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 课件 (3)

合集下载

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3课《心灵的慰藉》课件

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3课《心灵的慰藉》课件
3.白毫 5尖 2.直 4.眼窝深
眼圆睁
端庄秀丽 1.波状纹的发髻
2.弯 3.微眯 5.饱满 4.圆
6.薄
7.薄
6.厚
云冈石窟 北魏早期
龙门石窟 唐代
【石雕艺术】 造像特点:本土化
紧贴身体 袒露右肩 印度风格
云冈石窟北魏早期
样式宽松 文士风度
龙门石窟唐代
青州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
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
北魏
麦 积 山 石 窟 第 44 窟 阿 弥 陀 佛
西 魏
龙门石窟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远景
龙门石窟 卢舍那大佛
云冈石窟 第20窟释迦牟尼坐佛 北魏早期
佛教 石雕
【合作探究】
分析造像特点 比较造型不同 抒发心灵感悟
云冈石窟第20窟坐佛 北魏早期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唐代
造型特点的不同
直且硬 1.磨光的发髻
对外来事物 的敬仰
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
生活安定 思想开放
注重表现 现实人物
北凉
初唐
盛唐
中唐
佛教 艺术
【总结】
• 佛教的美术形态:1.石窟寺 2.壁画 3.造像 • 佛教艺术是集建筑、雕塑和绘画于一体的艺术。 它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民族传统风格相结合, 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从魏晋南北朝的稚拙 发展到唐朝的成熟,凝聚了无数艺术家的智慧, 也展示出不同时期的社会思潮与世俗观念。
谢谢大家
心灵的慰藉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38 窟 壁 画 技 乐 图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带有异域特征
甘肃敦煌莫高窟外景
甘肃敦煌莫高窟112窟《西方净土变》局部壁画 唐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外景
麦 积 山 石 窟 127 窟 正 壁 龛 佛 像 北 魏

湘美版美术鉴赏2.3心灵的慰藉课件(共44张PPT)

湘美版美术鉴赏2.3心灵的慰藉课件(共44张PPT)

3.象征寓意
饿鬼和穷人:底下劳动人民,阴阳两道。
4.造像与自然环境结合
• 造像规模宏大,雕刻精美,以山形取势,蔚 为壮观。
• 非常巧妙地揉进了力学、光学、透视学等科 学原理,充分利用岩石、水源等自然条件, 因地、因材而施艺。
问题3:过去 佛教美术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 以传教为主,用佛像、菩萨像、佛传图、本 生图、佛教故事等为题材寓意做人做事。
1.造型——服饰
宋朝服饰
• 政治上虽然开放民主, 但由于"程朱理学"的思 想禁锢,和对外政策的 妥协退让 --服饰文化不 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 质朴。宋代女装拘谨、 保守,色彩淡雅恬静, 襦衣、褙子的"遮掩"功 能加强,一切的"张狂" 刹时都收敛了许多。
唐绘画与宋绘画对比
本土化
2.静态与动态结合
• 经历了八百多年的历史创伤和自然风化, 却仍闪烁着古代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光辉,
• 启迪和激励着人们向民族精神 和艺术智慧的新高峰攀登。
课后作业:
• 探讨大足石刻(儒、道、佛三教融合)与 心灵慰藉有关的其他作品,分析其艺术特 色。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问题2:佛教美术形式有哪些?
• 绘画(壁画)、建筑、雕塑
• 千手观音造像龛宽 12.5m,高 7.7m,造像 雕刻于 15m 至 30m 高的崖壁上,占崖立 面面积 97m2,刻于南宋中后期。
南宋
• 南宋开启了中国社会的平民化进程,并出 现了欧洲近代前夜的一些特征,如大城市 兴起、市民阶层形成、商业经济繁荣等现 象。
手的细节
手的姿态
• 绘画界有种说法“画人难画手”,在八十 八平方米的石崖上,造像采用纵横交错, 上下重叠,反侧相承,深涉错落的布局。 我们古代的艺术家却在这里打造了一尊拥 有1007只手的,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被 誉为“天下奇观”。而每只手又雕得纤细 柔美,笔笔精到,千姿百态中无一雷同。

湘版高中美术《心灵的慰藉》课件

湘版高中美术《心灵的慰藉》课件

4.你的《自主式学习导航》完成的如何? A.独立完成任务,轻松顺利完成探究问题,并能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 B.基本能够独立完成任务,能主动和小组同学合作完成探究问题。 C.通过学习基本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探究问题。
5.你对本课学习知识掌握情况如何? A.对本课知识已完全掌握,并能融入到自己所学的知识体系之中。 B.能熟练掌握本课知识,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能灵活运用。 C.对本课知识基本了解。
综合自评:A()B()C() 注:A为优秀,B为良好,C为合格
评价等级








课堂表现
1.你觉得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状态如何? 2.你在师生互动的学习对话中表现如何? 3.你在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如何? 4.你的《自主式学习导航》完成的如何?
5.你对本课学习知识掌握情况如何?
情感 态度
(1)甘肃敦煌莫高窟 (2)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3)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4)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自主式学 习导航
问题探究1
佛教何时进入中国,佛教艺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中 国哪些朝代?有哪些代表作品?
朝代 代表作
传入
发展
鼎盛
问题探究2
佛教传入中国后,原有的佛教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 中国的艺术家逐步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和信仰来塑造佛 和菩萨的形象。以敦煌美术作品为例,填写如下表格:
课后拓展1
敦煌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批艺术家不断临摹, 创作,涌现出大批艺术精品,你能在课后找到这些艺术家及 作品并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课后拓展2
飞天是佛教中被称为香音之神的能奏乐、 善飞舞、满身异香而美丽的神。飞天壁画 是佛教美术中最具有艺术特色的作品。敦 煌艺术宝库中有许多美丽的飞天形象。请 用线描的方式临摹一张飞天,感受敦煌艺 术的魅力。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三课心灵的慰藉》课件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三课心灵的慰藉》课件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三课心灵的慰藉》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三课《心灵的慰藉》。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探讨艺术家的创作心境;学习如何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心灵的慰藉;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了解其情感表现和心灵慰藉的功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心灵慰藉功能。

2.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情感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心灵的慰藉。

重点:分析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创作心境;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美术作品图片、投影仪等。

2. 学具:笔记本、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美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 讲解:介绍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创作心境,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心灵的慰藉。

a. 分析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现。

b. 讲解艺术家创作心境的来源。

c. 举例说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心灵慰藉的功能。

3. 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从美术作品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4. 例题讲解:分析一幅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心灵慰藉功能。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评价其他美术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心灵的慰藉》2. 内容:a. 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b. 艺术家的创作心境c. 心灵慰藉的功能七、作业设计a. 《呐喊》——蒙克b. 《星空》——梵高c. 《母亲》——罗中立2. 答案要求:a. 描述作品的基本信息。

b. 分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c. 阐述作品的心灵慰藉功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在课后欣赏更多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第三课--心灵的慰藉PPT课件

第三课--心灵的慰藉PPT课件
自己的宗教信仰,在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宗教是人们解决生命中一切 痛苦的唯一法宝,是进行心灵慰藉的唯一精神支 柱。正是由于宗教的强大的精神作用,也被统治 者作为统治国家的一个重要手段。
无论怎样,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宗教美术作 品,能够让我们直接面对宗教的神圣与威严。宗 教到现在仍然是净化人们心灵的文化产物。
密传亲授的教义
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
仪轨和世俗信仰为特

11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汉语系佛教在中国的3个发展阶段
两汉之际、魏晋、南 北朝时期为译传阶 段。中国先后译出 大量的佛教经典, 研究佛教的风气成 为一时之盛
译传阶段
隋唐两代是中国佛教 的创造阶段和鼎盛 时期。中国僧人分 别以一定的印度佛 教经典为依据,开 宗立派,创构了自 己的理论体系
.
麦加
一神教
《古兰经4 》
世界三大宗教简况
名称
传播发展
主要节日 主要派别
特点
与该宗教相 关的
东亚、 佛教 东南亚
浴佛节 涅槃节
大大乘乘教教 小小乘乘教教
对中国 影响最
菩提、莲 花、菩萨、

佛、寺庙
欧洲、美 基督 洲、大洋 教洲 伊斯 中东、北 兰教 非
圣诞节 东正教 复活节 天主教 开斋节 什叶派 宰牲节 . 逊尼派
.
18
永乐宫三清殿,泰定二年(1325年)绘制的壁画,形象丰富, 规模宏大,堆金沥粉,满壁涌动的神仙行列,其造型之精美,色彩 之浓丽而典雅,线条之流畅,场面之热烈,可闻钧天广乐之声,可 见群仙雍容之态,天衣风动,气象万千,犹存唐以来壁画风范。纯 阳殿、重阳殿分别绘吕嵓、王重阳故事画,如佛之本生。其中汉钟 离度吕嵓一幅对心理状态刻划颇为生动细致。三清殿壁画为画工马 君祥等绘,纯阳殿壁画则有著名画工朱好古门人张遵礼等人题名。

2024年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三课心灵的慰藉》课件范例

2024年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三课心灵的慰藉》课件范例

2024年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三课心灵的慰藉》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三课《心灵的慰藉》。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分析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探讨艺术创作如何反映人类内心的需求与情感;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分析,使学生了解艺术与心灵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知识分析、解读美术作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美术知识分析、解读美术作品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美术作品图片、实物投影仪等。

学具:笔记本、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描绘自然风光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谈谈观后的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心灵的慰藉。

2. 新课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哪些场景能够给他们带来心灵的慰藉,并分享感受。

4. 例题讲解:分析莫奈的《睡莲》和梵高的《星夜》,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情感故事,掌握美术作品情感表达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分析其情感表达,并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心灵的慰藉》2. 内容: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艺术创作与心灵需求的关系欣赏与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幅描绘自然风光的美术作品,分析其情感表达,并阐述理由。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文字通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了解了美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培养了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第二单元 第3课 《心灵的慰藉》PPT课件

第二单元 第3课 《心灵的慰藉》PPT课件

3月5日
围绕在佛周围的芸芸众生,每一种生命都跃然沙上。
创作工具
3月7日 佛泽四方
3月9日 你是否看到了繁华背后的脆弱?
近距离观察,清楚地看到沙粒铺垫的厚重质感
延续的人生,膨胀的世界
3月20日,完成的日子终于到来, 辉煌的成就,瑰丽的画卷,以一种强迫 的姿态占据每一个人的视界和心灵,乃 至灵魂。
85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三、中国四大佛教石窟?
◆敦煌莫高窟
◆麦积山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大同云冈石窟
四大石窟之一敦煌莫高窟
• 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位法名乐尊的僧人云游 到此,因看到三危山金光万道,状若千佛,感悟到这里是 佛地,便在崖壁上凿建了第一个佛窟。以后经过历代的修 建,迄今保存有北凉至元代多种类型的洞窟700多个,壁 画50110平方米,彩塑2700余身
割肉贸鸽图 敦煌275窟 北凉
悉达多太子舍身饲虎 北魏敦煌254窟
九色鹿 莫高窟257窟 北魏
佛教造像的内容吸收了儒家的忠孝伦理思想
大足石刻:宝顶 17号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中释迦行孝报恩成佛之十二举棺葬父
佛教造像的表现手法对本土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八十七神仙图
《步辇图》 唐代 阎洛立阳本龙门绢本奉设先色寺、卢纵舍38那.5佛cm、唐横129cm 藏于故宫博物院

心灵的慰藉高中美术教学课件

心灵的慰藉高中美术教学课件

而到了隋唐时期,随着石窟修建的日益兴 盛,壁画的手法和题材也更加引人入胜。 在唐代,出现了一些专门绘制佛像的美术 家,他们创造出更符合中国人观赏习惯的 样式,比如在画面中你可以更多的感受到 那些柔和而富于表现力的线条,佛像面貌 特征也不再是西方异族人的轮廓。这样的 风格被认为是来自于一名叫吴道子的画家, 他在中国被尊称为“画圣”。
在7世纪至8世纪, 新兴的伊斯兰教陆续征服 了波斯、美索不达米亚、 埃及、北非、西班牙的大 片土地,它对待图像的态 度比基督教更为严厉,人 物形象是不允许出现的, 于是东方的工匠们就把想 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在构思 各种图案上,他们制造出 最精美的花边装饰,让心 灵在交织着线条和色彩的 梦幻世界里得到慰藉。
吴道子 盛唐时期人,我国古代最负盛名的画
家之一。他画出的线条如同微风吹拂的飘 带,磊落飘逸,婉转起伏,被誉为“吴带 当风”。上面这幅作品体现着吴道子的风 格,画中的维摩诘微倾上身,现实出从容 不迫的睿智。
同样的变化也出现在雕塑中。下 图中的雕像是虔诚礼佛的青年侍 童,他恭敬地站立着,双手帖于 胸前,面带笑意,下颌微含,所 有的线条轮廓都是圆润而柔和的, 给人一种祥和宁静并发自内心的 快乐。 麦积山石窟第123窟男童、女童
这时的建筑师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技术,使教堂 的承重结构看起来显得轻盈而高耸,从远处望去, 它简直让我们忘记了高大石头建筑的沉重,整个 教堂好像是海市蜃楼在我们面前高高耸起。再加 上建筑内部的立柱、肋拱以及像红绿宝石一样闪 烁的玻璃花窗,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市内光线 环境。沉浸其中的信徒仿佛可以感受到来自天国 的召唤,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完全不同的体验。 圣经故事同样是艺术家取之不尽的源泉。意大利 13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乔托用他的画笔向人们描绘 出一场惊心动魄的耶稣被出卖的情景。故事的主 角耶稣和犹大位于画面的中心,他们身后分别是 愤怒惊恐的使徒和凶悍残暴的官兵,画面的焦点 凝聚在二者相向而视的表情上。对于乔托来说, 绘画并不仅仅是文字的代用品,看他的作品,如 同观看戏剧演出一样亲眼目睹了事件的发生。这 样的奇迹肯定也给乔托同时代的人以深刻印象。 从此,艺术家不再是无名的工匠,他们同诗人、 哲学家一样,被看做是缔造人类精神的那些传奇 角色中的一员。

【课件】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 第3课 佛教美术《心灵的慰藉》

【课件】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  第二单元  第3课 佛教美术《心灵的慰藉》
然后在书本上划出来。分小组讨论 归纳教材内容,将内容填写到作业 纸上。
佛教是不是诞生于中国? 什么时期达到鼎峰? 中国最大也是最具有 代表性的是什么石窟? 这个石窟描绘的是什么内容? 敦煌莫高窟艺术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什么时
代? 为什么要创作这些美术形象? 最有代表性的佛教艺术形式是什么? 石窟美术作品怎样被用来传播佛教?
帝 这一方面给佛教在灭佛之后又一次在
中国传播开了绿灯
同时也将佛教与皇权在中国形 成了统一
高僧昙曜带头拜倒在拓[tuò]跋 [bá]浚[jùn]面前 这史无前例
皇帝是佛的化身。 这也大大 有利于北魏的统治
(16窟)这是年轻的皇帝 拓跋浚 也是他下 令昙曜开凿云冈石窟的。 这是佛与皇权的一个融合 。
佛是万物的起源,是世界的中心
3月1日,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他们的创作。
3月2日, 繁华初现
可以清楚的看到,细沙如何汇聚成世界。
3月5日
围绕在佛周围的芸芸众生,每一种生命都跃然沙上。
创作工具
3月7日 佛泽四方
3月9日 你是否看到了繁华背后的脆弱?
近距离观察,清楚地看到沙粒铺垫的厚重质感
著名的山西应县木塔和西安大雁塔。应县 木塔平面八角形,塔身九层,是现存的唯一木 结构的辽代古塔,也是中国现存木结构建筑中 最高的一座。
应县木塔
大雁塔
密檐式塔:多为砖石结构,一般底层的
塔身很高,以上各层骤变低矮,各层檐紧密 相接,檐与檐之间不设门窗。塔身越往上收 缩越急,形成极富弹性的外轮廓曲线。著名 的密檐宝塔有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中国现 存最早的砖塔以及唯一的十二边形平面的 塔),西安的小雁塔,云南大理三塔中的千 寻塔,北京的天宁寺塔等。
延续的人生,膨胀的世界

心灵的慰藉+课件课件

心灵的慰藉+课件课件

情绪管理
识别情绪
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影 响,以便更好地应对和管理。
调节情绪
在情绪激动时,能够采取有效方法缓解情绪,如 深呼吸、冥想、运动等,避免情绪失控。
积极心态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关注事物的积极面,提 高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有效沟通
学会倾听和表达,尊重他 人意见,妥善处理冲突和 矛盾,建立良好的沟通基 础。
专业心理辅导
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针对个体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心
理支持和指导。
02
心灵慰藉的来源
家庭关系
01
02
03
04
家庭是心灵的港湾
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 互支持是心灵慰藉的重要来源

亲子沟通
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增进家庭 成员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减轻
心理压力。
夫妻关系
夫妻间的相互支持和关爱对于 心灵的慰藉至关重要,有助于
心灵慰藉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 和幸福感也有积极的影响,能 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中
的挑战和困难。
心灵慰藉的常见方式
倾听与理解
耐心倾听他人的心声,理解其 感受和需求,给予积极的回应
和支持。
安慰与鼓励
通过温暖的话语和鼓励的话语 ,给予他人情感上的支持和力 量。
陪伴与分享
陪伴他人度过困难时刻,共同 分享喜怒哀乐,增强彼此之间 的情感联系。
寻找力量与希望
总结词
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积极寻找力量和希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自我激励、寻找榜样、培养积极心态等方式 来寻找力量与希望。
详细描述
自我激励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和肯定来增强自信心和勇气,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寻找榜样可以激励自己 向优秀的人学习,从他们身上汲取正能量和动力。培养积极心态可以通过关注积极的事物和方面,培养乐观、向 上的态度,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第三课_心灵的慰籍

第三课_心灵的慰籍
返回
巴黎圣母院
返回
佛的世界
佛教产生于 公元前6-5世纪的古 印度,创始人乔达 摩·悉达多,是迦毗 罗卫国的太子。他 有感于人生无常, 有生、老、病、死 等诸多苦恼,遂舍 弃王族生活,出家 修行,创立佛教。
“佛”的精神
• 印度文化,以其特殊的宗教情怀, 独具的思辨方式,奇绝的人生信念,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心灵慰藉方式
明白了吧!
极尽繁华,不过一捧细沙。
所有的辛苦,都是为了这一刻的绚烂!
除去抹不净的回忆,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一个月的时光凝聚在潺潺流淌的溪水边,对于一个世界的消失, 人们做着不同的凭吊和评价,而僧人手中缓缓流逝的细沙,已不再有那惊 艳的容貌,那些千姿百态的繁华,一切都随风飘入溪水,永不再返。
雅典卫城巴特农神庙
巴特农神庙的“黄金律”
古希腊建筑有三种主要柱式:
1 多利克柱式:朴素挺拔。无柱基,柱身粗壮,向上逐渐
缩小,刻有凹糟,糟之间为棱角,在阳光下,柱身因此产生 明朗的起伏转换及阴影效果,使建筑物与天空平面分开。柱 头无装饰,是一圆盘形柱颈。
2 爱奥尼亚柱式:匀称轻巧,有柱基,柱身细长,上下变化 不显著,凹糟较深,糟之间无棱角。柱头为涡卷形装饰,卷 下饰以图案。
延续的人生,膨胀的世界
3月20日,完成的日子终于到来, 辉煌的成就,瑰丽的画卷,以一种强迫 的姿态占据每一个人的视界和心灵,乃 至灵魂。
精致得难以置信的细节
完成图,完美的画面,繁华的世界,多看一会儿吧, 记住它。
成功之后的庆祝
真正的伟大现在才正式开始……
看看,周围人们的眼神
佛是万物的起源,是世界的中心
3月1日,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他们的创作。
3月2日, 繁华初现
可以清楚的看到,细沙如何汇聚成世界。

61高中美术――心灵的慰藉PPT课件

61高中美术――心灵的慰藉PPT课件
心灵的慰藉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佛教产生于公元 前6-5世纪的古印 度,创始人乔达 摩·悉达多,是迦毗 罗卫国的太子。他 有感于人生无常, 有生、老、病、死 等诸多苦恼,遂舍 弃王族生活,出家 修行,创立佛教。

27
28
29
创作工具
30
3月7日 佛泽四方
31
32
33
近距离观察,清楚地看到沙粒铺垫的厚重质感
34
35
延续的人生,膨胀的世界
36
37
3月20日, 完成的日子终于到来, 辉煌的成就, 瑰丽的画卷, 以一种强迫的姿态占据每一个人的视界和 心灵, 乃至灵魂。
38
39
精致得难以置信的细节 40
10
佛教造像的表现手法对本土艺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步辇图》 唐代 阎洛立阳本龙门绢本奉设先色寺、卢纵舍38那.5佛cm、唐横129cm 藏于故宫博物院
11
藏传佛教行为艺术——生命瞬间
2001年2月26日, 二个来自尼泊尔和西藏的和尚, 在纽约Ackland的Yager画廊 展示了一个名为“医学菩萨沙子坛场” 的作品,来展现亚洲艺术。
腋下诞生 云冈石窟 第6窟北魏
3
肉髻 螺发 白毫 耳垂
4
千手观音
5
佛教造像的样式受当时审美思潮的影响
6
割肉贸鸽图 敦煌275窟 北凉 7
悉达多太子舍身饲虎 北魏敦煌254窟
8
九色鹿 莫高窟257窟 北魏
9
佛教造像的内容吸收了儒家的忠孝伦理思想

心灵的慰藉通用课件

心灵的慰藉通用课件

家庭生活中的心灵慰藉
倾听与理解
01
家庭是每个人最重要的情感依托,当家人遇到困难或挫折时,
通过倾听和理解他们的感受,给予情感上的支持。
亲情陪伴
02
共同度过美好时光,如共进晚餐、观看电影等,增进家庭成员
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归属感。
鼓励与支持
03
在家人追求梦想、面临挑战时,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
到家人的力量。
价值感。
案例二:通过社交互动获得情感支持
总结词
社交互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 人际关系,分享彼此的情感和 经历,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表达与分享
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邀请他人共同分享生活中的喜 怒哀乐,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倾听与理解
耐心倾听他人的烦恼和困惑, 理解并尊重对方的感受,给予 积极的回应和关怀。
01
02
03
04
总结词
自我调适。通过调整自身情绪 和心态,积极面对困境和挑战,
实现心理平衡和情绪稳定。
积极心态
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关注 问题解决和成长进步,减少消
极情绪和焦虑。
情绪管理
学会有效管理情绪,通过运动、 放松、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和
负面情绪。
自我激励
设定可实现的目标,激励自己 不断进取,提升自信心和自我
心灵慰藉的实践方法
自我调适法
01
02
03
深呼吸与冥想
通过深呼吸和冥想可以平 复情绪,减轻紧张和焦虑, 帮助我们回归内心的平静。
积极的自我对话
积极面对自己的内心,通 过正面的自我对话来鼓励、 安慰自己,提升自我认同 和自尊。
记录感受
将内心的感受记录下来, 有助于我们正视并理解自 己的情绪,从而寻找到合 适的自我调适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本生故事(敦煌莫高窟第275窟壁画)(北凉)
维 摩 诘 像 ( 敦 煌 莫 高 窟 第
窟 ) ( 同样都是线,维摩诘像画面中的形象及线条有什么特唐点? ) 佛像的面貌特征不再是西方异族人的轮廓。画中的吴维诘摩微倾上 身,动态自然;线条柔和、纤细。吴道子是被尊称为道“画圣”,是 我国古代最富盛名的画家之一,他的线条如同微风吹子拂的飘带,磊 落飘逸,婉转起伏,被誉为“吴带当风”。
云岗 石窟
云岗石窟开凿于北魏中期,窟内主要造像分别象征 着北魏开国的五位帝王,突出宣传了皇帝即是现实 如来的思想。
北魏开国皇帝拓 跋跬的坐像,佛 像两肩宽厚,面 形丰满,周围环 绕着如同火焰的 背光以及神采飘 逸的飞天形象。
佛教为统治阶 级所利用,从 思想上强化其 统治!
云岗石窟第20窟北壁坐佛
着南少侧数西民秦族岭装束山,脉塑的

像一着座力孤于峰刻上画人,物因面其

部形,似躯麦干垛和而动态得则名相。
男 童 、 女
对 突 心麦十静出世积六止了界山国和人。石后简物秦窟练神,情始(从和创公而内于元 384年至417年),尔

后屡有修葺扩建,
至公元6世纪末的隋
代基本建成,并完
麦积山石窟
整保留至今。
心灵的慰藉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宗教信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 内宗教是人们解决生命中一切痛苦的唯一法宝,是进行心灵慰藉的 唯一精神支柱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世界上三大主流宗教是哪三个?
我国的主流宗教
产生: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
创始人释迦牟尼,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他有 感于人生无常,有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 遂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创立佛教。
新疆克孜尔石窟第27窟壁画
特点
• 表现方法:勾勒 与晕染相结合
• 人物造型:丰满, 有明显异域特点
敦煌莫高窟始 开凿于十六国 前秦建元二年 (366),历 经北魏、北周、 隋、唐,一直 到元代还有修 建,它的壁画 和雕塑艺术可 谓中国美术的 经典宝库。
壁画讲述的是佛陀 生前求法,为了听 闻正道,即使浑身 被刺满铁钉亦丝毫 不曾动摇的故事, 讲求转世轮回说教 化人们一心行善, 默默的接受人世间 一切苦难, 来世 便会有好的结果, 过上好的生活。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 阳市南十三公里处,凿 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公无494年),直至
北宋刘,晓现庆存所佛饰像十万余 武则天画像
尊,演窟的龛武二则千天三百多个。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 家重点文件保护单位。
佛的人性:慈祥、微笑、平和与安宁。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奉寺卢舍那大佛
印度笈多式佛头
此图讲述的是释迦牟尼当年 从其母摩耶夫人右腋下降生 的故事。古印度迦毗罗卫国, 国王与摩耶夫人膝下无子, 有天,夫人夜梦白象投胎, 随之有孕,其后回娘家分娩, 途经蓝毗尼花园,太子从右 腋下诞生。此画面以一颗树 枝横向伸开的“菩提树”覆 盖着四个人物,中心人物是 被赋予菩萨装束的摩耶夫人, 右侧一胡跪状的人物正欲以 双手接住将出生的“佛陀”, 左侧两个带头光的供养天人 作祝福和帮助状。
腋下诞生 (云冈石窟 第6窟北魏 )
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
中国本土宗教
由东汉张道陵所 创立。入道者需 出五斗米故又称 “五斗米道”。盛行 于南北朝。奉老 子为教祖。以 《道德经》为主 要经典。追求现 世生活的美好, 鼓励信徒积极生 活。
敬请指导!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103
活动:试从下面莫高窟4幅不同时期菩萨中找出变化来
北凉
初唐
中唐
盛唐
动态:由坐 姿到站姿;
性别:由男 性姿到女性;
着装:由异 域风格到本 土风格;
结论:宗教 美术作品中 出现的宗教 形象本土化 的现象。
麦积山石窟地处甘

造肃型省天天真水、市稚气东、南纯方

朴5、0公生里活的气麦息很积浓山。乡

佛教
我国的主流宗教
佛教与我国
【传入】:
两汉期间传入我 国
【发展】: 南北朝时期。
【状大】:唐朝(武则天时
期)
【衰弱】: 武则天死后
中国四大 佛教石窟
千手观音手掌中间有什么?
佛教教义: 人间众生的苦难是多 种多样的,众生的愿 望和需求也是多种多 样的,千手千眼观音 能够看到并且帮助众 多受苦受难的人,并 且满足不同人的愿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