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习题及答案模板
《药物分析》杭太俊第8版 第6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 2)红外分光光度法 • 阿司匹林IR特征吸
收峰
COOH OCOCH3
峰位
3300 ~ 3200
1760,1690
1610,1570, 1480,1460
1310,1230, 1180, 775
归属 νO-H (羧基) νC-O(羧酸酯和羧基) νC=C(苯环)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 2)高效液相色谱法: • 方法:供试验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
的保留是将相同。 • 适用于: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萘普生等药物。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药物名称 阿司匹林 双水杨酯
甲芬那酸
第三节 特殊杂质及检查方法
表6-3 典型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主要有关物质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第三节 特殊杂质及检查方法 三、 二氟尼柳中有关物质的检查
(一) 合成工艺 多种苯或联苯类中间体及副产物
F
F
NH2 +
2,4-二氟苯胺,Ⅰ
偶联 Cu
F F
2,4-二氟联苯, Ⅱ
乙酰化 (CH3CO)2O,AlCl3
F
氧化
F
COCH3 H2O2
4-(2',4'-二氟苯基)苯乙酮, Ⅲ
遇醋酸铅生成硫化铅黑色沉淀,如美洛昔康。
第六章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 7、光谱法 • 1)紫外可见光光度法: • ①最大吸收波长法:如规定双氯芬酸钠水溶液在276nm有
最大吸收;吡罗昔康的水溶液在276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 ②最大与最小吸收波长法:如布洛芬0.4%的氢氧化钠溶液, 最大吸收:265nm和273nm的波长处;最小吸收: 245nm和 271nm的波长处。
(完整版)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习题及答案模板
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一、基本要求1.掌握: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结构和性质;主要芳酸类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原理与特点。
2.熟悉:主要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杂质的结构、危害、检查方法与含量限度。
3.了解:影响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体内样品与临床监测。
二、基本内容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类不含有甾体骨架的抗炎药,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之一。
本类药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但多数具有芳酸基本结构,即芳基取代羧酸结构。
根据芳基在羧酸的取代位置及芳基上的取代基的不同,芳酸类药物可分为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邻氨基苯甲酸、邻氨基苯乙酸、芳基丙酸、吲哚乙酸及苯并噻嗪甲酸等六类。
尼美舒利和对乙酰氨基酚在结构上不属于芳酸类,但作为较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将在本章一并介绍。
本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为同时具有游离羧基和苯环,其酸性特征可作为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基础,即在中性乙醇或其他水溶性有机溶剂中,用氢氧化钠滴定液直接滴定;苯环的紫外光吸收特性常被用于本类药物的鉴别、定量检查及部分制剂的含量测定。
本类药物的酯类易子水解的特性决定了其特殊杂质检查的项目与方法,如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ChP 曾采用三价铁比色法检查。
但由于在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中阿司匹林的继续水解使检查结果不稳定。
所以ChP2010采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制备供试品溶液,以增加阿司匹林的稳定性,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检查,以提高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基于药物结构中游离羧基的酸性和芳环的紫外吸收特性,本类药物原料药的含量测定主要采用酸碱滴定法,制剂的定量检查,如溶出度(释放度)、含量均匀度等主要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而制剂的含量测定则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类药物的分析方法见表6-1。
三、习题与解答(一)最佳选择题1.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共热后,再加稀硫酸酸化,产生的白色沉淀是A.苯酚B.乙酰水杨酸C.水杨酸D.醋酸E.水杨酰水杨酸2.下列药物中,不能发生三氯化铁反应的是A.二氟尼柳B.阿司匹林C.吡罗昔康D.吲哚美辛E.对乙酰氨基酚3.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的依据是A.剩余滴定法B.羧基的酸性C.酸水解定量消耗碱液D.其酯水解定量消耗碱液E.利用水解产物的酸碱性4.芳酸类药物的酸碱滴定中,常采用中性乙醇作溶剂,所谓“中性”是指A.pH =7 B.对所用指示剂显中性C.除去酸性杂质的乙醇D.对甲基橙显中性E.对甲基红显中性5.柱分配色谱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胶囊含量时,以加有碳酸氢钠的硅藻土为固定相,用三氯甲烷洗脱的是A.阿司匹林B.水杨酸C.中性或碱性杂质D.水杨酸和阿司匹林E.酸性杂质6.下列药物中,能采用重氮化一偶合反应进行鉴别的是A.阿司匹林B.美洛昔康C.尼美舒利D.对乙酰氨基酚E.吲哚美辛7.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双水杨酯原料含量时,若滴定过程中双水杨酯发生水解反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A.偏高B.偏低C.不确定D.无变化E.与所选指示剂有关8.甲芬那酸中特殊杂质2,3-=甲基苯胺的检查,ChP2010采用的方法是A.HPLC B.TLC C.GC D.UV E.滴定法9.在试管中炽灼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显黑色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B.美洛昔康C.尼美舒利D.对乙酰氨基酚E.吲哚美辛10.对乙酰氨基酚中有关物质的检查采用HPLC法进行,其流动相中加入四丁基氢氧化铵的作用是A.调节pH B.增加流动相的离子强度C.提高有关物质的保留行为D.降低有关物质的保留行为E.扫尾剂的作用(二)配伍选择题[11—12]A.对氨基酚B.游离水杨酸C.二聚体D.氯化物E.以上均不是以下药物中存在的特殊杂质是11.阿司匹林12.对乙酰氨基酚[13—16]A.加酸水解,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碱性B一萘酚反应,显红色B.溶于硫酸后,与重铬酸钾反应显深蓝色,随即变为棕绿色C.与硝酸反虚显黄色D.与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再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生成白色沉淀,并发出醋酸的臭气E.加乙醇溶解后,加二硝基苯肼试液,加热至沸,放冷即产生橙色沉淀以下药物的鉴别反应是13.甲芬那酸14.酮洛芬15.对乙酰氨基酚16.阿司匹林[17—19]A.高效液相色谱法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E.薄层色谱法下列药物杂质的检查方法为B.气相色谱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17.甲芬那酸中2,3-=甲基苯胺的检查18.二氟尼柳中有关物质A的检查19.萘普生中有关物质的检查[20—22]A.用中性乙醇溶解,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酚酞作指示剂B.用冰醋酸溶解,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C.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E.在稀盐酸溶液中,用亚硝酸钠滴定液滴定,永停法指示终点下列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20.阿司匹林21.吡罗昔康22.二氟尼柳肢囊(三)多项选择题23.能直接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有色配位化合物的药物有A.水杨酸B.阿司匹林C.吡罗昔康D.美洛昔康E.对乙酰氨基酚24.下列关于直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的说法,正确的有A.反应摩尔比为1:l B.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C.以pH 7的乙醇溶液作为溶剂D.以酚酞作为指示剂E.滴定时应在不断振摇下稍快进行25.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含量时,第一步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作用有A.中和游离水杨酸B.中和阿司匹林分子中的羧基C.中和酸性杂质D.中和辅料中的酸E.水解酯键26.下列ChP2010收载的药物中,其有关物质的检查采用TLC法的有A.二氟尼柳B.布洛芬C.阿司匹林D.甲芬那酸E.吡罗昔康(四)是非判断题27.水杨酸可在碱性下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 )28.双水杨酸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采用HPLC法( )29. ChP2010中,甲芬那酸的有关物质2,3-二甲基苯胺用气相色谱法检查( )30.采用水解后剩余量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需进行空白试验校正,其目的是消除空白溶剂中杂质有机酸的影响( )31.双氯芬酸钠的鉴别可以采用氯化物鉴别反应( )(五)简答题32.简述阿司匹林片两步滴定法的原理与操作要点。
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习题及答案
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一、基本要求1.掌握: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结构和性质;主要芳酸类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原理与特点。
2.熟悉:主要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杂质的结构、危害、检查方法与含量限度。
3.了解:影响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体内样品与临床监测。
二、基本内容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 NSAIDs)是一类不含有甾体骨架的抗炎药,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之一。
本类药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但多数具有芳酸基本结构,即芳基取代羧酸结构。
根据芳基在羧酸的取代位置及芳基上的取代基的不同,芳酸类药物可分为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 、邻氨基苯甲酸、邻氨基苯乙酸、芳基丙酸、吲哚乙酸及苯并噻嗪甲酸等六类。
尼美舒利和对乙酰氨基酚在结构上不属于芳酸类,但作为较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将在本章一并介绍。
本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为同时具有游离羧基和苯环,其酸性特征可作为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基础,即在中性乙醇或其他水溶性有机溶剂中,用氢氧化钠滴定液直接滴定;苯环的紫外光吸收特性常被用于本类药物的鉴别、定量检查及部分制剂的含量测定。
本类药物的酯类易子水解的特性决定了其特殊杂质检查的项目与方法,如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ChP曾采用三价铁比色法检查。
但由于在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中阿司匹林的继续水解使检查结果不稳定。
所以ChP2010 采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制备供试品溶液,以增加阿司匹林的稳定性,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检查,以提高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基于药物结构中游离羧基的酸性和芳环的紫外吸收特性,本类药物原料药的含量测定主要采用酸碱滴定法,制剂的定量检查,如溶出度(释放度) 、含量均匀度等主要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而制剂的含量测定则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类药物的分析方法见表6-1 。
第六章芳酸类非縉体抗炎药物的分析57« 64 CHP2010收載的部分芳酸类非宙体抗炎药输的原料药的分析方法药物名称鉴别特殊杂质检査含sm定水杨酸三氯化铁反应IR 有关物质:HPLC直接酸碱滴定法:中性乙律为溶刑;ftfttft指示剂;氧氧化钠滴定»(0. Imol/L)何司匹林三■化泱反应水解反应IR 游离水杨战:HPLC 有关物质:HPLC同水杨酸取水杨醋三氯化決反应游离水杨酸:UV同水杨酸二氛尼柳三氯化铁反应UVIR 有关物质A:TLC 冇关物质B:HPI.C直接酸碱滴定法:甲柠为溶剂;酚红指示刑;氢氧化钠滴定液(0. lmol/L)甲芬那酸荧光反应顔色反应UVIK 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3--甲基苯胺:GC 冇关物质:HPLC直接酸碱滴定法:无水中性乙醇为溶刑;的磺肚指示剂;氢敏化钠滴定液(0. lmol/L)取氯芬酸钠UV1R炽灼后氯化物反应炽灼后钠盐反应有关物质:HPLC非水滴定法:冰酪酸为溶刑;电位滴定法;高氯战満定液(0.Imol/L)布搐芬UV1K有关物质:TLC同水杨酸■洛芬二硝基乍勝反应IR冇艾物质:TLC同水杨酸卄生UV有关物质:HPLC直接酸碱滴定法:甲醇为溶剂;册蚊指示剂;氯氯化钠滴宦液(0. lmol/L)別噪美辛魚化反应1R 有关物质:HPLC葭接酸貧滴定快:乙醉为溶刑;酚fit指示剂;氢•化钠滴定液(0. lmol/L)毗罗tr康三氯化铁反应UVIR 冇关物质:“工非水滴定法:冰醋酸为溶制;结晶紫为指示剂;高氯酸滴定液(0. Imol/L)箋烙酋康H2S反应三氯化铁反应UVIR 有关物质:HPLC氏接战貧滴定法:中性乙静为博剂;漠事祚"酚蓝为指示刑;氢買化钠滴定液(0. linol/L)三、习题与解答(一)最佳选择题1 •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共热后,再加稀硫酸酸化,产生的白色沉淀是A .苯酚B .乙酰水杨酸C .水杨酸D .醋酸E .水杨酰水杨酸2 .下列药物中,不能发生三氯化铁反应的是A .二氟尼柳B .阿司匹林C .吡罗昔康D .吲哚美辛E .对乙酰氨基酚3 .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的依据是A .剩余滴定法B .羧基的酸性C .酸水解定量消耗碱液D .其酯水解定量消耗碱液E .利用水解产物的酸碱性4 .芳酸类药物的酸碱滴定中,常采用中性乙醇作溶剂,所谓“中性”是指A . pH =7B .对所用指示剂显中性C .除去酸性杂质的乙醇D .对甲基橙显中性E .对甲基红显中性5 .柱分配色谱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胶囊含量时,以加有碳酸氢钠的硅藻土为固定相,用三氯甲烷洗脱的是A .阿司匹林B .水杨酸C .中性或碱性杂质D .水杨酸和阿司匹林E .酸性杂质6 .下列药物中,能采用重氮化一偶合反应进行鉴别的是A .阿司匹林B .美洛昔康C .尼美舒利D .对乙酰氨基酚E .吲哚美辛7 .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双水杨酯原料含量时,若滴定过程中双水杨酯发生水解反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A .偏高B .偏低C .不确定D .无变化E .与所选指示剂有关8 .甲芬那酸中特殊杂质2, 3-=甲基苯胺的检查,ChP2010采用的方法是A . HPLCB . TLC C . GCD . UVE .滴定法9 .在试管中炽灼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显黑色的药物是A .阿司匹林B .美洛昔康C .尼美舒利D .对乙酰氨基酚E .吲哚美辛10.对乙酰氨基酚中有关物质的检查采用HPLC法进行,其流动相中加入四丁基氢氧化铵的作用是A .调节pHB .增加流动相的离子强度C.提高有关物质的保留行为 D .降低有关物质的保留行为E .扫尾剂的作用二)配伍选择题[11 —12]A . 对氨基酚B .游离水杨酸C . 二聚体D . 氯化物E .以上均不是以下药物中存在的特殊杂质是11. 阿司匹林12. 对乙酰氨基酚[13 —16]A . 加酸水解,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碱性B一奈酚反应,显红色B . 溶于硫酸后,与重铬酸钾反应显深蓝色,随即变为棕绿色C .与硝酸反虚显黄色D .与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再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生成白色沉淀,并发出醋酸的臭气E .加乙醇溶解后,加二硝基苯肼试液,加热至沸,放冷即产生橙色沉淀以下药物的鉴别反应是13. 甲芬那酸14. 酮洛芬15. 对乙酰氨基酚16. 阿司匹林[17 —19]A .高效液相色谱法C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E .薄层色谱法下列药物杂质的检查方法为B.气相色谱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17. 甲芬那酸中2,3-= 甲基苯胺的检查18. 二氟尼柳中有关物质A 的检查19. 萘普生中有关物质的检查[20 —22]A .用中性乙醇溶解,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酚酞作指示剂B .用冰醋酸溶解,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C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E .在稀盐酸溶液中,用亚硝酸钠滴定液滴定,永停法指示终点下列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20. 阿司匹林21. 吡罗昔康22. 二氟尼柳肢囊(三)多项选择题23. 能直接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有色配位化合物的药物有A .水杨酸B .阿司匹林C .吡罗昔康D .美洛昔康E .对乙酰氨基酚24. 下列关于直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的说法,正确的有A .反应摩尔比为1:lB .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C .以pH 7 的乙醇溶液作为溶剂D .以酚酞作为指示剂E .滴定时应在不断振摇下稍快进行25. 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含量时,第一步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作用有A .中和游离水杨酸B .中和阿司匹林分子中的羧基C .中和酸性杂质D .中和辅料中的酸E .水解酯键26. 下列ChP2010收载的药物中,其有关物质的检查采用TLC法的有A .二氟尼柳B .布洛芬C .阿司匹林D .甲芬那酸E .吡罗昔康(四)是非判断题27. 水杨酸可在碱性下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 )28. 双水杨酸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采用HPLC法()29. ChP2010 中,甲芬那酸的有关物质2,3-二甲基苯胺用气相色谱法检查( )30. 采用水解后剩余量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需进行空白试验校正,其目的是消除空白溶剂中杂质有机酸的影响( )31 .双氯芬酸钠的鉴别可以采用氯化物鉴别反应( )(五)简答题32. 简述阿司匹林片两步滴定法的原理与操作要点。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分析
OH
COOH
丙磺舒
SO2 N(C H2C H2C H3)2
6
(二)主要性质
➢ 酸性:苯甲酸、丙磺舒和甲芬那酸有游离的 羧基 ,可用NaOH直接滴定测定其含量。
➢ 具有苯环和特征官能团,有UV和IR特征吸收。 ➢ 化学性质:苯甲酸(钠)的中性溶液与FeCl3
反应可生成赭色沉淀;丙磺舒受热可分解为 Na2SO3或SO2。
10
三、其他芳酸类药物
(一)典型药物
CH3
Cl
O C COOC2H5
氯贝丁酯
CH3
CH3 CHCH2
CH3
CH COOH 布洛芬
CH3
11
(二)主要性质
氯贝丁酯:油状液体,遇光不稳定;具有酯结构, 易水解。 布洛芬:酸性较弱;可用中性乙醇溶解,用NaOH滴定。 都有苯环和特征基团,具有UV和IR特征吸收光谱
14
▪芳酸碱金属盐易溶于水,水解,溶液呈碱性,但碱性太弱, 所以其含量测定方法为双相滴定法或非水碱量法。
▪芳酸酯可水解,利用其水解得到酸和醇的性质可进行鉴别; 利用芳酸酯水解定量消耗氢氧化钠的性质,芳酸酯类药物 可用水解后剩余滴定法测定含量;芳酸酯类药物还应检查 因水解而引入的特殊杂质。
15
▪取代芳酸类药物可利用其取代基的性质进行鉴别和含量测 定。如具有酚羟基的药物可用FeCl3反应鉴别;具芳伯氨基 的药物可用重氮化—偶合反应鉴别、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 量。 ▪UV ▪IR ▪色谱法—制剂分析
丙磺舒
C O O F e 3
米黄色↓
20
直接: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钠、双水杨酯、水 杨酸二乙胺、酚磺乙胺、对乙酰氨基酚
水杨酸
ChP(2000)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习题及答案 (1)
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一、选择题1.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加入KBr的作用是:()A、添加Br-B、生成NO+·Br—C 生成HBr D、生产Br2E、抑制反应进行2.双相滴定法可适用的药物为:()A、阿司匹林B、对乙酰氨基酚C、水杨酸D、苯甲酸E、苯甲酸钠3.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时,每1ml氢氧化钠溶液(0.1mol/L)相当于阿司匹林(分子量=180.16)的量是:()A、18.02mgB、180.2mgC、90.08mgD、45.04mgE、450.0mg4.下列那种芳酸或芳胺类药物,不能用三氯化铁反应鉴别()A、水杨酸B、苯甲酸钠C、对氨基水杨酸钠D、丙磺舒E、贝诺酯5.乙酰水杨酸用中和法测定时,用中性醇溶解供试品的目的是为了:()A、防止供试品在水溶液中滴定时水解B、防腐消毒C、使供试品易于溶解D、控制pH值E、减小溶解度6.用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斯匹林胶囊的含量是()A、中国药典采用的方法B、USP(23)采用的方法C、BP采用的方法D、JP(13)采用的方法E、以上都不对7.对氨基水杨酸钠中的特殊杂质间氨基酚的检查是采用()A、紫外分光光度法B、TLC法C、GC法D、双相滴定法E、非水滴定法8.阿斯匹林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除了两步滴定法和HPLC法之外,USP(23)测定阿斯匹林胶囊的含量是采用()A、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B、GC法C、IR法D、TLC法E、以上均不对9.阿斯匹林中特殊杂质检查包括溶液的澄清度和水杨酸的检查。
其中溶液的澄清度检查是利用()A、药物与杂质溶解行为的差异B、药物与杂质旋光性的差异C、药物与杂质颜色的差异D、药物与杂质嗅味及挥发性的差异E、药物与杂质对光吸收性质的差异10.药物结构中与FeCl3发生反应的活性基团是()A、甲酮基B、酚羟基C、芳伯氨基D、乙酰基E、稀醇基11.在碱性条件下与AgNO3反应生成不溶性二银盐的药物是()A、尼可刹米B、安定C、利眠宁D、乙酰水杨酸E、以上都不对12.阿司匹林用中性醇溶解后用NaOH滴定,用中性醇的目的是在于()A、防止滴定时阿司匹林水解B、使溶液的PH值等于7C、使反应速度加快D、防止在滴定时吸收CO2E、防止被氧化13.药物结构中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的活性基团是()A、甲酮基B、芳伯氨基C、乙酰基D、稀醇基E、以上都不对14.检查阿司匹林中的水杨酸杂质可用()A、与变色酸共热呈色B、与HNO3显色C、与硅钨酸形成白色↓D、重氮化偶合反应E、以上都不对15.苯甲酸与三氯化铁反应生成的产物是()A、紫堇色配位化合物B、赭色沉淀C、红色配位化合物D、白色沉淀E、红色沉淀16.下列那种反应用于检查阿司匹林中的水杨酸杂质()A、重氮化偶合反应B、与变色酸共热呈色C、与三价铁显色D、与HNO3显色E、与硅钨酸形成白色↓17.经HPLC法考察酚磺乙胺纯度,其特殊杂质为()A、氢醌B、苯醌C、二乙胺D、硫酸根离子E、二氧化碳18.经HPLC法考察酚磺乙胺纯度,其特殊杂质为()A、苯醌B、二乙胺C、二氧化碳D、硫酸根离子E、以上都不对19.酚磺乙胺放出二乙胺气的条件是()A、在NaOH条件下加热B、只加入NaOH不加热C、加H2SO4试液D、加Na2CO3试液E、以上均不对20.下列哪个药物不能用重氮化反应()A、盐酸普鲁卡因B、对乙酰氨基酚C、对氨基苯甲酸D、乙酰水杨酸E、对氨基水杨酸钠21.不能用非水滴定法测定的药物有()A、硫酸奎宁B、盐酸氯丙嗪C、维生素B1D、利眠宁E、乙酰水杨酸22.下列哪些药物具有重氮化反应()A、乙酰水杨酸B、对氨基水杨酸钠C、苯甲酸D、利尿酸23.下列方法不能于与测定乙酰水杨酸法的是()A、双相滴定法B、碱水解后剩余滴定法C 两步滴定法D、标准碱液直接滴定法二、填空题1.芳酸类药物的酸性强度与苯环有关。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02
控制剂量
严格按照医嘱控制药物剂量,避免 超量或不足。
监测不良反应
使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 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04
05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 未来研究方向
新药设计与开发
针对特定疾病
针对特定疾病设计和开发具有更 高疗效和更低副作用的芳酸类非 甾体抗炎新药。
靶点发现与验证
深入研究非甾体抗炎药物的靶点, 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并进行 验证,为新药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透皮给药与黏膜给药
03
研究开发透皮给药和黏膜给药的制剂,方便患者使用,提高患
者的依从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药物组合与复方制
剂
研究不同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 开发复方制剂,以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单一药物的剂量和副作用。
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
信号转导通路
深入研究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对炎 症、疼痛等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机制,
揭示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
细胞类型特异性作用
研究药物在不同细胞类型中的特异性 作用,为药物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
如胃痛、胃出血、胃溃疡等。
心血管系统反应
如高血压、心悸、心肌梗死等 。
血液系统反应
如血小板减少、贫血等。
其他不良反应
如过敏反应、肝肾损伤等。
安全用药建议与注意事项
01
遵循医嘱
使用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时应遵 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特别是 抗凝药物和利尿药等。
03
药物代谢与动力学
深入研究药物的代谢、排泄和体内动 力学过程,为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优化
提供依据。
新型给药方式与制剂的研究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本类药物多数具有芳酸基本结构,即芳基取代羧 酸结构。根据芳基和羧酸的取代位置及芳基上的 取代基的不同,可分为水杨酸类、邻氨基苯甲酸、 邻氨基苯乙酸、芳基丙酸、吲哚乙酸及苯并噻嗪 甲酸等六类。
结构特点:游离羧基和苯环、酯基等。
第一节、典型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结构与性质
ChP2015收载的典型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制 剂大多采用离子抑制-反相HPLC法测定,外标法计 算含量。
一、典型药物与结构特点
COOH OH
COOH OCOCH3
Cl H N
O ONa
水杨酸
布洛芬
阿司匹林
M eO
Cl
Cl
双氯芬酸钠
OH
O CH 3 N O
NHCOCH3
吲哚美辛
OH
对乙酰氨基酚
二、主要性质 1、酸性:游离羧基pka=3~6,芳酸酸性强;脂
肪酸较弱 2、水解性:酯基、酰胺基 3、吸收光谱特性:含共轭体系 4、基团或元素特性
(二)、紫外-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1.直接紫外-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部分本类药物制剂采用此法。溶解过滤后对照法测
定。 2.柱分配-紫外分光光度法
适用:片剂、胶囊、栓剂 特点:能分离杂质,同时测定ASA、SA 固定相:碳酸氢钠;洗脱液:氯仿
λmax=280nm测定吸收度,计算含量
3、高效液相色谱法
NH-NH2
NO2
+
NO2
三、重氮化-偶合反应 对氨基水杨酸钠具芳伯氨基结构,在酸性溶液中,与亚 硝酸钠液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与碱性β-萘酚 偶合产生橙红色沉淀。
OH
Ar-NH2 NaNO2+HCl Ar-N2+Cl-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布
•
洛芬等由于羧基并未与苯环相连,结构上属于芳环取代
•
的脂肪酸,酸性较弱。多数有游离的羧基 ,可用NaOH
•
直接滴定测定其含量。
•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溶解性: 均为白色结晶粉末。除钠盐略溶于水,其余几乎不
•
溶或微溶。
• 3. UV和IR光谱特性:分子结构中具有苯环,有UV和IR特征吸收。
• 4. 邻羟基苯甲酸特性:与FeCl3生成紫色配合物。 • 5. 水解特性:酯键易水解。ASA、双水杨酯及其制剂应检查游
n 分离对象范围不同
ISC适用有机弱酸、弱碱、两性化合物; PIC适用更广泛些。
n ISC简便,比PIC经济,但重复性较差。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第三节 特殊杂质检查
•阿司匹林及水杨酯合成路线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一、ASA中特殊杂质的检查
1. 游离水杨酸检查 利用SA可与FeCl3呈色,用比色法检查。
1
•1610,1570 •1480,1440
•C=C
•水杨酸的红外吸收图谱
•775cm-
1
•Ar-
H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
•阿司匹林的红外吸收图谱
•C=C
•1610,1570,1 480,1460cm-1
•3300~2300cm-1
•C=
O
•1760,169 0cm-1
•O-
H
•C-
•1310O,1230,
••11889997年年,,阿霍司夫匹曼林研(制a了sp高ir纯in度)乙问酰世水。杨此酸, 后并被为广自泛己用父于亲解治热好、了镇多痛年及的抗风风湿湿病治。疗(艾。兴格 林)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wydps
第一节 结构与性质p199
一、典型药物与结构特点:
根据结构分类:
水杨酸类 邻氨基苯甲酸类 芳基烷酸类
苯并噻嗪类 其他非甾体抗炎药
(一)水杨酸类
水杨酸类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Aspirin),2-(乙酰氧基)
注意点: 溶剂、酸碱性、最大吸收波长、最小
吸收波长、肩峰、吸收系数、吸收 值、规定双波长吸收度比值
2、红外吸收光谱法(IR)
Ch.P对该类药物的大多数原料 药均采用了IR进行鉴别。
(七) IR:阿司匹林
-COOH -OH
-COOH Ph-C
邻位取代Ph
N-H
O-H
N-H Ph:C=C 芳胺 酚
COOH NH
CH3 CH3
△ 黄色并产生绿色荧光
五、水解反应
1.阿司匹林与碳酸钠加热水解,得水杨酸钠与醋酸 钠,加过量稀硫酸酸化,生成白色水杨酸沉淀,发 生醋酸臭气,沉淀物于105℃干燥后,熔点156-
161℃。
阿司匹林 Na 2CO3 水杨酸钠 醋酸钠 硫 酸 水杨酸(白色) 醋酸臭气
1.中国药典Ch.P 2.美国药典USP 3.英国药典BP 4.欧洲药典Ph.Eur 5.日本药局方JP
鉴别试验的项目
2.药物的鉴 别试验
鉴别方法
方法学验证
项目
方法
试剂
有机酸
水杨酸
Fecl3 稀盐酸
酒石酸—银镜反应 氨制硝酸银
现象
中性:红色;弱碱性: 蓝色 白色沉淀
银镜
有机氟化物 芳香第一胺 托烷生物碱
N O S O CH3
OH O S
NN H N O S O CH3
第6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的分析
2. 测定法 本品约0.2g, 精密称定, 加冰醋酸20ml使溶解, 加 结晶紫指示液1滴, 用高氯酸滴定液 (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 并将滴定的 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T=33.14 mg/ml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
OO S
HN CH3 O
光谱特性
NO2 尼美利舒 Nimesulide
水解
H N CH3
O HO 对乙酰胺基酚 Paracetamol
二、本类药物的主要理化性质
酸性 :pKa 3~6
pKa 4.26
pKa 3.49
pKa 2.95
水解反应:酯 →酸 + 醇(酚) 光谱特性:含共轭体系,在一定波长处有UV吸收。
(一) 直接分光光度法
原料药 对照品法
百分含量
c对
A供 A对
n
100%
ms
制剂
标示量%
AS AR
CR D W W 标示量
100%
二氟尼柳,美洛昔康,尼美舒利制剂,对乙酰氨基酚及
部分制剂;
二氟尼柳胶囊含量测定:
2. 讨论
COOH OCOCH3
NaOH
中性乙醇 20℃以下
COONa OCOCH3
H2O
①乙醇:溶解Asp,防止Asp水解;
②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消除滴定误差
③滴定在不断振摇下稍快进行, 防阿司匹林水解
④受阿司匹林的水解产物水杨酸及醋酸的干扰
本法特点:简单
只能用于合格原料药的测定。
(二) 剩余量滴定法
第06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新仁济22
• 邻氨基苯甲酸类 • 邻氨基苯乙酸类 • 芳基丙酸类
——阿司匹林
——甲芬那酸 ——双氯芬酸钠 ——布洛芬
• 其他非甾体抗炎药 ——对乙酰氨基酚
5
典型药物结构
salicylic acid
COOH O O C
aspirin
OH
双水杨酯 salsalate
6
典型药物结构
COOH
COONa
0
0 0
药物
NaOH 加入量( ml )
* 有关术语:滴定突跃、突跃范围、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
1. 直接滴定法
反应原理:利用其游离羧基的酸性
酸碱中和,反应摩尔比1:1
COOH OCOCH3
酚酞
COONa NaOH OCOCH3
H2O
37
阿司匹林
ChP(2010)
a 1 T C M mol L 180.16 g mol b 1 18.02 g L 18.02 mg ml
(V0 - V)FT W W 标示量% 100% 标示量
0.05015 18.02 (39.88 - 23.84) 0.05 3.5840 0.3484 1000 10 100% 0.3 99.4%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
1. 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
原料药与片剂表示方法的不同
剩余滴定
2NaOH(过量)+H2SO4 =Na2SO4+2H2O
46
片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
每片含量 标示量 % 100 % 标示量 测得量( g) 平均片重( g) 供试品重( g) 100 % 标示量( g / 片)
(V0 原料含量 - V)FT 标示量% 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一、基本要求1.掌握: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结构和性质;主要芳酸类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原理与特点。
2.熟悉:主要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杂质的结构、危害、检查方法与含量限度。
3.了解:影响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体内样品与临床监测。
二、基本内容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一类不含有甾体骨架的抗炎药,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之一。
本类药物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但多数具有芳酸基本结构,即芳基取代羧酸结构。
根据芳基在羧酸的取代位置及芳基上的取代基的不同,芳酸类药物可分为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邻氨基苯甲酸、邻氨基苯乙酸、芳基丙酸、吲哚乙酸及苯并噻嗪甲酸等六类。
尼美舒利和对乙酰氨基酚在结构上不属于芳酸类,但作为较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将在本章一并介绍。
本类药物的结构特点为同时具有游离羧基和苯环,其酸性特征可作为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基础,即在中性乙醇或其他水溶性有机溶剂中,用氢氧化钠滴定液直接滴定;苯环的紫外光吸收特性常被用于本类药物的鉴别、定量检查及部分制剂的含量测定。
本类药物的酯类易子水解的特性决定了其特殊杂质检查的项目与方法,如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ChP 曾采用三价铁比色法检查。
但由于在供试品溶液制备过程中阿司匹林的继续水解使检查结果不稳定。
所以ChP2010采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制备供试品溶液,以增加阿司匹林的稳定性,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检查,以提高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基于药物结构中游离羧基的酸性和芳环的紫外吸收特性,本类药物原料药的含量测定主要采用酸碱滴定法,制剂的定量检查,如溶出度(释放度)、含量均匀度等主要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而制剂的含量测定则采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本类药物的分析方法见表6-1。
三、习题与解答(一)最佳选择题1.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共热后,再加稀硫酸酸化,产生的白色沉淀是A.苯酚B.乙酰水杨酸C.水杨酸D.醋酸E.水杨酰水杨酸2.下列药物中,不能发生三氯化铁反应的是A.二氟尼柳B.阿司匹林C.吡罗昔康D.吲哚美辛E.对乙酰氨基酚3.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的依据是A.剩余滴定法B.羧基的酸性C.酸水解定量消耗碱液D.其酯水解定量消耗碱液E.利用水解产物的酸碱性4.芳酸类药物的酸碱滴定中,常采用中性乙醇作溶剂,所谓“中性”是指A.pH =7 B.对所用指示剂显中性C.除去酸性杂质的乙醇D.对甲基橙显中性E.对甲基红显中性5.柱分配色谱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胶囊含量时,以加有碳酸氢钠的硅藻土为固定相,用三氯甲烷洗脱的是A.阿司匹林B.水杨酸C.中性或碱性杂质D.水杨酸和阿司匹林E.酸性杂质6.下列药物中,能采用重氮化一偶合反应进行鉴别的是A.阿司匹林B.美洛昔康C.尼美舒利D.对乙酰氨基酚E.吲哚美辛7.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双水杨酯原料含量时,若滴定过程中双水杨酯发生水解反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A.偏高B.偏低C.不确定D.无变化E.与所选指示剂有关8.甲芬那酸中特殊杂质2,3-=甲基苯胺的检查,ChP2010采用的方法是A.HPLC B.TLC C.GC D.UV E.滴定法9.在试管中炽灼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显黑色的药物是A.阿司匹林B.美洛昔康C.尼美舒利D.对乙酰氨基酚E.吲哚美辛10.对乙酰氨基酚中有关物质的检查采用HPLC法进行,其流动相中加入四丁基氢氧化铵的作用是A.调节pH B.增加流动相的离子强度C.提高有关物质的保留行为D.降低有关物质的保留行为E.扫尾剂的作用(二)配伍选择题[11—12]A.对氨基酚B.游离水杨酸C.二聚体D.氯化物E.以上均不是以下药物中存在的特殊杂质是11.阿司匹林12.对乙酰氨基酚[13—16]A.加酸水解,在酸性条件下,与亚硝酸钠、碱性B一萘酚反应,显红色B.溶于硫酸后,与重铬酸钾反应显深蓝色,随即变为棕绿色C.与硝酸反虚显黄色D.与碳酸钠试液加热水解,再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生成白色沉淀,并发出醋酸的臭气E.加乙醇溶解后,加二硝基苯肼试液,加热至沸,放冷即产生橙色沉淀以下药物的鉴别反应是13.甲芬那酸14.酮洛芬15.对乙酰氨基酚16.阿司匹林[17—19]A.高效液相色谱法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E.薄层色谱法下列药物杂质的检查方法为B.气相色谱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17.甲芬那酸中2,3-=甲基苯胺的检查18.二氟尼柳中有关物质A的检查19.萘普生中有关物质的检查[20—22]A.用中性乙醇溶解,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酚酞作指示剂B.用冰醋酸溶解,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C.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E.在稀盐酸溶液中,用亚硝酸钠滴定液滴定,永停法指示终点下列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20.阿司匹林21.吡罗昔康22.二氟尼柳肢囊(三)多项选择题23.能直接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有色配位化合物的药物有A.水杨酸B.阿司匹林C.吡罗昔康D.美洛昔康E.对乙酰氨基酚24.下列关于直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的说法,正确的有A.反应摩尔比为1:l B.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C.以pH 7的乙醇溶液作为溶剂D.以酚酞作为指示剂E.滴定时应在不断振摇下稍快进行25.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剂含量时,第一步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作用有A.中和游离水杨酸B.中和阿司匹林分子中的羧基C.中和酸性杂质D.中和辅料中的酸E.水解酯键26.下列ChP2010收载的药物中,其有关物质的检查采用TLC法的有A.二氟尼柳B.布洛芬C.阿司匹林D.甲芬那酸E.吡罗昔康(四)是非判断题27.水杨酸可在碱性下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 )28.双水杨酸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采用HPLC法( )29. ChP2010中,甲芬那酸的有关物质2,3-二甲基苯胺用气相色谱法检查( )30.采用水解后剩余量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需进行空白试验校正,其目的是消除空白溶剂中杂质有机酸的影响( )31.双氯芬酸钠的鉴别可以采用氯化物鉴别反应( )(五)简答题32.简述阿司匹林片两步滴定法的原理与操作要点。
33.简述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胶囊含量的原理。
34.简述二氟尼柳中有关物质检查的原理。
(六)计算题35.吡罗昔康含量测定方法如下:精密称取本品0.2103g,加冰醋酸20ml使溶解,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 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消耗高氯酸滴定液(0. 1mol/L)6. 19ml;另取冰醋酸20ml,同法滴定,消耗高氯酸滴定液(0. 1mol/L)O. 03ml,已知:高氯酸滴定液(0. 1Imol/L)的浓度校正因数F=1. 029;滴定度r=33. 14mg/ml。
计算:吡罗昔康含量。
36.甲芬那酸中有关物质2,3-二甲基苯胺以气相色谱法检查,方法如下: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用二氯甲烷一甲醇(3:1)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5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2,3-=甲基苯胺适量,精密称定,用二氯甲烷一甲醇(3:1)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Iml中约含2.5lc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l山,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供试品溶液中如有与2,3-二甲基苯胺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其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品溶液中2,3-二甲基苯胺峰面积。
计算杂质2,3-=甲基苯胺的限量。
(七)设计题37.今有三瓶药物分别为水杨酸(A)、阿司匹林(B)和对乙酰氨基酚(C),但瓶上标签脱落,请采用适当的化学方法将三者区分开。
38.已知某药物的结构式、分子式与分子量如下:请根据药物的结构与性质,设计含量测定方法,包括原理、操作要点(溶剂、滴定液、指示液等)、含量甘算公式。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分析(一)最佳选择题1.答案:[C]题解:本题考查阿司匹林鉴别试验的水解反应。
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共热后,生成水杨酸钠和醋酸钠,再加稀硫酸酸化后产生白色水杨酸沉淀,并产生醋酸的臭气。
2.答案:[D]题解:本题考查发生三氯化铁反应的条件。
二氟尼柳和对乙酰氨基酚具有酚羟基,阿司匹林水解后生成水杨酸也具有酚羟基,都可与三氯化铁反应。
吡罗昔康噻嗪环上的烯醇式羟基具有酚羟基的性质,亦可在三氯甲烷溶液中与三氯化铁生成红色配位化合物,显玫瑰红色。
吲哚美辛不具有酚羟基,不能与三氯化铁反应。
3.答案:[D]题解:本题考查阿司匹林片含量测定的两步滴定法原理。
第一步直接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消除酸性杂质的干扰;第二步水解后剩余漓定,是利用阿司匹林的酯结构在碱性溶液中易于被水解的特性定量。
4.答案:[B]题解:本题考查芳酸类药物滴定所用的溶剂。
所谓中性是对所用指示剂而言的,对于不同的指示剂其达中性的pH并不恰好为7。
5.答案:[C]题解:本题考查阿司匹林制剂的含量测定。
在硅藻土·碳酸氢钠色谱柱中,阿司匹林及水杨酸成钠盐保留于色谱柱上,先用三氯甲烷洗涤除去中性或碱性杂质,再用少量冰醋酸三氯甲烷溶液洗涤除去弱酸性杂质,同时使阿司匹林酸化游离,进而用大量的冰醋酸三氯甲烷溶液洗脱阿司匹林。
因为水杨酸的酸性较强,醋酸不能使其游离而被保留于色谱柱上,进而获得分离。
6.答案:[D]题解:本题考查药物的鉴别试验。
对乙酰氨基酚具有潜在的芳伯氨基,在稀盐酸中加热水解生成对氨基酚,具有游离芳伯氨基结构,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试液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再与破性B一萘酚偶合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
答案:[A]题解:本题考查双水杨酯原料的含量测定。
双水杨酯与氢氧化钠首先发生1:1的反应,但如果溶液中氢氧化钠的局部浓度过高可使双水杨酯发生水解反应,此时双水杨酯与氢氧化钠发生1:2的反应,导致滴定结果偏高。
8.答案:[C]题解:本题考查甲芬那酸中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
2,3-=甲基苯胺沸点低,ChP2010采用GC法进行测定。
9.答案:[B]题解:本题考查美洛昔康的鉴别试验。
美洛昔康中含有特征元素硫,经高温分解产生硫化氢气体,遇湿润的醋酸铅试纸生成硫化铅黑色沉淀。
10.答案:[C]题解:本题考查对乙酰氨基酚有关物质检查中流动相添加剂的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中含有对硝基酚、对氨基酚、对氯苯胺、对氯苯乙酰胺、0一乙酰基对乙酰氨基酚、偶氮苯、氧化偶氮苯、苯醌和醌亚胺等有关物质。
部分杂质的极性较大,在反相色谱上保留弱。
通过加入反相离子对试剂后调节这些杂质的保留行为,从而获得较好的分离度。
(二)配伍选择题答案:[11.B;12.A]题解:本题考查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检查的特殊杂质检查内容。
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中阿司匹林的特殊杂质有游离水杨酸和有关物质,检查方法采用HPLC;对乙酰氨基酚的特殊杂质有对氨基酚及有关物质和对氯苯乙酰胺,检查方法采用HPLC。