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多种昆虫意象共生融合
浅析《诗经》昆虫意象
达的情感极富感染力,将伊丽莎白内心的激动和强硬的态度表现的淋漓尽致,情感的表达更为丰满立体。
此外,在《傲慢与偏见》中,反问句的句式也是比较多,相较于常见的陈述句而言,反问句的语气更为强烈,意图表现的更为明显,能够将主人公内心的情绪起伏和强烈的情感波动形象具体地表达出来,极富感染力,让读者读来心血沸腾,能够感知主人公的心跳和脉搏。
总之,作为一部名垂青史的爱情小说,《傲慢与偏见》在世界文坛上有如此高的地位和名誉,小说语言的灵活运用功不可没。
通过对小说语言风格的剖析和阐述,我们了解到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语言风格和特点,并能够从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语言表达看出不同人的性格特点和人格特征,以此深化了大家对《傲慢与偏见》整部小说的认识,并深刻感触到了时代背景下的英国生活和英国社会面貌。
(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凝聚着先民光辉的智慧和不朽的情怀,展现了殷商时代的社会生活和历史画卷。
诗三百中将自然万物如草、木、鸟、兽、虫、鱼、雨、雪等作为意象写入诗歌中传唱,以此寄托无限的情思。
本文主要浅析《诗经》中的昆虫意象,先民们借虫类或表达了对时序变化、时光流逝的感叹,或赞扬美好的事物、寄托美好的情感,或用有害、有毒的昆虫来讽刺谗佞小人,或借此状写声音、形貌等,或以昆虫起兴,表达忧思。
一、表达时序变化或感叹时光流逝《诗经》中,昆虫这一意象常用来表达时序、季节的变化及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如《唐风·蟋蟀》有“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三句重章叠复的咏唱,即为说明时节的变换使得蟋蟀生活的地点发现了改变,抒发了时光易逝之感。
《豳风·七月》中“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句,同样用“蟋蟀”这一意象来表明季节的变迁。
又如《曹风·蜉蝣》中,借“蜉蝣”朝生暮死的特性,来抒发光阴流逝,人生不过百载的感叹。
二、赞扬美好的事物、寄托美好的情感除了表达时序的变化,感叹时光的流逝。
试论唐诗宋词中的蝉意象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试论唐诗宋词中的蝉意象院系:文化传媒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学号: 0901******** 指导教师:教师职称:教授填写日期:2013年4月12日摘要蝉,作为一种小生物,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它朝饮晨露、暮栖高枝,夏生死亡,它在我们这个苍茫宇宙中是非常微不足道的,是显得非常渺小的。
然而它的这一生命特征得到了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骚客的厚爱。
蝉,作为一种意象,它与月亮、梧桐、流水、杨柳一起被文人们带入诗词中,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的审美情趣,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内涵。
蝉在文学中是具有高度象征意义,它高尚的品格也为文人们津津乐道,它被带入文学作品中成为众多文人吟唱的对象,尤其是在唐诗宋词中成了文人们较多的描写对象。
蝉在古代文人心目中是有着独特意义的物象。
蝉的某些特殊习性往往能够引发文人士大夫对自身境遇的审视和人生状态的思考。
在中国的文学中,最早咏蝉的诗歌出现在《诗经》里,从春秋时代到魏晋时期,“咏蝉文学”得到的迅速发展。
而从初唐到南宋灭完,具有蝉意象之诗篇遽增,这其中意涵耐人寻味。
在中国的唐宋时期,蝉凝聚着这些文人的情感体验,成为抒发他们个人情感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这一时期,他们通过咏蝉,从而表达了各自的情感。
在这些文人的笔下,有的咏蝉为的是表现高洁飘逸的人格象征,有的是为了抒发凄凉哀婉之情,有的是表达对岁月易逝发出的感叹,有的是为了表达自己坎坷不幸的艰难身世,而有些诗人写蝉,是为了讥讽那些蝉之污浊者。
因而,从这些文人所要表达的意义上说,蝉意象必然凝聚着古代文人的一些心理情感和生命体验,成为古代文人在其文学作品中表达自己思想特征的一个重要载体。
基于唐宋时期中国的诗人众多,其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也是多种多样的,他们表达的情感有其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唐宋时期文人写蝉作品中蝉意象的分析研究,从而获取他们的情感内涵,以便于帮助我们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可以更多的了解中国的文化精神,并可以大致探究古代文人思想的价值取向。
破蛹羽化而成仙,蝴蝶意象在古代文学之中的形成与发展
破蛹羽化而成仙,蝴蝶意象在古代文学之中的形成与发展导语:蝴蝶作为一种非常美丽的昆虫,经常出现在花丛中,所以很早以前就进入了古人的视野。
而且在很多古代壁画中都可以找到。
作为一个真实的东西,它出现在古人创造的文化中,所以它一定是这个文化的组成部分。
所以蝴蝶在古代一定有特定的含义。
从古人写的诗词歌赋中多次提到蝴蝶,不难看出蝴蝶在古代已经成为一种意象。
同时,蝴蝶意象不同于许多意象,它的意义不是唯一的,在不同的时代有所增加。
如同自然界中的蝴蝶一样,蝴蝶意象充满了神秘感。
从蝴蝶意象的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一、蝴蝶意象的出现1、从自然界到文化界的转变现实中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很难脱离自然,进入相对空灵的文化世界。
现实中很多东西不可能永远存在,但是文化可以把一个东西定格在永恒,这就是现实中的东西和文化中的东西的区别。
当现实中的事物进入文化领域,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蝴蝶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无外乎就是将现实之中的事物赋予特殊的文化内涵,这样就可以让现实之中的事物在文化领域得到应用从而彻底转化为文化的一部分。
蝴蝶原本就是自然界中比较美丽的存在,不同品种的蝴蝶所展现出来的美也不尽相同。
所谓"饱暖思淫欲",因此,这种美丽的事物很快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
蝴蝶给蝴蝶赋予特殊的文化意义其实很简单,因为自然界的蝴蝶大多出现在花中,本身就很美,所以古人看到蝴蝶就会联想到香花和美好的事物。
用古代人对蝴蝶的印象,说明蝴蝶有着特殊的文化意义,促成了蝴蝶从自然到文化的转变。
2、春秋时期的梦蝶意象随着蝴蝶文化意义的出现,文化界出现了很多关于蝴蝶的文化作品。
无论在诗歌、陶瓷还是绘画艺术上,都能找到蝴蝶的身影,这也促成了蝴蝶意象雏形的出现。
但这个形象的原型太模糊,不具有代表性,最早的代表性蝴蝶形象应该出现在春秋时期。
庄子因为周朝的覆灭,原有的统一思想格局被打破。
许多新思想的出现创造了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争鸣时代。
古诗中的动物意象
古诗中的动物意象1、蝉(1)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例1: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中字字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
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受压制。
蝉如此,人也如此,二者融为一体,寄托遥深。
因为上书议政事,冒犯了武则天,被人诬陷下狱。
宾王愤懑之极,在狱中写下这首诗。
例2: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例3: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2)悲凉凄切。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例1: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例2: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例3: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寒蝉鸣我侧”例4:许棠的《蝉》,“报秋凉渐至,斯夜思偏清。
默守疑相答,微摇似欲行。
”诗中的“默守”、“欲行”语义双关,不但写蝉,而且写人,诗人的离愁别恨寄寓于蝉身上,而蝉的孤单悲凉却是诗人的化身,而作者把这种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
例5:朱熹的《宿寺闻蝉作》,“树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
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薰。
”客听到蝉鸣而惊,夕阳之蝉,凄恻哀惋。
夕阳西下,蝉不得不离白昼而去,在凄寒的夜晚哀鸣,令人感到悲怆,而作者把羁旅之悲寄托在蝉身上,体现出人作为普通生命体面对广漠宇宙所拥有的孤独无助。
昆虫入诗
昆虫入诗情趣多翻看前人作品,昆虫入诗的比比皆是,蟋蟀、萤火虫、蝴蝶、蜻蜓、蜜蜂等都有人描述过。
《文心雕龙·物色》中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这就是说,各个季节有各个季节的景物,人的思想感情随着各个季节、各个景物的变化而变化并以文辞表达出来。
下面就蝴蝶、蜻蜓为对象,选出一些诗句共同欣赏。
(一)蝴蝶王勃在《对酒春园作》中写到:“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
”唐朝诗人王建的《春来曲》中也有描述:“光风暾暾蝶宛宛,绕树气匝枝柯软。
”诗圣杜甫的很多诗歌中都描绘了蝴蝶在百花丛中的曼妙姿态。
《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小寒食舟中作》:“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绝句》:“蔼蔼花蕊乱,飞飞蜂蝶多。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贺在《蝴蝶舞》中也写到:“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
”李商隐在《柳》中也提到白色的蝴蝶:“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
”郑在《春怨》中描述:“风吹数蝶乱,露洗百花鲜。
”卢纶在《咏玫瑰花寄赠徐侍郎》中写到:“蝶散摇轻露,莺衔入夕阳。
”王驾在《雨晴》里写到:“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总结:蝴蝶因常在花繁叶茂时游离在花丛中间,又被人们称为“花中仙子”,其身影的出现,跟一定的季节、气候有关系,就因为如此,为了达到以小写大,以点代面的艺术效果,蝴蝶就成为了意象进入诗人笔中,翩飞在诗文之间。
(二)蜻蜓杜甫的《卜居》: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
”他在《曲江》中也写到:“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杜牧的《洛中二首》:“风吹柳带摇清绿,蝶绕花枝恋暖香。
”他的另一首《惜春》:“小丛初散蝶,高柳即闻蝉。
”王建的《晚蝶》:“粉翅嫩如水,绕彻乍秋风。
日高霜露解,飞入菊花中。
”元稹的《景申秋八百》:“蜻蜓怜晚露,蛱蝶恋秋花。
”刘禹锡《和乐天〈春词〉》:“新妆适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中国古诗词中的蟋蟀意象
蟋蟀,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多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
该昆虫之名除蟋蟀外,还有蛬、吟蛬、蛩(吟蛩、寒蛩、斗蛩)、促织、趣织(趋织)、蜻蛚、蚟孙等,俗名也称蛐蛐儿。
古往今来,世人对蟋蟀似乎有着独特的情感寄托,它总是和我们的生活有着万缕千丝的关系,在蟋蟀的身上融入了无数文人的文化情怀。
一、蟋蟀———从自然界中的昆虫走向审美意象“蟋蟀”最早出现在《诗经·豳风·七月》中,“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这段文字着重写昆虫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由蟋蟀依人写到寒之将至,先民们从昆虫的活动中感知季节、安排农事。
但诗歌本身是反映奴隶受贵族压迫,虽终岁辛劳,却依然饥寒交迫。
“蟋蟀”在这里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只是人们自然生活场景的组成部分,并没有丰富的文学内涵。
《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
”诗中以蟋蟀起兴,感叹岁月飞逝,而时光易逝的感慨则来自于蟋蟀自野入堂这一自然现象。
如此,蟋蟀这一随季节出没的昆虫便被赋予了人文色彩。
蟋蟀文学内涵的产生,与《诗经·唐风·蟋蟀》有关,但更明显地体现在宋玉的作品《九辩》中。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作品中,秋天的萧瑟景象与失意贫士的悲凉内心交织在一起,伴随着幽静的深夜中哀婉的鸣叫声,越发显得孤单凄凉,自此,蟋蟀的悲秋文化内涵在文学作品中形成了一个长期传统。
蟋蟀鸣而天下知秋,“悲秋”现象使得古代吟颂蟋蟀的诗人大多无法摆脱这一审美移情心理。
“蟋蟀”在《古诗十九首》中出现时内涵就丰富得多了。
《明月皎夜光》之七“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诗文中的“促织”指的就是蟋蟀。
诗歌以悲秋起兴,从美好夜景中,抒写客中独步的忧伤,那“美好”也会变得“凄凉”。
浅谈《诗经》中动植物意象的采用
·文学艺术·浅谈《诗经》中动植物意象的采用■魏狄辰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广东珠海 519087摘 要:扬之水的《诗经别裁》给诗经注释并不是主流的循规蹈矩,而是另辟门路地从史学、音韵、文学等多方面角度来解读的。
不仅提升了我对《诗经》的进一步的理解,而且也让我掌握到了这样一种全方面多角度的文学作品的分析方法。
而我接下来主要运用这种方法再结合《诗经别裁》去讨论《诗经》中的意象采用。
关键词:诗经;动植物;意象引言学《诗》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是孔子的名言。
以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为始,而有了《诗经》的博物学研究,可以算作训诂考据一派的分支罢,这一分支的力量却是不小,著作也多。
令人爱读的有陆氏《疏》,宋人罗愿的《尔雅翼》,清人多隆阿的《毛诗多识》。
1.《诗经》中的几种常用意象1.1动物意象我们很容易在《诗经》中看到有许多诗歌以动物来作为题目。
仔细归类一下,经常出现的动物大概分为走兽、昆虫、飞禽、四害这四类。
(1)走兽:其中,走兽主要以牛、羊、马、鹿等为主。
这些走兽意象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温文尔雅,温顺无害。
其主要的象征意义是隐居的贤才或者君子。
而凶猛的走兽在《诗经》中却隐隐于林。
《小雅·鹿鸣》就是将谦谦君子比作鹿。
其选择的《小雅·白驹》中就以马起兴,看似主人在挽留客人,实则是把贤才比作白驹,体现了贤才的不肯入世以及君王的求贤若渴。
(2)昆虫:《诗经》中的许多诗歌还特别喜欢用昆虫来作为意象。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国风·曹风·蜉蝣》。
这类诗歌大多都以蜉蝣之类的昆虫起兴,借以感叹生命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和面临消亡的困惑。
诗人们喜欢把这类弱小的昆虫比作自己。
《诗经别裁》中也有提到,每及于日月易逝,寿命无常,如《唐风》中的《蟋蟀》。
(3)飞禽:另外,《诗经》中的诗歌也经常用飞禽来作为意象。
大概统计一下,《诗经》中使用飞禽意象有四十三种。
《诗经别裁》中的第一篇便是讨论《关雎》,虽然扬之水主要从“兴”的文学角度去分析文章,而在意象的方面分析较少。
关于昆虫的诗词
关于昆虫的诗词,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昆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还通过昆虫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关于昆虫的诗词及其赏析:1. 唐代白居易《闻虫》诗句:“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
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
”赏析:此诗以秋夜中的虫鸣为背景,通过“暗虫唧唧”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秋夜的寂静与虫鸣的扰人。
诗人以虫鸣为引子,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愁绪与无奈。
2. 宋代杨万里《夏夜追凉》诗句:“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赏析:杨万里在这句诗中,通过“竹深树密”和“虫鸣”的描绘,营造了一个幽静的夏夜场景。
虫鸣声此起彼伏,不仅增添了夏夜的生机与活力,还让人感受到一丝丝微凉之意,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抚慰。
3. 唐代王籍《入若耶溪》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赏析:虽然此句并非直接以昆虫为主角,但蝉鸣的加入使得整个山林显得更加静谧与幽深。
蝉鸣与林静、鸟鸣与山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4. 唐代卢仝《新蝉》诗句:“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
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
”赏析:卢仝在这首诗中,以新蝉的鸣叫为引子,通过“泉溜潜幽咽”和“琴鸣乍往还”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清新脱俗的自然世界。
蝉鸣如同长风剪不断的旋律,在树枝间回荡不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5. 宋代辛弃疾《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诗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赏析:辛弃疾的这句词以明月、惊鹊和鸣蝉为意象,构建了一个清新宁静的夏夜画面。
明月高悬天空,惊鹊飞起;清风徐来,蝉鸣声声入耳。
这些元素相互映衬,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美好的自然世界。
6. 其他关于昆虫的诗词●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虽未直接提及昆虫,但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其筑巢育雏的行为与昆虫生态息息相关。
●宋代贾岛的《病蝉》则将蝉表现为受难者的形象,通过病蝉的形象来暗示官场失意的文人内心的凄清与无奈。
有关昆虫的诗句
有关昆虫的诗句1.唐·杜甫《曲江二首》诗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2.唐·王维《鸟鸣涧》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3.唐·李白《赠闾丘处士》诗句:“贤者处世,若大川乔岳,虽不留垢,而借物载舟。
”4.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唐·李商隐《无题》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唐·杜牧《秋夕》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7.宋·苏轼《水调歌头》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8.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诗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9.宋·李清照《如梦令》诗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10.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诗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1.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诗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12.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13.宋·欧阳修《蝶恋花》诗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14.宋·晏殊《浣溪沙》诗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15.宋·秦观《鹊桥仙》诗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6.宋·黄庭坚《念奴娇·赤壁怀古》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7.明·高启《梅花九首》诗句:“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18.明·徐渭《题画》诗句:“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19.明·唐寅《把酒对月歌》诗句:“我学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20.明·戚继光《望阙台》诗句:“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昆虫的古诗
昆虫的古诗《蝉》作者:虞世南(唐)诗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蜂》作者:罗隐(唐)诗文: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蜻蜓》作者:韩偓(唐)诗文:碧玉眼睛云母翅,轻于粉蝶瘦于蜂。
坐来迎拂波光久,岂是殷勤为蓼丛。
《促织》作者:杜甫(唐)诗文: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草根吟不稳,床下夜相亲。
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悲丝与急管,感激异天真。
《蝴蝶》作者:徐夤(唐)诗文:缥缈青虫脱壳微,不堪烟重雨霏霏。
一枝秾艳留教住,几处春风借与飞。
防患每忧鸡雀口,怜香偏绕绮罗衣。
无情岂解关魂梦,莫信庄周说是非。
《萤火》作者:杜甫(唐)1. • • 1. • • 1. • • 1. • • 1. • • 1. •诗文: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
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
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
《秋蝉》作者:朱受新(清)诗文:抱叶隐深林,乘时慧慧吟。
如何忘远举,饮露已清心。
《闻虫》作者:白居易(唐)诗文: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
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
《月夜》作者:刘方平(唐)诗文: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春夕旅怀》作者:崔涂(唐)诗文: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1. • • 1. • • 1. • • 1. • •。
关于昆虫的五言诗
关于昆虫的五言诗
昆虫是自然界中一类神奇的生物,它们形态各异、色彩斑斓,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数的乐趣。
自古以来,我国的文人墨客便喜欢以昆虫为题材创作诗词,其中五言诗便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五言诗,是指每句诗的字数为五个,总共四句,形成一首诗。
它简洁明了,韵味悠长,便于传唱。
将昆虫与五言诗结合,既能展示昆虫的魅力,又能体现诗歌的优美。
下面,我们通过几首昆虫五言诗,来感受它们的美好。
首先,有一首描绘蝴蝶的诗句:“翩翩蝴蝶舞,的花丛中。
轻盈随风去,寻梦天涯踪。
”这首诗形象地表现了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场景,展现了蝴蝶优美的身姿和自由追逐梦想的精神。
其次,有一首关于蜜蜂的诗句:“勤劳蜜蜂儿,采蜜百花间。
无私奉献己,换来世间甜。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勤劳无私的品质,体现了它们为人们带来甜蜜生活的辛勤付出。
再来一首描绘蜻蜓的诗:“清风拂绿水,蜻蜓立上头。
逐波翩翩舞,戏水映晴空。
”这首诗描绘了蜻蜓在水面上翩翩起舞的美景,展现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气息。
最后,有一首关于蝉的诗:“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夜深人不寐,蝉鸣扰梦魂。
”这首诗表现了蝉鸣声传播得很远,让人感受到它们高洁的品质,同时也展现了夜晚宁静的氛围。
总之,昆虫五言诗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将昆虫与诗歌相互融合,展
现出大自然的神奇和生机。
通过昆虫五言诗,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感受它们的美丽与魅力。
《全唐诗》中的文化甲虫及其意象浅析
《全唐诗》中的文化甲虫及其意象浅析作者:王与琳任国栋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33期[摘要]文化昆虫学(Cultural Entomology)是研究昆虫在人类实践中给予其精神和灵魂滋养的科学,它由包括文化甲虫在内的多个昆虫学分支组成。
昆虫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特色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伴随汉文化而成长,伴随中华文明而兴旺。
甲虫文化是文化昆虫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人类在与甲虫社会的密切交往中产生的精神文化。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诗歌极为昌盛的朝代,产生了大量昆虫文化,其中甲虫文化是其文苑中标价浓浓的一笔。
该文对《全唐诗》中昆虫诗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并针对其中的甲虫诗作了系统的梳理,追溯了唐代社会的变迁中甲虫诗作的发展情况和唐代甲虫诗作所蕴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全唐诗;昆虫;甲虫;文化内涵[基金项目]2016—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严酷的青藏高原为何蕴藏丰富的拟步甲种类?—基于裂变选择理论和岛屿生物进化理论的分析解释”(31572309)[作者简介]王与琳(1993—),女,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昆虫分类学;任国栋(1955—),男,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昆虫系统进化与多样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Q96;I20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3-0106-06 [收稿日期] 2020-01-10前言甲虫是地球自然生态环境进化最为成功的巨大昆虫类群,已知种数超过40万,约占六足动物亚门(Hexapoda)已知物种总数的38.0%以上。
甲虫因其体壁坚硬、前翅特化为保护后翅的铠甲而得名。
“甲”是天罡地支之首,具有坚强刚毅品格和生命力旺盛之意,自古受到文人墨客推崇,至今深受世界各地普遍喜爱,形成了源远流长的“甲虫学”(Coleopterology)或文化甲虫学(Culture Eoleopterology),即研究甲虫在人类实践中给予其精神和灵魂滋养的科学,构成了文化昆虫学(Cultural Entomology)的一个重要分支。
与科举相关的唐宋昆虫诗词意象管窥
与科举相关的唐宋昆虫诗词意象管窥摘要:科举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无数举子为之终生奋斗。
在这个看似机会均等实则无比艰难的过程中,举子们写下大量与科举相关的文学作品,来表达金榜题名的喜悦或者名落孙山的苦楚。
昆虫意象与金榜题名、落第失意等情感均有契合的土壤,是与科举相关的文学作品中极具内涵的表达,诗人通过昆虫来表达或欣喜若狂、或沮丧悲戚的内心感受。
另外还有宋代的考官锁院诗也是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
关键词:科举;昆虫;诗词;意象1金榜题名与昆虫意象的指代意义登第又称及第、登科、得第等,指举子合格通过科举考试。
唐代科举登第后不直接授予官职,还要通过吏部举行的释褐试,通过以后才能取得官职,有的登第举子多年没有能够通过释褐试而无法获得官职。
到了宋代,进行了一定的改革,登第即可授官,金榜挂名时就是仕途之始。
因此,宋代举子对登第的喜悦更为明显,留下了近千首登第诗,用以抒发欢喜和荣耀之情。
宋代科举考试及第者会参加诸如观看发榜、唱名赐第、探花游街、报喜谢恩、喜宴等一系列的庆祝活动,而探花则是其中最有趣的一项内容。
唐以来,皆是及第者中选年轻英俊者为探花,北宋延袭了这个习惯。
探花郎一般要自己作诗,他人再来附和赠诗。
北宋黄裳有《代探花郎》(二首),其一云:蟾宫兄弟满清都,竞向花前醉索扶。
昨夜碧桃源里去,蕊香多少上蜂须[1]。
这首诗洋溢着青春的畅快,有着明显的科举文化特色。
探花是在放榜谢恩后不久举行的,阳春三月蜂飞蝶舞,百花争艳,探花使访遍长安园林佛寺,采集名花异卉,心情雀跃而踌躇满志,在他们眼中的繁花盛景是对寒窗苦读最好的回报,与花相依相伴的蝴蝶、蜜蜂等也沾上了及第的喜气,人和蜂蝶合二为一,在花丛中尽情飞舞,舒展着多年来心头的压抑。
唐著名诗人顾况之子顾非熊是一位科场耆老,也是中唐末期的著名诗人。
他蹉跎考场近三十年后,终于在会昌五年(845)被唐武宗特放榜及第,喜极之余地写下了《关试后嘉会里闻蝉感怀呈主司》一诗:昔闻惊节换,常抱异乡愁。
“虫声有足引心”——论魏晋六朝诗歌中的昆虫意象
2017年3月第30卷第2期保定学院学报JOURNAL OF BAODING UNIVERSITYMar.,2017V〇L30 No.2【文学研究】DOI:10.13747/ki.bdxyxb.2017.02.013“虫声有足引心”一论魏晋六朝诗歌中的昆虫意象尚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100081)摘要:魏晋六朝时期,诗人经常借用一些昆虫意象来抒发情感:或以虫暗示时间之流逝,人生之短暂;或以虫喻人, 表示赞美或讽刺之意;或以虫表达遁世、求仙的愿望,等等。
这些昆虫意象,对后来中国文学(创作)中出现的昆虫意象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魏晋六朝;诗歌;昆虫;意象中图分类号:丨2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494(2017)02-0067-08在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低下,人类对大自然心存敬畏,认为自然万物皆有灵性。
如风、雷、闪电 等,认为它们背后有某种超自然的力量,通过认识、解读它们,就能揭开大自然背后的神秘面纱。
慢慢 地,在一些物象身上,便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情感,这可能是最原始的意象了。
说到这里,有必要说明一 下物象与意象的区别。
所谓物象,即客观事物,包括形状、声音、颜色、味道等,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 在。
意象,乃为“意中之象”,兼有主客观的统一,指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并赋予其某种特殊的 涵义。
例如,“竹”本为一种客观事物,但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 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中,“竹”成为了一种意象,象征着不畏逆境、坚韧刚强的君子风范。
一般 来说,诗人会借助某些客观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情思,化物象为意象。
渐渐地,很多意象通过文字记 载并传承下来。
而作为动物意象类别中的虫类意象,从一开始就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人类也 把它们记录了下来,成为文学作品意象群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诗歌单句字数不多,为了使有限的字词表达丰富的涵义,意象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
意象叠加古诗
意象叠加是一种诗歌创作技巧,通过将多个意象叠加在一起,创造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以下是一些意象叠加的古诗例子: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将床、明月、霜、故乡等多个意象叠加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将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等多个意象叠加在一起,描绘了秋日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悲叹。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将月、乌、霜、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等多个意象叠加在一起,描绘了枫桥夜泊的寂静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忧愁之情。
唐诗中多种昆虫意象共生融合
唐诗中多种昆虫意象共生融合昆虫的生命轨迹严格遵守自然法则。
它们按照自己的时间出现或消失,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活动。
从物候学来看,春、夏、秋三季都属昆虫活动频繁的时期,不同种属的昆虫选择不同的时间段出现、繁衍、消亡。
当昆虫进入文学视野,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作家与创作时机的问题。
不同的昆虫,给了作者不一样的情感寄托,烘托出差异化的文学效果。
纵观中国古代各时期对昆虫文学的归纳和划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而这季节性特征恰恰是导致昆虫意象面貌迥异的直接原因。
如果说蝉是夏虫的代表,蟋蟀是秋虫的代表,那么蝴蝶、蜜蜂这一类无疑就是“春虫”的代表,它们的出现基本可以判断文学的创作时间,并由昆虫特殊的指代意义推出创作主旨。
正因为有了这些差异化的因素,从而赋予了昆虫文学丰富的文化内涵,促进了昆虫文学经典化的演进。
蜂、蝶是春季最活跃的代表性昆虫,有了这些飞翔的小生命,文学作品中的春季才更显灵动多姿。
以唐诗为例,但凡春景,往往有蜂、蝶的映衬,虽不是主角,却能产生画龙点睛的妙韵。
春天的唐诗,包含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祝福与思考。
这中间有群蜂采花的情致、蝴蝶翻飞的欣喜,春种秋收的辛劳和“采得百花成蜜后”的反思,蜂与蝶的形象在唐诗中相映成趣。
同时,唐诗中的昆虫意象还有几个明显的组合特征,比如和植物共成篇章、多种昆虫同时出现、与其他动物的相互呼应、为社会生产带来“春”的希望等。
一、昆虫与植物是构成唐诗春景的基础要素花是春天的使者,随花而来的是蜂。
长期以来蜂都是人们恐惧而避之不及的昆虫,随着对蜂的认识的深化,了解了蜂在授粉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副产品蜂蜜广为人们喜爱,蜜蜂成为春天物候的象征之一。
花是蜂的食物来源,看到蜜蜂在花间飞舞也就预示着春天真正到来了。
蜜蜂有逐甜的天性,是花的虫媒,孟郊曾写到:“逃蜂匿蝶踏花来,抛却黄麋一瓷碗。
”(《济源寒食》)诗中黄麋即花粉,当时人们已经知道蜜蜂能从植物上采下花粉。
但唐代还没有出现“蜂媒”一词,宋文字记载中才有。
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十种意象之“蝉”
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种意象之“蝉”在芸芸万物中,蝉因其居⾼饮露、声远时短等特点,受到诗⼈的青睐,成为其寄托情思的物象。
“四⽉秀葽,五⽉鸣蜩”的时令最先出现蝉的作品是《诗经·七⽉》:“四⽉秀葽,五⽉鸣蜩。
” 蜩,就是蝉。
朱熹评注说“蜩,螗,皆蝉也” 。
“五⽉鸣蜩”,就是“正值五⽉盛夏,蝉声不绝于⽿”。
此句点名了蝉鸣的季节,可见,诗⼈已经注意到蝉鸣的时令性。
▲四⽉秀葽,五⽉鸣蜩此外,《礼记·⽉令》中也说“(仲夏之⽉)⿅⾓解,蝉始鸣”,也反映出蝉这⼀物种的⽣物节律。
由于蝉的⽣命活动主要在夏秋之际,因此寒蝉的嘶鸣⼜往往引起诗⼈对秋季的关注。
▲秋蝉鸣树间“秋蝉鸣树间,⽞鸟逝安适?”(《古诗⼗九⾸·明⽉皎夜光》)当树梢传来寒蝉时断时续的流鸣,当燕⼦成双结对翩然南飞,诗⼈不由怅然感叹秋天的到来。
▲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鸣蝉厉寒⾳,时菊耀秋华”(潘岳《河阳县作⼆⾸)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骆宾王《在狱咏蝉》)“ 哀蝉⽆留响,丛雁鸣云霄。
”(陶渊明《⼰⾣岁九⽉九⽇》) “园柳吟凉久,嘶蝉应序惊。
”(王由礼《赋得⾼柳鸣蝉》)这些诗作,⽆不流露出诗⼈因蝉鸣⽽⽣发的秋思。
因此,在古代诗词中,蝉鸣⾸先表现的是时序之变:是仲夏的来临,是早秋的将⾄。
“红树蝉声满⼣阳”的伤逝蝉的⽣命短暂,夏⽣⽽秋终,庄⼦的“不知春秋”⼀语说的就是蝉。
因此蝉鸣容易使诗⼈产⽣万物永恒、⽣命短暂之悲,⽽秋蝉的嘶鸣更易引起“物华将尽”之感。
诗⼈写蝉,其实寄寓的是个⼈对时光流逝的叹惋,对⽣命本体的执着和悲叹,是“⼣阳⽆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奈与惜时。
陈⼦昂在《感遇诗三⼗六⾸其⼗⼆》中写到:“⽞蝉号⽩露,兹岁已蹉跎。
群物从⼤化,孤英将奈何。
”诗歌以蝉⾃喻,表⾯写蝉⾯对⽩露的到来,⾯对死亡的⽆可奈何,实际写的是对个⼈已近暮年的⽆奈与叹息。
“⼀闻愁意结,再听乡⼼起。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似。
衡门有谁听?⽇暮槐花⾥。
”(⽩居易《早蝉》)唐代⼤诗⼈⽩居易因“⼒挽狂澜⽽未逮,忠⼼报国⽽被贬”,这已让他⼼中充满愤懑,⼼情异常沉重,⽽秋蝉的声声哀鸣,⼜唤起了在黄昏暮年对家园的思念。
【教学论文】借物抒情,不即不离——骆宾王《在狱咏蝉》鉴赏【教师职称评..
借物抒情,不即不离——骆宾王《在狱咏蝉》鉴赏在狱咏蝉·并序骆宾王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①;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②,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③,将④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⑤纆。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⑥,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
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⑦蝉声唱,南冠⑧客思深。
不堪玄鬓⑨影,来对白头吟⑩。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①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
”借此自叹其不得志。
这里即用其事。
②而听讼两句:传说周代召伯巡行,听民间之讼而不烦劳百姓,就在甘棠(即棠梨)下断案,后人因相戒不要损伤这树。
召伯,即召公。
周代燕国始祖,名,因封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而得名。
③曩时:前时。
④将:抑或。
⑤徽:捆绑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⑥缀诗:成诗。
⑦西陆:指秋天。
⑧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
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事。
⑨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⑩白头吟:乐府曲名,《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
两句意谓,自己正当玄鬓之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的诗句。
【小序鉴赏】这首诗前有一段序,而现在通行的一些唐诗选本往往只录诗,对序则弃而不录。
其实这段序文与诗是一有机整体,诗中比兴寓意,亦即自然之物与人格化身的契合,是以序文的铺叙直言为前提的。
古代诗歌中蝉的意象
古代诗歌中蝉的意象蝉,作为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在苍茫宇宙中显得微不足道。
然而正是它的这一生命规律博得了文人墨客的厚爱,蝉被带入诗词中成了较多的描写对象。
一、显示出时间的变化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给人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感。
诗人常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另有“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诗》)“红树”、“蝉”、“夕阳”、“白头”自然融为一体,落日相伴的蝉恰恰是白头之人的真实写照。
加上离别之悲,是一种下降凝缩的力的运动。
蝉的这一寄托,突出了诗人的主体感受,即天步悠长,人生如白马过隙,倏忽即逝的悲剧意象,蝉的这种意象,词微旨远,妙不可言。
1、阅读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六首其十二》,回答问题。
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
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
有人说,这首诗明写蝉,暗伤己。
请予以分析。
二、映射出悲凉的情调秋天给人的审美感受是一种悲凉的情调,蝉极易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形成孤冷意象融入到别离远游之中。
2、阅读许棠的《蝉》,回答问题。
报秋凉渐至,斯夜思偏清。
默守疑相答,微摇似欲行。
有人说,诗中的“默守”、“欲行”语义双关。
请予以分析。
3、阅读朱熹的《宿寺闻蝉作》,回答问题。
树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
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薰。
客听到蝉鸣为何惊?三、赋予蝉高格之形象中国古代文人历尽沧桑,诸如宦海浮沉,名利追逐,市朝倾轧,世态炎凉,难免滋生出往事如梦,命运坎坷的迷惘和感伤。
诗人常通过蝉的描写反映了自己失意之情,高格之情调。
4、阅读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回答问题。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有人说“‘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中字字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
”请予以分析。
答案:1、答案:该诗表面写蝉在白露到来时,必死无疑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情,实质上是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百的悲剧情怀,凄冷的人生风雨,字里行间无疑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关于昆虫发育的诗句
关于昆虫发育的诗句1.关于昆虫的古诗1、《月夜 / 夜月》【作者】刘方平【朝代】唐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白话翻译: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
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
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2、《村夜》【作者】白居易【朝代】唐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白话翻译: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着,山村周围行人绝迹。
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3、《杂感》【作者】黄景仁【朝代】清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白话翻译: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抒发心中的不平。
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
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4、《蜂》【作者】罗隐【朝代】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白话翻译: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5、《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作者】李商隐【朝代】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白话翻译: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中多种昆虫意象共生融合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唐诗中多种昆虫意象共生融合昆虫的生命轨迹严格遵守自然法则。
它们按照自己的时间出现或消失,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活动。
从物候学来看,春、夏、秋三季都属昆虫活动频繁的时期,不同种属的昆虫选择不同的时间段出现、繁衍、消亡。
当昆虫进入文学视野,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作家与创作时机的问题。
不同的昆虫,给了作者不一样的情感寄托,烘托出差异化的文学效果。
纵观中国古代各时期对昆虫文学的归纳和划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而这季节性特征恰恰是导致昆虫意象面貌迥异的直接原因。
如果说蝉是夏虫的代表,蟋蟀是秋虫的代表,那么蝴蝶、蜜蜂这一类无疑就是“春虫”的代表,它们的出现基本可以判断文学的创作时间,并由昆虫特殊的指代意义推出创作主旨。
正因为有了这些差异化的因素,从而赋予了昆虫文学丰富的文化内涵,促进了昆虫文学经典化的演进。
蜂、蝶是春季最活跃的代表性昆虫,有了这些飞翔的小生命,文学作品中的春季才更显灵动多姿。
以唐诗为例,但凡春景,往往有蜂、蝶的映衬,虽不是主角,却能产生画龙点睛的妙韵。
春天的唐诗,包含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祝福与思考。
这中间有群蜂采花的情致、蝴蝶翻飞的欣喜,春种秋收的辛劳和“采得百花成蜜后”的反思,蜂与蝶的形象在唐诗中相映成趣。
同时,唐诗中的昆虫意象还有几个明显的组合特征,比如和植物共成篇章、多种昆虫同时出现、与其他动物的相互呼应、为社会生产带来“春”的希望等。
一、昆虫与植物是构成唐诗春景的基础要素花是春天的使者,随花而来的是蜂。
长期以来蜂都是人们恐惧而避之不及的昆虫,随着对蜂的认识的深化,了解了蜂在授粉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副产品蜂蜜广为人们喜爱,蜜蜂成为春天物候的象征之一。
花是蜂的食物来源,看到蜜蜂在花间飞舞也就预示着春天真正到来了。
蜜蜂有逐甜的天性,是花的虫媒,孟郊曾写到:“逃蜂匿蝶踏花来,抛却黄麋一瓷碗。
”(《济源寒食》)诗中黄麋即花粉,当时人们已经知道蜜蜂能从植物上采下花粉。
但唐代还没有出现“蜂媒”一词,宋文字记载中才有。
在大自然长期的选择中,传粉蜂类与虫媒植物间逐步建立了互相适应、依存的协同进化关系,它们同期成长、互为彼此的生存条件。
蜜蜂在采蜜过程中顺带着完成了植物传粉的使命,不仅使蜜蜂获得了充足的食物,还使植物得以传宗接代,繁衍昌盛。
这蜜蜂完全自然的生态行为,促进了植物资源的发展,并间接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树头蜂抱花须落”(韩亻屋《残春旅舍》)就是形容蜜蜂在采集花粉时的样子,雄蕊因为蜜蜂的环抱而脱落。
杜甫见之细微之妙:“芹泥随燕觜,花蕊上蜂须。
”(《徐步》)以蜂须来代指蜂,写蜜蜂的触角上沾满了花粉。
蜜蜂在花丛中尽情飞翔,这种畅快而自由的感受是诗人羡慕的,王建写“鸡睡日阳暖,蜂狂花艳烧。
”(《原上新居十三首》)勾勒了慵懒的春日里,用了“狂”来形容蜜蜂在繁花中非常活跃的身影。
齐己的“繁香浓艳如未已,粉蝶游蜂狂欲死。
”(《石竹花》)也说蜜蜂之“狂”。
裴谐用“多少游蜂尽日飞,看遍花心求入处”(《观修处士画桃花图歌》)来形容蜜蜂整日不停不歇地流连在花间的情景。
诗人们形容蜜蜂在花蕊中的姿态也是各有千秋,元稹的“撩乱扑树蜂,摧残恋房蕊”(《谴春十首》)尽抒野蛮却眷恋之态。
孟郊说“蜜蜂为主各磨牙,咬尽村中万木花”(《济源寒食》)尽抒蜜蜂饕餮大餐的模样。
人们第一次说蜂是护花使者,来源于许浑的诗“林晚鸟争树,园春蜂护花。
”(《献白尹》)。
蜜蜂喜欢花间恋香,“露下添馀润,蜂惊引暗香。
”(钱起《月下洗药》)即如此。
于蜂而言,花是值得眷恋的摇篮,是他们一生都依赖的对象,因此孙鲂说“蜂攒知眷恋,鸟语亦殷勤。
”(《主人司空后亭牡丹》)蜂在花中嬉戏、玩耍、饮食,这情景在文人墨客的眼中是非常幸福而诗意的事情,韦庄的一句“戏蝶游蜂花烂熳。
”(《归国遥》)仿佛使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热闹的春景。
有花有蜂组成了明丽的春景,待到花落季节,蜜蜂便淡出了春的视野,春去了,花落了,蜂也少了。
贺兰进明在《行路难》中写“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
”蜂远离了芳树枝的原因是春天的繁花已经落尽。
于鹄也写到“蕊焦蜂自散,蒂折蝶还移。
”(《惜花》)足以反衬出花落之后春的寂寞。
二、唐诗中多种昆虫意象共生融合春景中出现的事物肯定不是单一的,即便微小昆虫,也展示出了多样化的共生姿态。
唐代最早将蜂蝶并举的诗篇是宋之问的《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诗中写到“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
”这一句不仅有生动的动词“绕”、“住”、“怜”、“回”,更让人联想到香气四溢的花蕊,让蜂蝶流连忘返的场景,春的美在于应接不暇、竞相绽放的繁花似锦,在于经历了一冬寂寞的各种昆虫,尽情展示生命活力的那份热闹。
元稹的“蝶舞香暂飘,蜂牵蕊难正。
”(《与杨十二、李三早入永寿寺看牡丹》)也生动描绘了一幅动态的场景,蝴蝶伴随花香而舞,花蕊因为蜜蜂的牵绊而摇摆不定。
春光里,蜂蝶因其生物学特性停留花间或追逐翻飞,这种景象在文人墨客眼里,就像一群嬉戏打闹的顽童,在阳光下释放年轻的生命活力。
岑参的《山房春事二首》中就用“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形容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诗中春日里蜂蝶之多让人应接不暇,它们甚至因春之欣喜,而做出了不畏人、“乱入房”的举动。
杜甫诗中“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百劳。
”(《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将昆虫拟人化,不仅写出了蜂蝶带来春的愉悦性情。
和蜂蝶之勤劳翻飞相比,蜻蜓就显得“懒”了,静停一边,躲避劳动,顽皮的天性跃然纸上。
裴说也用拟人手法写“游蜂与蝴蝶,来往自多情。
”(《牡丹》)孟郊则是用“游蜂不饮故,戏蝶亦争新”的“喜新”共性来抒发“万物尽如此,过时非所珍。
”(《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的惜春感慨。
耿将蜂蝶并用,营造了充满哲学思考的《寒蜂采菊蕊》图:游下晴空,寻芳到菊丛。
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
去住沾馀雾,高低顺过风。
终惭异蝴蝶,不与梦魂通。
诗中写蜂在晴日的菊花丛中流连有声、有影,高低错落,占尽风姿,但始终不像蝴蝶那般承载了庄周的自由逍遥之梦。
李商隐也在诗中关注了蜂蝶共生的形象,如“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二月二日》)、“蝶衔红蕊蜂衔粉,共助青楼一日忙。
”(《春日》)、“红露花房白蜜脾,黄蜂紫蝶两参差。
”(《闺情》)等等,他还善于运用蜂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在《当句有对》中“但觉游蜂饶舞蝶,岂知孤凤忆离鸾。
”就是借蜂写落寞的典范。
其着名的《蜂》诗: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
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
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
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诗歌借用了丰富的文化典故,营造出春天惆怅的意境。
再往后发展,温庭筠的“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惜春词》)、“蝶繁经粉住,蜂重抱香归。
”(《牡丹二首》)以更加华美的描写丰富了蜂蝶入诗的形象,司空图在《歌者十二首》中写到蜂蝶的亲人特性,“蜂蝶绕来忙绕袖,似知教折送邻家。
”随着诗歌创作的发展,诗人们将蜂与蝶并举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由此开启了唐五代及宋词中蜂蝶组合典型意象的滥觞。
在蜂蝶交相辉映的同时,有声的画面比无声的描绘更让人直接感受到春的热闹气息。
繁花丛中的蜂声虽小,却也生机勃勃,它让春天的图景更加生动逼真。
杜甫笔下的春天是一幅有声的画面,如“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
”(《弊庐遣兴奉寄严公》)“草牙既青出,蜂声亦暖游。
”(《晦日寻崔戢、李封》)不仅写灵动的蝴蝶轻舞飞扬,更因为蜜蜂的嗡嗡飞去来声,使繁忙的劳动景象充满生活味。
李贺的“蜂语绕妆镜,拂蛾学春碧。
”(《相和歌辞·难忘曲》)写春季与女性爱美的举动,薛逢的“戏蝶狂蜂相往返,一枝花上声千万。
”(《醉春风》)更是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蜂蝶闹春的熙熙攘攘。
还有诗僧齐己的“采去蜂声远,寻来蝶路长。
”(《庭际晚菊上主人》)以及侯冽在《花发上林》中的“乱蝶枝开影,繁蜂蕊上音。
”都用蜜蜂的嗡嗡声去开启春天的序幕。
三、昆虫与鸟共同描绘灵动的文学画面春天的大自然历经一冬的沉寂后,迫不及待地需要舒展和释放自由的身躯,在唐诗人笔下,大量活跃的鸟类和蜂蝶一起丰富春景的内涵。
许浑写“鸟散千岩曙,蜂来一径春。
”(《题宣州元处士幽居》)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春韵写得淋漓尽致,白居易说“游蜂逐不去,好鸟亦来栖。
”(《东坡种花二首》)以鸟和蜂对花木的追逐向往,来形容自己种花成功后的喜悦、自由、与随性。
韦应物巧妙融合杜鹃之声与晴蝶游蜂的形象,以“密竹行已远,子规啼更深。
绿池芳草气,闲斋春树阴。
晴蝶飘兰径,游蜂绕花心。
不遇君携手,谁复此幽寻。
”(《与卢陟同游永定寺北池僧斋》)勾勒出寺庙高远清丽的景色,一声子规啼更凸显了春的静谧幽深。
全期也写了“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突出啼鸟和游蜂闲适的状态。
在热闹之余,伤春之情绪也得以自然流露。
韩愈在《感春四首》中用“蜂喧鸟咽留不得,红萼万片从风吹。
”将乍暖还寒的伤春之情缓缓溢出,元稹的“山翠湖光似欲流,蜂声鸟思却堪愁。
”(《春词》)体现着浓浓的春思,又是新的一年到了,翘首期盼的人多愁善感,何时是归期?在春的感召下,诗人赋予了动物人的思想,韩愈的“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戏题牡丹》)就是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
张若虚善于摩状,他写“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
”(《代答闺梦还》)巧妙地用了一“窥”、一“上”的动作,和杜甫的“巢边野雀群欺燕,花底山蜂远趁人。
”《题郑县亭子》一样,他们都写活了蜂和燕、雀的举动。
此外,刘禹锡在诗中将鹤与蜂相提并论,如“游蜂驻彩冠,舞鹤迷烟顶。
”(《和郴州杨侍郎玩郡斋紫薇花十四韵》)以及“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昼居池上亭独吟》)等,都将蜂与鸟类互为衬托,对春天的描绘极具代表性。
四、春之希望与社会忧患意识的深层追问在唐以前,人们就已熟知蜂蜜的价值,喜欢蜂蜜的美味。
但由于当时蜂蜜不容易获得,因而显得尤为宝贵。
春季是酿蜜的好季节,在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时代,采集蜂蜜也成为了春天的代名词。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是对蜜蜂极为恰当的评述。
元稹在《大云寺二十韵》中写“新英蜂采掇,荒草象耕耘。
”写蜜蜂在新生的花蕊上采蜜。
姚合形容蜜蜂因采蜜而沾上了香味,飞过时都能闻到甜甜的蜜香味:“惊蝶遗花蕊,游蜂带蜜香。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李咸用诗中写“蕊繁蚁脚黏不行,甜迷蜂醉飞无声。
”(《远公亭牡丹》)形容蜜蜂嗜甜的特性,在花丛中“甜醉”了的模样。
韩亻屋则用拟人的手法写蜂采蜜:“蜂偷野蜜初尝处,莺啄含桃欲咽时。
”(《多情》)将蜂对花的多情眷恋写得异常生动。
唐代及以前,人们寻找野外蜂蜜食用多为采集“崖蜜”,孟浩然的诗中有记载:“入洞窥石髓,傍崖采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