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落烬中的人性哀歌——论张爱玲小说中人性探索【文献综述】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人性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人性摘要:张爱玲的做作品中对本性对人的本性,人的生存困境以及人类命运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人性的真相予以解释和还原,人跳不出饮食男女的圈子,因为摆脱不了欲望的支配而必须忍受永恒的悲剧,她在揭示与还原人性真相的同时,又以审美的诗的情感去中和现实的苦难。
关键词:人性欲望真相在中国现代文学星空中,张爱玲犹如一颗闪亮的流星,虽然只是短暂的从天际划过,但留下的却是永不消失的炫目光芒。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原是清末名臣,而他的祖母则是李鸿章侄女,父亲属于典型的遗少,母亲是一个时髦的新女性。
他的家庭随时没落封建士大夫官僚家庭,但由于生活在一个欧风美雨袭来新文化开始传播的时代,再加上多次外出留洋的母亲的言传身教,也不可能不感受到许多变化的影响。
受父亲风雅能文的影响,张爱玲从小就会背唐诗,为了他一些古典文学的启蒙,鼓励了他的文学嗜好。
同时也受母亲向往西方文化的影响,生活情趣及艺术品位都是西洋化的。
因此作为一个与传统小说有密切血缘关系的作家,张爱玲的教育背景中,既有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化,文学部分也有夕阳的现代部分。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大部分作家纷纷捕捉时代的影子,致力于“感时忧国”的重大政治题材的作品创作时,张爱玲却孤僻蹊径,开始对人的本性,人的生存困境以及人类命运这一现代文学的中心主题进行思考。
人物创造的真实性还必须建立在人性的深刻理解上。
过去我们常讲,人是一切社会的总和,其实,人有更复杂的内涵,除了各种社会关系,更有各种自然地,生理的和心里的素质,由此而呈现的人性,必然是极其复杂的。
简单的以阶级性取代人性,固然是不可取,就是将人物作为某种单一性格的化身,也会给人不真实的印象。
张爱玲正是观察了他所出时代环境的大量人物,才提出了“不彻底人物”的看法。
所谓“不彻底人物”,就是不单一,不极端,不回大彻大悟,容易屈服,苟且,他们“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外又朴素”,虽然不彻底,却又是认真的。
这种人物很像我们后来所说“中间人物”,是充斥于凡间生活的“芸芸众生”.张爱玲以一种平民化的心态,对他们给予了有限的肯定,她说他们“可是这时代广大的负荷者”,他们虽然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
试论张爱玲小说创作的世俗情怀【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试论张爱玲小说创作的世俗情怀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瑛,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
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
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
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1944年张爱玲结识作家胡兰成与之交往。
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
之所以选择张爱玲的小说进行研究,主要有以下两个目的:首先,就我个人而言,虽然算不上“张迷”,但是对张爱玲的作品有一种偏爱。
喜欢她那细腻的文字,柔美的画面。
总觉得对于张爱玲,我有很多话要说,但是每次看完她的作品或者对于她的评论,我都只是寥寥记上几笔,随感而已。
没有对她的作品进行深入地分析。
所以想通过这次毕业论文的写作,深入分析一下张爱玲的作品,特别是张爱玲小说创作的世俗情怀,希望自己能够在对张爱玲小说及研究资料认真研读的基础上,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世俗情怀进行系统地阐述与分析,进而对其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做出归纳与判断。
其次,对于张爱玲这个作家而言,张爱玲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奇迹。
上世纪四十年代登上现代文坛,就引起当时文坛的震惊。
她的一生和作品都是一种耐人寻味的海上传奇,吸引了大批的读者。
张爱玲在不同时期,都形成过不同程度的“张爱玲热”。
特别是近年来,张爱玲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进入了消费领域。
她的作品、传记一直畅销不衰,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作品进行研究,其作品被拍成电影、电视剧推向了更广大的受众,一时间,“张学”成了显学。
张爱玲的研究,既经历过极度的寂寞,也有过极度的喧嚣。
总之,张爱玲在文学书写的褒贬之间,沉隐与彰显之间,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论文
浅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摘要张爱玲是个奇特的女人,被誉为旷世才女。
她的文学创作焕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她的才华令人折服,而她对人生的认识是透彻的,因为她没有美化人生,她认为人生是一场悲剧。
张爱玲小说表现的是衰颓时代所独有的悲凉和深刻的苍凉感,作品中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
本文试从张爱玲的自身命运和生活经历,并结合她的四部小说《白玫瑰和红玫瑰》、《心经》、《金锁记》、《倾城之恋》来揭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本文从家庭生活的不幸、时代与现实的背景、个人情感原因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悲剧意识,并进一步对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的具体表现做了分析描述。
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是以其所在的特殊的时代与社会为背景,对人生恒常的悲剧性的深刻体察与认知.关键词:张爱玲;小说;苍凉;女性悲剧;悲剧意识;喜欢上张爱玲的小说,是非常偶然的。
在读贾平凹的一篇文章时,里面引用了张爱玲这样一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睡袍,里面爬满了虱子。
” [1]读到这句话时,我的灵魂被深深地震撼了,能说出如此精妙深刻的语句,一定是一个目光敏锐、智慧非凡的女子。
这是她对生命的理解,透彻准确、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地道出生存的尴尬与矛盾。
看了电影《半生缘》,电影的结局让我心头总有一丝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遗憾。
由此我认识了张爱玲——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现代女作家。
之后我又拜读了她的另一些小说,发现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意识。
认真读了她的作品, 发现她的文字有一种冷漠、傲然、惨淡和苍凉,可感可触,彻底而坚决。
她用云端里看厮杀的傲然与冷漠静观俗世的故事,用敏锐而又冷酷的笔触描写生活的真实。
她笔下的不少人物陷在生活的泥潭里不能自拔,而这恰是生活的真实。
人性的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甚至几乎病态,在其笔下一览无遗,弥漫着一种浓厚的悲剧色彩。
岁月如流,白云苍狗,却令人难以忘怀红颜飘零,命运多舛,魂断异国的旷世才女张爱玲。
张爱玲不仅是个“残酷的天才”——一个优秀的小说家,而且是继鲁迅之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又一神话,一个文坛奇迹,她以清贞决绝的生活态度,苍凉华丽的末世视野,奇崛冷艳的雅俗之美,凄绝的笔调,奇迹的意象,令世人至今无法忘却这个在四十年代混沌天际发出夺目华彩的偃蹇才女。
张爱玲小说对人的命运及人性的探索
张爱玲小说对人的命运及人性的探索
李雅妮
【期刊名称】《晋中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22)6
【摘要】在20世纪40年代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是主流文学之外的重要收获.其作品再现了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性的真实以及人类对自身命运无法掌控的失落,渲染了情欲对人的支配,对复杂人性给以揭示.对盲目而残酷的人性的关注始终是她作品的最高命意.
【总页数】4页(P43-46)
【作者】李雅妮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宝鸡,721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6
【相关文献】
1.命运的困顿与人性的挣扎--谈张爱玲作品的悲剧内涵 [J], 刘立杰
2.人性欲望的女性悲剧——试论张爱玲小说对旧中国病态都市女性的艺术展示 [J], 马玲
3.人性的复杂——张爱玲作品中人物悲剧命运的性格原因 [J], 高广芹
4.论毛姆短篇小说对人性的探索 [J], 吴迪龙;罗鑫
5.张爱玲小说对人性的思考 [J], 卢永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张爱玲的作品对于人性的思考
论张爱玲的作品对于人性的思考作者:王雨青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4期摘要: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国际大都市——上海曾出现了一位女作家,于千万年之中,我们等到了她,于千万人之中,她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出现在我们的视线范围之内,她是张爱玲。
张爱玲以自己细腻的文笔,悲凉的情感,描绘了一个个哀伤动人、痛彻心扉的故事。
《倾城之恋》中的纨绔子弟、游戏人生的范柳原和因离婚而陷入窘境最后急于改嫁的白流苏;《半生缘》有情人沈世钧和顾曼桢因为种种原因未能终成眷属,沈世钧的枕边人是石翠芝,二顾曼桢因母子情嫁于祝鸿才;《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振保的一颗红朱砂与一颗白饭粒从相遇、相知、到相离,一个矛盾的男人,两个让人同情的女人。
《金锁记》的七巧一手葬送了自己孩子的幸福。
张爱玲笔下形形色色的人,无一不是悲剧人物的悲剧人生,爱情也好,婚姻也罢,金钱物质、纸醉金迷,这些都在反映着她对于人生的思考、人性的感悟。
关键词:张爱玲;人性;思考[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2一、引言去年是张爱玲去世二十周年,同时也是她诞辰九十五周年。
这位伟大而又平凡的现代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独领风骚,虽然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被文坛发现,但爱玲热早已风行并不断持续着,她的作品是现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存在。
她的作品像是一个时代的声音,作品中许多人物都像是爱了一辈子,恨了一辈子,苦了一辈子,无奈了一辈子,麻木了一辈子,迷茫了一辈子,憧憬了一辈子。
如今,时过境迁,岁月辗转流逝,她虽死犹生,她的作品影响着许多人。
张爱玲的作品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同时她对于人性的剖析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研读她的作品,会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解析其中滋味并且吸收和学习张爱玲的这种深层次的表达方法,而不是像一些作家一味模仿,单纯地将主题放大,难著出优秀作品,而不能在文坛站稳脚跟。
张爱玲把文人独有的气质、情感与大众欣赏编织在一起,将迷恋都市的混合现代主义技巧同《红楼梦》语言的解析市民趣味的女性感官传奇交融,讲述了一个个动人心脾的故事。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心理分析文献综述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心理分析文献综述此文档为WORD版可编辑修改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题目: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心理分析专业班级:汉语言文学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综述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说过“我的作品,旧派的人看了觉得还轻松,可是嫌它不够舒服。
新派的人看了觉得还有些意思,可是嫌它不够严肃。
但我只能做到这样,而且自信也并非折衷派。
我只求自己能够写得真实些。
还有,因为我用的是参差的对照的写法,不喜欢采取善与恶,灵与肉的斩钉截铁的冲突那种古典的写法,所以我的作品有时候主题欠分明。
但我认为,文学的主题论或者是可以改进一下。
写小说应当是个故事,让故事自身去说明,比拟定了主题去编故事要好些。
许多留到现在的伟大的作品,原来的主题往往不再被读者注意,因为事过境迁之后,原来的主题早已不使我们感觉兴趣,倒是随时从故事本身发现了新的启示,使那作品成为永生的。
”我想这也是我欣赏张的原因。
张爱玲的时代是一个埋葬了梦想的时代,尘世中的人们在为着一个渺茫的未来奔波,有的甚至是坐观天日的。
他们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中冷不丁遇着点什么事,让他们措手不及。
他们跟琐碎打着交道,他们一生都连不成完整的一条线,仍然是历史的残桓。
张爱玲笔下人物他们没有大时代的精神,反而在个人感情,欲望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张爱玲是一个重视个性情感远超过了大众的呼唤的人。
比起那同时代的作家如:冰心、箫红、丁玲等,很多人都说张爱玲的眼光狭窄,她只写她熟悉的那块生活,写其他的怎么看怎么不像那么回事了。
可是,不管怎样张爱玲的作品是深入人心的,她的影响超过了其他的女作家。
我想这就是因为,她关注做为一个人最基本的欲望需求,她很真实也很残酷。
尤其是她笔下的那些女性形象,她往往给了她们一些“财富”,却又更大程度上让她们失去更多的东西,有的甚至什么也不给她们,她们一辈子所守着的就是个“无望”。
女性,始终是张爱玲立文的视角。
无尽的苍凉—浅谈张爱玲悲剧意识的形成及在其小说中的体现
无尽的苍凉—浅谈张爱玲悲剧意识的形成及在其小说中的体现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学巨匠,她的小说以其深刻、细腻的描写而闻名于世。
她的小说中充满了悲剧色彩,无论是主角的命运还是描画的社会现实,都充满了无尽的苍凉。
那么,张爱玲悲剧意识的形成是怎样的,它在她的小说中又是怎样体现的呢?一、张爱玲悲剧意识的形成1.个人经历带来的心理影响张爱玲自幼家境富裕,父母是上海的名门望族,但她的父亲对家庭冷漠,对张爱玲的母亲更是不管不顾。
母亲的孤独无助和尖锐的性格给张爱玲的成长和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1942年,张爱玲与丈夫胡兰成离婚,她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流浪生涯,被称为“流亡作家”。
这种漂泊和失落感也是她悲剧思维的砥柱之一。
2.西方文学的熏陶张爱玲是一位西方文学爱好者。
在她的小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欧洲文学、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莎士比亚和威尔士等文学的熏陶。
这些作家中不乏悲剧色彩浓郁的作品,对张爱玲的悲剧意识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3.历史环境的影响张爱玲成长的年代正是中国史上黯淡无光的一个时间段,国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许多中国人的命运都被随意摆弄着。
这种社会现实给张爱玲带来了莫大的悲剧感受。
二、张爱玲悲剧意识在小说中的体现1.人物的命运悲剧张爱玲的小说主角多为女性,她们的命运大多都是悲剧性的。
比如,她的代表作《金锁记》中的玲妈妈,将自己的身体出卖于大老板,以供养儿子的读书,最后却发现自己早已被抛弃。
她的悲剧命运不仅是她自我价值的探讨,更是全社会的生存状态的映射。
2.流离失所的苦难景象张爱玲的流浪生活和对生活本质的思考,产生了她苦难、孤独的两难境遇。
小说中人物经常是流离失所,但这种苦难不仅是人物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人际价值)受到了挑战,同样也是她在现代派小说语言上的探索。
3.社会生活的渺茫无望张爱玲的小说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多为世态炎凉,物欲横流,以致于无法信任、无异于投降。
《小团圆》中,贪婪的大伯和自私的姨太太甚至让自己最亲的儿子和孙子陷入人生最后的特权和唯利是图之中。
真实的人性,荒凉的人生——谈张爱玲的《烬余录》
1 9 4 1 年太平 洋战争爆发 ,1 9 4 2 年香港沦陷 ,当时正在香 港 大学求学 的张 爱玲亲历 了一段令 她难忘 的战争 岁月。别的 作 家写战争 ,更 多的是探索战 争的政治或意识形态 含义 ,写 得愤慨而激 昂、痛苦而浓烈 ,张爱玲却不是如此 ,她选取 的 切 入点是她本人在 战争中 的经验 ,写得疏淡空旷 ,但 亲历战 争的震惊而痛苦 的体验却让张 爱玲 有机会看到 了战争下真实 的人性 。张 爱玲 发现经过 战争 的洗 礼 ,支撑着这个 世界 的广 大的 “ 不彻底 的人物 ” ( 即不 好不坏的人 ),他们 “ 去掉 了 切 的 浮 文 , 剩 下 的仿 佛 只 有 饮 食 男 女 这 两 项 ” , 现 代 文 明 在 战 争 中消 减 了 。张 爱 玲 最 强调 的 就 是 对 这 些 不 彻 底 的人 的人性 的关注 : “ 极端病态和 极端觉悟的人 究竟 不多 。时代 是 这 么 沉 重 , 不 容 那 么 容 易就 大 彻 大 悟 。这 些 年 来 ,人 类 到 底也这么生 活了下来 ,可 见疯 狂是疯狂 ,还 是有分寸 的。所 以我 的小说 里,除 了 《 金锁记 》里的曹七 巧,全是些不彻底 的 人 物 。他 们 不 是 英 雄 ,他 们 可 是 这 时 代 的广 大 的 负 荷 者 。 因为他们 虽然不彻底 ,但 究竟 是认真 的。他们 没有悲壮 ,只 有 苍 凉 。悲 壮 是 一 种 完 成 ,而 苍 凉 则 是 一 种 启 示 。 ” 张 爱 玲深谙 人生的苦与痛 ,敢 于接 受人性 的弱 点。她一方面 尖刻 地 毫 不 留 情 地 批 判 着 人 的 自私 , 人 性 的丑 恶 ; 另 一 方 面 又 认 为这 一切都是情有可原 ,值得原谅的 。正如她 对胡兰成所 说 的那样 : “ 因为懂得 ,所 以慈悲。” 在 《 烬余录 》里 ,张爱玲通过描 写包括 自己在 内的港 大 的 一群 青 年 学 生 无 耻 又 快 乐 的 生 活 ,给 我 们 展 示 了在 战 火 纷 飞 的环境下 的普通人 ( 不彻底 的人 )最真实 的一面 。 作 品一 开 始 就 写 “ 在 香 港 ,我 们 刚 得 到 开 战 的 消 息 的时 候 , 宿 舍 里 的一 个 女 同 学 发 起 急 来 , 道 : ‘ 怎 么 办 呢 ? 没 有 适 当的衣服 穿 !” 真是 既写 实又荒谬 ,这个 女 同学 是有钱 的 华 侨 ,请 客 或 赴 宴 是 她 们 日常 生 活 中 不 可 或 缺 的 习 惯 ,准
浅谈张爱玲小说的人性意识
浅谈张爱玲小说的人性意识来源:考试吧()2010-12-3 11:09:00【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论文大全百度推广论文关键词:张爱玲;小说;人性意识;悲剧论文摘要:张爱玲的小说在对人性的探索中,饱含着深深的悲凉情感,它通过人物形象的悲剧性,演绎人生,诠释人生;用“审丑”的眼光,审视人性的虚伪;通过对“无爱”婚姻的描写,揭示了人性的丑恶。
张爱玲小说中揭示出的20世纪40年代中国都市社会中被黄金光圈严重扭曲的、虚伪的人性.给人们以独特的心理感悟。
张爱玲,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
20世纪40年代初,她以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名震文坛,成为了红极一时的女才子,1952年,她悄然移居境外,似一颗彗星划了一条美丽的轨道,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论说与回味。
海外华人学者夏志清在其《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第一次高度评价张爱玲:“应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杰出的作家”“别的作家……在文字上,在意象的运用上,在人生的观察的透彻和深刻方面,实在都不能同张爱玲相比”。
的确如此,当我们今天“借助古老的记忆”重新解读她的作品时,我们的灵魂仍被深深地震撼着,仍受到强烈的撞击,我们无法不惊叹于她的才华、她那颗“冷酷”的心、她留下的那些深远的启迪。
本文试从张爱玲的经历、创作题材和她介人人生的切人点等方面谈谈她的小说的人性意识。
一、传奇生涯对张爱玲人性意识形成的重大影响张爱玲出身于上海的一个封建化和西洋化畸形交织的家庭,她有着显赫的身世,祖父张佩伦是清末“清流派”的重要人物,是李鸿章的幕僚,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
但这一显赫的身份并未给她带来任何好处。
父亲是个典型的遗少,染有弄风捧月的旧习气,性格上则是暴戾乖张;母亲是一个受西方文化熏陶很深且清丽孤寂的新派女性。
旧习气与西洋文化格格不入,这种水火不容导致最后的不和,直至离婚。
这种生活使张爱玲过早地钡略到了生存的阴暗与没落的一面:“像拜火神教的波斯人,我把世界强行分作两半,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神与魔。
张爱玲作品论文文献综述
《张爱玲作品中的家国观念解读》一、选题目的及意义在文学研究界,最初给予张爱玲极高评价的是文学史家夏志清,他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提到张有强烈的历史意识,热爱中国文化,“是记录近代中国都市生活的一个忠实而又宽厚的历史家”。
从这点上看,张爱玲及其作品蕴含了中国现代主流作家的“感时忧国”因素。
在这之后,黄修己在《张爱玲名作欣赏》中解读她的《中国的日夜》时,认为张的爱国情感是自然而然发自内心的。
池上贞子在“张爱玲和日本”一文中认为张的脑海深处永远是中国,也正因为“她的这种思想……维护了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节操和荣誉”。
阎纯德在他的《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研究》中,论及张爱玲时提到她“是一个走过乱世的爱国者”。
虽然以上学者没有就“张爱玲是爱国的”展开进一步的论述,却引起了我的注意和好奇,也因此激发了我对张爱玲家国观念的研究兴趣。
张爱玲是否具备传统意义上的“家国观念”?如果有,这些意识在她的作品中是怎样表现的?这是我的论文将要探讨的。
二、文献综述由程光炜教授主编的现代文学作家作品解读丛书中的《解读张爱玲经典》,就对张爱玲的散文与小说中的中国情结与文化给予了颇具洞见的认同。
李加孟指出,张爱玲以小说登上中国现代文坛,在日寇入侵、国土沦丧之际,编织沪港百余年来男男女女悲欢离合的密密情网,展现给世人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传奇世界;而在散文中,张爱玲以她女性特有的柔性眼光,平铺的笔调构勒真实而鲜活的生活层次,在战火腾飞,血与泪的抗日救国时代背景下却谈吃穿、谈女人,谈哲学、谈艺术、谈理想,构成了一个随意琐屑的世俗世界。
给人的感觉似乎多的是对物质生活的沉酒享受、津津乐道,因而长期以来为人垢病。
翁弢指出,家国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生存环境或文化氛围,而家国意识则是因现实种种不如意而寻求解脱的苦难的精神象征。
大凡在一个安稳的年代从容生活着的人,一般很难有明晰的家国意识,唯有在乱世,在家国被破坏或者失落的时候,家国的意识才会涌上心头,愈显突出和强烈。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人生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人生
秦军;王旭
【期刊名称】《黑河学刊》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张爱玲独特的人生经历赋予了她与众不同的悲剧气质.她在小说中,常赋予故事、人物、以一种大的时间跨度,在个体生命与永恒的对照中,表现个体的微末无力与孤独无助.在她看来,不能重建自我坚执完善的人格,人性扭曲所造成的悲剧是荒凉意味更浓的悲剧,因而"悲观"的气氛始终笼罩在她的作品之中.她的小说,将"过去"全都凝成一个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以不可言喻的力量唤醒、启示着现实世界里的生命.
【总页数】3页(P48-50)
【作者】秦军;王旭
【作者单位】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外语系,安徽,芜湖,241000;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悲剧人生苍凉最美--从<半生缘>品读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味 [J], 袁瑾
2.张爱玲:从小说中攫出来,然后再还给小说——浅谈张爱玲的个性人生与其小说的联系 [J], 吴琼
3.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意识 [J], 谭晓丽
4.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悲剧色彩相关研究 [J], 张影
5.香港女性悲剧人生的解剖——从悲剧理论看陶然小说中的女性命运 [J], 周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爱玲小说的人性视角
张爱玲小说的人性视角
屈雅红;邢海波
【期刊名称】《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2(015)002
【摘要】现代文学史上,致力于人性探索的作家中,张爱玲是其中一个.在四十年代的"孤岛"上海,张爱玲的小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她的笔触,直抵人性深处,对人性的假、丑、恶,做了酣畅淋漓的挖掘和表现.本文即从这个角度,剖析了张爱玲的小说内涵及她对现代文学作文题材的开拓.
【总页数】4页(P17-20)
【作者】屈雅红;邢海波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4;河南省南阳油田,第一中学,河南,南阳,47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5
【相关文献】
1.人性书写——张爱玲小说中爱情婚姻的永恒困境 [J], 岑泽丽
2.张爱玲与上海时尚建构r——以张爱玲小说中的色彩意象为视角 [J], 陈映;张雅玲
3.张爱玲与上海时尚建构——以张爱玲小说中的色彩意象为视角 [J], 陈映;张雅玲;
4.情节因果律论证张爱玲小说的核心——人性 [J], MA Xiao-jun
5.张爱玲小说对人性的思考 [J], 卢永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都市人性
作者: 罗慧萍
作者机构: 湖北大学人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62-65页
主题词: 都市;人性;悖论;迷失;错位
摘要: 都市文学直到本世纪初三四十年代才得到全面意义的发展,尤其是女作家张爱玲在前人描写都市感觉的基础上,升华了都市生命。
她的笔触及到都市人生的里面,以普通市民的日常琐事、生死情爱为题材,将时代挤压下的都市人性的悖论、迷失和错位放大,将人生惨痛的真相一一揭开。
本文试就张爱玲小说中的都市人性所表现出的现代意义上的悲剧做一探讨。
苍凉的悲歌——浅谈张爱玲笔下女性的情感悲剧
苍凉的悲歌——浅谈张爱玲笔下女性的情感悲剧
刘丽莉
【期刊名称】《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张爱玲的小说不涉及政治,不迎合当时时代的主流,她所讲的故事只是“男女间的小事”,而且多是“人在恋爱的时候”的事。
她始终将女性问题置于小说的主位,以女性敏感的内心和细腻的笔触表现了一个多维女性世界,尤为“突出地描写了一批民国时期残存的女奴群像”。
女子自古以来就是男性的附属品,这种思想在封建社会已根深蒂固,所以女性天生就是为传宗接代、相夫教子而活。
虽然时代给了她们解放个性的机会但她们又甘愿为奴,放不下“淑女的身分”,不能做“女店员,女打字员”,只有去做“女结婚员”。
“企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刘丽莉
【作者单位】牡丹江教育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
【相关文献】
1.一曲女性自我解放运动的悲歌——钱钟书与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J], 欧阳钦
2.一曲曲苍凉而寂寞的生命悲歌——浅论张爱玲笔下的众多女性形象 [J], 周海英
3.浮世悲欢中的繁华与苍凉--张爱玲与白先勇笔下的女性角色解析 [J], 甘婷
4.一曲女性自我解放运动的悲歌——钱钟书与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J], 欧阳钦
5.苍凉的浮世绘——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悲剧 [J], 董佩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论张爱玲小说悲凉的人性
浅论张爱玲小说悲凉的人性
李娜
【期刊名称】《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04)006
【摘要】张爱玲以她天才的智慧和自身独特的人生体验,在小说世界里重现了人性的悲凉.这种悲凉是一种深沉,一种蕴藏的愤怒,一种崇高的爱情的毁灭.文章从具体作品分析出发,充分发掘和掌握现有研究材料,以女性的视角和综合归纳的方法,通过对其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血亲关系的冷漠、两性关系的金钱化和生意化等描写的深入分析,着重对张爱玲小说悲凉的人性进行了深入剖析和阐述,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张爱玲的人格心理、情感取向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4页(P99-102)
【作者】李娜
【作者单位】<民间文化>杂志社,北京,1000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
【相关文献】
1.童年体验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浅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母亲形象
2.悲凉而绝望的歌--张爱玲、白先勇小说的生命悲剧意识浅论
3.张爱玲爱情小说“团圆”背后爱的悲凉
4.蜕变源于绝望浮沉之于悲凉——试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5.蜕变源于绝望浮沉之于悲凉——试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性的复杂——张爱玲作品中人物悲剧命运的性格原因
人性的复杂——张爱玲作品中人物悲剧命运的性格原因高广芹
【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26)5
【摘要】张爱玲善于描写人物的悲剧命运,她以自己的独特感受,在对普通人的极尽描写中,从性格上的不彻底和情欲两个方面体现出了人性的复杂,挖掘出人物悲剧命运的性格原因.
【总页数】2页(P114-115)
【作者】高广芹
【作者单位】大庆石油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15008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张爱玲作品中女性悲剧命运探析 [J], 陈涛
2.洞穿人性无可回避的忧伤——沈从文与张爱玲作品中的人性探询 [J], 令赟n;蒋军格
3.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人性的相同阐释--谈库切及张爱玲作品中的人性与欲望 [J], 陈雷;赵红军
4.试论觉新三兄弟的性格及其基本趋向——浅析《家》中的人物悲剧命运 [J], 吴晓旭
5.去标签解读人性的复杂——浅析文学作品中的几个人物形象 [J], 李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性的真实与人生的苍凉——张爱玲名作浅读
人性的真实与人生的苍凉——张爱玲名作浅读
李松永
【期刊名称】《教育与教学研究》
【年(卷),期】2007(021)003
【摘要】爱情与亲情是温馨甜蜜的,但在张爱玲的笔下,它们全被拆解还原成真实冷漠的人性,它们的本质是自私、虚伪和冷酷.就连一直被视为人类最高尚、最无私的母爱,也被她描写得千疮百孔.在张爱玲小说的苍凉世界中,爱情与帝情均黯淡无光,甚至被扭曲和异化.她通过对人生独到的观察、对人性深刻的解剖、对心理的深层分析,以颠倒的姿态塑造了一系列的情人和母亲形象.
【总页数】4页(P101-104)
【作者】李松永
【作者单位】浙江金华电视中专武义分校,浙江武义,321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25
【相关文献】
1.苍凉背后的人性--张爱玲的“原罪”情怀 [J], 石英杰
2.苍凉背后的人性--张爱玲的“原罪”情怀 [J], 石英杰;
3.试从人性角度浅析张爱玲小说的"苍凉" [J], 王秀娟
4.说不尽的苍凉——论张爱玲小说苍凉人生叙事策略 [J], 沈晓梅
5.扭曲的人生苍凉的意境——读张爱玲的《金锁记》 [J], 万月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繁华落烬中的人性哀歌——论张爱玲小说中人性探索专业班级:汉语言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当我们回想起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文坛,自然而然地会想到那个像传奇般令人惊艳的女子——张爱玲,这位被称为“小资”始祖的女作家,曾经写出了《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金锁记》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小说中优美精致的语言和独特的人生见解深受读者青睐,因而她的小说一直受到大众的喜爱和追捧程度不亚于当代知名作家的作品。
张爱玲的作品中始终都在讨论男女之情,并且她写的大多数故事背景都是在社会混乱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因此她的小说不是特别注重民族精神,但是小说中人物命运的悲剧暗示了一个时代苍凉的社会大环境的悲剧。
同样,她的一生也是享乐和孤独相融合的一段海上传奇,她在文章里同读者闲话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看透她的内心,因而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嚣和极度的孤寂。
”(一)、张爱玲小说研究概况自从张爱玲在大洋彼岸悄然逝去之后,无数张迷为之离世的消息惋惜万分,从她逝世后至今,她的小说、散文、评传接连不断地出版曾一度掀起过“张迷热”现象。
对于张爱玲小说的研究,我们要追溯到20世纪四十年代,也就是张爱玲创作其代表作《传奇》和《流言》的创作鼎盛时期。
20世纪四十年代傅雷先生发表了《论张爱玲的小说》这篇文章后,关于张爱玲的小说的评论和研究的现象就不断在文坛涌现,《论张爱玲的小说》发表于1944年,作者在文章中充分肯定了张爱玲小说的艺术价值和她的写作技巧,同时作者又毫不留情地做出了一定批评性的评论。
他在这篇文章中评论了张爱玲的《金锁记》、《倾城之恋》、《连环套》三部作品的艺术风格以及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点拨地的确很有深度,在当时的文坛中,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研究可以说已经十分独到了。
陈子善在他的《张爱玲的风气》一书中将“张学”的研究史划分为三个重要的阶段,他写道:“第一阶段为一九四九年以前,也就是张爱玲创作其代表作《传奇》、《流言》的时期;第二阶段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夏志清一九六一年出版《中国现代小说史》,首次把张爱玲写入文学史并高度评价为标志;第三阶段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以降,到张爱玲谢世前后达到高潮。
后两个阶段早已有有心人认真勾勒,逐渐清晰,唯独第一阶段的情形似有似无,暧昧不明,以致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误以为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张爱玲研究乏善可陈,即使不是一片荒芜,也只有迅雨(傅雷)的《论张爱玲的小说》一枝独秀。
”(1)这样看来,张爱玲小说的研究阶段就十分明了了。
在张爱玲小说研究的第一阶段(40年代)中,傅雷先生的《论张爱玲的小说》开了评论之先河,接着文学批评界涌现了许多研究张爱玲小说的学者,如周瘦鹃、谭正璧、胡兰成等人都写过分析张爱玲小说的创作技巧以及对她的写作手法进行了善意批评的文章,他们在研究张爱玲小说时始终抓住了她的两部经典作品来分析她的创作风格,虽说不上精辟入理,但研究者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分析她的小说,不乏有赞誉之声,也有中肯的提醒,更有殷切的期待在他们的文章中流露出来。
因此,这一阶段中关于张爱玲小说的研究并不深入,各家学者对她的小说持褒贬不一的立场。
到了50年代,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张爱玲的小说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的评论大大推动了“张学”的研究,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夏先生首次把张爱玲与鲁迅、沈从文相提并论,使得张爱玲的小说走进了当时难以跻身的文学殿堂。
他指出《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并肯定了张爱玲的小说在强烈的历史意识、丰富的想象方面的特色,以及在人情风俗的熟练处理和人生观察的透彻、深刻方面有出色的表现。
但他也指出了《金锁记》和《倾城之恋》两部作品中作者要表达的深层思想和弊病,以及张爱玲创作走向下坡的原因。
同时,他将张爱玲与她同一时代的作家进行对比,例如他将张爱玲与鲁迅、丁玲等同时代的作家的创作取向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了张爱玲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
70年代,台湾作家水晶在《张爱玲的小说艺术》一书中分析了张爱玲的小说《传奇》,他采用西方文艺批评理论、比较文学理论论证小说中的神话结构,通过解读《半生缘》和《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一系列代表张爱玲创作风格的作品,得出了较其他评论家更精深的见解,并将张爱玲的小说与国外作家的小说进行比较研究,对前人的研究思路有一定程度的开拓意义。
但其评论张爱玲作品的思想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再到了80年代,张爱玲终于在沉寂了三十年后“复出”了,温儒敏在他的《近二十年来张爱玲在大陆的“接受史”》(2)一书中说道:“真正对张爱玲有公开的评论和研究,是1981年以后的事……到80年代中期,思想解放的潮流加强,人们用更开放更有个性的眼光去读张评张,而张爱玲的‘另类’特色也更刺激研究者去重新打量与调整文学史的‘叙述板块’,加上这一时期‘翻案’文章差不多做腻了,所谓边缘化的作家更能吸引年轻读者与研究者的目光。
”(3)这一时期,人们评论张爱玲,主要注重她写作手法的新颖之处,例如她用象征、移情、心理分析、蒙太奇手法等等,都是评论“张学”的切入点。
80年代的研究促成了“张爱玲热”的风气,同时也带动了张爱玲的小说和散文的出版,许多出版社开始争相出版她的作品。
90年代初,更有一些具有学术深度的评论性文章出现,如金宏达的《论十八春》(4)、潘学清的《张爱玲家园意识文化内涵解析》(5)、赵宏顺的论《张爱玲小说的错位意识》(6)、杨义的《论海派小说》(7)、吴福辉的《老中国土地上的新兴神话——海派小说都市主题研究》(8)等。
这些研究者重新考察了张爱玲创作题材的艺术价值、文化情结、分析了作家的创作心理状态,可以说这一时期出现的数十篇有关“张学”研究论文中,很多都具有真正的文学眼光,显示了研究者精深的作品研读能力。
90年代中期以后,对张爱玲的研究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她的著作被大量的出版发行,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她后期创作的作品如:《对照记》、《小团圆》等也相继出版,大众对于张爱玲作品的喜爱不断加深,“张迷热”现象持增温趋势。
(二)、张爱玲散文、传记及其他研究概况张爱玲的散文、传记伴随着她的小说的出版也陆续出版了,读她的散文,总能让人可以透过文字看到那个时代的画面。
那种感觉,就像张爱玲自己说的:“三十年前的月亮已经沉下去,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讲完。
”研究者从多角度去解读她的散文,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她散文最主要的研究源头就是《流言》集,其中有作者关于自己家庭环境的描写和个人经历,因此,关于张爱玲传记的出版和根据她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在荧幕上取得的成就,都和她的特殊的文学视角息息相关。
张爱玲的散文虽诸体皆备,但真正结集的只有《流言》一本,然而就是在这部散文集中,张爱玲形成了她独特的创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陈子善在《苏青评张爱玲和张爱玲的二幅画》中写道:“1945 年2月《天地》17 期刊有张爱玲《流言》再版预告,写得文采斐然,很可能也是出自苏青手笔:本书后载各篇,思想巧妙,文笔幽丽,如溪水之潺缓,如月下梵和琳独奏,凄迷动人。
附画多幅,亦娆风趣,如《夫主·奴家》诸幅,辄叹其构思之奇绝”(9 ),诚然,苏青的这些评价还只是感性的,三言两语,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文学评论,也未能很好发挥,但有一些观点确实值得注意,它们吐露了一位敏感的女作家对另一位女作家出众才华的独到看法和由衷的赞赏。
张爱玲的散文创作风格在她创作初期就成熟起来。
对张爱玲散文的研究,最早的一篇是1944 年沈启无《南来随笔》,他认为:“她不是六朝人的空气,却有六朝人的华胆。
”“她走进一切的生命里去,一切有情无情在她的作品里也‘各正性命’,得到一个完全的安静。
所以,她的文章是温暖的,有庄严的华丽也有悲哀,但不是凄凉。
所谓‘众生有情’,对人间是有着广大的爱悦的。
”(10)张爱玲散文机警的特点被诸多论者所肯定。
周芬伶认为张爱玲的散文路数难以归类,只能说是“机警”。
机警的优点是“微言解纷”,缺点是“郁剔尖刻”,张爱玲散文具有上海人的通与坏。
她认为张爱玲的机警是建立在广大的悲情之上,形成既悲凉又犀利的文风。
这一点,许多论者达成共识,如刘玉秋在《于细微处品味人生的苍凉——论张爱玲的散文创作》(11)一文中认为张爱玲对于世俗人生的描绘及发自于内的亲切感,是基于她对女人角色的认同,在她以世俗女子的眼光观照人生的枝微末节的同时,却又常常感到思想背景中的迷惘,她既有独特的敏锐的感性观察力,又有独特的清醒的理性。
汤正启的《美丽的苍凉——读张爱玲的散文》(12)一文从具象——感性,抽象——理性,幻象——神性三个层面透视了张爱玲散文的机警与悲凉。
冯凌的《真实的距离——谈张爱玲散文的精神世界》(13)通过张爱玲小说与散文的比较,揭示作者真实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美学追求。
从比较小说和散文中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景——空间意象的不同入手,分析她的小说和散文思想内容的异同,指出散文中的“我”与真实的张爱玲之间的距离,理解她在尽情享受物质文明的背后所潜藏着的深深的悲凉与绝望。
还有学者也关注到张爱玲散文中的世俗倾向,如罗华在《世俗闪耀出智慧──张爱玲散文品格论》(14)一文中认为:对于认识张爱玲而言,观其抒写俗世“流言”同演绎人间“传奇”同样重要。
当我们阅读着张爱玲的散文,就感觉到她生命的“窗子”在徐徐开启,越过时空的阻隔和心理的距离,看到一个“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及极度的孤寂”的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张爱玲自称一身俗骨,她的散文,如果就其表征而言,的确是绝对世俗化的:她写俗生活、俗女人、俗艺术,一切都俗到了家,似乎并无雅致可言,但我们却从中读出了她的优雅她的透彻她的智慧。
李医平在《乐听市声心如水──张爱玲散文创作简论》(15)一文中也认为张爱玲的散文一反传统知识分子对脱俗的形而上的追求而走向世俗,以一种执着的现世精神来肯定人生。
同时,她为自己散文定下的审美高度又使她超越了对俗美层次的展示与认同,成为她与一般描写生活情趣、走向世俗作家的根本分界。
关于张爱玲的传记有:王一心的《惊世才女张爱玲》(16),于青的《天才奇女张爱玲》(17),阿川的《乱世才女张爱玲》(18),余斌的《张爱玲传》(19),孔庆茂的《张爱玲传》(20),张子静的《我的姊姊张爱玲》(21)和刘川鄂的《张爱玲传》(22)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水晶、周芬伶、林幸谦等相继发表研究著作和有关张爱玲的传记材料。
随着1995年张爱玲的去世,大量的纪念性文章纷纷出现,张爱玲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创作心理实录,也相继集结成书,这样使后人更能了解张爱玲人性真实的一面。
在这些研究中重新审视了她作品中的文化艺术、惶惑无依的漂泊感,传记研究重点大多从张爱玲小说中传统与现代性的冲突、上海都市文化的以及地域观念、对女性命运的沉重思索和个体感悟、作品语言意象情境乃至伦理价值中蕴含的深刻的美学意义等方面,来多角度、多视域地研究张爱玲小说和“张爱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