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心中有他人》
《心中有他人》主题班会教案
《心中有他人》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与社会”,第三章“心中有他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懂得宽容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培养与人为善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宽容他人、换位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宽容他人,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难点:培养学生将这些品质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故事,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思考。
故事内容:一位同学在下雨天主动帮助一位摔倒的老人擦拭身上的雨水,并关切地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
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他人的温暖。
2. 教学新课: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关于关爱他人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通过讲解、举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宽容他人、换位思考的含义,并学会将这些品质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 案例分析:呈现一个关于尊重他人、宽容他人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是否符合关爱他人的要求。
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
4.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设计一个关爱他人的实践活动,如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关心班级里的弱势群体等。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活动设计,讨论如何将关爱他人的品质融入日常生活中。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并将自己的感悟写成一篇短文。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心中有他人1. 关爱他人2. 尊重他人3. 宽容他人4. 换位思考5. 与人为善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并将自己的感悟写成一篇短文。
答案示例:我认为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很重要。
思品教案心中有他人
思品教案心中有他人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心中有他人》这一章节。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明白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品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有心中有他人的意识,以及如何做到心中有他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意义,认识到关爱他人对自己的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意义,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册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他人的温暖。
故事讲述一名同学在下雨天主动为一位受伤的同学撑伞,举动感动了整个校园。
2. 案例分析(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做到心中有他人的,讨论心中有权衡他人利益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心中有他人的理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每人至少提出两条建议。
4. 重点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强调心中有他人的意义和价值。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测自己对心中有他人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心中有他人1. 意义:关爱他人、理解他人2. 价值:人际交往、个人成长3. 实践: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理解他人七、作业设计:答案:心中有权衡他人利益的重要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心中有权衡他人利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当我们懂得关爱他人、理解他人,才能真正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的进步。
心中有他人,体现在关爱他人上。
当我们看到身边的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给予帮助。
这种关爱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精神上。
我们要关心他人的情感需求,关注他人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
2024年心中有他人教案设计
心中有他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和重要性2.如何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3.团队合作的意义和技巧4.感恩的心态和行动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授法:讲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2.案例分析法:分析一些心中有他人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团队合作的意义和技巧,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的感受。
5.互动游戏法:设计一些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团队合作和感恩。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心中有他人的主题。
2.讲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和重要性:讲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责任。
3.分析心中有他人的典型案例:分析一些心中有他人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
4.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的意义和技巧:分组讨论团队合作的意义和技巧,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5.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的感受。
6.互动游戏:设计一些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团队合作和感恩。
7.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做到心中有他人。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心中有他人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2.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沟通能力。
3.学生在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4.学生对感恩的认识和行动。
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做到心中有他人。
2.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到心中有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
主题班会教案心中有他人
主题班会教案心中有他人教学内容综述本课程基于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共奏和谐乐章”,深度探讨了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以及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致力于在学生心中植根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理念。
教学目标的深化本节课旨在:1. 深化学生对关爱他人、尊重他人价值理念的认识。
2. 发展学生合作与分享的能力,塑造健全的道德人格。
3. 引导学生将关爱、尊重、合作与分享的内核融入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而非机械践行。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精准把握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并实践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合作与分享的社会行为,难点则在于如何将这一理念自然地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之成为其道德成长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具与学具的巧妙运用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并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视频播放设备,以及学生的学习工具——笔记本、课本和作业本。
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中的真实故事,自然引发学生对关爱与尊重的思考。
2. 新课内容导入后,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深入的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体验。
3. 课堂上鼓励学生分享个人心得,通过交流互动,增强学习的体验性和实效性。
5. 课堂小结时布置作业,巩固学习成果,并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板书设计的艺术板书设计围绕“心中有他人”这一核心主题,通过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合作与分享以及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关键词,形成了一个直观、易懂的教学信息框架。
作业设计的创新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持续关注通过课后反思,教师能够及时检视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拓展延伸活动如家长的参与、主题活动的组织,将进一步强化学生道德行为的学习和实践。
《心中有他人》教案
《心中有他人》教案教案:《心中有他人》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来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我们向往公平”中的“公平正义”。
具体内容涉及公平的含义、公平的重要性、公平的维护等方面。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平的含义,认识到公平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3.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公平的含义和重要性。
难点: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维护公平正义。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发生在学校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公平的含义。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关于公平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探讨公平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几个关于公平正义的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四、小组活动(10分钟)1. 教师布置小组任务,要求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评价。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写一篇关于公平正义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板书设计:公平的含义公平的重要性维护公平正义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公平的含义和重要性。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学会了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了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
整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良好。
课后拓展:1. 邀请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2. 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实践公平正义。
3. 开展班级辩论赛,让学生更深入地探讨公平正义的话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的设计1. 故事的选择:故事应具有代表性、生动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心中有他人教案
心中有他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我们向往公平》,具体章节为第一框题《公平的含义》。
教材主要介绍了公平的概念、公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公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平的含义,认识到公平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维护公平的意识,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关爱他人。
3. 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学会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公平的含义、公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公平。
难点:培养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关于公平现象的视频,如购物时商家缺斤短两,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公平的含义,思考公平的重要性。
3. 课堂讲解:讲解公平的含义,引用实例阐述公平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平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维护公平,分享彼此的看法。
5. 举例讲解:举例讲解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公平的选择题,让学生现场作答,检验学习效果。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如下:公平的含义:1. 公平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
2. 公平对于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维护公平:1. 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关爱他人。
2. 学会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辩证思考。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解释公平的含义,并谈谈你对公平重要性的理解。
2. 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维护公平,并谈谈你的感悟。
答案:1. 公平的含义:公平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
公平的重要性:公平对于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保障每个人的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 维护公平的例子:在班级中,当同学遇到困难时,主动伸出援手,给予帮助。
《心中有他人》教案
《心中有他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 引导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主动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心中有他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3. 培养同理心,关爱他人。
4. 乐于助人,体验助人的快乐。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心中有他人的意义。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不同角色,体验心中有他人的感受。
4.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关于心中有他人的案例,以便进行分析。
2. 教学道具:准备一些代表他人的小道具,如帽子、眼睛等,以便进行角色扮演。
3.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心中有他人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心中有他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关于心中有他人的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关爱他人的快乐。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心中有他人的感受。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心中有他人。
6. 分享感悟: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和讨论过程中的感悟。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心中有他人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体验心中有他人的快乐。
2.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做到心中有他人的事迹,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他们对于心中有他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吸收和应用能力。
八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心中有他人》
八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第六课第一节心中有他人教师寄语: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与他人的交往合作中做到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平等待人,能够与人为善,友善地对待伙伴、同学和邻人。
2、能力目标:在与伙伴、同学发生不愉快、冲突乃至争吵时进行换位思考,能有效化解矛盾。
3、知识目标: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掌握在与伙伴、同学发生不愉快、冲突乃至争吵时,解决矛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学习重点】平等相待你我他【学习难点】走出自我,豁达待人【课前延伸案】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自学课文,用铅笔勾画基础知识和自己认为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并独立完成下面的自学题目)1、阅读课本70页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平等待人?怎样做到平等待人?2、阅读课本71页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学会体谅他人?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如何做到体谅他人?3、阅读课本72页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学会理解与宽容?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理解与宽容?4、在自学的过程中,你还发现哪些新问题,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课内探究案】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活动一:自主感悟仔细看课本P70漫画和案例情境思考、讨论:如果你是林冬,当时心里会有什么感受?你认为应如何对待陌生同学或比自己弱小的同学?活动二:情景分析阅读P71材料,结合实际,思考、讨论:1、浩然与学习委员、文娱委员发生不愉快的原因是什么?2、你认为应如何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复习巩固,感悟升华(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掌握)质疑问难,畅谈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困惑和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有效训练,迁移应用一、素质测试:请你选择1、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交往和相处,应当遵循的原则有()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讲究义气,不伤和气④尊重他人,平等待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的基础是()A、平等待人B、尊重他人C、文明礼貌D、理解宽容3、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政治八年级上鲁人版第六课 第一框 心中有他人学案
政治八年级上鲁人版第六课第一框心中有他人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2.掌握心中有他人的实践方法;3.培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习重点1.理解心中有他人的概念;2.探讨心中有他人的实践方法;3.分析心中有他人的意义和价值。
三、学习内容1. 心中有他人心中有他人,是指在生活和学习中,时刻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的需要和困难,并积极帮助他人,以人为本,注重集体利益。
2. 心中有他人的实践方法•相互尊重: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遵守公共道德规范;•互相帮助:主动关心他人,积极提供帮助;•理解包容:倾听他人的意见和看法,尊重多样性;•团结合作: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共同解决问题。
3. 心中有他人的意义和价值心中有他人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只有心中有他人,才能理解别人的需要和困难,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
心中有他人的实践,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和满足感,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共享成果、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学习任务1.阅读第六课《心中有他人》课文;2.思考并记录自己的感悟和理解;3.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4.总结讨论中的精彩观点,形成小结报告。
五、学习反思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心中有他人。
只有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才能真正融入集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不断实践心中有他人的原则,培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和能力,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
注意:以上学案为Markdown文本格式,不带图片和网址。
心中有他人 导学案
心中有他人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平等意识,在生活中能够平等待人, 能够与人为善。
2、能力:学会平等待人,有效化解矛盾。
3、知识: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理解和宽容他人教学难点:心中有他人, 更好地与人相处三、导学流程:(一)导:一位巴士司机行车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停在路边,并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的下车。
---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乘客的安全。
他做完这三件事,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思考:材料体现了巴士司机的什么品质?(二)明确目标:(三)共同探究:故事:已故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有一个身穿破衣烂衫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礼。
林肯总统一丝不苟地脱帽对其回礼。
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
林肯总统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
”思考:随员认为林肯总统没必要对黑人老乞丐回礼,林肯则不这么认为。
我们遇到此类情况时应怎样选择呢?为什么?第一目平等相待“你我他”析:(1)是什么把杨振宁与密耳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2)杨振宁与密耳斯存在哪些差异?(3)面对差异,杨振宁是怎么做的?(4)两人合作的结果如何?悟:与人搞好合作应注意些什么?为什么?行:1、与__同学相比,我的优势和不足分别是__?2、情境案例分析:(见教材P70页)(1)如果你是林冬,当时心里会有什么感受?(2)你认为应如何对待陌生同学或比自己弱小的同学?视频: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化殿大学士兼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人家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待郎,叶府老家的人很神气,修院墙要张家退让三尺。
张老夫人写书信给张英,张英见信后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心中有他人
八年级思想品德学案:《心中有他人》集备时间:年月日主备人:黄剑学习目标:在合作中做到平等待人、学会尊重和理解与宽容重难点:运用换位思考的法,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课前导学】自我检测:1.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
平等的对待别人,。
才会。
2.能否体谅他人的处境,能否尊重他人的意愿,。
在合作过程中,、,,。
在合作中与他人产生矛盾,应。
3.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需要理解和宽容。
,。
【课堂导学】(一)自主学习:1.在合作中为什么要平等待人?2.在合作中为什么要相互尊重?怎么做?3.合作中为什么需要理解和宽容?怎么做?知识结构:(二)交流互动:1、因为父母都是大学老师,文文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优越的成长环境,加上天资聪颖,使文文长期生活在荣誉和赞美之中。
优越感使她变的目中无人。
有一次,班里参加学校组织的合唱比赛,文文担任领唱,但每次排练,她都不参加,班长叫她,她却说:“我参加的比赛多了,这么简单的歌曲还用练吗?”虽然在比赛中,他们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但是同学们都觉得文文高不可攀,渐渐和她疏远了,文文感到很困惑:“为什么我这么出色,同学们却不愿和我交往呢?”(1)请你告诉她为什么同学们不愿和她交往?(2)你认为她应该怎么做才能赢得同学的友谊?2、“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
”我们应如何理解这句话?(三)练习反馈:1.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是A礼貌待人B宽容别人C平等待人D理解别人2.中国有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
”这句话说明A当宰相的肚子都很大B身处高位就有宽广的胸怀C宽容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D宽容就是要包容别人的所有错误3.在合作中与人发生矛盾,我们应该①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立场上想想②体谅对方的情感,理解他人的苦衷③不在非原则问题上与他人斤斤计较④宽容大度一些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刘宇和王冰平时关系不错,一天刘宇给王冰起了一绰号并当众喊出。
王冰很气愤,揪住刘宇就要动手,幸亏被及时劝阻。
初中道德与法治_心中有他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一目《心中有他人》教学设计单位:执教:《心中有他人》教学设计【内容标准】二.2.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二.2.4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
二.2.5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教学目标】1、知道每个人在人格上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树立平等意识,在生活中做到平等待人,尊重他人2、理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掌握在与伙伴、同学发生不愉快、冲突乃至争吵时,解决矛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在与他人交往合作中能够做到理解和宽容,能够与人为善,友好地对待他人。
【教材分析】本目是“第六课合奏好生活的乐章”的第一目。
这一目从平等待人、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宽容他人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帮助学生做到心中有他人。
本目设置了两个层次:平等相待你我他;走出自我,豁达待人。
“平等相待你我他”是本目的重点。
从内容上看,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
只有平等相处、互相尊重,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从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上看,只有让学生明确人与人都是平等的,要尊重对方,自觉承担应有的责任,才能让学生学会与人平等相处,培养善于与人合作的良好品德。
“走出自我,豁达待人”是本目的教学难点。
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让学生真正理解并实现豁达待人有一定难度。
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创设情境和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感悟,明白其中的道理;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引领学生去体验、认识、明白应如何去做,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寓言故事《天堂和地狱》有一个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
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
”他们走进一个房间。
一群人围着一锅肉汤,但每个人看上去一脸饿相,瘦骨伶仃。
思想品德:6.1《心中有他人》导学案(鲁教版八年级上)无答案
八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第六课第一节心中有他人主备人:郭长顺审稿人:郭晓敏教师寄语: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学习目标】1、情感目标:在与他人的交往合作中做到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平等待人,能够与人为善,友善地对待伙伴、同学和邻人。
2、能力目标:在与伙伴、同学发生不愉快、冲突乃至争吵时进行换位思考,能有效化解矛盾。
3、知识目标: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掌握在与伙伴、同学发生不愉快、冲突乃至争吵时,解决矛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学习重点】平等相待你我他【学习难点】走出自我,豁达待人【学法指导】 1、对于“平等相待你我他”这一框的学习,结合杨振宁的事例和自已的生活实践,初步认识平待人的意义,树立平等待人的意识。
2、对于“走出自我,豁达待人”这一框的学习,可通过体会课本中的事例创设的情景,结合自己的日常交往,掌握在与伙伴、同学发生不愉快、冲突乃至争吵时,解决矛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预习展示】(要求:充分思考,大胆展示。
)1.阅读教材P69页密耳斯和杨振宁事例,分析“说一说”和“议一议”的思考题。
2.观察教材P70页漫画和案例情境,完成相应的思考题。
3.阅读教材P71页浩然和晓明与李巍的故事,分析相应的思考题。
4.结合预习,准备2~3个与本节课有关的事例(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其它的事例)。
【学习过程】活动版块一:通过阅读P69--70,理解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1、阅读P69杨振宁与密耳斯的故事,回答教材中所提出的三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议一议:观察P70的漫画并阅读林冬的故事,回答教材中所提出的两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思所悟:请分析下面的各种想法,运用换位思考校正他们的错误。
《心中有他人》教案
《心中有他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引导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换位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他人需求,主动帮助他人的习惯。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中有他人的含义2. 换位思考的意义3. 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表现4.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5. 实践活动中的人际交往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学会换位思考,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主动帮助他人,并在实践活动中运用人际交往技巧。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心中有他人的意义。
2. 案例分析:讨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提出解决办法。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 实践作业: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4.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心中有他人的实际意义。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生活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情景模拟等环节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对心中有他人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环节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换位思考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4. 实践作业反馈:收集和分析学生完成的实践作业,评估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效果。
思品教案心中有他人
思品教案心中有他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品德》教材第五单元“共筑心中桥梁”中的第二章“心中有他人”,详细内容主要包括:1. 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2. 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3. 培养换位思考的能力,增进人际交往的和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学会尊重、理解、关爱他人。
2. 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换位思考能力的培养。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将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同学间互帮互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心中有他人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第二章“心中有他人”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尊重、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场景,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体会心中有他人的意义。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心中有他人的原则,解决人际交往中的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心中有他人。
六、板书设计1. 心中有他人1.1 尊重他人1.2 理解他人1.3 关爱他人2. 换位思考3. 人际交往和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做到心中有他人的。
2. 答案:要求学生从尊重、理解、关爱他人等方面进行阐述,结合具体事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方法、手段和效果,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心中有他人的原则付诸实践,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践心得,促进同学间的交流与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结合3. 板书设计中的内容结构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与答案的开放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场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自然地体验到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
初二政治上册第六课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科目:思想品德章节:第六课合奏好生活的乐章第1项心中有他人主备:钱碧荣审阅:审核:日期:20XX年11月27日名人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学习目标:1、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2、理解“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3、掌握在与伙伴、同学发生不愉快、冲突乃至争吵时,解决矛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4、学会换位思考,增强交往能力。
学法指导:“心中有他人”是本课的难点。
不但要通过具体实例理解“已所不欲,勿施他人”的意思,更要学习在生活从小事做起,知道并不等于做到,做才是最难的。
典例解析:误区:宽容他人就是对他人的任何过多一律不追究。
剖析:宽容就是要以豁达的胸怀原谅别人,对他人无意或过失伤害自己,不太计较和追究。
即使是故意刁难,只要没有造成严重伤害,对方又表示了歉意,也可以原谅对方。
但是,宽容要讲原则,宽容并不意味着我们是非不分,爱憎不明;了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基础达标:1、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每个人在___和____的地位是平等的。
2、当在合作中产生了矛盾,应主动想问题,体谅对方的情感,以便在理解对方的同时,寻找的方法。
3、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需要。
善于才会被人理解,能够才能得到别人的宽容。
4、不是怕人,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博大的情怀,是理解人,有爱心的表现。
一、自主学习1、平等待人。
阅读教材69页“杨-密耳斯规范场理论的诞生事例”和70页的探究活动,思考在合作中为什么要平等待人。
2、学会换位思考。
阅读教材71页“班长浩然与学习委员、文娱委员发生不愉快的事例”,感悟在合作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3、学会理解和宽容。
阅读教材71页“晓明与李巍的情境故事”、72页“读一读”和雨果的名言,思考在合作中理解宽容他人的重要性。
(一)、选择题1、(不定项)尽管我们每个人的境遇和条件不同,但人生来平等,这种平等应该得到充分尊重。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A、人格上的平等B、出身的平等C、法律地位上的平等D、财富上的平均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①关心他人②歧视他人③尊重他人④理解他人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尊重、理解身有残障的人,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心中有他人》教案
《心中有他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2. 引导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换位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人共情,关心他人需求,乐于助人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心中有他人的含义2. 心中有他人的表现3. 为什么要心中有他人4. 怎样做到心中有他人5. 心中有他人的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以及与人共情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心中有他人的感受。
2. 案例分析:分析心中有他人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心中有他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互动游戏: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心中有他人的快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引发学生思考。
2. 案例分析:分享心中有他人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感受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心中有他人,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
4. 情景模拟:设定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心中有他人的感受。
5. 互动游戏: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心中有他人的快乐。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心中有他人的意义。
7.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心中有他人的实践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心中有他人的理解、关爱他人行为的实践。
2.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进行定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心得体会等,进行定量评价。
3. 评价指标: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换位思考、与人共情。
七、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收集有关心中有他人的真实案例。
2. 教学图片:寻找与心中有他人相关的图片素材。
3. 互动游戏:设计有关心中有他人的互动游戏。
4. 视频资料:寻找有关心中有他人的视频素材。
《心中有他人》教案
《心中有他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相处时,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和理解他人。
3. 引导学生将心中有他人的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与他人相处时,能够主动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心中有他人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案例分析:分析心中有他人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情景模拟材料。
2.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案例。
3. 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心中有他人的思考。
2. 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情景模拟,体验心中有他人的感受。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心中有他人的具体表现,并提出建议。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
5. 总结提升:总结心中有他人的意义,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有关心中有他人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在不同情境下心中有他人的感受。
2. 教学步骤:a. 教师设定不同情境,如家庭、学校、公共场所等。
b.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情境中的心中有他人的行为。
c. 各小组分享角色扮演的经历,讨论心得体会。
七、课堂互动与提问:1. 教学内容:通过课堂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心中有他人的意义。
2. 教学步骤:a.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心中有他人的表现。
b.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
思品教案-心中有他人
思品教案-心中有他人教案主题:思品教案-心中有他人教学目标:1. 通过讨论和思考,使学生了解和理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鼓励学生通过行动来展示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心中有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对他人的尊重。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白板和标记工具。
2. 学生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心中有他人”?2. 让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3. 通过讨论和引导,引导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关心他人的需要和欢乐,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益。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展示幻灯片或使用白板,向学生解释“心中有他人”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我们应该关心和尊重他人?关心和尊重他人有什么好处?步骤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选择一个案例,例如:一个学生需要帮助,但其他人都忽视了他。
让学生个别或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如果你在这个情况下,你会怎么做?为什么?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理由,并帮助他们意识到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他们的观点,总结“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和作用。
步骤四: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社会问题(例如:环保、贫困儿童、残障人士等)。
2. 要求小组成员讨论并展示他们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 鼓励小组成员在讨论中表达他们的意见,并鼓励他们找到行动的方法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4.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行动计划,并由全班共同讨论和提出建议。
5. 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行动计划的重要性。
步骤五:课堂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他们学到的关于“心中有他人”的知识和观点。
2.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准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示“心中有他人”的品质?你认为这对你和他人有什么影响?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展示“心中有他人”的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
第六课第一节心中有他人
教师寄语: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与他人的交往合作中做到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平等待人,能够与人为善,友善地对待伙伴、同学和邻人。
2、能力目标:在与伙伴、同学发生不愉快、冲突乃至争吵时进行换位思考,能有效化解矛盾。
3、知识目标: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掌握在与伙伴、同学发生不愉快、冲突乃至争吵时,解决矛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学习重点】平等相待你我他
【学习难点】走出自我,豁达待人
【课前延伸案】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自学课文,用铅笔勾画基础知识和自己认为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并独立完成下面的自学题目)
1、阅读课本70页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平等待人?怎样做到平等待人?
2、阅读课本71页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学会体谅他人?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如何做到
体谅他人?
3、阅读课本72页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学会理解与宽容?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理解与宽
容?
4、在自学的过程中,你还发现哪些新问题,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课内探究案】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活动一:自主感悟
仔细看课本P70漫画和案例情境
思考、讨论:如果你是林冬,当时心里会有什么感受?你认为应如何对待陌生同学或比自己弱小的同学?
活动二:情景分析
阅读P71材料,结合实际,思考、讨论:
1、浩然与学习委员、文娱委员发生不愉快的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应如何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复习巩固,感悟升华(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掌握)
质疑问难,畅谈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困惑和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有效训练,迁移应用
一、素质测试:请你选择
1、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他人交往和相处,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讲究义气,不伤和气④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的基础是()
A、平等待人
B、尊重他人
C、文明礼貌
D、理解宽容
3、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是指()
A、在合作过程中,自己不愿意做的,不接受的事,就不要推给他人,要求他人去做。
B、在合作过程中,自己愿意做的、接受的事,就不要让别人去做,自己不愿意、不接受的事,就让别人去做。
C、在合作过程中出现了矛盾,就让别人去做,去想。
D、在合作过程中,要时刻理解和宽容别人。
4、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宰相肚里能撑船”,这是因为()
①为人宽容就能赢得友谊。
获得更多的朋友
②为人宽容就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
③为人宽容就能扬人之长,谅人之短
④为人宽容就能不苛求自己,就会放纵别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我们通常所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指的是()
A、用自己的心去和别交换。
B、主动地站到对方的位置上想问题,体谅对方的情感。
C、在人格上尊重对方。
D、关注对方的一切,任何事情都要为对方想到。
二、生活在线
1、当一个曾经伤害你的同学
遇到困难有求于你时,你————
2、好朋友的成绩超过了你并在
你面前大声炫耀时,你会————
3、当知道和自己一起值日的同学
借口有事逃避劳动时,你会————
4、同桌考试成绩不理想,你和他说
话,他爱答不理,你会————
【课后拓展案】
真情互动
为曾经做过不尊重他人的事或曾被你伤害过的人,至今仍让你感到后悔,借此机会,写一张歉意卡,表达你诚挚的歉意。
为曾经得到过他人热情的帮助或真情的谅解至今仍让你感到温暖,借此机会,写一张谢意卡,表达你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