可能;有畏寒、发热常为盆腔炎症;有休克症状应考虑有腹腔内出血;出现肛门坠胀一般为直肠子宫陷凹有积液所致;伴有恶病质为晚期癌肿的表现。

四、下腹部肿块下腹部肿块可分为:○1.囊性:一般为良性病变、如充盈的膀胱,卵巢囊性、输卵管积水等;○2.实性:除妊娠子宫、子宫肌瘤、卵巢纤维瘤、附件炎块等实性块物为良性外,其他实性肿块应首先考虑为恶性肿瘤。

根据发病器官或部位的不同,下腹部肿块可来自肠道、泌尿道、腹壁、腹腔或生殖道等,但以源自生殖道者最多。

1.子宫增大:凡位于下腹正中且与宫颈相连的肿块,多为子宫增大。

子宫增大有以下几种可能:(1)、妊娠子宫:育龄妇女有停经史,且在下腹部扪及包块,应首先考虑为妊娠子宫。

停经后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且子宫迅速增大者,可能为葡萄胎。

妊娠早期子宫峡部变软时,宫体似与宫颈分离,此时应警惕将宫颈误认为宫体,而将妊娠子宫误诊为卵巢肿瘤。

(2)、子宫肌瘤:子宫均增大,或表面有单个或多个球形隆起。

子宫肌瘤的典型症状为月经过多。

带蒂的浆膜下肌瘤公蒂与宫体相连,且一般无症状,故检查时有可能将其误诊为卵巢实质性肿瘤。

(3)、子宫腺肌病:子宫均增大、质硬,一般不超过妊娠12周子宫大小。

患者多伴有明显痛经。

(4)、子宫畸形:双子宫或残角子宫可扪及子宫另一侧有与其对称或不对称的包块,两者相连,硬度亦相同。

(5)、子宫阴道积血或子宫积脓:子宫及阴道积血多系处女膜闭锁或阴道横隔引起的经血外流受阻所致。

患者至青春期无月经来潮,但有周期性腹痛及下腹部肿块扪及。

子宫亦可因宫腔积脓或积液而增大,可见于子宫内膜癌,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合并子宫积脓或在宫颈癌放射治疗后多年出现。

(6)、子宫恶性肿瘤:围绝经后患者子宫增大,伴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应考虑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子宫增长迅速,伴有腹痛及不规则阴道出血者可能为子宫肉瘤。

以往有生育或流产史,特别是人葡萄胎史者,若子宫增大,甚至外形不规则,且伴有子宫出血时,应考虑子宫绒毛膜癌的可能。

2..子宫附件肿块:在正常情况下,子宫附件包括输卵管和卵巢均难以扪及。

当附件出现肿块时,多属病理现象。

常见的子宫附件肿块有以下几种可能。

(1)、输卵管妊娠:肿块位于子宫旁,大小、形状不一,有明显触痛。

患者多有短期停经后阴道持续少量流血及腹痛史。

(2)、附件炎性肿块:肿块多为双侧性,位于子宫两旁,与子宫有粘连,压痛明显。

急性炎症时患者有发热、腹痛。

慢性盆腔炎患者有不育及下腹部隐痛史,甚至出现反复急性盆腔炎发作。

(3)、卵巢非赘生性囊肿:多为单侧可活动的囊性包块,直径一般不超过6cm黄体囊肿可在妊娠早期扪及,葡萄胎患者常并发一侧或双侧卵巢黄素囊肿。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多为与子宫有粘连、活动受限且有压痛的囊块。

(4)、卵巢赘生性囊肿:不论肿块大小,凡其表面光滑、囊性且可活动者多为良性肿瘤。

凡肿块为实性,表面不规则,活动受限,特别是盆腔内扪及其他结节或伴有胃肠道症状者多为卵巢恶性肿瘤。

3. 肠道肿块(1)、粪块嵌顿:块物位于左下腹,多呈贺锥状,直径约4~6cm,质偏实,略能推动。

灌肠排便后块物消失。

(2)、阑尾脓肿:肿块位于右下腹,边界不清,距子宫较远且固定,有明显压痛伴发热、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加快。

初发病时先有脐周疼痛,以后疼痛逐渐转移并局限于右下腹。

(3)、腹部手术或感染后继发的肠管、大网膜粘连:肿块边界不清,叩诊时部分区域呈鼓音。

患者以往有手术史或感染史。

(4)、肠系膜肿块:部位较高,肿块表面光滑,向左右移动度大,向上下移动受限制,易误诊为卵巢肿瘤。

(5)、结肠癌:肿块位于一侧下腹部,呈块状,略能推动,有轻压痛。

患者多有下腹隐痛、便秘、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以及粪便中带血史,晚期出现贫血、消瘦。

4. 泌尿系肿块(1)、充盈膀胱:肿块位于下腹正中、耻骨联合上方,呈囊性,表面光滑,不活动。

导尿后囊块消失。

(2)、盆腔肾:先天异位肾可位于髂窝部或盆腔内,形状类似正常肾,但略小。

一般无自觉症状。

静脉尿路造影可确诊。

5. 腹壁或腹腔肿块(1)、腹壁血肿或脓肿:位于腹壁内,与子宫不相连。

患者有腹部手术钷外伤史。

为了区别是否腹壁肿块,可让患者抬起头部使腹肌紧张,若为腹壁肿块更明显。

(2)、腹膜后肿瘤或脓肿:肿块位于直肠和阴道后方,与后腹壁固定,不活动,多为实性,以肉瘤最常见病亦可为囊性,如良性畸胎瘤、脓肿等。

静脉尿路造影可见输尿管移位。

(3)、腹水:大量腹水易与巨大卵巢囊肿混淆。

腹部两侧浊音,脐周鼓音为腹水特征。

胆腹水可合并卵巢肿瘤,腹部冲击触诊法可发现潜在的肿块。

(4)、包裹性结核性腹膜炎:肿块为囊性,表面光滑,界限不清,固定不活动。

囊肿可随患者病情加剧或好转而增大或缩小。

(5)、直肠子宫陷凹脓肿:肿块呈囊性,向后穹窿突出,压痛明显,伴发热及急性盆腔腹膜炎体症。

后穹窿穿刺抽出脓液可确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