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产业的历史阶段特征分析_1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2c0f06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7.png)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二十世纪初至二战期间在20世纪初,日本开始引进欧美的动画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日本国内的电影制作中。
此时的动画产业规模较小,且以宣传片和电影短片为主。
二战期间,由于日本政府对外国电影的限制,动画成为了电影产业中重要的宣传和宣传工具,这一阶段的重要动画作品有《桃太郎海战记》和《铁臂阿童木》等。
第二阶段:战后重建期(1945年-1960年代)二战后,日本动画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由于经济的恢复和国家对动画产业的支持,日本的动画电影开始向国际市场出口,其主要受众群体定位在儿童和青少年。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动画电影的内容多元化,从以传统日本文化和神话为背景的《白蛇传》到具有家庭焦虑和社会问题的《猫的报复》等。
第三阶段:电视动画的兴起(1960年代-1980年代)20世纪60年代,电视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动画制作成本降低,进一步推动了电视动画的兴起。
此时的日本动画更加注重商业化和市场推广,重点放在了电视节目中。
该阶段出现了许多经典的动画角色和作品,如《争气小子》、《Q弟侦探因幡隆之介》和《机器人猫》等。
此外,以《水星领航员》为代表的机器猫系列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热爱。
第四阶段:全球化和二次元文化(1990年代至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日本动漫产业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市场的规模。
日本的二次元文化和角色扮演文化也在全球范围内受到热烈追捧。
这一时期的动漫作品范围更广,题材更多样化,涵盖了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爱好的观众群体。
例如,《名侦探柯南》、《海贼王》和《银魂》等人气动画作品都在这一时期诞生。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发展阶段,日本动漫产业还涌现了一些重要的动画工作室和导演,如宫崎骏的吉卜力工作室、今敏的Madhouse工作室等。
这些工作室和导演的作品不仅在日本国内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而且在国际上也达到了商业和艺术上的成功。
总的来说,日本动漫产业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扩大了市场规模,还不断创新和引领了全球动漫的发展趋势。
日本动画产业的历史阶段特征分析
![日本动画产业的历史阶段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9a212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a.png)
日本动画产业的历史阶段特征分析(2)多元文化的共融性。
这一时期的日本动画在关注日本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取材的世界性和兼容性。
为了符合全球审美观点,在人物设计上,主人公的形象设计不再是单纯的亚洲面孔,大眼睛、高鼻梁、多彩发色的人物造型成为了主流,动画人物从前期的标准美男的英雄形象开始向普通人物进行转变,人物性格往往具有东西方思想共融的特征:故事取材跨越了地理与时空的界限,世界名作、体育竞技、机器人、神幻色彩为主题动画片大批走向世界;背景设计通过大量的海外采景采风等史实调查所保留的真实性,得到世界观众的共鸣:在动画类型上,以少年动画为核心,儿童动画、少女动画、成人动画作品大量出现,特别是少女动画得到欧洲市场的欢迎,将日本动画的影响力扩展至欧洲国家。
4、飞向世界的辉煌期(90年代中期一)随着日本动画在世界上影响力不断地扩大,动漫产业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政府的政策扶植。
1995年,日本政府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21世纪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开始了从“贸易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转变。
日本动画历经80年的积累与发展,其独特的制作技巧、广泛的故事题材、生动的形象设计、唯美的画面处理等诸多因素构成了日本动画的特征,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和不同年龄群体的喜爱。
从最初对美国动画的模仿时的自卑到引领世界的自信,日本动画开始了全面赶超美国动画的时代。
以宫崎骏为代表的日本动画制作人引领日本动画进入了辉煌时代。
在这一时期,日本动画出现的新的特点:(1)引领世界动画。
80年代中期崛起的日本新一代动画制作人宫崎骏、押井守等的动画作品在这一时期受到世界的广泛认同与赞誉。
1997年,宫崎骏指导的《幽灵公主》的发行量超过1 00亿日元,被媒体评价为瓦解了以往强加给动画的“儿童动画当然是迪士尼最好”的固有观念。
2001年宫崎骏指导的另一部作品《千与千寻》在日本创下了304亿日元的票房记录,并获得75届奥斯卡长篇动画电影奖和52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19752ccab52acfc788ebc978.png)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提到动漫,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日本,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其动画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日本动画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1917—1945——萌芽期、1946-1973——探索期、1974—1989——成熟期、1990至今——细化期。
1917—1945——萌芽期1917年,下川凹夫摄制《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北山清太郎制日本动漫图集(20张)作了《猿蟹和战》,幸内纯一创作了《锅凹内名刁》,此三人为日本动画的奠基人。
其中,下川凹夫创作的《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被公认为日本的第一部动画片。
1933年,日本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力与世间女子》诞生了,它是由政冈宪三和其学生懒尾光世制作完成的。
二战期间,懒尾光世拍摄了“桃太郎”系列动画片,鼓吹侵略,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其中的代表作是1944年制作的《桃太郎·海上神兵》。
1946-1973——探索期1945年,日本战败后,反战题材的动画影片颇受欢迎且影响深远。
期间的代表人物是被日本动画界誉为“怪人”的动画家——大藤信郎,他于1927年拍摄了黑白版的《鲸鱼》,并于1952年摄制完成了彩色版的《鲸鱼》,该部动画片成为首部获得国际大奖的日本动画片。
大藤信郎把流传在中国数千年的皮影戏和日本独有的千代纸结合起来绘制动画。
大藤信郎在日本知名度极高,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藤奖”更成为日本一流的动画片奖项。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手冢治虫成为日本动画界的标志性人物,被誉为“日本动漫之父”。
他创作了一系列精美的动画片,将日本动画片的水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档次。
其中的代表作品包括《铁臂阿童木》(1963年)、《森林大帝》(1965年)。
1966年,手冢治虫创作了《展览会的画》,开始对实验性动画片进行探索。
1974—1989——成熟期1974年,日本动画进入了成熟期。
日本动画产业特征研究
![日本动画产业特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8045de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c.png)
日本动画产业特征研究日本动画产业特征研究日本动画产业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之一的产业之一,不仅在日本国内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
本文将对日本动画产业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产业发展历程、创作特点、市场规模、国内外影响等方面,以探讨其独特之处和成功之道。
一、日本动画产业的发展历程日本动画产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该产业起初在电影院中展示,后来逐渐演变成以电视动画为主要形式的媒介。
二战结束后,日本动画业经历了大规模的转型,并开始进军国际市场,成为当时唯一能与美国动画产业一争高低的动画产业。
二、日本动画的创作特点日本动画以其独特的创作特点而闻名。
首先,日本动画强调角色刻画,注重表现人物的情感、个性和内心世界。
其次,日本动画常常涉及社会问题和文化元素,具有一定的文艺性和思考性。
此外,日本动画跨越多个题材和风格,从童话、科幻到剧情、恋爱等,内容多样化,迎合了不同观众的需求。
三、日本动画市场规模与产业链日本动画市场规模庞大,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很大份额,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
日本动画产业链长、完善,包括原创IP、动画制作、发行、营销等环节,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密切配合的生态系统。
四、日本动画产业的国际影响日本动画产业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高品质赢得了国际观众的青睐。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日本动画在海外市场上的大获成功,日本动画产业成为了国家文化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无论是精美的动画作品还是可爱的动漫形象,都能在国际市场上引起极大关注。
五、日本动画产业的成功之道日本动画产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离不开一系列的成功之道。
首先,日本动画注重原创IP的培养与保护,致力于创作具有独特价值的作品。
其次,日本动画注重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始终保持创作水平和视觉效果的领先地位。
同时,日本动画产业重视市场营销,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推广和宣传,确保作品能够受到更广泛的观众群体认可。
总结起来,日本动画产业以其独特的风格、多样化的内容和高品质的制作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喜爱与追捧。
产业--日本 动画概况(一)
![产业--日本 动画概况(一)](https://img.taocdn.com/s3/m/f500d609de80d4d8d15a4f5e.png)
产业--日本动画概况(一)现在谈“文化创意产业”,绝对少不了动漫画、电子游戏(电玩)、玩具,而在日本,这四大范畴的设计是出自同一个创作源头的,漫画到动画、电玩、玩具,其中的管道畅通,因此,和其他国家把这四大范畴分开的情况大相径庭,是四合一的机制,我总是说:一般国家要和日本的创意产业竞争不容易,主要问题是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机制是四部分分开的,而日本是四合一的。
这样一来,一个故事、一批形象的设计,可以延伸到其他的范畴里,漫画不一定是源头,源头也可以是动画、可以是电玩设计、可以是玩具设计,这四部分之间的通畅,造成了转移的容易,也造成打造形象和力量更加强大。
在讨论日本动画发展的时候,这种情况必须要很清楚。
日本动画的商业化程度已经达到极致。
这个国家目前共有430多家动漫制作公司以及一批世界一流的动漫工作者。
年230万亿日元的产业营业额使动漫成为了日本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日本动漫产量惊人。
每个月都有大量生产动漫作品问世。
因此,全世界的学者都很关注日本的动画产业情况。
仅仅就中文著作方面,我看研究日本动画的文章和著作就非常多,比如台湾陈仲伟的《日本动漫画的全球化与迷的文化》,(台湾唐山出版社2004年1月初版,ISBN 986-7748-53-0),中国的白晓煌《日本动画》(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6月)等等,这些著作都很全面地介绍了日本动画的背景和情况,介绍了日本主要的动画家。
在这里,我尽量用比较精简的方式来介绍和讨论日本动画的特征,历程和发展的趋势。
日本动画是一个很庞大的产业,在国际上,特别在亚洲地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虽然开始发展的时候受到美国动画的很大影响,但是依然具有鲜明的民族动画特征。
直接影响到远东好多国家和动画的设计和生产模式。
日本动画体系和作品、艺术家都相当庞大,这里仅仅能够选择其中比较重要的给予介绍,难免挂一漏万,望读者见谅。
日本动画以对比鲜明的画面,个性化、多姿多采的图像,以及鲜明的角色性格为特色,每部作品都有明确且独立的故事背景,较能够针对不同身分和性格的观众群。
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的历史以及中国动漫产业发展
![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的历史以及中国动漫产业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6d60897a26925c52dc5bf51.png)
500万册/期
588万册/期
500
405万册/期
405万册/期
400 300
304.5万册/期 210万册/期
363万册/期 278万册/期
200
115.8万册/期
100 创刊 10.5万册/期
0 68 71 78 80 85 89 95 96 97 2000 2008
10万
210万
400万
500万
《相关机构的扶持》
广电总局
「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
文化部
「国家动漫游产业振兴基地」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级动漫产业发展基地」
地方也有扶持政策
日本动漫产业
动漫产业
日本动漫产业
漫画产业 动画产业
日本漫画发展
1947-51
1960-63 1965-70
第 一 次 漫 画 热 潮
第
[上游] 到 [下游] 的产业链
动画投资回收
《日本电视广告费》
傍晚:60 万人民币/30秒 黄金:90-120万人民币/30秒 深夜:30- 50万人民币/30秒
所 以
非常昂贵
没有收视率 如果 没有产品销售
只 好
停止生产
动画投资回收
= 好动梦画想片动被(授玩勇画具权气片)商能友情挣钱
动
广
产
画 制 作
[]
斋藤 隆夫 (1936-)
开辟了[剧画]领域
日本漫画发展
[剧画]=[写真漫画]
提高了漫画的读者年龄层
日本漫画发展
1965-70
第 二 次 漫 画 热 潮
1976-80
第 三 次 漫 画 热 潮
漫画杂志时代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驱动因素及现实困境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驱动因素及现实困境](https://img.taocdn.com/s3/m/6900417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1d.png)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驱动因素及现实困境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驱动因素及现实困境一、引言日本动漫(Anime)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良的制作,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
本文将探讨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驱动因素以及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
二、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1. 起源日本动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之后。
在战后的日本,动画被广泛用于宣传工具,同时也成为人们娱乐和逃避现实的重要方式。
1958年,《铁臂阿童木》成为日本第一部电视动画作品,标志着日本动漫产业的正式起步。
2. 蓬勃发展1960年代至1970年代,日本动漫产业经历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众多知名作品如《机甲英雄》、《猫眼物语》等问世,动漫产业开始形成规模。
与此同时,成立了许多动画制作公司,如东映动画、虫草动画、京都动画等,为动漫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3. 进入全球市场1980年代,日本动漫开始进军国际市场,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龙珠》、《美少女战士》等作品风靡全球,日本动漫成为世界各国青少年的宠儿。
同时,动漫的衍生产品,如漫画、玩具、游戏等也开始兴盛,形成了一个以动漫为核心,多元化发展的产业链。
4. 技术进步的推动随着科技的进步,特效技术的应用使得动漫制作水平的大幅提升。
日本制作的《新世纪福音战士》使用了3D技术,开启了动漫新的时代。
此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制作技术的发展,动漫产业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三、驱动因素1. 优秀的故事创作和人物塑造日本动漫以其独特的故事创作和人物塑造而闻名。
许多作品具有深刻的情感、紧凑的剧情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关注。
这些优秀的故事和人物不仅仅是娱乐,更能触动人心,传递社会价值观。
2. 创新的艺术风格和技术手法日本动漫在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常常充满着浓郁的日本文化特色。
同时,日本动漫也不断创新技术手法,采用各种特效和画面处理方法,使得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
3. 多元化的出版和推广方式日本动漫产业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出版和推广。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78d7b5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9.png)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动漫的重要性和价值。它不仅为人们带来了 愉悦和感动,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还展现了日本的独特文化和价值观。日 本动漫也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 献。作为一个深受全球动漫迷喜爱的文化现象,日本动漫将继续影响和启发着 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日本动漫的受众群体非常广泛,从儿童到成年人,都有适合他们的作品。同时, 日本动漫的影响力也非常深远,它不仅在日本本土有着巨大的市场,同时在海 外市场也拥有众多的粉丝。日本动漫的全球影响力,使其成为了一种国际文化 现象。
Hale Waihona Puke 三、重点分析日本动漫之所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赢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主要原因在于其具备 了上述特点。首先,日本动漫在技术上的先进和创新为其赢得了市场和口碑。 其次,丰富多样的题材和形式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和口味的观众的需求。最后, 日本动漫的影响力不仅在日本本土不断扩大,在海外市场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和赞誉。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目录
01 一、日本动漫产业的 起源
02
二、日本动漫产业的 发展
03
三、日本动漫产业的 繁荣
04
四、日本动漫产业的 特点
05 五、未来展望
06 参考内容
日本动漫产业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价值的动漫产业之一,其发展历程充满了传 奇色彩。在本次演示中,我们将详细了解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剖 析其特点,以期为读者揭示日本动漫产业的独特魅力和全球影响力。
四、日本动漫产业的特点
1、创作理念与风格
日本动漫的创作理念和风格具有独特性。在创作过程中,漫画家们非常注重细 节和情节的把控,力求使每一个情节都生动有趣。同时,日本动漫还具有极高 的绘画水平和精致的画风,这使得日本动漫在视觉上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此 外,日本动漫还善于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既保留了日本次演示化的精髓,又 加入了西方文化的元素。
日本第三产业之日本动漫发展历史及现状展示ppt
![日本第三产业之日本动漫发展历史及现状展示ppt](https://img.taocdn.com/s3/m/4f4c2b2c0722192e4536f662.png)
在淘宝中输入“火影忍者”一 词共有103175件宝贝,这只 是一部动漫在淘宝上不完全 统计的衍生产品数量。
在中输入“日本 动漫”,共有5820000条结果,这 还只是没翻墙就能搜到的数量。
漫威 漫画
日本 漫画
DC 漫画
作为美国知名的漫画公司,漫威和DC也主动向日本的漫画大 师取经学习,并进行漫画领域的合作。比如动画版的《钢铁 侠:纳米魔崛起》等作品。 中国的《秦时明月》等作品也开始向日漫学习借鉴如何进行 长线发展。
1974-1989成熟期
不得不说的作品
富野由悠季-《机动战士gundam》 何森正治-《超时空要塞》
传奇
加藤一彦-《鲁邦三世》 宫崎骏-《风之谷》《天空之城》 《龙猫》《魔女宅急便》 《龙珠》《圣斗士》 《足球小将》《魔动王》
松本零士-《银河列车999》
藤本弘-《多啦A梦》 藤田淑子-《一休传奇》
1917-1945 萌芽期
下川凹夫、北山清太郎、幸内纯一——日本动画的奠基人 早期作品:《一番之卷》、《猿蟹合战》、《桃太郎》 萌芽初期,作品不多,且有作品带有军国主义色彩。
1946-1973探索期
1945年,日本战败,反战题材动画颇受 中国人的欢大藤 信郎 代表作:《鲸鱼》 地位:日本首部获得国际大奖的动画片 特点:结合皮影戏和日本的千代纸 “大藤奖”——日本一流动画片奖项
日本动漫简介及其发 展史
日本动画+日本漫画=日本动漫 发展四阶段: 1.1917——1945 2.1946——1973
3.1974——1989
4.1990发展至今 大体类型:战争、机器人、战斗冒险、 青春、偶像、美少女or男、宠物、刀 剑、魔法、超能力、神话传说、历史、 情感、生活、校园、反派角色、孤儿、 心理学、悬疑推理、不死小强、穿越 时空、妖魔、理想等~~
国外(日本)动漫产业的成长规律
![国外(日本)动漫产业的成长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9955bd094a7302768e9939a3.png)
日本动漫产业的成长历史与特点目前全球播放的动画节目约有60%是日本制作的,世界上有68个国家播放日本电视动画、40个国家上映其动画电影。
仅以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为例,该片不仅在日本市场上获得近3亿美元的票房价值,也在北美市场上取得了超过2亿美元的收入。
日本动漫产业不仅在动画方面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在漫画、电子游戏方面也成绩斐然。
游戏软件产业更是日本的强项,日本是世界第一生产国、第二消费国,市场规模达到4143亿日元。
viii(1)历史1906年北泽创办了日本第一份漫画刊物《东京小精灵》,确立日本现代漫画。
1946年手冢治虫的《新宝岛》大受欢迎,迈出了成为现代主流——映像漫画的第一步。
他试着将电影拍摄手法引人漫画(如同景别的多角度拍摄),用类似分镜的方法决定画面分配,将大小不同的画格并列,造成类似镜头推移的效果。
1926年集英社成立,自此日本动漫出版社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1947年《漫画少年》的创刊,培养了很多漫画家,如藤子不二雄、石森章太郎、赤冢不二夫、松本零士、森田拳次等人都在《漫画少年》中成长起来。
1956年东映动画公司ix 成立,打开了日本动画新局面,随后更成为了日本动画的主力。
1959年讲谈社的《少年杂志》,小学馆的《少年星期日》等周刊杂志纷纷创刊,为更多的漫画生产提供基地,为更多漫画家提供土壤,成为后来日本漫画业界的中流砥柱。
1959年东京电视塔建成,家庭电视机拥有台数已超过700万台,电视成为漫画的另一重要载体,许多漫画纷纷电视化,搬上银幕。
1982年《超时空要塞》(MACROSS) 创新的视点快速移动效果,造成极佳的动感,是日本动画制作技术的突破口,而其主题曲《爱还记得吗?》唱片销售量更突破五十万张,配乐声优在动画中愈来愈重要。
1983年《DALLOS》——世界上第一部“Original Video Animation” (简称OVA,又称剧场版,就是不在电视或电影院播出,而只出售录像带),为动画在电影、电视市场外开辟了一个新市场——录像带市场,大大开辟了动画产业空间。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及其启示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21af5a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8.png)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及其启示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及其启示日本动漫产业自20世纪初面世以来,经历了持续的发展和壮大,成为国际上备受瞩目的一个重要产业。
其成功不仅仅源于日本人独特的文化背景,更得益于其创新、多元的创作理念以及坚持不懈的追求。
本文将探讨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脉络以及对其他国家与产业的启示。
一、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1. 起源与初期发展日本动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无声动画时代,当时日本的创作者开始模仿欧洲与美国的动画技术。
1923年日本发生大地震后,许多电影院被摧毁,使得动画片成为民众娱乐的重要渠道,也为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随后,1930年代至1940年代,它们开始开发各类系列动漫片,如《大和魂》和《三个小猪》等,为动漫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战后与商业化时期二战后的日本,动漫产业经历了较长的调整期。
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动漫迎来了一次重要的机遇。
与此同时,日本对外贸易政策的优化,促进了其动漫作品的出口,取得了巨大的国际成功,如《铁臂阿童木》和《钢铁人》等。
这一时期,日本的动漫产业开始逐渐走向商业化,并开始在经济上蓬勃发展。
3. 文化输出与国际影响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日本动漫产业稳步增长,并开始向海外输出其番剧作品。
由于其创作形式、题材广泛、画风独特,日本动漫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观众的喜爱与追捧。
《七龙珠》、《火影忍者》等作品迅速崛起,并积累了庞大的国际粉丝群体。
此外,一些经典作品如《名侦探柯南》、《海贼王》等成为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动漫。
4. 综合媒体与跨界发展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日本动漫产业进一步深化了与其他媒体的结合与合作。
许多知名动漫作品开始拓展到游戏、电影、音乐等领域,形成了庞大的综合娱乐产业链。
动漫IP(知识产权)的利用也成为一种重要商业模式,如《宝可梦》与《死神》等,不仅拥有动画、漫画,还涉及游戏、周边产品等。
跨界发展不仅扩大了动漫产业的影响力,也丰富了内容形式,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34db0e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b.png)
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导语:随着全球对日本动漫的热爱与追捧,日本动漫产业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
本文将探讨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它所特有的特点,并从多个方面分析这个行业的成功。
第一部分: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1. 创世期日本动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黑白动画电影时代。
1917年,日本第一部动画电影《南天竹之太郎》取得了重大突破,奠定了日本动漫产业的基础。
随后,1930年代至1940年代,那些黑白电影的手绘动画图像逐渐给予了彩色动画片的发展契机,同期也涌现出了《海尔蓝儿》和《小熊猫和白鱼》等被世界范围知名的作品。
2. 战后复兴二战结束后,日本的动漫产业重新焕发活力。
1958年,动画片《铁臂阿童木》问世,成为第一部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成功的日本动画。
此后,日本的动漫作品逐渐销售到欧美等地,为日本动漫奠定了国际影响力的基础。
3. 黄金时代1960年代至1970年代被视为日本动漫产业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一系列经典的作品如《星球船长》、《机甲剑士》和《巴金斯》等问世。
《机甲剑士》这部作品在国内外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被视为日本动漫的代表之一。
4. 经济繁荣时期1980年代至1990年代,日本经历了经济的繁荣,动漫产业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日本的动漫作品逐渐从儿童和少年市场转向青年和成人市场,创作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
而《千与千寻》、《魔法少女小圆》、《火影忍者》等作品,成为动漫史上的经典之作。
5. 全球影响力的扩大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日本的动漫产业进一步扩大了其全球影响力。
动漫作品不仅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走红,更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文化现象。
第二部分:日本动漫产业的特点1. 独特的艺术风格日本动漫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创意故事情节而著称。
其画风细致入微、色彩鲜艳,常常借助表情和动态来表达角色的情感。
同时,动漫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设定也往往具有极高的辨识度,使其赢得了广泛的粉丝和忠实观众。
日本动漫产业发展分析
![日本动漫产业发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7c8c2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7.png)
日本动漫产业发展分析日本动漫产业发展分析近年来,日本动漫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日本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
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故事主题赢得了世界各地的喜爱。
本文将对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从多个方面探讨其成功的原因,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日本动漫产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日本,当时日本的动画产业正逐步崛起。
随着电视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动漫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动漫作品开始涌现出许多经典的IP,例如《机器猫》、《七龙珠》等,这些作品为日本动漫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成功原因分析日本动漫产业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好故事和独特的创意:日本动漫作品以其丰富多样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创意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无论是幽默搞笑、感人治愈还是紧张刺激,日本动漫都能满足不同类型观众的需求。
2. 动画化的表现形式:相比其他国家的动漫作品,日本动漫更加注重动画表现形式的艺术性和细腻度,使得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观赏性。
独特的画风和细节处理,塑造了许多经典的形象和角色。
3. 健全的产业链条:日本动漫产业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制作、发行、营销和衍生品开发等环节。
这种产业链的健全性保证了动漫作品的质量和商业价值,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4. 强劲的海外市场需求:日本动漫作品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其文化元素、故事情节和艺术表现都受到了海外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不仅普通观众喜欢看,许多动漫作品也进入了电影院和电视剧场,展现了其巨大的商业潜力。
三、面临的挑战尽管日本动漫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1.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全球动漫市场的扩大,来自其他国家的动漫作品也进入了日本市场,形成了激烈的竞争。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日本动漫产业需要不断创新与提升,以保持其竞争力。
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
![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84949f6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f.png)
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日本是动漫产业的先驱者。
最早的动画作品出现在日本,通过手工绘制的每一帧画面进行拍摄而成。
这些作品主要以干湿动画为主,以黑白为主要表现形式,如《猪小菊》和《杜拉拉》,为动漫行业的起步奠定了基础。
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彩色动画开始出现,如《和製勇者》和《川中美術工芸社》等。
与此同时,日本动画也开始出口到国外,扩大了动漫产业的影响范围。
随着电视的普及,动画片的播放也开始增加。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日本动漫产业进入了黄金时期。
《宇宙战舰大和号》和《机动战士高达》等大热作品的出现,使动漫产业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成功。
同时,动漫衍生产品如玩具、游戏和漫画等也开始兴起。
进入80年代,日本动漫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更多类型和风格的作品涌现出来,吸引了更广泛的受众。
如《城市猎人》和《灌篮高手》等畅销作品让动漫产业的收入大大增加。
到了90年代,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动漫产业进一步扩展。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分享和观看动画片,这大大加强了动漫的传播和推广。
同时,日本的动漫产业也开始走向国际市场,许多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成功。
进入21世纪,动漫产业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随着高清画质和3D技术的出现,动画片的质量和视觉效果进一步提升。
同时,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融入使得动漫产业更加多元化和创新。
从《你的名字。
》到《鬼灭之刃》,许多作品继续刷新了动漫产业的纪录,并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总的来说,动漫产业从其起步阶段的手工绘制到现在的数字技术,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和创新。
从日本走向国际,从传统形式到全新体验,动漫产业在不断拓展其影响力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娱乐和创意。
日本动漫产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日本动漫产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92497c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0.png)
日本动漫产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日本动漫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
日本动漫产业作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日本文化创意产业中最具代表性和最有影响力的产业之一。
一、产业特点1.多元化日本动漫产业的内容涉及到了各个领域和领域的人群,包括动画、漫画、游戏、影视等。
其中,动画产业尤为重要,是日本动漫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
另外,由于动画产业创作周期较长,制作成本较高,所以许多动画作品会被改编成漫画或游戏,实现多项经济效益。
2.市场规模庞大日本动漫产业的市场规模庞大,年产值在8000亿日元以上,相当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数倍。
日本动漫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动画产业,其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20%,而且在全球动漫市场中份额也持续不断地增加。
3.独特的文化底蕴日本文化底蕴深厚,可以为动漫产业提供持续不断的源泉。
日本人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科技创新和动漫文化,许多优秀的动漫作品都源于此。
此外,日本人民长期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里,这也为日本动漫产业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发展现状日本动漫产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近年来,随着中国和韩国动漫产业的崛起,日本动漫产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是依然保持着强劲的竞争力。
目前,日本动漫产业正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国际化日本动漫产业正朝着国际化方向快速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跨国公司的崛起,日本动漫作品已经成为了全球的热门娱乐产品。
目前,日本动漫作品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拥有数以亿计的粉丝。
2.创新性日本动漫产业将创新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智能手机、虚拟现实技术的迅速发展,日本动漫产业正在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技术和制作方案,以保持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例如,在制作高画质、高品质的3D动画方面,日本动漫业已经领先于世界上大多数同行。
3.社交化随着社交化娱乐的推广,日本动漫产业也正在逐步开展社交化的业务。
目前,众多动漫公司都在开发类似于社交网络或虚拟现实社交平台的模式,以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
日本动漫行业产业链分析
![日本动漫行业产业链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02a70fa6c30c2259019e28.png)
漫画在日本有100年的历史,动画在漫画的基础上也逐步发展起来,二者紧密相连,构成了日本动漫产业的源头。
日本的动漫产业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战前草创期(1917-1945年),前期作品主要以世界名著为题材,后期以军国主义题材为主;战后探索期(1946-1973年),包括反战题材在内的各种题材动画开始出现;题材确定期(1974-1982),70年代开始,日本承接了美国的动画制作加工转移,以1974年上演的《宇宙战舰》为起点,日本进入第一次动画热潮,动画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画技突破期(1982-1987年),该时期由于人们追求视觉享受成为风潮,因此动画画技不断突破,达到非常高的水准,引爆了日本第二次动画热;成熟期(1987-1992年),成熟期的日本动画界佳片频出,动画也开始从电视转向电影;风格创新期(1993年至今),动画业达到鼎盛,以宫崎骏为代表的第三代导演给日本带来了全新的动漫风格和境界。
图1:日本动漫发展史日本的动漫产业始源于其漫画产业,而后逐渐发展成漫画、动画和电子游戏相互衍生,共同发展的经济整体。
所以日本形成了其独特的动画产业链。
日本的动漫产业化基本过程包括:第一,漫画原作在杂志上连载;第二,漫画连载大约两个月后,将内容整合成单行本出版;第三,刊载一年以后,将作品动画化;第四,如果作品受欢迎,在动画化的同时,商家会马上生产玩具模型等周边产品,这些动漫周边产品几乎覆盖了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具、各类生活用品、布偶或模型等等)。
这样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使得动漫生产得以程序化,迅速满足了市场需求,并达到了盈利的最大化。
图2:日本主体动漫产业流程在日本,没有一个动漫企业能在整条产业链上“通吃”,在以产品形象为基础、版权管理为核心、各得利益为动力的前提下,产业链各环节间有明确的分工合作模式。
漫画工作室、动画工作室、版权代理事务所、印刷出版企业、图书发行企业、电视台、杂志社、动漫衍生品生产、销售渠道等机构界限清楚,有各自范围内的工作目标,也有完善的合作机制。
日本动漫产业探析
![日本动漫产业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ee3916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a.png)
日本动漫产业探析日本动漫产业探析随着动漫文化的全球传播和日本动漫作品的受欢迎程度不断提升,日本动漫产业也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备受瞩目的一个重要产业。
本文将对日本动漫产业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探析,从动漫产业的特点、发展历程、市场规模、动漫创作与制作、文化输出、影响力等方面展开,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一些展望。
1. 动漫产业的特点日本动漫产业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丰富多样的题材和风格:日本的动漫创作涵盖了多种多样的题材,包括科幻、奇幻、爱情、恐怖等等,同时也有各种风格的作品,如萌系、机战、少年漫画等。
这种多样性为不同受众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
(2)强调细节和画面质感:日本动漫作品在表现上注重细腻的描绘和美轮美奂的画面,通过精心设计的布景、角色造型和色彩运用,营造出独特的视觉风格。
(3)高度聚焦于角色塑造:日本动漫作品注重角色形象的构建和剧情的发展,通过刻画立体、丰满的角色形象,使观众产生代入感和情感共鸣。
2. 动漫产业的发展历程日本动漫产业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以连环画为主要表达形式。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观众需求的不断变化,动画成为动漫产业的主要表达方式。
1940年代至1960年代是日本动漫产业的起步阶段,在这期间,出现了许多经典动画片,如《天空之城》、《少年派》等。
进入1970年代,日本动漫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日本的动画电视市场开始崭露头角,一系列深受欢迎的作品如《机甲战士高达》、《七龙珠》等问世,拉开了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序幕。
1980年代至2000年代是日本动漫产业的黄金时期。
日本动画进入了全球市场,成为了各种电视、电影、漫画等媒介的热门选择。
《名侦探柯南》、《海贼王》等作品在这一时期涌现,为日本动漫产业的国际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动漫产业的市场规模日本动漫产业的市场规模庞大,并且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日本娱乐软件协会的数据,在2020年,日本动漫产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2.2万亿日元,相当于200亿美元左右。
动漫文化:日本动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动漫文化:日本动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d301d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a.png)
动漫文化:日本动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介绍动漫,即动画片,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而其中最具影响力、制作精良的动画往往来自于日本,因此被称为“日本动画”或“日本动漫”。
本文将详细探讨日本动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引人入胜且富有创意的文化形式。
发展历程起源阶段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西方的影像技术开始进入日本,并在当时主要用于娱乐形式。
最早的几部日本动画作品可以追溯到1907年左右,当时由于技术限制以及缺乏摄影胶卷等原料,这些作品多数通过手绘形式呈现。
战后复兴二战后,由于对西方文化和民主价值观的接触与影响,日本进行了一场独特而激进的文化转型。
1945年以后,随着经济复苏和社会变革,日本动画行业经历了一次全面的复兴。
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接触西方动画为基础,但通过加入日本独特的艺术元素和叙事手法而与众不同。
经济增长与全球影响力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迅猛增长,动画工业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经济产业。
很多优秀的动画导演、制作公司和声优团队开始涌现,使得日本动画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大的认可度。
当代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日本动画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关注。
当代日本动画作品包括各种类型和题材,从少儿向到成人向均有涉及,并且在制作上采用了先进的数字技术。
同时,日本动画也逐渐融入到其他领域如电子游戏、音乐和商品销售等。
特点特殊的美学风格日本动画通常具有鲜明而多样化的美学风格。
这些风格可以通过角色设计、场景布置、色彩运用等方面来展现出来。
例如柔和细致的线条、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以及独特的背景画面处理等。
多样化的题材与内容日本动画创作涵盖了广泛的题材和内容。
无论是幻想、冒险、爱情,还是科幻、战争、社会议题,都可以在日本动画中找到相应的作品。
这多元化也让各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动画作品。
剧情深入且富有思考性相对于一些其他国家的动画片而言,日本动画通常更加注重剧情发展和角色塑造。
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特征研究
![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特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7ba69d0cc1755270622081f.png)
日本动漫产业发展特征研究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世界上的很多行业提供了技术依托。
动漫产业的发展就是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产生的。
既然我们想要了解动漫日本动漫行业的发展特征,我们必须研究清楚来两个问题:一、世界动漫产业的发展历史是什么?二、日本究竟采取怎样的发展模式将国内的动漫行业推向世界的高点。
下面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动漫产业发展特征研究的具体阐述。
标签:日本动漫;产业调整;发展研究一、世界动漫产业的发展历史与发展特征研究根据动漫产业历史的相关记载显示,1906年美国著名的动漫学家勃莱克顿所创造的《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打开了动漫作品的先河,第一次将图片采取一种的动画的形式展现给观众。
之后由迪斯尼动画公司于1937年所创作的《白雪公主》首次采用长篇连载作品的形式将动画事业商业化,建立起动漫行业的产业发展模式。
浸入20世界中叶之后,由于黑白电视和彩色电视的产生,为动漫行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和新的发展平台。
相关的动漫作品再也不用依托传统的电影成像技术的形式进行传播。
由于传播途径的更新换代为动漫行业提供了新的舞台,对于增加行业受众、扩大产销范围有着巨大的影响。
当然21世纪之后,由于世界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各种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所以世界动漫行业的春天已然来临。
而且动漫产业一直作为文化产业中的核心产业元素,对于国家产业转型有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现在很多欧美发达国家开始进行产业转型,很多国家将转型的目光集中到了动漫行业。
当然,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各类产业结构已经日趋完善。
中国国内的产业结构已经开始向以服务业、文化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转型。
中国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开始将目光瞄向的动漫产业。
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动漫产也飞速发展,于2010年中国动漫产业的总产出量已经超过日本。
但是由于中国动漫产业起步较晚、经验不足、技术不够成熟等原因,尚未发展为实质上的动漫大国。
在其动漫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日本动画产业的历史阶段特征浅析
![日本动画产业的历史阶段特征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6de27b3b3567ec102d8a4b.png)
日本动画产业的历史阶段特征浅析纵观日本动画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模仿到独创,从被动到主动,日本动画用了近100年完成了对世界动画产业的领先。
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时代都具有鲜明的特征,了解这些成长演变与时代特征,对于正在成长的中国动画产业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不是瞬间的产物,它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与经验的积累,日本动画产业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处于发展初期的动画产业是极为宝贵的。
【关键词】日本动画产业成功经验日本,作为世界上的动漫强国,拥有430多家动漫制作公司和不计其数的自由动漫制作人,每年有80多部动漫大片在剧院上映,4000多集动画在电视台播映,形成了庞大的产业群体。
从世界角度,在全球播放的动漫作品中60%以上来自日本,在欧洲动漫播放的比例达到80%,被称为“动漫王国”。
日本动画在其近100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的全面模仿美国动画到逐渐形成自身鲜明特征并引领世界,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日本的第一部动画片的诞生是1917年的《芋川椋三玄关番之卷》,在之后的1 00年的发展过程中,日本动画以日本文化为背景,兼容世界各国文化,形成了以绘画凄美、人物生动、题材多样为特色的动画片,在世界上被称为“日本动画”。
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日本动画的萌芽期( 1917年-1945年)日本第一部动画片诞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一时期的日本处于经济丰润、贪婪吸收海外新文化的时期。
当时,国外的动画片在日本国内非常受欢迎。
在此背景下,以下川凹天、幸内纯一、北山清太郎为代表的漫画家开始尝试制作日本本国的动画作品。
在三位动画先驱之后,日本动画界先后出现了以教育动画为主的山本早苗、以剪纸动画为主的村田安司、以千代纸动画为主的大藤信郎、以赛璐璐动画为主的政冈宪三。
特别是大藤信郎的千代纸动画,以平民化兼容并具有较高艺术性的特征受到了世界的瞩目,第一次将日本动画推向了世界舞台。
这段时期的前期因日本受到法国自然主义的影响,主要是以世界名着为题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动画产业的历史阶段特征分析
导读:本文日本动画产业的历史阶段特征分析,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也摒弃了早期“军国主义”情怀,开始注重世界和平、人间亲情的开发与运用。
在这一时期的后半段,具有“草根”特色的“边缘人”题材开始得到欢迎,以《巨人之星》、《明天的乔》为代表的动画受到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年轻一代的认同,标志着日本动画题材多元化的到来。
3、日本动画的成功期(7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
20世纪70年中期,日本经济在“贸易立国”的政策推动下,经济高速发展。
经济上的富足、人口快速增长,促使日本国民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
1974年电视动画《宇宙战舰大和号》受到以高中生、大学生为中心的年轻人的追捧,形成了日本的“新人类”。
“新人类”中多数人始终保持儿童般的想法,对动画有很深的依恋情结。
以《宇宙战舰大和号》、《银河铁道999》、《机动战士高达》为代表的科幻类动画成为70-80年代初期的主流。
1984年,随着新一代动画制作人宫崎骏、押井守的崛起,追求画面凄美、注重内涵的动画作品逐渐占据了市场,并对好莱坞产生了影响。
这一时期,日本动画开始全面走向世界,并对世界动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新人类”动画的出现。
作为二战之后出生的新一代日本年轻群体,从小接受着传统日本思想与西方先进思想的教育,其性格
特征更具有日本民族的“矛盾性”特点。
高速的经济增长、狂热的政治环境、二战战败后的自卑感使这一时期的“新人类”在不断探求新的寄托,进而形成了一大批“御宅族”,以巨型机器人和征服宇宙为题材的“少年动画”得到“新人类”的欢迎,各种以动画作品为中心的俱乐部在日本纷纷出现。
(2)多元文化的共融性。
这一时期的日本动画在关注日本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取材的世界性和兼容性。
为了符合全球审美观点,在人物设计上,主人公的形象设计不再是单纯的亚洲面孔,大眼睛、高鼻梁、多彩发色的人物造型成为了主流,动画人物从前期的标准美男的英雄形象开始向普通人物进行转变,人物性格往往具有东西方思想共融的特征:故事取材跨越了地理与时空的界限,世界名作、体育竞技、机器人、神幻色彩为主题动画片大批走向世界;背景设计通过大量的海外采景采风等史实调查所保留的真实性,得到世界观众的共鸣:在动画类型上,以少年动画为核心,儿童动画、少女动画、成人动画作品大量出现,特别是少女动画得到欧洲市场的欢迎,将日本动画的影响力扩展至欧洲国家。
4、飞向世界的辉煌期(90年代中期一)
随着日本动画在世界上影响力不断地扩大,动漫产业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政府的政策扶植。
1995年,日本政府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21世纪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开始了从“贸易大国”向“文化强国”的转变。
日本动画历经80年的积累与发展,其独特的制作技巧、广泛的故事题材、生动的形象设计、唯美的画面处理等诸多因素构成了
日本动画的特征,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和不同年龄群体的喜爱。
从最初对美国动画的模仿时的自卑到引领世界的自信,日本动画开始了全面赶超美国动画的时代。
以宫崎骏为代表的日本动画制作人引领日本动画进入了辉煌时代。
在这一时期,日本动画出现的新的特点:(1)引领世界动画。
80年代中期崛起的日本新一代动画制作人宫崎骏、押井守等的动画作品在这一时期受到世界的广泛认同与赞誉。
1997年,宫崎骏指导的《幽灵公主》的发行量超过1 00亿日元,被媒体评价为瓦解了以往强加给动画的“儿童动画当然是迪士尼最好”的固有观念。
2001年宫崎骏指导的另一部作品《千与千寻》在日本创下了304亿日元的票房记录,并获得75届奥斯卡长篇动画电影奖和52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在美国电影市场,该片凭借“单场观众人数最多”创造了全美第一的记录。
当今的日本动画迷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在中国,7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基本都是看着日本动画成长的一代,从早期的《铁臂阿童木》,中期的《圣斗士星矢》,到后期的《蜡笔小新》,这些动画作品成为中国青少年了解日本文化的重要手段,也影响几代人的思想体系的建立。
(2)高度的海外依赖与协作。
日本经济崛起,使日本的动漫产业生产成本增加,为了降低成本,日本国内众多产业开始将产业链中的后期环节向海外扩展,形成了日本经济的“空洞化”现象。
动画产业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日本动画界为了应对高度经济增长时代的人员不足与劳务费高涨的问题,开始进入韩国寻求优秀而廉价的劳动力,从最初的手工润饰到后期的摄影,大量动画制作
环节流向韩国。
随着韩国经济的增长导致工资水平上升,日本的制作公司继而转向中国和东南亚。
在降低费用的同时也帮助了所在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与提升。
(3)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如果说20世纪60-90年代是“电视动画”的时代,那么进入90年代,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通过网络、手机看动画的人群在逐年增加,动画从传播渠道上来讲进入了“网络动画”的时代。
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到来,日本动画在制作技术上开始利用数字技术。
90年代开始,电脑数字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数字技术日益完善,成本得到降低,使数字技术代替传统手工技术成为了可能。
日本第一部数字动画片是《鬼太郎》,在此之后,大量的日本动画都使用了数字技术,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是得故事更加生动逼真,日本的动画开始进入“数字动画”时代。
纵观日本动画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模仿到独创,从被动到主动,日本动画用了近1 00年完成了对世界动画产业的领先。
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时代都具有鲜明的特征,了解这些成长演变与时代特征,对于正在成长的中国动画产业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不是瞬间的产物,它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与经验的积累,日本动画产业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处于发展初期的动画产业是极为宝贵的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