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无机化合物讲述案例
初中化学教学备课教案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初中化学教学备课教案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化学教学备课教案一、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无机化合物是由无机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性质和应用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本文将重点探讨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1. 水:H2O性质: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是物质存在于三态(固态、液态、气态)中最常见的形式。
水的密度大,导热性好,热容量高。
它具有溶解性强、极性大、表面张力大等特点。
应用:水是生物体内的主要成分,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溶剂。
在生活中,我们使用水进行洗涤、饮用、烹饪等。
在工业领域中,水被广泛应用于冷却、洗涤、溶解、反应等过程中。
2. 二氧化碳:CO2性质: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它的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
二氧化碳具有惰性,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应用:二氧化碳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领域。
在食品加工中,二氧化碳用作食品保鲜剂和起泡剂。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可用于制备化工产品和调节反应条件。
此外,二氧化碳还被用作灭火剂、制冷剂等。
3. 氧化铁:Fe2O3性质:氧化铁是一种黑色的固体,常见的是红色的赤铁矿。
它的密度高、硬度大、可磁。
氧化铁具有一定的导电性。
应用:氧化铁是铁的重要矿石,广泛用于冶金、建筑材料等领域。
在冶金过程中,氧化铁可用于炼铁、铸造等。
在建筑材料领域,氧化铁作为颜料被广泛用于油漆、涂料、瓷砖等产品中。
4. 硫化氢:H2S性质: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
它有些溶于水,溶液呈酸性。
硫化氢可燃,可以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应用:硫化氢在工业生产中广泛用于硫化工艺、工业反应等。
此外,硫化氢还用于冶金、化学分析和实验室中的气体检测。
5. 氨水:NH3·H2O性质:氨水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它具有碱性、容易挥发和不稳定的性质。
氨水的溶解性很大,在水中完全离子化为氨和氢氧根离子。
应用:氨水被广泛用作清洁剂、脱漆剂和溶剂。
大学化学 第八章 无机化合物
College Chemistry
第八章 无机化合物
大 学 化 学
分子晶体中分子间力对熔沸点的影响
分子间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1、一般来说,结构相似的同系列物质,分子量 越大,分子变形性越大,分子间力越强。
第八章 无机化合物
大 学 化 学
但当正离子外层电子构型为18e 或18+2e时,
既有很强的极化力,本身的变形性也很大,在负
离子作用下,会发生较明显的变形,产生较强的 诱导偶极。正离子诱导偶极的产生使得本身的极 化力增强,这样,正、负离子的极化作用进一步
College Chemistry
加强,这种极化叫附加极化——由于正负离子的
College Chemistry
离 子 极 化 力 增 强
BeCl2 MgCl2 CaCl2 SrCl2
分子晶体 过渡型晶体 离子晶体
BaCl2
第八章 无机化合物
大 学 化 学
IA族:从上到下逐渐降低(LiCl 除外)。 ⅠA族的氯化物,除LiCl外,都是典型的 离子晶体,从上到下,随着离子键的减弱熔 沸点逐渐降低。
第八章 无机化合物
大 学 化 学
离子极化的结果
College Chemistry
第八章 无机化合物
大 学 化 学
【两个概念】
极化力:能够使异号离子极化发生变形的能力 变形性:受异号离子极化而变形的性质
College Chemistry
对每一个离子而言,不管是正离子还是负离 子,都同时具有极化力和变形性两种性质。但一 般来说,正离子的极化力要大一些,而负离子的 变形性要大一些,为什么呢?这跟影响离子极化 力和变形性的因素有关。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
硫化氢中毒事故案例分析一、硫化氢简介硫化氢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分子式为H2S,一种易燃的酸性气体,无色,低浓度时有臭鸡蛋气味,浓度极低时便有硫磺味,有剧毒。
常存在于废气、含硫石油、以及下水道、隧道中。
含硫有机物腐败也可产生硫化氢气体。
在阴沟疏通、河道挖掘、污物清理等作业时时常常会遭遇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在密闭空间中作业情况更为突出。
如防范不当,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二、典型事故案例(一)案例一2005年6月17日下午13时20分左右,某公司发现生产车间冷却用水异常,动力车间组织相关人员对供水系统进行检查。
动力车间主任柴某、副主任马某、车间设备员陈某-同到达四号井,下井后相继晕倒在水井里。
13时35分,维修工王某第一个到达现场,立即联络人员开展营救。
门卫刘某、石某依次下井,刘某第-一个下井,刚要抱起柴某,即晕倒,第二个下井的石某挣扎爬出井外即晕倒。
后安全部门人员带呼吸器下井救人,将四人相继救出井外。
最终造成柴某等四人均抢救无效死亡的悲痛惨剧,给四个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伤害,同时也给责任单位带来很大负面损失。
(二)案例二2008年3月3日,北京某污水处理厂二分厂副长厂姜某带领工人刘某、王某和高某在对23号泵进行检修时,刘某在未确认该污泥循环系统进水阀门是否关闭的情况下,盲目打开23号泵泵壳的环形夹具,致使该泵处于承压状态,泵的吸入口污泥带压喷出并将刘某掩埋,污泥内厌氧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累积并随喷出的污水溢出,现场其他3名作业人员迅速从不同出入口撤离管廊。
喷泥事故发生后,污水处理厂二分厂副厂长王某(代理厂长)、技术员赵某,三分厂书记潘某、厂长袁某等人员在对事故情况不清、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分别从不同出入口下到地下管廊内查看情况,在查看过程中,四人先后晕倒在管廊内。
消防人员赶到后,分别将五人救出,经医护人员抢救无效潘某、王某、赵某、刘某四人死亡,一人受重伤。
(三)案例三2008年9月13日8时左右,某市某实业有限公司水处理剂车间二工段7号反应釜,在检修过程中发生1人中毒,3人盲目施救,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
《无机化合物》PPT课件
2021/3/8
② 氧化还原性 (EA (HNO2/NO)= 0.98V)
2NO2- 2I - 4H
2NO I2 2H2O
NO2- Fe2 2H
NO Fe3 H2O
5NO2- 2MnO4- 6H
5NO3- 2Mn2 3H2O
③ 金属活泼性差,对应亚硝酸盐稳定性差
AgNO2<NaNO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0
离子变形性(离子可以被极化的程度)
离子变形性大小与离子的结构有关,主要取决于: 离子的电荷: 随正电荷的减少或负电荷的增加,变形性增
大。 Si4+<Al3+<Mg2+<Na+<F-<O2-
离子的半径: 随半径的增大,变形性增大。 F-<Cl-<Br-<I-; O2-<S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3
氯化物的物理性质
氯化物是指氯与电负性比氯小的元素所组成的二 元化合物。
氯化物概述
NaCl、KCl、BaCl2等离子型氯化物熔点较高、稳定性好的 氯化物在熔融状态可用作高温介质(盐浴剂),CaF2、NaCl、 KCl等可以用作红外光谱仪的棱镜。过渡型的无水氯化物 如AlCl3、ZnCl2、FeCl3等可以在极性有机溶剂中溶解,常 用作烷基化反应或酰基化反应的催化剂。性质较稳定的无 水氯化物如CaCl2等常用作干燥剂。
可 氧 化 物 种SO 32- I- C l- H 2S Fe2+ Sn2+ 产 物 SO 42- I2 C l2 S或 SO 42- Fe3+ Sn4+
溶液的酸度不同,MnO4—被还原的产物不同:
2M 4 53 2 S n 6 O O H 22 M 52 4 S 3 n 2 O O H
亚硒酸钠中毒案例
亚硒酸钠中毒案例分析背景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和化工等领域。
它通常被用作植物的微量元素肥料,以及人体所需的硒元素的补充剂。
然而,当亚硒酸钠被误用或使用过量时,可能会导致中毒反应。
案例背景案例1:儿童误食亚硒酸钠概述2018年5月,中国某城市发生了一起儿童误食亚硒酸钠引发中毒的案件。
过程一名3岁男童在家中偶然发现了一瓶标有“草莓味糖果”的小瓶子。
孩子将这些“糖果”当作零食食用,并在不久后出现了恶心、呕吐、腹痛和头晕等症状。
家人立即将孩子送往附近的医院急诊科就诊。
经过询问和初步检查后,医生怀疑孩子可能误食了某种有毒物质。
在进一步的检查中,医生发现孩子的血液中硒的浓度显著升高,同时孩子的肝功能异常。
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孩子误食了家中存放的亚硒酸钠溶液。
结果孩子被立即进行了抢救治疗,包括胃洗、给予活性炭和补液等措施。
经过数天的治疗,孩子的症状逐渐缓解,并最终康复出院。
此案例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儿童食品安全和家庭化学品存放方式的关注,并促使相关部门加强了对亚硒酸钠等危险化学品的监管。
案例2:工业事故导致亚硒酸钠泄漏概述2019年8月,中国某化工厂发生了一起亚硒酸钠泄漏事故,导致多人中毒。
过程该化工厂是一家生产农药原料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亚硒酸钠作为催化剂。
由于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一批亚硒酸钠溶液泄漏到了厂区的地面上,并蒸发产生了有毒气体。
当天上午,多名工人在接触到有毒气体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事故发生后,厂方立即组织人员疏散,并通知了当地应急救援部门。
结果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对受伤工人进行了紧急处理和转运。
同时,对事故现场进行了清理和处理,并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扩散。
经过医院的治疗和观察,所有中毒工人最终康复出院。
该化工厂也因为安全管理不善被责令停产整顿,并接受相关罚款和处罚。
此案例引起了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视,并促使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和使用的监管力度。
高中化学教案: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高中化学教案: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一、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无机化合物是由无机元素组成的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工合成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教案将介绍几种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二、硫酸1. 硫酸的性质硫酸(H2SO4)为无色、黄色或棕色液体,在常温下可释放出大量热量。
它是一种强酸,可以与金属氧化物、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 硫酸的应用(1)工业上广泛应用于制造肥料。
硫酸可以和氢气配制成硫酸肥料,如磷肥中使用到的复合肥。
(2)在实验室中,硫酸被广泛用作催化剂和溶剂。
三、氯化钠1. 氯化钠的性质氯化钠(NaCl)是一种白色结晶体。
它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并且具有高熔点和高沸点。
由于其离子键结构,使得氯化钠在固态和水溶液中能良好导电。
2. 氯化钠的应用(1)氯化钠被广泛用作食盐。
它是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同时也具有防腐作用。
(2)氯化钠还用于皮肤消毒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四、碳酸氢钠1. 碳酸氢钠的性质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是一种白色结晶或无色晶体。
它可溶于水,并具有较弱的碱性。
2. 碳酸氢钠的应用(1)在食品工业中,碳酸氢钠常被用作发酵剂,增加食品的松软度和口感。
(2)小苏打还具有清洗和去除异味等特性,在家庭环境中使用广泛。
五、硝酸铵1. 硝酸铵的性质硝酸铵(NH4NO3)是一种无色结晶体,可吸湿并溶于水。
它可以分解放出大量氧化剂和燃料,在某些条件下可产生爆炸反应。
2. 硝酸铵的应用(1)硝酸铵常被用于制造火药和炸药,由于其爆炸性质,也被用作火箭燃料。
(2)在农业上,硝酸铵作为一种氮肥广泛使用。
六、二氧化碳1. 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在室温下可以由固态转变为液态或气态。
它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可溶解于水中形成碳酸。
2. 二氧化碳的应用(1)二氧化碳在食品和饮料工业中被广泛使用。
例如,在汽水中加入二氧化碳能产生起泡效果。
(2)它还被广泛应用于灭火器和制冷设备中,能有效控制火灾或实现低温储藏。
化学初中教材无机化学案例分析
化学初中教材无机化学案例分析初中化学教材中的无机化学案例分析在初中化学教材中,无机化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内容。
通过学习无机化学,我们可以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并且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具体的无机化学案例,探讨它们在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案例一:金属的活泼性图书馆前的铜像在化学教材中,我们经常学习到金属的活泼性与化学反应的相关知识。
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是铁钉经过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后会生锈。
我们通过实验可以发现,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产生了铁氧化物,即锈。
这个案例的分析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通过这个案例,我们能够了解金属活泼性的概念。
活泼性从高到低分为四类:活泼金属、稀有金属、过渡金属和惰性金属。
活泼金属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其中铁是一种活泼金属。
其次,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知道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会导致金属表面生锈。
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应用无机化学的案例,即如何防止金属生锈。
我们可以通过涂抹保护膜、防锈漆等方法保护金属表面,延长其使用寿命。
案例二:不同元素的化合价在学习无机化学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元素的化合价问题。
元素的化合价反映了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离子的相对数目和价态。
通过考虑元素的化合价,我们可以预测和解释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以氧化钙为例,根据钙和氧元素的化合价,我们可以得知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元素的化合价来理解化学式的推导过程。
化学式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更是对化合物化学组成的准确描述。
通过钠和氯的例子,我们还可以讨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
在氯化钠中,钠元素失去一个电子成为钠离子,氯元素接受一个电子成为氯离子,它们之间通过相互吸引力形成离子键。
这种化学键的特点是电子的转移。
案例三: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常常遇到的案例是胃酸和胃苏打之间的反应。
胃酸主要由盐酸组成,而胃苏打是碳酸氢钠。
砒霜使用案例
砒霜使用案例
砒霜,又称白砒霜,是一种剧毒的无机化合物,常用于毒鼠药中,具有强烈的毒性,极易致死。
然而,除了作为毒鼠药的用途外,砒霜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被用于其他用途。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砒霜的使用案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这种危险化合物的应用范围。
首先,砒霜在农业方面有着一定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砒霜可以用作一种杀虫剂,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害虫。
由于其剧毒性,只需极少量的砒霜就能对害虫产生致命的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相对较小。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砒霜作为杀虫剂的使用必须严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免对人类和其他非靶标生物造成伤害。
其次,砒霜在历史上曾被用于医学治疗。
在古代,砒霜被用来治疗一些疾病,如梅毒、麻风病等。
然而,由于其剧毒性和副作用的严重性,砒霜在医学上的应用已经逐渐被淘汰,现代医学已经有了更安全、更有效的替代药物,因此不推荐使用砒霜进行医学治疗。
此外,砒霜还曾被用于一些犯罪案件中。
由于其毒性极强,砒霜被一些犯罪分子用来实施毒杀行为。
砒霜的毒性很难被察觉,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犯罪分子的作案难度。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砒霜毒性的检测方法也变得更加精确,砒霜作为毒药的使用已经不再是一个难以被发现的手段。
总的来说,砒霜作为一种剧毒化合物,具有极其危险的性质,其使用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监管。
除了作为毒鼠药的成分外,砒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已经逐渐减少,甚至被取缔。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谨慎使用砒霜,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希望大家能够对砒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伤害。
第八章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案例
二氧化碳的固定是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碳水化合物的生化反 应过程。
1、光合微生物的种类和特性:
光合微生物:藻类、蓝细菌和光合细菌。
2、化能合成微生物的种类及特性
化能合成微生物的种类:氢细菌、硝化细菌、
有机物的矿化--二氧化碳的再生
• 食物链的媒介作用 • 自养生物同化作用合成的有机碳化合物,经食物链传递到 异养微生物体内并作为生长的基质被分解,有氧条件下有 机碳最终的代谢产物为 CO2及难以分解的腐殖质。无氧条 件下代谢产物为有机酸、醇、CO2、氢等。 • 微生物为:真菌、细菌和放线菌
定义:绿色植物和微生物在利用硝酸盐的过程中,硝
酸盐被重新还原成NH4+后再被利用于合成各种含氮有
机物,这就是硝酸盐的同化作用。
四、反硝化作用
• 定义:由硝酸盐还原成NO2–并进一步还原成N2的过程 (广义)。狭义的反硝化作用仅指由亚硝酸还原成N2的 过程。 • 条件:厌氧(淹水的土壤或死水塘中) • 菌种:化能自养菌和部分异养菌。 • 如:Bacillus lichenoformis(地衣芽孢杆菌)、 Paracoccus denitrificans(脱氮副球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铜绿假单胞菌)、Ps. stutzeri(施氏假单胞 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脱氮硫杆菌)以及 Spirillum(螺菌属)和Moraxella(莫拉氏菌属)等。 • 意义:土壤中氮元素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水稻田中施 用化学氮肥,有效利用率只有25%左右。另外可以利用 水生性反硝化细菌去除污水中的硝酸盐。
极生、双极生)进行趋磁性运动。
实验证明:当把一小滴泥浆用暗场照明的显 微镜在低倍率(约80倍)下放大检查时,游 动的、折射光的细菌看起来像一些游动的小 光点。在只有地磁场而没有其它磁场作用时, 一些细菌就持续不断地向北游动,并聚集在 小水滴的北面的边缘。如果把一条形磁铁放 在附近,细菌就游向吸引罗盘针指向北端的
大学化学无机化合物教案
大学化学无机化合物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介绍大学化学无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质。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无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以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一、无机化合物的概念和基本特征1.无机化合物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化合物。
2.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多为固体,少数为液体或气体。
–具有高熔点和沉淀性。
–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稳定,并且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二、无机化合物的分类1.按照化学成分分类:–金属氧化物–金属酸盐–金属硫化物–金属氯化物–金属硝酸盐2.按照化合价规则分类:–一价化合物–二价化合物–三价化合物–…–五价化合物三、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1.无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熔点和沸点–密度和比重–电导率–溶解性和溶解度2.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反应性–酸碱性–氧化性和还原性–水解性和复分解性3.无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硫酸:用作工业原料和蓄电池电解液。
–碳酸钠:用于造纸、玻璃制造和水处理。
–氯化钠:用作调味品和食品腌制剂。
–白磷:用于制造火柴和药品。
4.无机化合物在工业中的应用:–铝合金:用于飞机、汽车和建筑材料制造。
–硫酸铜:用作催化剂和染料。
–氯化钛:用于生产合成纤维和金属涂层。
–硝酸银:用于照相术和医学消毒剂。
四、实验案例实验一:制备氯化铁目的:通过化学反应制备氯化铁。
器材与试剂: - 铁粉 - 盐酸 - 醋酸操作步骤: 1.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盐酸。
2. 向盐酸中加入铁粉,观察反应现象。
3. 将产生的氯化铁沉淀用醋酸洗涤并过滤。
4. 干燥沉淀,得到氯化铁。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的过程。
氯化铁可用作染料和催化剂,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五、课堂讨论题1.请结合实际例子,解释金属氧化物和金属酸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你知道有哪些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3.通过实验制备氯化铁的过程中,为什么使用醋酸进行洗涤并过滤?4.你认为无机化合物在工业中有哪些重要的应用?六、课后作业1.通过自己的研究,找到至少五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并记录它们的名称、化学式和主要应用。
案例版无机化学实验
案例版无机化学实验介绍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构造和变化规律。
无机化学实验是无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学生对无机化学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个案例版的无机化学实验,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展示无机化学实验的过程和方法。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和表征无机化合物的操作,让学生了解实验中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操作技巧。
具体实验目的如下:1.合成具有特定性质的无机化合物。
2.通过合成反应、溶解性实验、沉淀实验等方法,掌握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3.学习使用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操作,提高操作技能和实验室安全意识。
实验原理本实验选取了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氯化铜(CuCl2)作为案例,通过反应合成氯化铜,并使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表征。
氯化铜可通过铜粉与盐酸反应合成:2Cu + 4HCl → 2CuCl2 + 2H2氯化铜在水中完全溶解,但在浓盐酸中不溶。
通过加入浓盐酸,可以使氯化铜沉淀出来。
此外,通过控制溶液温度和浓度,还可以实现氯化铜晶体的生长。
实验步骤1.首先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铜粉、浓盐酸、水、烧杯、试管、恒温水浴等。
2.取适量的铜粉放入烧杯中,加入足够的盐酸,搅拌均匀。
3.将烧杯放入恒温水浴中,加热反应,观察反应过程。
4.取少量反应液,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进行检验: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表示反应成功。
5.将反应液沉淀过滤,并用水洗涤,得到湿沉淀。
6.将湿沉淀放入烧杯中,加热并不断搅拌,使其充分干燥。
7.将干燥的氯化铜放入称量瓶中,用天平进行称量,记录质量。
8.将氯化铜溶解于适量的水中,观察其溶解情况。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我们成功地合成了氯化铜,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与检验,我们可以判断反应是否成功,并通过化学分析、溶解性实验等方法对氯化铜进行表征。
此外,我们还控制了溶液的温度和浓度,实现了氯化铜晶体的生长。
高中化学无机化合物课教案
高中化学无机化合物课教案一、引言无机化合物是化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化学教学中,无机化合物课程是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的关键部分。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设计一堂高中化学无机化合物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知识概述1. 无机化合物的定义:无机化合物由金属、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其中金属元素以阳离子形式存在。
2.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无机化合物可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配位化合物等。
离子化合物以离子键为主要特征,共价化合物以共价键为主要特征,配位化合物以配位键为主要特征。
三、教学目标1. 理解无机化合物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无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化学式的表示方法;3. 进行无机化合物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无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化学式的表示方法;2. 难点:无机化合物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五、教学准备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烧杯、玻璃棒、滤纸等;实验药品:氯化铵、硝酸银、氯化钠等;教师准备:课件、实验操作步骤。
六、教学过程1. 无机化合物的概念介绍(10分钟)- 解释无机化合物的定义和分类;- 引导学生思考无机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 无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30分钟)(1)离子化合物命名方法:- 阳离子命名:单质阳离子的名称直接取自元素名称,例如氢离子为氢阳离子;- 阴离子命名:在元素名称后面加上-ide,例如氧气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
(2)共价化合物命名方法:- 最低的电负性元素写在前面,表明化合物的离子性质;- 根据元素的数目添加前缀,例如二氧化碳。
(3)配位化合物命名方法:- 配体名称之前用正字法体现其个数,例如氯化合物的氯离子用二氯代表。
3. 无机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方法(30分钟)- 介绍常用化学式的表示方法,例如离子化合物的离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分子式表示等;-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掌握化学式表示方法。
高中二年级化学教案:探索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高中二年级化学教案:探索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一、引言无机化合物是化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其结构和性质对于我们理解化学反应和化学原理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高中二年级的化学学习中,我们将探索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对其进行深入了解。
本教案将介绍无机化合物的概念,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以及相关实验和应用。
二、无机化合物的概念1. 无机化合物的定义:无机化合物是由非碳氢化合物构成的化合物,主要包括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以及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物。
2. 无机化合物的特点:无机化合物通常具有高熔点和沸点,大多数无机化合物是固体,在常温下呈现不同的颜色和形态。
三、无机化合物的结构1. 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离子化合物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离子键连接而成的。
离子化合物通常具有晶体结构,其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
2. 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分子化合物是由共价键连接而成的。
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是由分子中原子之间的共价键决定的。
四、无机化合物的性质1. 熔点和沸点:无机化合物通常具有高熔点和沸点,这是由于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所导致的。
2. 导电性:离子化合物可以在熔融和溶液中导电,而分子化合物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导电。
3. 溶解性:无机化合物的溶解性与其结构和键类型有关。
离子化合物可以溶解在水中,而分子化合物通常只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4. 颜色和物理性质:无机化合物的颜色和物理性质与其结构和成分有关。
不同的金属离子和非金属元素可以形成不同颜色的化合物。
五、实验探索1. 熔融实验:通过熔融实验可以观察到离子化合物的导电性。
将固体离子化合物加热至熔化状态,然后将两个电极放入熔融物质中,可以观察到电流通过的现象。
2. 溶解性实验:通过溶解实验可以观察到无机化合物的溶解性。
将固体化合物加入不同溶剂中,观察其溶解程度和溶液的性质变化。
3. 颜色实验:通过与不同试剂反应或改变反应条件,观察无机化合物的颜色变化。
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成分。
无机化学 教学案例
无机化学教学案例无机化学是化学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非寿命化合物、元素及其间的反应和性质。
它涉及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无机材料、化学反应和催化、固体化学、无机催化剂、生物无机化学等等。
无机化学的教学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学科的知识。
本文将按照三段方式来探讨无机化学教学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主题。
第一段,我们将从无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入手,介绍无机化学教学案例的基本概念。
无机化合物是由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它们具有特定的结构和性质,如晶体结构、熔点、溶解度等。
硫化物是一类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其具有特定的晶体结构和熔点。
在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无机化合物的应用领域,如材料科学、催化反应等,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思维。
第二段,我们将讨论无机化学反应和催化的教学案例。
无机化学反应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教学案例,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无机化学反应的机理、条件和影响因素。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过程,了解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关系。
我们还可以通过案例介绍催化剂在无机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如催化裂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等,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催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通过这些教学案例,学生可以提高对无机化学反应和催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段,我们将介绍无机化学在生物和环境中的应用。
生物无机化学是无机化学的重要领域之一,研究无机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代谢和活性。
通过教学案例,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无机元素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和协同机制,如金属离子在酶催化中的作用、金属离子对细胞信号传导的影响等。
环境中的无机化学也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通过案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研究无机化学对环境的影响和修复方法,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机化学的教学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无机化学的知识。
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案例范文
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案例范文《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案例范文:化学式背后的奇妙化学世界》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好好唠唠化学式里那些有趣的化学概念。
先来说说化学键。
化学键啊,就像是原子之间的小钩子,把原子们连接在一起,组成分子或者晶体。
这里面有两种特别常见的“小钩子”类型,一种是离子键,一种是共价键。
离子键就像是带正电和带负电的原子像超强磁铁一样吸在一起。
比如说氯化钠,钠原子很“大方”地把一个电子给了氯原子,钠原子就变成了带正电的钠离子,氯原子变成带负电的氯离子,这一正一负就紧紧地吸住了,就像磁铁的两极,吸引力超强。
那共价键呢,就是原子们共用这些小钩子来连接。
比如说氢气分子,两个氢原子都没有足够的能力把对方的电子完全抢过来,那就干脆共享,就像两个人共同拿着一个东西,通过这种共享的小钩子就结合成了氢气分子。
再讲讲化学平衡。
这就好比是一场拔河比赛,反应物和生成物就像两队人。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反应物这边人多力量大,反应就朝着生成物那边进行得快。
但是随着反应进行,生成物这边的力量也慢慢起来了,到最后就达到了一种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就好像两队人谁也拉不动谁了。
这时候,两边的“人数”,也就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就不再变化了,这就是化学平衡状态。
这告诉我们啊,在化学世界里,很多事情都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一样。
分子的极性这个概念呢,可以类比成小磁针。
比如说水是极性分子,水的分子结构是一个氧原子连着两个氢原子,氧原子一端就像磁针的南极,带负电,氢原子那一端就像北极,带正电。
但是二氧化碳就不一样了,二氧化碳是直线对称的结构,就像两个小磁针以一种对称的方式排列,相互抵消了极性,所以它是非极性分子。
这就像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有的有明显的偏向性,有的则是比较平衡、对称的。
配位化合物也是很有趣的。
中心离子就像是聚会的主角,周围的配体就像是来参加聚会,提供孤对电子共享的小伙伴。
比如说铜氨配合物,铜离子就是那个中心离子,氨分子就是配体。
氯化钾致死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氯化钾,化学式为KCl,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和医药领域。
由于其高含量的钾元素,对植物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在农业上被广泛用作肥料。
然而,氯化钾也具有较高的毒性,过量摄入可能导致人体中毒甚至死亡。
本案涉及一起因误食氯化钾而导致的死亡案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二、案情简介2019年6月,某市居民张先生在家中意外发现了一瓶标注为“氯化钾”的白色粉末。
张先生误以为这是一种常用的肥料,于是将其用于自家菜园。
不久后,张先生的妻子李女士在菜园中采摘蔬菜时,不慎将含有氯化钾的蔬菜摄入体内。
当天晚上,李女士出现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经诊断,李女士因氯化钾中毒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
三、案件审理本案经某市人民法院审理,法院认为,氯化钾作为一种具有毒性的化学品,其包装上应明确标注警示标识,以提醒使用者注意安全。
然而,本案中氯化钾的包装上并未标注任何警示标识,且张先生误将氯化钾当作肥料使用,导致李女士不幸中毒身亡。
因此,法院判定氯化钾的生产商、销售商及张先生均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法律分析1. 生产者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一条,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本案中,氯化钾的生产商未在产品包装上标注警示标识,导致消费者无法及时了解产品的危险性,从而造成李女士的死亡。
因此,生产商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 销售者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二条,销售者应当对其销售的产品的质量负责。
本案中,氯化钾的销售商在销售过程中未对产品进行严格检查,也未对消费者进行必要的安全提示,导致氯化钾流入消费者手中。
因此,销售商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 消费者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
本案中,张先生在购买氯化钾时,未能充分了解产品的真实信息,导致误将氯化钾当作肥料使用。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化学第八章8.4化学肥料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入,引发学生对化肥问题的关注。例如,通过展示农田图片,让学生观察农田中的作物长势,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作物生长良好,而有些则生长缓慢。
2.设计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化肥的作用。例如,设置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肥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从而加深他们对化肥作用的理解。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化肥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调查家庭或周围的农田施肥情况,分析是否合理并提出改进建议。
2.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深入研究化肥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在下一节课前提交作业成果,进行分享和讨论。
五、案例亮点
1.贴近生活实际:本节课以农业生产中的化肥问题为切入点,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教学方法多样:本节课采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关爱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得到提高,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3.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全面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及时的、有针对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无机化合物教案设计
无机化合物教案设计无机化合物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研究的是那些不包含碳元素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是人类工业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在高中化学中,无机化合物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它不仅是高考化学考试的重点,还是其他领域的基础。
因此,本文就探讨一下结合教学实际设计无机化合物相关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无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明确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区别。
2.掌握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组成和命名法则。
3.了解无机化合物性质和应用,如酸碱性质、氧化还原性质等。
4.能够根据已知物质的化学式、结构式或特定性质,推断出其化学名称和性质。
二、教学内容1.无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1)无机化合物的定义:指不含C-H键的化合物,如化肥、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等。
(2)无机化合物的特点:通常不含碳元素。
化学性质相对单一。
热稳定性高且一般不挥发,难以被生物降解。
2.组成和命名法则(1)阴离子的命名法则:单质名加上后缀-ide,如氯化物Cl¯,叫做氯化物。
(2)阳离子的命名法则:直接写出在化合物中所具有的化学符号,如K+,称为钾离子;铁离子Fe3+,称为三价铁离子。
(3)混合离子的命名法则:有化合价和电子构型不同的离子,如Fe2O3,称为三氧化二铁。
(4)酸的命名法则:根据所含氧原子数和后缀不同,分别命名为不同的酸,如H2SO4,称为硫酸。
3.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1)酸碱性质:无机化合物的酸碱性质很重要,是许多化学反应的基础。
如CaO与H2O反应生成Ca(OH)2,具有强碱性。
(2)氧化还原性质:无机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质与电极电位有关,如铁与氧反应生成的氧化铁(Fe3O4)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氧化物。
(3)其他应用:无机化合物在生产工业中有广泛应用。
一些金属化合物可用于制造金属材料,化肥中的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可以提高植物等生物的产量。
三、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实际生活或者示范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无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即不含C-H 键,通常热稳定性高等。
氯化镉中毒案例
氯化镉中毒案例
氯化镉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见于工业生产中的化工原料。
然而,如果接触氯化镉的过程中不慎发生中毒,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下面我们就来讲述一个关于氯化镉中毒的真实案例。
在某化工厂工作的张先生,在一次操作中不慎接触了氯化镉,由于没有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导致了氯化镉中毒。
张先生接触氯化镉后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经过医生的诊断,张先生被确诊为氯化镉中毒,需要接受相应的解毒治疗。
氯化镉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中毒症状,主要是由于氯化镉进入人体后对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伤害,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
而且,氯化镉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也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采用了药物解毒和支持性治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药物来促进氯化镉的排泄,同时对患者进行肝肾功能的支持治疗,以减轻器官的损伤。
经过数天的治疗,张先生的症状逐渐得到缓解,体内氯化镉的含量也逐渐降低,最终康复出院。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氯化镉中毒是一种严重的职业中毒疾病,工作中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避免接触氯化镉。
一旦发生中毒,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另外,也要加强对化工原料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减少职业中毒事件的发生。
总之,氯化镉中毒是一种严重的职业中毒事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增强安全意识,做好职业防护,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让我们共同努力,预防职业中毒,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案例分析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它们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化合物进行归纳,同时提供相应的应用案例分析。
一、酸和碱酸和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化合物,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反应。
酸味酸性物质,可以腐蚀金属和灼烧皮肤,而碱则具有碱性,有一定的腥味。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可以生成盐和水,并伴随着放热现象。
例子1: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碱性化合物,具有强烈的腥味和腐蚀性。
它广泛应用于肥皂、洗涤剂和玻璃制造等行业。
例如,在肥皂制造过程中,氢氧化钠可以与动植物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肥皂。
例子2:盐酸盐酸是一种强酸,具有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
它常用于实验室中的酸碱中和反应,并广泛应用于金属清洗、水处理和制备含氯化合物等工业领域。
二、氧化物氧化物是由金属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具有多样的性质和应用。
某些金属氧化物可以作为催化剂,某些氧化物是重要的矿石。
例子3: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无色、无味并具有稳定性。
它是生物体呼吸产生的一种废气,广泛应用于饮料制造、消防灭火和植物光合作用等领域。
例子4: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由硅和氧元素组成。
它具有很高的熔点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玻璃制造、建筑材料和电子工业等领域。
三、盐类盐类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它们通常是在酸碱反应中生成的。
例子5:氯化钠氯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盐类化合物,由钠和氯离子组成。
它是我们平日里使用的食盐,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农业领域。
例子6:硝酸铜硝酸铜是由铜和硝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类化合物。
它具有蓝色的结晶外观,被广泛应用于陶瓷制造和绘画领域。
综上所述,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应用,它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对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案例分析,我们不仅可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更好地认识到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 卤化物
§8.2 氧化物
§8.3 几种重要主族元素的含氧酸盐 §8.4 几种重要副族元素的化合物
第八章
无机化合物
1.掌握卤化物熔沸点的变化规律和水解产物的一般规 律,并能够运用离子极化理论对此作出解释
2.掌握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酸碱性变化规律及ROH规 则;掌握H2O2的分子结构及主要性质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
一般单原子负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与稀有气体相 同,均为稳定的八电子构型。但单原子正离子的外层 电子构型较复杂,有如下类型: (1) 无电子构型,如1H+:1s0;(2) 2电子构型,如3Li+:1s2 (3) 8电子构型,如11Na+:2s2 2p6 (4) 917电子构型,如26Fe3+:3s2 3p6 3d5 (5) 18电子构型,如30Zn2+:3s2 3p6 3d10 (6) 18+2电子构型,如50Sn2+:4s2 4p6 4d10 5s2
点较高,硬度较大;
高价态的氧化物易偏向共价型分子型晶体:
p区:金属过渡型晶体,易偏向于共价型 ; 非金属共价型晶体,SiO2为原子晶体,熔沸点高,硬
族、ⅡA族的氯化物低。
4. 同一金属元素的高价态金属离子电荷高、半径小,比
低价态的金属离子极化力强,所以高价态金属离子的
氯化物键型共价性较强,熔沸点较低。
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属于 典型离子晶体的只有ⅠA的卤化物和ⅠA、ⅡA族的氧化 物,其它由于离子极化作用,基本上都是过渡型晶体。
偶极的产生使得本身的极化力增强,这样,正负离子的
极化作用进一步加强,这种极化叫附加极化——由于
正负离子的相互极化,而使总的离子极化加强的
现象。
有附加极化存在的时候,键的共价性更加明显。
比如:Ca2+和Hg2+电荷相同,半径相近,但CaCl2 基本属于离子晶体,而HgCl2则是分子晶体,原因就是 Ca2+是8 e 构型,变形性很弱,而Hg2+是18 e 构型,存 在附加极化作用,使得键型的共价性大大增强。 卤化物熔沸点的某些特殊变化规律,就是由于存在 离子极化作用的结果。
第八章
无机化合物
自然界中的物质,按组成可 单质 以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无 机 物 无机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化 合 物 有 机 物
其中化合物占的比例比单质要大 得多。无机化合物不仅数量大,而且
种类繁多。这一章我们只选取了一些
最常见、又比较重要的化合物介绍给
大家。
§ 8.1 卤化物(Halide )
当正负离子相互接近时,也存在极化现象。
正、负离子在彼此相反电场的作用下,
原子核和电子云会发生相对位移,离子发 生变形,产生诱导偶极,这个过程就是离 子的极化。
随着离子极化的加强,正、负离子的电子云发生变 形而导致原子轨道部分重叠,产生了离子键向共价键的 过渡。
也就是说,由于离子的极化作用,正、负离子之间
一、卤化物的物理性质—— @熔沸点
(一)变化规律:以氯化物为例
1. 同周期中:从左到右,熔沸点逐渐降低。
NaCl>MgCl2>AlCl3>SiCl4
活泼金属元素的卤化物(NaCl、KCl)熔沸点较高; 非金属元素的卤化物(PCl3、SiCl4等)熔沸点较低; 介于中间的元素,其卤化物的熔沸点介于二者之间: NaCl>MgCl2>AlCl3>SiCl4
沸点就高。 3. 活泼金属元素(ⅠA )的氯化物,从上到下,随着离 子半径的逐渐增大,离子键越来越弱,熔沸点逐渐降
低。 其它变化规律,则要用离子极化理论来解释。
二、离子极化理论
(一)离子极化的概念
当分子处于外加电场中时,在电场作用下,分子会 发生变形,产生诱导偶极(正负电荷中心更加靠近,部分电子云发生重叠,
从而原来的离子键就具有了部分共价键的性质。这就是
离子极化产生的后果。 由此可见,离子键与共价键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许多化合物的键型处于离子键和共价键之间的过渡状态,
相应的晶体结构也就处于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之间的状态。 例如:MgCl2、AlCl3、FeCl3等都属于过渡型晶体。
§ 8.2 氧化物(Oxide)
定义:电负性比氧小的元素与氧形成的二元化合物。
一、氧化物的物理性质——熔沸点
s区:离子晶体,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 ( Na2O; MgO ;BaO;CaO) d,ds区:过渡型晶体,低价态的氧化物易偏于离子 型 (介于离子型和原子晶体之间: Cr2O3 ;Al2O3),熔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看出:在正、负离子发生极化
时,正离子的极化力较强,而负离子的变形性较强。 ∴通常讨论离子极化时,只考虑正离子的极化力和 负离子的变形性(负离子对正离子的极化力则忽略)。
但当正离子外层电子构型为18 e 或18+2 e 时,既有
很强的极化力,本身的变形性也很大,在负离子作用下,
发生较明显的变形,产生较强的诱导偶极。正离子诱导
2、ⅡA族: 由上到下,氯化物熔点逐渐升高 Be2+ 离 子 极 化 力 增 强 BeCl2 MgCl2 CaCl2 SrCl2 BaCl2 分子晶体 过渡型晶体 离子晶体
Mg2+
Ca 2+ Sr 2+ Ba 2+
因为:ⅡA族的氯化物为+2价离子,电荷比第 ⅠA族高,而相应的离子半径又小,所以离子的极化 力较强一些。从下到上,随着半径的减小,极化力越 来越强,BaCl2是离子晶体,越往上,键型的共价程 度越来越明显,到BeCl2已经是共价键,完全属于分
Sn(OH )Cl HCl
Fe(OH )3 3HCl
★ FeCl3 3H2O
AlCl3 3H 2 O
ZnCl2 H 2O
Al (OH )3 3HCl
Zn(OH )Cl HCl
H Zn(OH )Cl 2
ZnCl2 H 2O
( 浓溶液)
II 酸 二氯 一羟基合锌
三、卤化物的化学性质——水解作用
(一)氯化物水解的一般规律
碱金属的氯化物不发生水解,中等活泼的金属和非 金属元素的氯化物都不同程度地发生水解。根据水解产 物的类型,水解作用可以分为三类:
1、生成碱式盐或氢氧化物
★ MgCl2 H 2O
SnCl 2 H 2O
Mg(OH )Cl HCl
同一非金属元素:高价态氯化物的熔点比低价态的 要高。如: PCl5 >PCl3。
(二)解释:熔沸点高低主要取决于物质的晶体类型
1. 活泼金属的氯化物属于离子晶体,所以熔沸点较高;
非金属元素的氯化物属于分子晶体,所以熔沸点较
低。 2. 非金属元素的氯化物(分子晶体),高价态氯化物的
分子量比低价态的要大,分子间作用力强,相应的熔
子晶体了,所以熔沸点变化规律是由下到上逐渐降低,
即从上到下逐渐升高。
而ⅠA族的氯化物,除LiCl外,都是典型的离子晶 体,从上到下,随着离子键的减弱熔沸点逐渐降低。 Li+因为半径特别小,极化力较强,使LiCl带有部分 共价键性质,所以熔沸点比同族其它氯化物低。 3.过渡元素及p区金属元素的离子电荷较高,外层构型为 18e、18+2e或9~17 e,极化力较强,其氯化物也带有 共价键性质,晶体处于过渡型晶体,所以熔沸点比ⅠA
(三)离子极化理论的应用
1、同一周期: 从左到右,熔沸点逐渐降低 正离子的极化力: Na Mg2 Al 3 Si 4 从左到右,键型的共价性逐渐增强,由离子键逐渐过 渡到共价键。NaCl是典型的离子晶体,MgCl2、AlCl3为过 渡型晶体,SiCl4已经属于分子晶体了。 ∴熔沸点高低顺序为: NaCl > MgCl2 > AlCl3 > SiCl4
定义:电负性比卤素小的元素与卤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 ,
如:NaF、PCl5、AgBr、KI 等都是卤化物。
因为卤素在周期表中属于电负性最大的一族元素, 所以卤素几乎可以和稀有气体之外的所有元素形成卤化 物。不同元素形成的卤化物,其物理性质呈现出周期性 的变化规律。我们主要讨论一下熔沸点的变化。 F和一些稀有气体也形成卤化物,如XeF2,XeF4。
2、影响离子变形性的因素
(1)离子半径:半径越大,变形性越大。
I Br Cl F
(2)离子电荷:正电荷越少,负电荷越多,变形性越大。
O
2
F Na Mg Al
2
3
Si
4
(3)离子外层电子构型:(与极化力变化规律相同) 18e ≈18+2e > 9~17e > 8e
M n O 2 2 H
(B3+、Si4+、P5+、Sn4+、Ge4+)生成两种酸
当然,水解产物除了跟正离子的极化力大小有关外, 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比如:Bi3+和Sb3+的水解产物不 是碱式盐和氢氧化物也不是酸,而是特殊的BiOCl和 SbOCl。因为它们是难溶物,一旦有少量存在,即沉淀 出来,破坏了溶液中的平衡体系,使平衡继续向生成沉 淀的方向移动。
(2)离子电荷:在半径相近、外层电子构型相同时,离 子电荷越多,产生的电场越强,极化力越强。 (3)离子外层电子构型: 外层构型:18e ≈ 18+2e > 9~17e > 8e (ds区)(p区)(d区 过渡元素)(s区)
如:Ag+、Hg2+、Zn2+(18 e)Sn2+、As3+(18+2 e) > Fe2+、Cr2+、Mn2+(9~17 e)>Na+、Ba2+(8 e)
化学键。当极化作用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O—H键
断裂,H+被分离出来,OH-则与正离子结合,发生水解。
正离子电荷越高、半径越小,极化力越强,其水解作用
越强。而极化力弱的正离子,则不容易发生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