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穆旦《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中国新诗选读《春》(穆旦)课例赏鉴

中国新诗选读《春》(穆旦)课例赏鉴

《春》课例赏鉴【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感知、探讨作者在春日的感受,从而理解诗的主题。

2.通过深入研读诗文,品味现代诗语言的特点,力求背诵全诗。

3.感悟青春,理解本单元“生命的律动”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1.在诵读过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从而逐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2.学会从意象入手,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和感受。

【教学方法】1.平等对话,合作交流。

2.以问代讲,逐层深入。

3.将诗歌与音乐、绘画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和创作的兴趣。

【课例实录】一、贴合文本,篆文导入师:同学们,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共同欣赏一首诗。

首先,大家来猜猜这个字念什么。

(用篆体板书课题:“”。

)生:春!下面有个“日”,上面是“草”。

师:看到这个字的形象,我们似乎感受到“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意朦胧,“几处早莺争暖树”的春之盎然,以及“竹外桃花三两枝”的春之素雅。

(学生随教师背诵着熟悉的关于春的诗句。

)究竟,是春天激发了想象,还是想象创造了春天?缘何在这最短的季节却产生了大量的诗篇?现代诗人穆旦在春天又会有着怎样的感受呢?二、知人论世,走近穆旦师:穆旦,原名查良铮,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现代诗人,在闻一多先生编选的《现代诗钞》一书中,他的作品入选数量仅次于徐志摩。

这首诗作于1942 年,24 岁的穆旦正值大好的青春年华。

诗人会在这个春日感受到什么呢?今天我们将通过《春》这首诗,走近穆旦,走进穆旦的心灵世界。

三、分析意象,把握情感师:先请课代表来读一读这首诗。

(课代表读课文。

)师:请问读完这首诗有什么疑问吗?生1:我对第2 节不太理解,不知道和第1 节有什么联系。

师:课间了解了一下,好多同学都有类似的困惑。

现在我们就来拨开云雾。

请同学们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诗中描述了哪些主要物象?它们有什么特点?据此你能体会出作者对春天有着怎样的感受吗?(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师:“特点”与“感受”结合形成了意象。

先分析第1 小节。

生2:他写了火焰、草、花朵、窗子,还有暖风,我觉得这些都会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很温暖,也很动感的感觉。

语文版必修一穆旦《春》教案

语文版必修一穆旦《春》教案

《中国现代诗二首(三)》教案教案设计[教学目的]一、了解冯至和穆旦两位诗人的创作经历和诗作风格,理解两首诗的内涵。

二、掌握一些鉴赏现代诗的方法,区分现代诗与传统诗歌的不同表现手法,以及中国现代诗对西方诗歌艺术的借鉴。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冯至被鲁迅称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尤其是他的十四行诗,特别得到读者的喜爱。

穆旦被誉为“用身体写作的诗人”,他的诗表明中国新诗与世界诗潮开始了同步的演变与发展。

他们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们的诗。

二、鉴赏《你说,你最爱看这原野里》1 简介冯至。

请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在课上介绍,教师补充。

冯至(1905—1993),现代作家、诗人、文学翻译家。

原名冯承植,字君培。

河北涿县人。

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对诗歌发生兴趣,开始新诗创作。

1923年起先后参加和发起组织浅草社和沉钟社,编印《沉钟》杂志和《沉钟丛刊》。

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在哈尔滨和北平从事教学工作。

1929年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

冯至在20年代以创作抒情诗著称,诗情含蓄深沉,风致幽婉动人,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1930年冯至与废名合编《骆驼草》周刊。

同年赴德国留学,研治文学和哲学。

1935年回国后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高中教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直到抗战胜利。

其间出版的诗集《十四行集》,利用外来形式创造现代新诗,表现日常生活中蕴涵着的诗意和哲理。

1946年返回北平,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至致力于翻译、教学和外国文学的研究工作,并坚持创作,还多次出国访问,从事对外友好和文化交流活动,担任北京大学西语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等职。

出版有散文集《东欧杂记》、传记《杜甫传》、诗集《十年诗抄》、论文集《诗与遗产》、译作《海涅诗选》和海涅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等。

穆旦诗歌语言的陌生化--穆旦《春》教学设计

穆旦诗歌语言的陌生化--穆旦《春》教学设计

穆旦诗歌语言的陌生化--穆旦《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穆旦诗歌语言的陌生化。

2. 通过对穆旦诗歌的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3. 通过穆旦的诗歌,引导学生对生命和自然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内容:1. 介绍穆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重点赏析《春》这首诗,感受其语言陌生化的表现手法。

3.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深入理解和欣赏穆旦的诗歌。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穆旦诗歌中独特的语言陌生化表现手法。

重点:通过《春》这首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投影仪和PPT。

2. 穆旦的诗集和录音设备。

3. 小组讨论和分享用的桌子和椅子。

教学过程:1. 导入:用一段优美的语言引入本课的主题——穆旦的诗歌。

2. 新课导入:介绍穆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为学生理解其诗歌打下基础。

3. 初步阅读:《春》这首诗的初步阅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和氛围。

4. 深入赏析:通过对《春》这首诗的深入解析,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穆旦诗歌中的语言陌生化表现手法。

5.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对《春》这首诗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享,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6. 课堂总结: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对穆旦的诗歌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本课的学习内容。

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观察学生对穆旦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分享,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3. 总结教学效果:对本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

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在小组讨论和分享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穆旦的诗歌展现出了极高的兴趣和投入。

通过观察他们的讨论和分享,我能够了解到他们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和对穆旦语言陌生化表现手法的欣赏程度。

2023《春》公开课课堂优质教案5篇

2023《春》公开课课堂优质教案5篇

2023《春》公开课课堂优质教案5篇《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朱自清先生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阐述,抓住了春的特点。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3《春》公开课课堂优质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2023《春》公开课课堂优质教案1学习目标:1、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3、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学法指导:精读、摘录教学工具:多媒体、录音机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创景导入: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

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

一、师生共赏:1、师生同读(配乐配画)师:深情朗诵。

生:深情朗诵。

师生齐诵。

读后说说文章的行文线索明确:盼、来、近总领全文,启开下文——概写初春的山、水、太阳——细致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2、师生同赏⑴小声读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填在表格中并写出喜欢的理由。

(师生分组同时进行以春草图的描写为例)喜欢的词语⑴嫩嫩的、绿绿的、⑵偷偷地、钻⑶理由:⑴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⑵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这样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喜欢的句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理由: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

穆旦《春》说课稿

穆旦《春》说课稿

穆旦《春》说课稿一、教材简介《春》是中国作家穆旦的一部短篇小说,收录在他的短篇小说集《失落的字母》中。

该小说以一种细腻、温情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的细小美好,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通过这篇小说,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春》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理解并运用一些文学术语,如意象、描写、语言等;•能够分析文本细节,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小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提高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细小美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春天的图片或描述春天的生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感知。

2.理解与感知(2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春》,通过个人阅读和理解,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和细腻描写。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3.文本分析(25分钟)引导学生对《春》进行文本分析,重点关注以下要素:•主题:穆旦通过《春》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意象:文中使用了哪些意象来描绘春天和生活中的美好?•描写:穆旦如何通过描写来表达主题和情感?•语言:文中使用了哪些特定的语言表达手法?4.思考与讨论(2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与讨论,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你对《春》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有什么认识和感受?•你认为《春》中的描写和语言表达有哪些亮点?•你觉得这篇小说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和思考?5.总结与展示(15分钟)请学生汇总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展示。

学生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口头演讲或其他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课堂延伸1.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文字表达对春天的感悟和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穆旦诗歌春教案

穆旦诗歌春教案

穆旦诗歌春教案教案标题:穆旦诗歌春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穆旦诗歌的特点和背景;2. 学习和欣赏穆旦诗歌的经典作品;3. 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美好情感。

教学内容:1. 穆旦诗歌的特点和背景介绍;2. 穆旦诗歌中的春天题材;3. 学习和欣赏穆旦诗歌的经典作品;4. 学生创作穆旦诗歌。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入春天的主题,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穆旦诗歌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包括其流行的时代背景、诗歌形式和表现手法等。

2. 分享穆旦诗歌中常见的春天题材,如春花、春雨、春风等,以及表达春天美好情感的方式。

三、诗歌欣赏(20分钟)1. 选取几首经典的穆旦诗歌作品,进行诵读和欣赏。

2.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四、创作实践(20分钟)1. 分发给学生一些穆旦诗歌的模板,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作。

2. 学生可以选择表达春天景色、春天情感或春天期待等方面的内容。

五、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创作作品,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2. 穆旦诗歌的经典作品;3. 穆旦诗歌创作模板;4. 纸张、铅笔等文具。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发表观点和参与讨论等。

2. 诗歌创作:评估学生的创作作品,包括内容表达、诗歌形式和语言运用等方面。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穆旦诗歌,扩展他们的诗歌阅读范围。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春》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3)分析并欣赏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复述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 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分析并欣赏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春天的特点,如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等。

(2)提问:你们对春天有什么印象或感受?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工具书或小组合作,解决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分析并欣赏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朗读、默读、复述等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设置一些题目,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练习。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课文中描绘的春天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2. 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六、教学评估:1. 在课堂讲解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2. 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课文重点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趣味性,看是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考虑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春》优秀教案

《春》优秀教案

《春》的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音和停连的朗读技巧。

2. 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3. 感知课文内容,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二、教学课时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 导入新课: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篆体字,提问学生是否认识,并解释该字的构成,引出课文主题。

2. 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音和停连的朗读技巧。

3. 学习景物描写方法: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 体会情境: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四、教学反思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教学设计进行相应调整。

《春》课程设计

《春》课程设计

《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春》的全文,掌握生字词及其用法。

2.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读《春》中的自然景象描写,理解作者对春天的感受和赞美。

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进行文学创作。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2. 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提升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学会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观察并描绘生活中的自然景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春》,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文学的魅力,提高对文学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增强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语文阅读课,旨在通过学习《春》这篇课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五年级,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对自然景象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和实践创作能力,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融入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为后续教学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a. 导入新课:《春》的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介绍。

b. 课文精读:全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

c. 课文赏析:分析课文中的自然景象描写,理解作者情感表达。

d. 写作实践:运用课文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e. 情感教育:探讨人与自然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全文朗读,学习生字词。

b. 第二课时:课文解析,分析自然景象描写,理解作者情感。

c. 第三课时:课文赏析,学习修辞手法,进行小组讨论。

d. 第四课时:写作实践,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展示作品。

e. 第五课时:情感教育,讨论人与自然关系,总结课程。

《春》语文课堂教案设计

《春》语文课堂教案设计

《春》语文课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春》。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3)分析课文结构,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培养语感。

2.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写作技巧探讨: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分析课文结构,领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写作技巧。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讲解课文中具体的写作手法。

3.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及作者。

(2)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好。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分析课文结构,总结作者的写作特点。

(2)学生合作探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其含义。

3.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疑问。

(2)讲解课文中涉及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分享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7.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公开课穆旦《春》教学设计

公开课穆旦《春》教学设计

如何读懂一首诗?
——以庞德《在一个地铁站》及穆旦《春》为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放慢阅读速度,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重视自己的阅读感受。

2.抓住诗歌中语言的矛盾,尝试以此为突破口理解诗歌复杂微妙的情感。

3.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变形(陌生化),初步理解这一特点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利用矛盾分析策略理解诗歌。

教学难点:
放慢阅读速度,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进入诗歌。

(学生缺乏这样的习惯,他们更喜欢粗读、略读、更喜欢记住既有的结论,生命永远不在场。


教学安排:一课时。

穆旦《春》教案

穆旦《春》教案

穆旦《春》教案春穆旦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学习过程:一、导语:春天,是最美好的一个季节,也是被许多文人墨客不吝笔墨的季节。

我们曾经在初中阶段学过一篇同题的《春》,但那一篇的体裁是散文,作者是朱自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诗歌,作者是穆旦。

(屏幕展示题目和作者。

)二、出示学习目标:1、准确流畅地朗读诗歌,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从语言、意象、内涵等方面学习鉴赏诗歌。

(大屏幕展示。

以上环节不超过两分钟。

)三、学习指导(一):朗读提示:1、字音正确,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2、把握节奏和停顿,可在诗中用“/”标出。

3、注意重音,突出关键词。

可用“·”标出。

4、恰当地表达作者的感情。

(指导一分钟,学生准备两分钟,抽查两个学生约六分钟,共约九分钟。

)四、学习指导(二)1、根据有关注释和相关资料,简要了解作者。

参考答案: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

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省海宁市。

曾用笔名梁真,与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镛)为同族的叔伯兄弟,皆属“良”字辈。

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穆旦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诗歌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

1941年12月穆旦所作的《赞美》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语文教科书。

2、从第一句划出能表现春草特点的词语,分析他们的表达效果。

(可用“以什么修辞或者手法表现了什么事物什么特点的格式来表达。

《春》详细教案范文(精选7篇)

《春》详细教案范文(精选7篇)

《春》详细教案《春》详细教案范文(精选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详细教案范文(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详细教案1[学习目标]1、积累生字词,了解作者。

2、有感情流利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3、通过品味佳词妙句体会写作方法。

4、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语言。

[教学难点]通过妙词、佳句的品析,学习写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考考你”——谜语1:等得三日人方归,二人有缘终相会。

谜语2:一日来三人,只有一个大。

——(打一二字名词)这两个词语的谜底都是春天。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

无数文人墨客都写下了赞美春天的诗句。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走进他的散文《春》。

在享受诗情画意的同时,探访他如何用他的生花妙笔为我们描绘这江南春景。

二、了解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他“一身重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

毛主席曾点名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

朱自清的创作,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

散文主要以描写个人、家庭生活和自然景物为主。

写得最出色的有《背影》、《绿》、《春》、《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

以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三、“识记《春》之词语”指名读——齐读——学生书写词语。

四、感受春之气息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那就请同学们带着你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大声朗读课文。

课文朗读完了,请你用一个词语说出你对朱自清笔下春天的感受。

五、点评《春》之景物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喜欢春天,喜欢春天的景物。

你最喜欢朱自清笔下的哪一种景物?用一句话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我们都喜欢带给我们无限快乐的春草;这个同学喜欢春天的百花争艳;这个同学喜欢春天的和风拂面:这个同学喜欢春天贵如油的春雨;这个同学喜欢春天……)六、品味《春》之语言我们喜欢朱自清笔下的花草风雨,也喜欢朱自清的语言。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一单元春教案2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一单元春教案2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海子说,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昨天,我问了一个十岁男孩,你的幸福是什么?他说,运动,美食,写诗。

一个80年代的女老师,也同样把诗歌奉为挚爱。

那窗外的一株草,一束花,一声鸟鸣,一阵清风不就是一首诗吗?把生活写进诗,把生活过成诗,现代诗歌承载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当我们脱下厚重的外套,恣意地享受明媚的阳光时,怎能忘了歌颂它?“关于春天”,我们今天的主题。

现代诗人穆旦,在那个动荡的四十年代,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怎样的春天呢?二、解读现代诗歌《春》1、初读诗歌,看看以怎样的感情基调来把握诗歌?2、请同学示范朗读诗歌,教师讲解诗歌朗读技巧。

3、你在诗歌的第一节感受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结合背景感知诗人表达的情感。

5、这两节有着怎样的联系?6、意象和情感之间的关系。

7、你最喜欢其中的那句话,为什么?小结:春天,生命奔跑的狂欢季节,草,花朵,挣扎沉滞的土地,自由的释放;那充满欲望和灵魂的年轻身体也透过春打开了窗户,渴望挣脱,但并不能如自然那般恣意。

还好,可以等待。

三、欣赏学生笔下的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当春天再一次尘仆仆地来到我们身边,我们终于提笔写下有关它的文字。

让我们一起来赏析同学们的诗歌。

记春党小雨记得雨中逢记得青花伞记得桥头白海棠记得杜鹃啼记得音婉转记得春光十里景不如你笑颜春杨心怡三月过去了好几周,时间变得有点热。

人从冬寒中融化,开成朵朵粉嫩的桃花。

日光融融地洒在脸上,万物闪着金光。

春叶芡萌料峭春风踏着青石板匆匆而来,送来燕子归来的讯息。

冰面融成小河,流向远方。

明媚阳光迎着欢笑声姗姗而来,带来花儿盛开的音信。

新芽萌发小草,走向成长。

藏春杨瑞凤我将她藏在泥土中,所以草绿了,花开了。

我将她藏在空气中,所以天蓝了,风清了。

我将她藏在小溪中,所以鱼醒了,虾闹了。

在数不清的岁月中,她是刻在母亲眼角的皱纹,她是画在父亲手掌的年龄。

但是最终,我还是将她藏在了我的,只属于我的青春中,在那里,草长莺飞,春暖花开。

春教案

春教案

《春》教学设计穆旦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诗歌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

1941年12月穆旦所作的《赞美》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语文教科书。

创作:《探险队》(1945)、《穆旦诗集(1939-1945)》(1947)、《旗》(1948)、《穆旦诗选》(1986)、《穆旦诗文集》(1996);译作:《普希金抒情诗集》(1954)、《欧根·奥涅金》(1957)、《唐璜》(1980)、《英国现代诗选》(1985)、《穆旦译文集》(2005)。

●《春》整体感知●这是一首写春天的诗篇。

全诗只有两节,第一节写大自然的春天,第二节写生命的春天。

既写出了大自然春天的迷人,也写出了生命春天的焦虑与迷惘。

●第一节表面上写春天的景致,但其重心不在春天的景物本身,而在对春天的感觉。

首句“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是以动写静,以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和饱满的色块,呈现了春草的蓬勃生命力。

随后,“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的“他”指上句中的绿草,“渴求”“拥抱”二词准确地勾画了草与花的关系。

紧接着描写花朵“反抗”土地、从地里“伸”出来,将花朵的顽强生长、挣扎的具有动感的形态,生动地展示了出来。

●前面三行,通过草、花、土地的描绘,把一派生机盎然的春色展现在读者面前。

接下来的三行,作者的笔锋忽然一转,写到了春天的“暖风”。

“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大概吹醒了屋子里的人(这里的“你”并没有具体所指),他推开窗子,看到了满园夺目的春色。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节末行连续用了“满园的欲望”和“美丽”这两个抽象的词语,写浓浓的春意和琳琅满目的春景,这是以抽象彰显具象,再次突出了前面描绘的此起彼伏地涌来的春色。

这三行起到了过渡的作用,预示着下文将要展开的内容。

●诗的第二节实际上承接第一节,表现的是生命的春天:在春天气息的催发下,青春正“为永远的谜蛊惑着”。

2024年度-课文《春》教案设计(精选)

2024年度-课文《春》教案设计(精选)

电脑
播放多媒体课件,如PPT等, 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网络资源
搜集与《春》相关的背景资料 、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 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教学软件
如电子白板软件等,增强课堂 互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13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14
激活学生的情感积累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春天的美丽景 色,配以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 春天的意境,激发他们的情感积累。
22
06
学生活动设计
23
学生朗读课文
01
02
03
朗读全文
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熟 悉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 气息。
分角色朗读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 个小组内部分配角色,进 行分角色朗读,增加趣味 性。
配乐朗读
选择适当的背景音乐,让 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 朗读,营造春天的氛围。
24
学生讨论问题
讨论春天的特点
课文朗读与讲解
通过朗读和讲解,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理解课文中描绘的春景。
春天主题的拓展与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的意义,拓展与春天相关 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8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和短语的含义和用 法,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 段落。
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 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 能力。
16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等,感 受语言的魅力。
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 用,指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 。

《春》说课稿(精选10篇)

《春》说课稿(精选10篇)

《春》说课稿《春》说课稿(精选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说课稿(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春》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课是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九课。

本单元是继前两个单元的叙事、写人的记叙文之后的一个写景散文单元。

本课是本单元的开篇,正如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

有了《春》的优美开篇,才有接下来《济南的冬天》的温情叙述,竹乡的美丽富饶、树林和草原独特的夏日风光。

四季的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此课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认知性朗读,目的是读准字音,疏通字词。

还有感知性朗读,目的是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

下面是我对第二课时的设计详细说明。

2、教学目标本单元的目标就是要善于从美的事物中发现美,并用美的语言表现美。

而《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春》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语言的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据此,我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3、重点、难点:根据初一学生的学情分析,他们虽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的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

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散文的写法要求。

所以知识目标1、2设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来探究文章的语言特色是文章教学中的难点。

要解决好难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帮助学生领会。

二、说教法与学法1、自主学习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审美能力,应多读少讲,以读代讲为主。

过去,不知多少人读过《春》,读了多少年,但读过后有些人只能隐隐约约的记住几个词句,而有些人读过,那一片春色再也无法从记忆中抹去。

两种不同的阅读结果,主要取决于读的方法。

《春》这样的名篇,如果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学生永远无法领略到《春》的意蕴悠长的美。

春

教案设计[教学目的]一、了解穆旦的创作经历和诗作风格,理解诗的内涵。

二、掌握一些鉴赏现代诗的方法,区分现代诗与传统诗歌的不同表现手法,以及中国现代诗对西方诗歌艺术的借鉴。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穆旦被誉为“用身体写作的诗人”,他的诗表明中国新诗与世界诗潮开始了同步的演变与发展。

他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诗。

二、鉴赏《春》1 介绍穆旦。

中国现代诗歌的里程碑,天才的翻译家,西南联合大学的才子,曾与日本侵略者残酷厮杀的中校,刚正不阿、笔锋犀利的报人,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的奇异混合体,九叶诗派代表作家,留美硕士,历经苦难的爱国者,深情真挚的丈夫和父亲,优秀的副教授,含冤去世的“历史反革命”,曾被浓云遮蔽的星辰,出土的宝石。

——这就是穆旦(查良铮)(1918—1977)。

2 朗诵全诗。

3 讨论“春”的含义。

这不是一首一般的描写春的诗,而是一首借助春天到来时的景象,描述青春的觉醒、渴望、迷惑和反抗的诗。

因此诗中的春,就是年轻的觉醒的生命本身。

诗中所有的意象,都是关于年青的生命的隐喻。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象征青春来临,生命随之觉醒。

“反抗着土地”象征渴望解脱禁锢。

“满园的欲望”象征青春的欲望犹如花朵一般美丽而充满生机,所以对这种欲望不必羞耻。

“永远的谜”象征对生命的困惑。

“二十岁紧闭的肉体”象征青春犹如渴望开放的花朵充满希望和痛苦。

“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无论自然界的光影声色,还是青春觉醒的肉体,都因强烈的敏感、透明的渴望而变得“赤裸”,变得似乎伸手可及,都在痛苦的渴求融入其他生命,都在渴求自身的扩展和更新。

4 诗中充满了新奇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由此谈谈如何鉴赏一首现代诗。

穆旦的诗,一方面具有新奇的思辨性,另一方面又极其感性,他也被称为“用身体写作的诗人”。

他是一位典型的现代诗人,他的诗有对传统的继承,但更多的是对西方诗歌艺术的学习和自己的创新,对叶芝、艾略特、奥登的模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读懂一首诗?
——以庞德《在一个地铁站》及穆旦《春》为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放慢阅读速度,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重视自己的阅读感受。

2.抓住诗歌中语言的矛盾,尝试以此为突破口理解诗歌复杂微妙的情感。

3.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变形(陌生化),初步理解这一特点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利用矛盾分析策略理解诗歌。

教学难点:
放慢阅读速度,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进入诗歌。

(学生缺乏这样的习惯,他们更喜欢粗读、略读、更喜欢记住既有的结论,生命永远不在场。


教学安排:一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