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神话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上

合集下载

浅谈列维斯特劳斯神话学理论

浅谈列维斯特劳斯神话学理论

浅谈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学理论13326022 李婉儿历史学系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是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人类学家,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是五位“结构主义大师”之一。

列维-斯特劳斯将人类学设想为不同于哲学的“另类哲学”。

他的民族学有经验的本质,他沉浸于探究不同文明的内在逻辑,却又坚持普遍主义原则。

列维-斯特劳斯出名的研究是亲属制度方面的。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他的影响波及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历史等诸多领域。

他的主要著作有《结构人类学》、《野性的思维》、《神话学》(四卷本)和《嫉妒的制陶女》等等。

“神话”(myth)一词源于古希腊的“mythos”,本意为“语词”、“言说”、“虚构故事”等,而神话学的“学”字,则从古希腊中与mythos相对的logos(逻各斯)而来,指潜藏在万物混乱的外表下的秩序、规则和本质,及相对于“语词”、“言说”、“虚构故事”,能完整表达本质、本源、真理、绝对的思想和语文体系。

列维-斯特劳斯用结构主义分析神话,通过对神话进行研究,透过神话表面离奇古怪的现象,探究神话丰富多样的表层结构下的共同的深层结构。

他的结构主义神话学思想受到多个人的影响。

从他在《神话学》一书中发表的观点看,主要是索绪尔和雅各布逊。

索绪尔是瑞士语言学大师,认为个别词的意义是在一个更大的关系体中产生的,语言现象是一种无意识,词要在系统中理解。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学先与索绪尔这一主张产生联系。

他认为神话具有自身的理性,这种理性按照无意识的符号(集体的信码)的逻辑运行。

因此,表面看似混乱而无逻辑的神话,在对其进行结构分析之后,会发现神话都包含着一种集体的无意识性质的逻辑,也就是所谓的理性,那些表面看起来缺乏逻辑的内容实际上是受集体信码支配的,它传递了人类的无意识信息。

于是,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神话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萌,传达着人想要解决人类生存中关于生与死、时间与永恒等一系列根本性矛盾的无意识的信息。

神话概论

神话概论

• 鬼话——鬼故事——鬼怪文化 • 《搜神记》 中《宋定伯捉鬼》:南阳宋定伯,年少时,夜 行逢鬼。问曰:“谁?”鬼曰:“鬼也。”鬼曰:“汝复 谁?”定伯诳之,言:“我亦鬼。”鬼问:“欲至何所?” 答曰:“欲至宛市。”鬼言:“我亦欲至宛市。”遂行数 里。鬼言:“步行太亟,可共递相担也。”定伯曰:“大 善。”鬼便先担定伯数里。鬼言:“卿太重,将非鬼也?” 定伯言:“我新鬼,故身重耳。”定伯因复担鬼,鬼略无 重。如是再三。定伯复言:“我新鬼,不知鬼悉何所畏 忌?”鬼答言:“惟不喜人唾。”于是共行。道遇水,定 伯令鬼先渡,听之,了然无声音。定伯自渡,漕漼作声。 鬼复言:“何以作声?”定伯曰:“新鬼,不习渡水故耳, 勿怪吾也。”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着肩上,急持之。 鬼大呼,声咋咋然,索下。不复听,径至宛市中下,着地 化为一羊。便卖之,恐其变化,唾之。得钱千五百,乃去。 于时石崇言:“定伯卖鬼,得钱千五百文。”
• • • •


仙话:围绕仙人的活动而展开的故事。 中国民间文学作品中一种有别于神话 故事的独特的样式。 神话产生于新时器时代的中晚期, 仙话则产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阶级社会 的产物。仙话故事内容: 反映帝王惧怕白发与死亡,从而寻觅长生 术的内容,采药炼丹。 神话与仙话的不同:神话中的神性是生而 有之的,而仙话主人公的飞升则是凡人经 过刻苦修炼获得的正果。
赵杏根《中国神话全书》南海出版 社1993 马书田《中国道教诸神》《中国民 间诸神》《中国冥界诸神》团结出 版社2002 鲁刚《世界神话辞典》辽宁人民出 版社1989
• 中国神佛崇拜文化,民众崇拜的神祗众多: 上古神话之神 • 佛教佛陀菩萨 • 道教先天尊神星君后天仙真 • 自然之神 • 先哲名人 • 原始图腾以及民间民俗诸神 • 形成一个富有民族特色、涵盖儒道释诸 神和民俗诸神的庞杂神佛谱系。

茅盾神话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茅盾神话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第 2 第 3期 5卷
20 0 9年 6月










( 科 版) 社
V0 . 5 NO 3 12 .
o ra fNo ia Isi t fW ae n ev n y a d Hv ree t cP w r S ca ce c un lo ah Chn n tue o trCo sra c n do lcr o e ( o ilS in e t i
的故 事 , 聊 斋 志 异 》 的 鬼 狐 故 事 都 当成 了神 话 , 《 中 而在 茅盾 眼里 , 些都 只是 传说 和仙 话 , 这 此二 者与 神 话还 是有 实质 性 区别 的。受 进 化 论 人 类 学 的影 响 ,
盾 的具体研 究来 看 , 所 说 的人 类 学 派 神话 学 理 论 他 主要 指 的是 以泰勒 、 德 留 ・ 等 人 为 代 表 的文 化 安 兰
茅盾 还认 为 , 落后 的 民族 , 神 话 也 比较 简 陋 , 相 其 而
对先 进 的 民族 , 神 话 也 会 复 杂 美 丽 。“ 照 兰 氏 其 若 的各 民族 开 辟 神 话 的 方 式 ( 的 方 式 是 说 , 落 后 他 最
人类 学 中的古 典进化 论 学说 。
这一 学派 兴起 于 l 9世纪 中后 期 , 名 思义有 强 顾
J n 2 09 u. 0
茅盾 神 话 学研 究 的 方 法 论 问题
杨 茜
( 东 师 范 大学 , 海 2 0 4 ) 华 上 0 2 1

要 : 茅盾 是 中 国神 话 学的 奠 基 者和 开拓 者 , 在 神 话 学研 究 上 取 得 的 巨大 成 就 很 大 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归 功 于他 所 采 用 的研 他 究 方法 。这 些 方 法 主 要 包括 人 类 学 古典 进 化 论 , 比较 方 法 和 传 统 的 训 诂 、 伪 、 证 方 法 。 茅盾 所 采 取 的 辨 考 这 些方 法既 为 他 带 来 了 巨 大成 就 , 造 成 了他 研 究 中 的 某 些 缺 陷 。 也

中外神话课题研究报告

中外神话课题研究报告

中外神话课题研究报告中外神话课题研究报告神话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神话可以反映出人类对宇宙、自然以及人类起源等问题的探索和思考。

中外神话拥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对人类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报告将对中外神话进行一定的比较与研究。

首先,中外神话在内容上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不论是中国的《山海经》还是希腊的《神谱》,其中都包含了大量关于神、英雄和妖怪等超自然存在的故事。

这些故事中的角色常常具有超人的力量和智慧,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来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活。

这说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都有类似的文化想象和追求。

其次,中外神话在形式上也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

例如,《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多以景物为背景,饱含着浓厚的地方色彩,而希腊神话中的故事则常常发生在神圣的奥林匹斯山。

这种以地方为背景的神话故事既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也展示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

然而,中外神话也有一些明显的差异。

首先,中国神话的人物多以超自然力量和智慧为特点,他们往往具有赋予人类以启示和教诲的作用。

相比之下,希腊神话中的角色常常具有人性的弱点和缺点,这使得他们的形象更加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类。

其次,中外神话在宗教信仰上存在差异。

中国人常将神话视为先民们的典范和楷模,是一种崇拜的对象;而希腊神话则更接近于宗教信仰,神话故事经常成为人们祈求神灵庇佑和祷告的对象。

综上所述,中外神话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差异。

通过对中外神话的比较与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共通之处,也能够对于各自文化的独特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神话是人类文化的瑰宝,通过对神话的研究与传承,我们能够更好地继承与发展人类文明。

六年级语文上册11课《宇宙生命之谜》知识要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11课《宇宙生命之谜》知识要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11课《宇宙生命之谜》知识要点一、学习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1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宇宙生命的相关知识,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3.学习作者采用分析、比较、排除的方法说明问题的表达方法。

4.在读中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材解读这篇课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

课文从古代神话讲起,引出了“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接着概括地说明,从理论上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但是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有生命的星球;然后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先研究了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再根据这些条件对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然后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又让探测器在火星登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测试);最后说明,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因此,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谜。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阅读理解,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三、我会写组词谜:mí(猜谜、灯谜、谜语)尚:shàng(尚且、和尚、尚未)氧:yǎng(氧气、缺氧、氧化)倾:qīng(倾角、倾斜、倾倒)揭:jiē(揭开、揭穿、揭发)斑:bān(黑斑、斑点、斑白)燥:zào(干燥、枯燥、口干舌燥)漠:mò(沙漠、冷漠、漠不关心)磁:cí(磁场、磁性、磁卡)御:dǐ(抵御、防御、御寒)素:sù(朴素、色素、素食)盗:dào(强盗、海盗、盗取)培:péi(培养、培育、栽培)四、多音字奔:bēn (奔走)bèn (投奔)薄:bó(单薄)báo(薄纸)着:zhuó(着陆)zháo(着火)五、近义词猜测——推测发达——先进起源——发源提供——供给适合——适应足够——充足分析——解析决定——决心枯萎——干枯环绕——围绕抵御——抵抗探索——探究沧海一粟——九牛一毛六、反义词猜测——坚信发达——落后吸引——排斥紧密——疏远足够——缺乏相似——迥异相信——怀疑揭开——遮盖干燥——湿润稀薄——浓厚遥远——邻近七、理解词语发达:(事物)已有充分发展;(事业)兴盛。

浅谈闻一多先生神话研究的研究方法

浅谈闻一多先生神话研究的研究方法

《浅谈闻一多先生神话研究的研究方法》摘要:在众多的学者及其学术著作中,闻一多及他的神话研究堪称典范,他在研究方法上的独特探索,值得我们去研读,在传入中国的西方神话学理论中,“图腾主义”最多的被先生借鉴和运用,这在《伏羲考》和《端午考》中得到了体现,并由此而得出了极有创造性的成果,当时中国本土的神话学研究主要有人类学的神话研究和历史学的神话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摘要:本文从方法论角度探讨了闻一多的神话研究,通过分析得出他最突出的研究方法是在整体性原则指导下进行意象间的联想和想象,大胆设想、小心求证,运用交叉互证和实证主义等方法进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关键词:闻一多神话研究研究方法作为一个古典文学研究的初学者,能熟练运用一些做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在众多的学者及其学术著作中,闻一多及他的神话研究堪称典范,他在研究方法上的独特探索,值得我们去研读。

一、爱国热忱与理性思辨闻一多是一位爱国的民主战士,他对华夏大地古老的文明怀着热爱之情。

这股爱国热忱在《伏羲考》与《屈原问题》体现得最为鲜明。

闻一多最具代表性的神话研究著作《伏羲考》是一篇对华夏祖先伏羲和女娲进行考辨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里,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伏羲女娲实际上是华夏族的图腾——龙的变相的观点。

在文章中他还通过对文献资料、民间传说、考古图像的分析比较得出了苗蛮地区的有关伏羲女娲的传说,实际上是华夏民族和苗蛮族文化交流的结果。

这样,华夏、龙、汉、苗蛮都在伏羲女娲身上得到了统一,这就使这篇文章的价值超出神话学本身的意义了。

在《屈原问题》中,他首先是肯定了孙次舟对传统文学史上屈原身份的怀疑,但是他并不完全赞同孙次舟所提出的屈原只是一个“文学弄臣”的观点,他站在历史的高度,从史料中得到的事实出发,首先指出了屈原是一个被压迫者,但同时也是个“孤高与激烈的奴隶”①,是一个有见地有思想的“文化奴隶”的观点。

“屈原作为一个文化奴隶站起来又被挤倒”②,但是他用他的“离骚唤醒了楚国人民的反抗情绪”③,他的死“更把那反抗情绪提高到爆炸的边沿”④。

关于神话和传说的

关于神话和传说的

学习神话的现实意义
学习神话有两种现实意义 第一是超越凡俗现实的审美意义。昔日被视为真 实存在的神圣叙事,现在已经成为文学艺术的一 种,更是后者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和灵感源泉; 远古真实信仰中的神和英雄,也成为今天虚幻文 学的主人公,让我们无比惊奇,给人以无限遐想, 表现出强烈、持久的艺术魅力。 神话不仅能带来 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愉悦,更能给人以深刻的精神 安慰。世俗化的现代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物 质产品极大丰富,但也使得许多人信仰失落,随 波逐流,心灵空虚,精神分裂。
巫术图
• 真正神话学派的创始人是德国的格林兄弟。十九世纪中叶, 欧洲继格林兄弟之后,出现了许多神话学派,较有代表性 的是“语言学派”和“人类学派”。代表人物分别是英国 的麦克斯缪勒、斯宾塞和兰格· 安德鲁兰、泰勒。中国神 话学的研究开始于“五四”以运动以后,黄石,林惠祥、 茅盾、袁珂较有代表性。 神话学派的观点认为,民间文 化源出神话,其他的民间文学如民间故事、叙事诗、传说 等也从其中而生,神话也反映了民族的集体心理,因此要 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必须由神话入手。另外,因为语言是 神话的载体,因此他们也特别注重语言上的研究和分析比 较。 • 1 • | 评论
四大传说与节日习俗
一.牛郎织女—七夕 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 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作为成语可解释为: 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 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 人。另有相关传说和故事的介绍,以及同名戏剧、 电视剧等。另外,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有百鸟到 银河搭鹊桥,牛郎织女相会的美好传说。所以, 这一天被称为七夕、七夕节、乞巧节、少女节或 女儿节,现代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
• ②史事传说。这类传说以叙述历史事件为主 。 如梁山泊 传说 、杨家将传说、义和团传说、贵州苗族张秀眉起义 传说、红军长征传说、八路军抗日传说等。藏族传说《藏 王的求婚使者》叙述唐代汉藏通婚,文成公主出嫁藏王松 赞干布的经过。 • ③地方风物传说。这类传说叙述地方的山川古迹、花鸟虫 鱼、风俗习惯和乡土特产的由来和命名。往往赋予叙述的 对象以富有意义的或富有情趣的说明,表现了人们热爱乡 土的感情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理想和信念。有关西湖保俶塔、 初阳台、来凤亭的传说,台湾高山族日月潭的传说,蒙古 族马头琴的传说,傣族泼水节的传说,都是在传说中说明 其来历。一些神怪灵异的传说,如关于八仙的传说、灶王 爷的传说等,则更是人民信仰的产物。

神话研究的新视野--对神话理论的再认识

神话研究的新视野--对神话理论的再认识

着 人 类 长 期 的文 化 信 息 和 审 美 素 质 , 漫 长 的历 史 在
年 代 中 , 不 断糅 合 着 以劳 动 人 民 为 主 的各 个 阶 级 又
智 能极 为 幼 稚 的 原 始 人 创 作 , 直 是 不 可 思 议 的 。 简
我们要研究神话深层 的文化 , 首先 有 必要 重新 调 整 视 觉 去 认 识 一 下 世 界古 文 明 的 深 层 的东 西 。
局限 , 其是受 时代 科学 技 术发展 水 平 的限制 , 尤 这
些 理 论 和 学 说 总 难 免 有失 偏 颇 。就 是 1 9世 纪 辩 证 唯物主义神话学理论 , 们都公认 是科学 、 确的 , 人 正
中最 明亮 的 星球 , 是 对 准 肉 眼根 本 无 法 看 见 的 天 却 王 星 与 海 王 星 , 这 两 星 球 却 分 别 于 13 而 8 1年 和
神 话 是 远 古 时 代 文 明 之 一 , 同远 古 遗 留下 来 如
收 稿 日期 : O 2—0 2O 3—1 4
的金 星 年 是 5 4天 , 现 代 的 测 算 比较 , 0年 内 的 8 和 5
误 差 仅 有7 钟 。 雅 人 的历 法 可 以 维 持 到4 秒 玛 亿
作 者简介 :邓启 龙(9 9一) 男 , 东省 阳江市 人 , 13 , 广 广州 大学 人文学 院 中文系副 教授 , 主要研 究 方向为 外 国文学及 民间文 化 。

文 明令 世 人 惊 叹 。 玛 雅 文 明 中天 文 学 最 神 奇 , 们 他 所 建 的天 文 台 以奇 钦 ・ 查 天 文 台 最 负 盛 名 , 个 伊 这 圆形 建 筑 有 一 道 螺 旋 形 的梯 道 通 向 3层 平 台上 , 顶 上 有 对 准 各 星 座 的 天 窗 , 上 层北 面 窗 口厚 达 3米 从 的墙 壁 所 形 成 的 对 角 线 望口的 对 角线 又 正好 指着 地 球 而 的南 极 与 北 极 。 人 们 在 天 文 台 观 察 不 是 对 准 夜 空

神话理论

神话理论

真实又神圣的叙述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神话不是 哲学上的“冥想”、自然界的 “思辨结果”及自然规律的 “表象”, 而是一种“历史陈 述”,荒古奇迹的“叙述”
遥远的历史
神话中的神是虚幻的,但创造 神的历史和结果是真实的,如 特洛亚战争,大禹治水,黄帝 蚩尤之战,后稷稼穑等等
中西方神话的差异
一、起源不同 中国神话起源于各个部族的图腾崇拜,历史悠久, 始祖神和天神合一,每个部族都有自己的始祖神,所以在中国无法 找到一个统治神界的至高无上的神,而西方神话产生较晚,而且不 同于中国的农耕文化的海洋文化,各氏族融合较好,形成一个完整 统一的神界体系。 二、神的形象和变化不同 1.中国神开始经常是人兽的结合体,体 现对图腾的崇拜。西方神话大部分神是以完美人的形象出现,是人 格化的神。 2、变化不同,中国的神有从男性向女性变化、从半人 半兽向全人转变的趋势,而西方神话很少有这种情况; 三、本性不同 1、中国神话强调团体意识和奉献精神,西方神话个 性张扬、强调原欲。 2、中国神话更注重实用性,西方神话更注重 灵魂救赎。
他认为:神话思想同神话本身一样,都违背经验和理 性,只不过神话史出于人来童年时期的天真和幼稚, 出于“集体无意识”,而神话思想则是人类童年时期 以后自觉意识的结果,虽属虚幻,但却有着现实的目 的。
----赵沛霖《关于中国神话思想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人类学派的“万物有灵论”; 原型批评流派的“集体无意识 说”;历史学派的“传奇性描 述”等等都是对神话的个性观 点,无对错之分,对神话的研 究进一步添砖加瓦。
肖儿
“神话”一词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神秘的、不可企及 的事物; 一是指一种距离我们遥远 的关于神的故事文本。
C.M.格奥尔吉耶夫斯基(俄) ---《中国人的神话观与神话》

神话学知识点总结

神话学知识点总结

神话学知识点总结神话学是研究神话的学科,它包括了民间传说、宗教信仰、传统文化、原始社会组织形式等众多领域。

在不同的文化中,神话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有些神话反映了某一文化的宗教观念,有些则是个人经验的表达和传达,还有些是为了解释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的起源和现象,从而形成了一种丰富多彩的传说和故事。

神话学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神话的定义和特征神话是人们创造的一种文化产物,它通过故事、抒情诗、歌曲等方式传达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宇宙起源、人类的社会生活以及人类自身的境遇和情感。

神话具有如下特征:它是具有虚构性的故事性传说;具有具有伦理道德规范的意义;具有宗教和仪式的特征;具有历史意义、文化意义和艺术意义。

2. 神话的起源神话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人类的原始社会,它是人类在探索自然和社会时产生的一种随即性、充满想像力、代表着不确定性和异己性的概念。

神话的内容包括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社会的起源,以及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起源与发展,它在早期社会起到了解释、引导、安抚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

3. 神话的类型和形式神话包括创世神话、宗教神话、英雄神话、神话传说、神话寓言、神话音乐、神话舞蹈、神话绘画、神话雕塑等多种类型和形式。

每一种类型和形式都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认知和理解,也表现了人们对自己和他人命运的关注和反思。

4. 神话的传播和演变神话的传播和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口头传承、书面传承、宗教、艺术、文学、戏剧、舞蹈等多种媒介和载体。

神话的传播和演变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宗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一种影响都会对神话的内容、形式和意义产生深远的影响。

5. 神话的意义和价值神话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统,更是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对人类情感和价值的表达。

神话在宗教、文学、艺术、戏剧、电影、电视、广播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它不仅体现了人类的想像力、审美情趣、情感表达,也深刻反映了人类的价值观和社会意识。

神话的价值研究

神话的价值研究

论神话传说中文学研究方法的运用——以成汤祷雨及盘古、女娲神话为例内容提要:神话是人类早期的文化产品,它以其漫无边际的恢弘意象,挥洒着先人们那种朴实纯真的原始思维,这种挥洒自如的思维又给我们创造出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活态神话流传广泛、保存完整、地方特色突出,这些庞大的神话集群,是民族文化的源头,是我国史前文化的缩影,更是研究中华民族文化的极其珍贵的文化宝藏。

本文在历代神话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成汤祷雨及盘古、女娲神话为个案,采用文学研究方法中的价值研究法,通过对其文化意蕴的挖掘,挖掘研究这些神话的不同价值,力图为神话研究提供可能的资料线索及理论参考。

关键词:成汤祷雨价值研究法巫术行为祖先崇拜盘古开天地、女蜗补天、成汤祷雨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在中华大地流传已久,这些神话传说为后世子孙构建了宏丽、丰富、灿烂、辉煌的中原远古文化图景,它们是中原文化的源头,更是我国史前文化的缩影。

本文主要从盘古开天地、女蜗补天、成汤祷雨这三个活态神话入手,兼顾文本神话记载,来初步探究神话的价值。

重点对神话价值体系中两个重要部分加以探讨,包括巫觋文化价值和宗教信仰价值,希冀为民间文学的研究提供可能的理论参考。

一、神话传说中的巫觋文化价值研究巫术与神话有着密切的关联,很多的巫术行为必须在了解了他的文化背景之后才可以理解。

关于巫术和神话的关系,马林诺夫斯基曾说:“神话与自然之间必有两个联结:一个是人对于外界某方面实用的关心,一个是用巫术来控制某种现象以济理智经验之穷那种需要。

”巫术公式充满了神话的典据,而在宣讲了以后,便发动了古来的职能,应用到现在的事物。

”①巫术是原始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像马林诺夫斯基所认为的:作为原始宗教信仰阐释的神话,给巫术以“典据”,使巫术为生活于特定神话氛围中的人们承认、接受和运用。

巫术是原始人类与客观世界进行斗争的一个重要武器,神话的叙说赋予很多巫术以“灵验”的典据,支撑着它们为人类所使用。

神话同样伴随着巫术流行,为巫术作典据。

中国历代神话女娲造人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历代神话女娲造人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历代神话女娲造人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理解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 学会分析神话故事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女娲造人神话的内涵。

2. 学会运用神话学的基本理论,对女娲造人神话进行解读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女娲造人神话的故事内容、象征意义和寓意。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神话学的基本理论,对女娲造人神话进行解读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神话故事》等。

2. 参考资料:关于女娲造人神话的研究论文、文章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女娲造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女娲造人神话有哪些了解?我们将深入学习这个神话故事。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女娲造人的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分组讨论,总结女娲造人神话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3. 课堂讲解: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讨论成果,讲解女娲造人神话的故事内容、象征意义和寓意。

重点讲解女娲造人神话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4.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关于女娲造人神话的实例,让学生运用神话学的基本理论进行解读和分析,深入理解神话的内涵。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女娲造人神话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6. 课后作业:7.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学生对女娲造人神话故事的理解程度、分析能力和文化素养。

评价方法: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对神话故事的感悟和理解。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和贡献。

神话研究的新收获——金国神话理论研讨会略述

神话研究的新收获——金国神话理论研讨会略述

作者: 逸申
出版物刊名: 文学评论
页码: 142-143页
主题词: 神话研究;神话思维;神话理论;研究方法;研讨会;精神产品;心理学;考古学;中国神话;
宗教学
摘要: <正> 神话作为人类最早的精神产品,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近现代东西方学术史上,不止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的产生、不止一个学派的形成,与神话研究直接相关。

本世纪以来,对神话研究的重视有增无减。

在西方学术界,神活学已成为一门具有哲学性质的独立学科。

古代神活不仅是神话学者,也不仅是文艺学家的研究对象,同时也为美学、语言学、心理学、考古学、民族学、宗教学的研究者,甚至自然科学家们所十分关注。

国外神话研究的热潮也影响到我国。

这几年来,我国的神话研究出现了蓬。

论茅盾中国神话研究的理论贡献及局限性

论茅盾中国神话研究的理论贡献及局限性

论茅盾中国神话研究的理论贡献及局限性作者:张海鹏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7期张海鹏(赤峰学院学报编辑部,内蒙古赤峰 024000)摘要:作为现代中国神话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茅盾差不多与他的文学活动同时开始了神话研究活动。

在广泛进行中外神话比较的基础上,茅盾主要应用当时欧洲人类学派的神话理论,对中国神话加以广泛梳理研究,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国神话的产生、演化、系统、分类以及神话资料问题,提出了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中国神话观点和方法论原则。

在我们今天进行神话研究和建设新神话学时,应该认真总结他的这项学术活动,认识他的理论贡献,并实事求是地分析其中的局限性。

关键词:茅盾;中国神话研究;理论贡献;局限性中图分类号:B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7-0075-05在我国,利用新的理论观点解释说明古代神话,大约起于晚清。

例如史学家夏曾佑在他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将三皇五帝统统作为传疑时代中的神话传说人物,在当时还是一种惊世骇俗的见解。

在晚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时期,新兴的学术界,对古代神话传说给予新的注意。

章炳麟、刘光汉、黄节等晚清学者都曾用当时社会发展史学说中的新原理,例如图腾主义、感生论等解释古代神话[1]。

当时的青年学者鲁迅,也对这块园地发生了兴趣。

他对神话的性质及其与历史、科学的关系,提出了新的看法。

他认为神话是古代文化幼稚的人民,用想象(神思)去把自己还不能理解的自然人格化的结果[2]。

这种见解在以后的《中国小说史略》等著作中得到进一步阐述[3]。

另外,周作人在“五四”运动前已开始将欧洲人类学派的观点介绍到我国学术界并结合进行某些古代神话的研究。

茅盾也是中国现代神话学的开拓者之一,差不多与他的文学活动同时开始了神话研究活动。

茅盾对于中国神话的研究,一方面受到西方学术思潮的影响,同时也是晚清以来我国学术界神话研究学术活动的继续和发展。

神话中的神话解读与研究

神话中的神话解读与研究

神话中的神话解读与研究神话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于各个文化中,承载着人们对于宇宙、生命、伦理、智慧等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神话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虚构性质,通过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寓言故事,传递着人类智慧和文化的真谛。

本文将对神话的解读与研究进行探讨,并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1. 神话的定义和作用神话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超越现实的故事或传说,是人类智慧与文化的结晶。

它与现实世界有一定的距离,以人物、动物、事物等象征符号展开故事情节,借此传达对宇宙真理和人类生存的思考和启示。

神话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承载着重要的文化、哲学和精神意义。

它们反映了一个民族或文化群体的价值观、宗教信仰、道德规范等等。

同时,神话也是人们对于世界起源、自然现象之谜和人类命运的探索之一。

2. 神话解读的研究方法在对神话进行解读和研究时,有许多个不同的方法和途径。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神话中隐含的意义和寓意,揭示背后的文化和哲学内涵。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神话解读方法:a. 比较研究法:通过对比不同文化和民族的神话,发现共性和差异,揭示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影响和启示。

b. 符号学解读法:通过揭示神话中的象征符号和隐喻,解析其背后隐藏的文化价值观和智慧。

c. 结构主义解读法:通过分析神话的故事结构和人物角色,揭示其背后的普遍意义和智慧。

d. 心理学解读法:通过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探讨神话对于人类心理和精神的启发和满足。

e. 宗教学解读法:通过宗教学的视角,研究神话与宗教信仰、神权和仪式之间的关系。

f. 历史文化解读法:通过对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时代变迁的研究,解读神话中的隐含意义和文化基因。

以上仅为解读神话的一些常用方法,实际研究中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相互结合,以获得更全面和深入的解读结果。

3. 神话解读与研究的意义神话解读与研究对于人类文化和理解世界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解读神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通之处,推动文化交流和多元共生。

神话学研究方法

神话学研究方法

《神话与历史》:王以欣一、对古传故事进行分类:神话、传说、民间故事。

a)传说:主角是凡人英雄或真实人物的加工,或神祇、精灵等超自然物。

发生的地点较为具体,多位现实中的真实地名。

故事常被置于“英雄时代”,人神分离但彼此密切。

故事情节和描写相对神话更具现实感和世俗感。

b)民间故事:背景模糊,放之四海而皆准。

描述一般化和通俗化,内容局限在家庭和个人的微观层面。

时常运用许多神话的母题。

c)神话:主角多为神灵或与神有关的英雄,发生在非现实的世界,超自然因素强,情节荒诞神异,有神圣感和神灵启示色彩。

与宗教的关系密切。

二、古希腊人的神话古史观a)早期诗人和历史家的神话古史观神话即历史,万物都有拟人化的神灵。

诗人们在编述与传承故事的过程中实际上已形成了一种“基本的时间观念”,如赫西俄德的“四纪说”。

诗人们也会为自己的城邦、贵族编造“古史”,提高其地位。

公元前6世纪后期,出现了“史话家”。

他们试图删除神话中神异、荒诞和非理性的成份,保留和恢复其“史实”成份,这就是神话的“合理化”。

这反映了他们的理性觉醒和历史意识的加强。

然而,从现代学术看,其手法是主观随意和幼稚的,只是表面的改造。

b)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神话古史观希罗多德试图给出神话中的准确历史年代,这反映了古希腊人历史意识的觉醒。

修昔底德与希罗多德有闻必录的习惯不同,他坚持批判精神。

他对神话的态度是:基本相信传说的史实基础,批判和订正不合理的细节,然而,其结果与希罗多德并无多大区别。

c)欧赫墨罗斯主义欧赫墨罗斯认为神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的物质的神,实际上也就是自然本身。

一种是被神化的人,原为伟大的历史人物(多位开疆拓土者),后被人们奉为神。

欧赫墨罗斯主义的出现,一方面是“合理化”的盛行,另一方面是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胜利,希腊化时代中出现了“君主崇拜”。

d)晚期神话编纂者对神话的合理化狄奥多罗斯进一步合理化神话,使之看上去更符合历史事实。

三、历史学派a)奠基人卡尔·缪勒——《科学的神话学绪论》。

比较文学简答题

比较文学简答题

一、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开放性、宏观性1.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同民族文学相比有更大的自由;2.比较文学比较传统的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传统文学研究:作家、作品——两级运动;比较文学研究:作家、作品、读者、世界——四极相互运动;3.在研究方法上,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以比较分析法为主,兼及系统归纳、审美批评、历史考据、哲学反思、图表统计、社会调查、文本细读、传记互证等;4.比较文学从民族文学的范围中跳出来,从国际的宏观角度俯视各种文学现象,即便是微小的领域,例如意象、技巧也能给以宏观的比较分析。

二、比较文学的目的1.比较文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文学的本质和文学发展的动因;2.没有比较就没有鉴赏,事物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显出它的特性与价值。

没有比较文学,就找不到求取科学结论的参照系;没有比较,就无法有根有据得确定一部作品的特点和价值;3.世界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世界各民族文学已成为一个“系统工程”,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已经不够,单纯的封闭式文学范围内的研究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这里必然涉及到文学以外的其它各学科。

因此,跨学科研究成为解决问题的必选趋势;4.比较文学适应时代需要,为文学研究的新发展开拓道路,其意义还在于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探讨文学规律。

三、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1.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1877年匈牙利的梅茨尔创办《世界比较文学》;1887年德国马克斯·利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编著《比较文学史研究》,其中规定了六个方面的研究内容:翻译艺术;文学形式和主题的历史;思想史;政治史与文学史的关系;文学和造型艺术及哲学;民俗学研究。

2.比较文学理论的问世:1866年英国波斯奈特出版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3.在大学开“比较文学”讲座和课程:1870年俄维谢洛夫斯基在彼得堡大学开设总体文学讲座等;4.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专著与工具书的出现:1895年法戴克斯特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卢梭与文学世界主义的起源》等。

中国神话研究 教学大纲

中国神话研究  教学大纲

中国神话研究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中国神话研究》是文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系列课目之一,是具有研究深度与广度的学科。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了中外文学史之后,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掌握华夏诸族的原始神话兼及其他民族神话;另一方面,向学生展示中国神话的发展规律及若干特色,培养学生进行文学专题研究的能力,从而使他们逐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便将来能够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以神话的求生主题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涉及到创世神话的演变概况、特征;复活神话演变概况、特征;爱神神话演变概况、特征;太阳神话演变概况、特征;月亮神话演变概况、特征及各个神话系统的初步结论等问题。

(四)教学时数:共分六个专题,共3 6学时。

(五)教学方式:主要教学方法为讲授法、文本分析法与讨论法。

二、本文第一讲导论教学重点:神话的定义、起源、神话的求生主题、神话发展的一般规律。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神话的定义及兴起的原因;了解神话求生主题的阐释;理解神话发展的一般规律。

教学内容:第一节神话的定义和起源一何谓神话二关于神话定义的诸种论说三神话的起源第二节神话的求生主题一神话求生主题的理论基础二神话求生主题的界定三神话求生主题的文本展现第三节神话发展的一般规律一神话产生的特点二中国神话中的诸神形象三概括神话发展的一般规律考核要求:1、识记:神话发展的一般规律2、领会:①关于神话定义的诸种论说;②神话求生主题的理论基础;③中国神话中的诸神形象。

3、综合分析:①神话的起源。

②神话产生的特点(讨论)第二讲创世神话教学重点:创世神话的渊源;创世神话中的主要形象;创世神话的特点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创世神话的渊源;了解创世神话中的主要形象;理解创世神话发展的特点教学内容:第一节创世神话的渊源一创世神话产生的背景二创世神话的渊源三创世神话的发展演变第二节创世神话中的主要形象一创世神话中的各种形象二创世神话中各种形象的成因分析第三节创世神话的特点一创世神话发展的规律二在具体文本中的体现三初步结论考核要求:1、识记:创世神话中的主要形象2、领会:①创世神话产生的背景;②创世神话发展的规律;3、综合分析:①创世神话的发展演变。

马克思的神话理论

马克思的神话理论

马克思的神话理论马克思的神话理论――兼评神话学研究中的几种观念内容提要:本文从马克思关于古希腊神话的评价、神话的本体规定与历史规定等方面,阐释了马克思的神话理论,反驳了“新神话”还会产生等当代神话学研究中的一些浮澡观念。

文中认为一个民族的艺术的特征,可能很早就在该民族的神话中被规定下来了;古希腊神话的魅力在于它再现古希腊人把人当作目的的天真;神话是早期人类把尚不能完全理解的抽象“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古代神话之所以产生于那个永不复返的历史阶段,是因物质生产水平不高,人们还不能实际地支配自然力,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自然观和社会观,即“神话地对待自然的态度”。

这些历史条件的消失,宣告古代神话的终结。

关键词:神话神话化的态度希腊神话马克思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神话研究继西方神话研究从20世纪初始形成诸多学派学说之后,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不庸讳言,我国的神话研究尚存在着不容回避的弱点与不足。

神话理论的薄弱和不成熟,可以说就是这些弱点与不足中至为显眼的一点。

当代中国的神话研究没能在全面的意义上超越鲁迅、闻一多、茅盾等前辈,没有形成很好的学说,就同神话理论的薄弱和不成熟互为因果。

1如果这些说法可以成立,那么把人们似乎已经不大在意的马克思的神话理论推向前台,重读、重释、重理解,一定是不无裨益。

本文立足于此,重释马克思的神话理论。

马克思没有神话学的专著。

他对神话的看法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2中。

在《导言》中,马克思的神话思想大多表现为结论式的判断,少有论证。

但是,马克思在其一生的写作生涯中,对神话,特别是古希腊神话的那种令人叹服的稔熟程度,信手拈来的成功运用,无疑都包含着马克思对神话的理解,从而构成了他的神话理论的一种论证性支撑。

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神话理论不亚于一部神话学专著,不低于神话研究中的人类学考证、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分析等,甚或说它已经包含或孕育着这一类成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编神话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人类对神话的探索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前苏格拉底(前469一前399)时代,人们即已开始了对神话的探寻。

像许多学科一样,对神话的早期探索可以在古希腊时期找到依据。

荷兰莱顿大学名誉教授弗里斯(Jan de Vries)在《神话研究史》一书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把从希腊时代开始到今天为止,在神话研究领域里已被阐明的论点作一概括的话(除个别情况外),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它们的连续性。

希腊人的创造性天才,尤其明显地反映在下面一点上,即几乎所有神话解释上的假设,在当时都已被提出来,而且,这些假设尽管后来在形式上多少有些变化,但是直到现在仍然在反复出现着。

弗里斯指出了神话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神话学史上许多流派、观点,都可以在古希腊时代找到其滥觞。

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自古希腊时代以来神话研究一直处于静止状态,恰恰相反,现代学术意义上的神话研究的兴起是18世纪以后,尤其是19世纪后半期的事情。

在此之前,有关神话的各种理论往往是“猜测性的、抽象的”,而此后的理论则“更多地立足于不断积累起来的资料之上”。

以后,神话研究不断开阔新的视野,也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神话研究是一个国际性的、跨学科的事业。

活跃在这一领域里的学者的研究兴趣、视角和方法多种多样:“古典学学者主要致力于阐释古希腊和中东神话;《圣经》研究者探索《旧约》中的神话因素;人类学家们研究神话包容的文化模式,例如社会组织的方式;宗教史专家则于神话在宗教体系和仪式中的规则上下工夫;民俗学家着意于在不同地域的和文化的区域内各种神话类型的分布状况;心理学家寻求将神话理解为根本的人类困难处境或冲动的奇异反应。

”②尽管对神话的研究跨越了诸多学科,但是对三大问题的关注和解答将这些研究有机联结,从而构成“神话学”这一研究领域:神话的起源(origin)、功能(function)以及主旨(subject matter)。

“起源”问题要追问和解答的是,神话为什么产生,又是如何产生的?“功能”问题要追问和解答的是,神话缘何延续,如何延续?“主旨”问题要追问和解答的是,神话的指涉物(referent of myth)是什么?——例如,有的理论从字面意义上阐释神话,神话的指涉物便是直接的、显在的,比如神祗;而有的理论则从象征的层面解释神话,神话的指涉物就可能是所象征的任何事物。

神话学家罗伯特·西格尔指出,神话研究领域中各种理论和视角的差异不仅在于它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同,也在于它们提出的问题不同。

有些理论着重回答起源问题,有的主要回答功能问题,而有的则重点解答主旨问题。

只有很少的理论尝试回答所有的这三个问题;同时,有的理论在探索起源和功能时,或者解答“为什么”(why),或者解答“如何”(how),而不是两个都回答。

若要了解神话学到底是怎样的一门学问,可以运用哪些视角和方法来研究神话,首先需要看看从事这一学科的学者们已经做了或者正在做什么,这些做法的长处和局限都在哪里。

下面我们将介绍神话学领域中具有较大影响因而常被称引的一些研究成果,以从中考察探索神话的各种可能的途径。

第十一讲神话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第一节神话与历史——欧赫美尔主义与帕莱法特斯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早在古希腊时期已经出现了几种探索神话的主要观点和视角,如欧赫美尔主义与帕莱法特斯主义(Palaephatism)、寓意说等,另外这个时期也已经注意到了神话的借用和传播现象。

欧赫美尔主义与帕莱法特斯主义相辅相成,二者与寓意说有着共同的认识论根源——理性主义或者合理主义(rationalism),即思想家们用怀疑的眼光来看待神话,一方面,把神话作为不合理的东西加以排斥,另一方面又试图给予合理化的解释。

前文第六章已经简略地提到了欧赫美尔主义。

欧赫美尔主义(Euhe—merism)是以古希腊思想家欧赫美尔(Euhemerus或Euhemeros)名字命名的一派学说。

欧赫美尔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的宫廷中,写有《神圣史》(Sacred Scripture)一书。

这本现已佚失的书虚构了一个乌托邦的故事:在南方的潘奎亚岛上,他发现了一根金柱子,柱子上刻有文字,记述着宙斯的生平以及他的父亲克洛诺斯、祖父乌拉诺斯的事迹。

在欧赫美尔看来,神是死后被人崇拜的英雄,而神话是这种神的事迹的记录。

他认为,由于主神宙斯的创造文明的活动,使人类从未开化走向文明的状态。

欧赫美尔主义又常被称做“神话史实说”,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神话中含有史迹,神话中的神和半神最初都是历史上实有的帝王或英雄,神话是被扭曲了的历史,因此,神话的根源应当在真实的历史中找寻。

换句话说,神话中的神以及有关他们的叙事追根究底都来源于历史人物及其事迹,宗教和神话中的神或特定的神,都是被神化(deified)了的人,相应地,有关他们的故事也是对实际事迹的夸大性陈述。

欧赫美尔主义在历史上一直延续不断,到了19世纪还出现了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这样的代表人物。

曾有许多中外学者指出,在中国神话学史上,欧赫美尔主义是贯穿中国古代乃至现代神话学史的主要学术视角和观点之一(参见第六章第四节)。

法国汉学家马伯乐在《书经中的神话》一书中甚至说:“中国学者解释传说从来只用一种方法,就是‘爱凡麦’派的方法。

为了要在神话里找出历史的核心,他们排除了奇异的、不像真的分子,而保存了朴素的残滓。

神与英雄于此变为圣王与贤相,妖怪于此变为叛逆的侯王或奸臣。

”他写作该书,就是要在“充满着纯神话的而误认作历史的传说”的《尚书》中,“在冒牌历史的记叙中寻找神话的底子或通俗故事来”。

该书分析了三个“性质最明显”的神话传说——羲与和、洪水以及重黎绝地天通,认为中国古籍中往往被认作真实的上述所谓“史实”,其实不过是神话。

马氏引用傣族的天地分离神话与之相比较,认为重黎绝地天通的记载,其实说的就是“在原始时,天与地是相互交通的,致使一些神能自天下降于地;后来上帝命重黎绝地天通之后,于是人神间的关系也停止了”,而在古代的欧赫美尔主义的趋势下,史官们去除了神话中的神奇之处,把这段神话变成了历史,于是便有了《书经·吕刑》和《国语》中的相关记录。

美国古典神话学家威廉·汉森(William Hansen)则指出,中国学者通过各种阐释,排除神话中的神奇元素,从而将神话予以历史化的做法,在世界神话学史上其实另有名称,叫做“帕莱法特斯主义”,它与欧赫美尔主义理论相反又相成。

相比欧赫美尔主义而言,“帕莱法特斯主义”一词的使用虽然并不广泛,但同样有启示作用。

“帕莱法特斯主义”一词来源于古希腊作家帕莱法特斯(Palaiphatos或Palaephatus)所使用的阐释神话的方法。

他写作的《论难以置信的故事》(On Unbelievable Tales)写于公元前4世纪晚期,是目前可见的西方世界里最早进行神话阐释的书。

帕莱法特斯主义试图将神话性的叙事予以合理化,认为神话和传说中的神奇叙事因素,起因于人们对各种外在现象以及语言用法的误解。

比如,希腊传说中相传亚马逊人(Amazons)是一群居住在希腊东部的女武士,她们与来自其他族群的男子交合,但是仍然居住在自己的群体中并将子女抚养成人。

在希腊英雄史诗中常常见到她们的身影。

帕莱法特斯认为,对于亚马逊女武士的想象,其实是对男性武士的误解——正如他自己所处的时代一样,男性武士穿着长袍、刮脸、绑扎头发,因此也许看起来像妇女。

由于在他所生活的年代里没有俘虏过女性的战士,帕莱法特斯因此断言,在古代也不会有女战士,因此所谓亚马逊女武士的传说,是源于对外在现象的误解。

汉森认为,欧赫美尔主义与帕莱法特斯主义是理性主义的不同体现形式,事实上,帕莱法特斯主义是欧赫美尔主义理论的先驱。

欧赫美尔主义与帕莱法特斯主义的阐释视角与方法在以后的神话研究中余音不断,在下文即将谈到的自然神话学派及人类学派对神话的阐释中,都可以发现它们的影响,尤其在中国神话研究领域使用较为普遍。

例如,历史学家常金仓认为,中国古代那些与自然神发生过纠葛并或多或少具有神异故事的人物,如窃息壤以填洪水的鲧、得应龙鸱鹦的帮助而疏通江河的禹、射九日保禾稼的羿、上宾九天的启等,都曾是历史上为民兴利除害的英雄,在战国时代盛行的方士仙术的渲染下成了半神半仙之人。

帕莱法特斯式的将神话予以合理化的做法更为常见,有时这一方法与欧赫美尔主义混合交织,成为“神话历史化”的重要途径。

如有人认为,女娲补天之“天”,应该是指远古人类穴居野处所居住的山洞的“洞顶”。

由于远古时发生了空前规模的巨大地震,引起山崩地裂、洪水泛滥,人类所栖身的山洞的“洞顶”崩裂、坍塌,引发“天柱折,地维裂”,“地陷东南,天倾西北”的巨大恐慌,才产生了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伟大创举,而山西太行山区正是“女娲补天”史实的“原发地”,女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而且是一位确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她从事补天和造人等重要活动的区域,是在山西的黄土高原。

那么,欧赫美尔主义与帕莱法特斯主义的做法是否抓住了神话的本质呢?从神话与历史的相互关联人手去探究神话本质的理论,不仅仅只有欧赫美尔主义与帕莱法特斯主义,后来的人类学派也尤其擅长从这一角度考察人类的演进历史。

应当说,这是认识神话的一个重要维度,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我们知道,神话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思维情感等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内容深深打上了它所赖以产生和流传的文化与社会的烙印,具有一定的真实内核。

神话以某种方式蕴含、反射着历史,对于这一点,研究者们已经相当明确地予以肯定。

神话常常是一个民族口传的神圣历史,群体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战争、王位更替、宗教改革、自然灾害等,常以特殊的形式反映在神话中,并由此保存在共同体的集体记忆之中。

神话学家们发现,有些神话中的神或文化英雄实有其人,他们常常是一个民族的始祖,或者是在民族历史上作出特殊贡献的人物。

在印度土著居民中,甚至那些卓越的使他们感到恐惧的欧洲人,死后也会被授予神的资格。

哥伦比亚阿尔瓦科人的文化英雄达奇也许是昔日传教士的化身,而玻利尼西亚的战神奥洛可能是上古时期一位显赫的将领。

至于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的洪水神话,学者们几乎一致肯定在该神话的外壳下包含着史迹,它发源于“对实在发生过的灾变的记忆”,至于这一灾变是地域性的洪水、地震、海啸,还是第四冰河期的世界性洪水泛滥,则众说不一。

正因为如此,探寻神话中所反映的历史真实,就成为认识神话的起源与本质,进而探究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变迁之路的一条重要途径。

至今,从神话与历史的联系,特别是从神话中所折射的人类文化史的角度进行研究,依然是常用的视角和方法。

不过,神话终究是人类心灵的产物,是经由想象和幻想而建构的另二个世界,它与现实世界显然是有区别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