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的结构研究
浅谈列维斯特劳斯神话学理论
浅谈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学理论13326022 李婉儿历史学系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是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人类学家,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是五位“结构主义大师”之一。
列维-斯特劳斯将人类学设想为不同于哲学的“另类哲学”。
他的民族学有经验的本质,他沉浸于探究不同文明的内在逻辑,却又坚持普遍主义原则。
列维-斯特劳斯出名的研究是亲属制度方面的。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他的影响波及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历史等诸多领域。
他的主要著作有《结构人类学》、《野性的思维》、《神话学》(四卷本)和《嫉妒的制陶女》等等。
“神话”(myth)一词源于古希腊的“mythos”,本意为“语词”、“言说”、“虚构故事”等,而神话学的“学”字,则从古希腊中与mythos相对的logos(逻各斯)而来,指潜藏在万物混乱的外表下的秩序、规则和本质,及相对于“语词”、“言说”、“虚构故事”,能完整表达本质、本源、真理、绝对的思想和语文体系。
列维-斯特劳斯用结构主义分析神话,通过对神话进行研究,透过神话表面离奇古怪的现象,探究神话丰富多样的表层结构下的共同的深层结构。
他的结构主义神话学思想受到多个人的影响。
从他在《神话学》一书中发表的观点看,主要是索绪尔和雅各布逊。
索绪尔是瑞士语言学大师,认为个别词的意义是在一个更大的关系体中产生的,语言现象是一种无意识,词要在系统中理解。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学先与索绪尔这一主张产生联系。
他认为神话具有自身的理性,这种理性按照无意识的符号(集体的信码)的逻辑运行。
因此,表面看似混乱而无逻辑的神话,在对其进行结构分析之后,会发现神话都包含着一种集体的无意识性质的逻辑,也就是所谓的理性,那些表面看起来缺乏逻辑的内容实际上是受集体信码支配的,它传递了人类的无意识信息。
于是,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神话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萌,传达着人想要解决人类生存中关于生与死、时间与永恒等一系列根本性矛盾的无意识的信息。
人类学家集锦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年轻时的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 1908年11月28日-2009年11月1日)法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哲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结构主义人类创始人,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
他所建构的结构主义与神话学不但深深影响人类学,对社会学、哲学、语言学等学科也有深远的作用。
简介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一般称其为列维·斯特劳斯,与马凌诺斯基并称为结构功能主义之父。
生于1908年11月28日,法兰西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人类学家。
青年时代爱好哲学,醉心于卢梭、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嗣后致力于文化人类学研究达50余年之久。
20世纪30年代他曾在巴西考察当地土著社会多年。
40年代旅美期间钻研英美人类学与结构语言学,陆续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
自1959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教授。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一般称其为列维·斯特劳斯,与马凌诺斯基并称为结构功能主义之父。
1908年11月28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父亲是旅居比利时的法国犹太画家,后来随家定居巴黎,在巴黎读完中学与大学,直至获取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和大学教授职位。
青年时代爱好哲学,醉心于卢梭、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在巴黎大学主修哲学与法律。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列维·斯特劳斯到巴西圣保罗大学任社会学教授。
在此期间,他对亚马逊河流域的印第安人部落做了实地调查。
后发表《南比克瓦拉部落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1948)、《亲属的基本结构》(1949)、《忧郁的热带》(1955) 等重要著作。
20世纪40年代旅美期间钻研英美人类学与结构语言学, 1941年,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与布拉格学派创始人雅各布森在纽约邂逅,斯特劳斯向雅各布森请教学术并跟随一起工作。
浅析托尼·莫里森《宠儿》中的神话结构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浅析托尼•莫里森《宠儿》中的神话结构冯长郭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
她的文学作品《宠儿》的发表使她名声鹊起,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她的作品,本文也试图通过深化结构对《宠儿》进行研究, 莫里森深受古希腊文化影响,她把古希腊神话融入到作品当中,她又对非洲文化深刻的认同,把一些非洲的古老的神话元素加入到文学的创作当中,另外,她出生于虔诚的基督教家庭,对《圣经》又是了如指掌,所以《宠儿》中有很多神话元素,所以本文通过对《宠儿》中的古希腊神话,圣经神话,非洲神话对《宠儿》有更新的认识。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古希腊神话;圣经神话;非洲神话作者简介:冯长郭,山东邹城人,辽宁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8-144-01引言: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非裔小说家,散文家。
1931年,莫里森出生于北部的俄亥俄州,并在霍华德大学和康奈尔大学接受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托尼•莫里森在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非裔女性作家诺贝尔获得者,被誉为“在小说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使美国现实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充满活力”。
她出版的书的数量并不多,包括《最蓝的眼睛》1970,《苏拉》1973,《所罗门之歌》1977,《柏油孩子》1981,《宠儿》1987,《爵士乐》1992,《天堂》1988。
但是《宠儿》的问世是的莫里森得到文学家们的注意,以至于以后的闻名遐迩,甚至在1985年,宠儿被搬上荧屏。
宠儿这部巨著主要讲述了黑人母亲塞斯和她女儿—宠儿之间的人鬼情未了之间的故事,而故事是根据美国内战之前黑人玛格丽特•加纳真实事件改编来的,故事的大概是黑人母亲为了刚出生女儿避免落入白人种植园主的魔掌再次成为黑人奴隶,不惜以残忍的方式杀害了她。
对于以往的学者大多是从非裔女性主义和黑人的视角来分析《宠儿》。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简介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简介: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1908年11月28日-2009年11月1日)法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哲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结构主义人类学创始人,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
他所建构的结构主义与神话学不但深深影响人类学,对社会学、哲学、语言学等学科也有深远的作用。
青年时代爱好哲学,醉心于卢梭、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在巴黎大学主修哲学与法律,嗣后致力于文化人类学研究达50余年之久。
20世纪30年代他曾在巴西考察当地土著社会多年。
40年代旅美期间钻研英美人类学与结构语言学,陆续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
自1959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教授。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列维·斯特劳斯到巴西圣保罗大学任社会学教授。
在此期间,他对亚马逊河流域的印第安人部落做了实地调查。
后发表《南比克瓦拉部落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1948)、《亲属的基本结构》(1949)、《忧郁的热带》(1955) 等重要著作。
20世纪40年代旅美期间钻研英美人类学与结构语言学,1941年,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与布拉格学派创始人雅各布森在纽约邂逅。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与萨特激烈辩论,自1959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教授。
在《野性的思维》一书中,反驳萨特的观点。
这是法国二十世纪下半叶最具重大历史意义的理论争辩,对于此后法国思想家们的思想创造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他的影响波及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历史等诸多领域。
主要著有《结构人类学家》(1~2)、《神话学》(4卷)、《野性的思维》等。
文名: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外文名Claude Lévi-Strauss 别名:列维·斯特劳斯国籍:法国民族:犹太出生地:比利时布鲁塞尔毕业院校:巴黎大学主要成就:被称为结构功能主义之父代表作品:《忧郁的热带》、《野性的思维》生平:1908年11月28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父亲是旅居比利时的法国犹太画家,后来随家定居巴黎,在巴黎读完中学与大学,直至获取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和大学教授职位。
“野性思维”视域下《山海经》神话的双重结构
“野性思维”视域下《山海经》神话的双重结构作者:江荻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04期摘要: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吸纳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想基础上提出以“野性思维”解读西方神话,即为神话建立双重结构以挖掘其深刻内涵,从而为现代西方神话研究开辟了新时代。
《山海经》是对我国神话记载最为丰富的志怪古籍。
试以“鲧禹治水”为例,采用结构主义文本分析法为《山海经》神话建立共时性与历时性双重结构,由此论证列维-斯特劳斯“野性思维”对中国神话研究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揭示中国神话的深层意义。
关键词:列维-斯特劳斯;野性思维;神话双重结构;山海经中图分类号: I207.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9)04-0069-05一、“从碎片中建立新世界”“如果说,神话的内容是完全随机的,那么五湖四海的神话为什么如此相似呢?”[1]222半个多世纪以前,结构主义人类学创始者、“结构主义之父”列维-斯特劳斯“异想天开”的一问,在西方神话研究史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为现代西方神话研究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在列维-斯特劳斯之前,西方传统神话研究模式将神话放置于历时性轨道上,多针对其文学性、“神性”、产生条件、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研究。
而列维-斯特劳斯在吸纳了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想后,提出了一种将神话“从内打破”的研究方法:在保留对神话历时性特征关注的同时,以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对神话进行共时性研究,从而为神话建立起“历时性-共时性”的双重结构。
神话在历时性和共时性轨道上均具有意义,且其双重结构的建立意在打破对神话表层阅读、在历时性与共时性交错的“第三层面”上挖掘神话的深刻含义,这一理论从根本上革新了人们阅读、理解和研究神话的视角,“好像神话世界被建立起来就是为了再被打碎,以便从碎片中建立新世界”[1]220。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双重结构理论是否真的能够为“五湖四海的神话”建立“新世界”尚存疑问。
对列维-斯特劳斯《神话的结构主义研究》批判式解读
( 4 0分)
( 1 0 分)
( 2 0分)
[ 1 ] 陈传敏. 在 汽车专业职业教 育中优 化教学 的探讨 【 J ] . 交通 职业教育 , 2 0 0 6 ( 1 ) . [ 2 ] t彬. 如何优 化汽车专业 的课 堂教学叨. 职业教育研究 , 2 0 0 7 ( 3 ) . [ 3 ] 郭峰 . 浅谈对 高职汽车 检测与维 修专业课 程改进 的思路 叨. 现代企 业教育
_ _
ao e
v e si r o n . r f> .
i n S e l e c t e d R e a di n g s i n 2
C e n t u r y We s t e r n C d t wd T h e o y.1 r 9 6 6 .E d i t e d b y
i e s t r u c t u r a l i s m. e o m / d o c s / r a d i c l e a mpi r i c i s m
_
【 R e f e r e n e e s 】 4 ] L e v i — S t r a u s s . C l a u d e .“ T h e S t r u c t u r a l S t u d y o f M y t h ”i n C r i t i c a l o r y s i n c e [ 1 ] D e r r i d a , J a c q u e s . " S t r u c t u r e , S i g n a n d P l a y i n t h e D i s c o u r s e o f H u m n a S c i e n c e s ” 『
.
[ 责任编辑 : 汤静 ]
神话的建构与结构
神话的建构与结构作者:王婉婉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12期摘要:迟子建笔下的世界是一个充盈着灵性的世界,万物有灵,到处都是自然的精灵。
她虽表现人性丑恶的一面,但更注重对人性善的挖掘。
寂静隔绝的时空,扑面而来的是莫名的空虚与彻骨的悲凉,《群山之巅》已不再是一个天真的世界,它是一个魅性的世界,神性与魔性搏斗,进行一场罪与罚的灵魂对白。
本文以神话原型理论解读《群山之巅》,探求迟子建在文本中对神话的建构与解构。
关键词:迟子建《群山之巅》神话原型“人性”一直是文学创作与批评中亘古不变的话题。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人性似乎更值得反思、探究。
《群山之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龙盏镇发生的故事引领我们进入人性的深处,在建构神话、解构神话的过程中解剖“肮脏”。
一、神话意象的建构“原型,就是典型的即反复出现的意象,最基本的文学原型是神话”。
“典型的即反复出现的意象”是迟子建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月亮”是她小说中的典型意象之一。
她笔下的月亮意象由于民间神话、传说的滋养和浸透,摆脱了单纯的描写和写实,形成了空灵、浪漫、神秘的氛围。
“白马月光”篇中,绣娘最后骑乘的是匹银鬃银尾的白马,“绣娘希望白马那月光似的尾巴,能做扫帚,将黑暗一扫而空”。
人到中年,她期望借月光驱逐黑暗。
月亮虽没能为绣娘驱散黑暗,但给她带来了火。
“那晚的月亮又大又圆,像一盏天灯,照亮了绣娘的归程”。
“白马的骨架像一堆干柴,在绣娘身下,由月光点燃,寂静地燃烧着;绣娘在白马之上,好像仍在驾驭它,在森林河谷中穿行”。
月光是在为这个传奇的女子送行,知道她不喜欢火葬,便带来了天火,安静地与之告别。
迟子建不仅创造了具有神性的自然景物等,更刻画了一群具有神性思维的人。
“所谓神性思维是指认为世间万物一切生物都是有灵性的,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对问题的思考则是按照一种非现实的逻辑进行的”。
“屠刀也得吃喝,也要睡觉,这是辛七杂一贯的说法。
屠刀吃什么呢?在辛七杂眼中,它们最爱牲畜的油脂,所以屠刀越使越锋利。
试论列维—斯特劳斯《对神话作结构的研究》
话 内部的逻辑性 , 最终揭示 出人类 思维的本质。应该说 列 维不是对具体的神话感兴趣 , 而是要揭示出神话的普遍结 构模式 。列维认为 : 人的大脑具 有先天的智力机制。一方 面,人对世界的认识 由于受到这种先天智力机制制约 , 是
模 式 化 的 , 种 模 式 化也 反 映 在 神 话 的 创 造 中 , 维 希 望 这 列
因此黄玉雪通过华女阿五所展现的华人形象以及她是在白人的帮助下才一次又一次取得成功之外黄玉华人遭受种族歧视的经历和应对态度无论是刻意编排还雪还将自己作为华裔女性在美国社会中得到的机会与唐是她本人经历的真实写照都体现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美国人街传统华人家庭中重男轻女的观念进行了对比
21 0 0年 l 2月 总第 1 0 6 期 第 l 期 2
“ 你应该 清楚 , 只有儿子 才会永远 姓黄 , 传宗接代 , 延续香
火 。因此 J 子 注 定 要 比 女儿 优先 。” m 此 黄 玉雪 在写 道 L 因
礼, 祭祀祖先的仪式 , 如何使用中草药等等 。在介绍华 人的
饮食习惯 、 中国 的烹 饪时 , 黄玉雪甚 至不厌其 烦 的罗列 了
神话是原始人的创作 。由于其 中新奇 的幻想 、 自由的
念: 神话素 、 二元对立 、 转换。 列 维对一篇神话 的研究是从 寻找其 中的神话 素开始 的。在一个神话 中, 同类的情节单元聚合 在一起形成神话
精神 ,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具有永恒 的艺术魅力 。
自古至今 , 对神话进行研究 的人很多 , 特别是近代 , 出 现了很多理论 、 流派 。人类学家 、 哲学 家、 国结构主义思 法 潮代表人物克洛德 ・ 列维—斯 特劳斯 借助结构主义语言学
・
3 ・ 0
日常 生 活 , 致 的描 述 了 各 种 生 活 场 景 , 绍 了 丰 富 的 中 细 介
道教“长生不死”神话的结构与内涵分析
量 神话来支撑其宗教信仰 。 《 中国大百科全书 ・
宗教 卷 》 ( 1 9 9 0 年版 ) 对“ 道教” 释义为 : “ 以 道 为
最 高 信仰 的 中国传 统 宗教 , 产 生 于东 汉 中叶 ( 末叶 ) , 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基础上 , 沿袭方仙 道、 黄 老道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 而逐渐形 成, 相信人经过一定修炼有可能长生不死 , 成为 神仙 。 ” 道教在产生之初 就融合 、 继承 了原 始崇 拜和信仰习俗 , “ 起源于殷周 时代的巫术和战国
死” 这 一 神 话母 题 上 , 本 文 主要 分 析 道教 神 话 中
“ 长 生不 死 ” 神话 的结 构和 内涵 。
义 以神话形式表现 出来容易得到民众 的认 同和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9 — 1 7
作者简介 : 蔡艳 菊, 女, 华 中师范大学文 学院民间文学专业博 士研 究生( 湖北武汉 4 3 0 0 7 9 ) 。
神话 和宗 教 有 着 亲密 的依存 关 系 。各 宗教
信仰 , 因此 , 道 教 神话 正 是 在此 基 础 上产 生 和 流 传的。
在发展过程 中都伴有大量神话产生 , 同时其 神 灵 体 系也需要 神话来 支撑 。 “ 神 话是 信仰 的保 证, 因为 任何一 种力量 , 为 了使 人对 它发生信
—
塑
T h e Ce n t r a 1 P l a i n s Cu l t u r e Re s e a r c h
道教 “ 长 生 不 死’ ’ 神 话 的结 构 与 内涵 分 析
蔡 艳 菊
摘 要: “ 长 生不死” 是 道教 的核心 信仰 。道教 神话 即是 围绕这 一信仰 产 生, 以“ 长生不老 ” 和“ 得道
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关系
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关系陈连山【专题名称】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专题号】J2【复印期号】1999年08期【原文出处】《民间文化》(京)1999年01期第16~20页学术界通常把民间散文体叙事文学进一步划分为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换句话来说,学术界创造了三个概念来指代全部的民间散文体叙事文学作品。
由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这三个理论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间散文体叙事文学的事实,所以它们使得我们更加容易地掌握了民间散文体叙事文学的内容。
但是,正如其他一切理论概念都不可能完全与事实相一致,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这三个概念也不可能完全符合民间散文体叙事文学的全部真实。
这种现状迫使我们反复思考如何定义这三个概念,如何确定这三个概念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定义某个具体作品的性质。
回顾民俗学研究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国际民俗学界竭力探讨的一个相当古老的问题。
本文试图从结构主义的立场来重新审视这一问题。
神话与民间故事的区分是相对的法国现代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创立了结构主义神话学。
他非常清楚人类语言概念所能达到的极限。
尽管他也使用这些概念,也承认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之间存在差别,但是他认为人们所说的所有差别都只是程度上的,而不是本质的。
在探讨神话与民间故事的关系时,他说:“没有任何严肃的理由把故事与神话分离开来;尽管许多社会从主观上觉察到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尽管这区别用区分这两个类型的特殊术语从客观上作了表述;最后,尽管指令与禁令有时与一个而不是另一个相关联(在某些时间或只能在某个季节叙述神话,而故事因其‘世俗的’性质,则可在任何时候叙述)……”在此,列维-斯特劳斯以极其坚决的态度表明神话与故事之间的区别是非实质性的。
无论神话与故事在讲述形式、文本环境等方面存在多大差别,无论社会对此有多深的主观感受,这一切都不能把神话与故事从实际存在上“一刀两断”。
因为“这些质朴的区别……完全不能肯定,它们就是建立在事物的本质上的。
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研究
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研究摘要:1985年,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在法国出版了《嫉妒的制陶女》,作为《神话逻辑学》的补充,讲述了印第安各族群关于陶器、夜鹰、树懒的诸多神话传说,概括了印第安神话的三大主题:“食欲”、“嫉妒或夫妇不和”、“爆裂”,提出并证明了不定型理论、鸣禽理论、貘的理论、林栖动物理论、莱因瓶理论,提出了神话的动物元素和动物的象征性,指出了神话思维的本质:符号的多样性和任意性,指出神话世界的三层空间:天、地、地下,本文就其内容简要分析其神话学研究。
关键词:结构主义;神话学;神话元素在《嫉妒的制陶女·引论》中说,列维一斯特劳斯提出并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1、证明神话的结构与内容的类似性。
2、探讨神话的内在逻辑。
3、总结神话思维的一般性质。
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从嫉妒、女人、陶工、夜鹰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来展开,以利于研究神话思维如何用这些概念进行逻辑推埋。
本书的法文原名《La potierejalouse》,包含了嫉妒、女人和陶工这三个概念,并且以一个兼具着这些概念的黑瓦洛人神话为载体展开探索。
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和秘鲁生活着黑瓦洛人,他们人口不多,但正是这些人的神话构成了列维一斯特劳斯《嫉妒的制陶女》全部神话分析的核心。
他们的一个神话说:太阳与月亮过去都是人,常常住在地上。
他们住在一起,共同拥有一个妻子。
她的名字叫奥荷,意思是“夜鹰”。
她喜欢被温暖的太阳拥抱,但躲避月亮,因为月亮太冷。
太阳还不明帮地对此大发议沦,月亮很生气,就顺着一根藤蔓爬上天空,并且把太阳从天上吹下去。
奥荷见不到这两位丈夫,知道被抛弃了。
她就带了一篮子陶土上天,追赶月亮。
但是,月亮不想再见到她,一刀砍断了那条连接天地的藤蔓,奥荷连同篮子一起跌下去。
陶土撒满大地,而奥荷变成了一只夜鹰。
后来,太阳从另外一条藤蔓爬上天,但是月亮也不理他。
他们从来不一起走。
所以我们.人类现在只能在白天见到太阳,在夜晚见到月亮。
黑瓦洛人借用这个神话来说明嫉妒的起源,他们说:“如果太阳和月亮不是为了女人而争吵,而是能够共同拥有她的话,那么黑瓦洛人也可以两个男人共有一个女人。
神话结构理论与结构分析
我们先对其排列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做出解 释,先看一组数字:
124782346814578125734568
1 2 4
78
234 6 8
1
45 78
1 2
57
3456 8
卡德摩斯寻找被宙斯
拐走的妹妹欧罗尼
卡德摩斯杀死
凶龙
龙牙长出的土
生人相互残杀
拉布达科斯(拉
二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理论与分析 方法
列维-斯特劳斯1945年发表了题为《语言 学与人类学的结构分析》初步建立了他的 结构主义人类学理论,并正式运用了结构 主义这一术语。
他的代表作有《结构人类学》(1958)、 《神话学》(1964-1971)等。
他认为,人类学家的目标是发现规律,发 现那处处有效的“解释原则”。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 第三竖栏和第四竖栏的 关系与第一竖栏和第二 竖栏的关系一样,都是 自相矛盾的二相对立关 系,他把这称为“神话 思想的结构的初步的公 式化”,
并认为这两组二项对立关 系透露出俄狄浦斯神话的 深层结构是人类生于大地 还是人类生于男女血缘关 系两种对立观念的想象性 调解。
一、俄秋浦斯神话系列
神话结构理论源于有 “法国结构主义之父” 之称的著名学者列维— 斯特劳斯(1908-)。要 了解神话结构理论,首 先要了解俄狄浦斯神话 系列。
俄狄浦斯神话系列由三个 故事组成。
第一个故事是卡德摩斯寻 找妹妹。
第二个故事是俄狄浦斯杀 父娶母。
第三个故事是安提戈涅之 死。
“要是我们只是讲述 神话,那我们就会不 顾这些竖栏,而会横 着从左读到右,从上 读到下。但如我们想 要理解神话。我们就 必须不顾历时这一维, 而是一竖栏一竖栏地 从左读到右,把每一 竖栏当作是一个单 元”。
14.第十三章 结构主义文论
二、二项对立与文本分析
(二)解读波德莱尔的《猫》
1、第一种解读: 被动的真实景象 主动意向 对立被克服
2、第二种解读Βιβλιοθήκη 按照双韵诗节和单韵诗节分成两大部分。
3、第三种解读:外层的两节诗独立的从句使“猫”具有 了补语功能;内层两节诗赋予“猫”以主语功能。
4、第四种解读:
第1-6行 外在的
经验的 神秘的
14
Ⅱ
Ⅲ
Ⅳ
一、神话的双重结构
(四)评价 1、列维-斯特劳斯不仅给以前混乱的东西规范了某种秩 序,而且还揭示了神话思想中的基本逻辑程式。这一方 法无论对分析人类文化现象,还是对于更深刻地认识人 类思维的结构,都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2、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研究主要是对神话的内部结构 的研究,它忽视了神话产生的社会历史基础。 3、因此,神话是特定阶段的社会条件的结果,它并非是 永恒不变的程式,在指出神话的这些内在规则后,还需 要进一步探究社会、历史、文化是如何建构和发展这些 程式的。否则,我们对神话思维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李幼蒸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2页。)
20
一、从“零度写作”到“作者之死”
(一)《写作的零度》 3、梳理西方写作史
(1)古典写作:政治式写作/传统的小说的写作
(2)现代写作(现代诗的写作) ①现代诗则完全打破了古典诗的语言和结构,共同表 现出一种对于“字词的饥渴”。 ②它摧毁了语言的关系,字词如同“垂直”的客体; 客体化字词表现出非人本主义的特征,把人引向非人化 的超自然领域。
18
第三节 巴尔特
罗兰·巴尔特,是法国著名的思想家、符号学家和文 学理论家,其理论发展跨越了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 不同时期。代表作有《写作的零度》,《神话——大众 文化诠释》,《符号学原理》,《批评与真理》, 《S/Z》,《文之悦》,《罗兰·巴特自述》等。
神话中的宇宙图式与象征结构_土家族象征文化研究之二
① 《隋书·天文志》有类似的记载。
第27 卷 柏贵喜: 神话中的宇宙图式与象征结构
而是通过各种联系, 构成一个宇宙整体。 天界与人界 的沟通, 是通过河、船与天梯完成的。 神图第五、七两 层, 一为天河, 一为黄河, 两者的关系是, 天河近天, 船 中一梯即可登天; 黄河位于地, 离天较远, 需借助神骑 才可通天。 乘船和骑马通过阴河, 则可沟通人界与地 狱。 人界诸神, 错落分布, 则象征着他们或升天堂, 或 入地狱。 在这里, 神话中代表天梯的神树被具象的河 流与梯子取代了。
第 27 卷 第 1 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V o l. 27 N o. 1 2007 年 1 月 Jou rnal of Sou th2Cen tral U n iversity fo r N ationalities (H um an 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 an. 2007
藤、芭茅、马桑树等) 和人 (伢儿) , 动物巨大, 植物茂 盛; 天与地相距不远, 以致动物叫声能传到天庭, 植物 的枝丫藤蔓能伸到天庭, 但天与地并不相接[1 ]14- 15。 在“混沌”时期, 宇宙结构像一个卵, 天形像卵白, 地形 像卵黄。《开天辟地与伏羲姊妹》说, 在宇宙间一片黑 暗, 昼夜不分, 无天无地时:“突然一阵狂风, 把黑暗吹 散了, 出现了一朵白云, 白云里面有一个卵, 卵白似天 形, 卵黄似地形。 卵生下无极, 无极生下太极, 太极生 下两仪, 两仪有阴有阳, 就像两个人。”[1] 这种观点与 浑天说“天如鸡子, 地如鸡中黄”不谋而合。 土家族在 此使用“卵”的概念, 并不是要说明宇宙的结构是卵, 而是要说明宇宙演化中所出现的一种过渡状态, 这种 状态孕育着“混沌”后宇宙新结构, 隐喻着宇宙自然演 变的一个过程。
时代精神下个人神话的建构——《哪吒之魔童降世》叙事分析
|RADIO &TV JOURNAL2020.06视听解读一、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叙事结构俄国学者普洛普是苏联民间创作问题研究的杰出代表,在民间创作领域开辟了较为独特的研究方法,其研究也成为结构主义叙事学的源头。
普洛普对民间创作的研究与结构主义的产生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就其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具体的领城———俄罗斯民间故事的一次具体的研究。
但普罗普的成功研究事实上却开启并参与了俄国形式主义的产生及发展,成为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的起点之一。
普洛普对俄国100个民间故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不管故事如何千变万化,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人物的行为目的和基本功能都遵循着某一固定的形态。
基于此,他得出了31种功能总数和七大角色“行动范畴”。
普洛普的叙事理论不仅适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研究,对许多影视作品的情节设置模式也具有极强的概括力。
尤其是许多类型电影的叙事模式都与其相符。
2019年暑期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根据中国传统神话故事改编,主要讲述了天尊将混元珠提炼成灵珠和魔丸,太乙真人受命将灵珠附体于陈塘关李靖的儿子哪吒身上。
由于申公豹的阴谋,哪吒被魔丸附体。
魔丸只有3年的存活时间,届时将会遭受天劫。
哪吒从此时常闯祸,但父母对其纯真的爱逐渐感化了哪吒,使得哪吒选择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与申公豹进行决斗。
申公豹的弟子敖丙原本背负着龙族的期望,但因哪吒的感化,做出了正确选择,与哪吒和太乙真人一起对抗天劫。
这样的故事情节恰好符合普洛普的叙事理论,下面以普洛普的六个叙事单元来进行解读。
准备阶段,太乙真人将哪吒带入山河社稷图中,打算收哪吒为徒并传授法力。
此时山河社稷图中只有太乙真人和哪吒,哪吒的父母未在其中(缺少家庭成员)。
太乙真人将哪吒束缚在图中进行修炼(下了一条禁令),但哪吒却戏弄了太乙真人并跳出山河社稷图(禁令遭违背)。
此时的哪吒又逃出了李府。
纠纷阶段,哪吒在陈塘关发现了妖怪海夜叉,此时海夜叉活捉了一条狗,准备将其吞掉(坏人伤害家庭成员)。
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关系
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关系陈连山【专题名称】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专题号】J2【复印期号】1999年08期【原文出处】《民间文化》(京)1999年01期第16〜20页学术界通常把民间散文体叙事文学进一步划分为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换句话来说,学术界创造了三个概念来指代全部的民间散文体叙事文学作品。
由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这三个理论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间散文体叙事文学的事实,所以它们使得我们更加容易地掌握了民间散文体叙事文学的内容。
但是,正如其他一切理论概念都不可能完全与事实相一致,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这三个概念也不可能完全符合民间散文体叙事文学的全部真实。
这种现状迫使我们反复思考如何定义这三个概念,如何确定这三个概念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定义某个具体作品的性质。
回顾民俗学研究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相互关系一直是国际民俗学界竭力探讨的一个相当古老的问题。
本文试图从结构主义的立场来重新审视这一问题。
神话与民间故事的区分是相对的法国现代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创立了结构主义神话学。
他非常清楚人类语言概念所能达到的极限。
尽管他也使用这些概念,也承认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之间存在差别,但是他认为人们所说的所有差别都只是程度上的,而不是本质的。
在探讨神话与民间故事的关系时,他说:“没有任何严肃的理由把故事与神话分离开来;尽管许多社会从主观上觉察到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尽管这区别用区分这两个类型的特殊术语从客观上作了表述;最后,尽管指令与禁令有时与一个而不是另一个相关联(在某些时间或只能在某个季节叙述神话,而故事因其‘世俗的’性质,则可在任何时候叙述)……”在此,列维-斯特劳斯以极其坚决的态度表明神话与故事之间的区别是非实质性的。
无论神话与故事在讲述形式、文本环境等方面存在多大差别,无论社会对此有多深的主观感受,这一切都不能把神话与故事从实际存在上“一刀两断”。
因为“这些质朴的区别…… 完全不能肯定,它们就是建立在事物的本质上的。
列维斯特劳斯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 1908年11月28日-2009年11月1日)法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哲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结构主义人类创始人,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
他所建构的结构主义与神话学不但深深影响人类学,对社会学、哲学、语言学等学科也有深远的作用。
简介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一般称其为列维·斯特劳斯(又译为克劳德·李维-史陀),与马凌诺斯基并称为结构功能主义之父。
生于1908年11月28日,法兰西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人类学家。
青年时代爱好哲学,醉心于卢梭、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嗣后致力于文化人类学研究达50余年之久。
20世纪30年代他曾在巴西考察当地土著社会多年。
40年代旅美期间钻研英美人类学与结构语言学,陆续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
自1959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教授。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一般称其为列维·斯特劳斯,与马凌诺斯基并称为结构功能主义之父。
1908年11月28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父亲是旅居比利时的法国犹太画家,后来随家定居巴黎,在巴黎读完中学与大学,直至获取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和大学教授职位。
青年时代爱好哲学,醉心于卢梭、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在巴黎大学主修哲学与法律。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列维·斯特劳斯到巴西圣保罗大学任社会学教授。
在此期间,他对亚马逊河流域的印第安人部落做了实地调查。
后发表《南比克瓦拉部落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1948)、《亲属的基本结构》(1949)、《忧郁的热带》(1955) 等重要著作。
20世纪40年代旅美期间钻研英美人类学与结构语言学, 1941年,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与布拉格学派创始人雅各布森在纽约邂逅,斯特劳斯向雅各布森请教学术并跟随一起工作。
他在纽约社会研究新校任教,并在法国驻美使馆任文化参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1神话的结构研究*“把神话世界建立起来似乎只是为了再度摧毁它,并从断片中建立新的神话世界。
”——F博阿斯1尽管最近有人企图努力加以振兴,然而近20年来,人类学似乎越来越疏远宗教里的研究了。
同时,恰恰因为专业人类学家的兴趣已经从原始宗教里退了出来,各种标榜自己以其他学科为专业的业余研究者却抓住这个插足的机会,把我们仍当作一片荒地的领域变为他们专有的游戏场。
对宗教做科学研究的前途就这样遭到了两方面的破坏。
对这种形势的解释,在某种程度上有下列事实为据:人类学的宗教研究是由泰勒、弗雷泽和涂尔干这些人发掘的,他们着重于心理学方面,虽然不是始终站在心理学研究和理论的最新发展的立场上。
因此,他们的解释很快就因为他们用作基础的那些心理学方法的过时而归于失效。
尽管他们对理智的过程颇为留意无疑是对的,但他们把握这些理智过程的方法却太过粗劣,以至于从总体上来看是不可取的。
正如最近出版的霍卡特的一部遗著的导言中所精辟的所指出的,2使心理学的解释从理智领域中退出来,只是为了要把它再引入感情的领域,于是,又在“心理学派固有的缺陷之外……加上了一个……从模糊的情绪中去引申出明确观念的错误。
”这就更令人遗憾了。
有一种天真的想法,不是去扩大我们的逻辑框架,以便包容那些无论表面上有何区别但属于同一种类的理智运作过程,而是试图将它们还原成无法言语的情绪的趋向,这样做的结果只能妨碍我们的研究。
在宗教人类学的所有篇章中,也许没有一章是像在神话领域中的研究那样徘徊不前的。
从理论的观点来看,50年来这方面的形势无所改观,即仍然是一片混乱。
神话仍然被各种矛盾的方法作着漫无边际的解释:为集体的梦,作为一种审美的表演的产物,或者作为宗教仪式的基础。
神话的形象被当作是人格化的抽象、神话的英雄或沦落的神。
无论哪一种假说。
不外乎把神话归纳为偶像的表演或者归纳为一种粗糙的哲学思辨。
要理解神话到底是什么,我们必须在陈词滥调和诡辩之间去作选择吗?有人主张,人类社会只不过是通过神话来表达全人类的共同而基本的感情,诸如爱、恨和复仇,或者他们不过是想为别的方法所不能理解的现象提供某种解释,比如天文、气象这一类现象。
那么,为什么当这些现象也可以用经验的解释去认识的时候,这些社会却要采取如此复杂而迂回的方法呢?另一方面,心理分析家和许多人类学家已经把问题从自然的或宇宙论的方面转到社会学和心理学的领域了。
但是,这样解释就变得太容易了:如果有一种神话突出了某个形象,比如说恶奶奶,那么人们就会说,在这样的社会里,奶奶实际上是恶的,而神话则反映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但是,要是实际调查来的材料是与此抵触的,那么人们又会与轻巧地说,神话的目的就是在于为受压抑的感情提供一个发泄的口子。
无论碰到什么情况,一种聪明的论辩术总是有办法妄称已经找到了一种意义。
神话向学者提出了一种初看之下似乎矛盾的情况。
一方面,似乎在神话的过程中一切都可能发生。
没有逻辑,也没有连贯性。
任何特征都可以加到任何主体上去;一切想得到的关系都可以找到。
通过神话,一切事情都变得是可能的。
但在另一方面,这种表面上的任意性又同广大不同地区收集来的神话之间的令人吃惊的类似性相违背。
于是就提出了问题:如果神话的内容是偶然的,那么我们将怎样去解释全世界的神话会如此相似呢?恰恰是由于意识到了关于神话性质这种自相矛盾的现象,才可能把我们引向问题的解*原文出自Levi Strauss著Structural Anthropology ,V olumeΙ(Basic Books,1963),pp202-12; 中译选自谢维扬,俞宣孟译《结构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第221-233页。
决。
因为我们所碰到的矛盾与早些时候最关心语言学的那些哲学家们为之伤脑筋的问题十分相似;语言学只是在这些矛盾克服以后才开始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古代哲学家思考语言的方式就是我们思考神话的方式。
一方面,他们确实注意到,在一种给定的语言里,某种音序与确定的意义是相联系的,他们于是就渴望为这些声音..之间的联系找出一种原因。
然而..和意义他们的努力一开始就遭到了挫折,因为事实上是,相同的声音同样出现在别的语言中,但是他们所传达的意思是不同的。
只是当发现了,声音的组合,而不是声音本身,提供了有意义的材料,这个矛盾方得以克服。
而且我们很容易看出,对神话的某些较新的解释,就是源于使早期语言学家为之百思不解的同一种误解。
让我们来考察一下,举例说,荣格的观念:一个给定的神话模式——即所谓原型——具有某种意义。
这颇似那个长期得到支持的错误,即一个声音可以具有与一种意义的密切关系,例如,“流音的”半元音与水有关系,开元音与那些大型的,广大的,响亮的和沉重的等等事物有关系,这种理论至今依然有其拥护者。
3不论下面这个原理现在可以要求做出怎样的修订,4每个人都将承认,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这个原理是使语言学达到科学水平的前提。
仅仅让神话学家把他的靠不住的情况与前科学阶段上的语言学家的情况进行比较还是不够的。
事实上,我们这样做可能就是从一种困难走向了另一种困难。
如果神话的特殊问题有待于解决,那么为什么神话不能被简单的当作语言来对待就有了充分的理由。
神话是.语言:要让人知道,神话就必须被说出来;它是人类言语的一部分。
为了保持它的特殊之处,我们必须能够证明它即是与语言相同的东西,又是不同于语言的,这里,也可借助于语言学家过去的经验。
因为语言本身也能被分析为同时即使相同又是不同的事物。
这正是索绪尔区别语.言.和言语..在时..所要表达的含义。
其一为语言的结构方面,另一是它的统计的方面,语言语言间上属于可逆的,言语..在时间上则属于不可逆。
如果这两种标准已经存在于语言中了,那么就可想见,第三种标准也能被分离出来。
我们已经根据他们所使用的时间系之不同而区分了语言和言语。
记住这一点,我们便会注意到神话使用了把前两个时间系的性质结合起来的第三种时间系。
一方面,神话总是涉及被说成是很久以前就发生的事情。
但使神话获得操作价值的乃是,被描述的这种特殊的模式是不在时间中的;它说明了现在和过去,也说明了将来。
这一点,通过将神话和似乎已经在现代社会中大大取代了它的东西即政治做一番比较就可以更明白些。
当历史学家谈到法国大革命时,它总是作为一连串过去发生的事件,一系列不可逆转的、其深远后果现在也可以感觉到的事件。
但是对法国政治家来说,还有对他们的追随者来说,法国大革命既是属于过去的一连串事件——就像对历史学家来说那样,也是在当今法国社会结构中找得到的一种不在时间中的模式,这种模式为历史事件的解释提供了一条线索,从中亦可以推断将来的发展。
例如,米什莱是一位有政治头脑的历史学家,他是这样来描述法国大革命的:“那天……一切都曾是可能的……将来变成了现在……就是说,不再有时间了,而窥视了永恒。
”5就是这种既是历史的又与历史无关的双重结构,对于既属于言语范围,又需要对它像对待它所赖以表达的语言那样进行解释的神话,怎样能够成为第三种标准上的一种绝对的东西,作出了解释。
尽管这第三种标准的性质依然是语言的,然而却又区别于其它两种标准。
在此可以插入一段评论,以便说明神话相对于其它语言现象的独特之处。
神话是语言的一部分,在这里,“翻译者即叛徒”这个说法显得极不公正。
根据那种观点,它应当被放到全部语言表达范围内与诗歌相对立的一端,尽管种种情况证明的正好相反。
诗歌是一种非得蒙受歪曲否则便不能翻译的言语;而神话的神话价值却在哪怕是最糟糕的翻译中也保存着的。
无论我们对产生神话的那种语言和那个民族的文化怎样缺少了解,神话依然被世界各地的读者体会到是神话。
它的本质不在于其风格、最初的音乐和句法。
而在于它所讲述的故事。
神话是语言,它在一个特别高的水平上发生作用,在这个水平上,它的意义能够在实际上“脱离”其赖以保持发展的语言的基础。
为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作一概括,我们有如下初步的看法,(1)如果神话中有一种意义,那么它不能是存在于进入神话组合的孤立因素中,而只能存在于那些因素结合的方式中。
(2)虽然神话属于与语言同样的范畴,但事实上只是它的一部分,神话中的语言展示出特殊的性质。
(3)这些性质只有在普通语言学水平之上..才能找得到,也就是说,它们展示出在任何其他类型的语言的表达中所可发现的更加复杂的特征。
如果上述三点得到承认,至少是作为一种工作假设,那么就会导致两个结论:(1)神话,同语言的其余部分一样,是由构成单元组成的。
(2)这些构成单元的前提是当在其他层次上,即在音素、词素和义素的层次上分析语言时出现在语言中的那些构成单元;但是它们与后者的区别就像后者之间的区别一样;它们属于一个更高、更复杂的序列。
出于这个理由,我们将称它们为大构成单元.....。
我们将怎样识别和分离出这些大构成单元或神话素呢?我们知道它们不能在音素、词素和义素中找到,而只能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找到;不然的话神话就要与任何别种言语相混淆了。
因此我们应当在句子的水平上来寻找他们。
在这个阶段上我们能提出的唯一方法是,通过摸索和纠正错误,尝试性的用作为任何一种结构分析的基础的原则来进行检查。
这个原则就是解释的简约性;结论的一致性;以及从断片中重建整体和从前阶段推论后阶段的可能性。
笔者迄今使用的这种技术在于独立地分析每个神话,把它的故事打碎成尽可能短的句子,以及把每句句子记在索引卡片上,标上与故事的发展相符的号码。
这样,每张卡片实际上将会显示出,在一给定的时间,一定的功能是与一个给定的主题相连的。
或者换一种说法,每一个大构成单元将由一种关系..所组成。
然而,上述定义由于两种不同的理由依然不能令人很满意。
首先,对于结构语言学家来说,所有水平上的构成单元都是由关系所组成的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而我们的大.单元和其它单元之间的真正的差异尚未阐明;其次,我们发现自己依然处于不可逆转的时间的范围之中,因为卡片的号码是与叙述的展开相一致的。
这样,神话的时间的特殊性质,即如我们已知道的,既是可逆的又是不可逆的,既是共时的又是历时的,这点还是没有得到说明。
从这里产生出构成我们争论的核心的一个新的假设:一个神话的真正的构成单元并非一些孤立的关系,而是一些关系束...。
并且只有作为这样的关系束,这些关系方才能投入使用和联接起来,以产生一种意义。
属于同一束的关系可能在相隔久远的时间上历时性地出现,但当我们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以后,我们便按照一种具有新的性质的时间系重组了我们的神话。
这种时间系符合于最初假设的前提,即是一种同时既是历时性的又是共时性的、二维的时间系,由此,它一方面结合着语言的特征,另一方面又结合着言语的特征。
用更加符合语言学的行动来说,一个音素似乎总是有它所有的异体构成的。
有两个比较可能有助于说明我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