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教案:过滤装置教案.doc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过滤的教案

初中化学过滤的教案

初中化学过滤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过滤的定义和原理;
2. 掌握过滤的方法和常见过滤器的使用;
3. 能够运用过滤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过滤的原理和方法;常见过滤器的使用。

难点:掌握过滤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漏斗、滤纸、砂子、砾石、水、杯子等;
2. 实验药品:混合好的脏水样品;
3. 实验仪器:显微镜;
4. 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实例引入过滤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过滤的定义、原理和方法,介绍常见的过滤器及其用途。

3. 实验演示:利用漏斗、滤纸、砂子、砾石等实验器材进行过滤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过滤效果。

4. 实验分析:让学生观察过滤后的水样,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颗粒物,让学生总结过滤的作用。

5. 拓展: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应用过滤的场景,如净水器、咖啡滤纸等,并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联系。

6. 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过滤方法的掌握。

7. 小结: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勇于实践,运用过滤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过滤的原理和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需要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指导。

同时,可以通过更多的案例和实验加深学生对过滤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过滤》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过滤》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过滤》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第一节《有趣的过滤》。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过滤的概念,了解过滤的原理,通过实践操作学会过滤的方法,并能运用过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过滤的定义和原理,掌握过滤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过滤的原理。

重点:学会过滤的方法,并能运用过滤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过滤实验器材(漏斗、滤纸、烧杯、铁架台、搅拌棒等)、多媒体设备。

学具:每组一份过滤实验器材,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杯混浊的泥水,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将这杯泥水变得清澈吗?”引导幼儿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想法。

2. 讲解过滤概念及原理(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过滤的图片和动画,讲解过滤的定义和原理,使幼儿对过滤有初步的认识。

3. 示范过滤实验(5分钟)教师现场进行过滤实验操作,讲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引导幼儿观察过滤过程中的现象。

4. 课堂实践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过滤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生活场景图片,让幼儿判断哪些场景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过滤》2. 板书内容:a. 过滤的定义和原理b. 过滤的操作步骤c. 过滤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观察家里有哪些物品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将观察结果画在记录表上。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过滤的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过滤现象,将所学知识拓展到生活实际中,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过滤器装置教案

过滤器装置教案

过滤器装置教案教案标题:过滤器装置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过滤器装置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2. 掌握过滤器装置的分类和结构。

3. 能够正确使用过滤器装置进行实验操作。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过滤器装置的实物模型、过滤纸、玻璃棒、试管、溶液等实验材料。

2. 学生准备:学生预先了解过滤器装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入引起学生对过滤器装置的兴趣,如:“你们知道什么是过滤器装置吗?”“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过滤器装置?”等。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过滤器装置的定义和作用。

2. 教师讲解过滤器装置的分类和结构,包括常见的滤纸过滤器、砂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等。

3. 教师通过示意图或实物模型展示不同类型的过滤器装置,并解释其原理和使用方法。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使用滤纸过滤器装置进行过滤实验。

2.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器具。

3. 学生将溶液倒入试管中,通过滤纸过滤器装置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4.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过滤器装置的作用和效果,并总结过滤器装置的使用注意事项。

四、实践应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过滤器装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水处理、空气净化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展示给全班。

五、归纳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过滤器装置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2. 学生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并记录家中使用的过滤器装置,并写一份简单的报告。

2. 学生完成作业后,下节课交给教师检查。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过滤器装置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掌握过滤器装置的分类和结构,并能够正确使用过滤器装置进行实验操作。

初中化学过滤实验试讲教案

初中化学过滤实验试讲教案

初中化学过滤实验试讲教案
课题:过滤实验
教学目标:
1. 理解过滤的定义和原理;
2. 掌握过滤实验的操作方法;
3.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1. 过滤的定义和原理;
2. 过滤实验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1. 学生正确操作过滤装置;
2. 学生理解过滤的原理。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玻璃漏斗、滤纸、烧杯、试管等;
2. 实验试剂:水、石灰水、沙子、糖水等;
3. 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过滤的定义和原理,为学生揭示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二、实验操作(30分钟)
1. 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器材和试剂,了解实验操作流程;
2. 学生按照操作流程正确操作过滤实验,注意安全操作;
3. 学生在实验记录表中记录实验结果。

三、实验讨论(10分钟)
1. 学生展示实验记录表,交流实验结果和体会;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操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学生就过滤实验的应用进行讨论。

四、实验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继续实践和探索化学实验。

初中化学实验过滤操作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过滤操作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过滤操作教案
实验目的:
1. 学习过滤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实验室过滤设备的使用方法;
3. 提高实验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实验材料和仪器:
1. 瓷漏斗、漏斗支架、滤纸;
2. 彩色水溶液(如蓝色的铜(II)硫酸溶液);
3. 盛有干净水的容器;
4. 实验手套和安全眼镜。

实验步骤:
1. 将瓷漏斗放在漏斗支架上,并在漏斗内放置滤纸;
2. 将彩色水溶液倒入滤纸内,观察水溶液颜色;
3. 缓慢倒入盛有干净水的容器中,观察滤液的颜色;
4. 观察并记录上述实验现象。

实验注意事项:
1. 切勿将废水直接倒入排水口,应注意环保;
2. 操作时应佩戴实验手套和安全眼镜,注意个人安全;
3.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洗实验器材,并将废液处理妥善。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得知,彩色水溶液经过过滤操作后,滤液变得清澈透明,颜色明显淡化。

这是因为过滤操作可以将悬浮在水溶液中的固体颗粒或溶解物质过滤掉,使滤液变得清澈。

思考问题:
1. 过滤操作适用于哪些混合物的分离?
2. 在实验中,滤纸的作用是什么?
3. 实验中为什么要慢慢倒入盛有水的容器中?
实验延伸:
1. 尝试用不同颜色的水溶液进行过滤操作,观察结果有何不同;
2. 尝试使用不同的滤纸或过滤器材进行过滤操作,比较效果和速度。

以上是初中化学实验过滤操作教案的范本,希會可以帮到你。

初中化学过滤系统讲解教案

初中化学过滤系统讲解教案

初中化学过滤系统讲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过滤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2. 掌握化学过滤系统的操作方法;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过滤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过滤系统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难点:理解过滤系统中固液混合物的分离过程。

三、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玻璃烧杯、漏斗、滤纸、橡皮针头、石灰水等;
2. 实验物品:固液混合物、脏水等;
3. 实验室环境:安全实验室规范。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介绍化学过滤系统的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化学过滤系统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让学生了解过滤系统的工作原理;
3. 实验操作:将固液混合物倒入玻璃烧杯中,通过漏斗和滤纸进行过滤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4. 实验验证:用脏水进行过滤实验,观察过滤后的水质变化,验证过滤系统的效果;
5. 总结:总结实验结果,让学生明白过滤系统可以有效地分离固液混合物,提高水质。

五、教学延伸:
1. 请学生设计自己的过滤系统实验,进一步加深对过滤系统原理的理解;
2. 探讨过滤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保护中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化学过滤系统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否能够正确理解过滤系统的工作过程?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初中过滤的教案

初中过滤的教案

初中过滤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过滤的概念和原理,掌握过滤操作的基本步骤。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过滤的概念和原理2. 过滤操作的基本步骤3. 过滤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过滤的概念、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如何正确选择滤纸和漏斗。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铁架台、待过滤的混合物(如泥水)。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过滤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过滤?1.2 学生回答后,简要介绍过滤的原理和作用。

2. 讲解过滤操作步骤2.1 展示过滤实验的操作过程,讲解每个步骤的关键要点。

2.2 引导学生关注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如滤纸的贴合、漏斗的放置等。

3. 学生实验操作3.1 分组进行实验,学生根据讲解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

3.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不当之处。

4. 实验现象观察与分析4.1 学生观察过滤后的现象,如滤液的颜色、清澈度等。

4.2 引导学生分析过滤效果与操作步骤、过滤器材的关系。

5. 总结与拓展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过滤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5.2 学生举例说明过滤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制作绿茶、净水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过滤实验,使学生了解了过滤的概念、原理和操作步骤,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纠正不当之处,确保实验安全。

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态度。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过滤》通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过滤》通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过滤》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有趣的过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过滤的原理,掌握过滤的基本操作,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过滤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过滤的定义,理解过滤的原理,掌握过滤的基本方法。

2. 能够独立完成过滤实验,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过滤的原理,掌握过滤的基本方法。

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体验过滤的过程,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过滤实验器材(漏斗、滤纸、烧杯、铁架台、搅拌棒等),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组一套过滤实验器材,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需要过滤的情景,如洗菜时去掉菜叶、筛米去掉米糠等,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这些情景中有哪些共同的特点?从而引出过滤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过滤的定义,解释过滤的原理,让幼儿了解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过滤沙子和水为例,演示过滤实验的操作步骤,讲解注意事项,如滤纸的折叠、液体的倾倒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过滤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过滤的定义、原理、操作步骤。

2. 关键词:过滤、沙子、水、滤纸、烧杯、漏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过滤的方法将混合在一起的沙子和豆子分离。

2. 答案:将混合物倒入漏斗,滤纸放在漏斗内,沙子留在滤纸上,豆子随液体流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例题演示、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幼儿掌握了过滤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其他过滤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水的过滤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水的过滤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水的过滤教案一、教学内容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主题是水的过滤。

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过滤的原理,学会使用简单的过滤工具,并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过滤的原理,知道过滤可以去除水中的杂质。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过滤工具。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能够观察并描述过滤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过滤原理的理解和过滤工具的使用。

难点:过滤过程中对细节的观察和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沙子、石子、过滤网、漏斗、烧杯、玻璃棒。

学具:每个幼儿一个过滤器(漏斗和过滤网固定在一起),一杯水,一份沙子、石子的混合物。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讲解水的净化过程,引入过滤的概念。

2.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过滤器进行过滤,讲解过滤的原理。

3. 实践:幼儿自行操作过滤器,进行过滤实验。

4. 观察:幼儿观察过滤过程,记录过滤前后的变化。

5. 讨论: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过滤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过滤原理示意图:水过滤网纯净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尝试用家里的材料做一个简单的过滤器,观察过滤过程,并和家长分享过滤的知识。

2. 答案:幼儿能够理解过滤的原理,能够正确使用过滤器,观察并描述过滤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是否掌握了过滤的原理和过滤工具的使用,是否能够观察并描述过滤过程。

拓展延伸:可以进一步讲解过滤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空气过滤、食物过滤等,让幼儿了解过滤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过滤原理的讲解:在教学内容中,过滤原理的讲解是幼儿理解过滤的关键。

需要重点关注如何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示例,使幼儿能够理解过滤的原理。

2. 过滤工具的使用:过滤工具的正确使用对于实验的成功至关重要。

需要重点关注如何指导幼儿正确使用过滤器,包括漏斗的放置、过滤网的固定等。

幼儿园过滤活动教案

幼儿园过滤活动教案

幼儿园过滤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对事物分类;2.能够正确使用过滤器将相似的事物分开;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细致性。

二、教学内容1.掌握过滤器的定义及种类;2.巧妙运用过滤器筛选相似的事物;3.活动实践中对事物分类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1.过滤器的定义及分类;2.运用过滤器筛选相似的事物。

四、教学难点1.幼儿对事物分类的认识;2.通过实例演示运用过滤器筛选相似的事物。

五、教学方式1.观察事物分类的图像教学;2.过滤器分类实例演示;3.动手操作,让孩子们实际操作和筛选。

六、教学准备1.米饭、黄豆、石子、沙子、红枣等各类小物品;2.盆、筛子、字卡、图片、彩笔等。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观察幼儿周围的事物,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差异点,让幼儿们自己来分类。

例如:小绿球和小黄球,小花猫和小狗。

7.2 观察事物分类的图像教学通过图像教学,让孩子们了解适应于不同种类形状的过滤器。

7.3 过滤器分类实例演示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感受过滤器的筛选过程,认识过滤器的分类,如筛子过滤器、漏斗过滤器、纸片漏斗过滤器等。

7.4 动手操作,让孩子们实际操作和筛选让幼儿们边操作边分类,将米饭、黄豆、石子、沙子、红枣等各类小物品分别放入不同的筛子中进行分类。

7.5 用字卡、图片激发幼儿的分类意识给孩子们描述不同的事物,让孩子们看图说话,根据图片和字卡分类。

八、教学评价1.观察孩子们在分类过程中的细致性和准确性;2.观察孩子们在过滤器应用实践中的使用情况和方法技巧;3.对幼儿的综合表现做出评价。

九、教学扩展1.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设计更多类似的分类任务,提高幼儿们观察能力和细致性;2.通过亲子互动,让幼儿将过滤器带入日常生活,让过滤器成为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帮手。

十、教学总结本次过滤器分类活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过滤器分类实例演示,掌握过滤器分类的具体方法和分类的准则。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们的观察能力和细致性,也为孩子们走上更宽广的认知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过滤》通用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过滤》通用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过滤》通用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水》,详细内容为“有趣的过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过滤的原理,掌握过滤的基本操作,并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过滤的概念,知道过滤是分离混合物中不同物质的方法之一。

2. 学会使用简单的过滤工具,能进行基本的过滤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观察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过滤的基本操作,了解过滤的原理。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过滤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过滤装置(漏斗、滤纸、烧杯等)、混合物(沙子和盐)。

2. 学具:每组一套过滤装置,混合物一份。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准备一个装有沙子和盐的透明玻璃瓶,向幼儿展示并提问:“你们看,这个瓶子里有什么?它们能分开吗?”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讲解过滤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让幼儿了解过滤是一种将混合物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过滤实验,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过滤过程。

4. 讲解与讨论(10分钟)引导幼儿分享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讨论过滤的原理和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过滤2. 板书内容:过滤原理:分离混合物中的固体和液体过滤操作:使用漏斗、滤纸、烧杯等工具过滤应用:生活中的过滤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观察家里有哪些过滤现象,并和家长分享。

2. 答案:如茶叶过滤、筛子过滤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观察幼儿对过滤原理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用其他材料进行过滤实验,如咖啡粉和糖、绿豆和小米等,观察过滤效果。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过滤现象,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过滤实验教案大班屈老师

过滤实验教案大班屈老师

过滤实验教案大班屈老师教案标题:过滤实验教案(大班屈老师)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了解过滤的基本原理和过滤器的作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资源:1. 水杯或玻璃容器2. 水3. 漏斗4. 滤纸5. 不同颗粒大小的杂质(例如:沙子、小石子、豆子等)6. 放大镜教学准备:1. 准备足够的教学资源。

2.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如实验台面整洁,杂物清理干净。

3. 对实验过程进行预先演练,熟悉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展示一杯浑浊的水,引起学生的注意。

- 提问: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让这杯浑浊的水变得清澈透明?-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实验的兴趣。

2. 实验介绍(5分钟)- 向学生简要介绍过滤的概念和过滤器的作用。

- 解释过滤的原理:通过滤纸的微小孔隙,可以将较大的杂质分离出来,使液体变得清澈。

3. 实验操作(15分钟)- 将水杯或玻璃容器中的浑浊水倒入漏斗中。

- 在漏斗内放置一块滤纸,确保滤纸覆盖漏斗底部。

- 让学生依次将沙子、小石子和豆子等杂质倒入漏斗中。

- 观察杂质经过滤纸后的变化。

- 引导学生观察滤纸上残留的杂质,使用放大镜观察杂质的细节。

4. 实验总结(10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总结过滤的原理和过滤器的作用。

- 提问:你们观察到了什么?为什么滤纸上会有杂质残留?-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滤纸的微小孔隙可以阻止较大的杂质通过,使液体变得清澈。

5. 拓展活动(10分钟)- 提供不同颗粒大小的杂质和滤纸,让学生自由探索过滤的效果与杂质大小的关系。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实验验证。

6. 教学反思(5分钟)-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 分享学生的表现和反馈,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滤纸,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过滤?2. 让学生设计更复杂的过滤实验,例如使用多层滤纸或不同孔径的过滤纸进行过滤。

初中化学过滤优质教案

初中化学过滤优质教案

初中化学过滤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过滤的定义和原理。

2.掌握过滤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能够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过滤器和滤纸。

4.能够正确地进行过滤操作,并分离混合物中的组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过滤的定义、原理和基本方法。

难点: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过滤器和滤纸。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玻璃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过滤器等。

2.实验试剂:混合物、分子量明确的试剂等。

3.实验操作步骤和要求。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用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想要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时,我们通常会采取哪些方法呢?其中过滤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方法。

二、理论讲解1.过滤的定义和原理:过滤是利用固态过滤介质将固体颗粒截留下来,使液体或气体通过的分离方法。

基本原理是利用过滤介质的孔径较小,能够阻挡颗粒通过,而让溶液或气体通过。

2.过滤操作的基本步骤:选择合适的过滤器和滤纸,将混合物倒入漏斗中,使液体通过滤纸,固体残渣被截留在滤纸上。

3.选择要点: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过滤器和滤纸,过滤速度快慢和效果好坏直接影响操作的成功。

三、实验操作1.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

2.选择适当的过滤器和滤纸,将混合物倒入漏斗中,进行过滤操作。

3.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和记录分离效果。

四、总结讨论1.老师与学生总结过滤实验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2.学生分享实验中的心得体会和学习感悟。

3.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过滤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总结过滤方法的原理和要点,分析不同情况下选择过滤器和滤纸的依据。

【教学反思】过滤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但如果不注意选择合适的过滤器和滤纸,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选择过滤器和滤纸的原则,提高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

水的净化—过滤教案

水的净化—过滤教案

水的净化—过滤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化学》下册第七章第四节“水的净化—过滤”。

内容包括:过滤的原理、过滤操作的基本步骤、过滤介质的选择以及过滤在生活用水净化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过滤的原理,掌握过滤操作的基本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过滤方法进行水净化的实际操作能力。

3. 使学生认识到过滤在生活用水净化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过滤介质的选择,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重点:过滤的原理,过滤操作的基本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过滤装置,演示用过滤纸,烧杯,玻璃棒,铁架台等。

学具:每组一份过滤装置,过滤纸,烧杯,玻璃棒,铁架台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污染严重的河流图片,让学生了解水污染现状,提出问题:“如何将受污染的水变为清澈的饮用水?”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过滤的原理:利用过滤介质对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进行分离。

斗、倒入待过滤水样、收集过滤后的水样。

3. 实际操作演示(15分钟)(1)演示过滤操作,讲解过滤介质的选择和注意事项。

(2)强调过滤操作中的安全事项,如避免烫伤、割伤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过滤实验,观察过滤效果,并记录实验现象。

5.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一道关于过滤的应用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水的净化—过滤2. 内容:(1)过滤原理:利用过滤介质对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进行分离。

(2)过滤操作基本步骤:准备过滤装置、将过滤纸放入漏斗、倒入待过滤水样、收集过滤后的水样。

(3)过滤介质选择:根据水中悬浮物、沉淀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过滤介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过滤的原理。

(2)列出过滤操作的基本步骤。

(3)举例说明过滤在生活用水净化中的应用。

2. 答案:(1)过滤原理:利用过滤介质对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进行分离。

入待过滤水样、收集过滤后的水样。

中班科学教案过滤

中班科学教案过滤

中班科学教案过滤中班科学教案:过滤一、教学目标:1. 学会观察和描述过滤现象;2. 理解什么是过滤,学会使用过滤工具;3.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班级准备:过滤器、水杯、纸巾、沙子、小石子、彩色笔等;2. 教师准备:教学板书、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入课题):教师:大家知道什么是过滤吗?我们平常生活中会经常用到过滤。

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用过滤呢?学生:(回答)教师: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过滤的奥秘。

2. 呈现新知识:教师:首先,过滤是指通过某种方法,将混合物中的一部分物质分离出来的过程。

我们常见的过滤方法有哪些呢?教师:不错!过滤方法有很多种,比如用滤纸、滤网等工具进行过滤。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常见的过滤工具——过滤器。

3. 过滤器的使用和介绍:教师:请看这个过滤器,它是由什么制成的?学生:(回答)教师:很好!这个过滤器是由许多小孔组成的。

现在,我们用过滤器来实践一下过滤的过程。

首先,我们将一些沙子和小石子放入水杯中,然后用过滤器过滤,看看会发生什么?学生:(操作)教师:你们看到了吗?经过过滤,杯中的水变清净了,沙子和小石子被过滤掉了。

过滤器的小孔可以过滤掉大颗粒的杂质,使水变得清澈。

4. 过滤实验:教师:现在,我们来设计一个小实验,看看过滤器是否可以过滤掉其他混合物。

请大家拿出彩色笔和纸巾。

学生:(操作)教师:接下来,我们将彩色笔放入水杯中,然后用纸巾作为过滤器进行过滤。

请大家预测一下,会发生什么?教师:非常好!现在,让我们一起进行实验。

学生:(操作)教师: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彩色笔的颜色是否被过滤掉了?学生:(回答)教师:没错!颜色并没有被完全过滤掉。

这是因为彩色笔的颜色由颜料和水混合而成,颜料颗粒非常小,小过滤器的小孔过滤不了这么小的颗粒。

5. 总结与拓展:教师:通过今天的实践,我们学到了过滤的原理和使用过滤器的方法。

过滤器可以过滤掉大颗粒的杂质,使液体变得清澈。

初中过滤操作的教案

初中过滤操作的教案

初中过滤操作的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过滤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学会正确使用过滤器材,掌握过滤操作的技巧。

3.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过滤实验,并正确解释过滤结果。

教学重点:1. 过滤操作的基本步骤。

2. 过滤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滤网等。

2. 实验材料:泥水、沙子、石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过滤操作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提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过滤的情况?二、过滤操作的基本原理(10分钟)1. 向学生解释过滤操作的基本原理,即利用过滤器材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2. 讲解过滤操作的三个基本步骤:准备过滤器材、放置滤纸、倒入混合物。

三、过滤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各种过滤器材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

2.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烧杯、漏斗、玻璃棒等器材。

四、过滤实验(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份实验材料。

2. 指导学生按照过滤操作的基本步骤进行实验。

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相互讨论或向教师求助。

五、实验结果和解释(10分钟)1. 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2.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解释过滤结果,解释过滤操作的原理。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过滤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回答过滤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过滤器材,独立完成简单的过滤实验。

3. 学生能够解释过滤结果,理解过滤操作的重要性。

备注:本教案适用于初中学生,教学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安全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过滤的教案及反思

过滤的教案及反思

过滤实验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混合物,使学生懂得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不能同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1.出示过虑装置师:老师这里有个装置——是“过滤装置”。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装置把不溶解于水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而溶解的物质是不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

2.介绍装置师:这个装置是由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和滤纸组成。

(边说边指各个组成部位)3.介绍过滤实验的步骤和注意点师:过滤实验是一个要求很高的实验。

必须按要求做才能把不溶解于水的物质分离出来。

下面我介绍一下实验的步骤和要求,大家可要听仔细了。

没听懂的小组,老师可不会发给你们实验器材的。

师:过滤实验中要注意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PPT出示第一步,折滤纸。

在过滤前,我们先要准备好滤纸,要将滤纸对折两次,沿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

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这叫“一帖”。

第二步,过滤。

过滤时,漏斗的颈部要靠住烧杯的内壁。

这是“三靠”中的第一靠。

要把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一边,这是第二靠。

然后把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倒液体时,烧杯嘴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这是第三靠。

倒液体时还要注意,你们看滤纸的边缘是低于漏斗边缘;那么我们倒下去的滤液液面一定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否则,液体就会不经过滤纸直接漏到下面。

这就是“二低”。

师:这是过滤实验的步骤和注意点,大家都听清楚了?没听懂的请举手。

4.组织实验师: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把一整杯液体过滤完。

所以,我们只过滤一漏斗的液体。

由于器材有限,老师给大家发明了一种简易过滤装置,每张桌子有三个,正好可以过滤这三种液体,同学们的做的时候,两两一组,一个同学负责把漏斗扶住,另一个同学用玻璃棒把液体引导进去,。

再强调一下,倒液体前,再搅拌一下液体,到液体时,液面必须低于滤纸。

现在请大家开始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观察指导。

(特别注意:没有做到“二低”的小组,及时要求他们重做)5.学生汇报交流:师:各小组都完成了实验,我们要来交流一下实验现象。

过滤教案幼儿园大班

过滤教案幼儿园大班

过滤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标题:过滤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过滤的概念和过滤器的作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索能力。

3. 促进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教学重点:1.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理解过滤的原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索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教学准备:1. 过滤器(可以使用漏斗、滤纸或自制的过滤器)。

2. 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小颗粒(如沙子、水果籽等)。

3. 幼儿园大班的学生分成小组。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回顾他们之前学过的筛子和滤纸的使用情况,并询问幼儿他们觉得过滤的作用是什么。

实践探究:2.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过滤器和一些小颗粒。

3. 让幼儿观察小颗粒的颜色和形状,并预测使用过滤器后会发生什么。

4. 引导幼儿将小颗粒倒入过滤器中,观察过滤器中的变化。

5. 引导幼儿讨论过滤器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小颗粒会被过滤掉。

总结讨论:6. 引导幼儿回顾整个实践活动,总结过滤的原理和过滤器的作用。

7.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感受。

拓展活动:8. 提供更多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小颗粒,让幼儿继续进行过滤实验。

9. 鼓励幼儿设计自己的过滤器,并进行实践探究。

评估:10.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11. 与幼儿进行简短的问答交流,了解他们对过滤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2. 在幼儿园环境中,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究其他过滤现象,如水龙头的过滤器、咖啡机的过滤器等。

1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过滤的应用,如饮用水的过滤、食物的过滤等。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实践活动和讨论引导幼儿了解过滤的概念和过滤器的作用。

通过小组合作和观察实验,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探索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和分享,促进了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在教学延伸和日常生活中的引导,帮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幼儿园科学有趣的过滤教案中班

幼儿园科学有趣的过滤教案中班

幼儿园科学有趣的过滤教案中班教案标题:探索科学世界——有趣的过滤实验(幼儿园中班)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过滤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3.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资源:1. 过滤器材料:塑料瓶、纱布、细沙、石子、水。

2. 实验材料:不同颜色的水彩笔、滤纸、眼滴器。

教学准备:1. 准备好过滤器材料和实验材料。

2. 设置实验台和实验区,确保幼儿安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与幼儿互动,询问他们对过滤的了解,并引导他们思考过滤的作用。

2. 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和滤纸,向幼儿展示将水彩笔颜色分离的实验。

实验探究:1. 向幼儿解释过滤的概念:过滤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通过过滤器的孔隙,将固体颗粒分离出来。

2. 展示过滤器材料:塑料瓶、纱布、细沙、石子。

3. 指导幼儿将纱布放在塑料瓶口,然后按顺序加入细沙和石子。

4. 向幼儿解释过滤的过程:水从瓶口流入,经过纱布过滤,细沙和石子会阻挡住水中的固体颗粒,使水变得更清澈。

5. 引导幼儿观察过滤后的水,与未过滤的水进行对比。

巩固与拓展:1. 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过滤实验,使用滤纸和眼滴器将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分离。

2. 鼓励幼儿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向他们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

3. 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鼓励他们分享实验结果和自己的观察。

结束活动:1. 总结过滤的概念和作用,强调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2. 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过滤水果汁、过滤沙子等。

3. 以小游戏或歌曲的形式结束活动,让幼儿轻松愉快地回顾所学内容。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验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幼儿的回答和观察记录,评估他们对过滤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在家中进行更多的过滤实验,如过滤果汁、过滤颜料等。

2. 引导幼儿思考其他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如沉淀、蒸发等。

教案扩展:1. 可以设计其他有趣的实验,如水的沉浮、颜色溶解等,以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商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制冷与制冷设备技术授课时间2013 年 9 月日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授课对象授课12 高 18 教学时数 2 课时
班级12 中四
章节题目
教学目的
(含技能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问题引入
如何突出重点
难点与重点讲解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小结
教学反思
讨论、思考题、作业(含实训作业)
4— 4 过滤装置的结构与修理
1、掌握过滤装置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冷库制冷系过滤装置统的实际工作状态。

过滤装置的结构
过滤装置的修理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多媒体教学设备、干燥过滤器、ppt
在制冷系统中水分是如何滤除的?
用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过滤装置的基本结构。

老师讲解,观看 PPT,师生互动、讨论。

1、过滤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过滤装置的故障检修
3、过滤装置的检修实例
1、过滤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过滤装置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
从网上找阅相关过滤装置的维修资料
教学回顾
1、空调器制冷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2、空调器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3、空调器制热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4、空调器电气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教学内容
过滤装置的结构原理及修理
在空调制冷系统中,干燥过滤器的作用是吸收制冷系统中的水分,阻挡系统中的杂质使
其不能通过,防止制冷系统管路发生冰堵和脏堵。

由于系统最容易堵塞的部位是毛细管(或膨胀阀 ),因此,干燥过滤器通常安装在冷凝器与毛细管 (或膨胀阀 )之间。

空调器使用的干燥过滤
器比电冰箱使用的干燥过滤器粗而短。

干燥过滤器简称干燥器,有干燥过滤器和过滤器两种。

1.干燥过滤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图1 是干燥过滤器的结构图。

其外壳是用紫铜管收口成型,两端进出接口有同径和异径两
种,进端为粗金属网,出端为细金属网,可以有效地过滤杂质。

内装吸湿特性优良的分子筛
作为干燥剂,以吸收制冷剂中的水分,以确保毛细管畅通和制冷系统正常工作。

当干燥剂因
吸收水过多而失效时,应该及时进行更换。

另一种过滤器如图 2 所示。

它也是和干燥过滤器一样,经轧压工艺成型,但只装有金属
网,而没有干燥剂。

它安装在制冷系统毛细管前端的相关部件或管路上,或安装在电子膨胀阀
进出端,用来收集制冷系统和润滑油中的固体杂质,防止系统和毛细管以及膨胀阀堵塞,确保
管路系统畅通。

2.故障排除
脏堵多为干燥过滤器和过滤器产生故障的原因。

其故障现象大多表现在过滤器外壳由温热变冷
或结霜、结露,导致向蒸发器供液不足。

外壳无温差时为完全堵塞,与毛细管完全堵塞时
的故障现象相同。

干燥过滤器、过滤器和毛细管完全堵塞时很难鉴别,只能断开制冷系统,
通过观察其排气与否确定。

当干燥过滤器和过滤器微堵、全堵时,其表现为:制冷循环时室外冷凝器无热风排出,室内出
风口变常温。

这时压缩机运转沉闷。

停机后断开干燥器附近的毛细管或连接管,如毛细管
或连接管侧能排出充足气体而干燥器侧无气体排出,则判定为干燥器堵塞 (过滤器也相同 ),反之为毛细管或连接管侧堵塞。

若判定干燥过滤器或过滤器堵塞,一般是焊下干燥器或过滤器更换新件。

3故障检修实例
某型号窗机,因不制冷送修。

通电试机,测其运转电流为4A( 正常值为3.7A) ,压缩机运转
声沉闷,手感室内机出风口无凉风,初步判定为干燥器堵塞。

关机后拆开箱壳,再重新开机
检查,发现干燥器结露(正常应为微温)。

停机待压力平衡后,在干燥器出口端就近断开毛细
管验证,靠毛细管侧排出气体充足,而干燥器则无气体排出,因此证明:干燥过滤器是脏堵。

断开低压侧工艺管连接修理阀,并同时更换新的干燥过滤器焊接后,经抽空并按锘牌标注量
充注的 R 制剂后试机观察,制冷正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