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B 第五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合集下载

小区域控制测量(3)

小区域控制测量(3)

闭合导线计算实例
点 观测角
改正数
号 (°′″) (″)/
改正角
(°′″)
1
2 107 48 30
+13
107 48 43
3
73 00 20
+12
73 00 32
4
89 33 50
+12
89 34 02
1
89 36 30
+13
89 36 43
2
总 359 59 10 和
辅 助 计 算
+50 360 00 00
时应同时观测竖角,以便进行倾斜改正。若
用钢尺丈量,则钢尺必须经过鉴定。
5.4 经纬仪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的目的:计算导线点的坐标
1、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1)角度闭合差计算 2)角度改正计算
3)逐边计算方位角
4)、坐标增量计算 5)、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
6)、坐标增量改正数计算
7)、坐标增量改正计算 8)、坐标计算
2、图根控制测量:面积在0.5km以下的测区,图根控
制网可作为首级控制。
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控制点,称为图根控 制点,简称 图根点。 测定图根点位置的工作,称为 图根控制测 量。图根点的密度(包括高级点),取决于测图 比例尺和地物、地貌的复杂程度。
二、高程控制测量(测定H)
布设原则:由高级到低、从整体到局部。 国家高程控制网:一、二、三、四等。 城市高程控制网:二、三、四等。 小地区高程控制网:三、四等及图根水准。
国家控制测量 城市控制测量 小区
图根控制测量
一、国家控制测量
分为:国家平面控制测量和国家高程控制测量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 国家控制网。它是全 国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并为确定地球的形状和 大小提供研究资料。

小区域控制测量

小区域控制测量

第五章小区域控制测量6.1 控制测量概述为了减少测量工作中的误差累计,应该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

这几个基本原则说明我们的测量工作是首先建立控制网,进行控制测量,然后在控制网的基础上再进行施工测量、碎部测量等工作。

另外这几个基本原则还有一层含义:控制测量是先布设能控制一个大范围、大区域的高等级控制网,然后由高等级控制网逐级加密,直至最低等级的图根控制网,控制网的范围也会一级一级的减小。

如图,要测量图上的这块区域,可以现在测区的范围内选定一些对整体具有控制作用的点,称为控制点。

这些控制点组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就称为控制网,为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就称为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用来测定控制点的平面坐标,高程控制测量用来测定控制点的高程。

1.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网主要包括GPS控制网、三角网和导线网。

GPS控制网是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建立的。

三角网是指地面上一系列的点构成连续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所形成的网状结构就是三角网。

导线的概念在前面就已经讲过了,将地面上一系列的控制点依次连接起来,所形成的折线就是导线。

由导线所构成的控制网就是导线网。

导线测量是本章中要重点讲述的内容。

2.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网主要采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建立。

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网称为水准网。

三角高程测量主要用于地形起伏较大、直接水准测量有困难的地区。

一、国家基本控制网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高程控制网和平面控制网,称为国家控制网。

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也为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提供依据),了解地壳水平形变和垂直形变的大小及趋势,为地震预测提供形变信息等服务。

1.国家平面控制网我国的国家平面控制网是采用逐级控制、分级布设的原则,分一、二、三、四等方法建立起来的。

主要由三角测量法布设,在西部困难地区采用精密导线测量法。

目前我国正采用GPS控制测量逐步取代三角测量。

小地区控制测量6课件

小地区控制测量6课件
作用:全国范围内施测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高程控制 基础,以及一些科学研究如地壳垂直形变规律、各海 洋平均海水面的高度变化,以及其他有关地质和地貌 的研究等。
我国的高程系统是以1956年由青岛验潮站测出的“黄海 平均海水面”作为起算高程的基准面,并在青岛市内观象山 设置了水准原点,该点的高程为72.289 m。80年代初又重新 测定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60 m。全国性高程控制测量是从 青岛原点出发,用精密的水准测量方法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建 立,由高级到低级,从整体到局部:分成四个等级,逐级控 制,逐级加密
分类
平面控制测量 ====国家平面控制测量:一、二、三、四等 ====测图与测设平面控制:导线,小三角 高程控制测量 ====国家高程控制测量:一、二、三、四等 ====测图与测设高程控制:等外水准,三角高程
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称测定点位的 (x,y)坐标为平面控制测量,测定点位的H坐标为高程控制测 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国家控制网。它是全 国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也为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了解地壳水平形变和垂直形变的大小及趋势,为地震预测提

差/mm 差/mm
一 S05 ≤35 ≤ 0.5 ≤ 1.5 ≤0.3 ≤0.5
≤2 K1/2
二 S1 ≤50 ≤ 1.0 ≤ 3.0 ≤ 0.5 ≤0.7 S05 ≤60
≤4 K1/2
GPS技术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全球定位系统
优点:点间无 须通视,全天 候观测,数据 实时处理
7-3 导线计算
经纬仪导线计算的目的是求得各导线点的坐标, 并根据求得的各点坐标精确地绘制导线图。
导线计算分为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①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

建筑测量第5章小区域控制测量

建筑测量第5章小区域控制测量

第五章小区域控制测量一、填空题:1.图根控制网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测量来测定图根点的平面位置。

2.组成图根控制网的点,也就是直接用于测绘地形图的控制点,称为_____________。

3.导线测量就是依次测定各导线边的________和各__________,根据起始数据,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4.用经纬仪观测转折角,用钢尺丈量导线边长的导线,称为_____________导线;若用光电测距仪测定导线边长,则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导线。

5.图根导线一般可布设的三种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6.选择导线点时,相邻点间应相互______________,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7.布设导线时,导线边长应大致_______________,导线点数量必须满足测图的要求,且分布______________,方便控制整个测区。

8.布设导线时,为了便于寻找,应量出导线点与附近明显地物的距离并绘制草图,注明尺寸,称为_______________。

9.图根导线的边长丈量采用钢尺量距方法进行,导线边长应往返丈量各一次,往返丈量相对误差应小于____________。

10.导线转折角在测量一般采用____________法观测。

l1.图根支导线的转折角常用DJ6经纬仪分别测一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较差不超过____________,则可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

12.图根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建立标志,_____________,转折角测量。

l3.导线测量中,可根据观测的转折角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假定后一边的方位角为α后,观测的左转折角为β左,则前一边的方位角α前=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导线测量的外业不包括()。

A.测量角度B.选择点位C.坐标计算D.量边2.导线的布设形式中,支导线缺乏检核条件,其边数一般不得超过()。

【测绘课件】第五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PPT课件

【测绘课件】第五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PPT课件

第二节
(四)测角
导线量的外业工作
可测左角,也可测右角,一般规定观测左角,闭合导线测内角。导线的
等级不同,使用仪器类型不同,那么,测回数也不同。精度要求见下表
第二节
(五)测边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测定导线边边长可采用钢尺量距,用经过检定的钢尺直接丈量各相邻导线
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往返丈量的相对中误差一般不得超过 1/2000 ,在特殊困 难地区也不得超过1/1000。 (六)测定方向 1.与国家控制点连测推求 2 .罗盘仪测磁方位
第二节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一、导线的布设形式 1.闭合导线:自某一已知点出发经过若干点的连续折线仍回至原 来一点,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 2.附合导线:自某一高级控制点出发经过若干点的连续折线附合 到另一个高一级的控一点上的导线。 3.支导线:从已知水准点出发,经过若干点,既不附合到另一水准 点,也不闭合到原水准点。支导线支出点的个数不能超过2个。
第五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第一节 平面控制测量概述
一、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建立平面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有三角测量和导线测量,如下图所示
第一节 平面控制测量概述
二、国家平面控制网的等级 国家平面控制网分为一、二、三、四等四个等级,一等精度 最高,低一级控制网是在高一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的。如下图 所示:
第一节 平面控制测量概述
三、图根控制网的建立
为适应地形测图的需要,还必须在国家控制网的基础上,进
一步加密控制点,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控制点组合而成的控制
网为图根控制网。其建立方法可采用导线测量、小三角测量和交
会定点等方法来建立,建立图根控制时,如果测区内有国家控制
点,应与国家控制点连接起来,如果测区内没有国家控制点时,

第5章小地区控制测量

第5章小地区控制测量
Xi 1 Xi Xi, i 1 Yi 1 Yi Yi, i 1
最后推算回到起始点的坐标应与原坐标值完全相 等,此作为坐标值计算校核。
例:
三、附合导线的内业计算 附合导线的计算,原则上与闭合导线相同,但有两
点不同: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 附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要用推算坐标方位角的方法
③ 高差计算与检核 按前、后视水准尺红、黑面中丝读数分别计算一站
高差:黑面高差(15)={(3)-(6)}÷1000 红面高差(16)={(8)-(7)}÷1000
红黑面高差之差(17)=(15)-{(16)±0.1}=(14)-(13) 对于三等水准,
(17)不超过3mm,对于四等水准,(17)不超过5mm。
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A点
的高程HA,观测竖角α,求 B点高程HB,量得仪器高为I, 目标高为b,则HB=HA+hAB
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而:
hAB=Dtgα+i-b Dtgα以h’表示,称为初算高差,所以
HB=HA+h’+i-b
若以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来建立高程控制点,除了 起始点高程(如A点高程HA),必须用水准测量方法 引测外,还要进行两点间的对向观测,即由A点观测B 点,又从B点观测A点,两次测得高差的较差不超过 0.4Dm(D以百米为单位),则取两次高差的平均值。
以控制点为测站,测定其周围地形特征点或界址 点的位置,从而得到具有统一精度的地形图或地籍图, 这部分工作称为碎部测量(或称为细部测量)。
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和三 维控制测量。
一、平面控制测量
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网是某参考面上,由相互联系的平面控制点 所构成的测量控制网。范围较小时(一般半径小于 10km),可把参考面看作平面,通常情况下是指参考 椭球面。方法主要有:全球定位系统(GPS)、三角 测量、导线测量。

测量学 小地区控制测量

测量学 小地区控制测量

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第一节控制测量概述一、控制测量的意义作用:1 控制误差积累2 便于分块测量和事后的拼接目的:为地形图测绘和各种工程测量提供控制基础和起算基准实质:测定具有较高精度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的点位原则:从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逐级控制,逐级加密,满足国家和行业测量规范环境与资源学院地形测绘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测量工作步骤环境与资源学院相关名词小地区(小区域):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水平角和水平距离影响的范围。

控制点:具有精确可靠平面坐标或高程的测量基准点。

控制网:由控制点分布和测量方法所决定组成的图形(或由控制点组成的几何图形)控制测量:对控制网进行布设、观测、计算,确定控制点位置的工作碎部测量:测定地物、地貌特征点位置的测量工作。

环境与资源学院二、控制测量概述(一)控制测量分类按内容分:平面控制测量:测定各平面控制点的坐标X 、Y 。

高程控制测量:测定各高程控制点的高程H 。

按精度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三级 按方法分:天文测量、常规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卫星定位测量按区域分:国家控制测量、城市控制测量、小区域工程控制测量环境与资源学院(二)国家控制网平面控制测量:其布设形式有三角测量、精密导线测量、GPS网高程控制测量: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国家控制网的特点:高级点逐级控制低级点。

国家控制网: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

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也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壳水平形变和垂直形变的大小及趋势,为地震预测提供形变信息等服务。

利用精密测量仪器和方法按照相关测量规范测得。

环境与资源学院(1)三角测量各三角形向某一个方向延伸推进而连成锁状,称三角锁三角形向各方向扩展而连成网状,称为三角网按精度不同全国性平面控制网分为一、二、三、四等。

观测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并至少测量其中一条边长,作为起算边。

这种三角形的顶点称为三角点,并进行这种控制测量称为三角测量。

小地区控制测量全解

小地区控制测量全解

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 yxAABBDDAABBscionsAABB
坐标闭合差的计算公式: f x
x测
f y
y测
fD fx2 fy2
K fD 1
D D
fD
坐标增量改正数的计算
坐标增量改正数计算公式:
xi f xຫໍສະໝຸດ Di Dyi f y
Di
D i
检核条件:
xi f x
第四节 导线测量的内业工作
导线测量内业的目的就是根据已 知的起始数据和外业的观测成果计 算出导线点的坐标。进行内业工作 以前,要仔细检查所有外业成果有 无遗漏、记错、算错,成果是否都 符合精度要求,保证原始资料的准 确性。
闭合导线的计算
计算步骤:
整理已知和观测数据并绘草图。 计算导线闭合差。 推算坐标方位角。 计算坐标增量和坐标闭合差。 计算坐标改正数。 计算各未知点的坐标。
‘ 终 始 n 1 8 0
f ‘ 终终
附合导线坐标闭合差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
fx x测(x终x始) fy y测(y终y始)
第五节 交会定点
测角交会



测边交会

其它交会
前方交会 侧方交会 后方交会
前方交会
在至少两个已知点上设站,测量水平角, 根据已知点坐标和观测的水平角计算出未知点 的坐标,这种测量方法叫做前方交会。如下图 所示:
导线网
结点导线
单一导线形式:
附合导线
闭合导线
支导线
小地区控制测量概念
在小地区(测区面积在10 km2以下) 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小地区 控制网。小地区控制测量应视测区 的大小建立“首级控制”和“图根 控制”。首级控制是加密图根点的 依据,图根控制点是直接供测图使 用的控制点。图根点的密度应根据 测图比例尺和测区的地形条件而定 。

测量教程小地区控制测量PPT课件

测量教程小地区控制测量PPT课件

l
高程控制网:水准网、三角高程网。
l 网。
平面控制网:三角网、导线和导线
按控制网的规模分为:
l
国家控制网
l
城市控制网
l
小区域控制网
2
第2页/共91页
3、 控制测量:
用较高的精度测定各控制点位置的测量工 作叫~。
l平面控制测量 测定控制网平面坐标的工作 称~ 。
l高程控制测量 测量控制网高程的工作称~ 。
25
第25页/共91页
(三) 量边
1. 钢尺 丈量
l导线边长一般要求用检定过的钢尺进行往、返 丈量。
l 图根导线测量:
通常可以在同一方向丈量两次。
当尺长改正数小于尺长的万分之一; 测 量 时 的 温 度 与 钢 尺 检 定 时 的 温 度 差 小 于 ±10℃ ; 边的倾斜小于1.5%时,可以不加三项改正, 因其相对中误差不大于三千分之一 ,直接取平均值 即可。
2
±24 n
1:500 500 75 1/3000 ±20 1/2000
1 ±60 n
图根 1:1000 1000 110 1/3000 ±20 1/2000 1:2000 2000 180 1/3000 ±20 1/2000
1
±60 n
1
±60 n
20
第20页/共91页
四、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l 导线测量工作分为外业和内业 l 外业工作主要是布设导线,通过实地测量获
4
第4页/共91页
5
第5页/共91页
●国 家 平 面 控 制 网 测 量 方 法
建立国家平面控制网,主要是用三角测 量、精密导线测量和GPS测量。
● 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小地区控制测量—小地区控制测量基础知识(园林工程测量)

小地区控制测量—小地区控制测量基础知识(园林工程测量)
小地区控制测量基础知识
一、控制测量
1.目的与作用 为测图或工程建设的测区建立统一的控制
网。 控制误差的积累。 作为进行各种细部测量的基准。
二、有关名词
小地区(小区域):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水 平角和水平距离影响的范围(15km2以 内)。
控制点:具有精确可靠平面坐标或高程的测 量基准点。
控制网:由控制点分布和测量方法决定所组 成的图形。
踏勘选点的原则:
1.相邻导线点之间通视良好; 2.点位选在适于安置仪器和便于保存 的地方; 3.点位选在视野范围广阔的地方; 4.点位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 区,进行细部测量; 5.尽量使点位的前后视距大致相等。
区。 2.附合导线
从一个已知坐标点出发,中间经过若干个 待测坐标点,最后符合到另一已知坐标点上的
(二)、导线布设形式
3.支导线 支导线的点数不宜超过2个,仅作补点使用。
附合导线
闭合导线
支导线
(三)、导线的外业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2.测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 3.测水平角——连接角 (左角、右角); 4.测量各导线边的水平边长 。
(一)、定义及分类 1.导线的定义: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导线
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图形。 2.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公路、铁路、水利、
园林工程等控制点的测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导线布设形式
1.闭合导线 从一个已知坐标点出发,中间经过若干个
待测坐标点,最后又闭合回到已知坐标点上的 导线布设形式。多用于面积较宽阔的独立地
控制测量:为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
二、控制测量的分类
按内容分: 平面控制测量:测定各平面控制点的坐标X、
Y。 高程控制测量:测定各高程控制点的高程H。 按方法分:天文测量、常规测量(导线测量、

测量学-小地区控制测量

测量学-小地区控制测量
(17世纪初,荷兰人斯涅耳(W.Snell)首创三角测量法)
导线网
•基本原理:选一系列相互通视的点,用折线形式连
接一导线,测角度,边长,将数据归算到平面上,根 据起算数据 (x,y),α0, 推算αi, xi, yi
比较
三角网和导线网的特点??
2、控制测量的等级
控制测量的等级
对于全国性的测量工作: 分一、二、三、四等 对于小地区的测量工作: 首级控制 测图控制
关于施工放样
第十章 物探工程测量 p165
一、施工测量与地形图测绘
测绘地形图是将地面上的地物、地貌测 绘在图纸上,而施工放样则和它相反;
二、测量工作的原则
地形图测绘的原则? 施工放样的原则?
三、测设的基本工作
测设工作: 1、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量取待建的建筑物、构 筑物的轴线位置、尺寸及其高程;
已知建筑物轴线上点P1、P2设计坐标为: X1=71.56m,Y1=70.65m,H1=50.000M
X2=71.56m,Y2=85.65m,H2=50.100m。
αAP1=? SAP1=?
βBAP1=?
A
B
坐标放样
1、测设已知水平角
2、测设已知距离
3、测设已知高程
HA+a
HA
HC ?
点的放样过程
一、控制测量概述
控制测量: 在测区内首先选定少数的点,使之组成一系列的几何 图形,采用精密仪器和严密的方法,把他们的平面位 置和高程确定下来,然后再根据他们测定其他地面点。
1、控制测量的分类
控制测量分类和方法
控制测量
三角网 平面控制 导线网
其它:边角网、测边网
水准网 高程控制
三角高程
三角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970300
1051706 2
A
2
(2)计算限差:
XA=536.27m YA=328.74m
1122224
f 允 40" n
4
1233006 1014624 4
3
3
(3)若在限差内,则反符号、平均分配原则, 计算改正数:
V f n
A1 484318 A
2.量距
导线测量有条件时,最好采用光电测距仪测量边长。 往返丈量的相对精度在平坦地区应不低于1/3 000,起伏变 化稍大的地区也不应低于1/2 000,特殊困难地区允许到 1/1 000,如符合限差要求,可取往返中数。
3.测角
附合导线一般测量导线的左角(位于导线测量前进方 向左侧的角);闭合导线测量其导线的内角,导线点按逆 时针方向顺序编号;对于支导线分别观测左、右角,以资 检核。用DJ6型经纬仪观测一个测回,2个半测回角值之差 不超过±40“时,即可取平均值作为角值。 为推算各导线边的方位角,计算导线点的坐标,在导 线与高级控制点连接时,要加测连接角,若导线为独立系 统,则需用罗盘仪或其它方法测定起始边方位角。
2 ~ 15km2 0.5 ~ 2km2
0.5km2以下
一级小三角或一级导线 二级小三角或二级导线
图根控制
二级图根 二级图根
——
四、图根控制
直接以测图为目的而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控制 网,其控制点称图根点。图根控制网也应与上述各种控 制网连接,形成统一系统。个别地区连接有困难时,也 可建立独立图根控制网。 由于图根控制专为测图而做,所以图跟点的密度和 精度要满足测图要求。下表是对平坦地区图根点密度的 规定。对山区或特困地区,图根点的密度,可适当增大。 根据专业性质对测量的要求以及测量的发展趋势, 尤其是光电测距技术的广泛应用,本章主要介绍小区域 控制测量中常用的导线测量。
三、小区域控制网
所谓小地区控制网,是指在面积小于15km2 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应与国家或城市控制网 相连,形成统一的坐标系和高程系。但当连接 有困难时,为了建设的需要,也可以建立独立 控制网。小区域控制网,也要根据面积大小分 级建立,其面积和等级的关系。
小区域控制网要求
测区面积 首级控制 图根控制
第六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
§6-1 控制测量概念 §6-2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6-3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6-4 三、四等水准测量 §6-5 全球定位系统(GPS)简介
§6-1 控制测量概念
在绪论中已讲过,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从整 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其涵义就是在测区 内,先建立测量控制网,用来控制全局,然后根据控 制网测定控制点周围的地形或进行建筑施工放样测量。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整个测区有一个统一的、均匀的测 量精度,而且可以增加作业面,从而加快测量速度。 所谓控制网,就是在测区内选择一些有控制意义 的控制点构成几何图形。
图根控制点密度
测图比例尺 1:500 1:1 000 1:2 000 1:5 000
图根点个数/km2
150
50
15
5
每幅图图根点个数
9 ~ 10
12
15
20
§6-2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一、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测量是建立平面控制网的形式之一。在测区内, 选择若干控制点,由直线连接各控制点而形成的连续折线 图形,称为导线。其转折点称为导线点,连接导线点的直 线称为导线边,相邻导线边之间的水平角称导线转折角。 观测导线边长及夹角等测量工作称导线测量。 导线布设比较灵活,只需要两相邻导线点通视,导线 边便于量取就可以,所以特别适宜于隐蔽地区,如建筑区、 森林区等视野不够开阔的地方。 导线测量可分为经纬仪钢尺导线和光电测距导线。它 是建立小地区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方法之一。源自2 D2334
(XC,YC)
(XB,YB)
2
附合导线图
观测数据:连接角B 、C ;
导线转折角1, 2, 3 ,4 ; 导线各边长DB1,D12,……,D4C。
§6-3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 的坐标(x, y)。计算之前,应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 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 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然后绘 制导线略图,把各项数据注于图上相应位置。
N
α34
3 β3
α41
4
β4
β2
α12
β1 1 α12
α23
2
方位角推算
例题:方位角的推算
已知:α12 ,各观测角β 如图,求各边坐标方位角 α23、α34、α45、α51。
解: α23= α
2
2
30 12
130
=300
1
1 95
122
3
65
3
-β 2±1800=800 12 ±1800=1950
一、闭和导线坐标计算
1.角度闭和差的计算与调整
n边形的闭和导线其内角和应为: Σβ理 = (n - 2) ×180o (6-1)
观测值的总和Σβ测应等于理论值,但由于角度观测值 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使两者不相等,而产生的差异称为 角度闭合差fβ fβ=Σβ测 -Σβ理 =Σβ测 -(n - 2) ×180o 各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允许值是不同的,应查取表6-3。 图根导线的允许值为: fβ允 = ± 40" n1/2 若闭合差大于允许值成果不合格。应仔细检查原始记 录,分析原因,有目的的返工。 若 fβ≤ fβ允 ,可将闭和差按“反符号,平均分配”的 原则对角度进行改正,每个角度的改正数为 Vβ = - fβ/n 若角度改正数不恰为整秒数,可酌情凑 整,使改正后之内角和应为理论值,以作计算校核。
5
128
5
4
α34= α23-β3
4
α45=2470
α51=3050
α
=300(检查) 12
1、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2、角度闭合差(angle closing error)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角度闭合差:
=测-理 = 测-(n-2)180
A1 484318 A
1
2 3
4
1、一等水准路线 2、二等水准路线 的全面基础。三、四等水准网是 3、三等水准路线 4、四等水准路线
二等水准网的进一步加密,直接 为各种测图和工程建设提供必需 的高程控制点。
二、城市控制网
城市控制网是在国家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 起来的,目的在于为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工 业民用建筑设计和施工放样服务。城市控制网 建立方法与国家网相同,只是精度有所不同。 为了满足不同目的,城市网也要分级建立。
1
1
970300
1051706 2
A
2
(4)计算改正后新 的角值:
XA=536.27m YA=328.74m
1122224
4
1233006 1014624 4
3
ˆ V i i
3
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前 后 左 180


前 后 右 180
1
• 注意:若计算出的 1 方位角>360°,则 970300 A1 减去360°;若为 484318 2 A 负值, A 1122224 1051706 2 则加上360°。 XA=536.27m YA=328.74m
4
根据测区内及附近以知控制点情况和测区 的自然地理条件,导线可以布设成以下三种形 式: 1. 闭和导线:起止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组成 闭合多边形,这种导线称为闭合导线。 2. 附和导线:布设在两已知点间的导线,称附 合导线。 3. 支 导 线:是从一个已知点和一个已知方位 角出发,既不附合到另一已知点,又不回到 原起始点的导线,称为支导线。
国家一等三角网示意图
200km
一等三角纵锁
200km
一等三角横锁
天文点
图形:国家一、二等平面控制网布置形式
一等三角网
二等三角网
国家高程控制网采用精密水
准测量的方法。国家高程控制网 同样按精度分为一、二、三、四 个等级。 一等水准网是国家高程控制网 的骨干。二等水准网布设于一等 水准网环内,是国家高程控制网
BC。
观测导线右角时的方位角计算公式,如下图所示, A、B、C为导线点。 图(a)中,已知:α BA、β 右,求α BC α BC=α BA —β 右 图(b)中已知α AB、β 右,求α BC。 ∵α BA =α AB +1800 ∴α BC=α AB +1800 —β 右
根据根据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角值 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α前 = α后 + β左 ± 180o (适于测左角) α前 = α后-β右 ± 180o (适于测右角) 本例观测左角,按上式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坐 标方位角。 在推算过程中必须注意: 1)如果算出的α后 + β左 >180º ,则应减去180º α后 ; + β左 <180º 时,应加180º ; 2)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值相 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1233006 1014624 4
3
3
3.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和差的调整
实 地

测 量 工 作 的 组 织 原 则
地 形 图

测定控制点平面坐标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 测定控制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 按控制网控制的范围,可分为国家控制网、城市 控制网、小区域控制网和图根控制网。
一、国家控制网
国家控制网是在全国范围内按统一的方案建立的 控制网,它是用精密的仪器和精确的方法测定,按最 小二乘法原理科学地进行测量数据处理,合理的分配 测量误差,进而求得观测值的最或是值,最后求得控 制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国家控制网依其精度可分为一、二、三、四等四 个级别,而且是由高级到低级逐级加以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